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黔产异叶茴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全 文 :收稿日期:2003-09-17
黔产异叶茴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危 英1 , 2 ,张 旭1 , 危 莉2 , 杨小生1
(1.贵州省 ,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 贵州贵阳 550002;2.贵阳中医学院药学系 ,贵州贵阳 550002)
内容提要:目的:研究异叶茴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利用 GC-MS-计算机联用仪
定性分析 ,按峰面积归一化法 , 求出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 34 个化合物。结论:挥发油中主要成
分是棕榈酸 、亚油酸 、吉马烯 D、姜烯 、Z , E-α法内散 、β -红没药烯 、反-β-法内散等 , 它们占挥发油的 66.8%。
关键词:异叶茴芹;挥发油;GC/MS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1108(2004)01-0062-02
  异叶茴芹(Pimpinella diversifolia Ds.)系伞形科茴芹
属植物 ,俗名为山当归 、苦爹菜 、蛇倒退。分布于陕西 、甘
肃 、中南 、西南及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台湾等地。资源
丰富 ,是我省民间常用草药 , 以带根全草入药 ,具有温中散
寒 ,理气止痛 ,祛痰 , 解毒等功效 ,用于风寒感冒 , 痢疾 , 小
儿疳积 , 皮肤瘙痒 , 跌伤 , 毒蛇咬伤等病症[ 1] , 该药已被收
入我省中药材地方标准 ,且为上市苗药黄萱乙肝散成方制
剂配方药材之一。据文献记载。全草含挥发油 ,嫩茎叶中
含胡萝卜素 、VB2 、Vc 等多种维生素 , 为我省民间食用野
菜之一[ 2] , 但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迄今尚未见报道。我
们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首次对异叶茴芹挥发油化学成
分进行了全面 、系统的分析 , 将所得质谱图与标准图谱对
照鉴定化合物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各化合物在其挥发油中
的相对峰面积百分含量 ,为提高该药材质量标准与合理开
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试剂:样品采自贵阳 ,经贵阳中医学院陈德嫒
教授鉴定为异叶茴芹并保存在贵州省中科院天然产物化
学重点实验室。乙醚 , 无水硫酸钠(AR , 上海市马陆制药
厂)
1.2 挥发油的提取:将切碎后异叶茴芹鲜品 60g , 用挥发
油提取器提取 4h , 油水经乙醚萃取回收乙醚 , 无水硫酸钠
处理后过滤 ,得无色精油 0.1ml , 得率为 1.7%(v/w)。
1.3 仪器与实验条件:精油不经任何处理 ,直接进行 GC
-MS 分析 ,仪器:HP6890/HP5973GC-MS 联用仪(美国
惠普公司)。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 HP -5MS 5%Pheny l
Me thyl Silo xane 30m×0.25μm×0.25μm 弹性石英毛细管
柱;载气为高纯 He(ψ1 =99.999%);载气流量 2.0 mL/
min;汽化室温度 250℃;柱前压;51.98 ×103pa;进样量
1uL(用乙醚将所提挥发油稀释 100 倍的溶液);分流比
40:1。采用程序升温:60℃保持 1min ,以每 5℃/min 升至
300℃, 保持 1min。
质谱条件:离子源为 EI 源:离子源温度 230℃;四极
杆温度 150℃;电子能量:70eV;发射电流 34.6uA;倍增器
电压:1388V;接口温度 280℃;溶剂延迟 3min;质量范围
10 ~ 550amu。
1.4 实验步骤
1.4.1 定性分析:取异叶茴芹挥发油 1uL(乙醚溶液), 用
GC/MS 联用仪分析鉴定 , 共检出 58 个峰及对应质谱峰 ,
通过 HP MSD 化学工作站检索 Nist 98 标准质谱图库和
WILEY质谱图库 , 并结合有关文献人工图谱解析[ 3-4] ,鉴
定出了 34 个化合物。
1.4.2 峰相对含量分析:通过 HP MSD 化学工作站数据
处理系统 ,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 , 求出化学成分在挥发
油中的百分含量列于表 1。
·62·
第 26 卷 第 1 期
2004年 1 月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JGCTCM
           No.1 Vo.26
March 2004      
DOI :10.16588/j.cnki.issn1002-1108.2004.01.035
2 结果与讨论
表 1 异叶茴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Table 1 Volatile oil and it s percentage contents in Pimpinell diversi folia
序号 化合物名称 分子式 分子量 相对百分含量(%)
1 β-蒎烯 C10H16 136 0.046
2 正-十烷 C10H22 142 0.055
3 苯乙醛 C8H8O 120 0.264
4 正-十一烷 C11H24 156 0.305
5 α-松油醇 C10H18O 154 0.170
6 前吉枝木烯 C12H18 162 0.357
7 6-羟基-间-茴香醛 C8H8O 3 152 0.096
8 4-乙烯-2-甲氧基苯酚 C9H10O2 150 0.164
9 α-芘澄茄烯 C15H24 204 0.304
10 α-copaene C15H24 204 1.144
11 β-芘澄茄烯 C15H24 204 1.234
12 β-榄香烯 C15H24 204 0.441
13 β-石竹烯 C15H24 204 1.865
14 α-香柠檬烯 C15H24 204 2.39
15 α- 草烯 C15H24 204 0.517
16 反-β-法内散 C15H24 204 5.48
17 吉马烯 D C15H24 204 5.697
18 α-愈创木烯 C15H24 204 1.086
19 姜烯 C15H24 204 4.476
20 [ Z , E] -α-法内散 C15H24 204 4.018
21 吉马烯A C15H24 204 0.413
22 β-红没药烯 C15H24 204 4.427
23 4-甲基-2 , 6-二叔丁基苯酚 C15H24O 220 1.364
24 δ-杜松烯 C15H24 204 1.969
25 α-雪松烯 C15H24 204 0.413
26 正-十六烷 C16H34 226 0.298
27 香榧醇 C15H26O 222 0.805
28 绿花白干层醇 C15H26O 222 1.031
29 肉豆蔻酸 C14H28O2 228 0.644
30 辛植二烯 C20H38 278 1.552
31 棕榈酸 C16H32O2 256 13.99
32 植醇 C20H40O 296 1.791
33 亚油酸 C18H132O 2 280 7.00
34 硬脂酸 C18H36O2 284 1.01
  讨论:从异叶茴芹挥发油中 , 鉴定出 34 种化合物 , 占
挥发油总量的 66.8%,主要含萜类合物 、链状芳香族化合
物(烷径 、醇 、醛及羧酸)。萜类化合物是存在于植物界的
一大类化合物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 是某些中药的有效成
分。在异叶回芹挥发油中的主要萜类化合物是吉马烯 、法
内散 、姜烯 、石竹烯等 , 还富含棕榈酸 、亚油酸。其中棕榈
酸 、亚油酸是人类生活必须脂肪酸 , 亚油酸是 VE 的基本
脂肪酸成分 ,对冠心病患者有食疗作用;石竹烯 、榄香烯具
有镇痉 、抗病毒 、平喘 、杭菌等作用;植醇可作为合成维生
素 K1 和维生素 E 的原料[ 5] 。这些化合物的存在与异叶
茴芹具有温中散寒 ,理气止痛 , 