全 文 :与其他配伍组方相比,桂枝汤全方中挥发油的
主要组成成分有较大变化,来自桂枝的挥发性成分
在挥发油中所占比例明显降低,新增的主要组成成
分柠檬醛、姜烯、桉油精等均来自生姜本身。由于生
姜挥发油具有抗炎、镇痛、调节中枢、调节免疫等作
用〔6〕,对桂枝汤整体药效的发挥有促进作用,因此
桂枝汤配伍的整体效应并非提高桂枝挥发油的含
量,而是为全方增加新的有效成分。
参 考 文 献
[1]赵建一 . 桂枝的药理研究及临床新用[J]. 光明中医,
2010,25(8) :1546.
[2]郭春兰,王燕丽 . 中医“调和”思想———桂枝汤及类方
中桂芍比例解析[J].中医药信息,2002,19(1) :31.
[3]金芷君 .《金匮要略》中“桂枝-白芍”药对之探讨[J].国
医论坛,2008,23(4) :5-6.
[4]蔡皎皓,庄海峰,沈建平 . 张仲景《伤寒论》桂枝汤类方
配伍解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3) :621-622.
[5]孙万森 . 桂枝汤类方的药物五味配伍的意义[J]. 中医
研究,1996,9(1) :13-15.
[6]王啸 . 生姜活性部位与成分研究进展[J]. 中医研究,
2009,22(12) :53-55.
广东紫珠挥发油化学成分的 GC-MS
分析及体外抗菌活性
贾 安,杨义芳* ,孔德云,肖成成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40)
摘要 目的:分离和分析广东紫珠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考察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广东紫珠挥发油,应用气质联用(GC-MS)法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鉴
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鉴定了 38 个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图峰面积的
76. 01%。广东紫珠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显示出不同抗菌活性。结论:广东紫珠挥发
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萜类化合物(59. 25%)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显示出不同的抗菌活性。
关键词 广东紫珠;挥发油;气质联用;抗菌活性
中图分类号:R284. 1 /R284. 2 /R285.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12)03-0415-04
GC-MS Analysis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Essential Oil from
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and Their Antimicrobial Activity
JIA An,YANG Yi-fang,KONG De-yun,XIAO Cheng-che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ew Drug and Pharmaceutical Process Shanghai Institute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Shanghai 200040,Chi-
na)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and investigate
their antimicrobial activity in vitro. Methods:The essential oil of 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were extracted by steam distillat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separated and analyzed by GC-MS. Their relative percentages were calculated with peak area normalization
method. Results:38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accounting for 76. 01 % of the peak area of the total ion-current chromatogram. The
essential oil had different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Conclusion:The main constituent of the essential oil is terpenoids(59. 25%) ,and
showing different activities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Escherichia coli and Candida albicans.
Key words 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Essential oil;GC-MS;Antimicrobial activity
收稿日期:2011-11-07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计划资助项目(2009ZX09301-007)
作者简介:贾安(1980-) ,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药学研究;E-mail:jiaan930008@ sina. com。
* 通讯作者:杨义芳,Tel:021-62473018,E-mail:yangyf4912@ 163. com。
广东紫珠为马鞭草科植物广东紫珠 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 的干燥茎枝及叶〔1〕,又名止血
柴、紫珠草、金刀菜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广东、江西、
湖南、湖北等省。具有收敛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
·514·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5 卷第 3 期 2012 年 3 月
DOI:10.13863/j.issn1001-4454.2012.03.027
是“抗宫炎片”和“抗宫炎胶囊”等中成药的主要原
料药材,在妇科炎症制剂中被广泛应用,常用于治疗
宫颈糜烂出血、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疾病,在江西、
湖南等省列入地方药材标准,2010 年新收录于中国
药典。国内外对紫珠属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酮
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上,已有文献〔2-5〕报道紫珠属
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理活性,现代研究也证实多种
紫珠属植物挥发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6〕,但对
广东紫珠中的挥发性成分深入研究未见报道。笔者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东紫珠的挥发油,并首次
对其进行 GC-MS 分析,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
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分别评价广东紫珠挥发油体外抗
菌活性,以期为广东紫珠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1 仪器与材料
Agilent 6890-5973N气相质谱联用仪(美国安捷
伦) ;LRH-150 型生化培养箱(上海索普仪器有限公
司) ;YXQ-LA-50SⅡ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博
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
无水乙醚、无水硫酸钠及甲醇等试剂均为分析
纯(国药集团上海试剂公司)。
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均为本院生物部保藏菌种。
牛肉膏(国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培养基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g /L) :蛋白胨
10,牛肉浸膏 3,NaCl 5,琼脂 2;pH 7. 0 ~ 7. 2,121 ℃
灭菌 30 min。培养基Ⅱ(YPD培养基)/(g /L) :葡萄
糖 20,蛋白胨 10,酵母膏 5,琼脂 20;pH自然,121 ℃
灭菌 30 min。
广东紫珠为江西萍乡栽培,经本院中药部吴彤
副研究员鉴定为马鞭草科植物广东紫珠 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 的干燥地上部分。
2 方法与结果
2. 1 挥发油的提取 取广东紫珠药材,粉碎,过 24
目筛。称取 200 g,置于 2 000 mL 烧瓶中,加水 800
mL与玻璃珠数粒,连接挥发油测定器及冷凝装置,
提取 6 h。所得挥发油为浅黄色透明澄清油状物,具
有香气,无水乙醚萃取,适量无水硫酸钠脱水得挥发
油。送样做 GC-MS 分析。本法提取的挥发油得率
为 0. 615 %。
2. 2 GC-MS色谱条件与结果 HP-5 MS石英毛细
管柱(30 m ×0. 25 mm ×0. 25 μm)。载气高纯氮气,
进样口温度300 ℃,进样方式为分流进样,分流比
30∶ 1,进样量 1 μL,载气流速 1. 0 mL /min;程序升
温:起始温度200 ℃,保持 3 min 后以4 ℃ /min 升至
250 ℃,保持 5 min 后以20 ℃ /min 升至300 ℃保持
3 min。质谱接口温度为310 ℃,EI 源温度200 ℃,
电子轰击能量 60 eV,扫描范围m/z 25 ~ 550,全离子
扫描,采集延时 3. 5 min。GC-MS 总离子流图见图
1。用气相色谱数据处理系统,以峰面积归一法测得
其中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对总离子流图中的各
峰经质谱扫描后得到质谱图,经过 NIST05 质谱库计
算机数据系统对照,以及检索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
台化学综合数据库,并查阅相关文献与标准图谱对
照分析,确认各化合物。从水蒸气蒸馏提取样品中
初步鉴定了 38 个化合物。结果见表 1。
图 1 广东紫珠挥发油 GC-MS总离子流图
表 1 广东紫珠挥发油成分及相对含量
峰号 保留时间 /min 化合物 分子式 相对含量 /%
1 6. 23 辛酸 caprylic acid C8H16O2 0. 64
2 6. 95 α-松油烯 α-terpinene C10H16 0. 30
3 7. 17 顺式-香苇醇 cis-carveol C10H16O 0. 28
4 8. 78 壬酸 pelargonic acid C9H18O2 1. 52
5 9. 27 2,10,10-三甲基-6-亚甲基-1-氧杂螺[4. 5]-7-烯 vitispirane C13H20O 10. 85
6 11. 15 β-荜澄茄烯 β-cadinene C15H24 0. 26
7 11. . 30 1-(2,4,6-三甲基苯)-1,3-丙二烯1-(2,4,6-trimethylphenyl)buta-1,3-diene C13H16 0. 30
8 11. 44 癸酸 capric acid C10H20O2 0. 33
9 11. 95 吉玛烯 D germacrene D C15H24 1. 31
·614·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5 卷第 3 期 2012 年 3 月
续表 1
峰号 保留时间 /min 化合物 分子式 相对含量 /%
10 12. 14 大马士酮 β-damascenone C13H18O 0. 67
11 12. 38 α-榄香烯 α-elemene C15H24 0. 31
12 12. 96 γ-榄香烯 γ-elemene C15H24 1. 10
13 13. 24 石竹烯 caryophyllene C15H24 8. 87
14 13. 75 2,6-二甲基-1-环己烯乙酸酯acetic acid 2,6-dimethyl-cyclohex-1-enyl ester C10H16O2 1. 24
15 14. 21 α-荜澄茄烯 α-cadinene C15H24 0. 97
16 14. 83
1,2,3,4,4a,5,6,8a-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甲基乙基)-萘
1,2,3,4,4a,5,6,8a-octahydro-7-methyl-4-methylene-1-(1-methylethyl)-
naphthalene
C15H24 4. 08
17 15. 17 α-金合欢烯 α-farnesene C15H24 3. 01
18 15. 39 α-桉叶烯 α-selinene C15H24 2. 51
19 15. 72 8,8-二甲基-3,4,4a,5,6,7,8,8a-八氢-茚并[1,2-b]呋喃-2-酮8,8-dimethyl-3,4,4a,5,6,7,8,8a-octahydro-indeno[1,2-b]furan-2-one C13H18O2 0. 35
20 15. 92 γ-荜澄茄烯 γ-cadinene C15H24 6. 27
21 16. 34 α-愈创木烯 α-guaiene C15H24 0. 23
22 17. 77 匙叶桉油烯醇 spathulenol C15H24O 1. 85
23 17. 92 氧化石竹烯 caryophyllene oxide C15H24O 6. 95
24 18. 15 异匙叶桉油醇 isospathulenol C15H24O 2. 25
25 18. 50 柏木脑 cedrol C15H26O 0. 43
26 19. 15 雪松烯 cedrene C15H24 2. 04
27 19. 62 β-愈创木烯 β-guaiene C15H24 3. 87
28 19. 87 δ-愈创木烯 δ-guaiene C15H24 4. 01
29 20. 25 5-烯-1,5-二甲基-3-羟基-8-仲丁基-二环[4. 4. 0]萘烷8-sec-butyl-1,5-dimethyl-1,2,3,4,4a,7,8,8a-octahydro-naphthalen-2-ol C16H28O 1. 39
30 20. 41 1-乙酰基-4,7-二甲基甘菊环 1-acetyl-4,7-dimethylazulen C14H14O 0. 72
31 20. 73 10,10-二甲基-2,6-二亚甲基环[7. 2. 0]十一醛-5β-醇10,10-dimethyl-2,6-dimethylene bicyclo[7. 2. 0]undecan-5β-ol C15H24O 2. 53
32 20. 99 7-环丁烷基-2,4,6-三烯-十一烷醇7-cyclobutyl-undeca-2,4,6-trien-1-ol C15H24O 0. 61
33 24. 66 6,10,14-三甲基-十五烷-2-酮6,10,14-trimethyl-pentadecan-2-one C18H36O 4. 08
34 26. 52 1R,3Z,9S-2,6,10,10-四甲基二环[7. 2. 0]十一烷-2,6-二烯1R,3Z,9S-2,6,10,10-tetramethyl-bicyclo[7. 2. 0]undeca-2,6-diene C15H24 0. 91
35 27. 63 4-(3-甲基丁基)-邻苯二甲酸-1-壬酯4-(3-methyl-butyl)-phthalic acid 1-nonyl ester C22H34O4 1. 23
36 29. 93 1-苯基-萘 1-phenyl-naphthalene C16H12 0. 13
37 30. 87 2-(1-甲基十一烷基)-二氢呋喃-3-酮2-(1-methyl-undecyl)-dihydro-furan-3-one C16H30O2 1. 65
38 31. 44 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3,7,11,15-tetramethyl-2-hexadecen-1-ol C20H40O 1. 56
2. 3 体外抗菌试验 吸取广东紫珠挥发油 150
μL,甲醇 400 μL 稀释,混匀,即得供试液。分别吸
取挥发油供试液 20 μL置纸敏片(直径 6 mm)上,吹
干后贴于不同鉴定菌种的培养基平板上,盖上陶瓦
盖,置于培养箱内,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于
37 ℃培养 16 h,白色念珠菌于28 ℃培养 20 h,精确
测量各抑菌圈直径。结果显示广东紫珠挥发油对金
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白色念珠菌均有一定的
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分别为 9. 0、6. 4、8. 3 mm。
3 讨论
·714·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5 卷第 3 期 2012 年 3 月
笔者从水蒸气蒸馏法所得广东紫珠挥发油中鉴
定了 38 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质量的 76. 01%,其
中 4 个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含量占 2. 58%;22 个为
萜类化合物,含量占 59. 25%,含量较高的成分主要
有 2,10,10-三甲基-6-亚甲基-1-氧杂螺[4. 5]-7-烯
(10. 85%)、石竹烯(8. 87%)、氧化石竹烯(6. 95%)
等化合物。采用药敏纸片法进行体外抗菌试验显
示:广东紫珠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
白色念珠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这也从侧面证实
了广东紫珠具有抗菌消炎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宫颈
炎。
目前,采用 GC-MS法对广东紫珠挥发油化学成
分进行分离分析的研究未见有公开报道,本文首次
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并初步考察了其体外抗菌活性,
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开发广东紫珠提供了参考。
参 考 文 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 一部 . 北
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40.
[2]任风芝,栾新慧 . 紫珠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J]. 中
国中药杂志,2001,26(12) :841-844.
[3]王祝年,韩壮,崔海滨,等 . 裸花紫珠的化学成分[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7,15(4) :359-362.
[4]任风芝,牛桂云,栾新慧,等 . 紫珠叶化学成分的镇痛活
性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15(2) :155-
156.
[5] Lee K,Jeong E,Lee H,et al. Acteoside of Callicarpa di-
chotoma attenuates scopolamine-induced memory impair-
ments[J]. Biolog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2006,29
(1) :71-74.
[6]粟学俐,朱书奎 . 紫珠几种主要挥发性化学组分的分
析[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3) :7-10.
市售檀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 GC-MS分析
陈晓颖1,2,高 英1,李卫民1*
(1.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2. 广东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 目的:对市售檀香商品进行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收集了 15 个市售檀香商品,照药典方法提
取挥发油;以檀香油对照品为参照,采用 GC-MS法分析不同样品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15 个市售檀香商品中,
7个样品与檀香油对照品类似,均含有含量较高的 α-檀香醇与 β-檀香醇,且含量分布呈现规律性。其他样品与对
照品差异较大,不含或少含檀香醇类化合物,其中部分样品含有大量澳白檀醇。结论:α-檀香醇和 β-檀香醇的含量
是评价檀香品质差异的重要依据,可为檀香药材质量标准的制订奠定基础。添加澳白檀醇是檀香作伪的可能手
段,应予注意。
关键词 市售檀香;GC-MS;挥发油
中图分类号:R284. 1 /R284.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12)03-0418-04
收稿日期:2011-11-29
作者简介:陈晓颖(1971-) ,女,在职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Tel:020-39352136,E-mail:gycxycn00@ 163. com。
* 通讯作者:李卫民,Tel:020-39358290,E-mail:13925023915@ 139. com。
檀香为檀香科檀香属的树种,是名贵香料、药材
和高级工艺雕刻品原料。其种类包括产自印度和印
尼的檀香 Santalum album L. ,产自澳大利亚的大果
澳洲檀香 Santalum spicatum、大花澳洲檀香 Santalum
lanceolatum,产自美国夏威夷的滨海夏威夷檀香
Santalum ellipticum 及斐济檀香 Santalum yasi 等。
檀香 Santalum album L. 作为檀香属中品质最佳、产
量最高的一个品种,是最早传入中国的品种〔1〕,也
是中国药典收载的唯一品种〔2〕。我国进口使用檀
香的历史有一千多年,但品种的使用比较混乱,黄
檀、紫檀等豆科植物都曾与檀香混用〔3〕。由于檀香
售价较高,市售的檀香药材常出现掺伪成分或混淆
品、伪品。目前檀香的主要鉴别方法包括性状特征、
显微特征、理化方法、挥发油折光率、紫外光谱、荧光
法、薄层层析、气相色谱等,但用 GC-MS 法对檀香商
品进行鉴别的方法尚未见报道。
檀香油为檀香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抑
郁、消炎、杀菌、解痉、利尿、祛痰、杀虫、镇静安神等
作用,在皮肤疾病、支气管炎、黏膜炎、抑郁失眠等疾
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4]。为评价市售檀香药材
的质量,本文采用 GC-MS 方法,以檀香油对照品为
参照,对市售檀香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了
·814·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5 卷第 3 期 2012 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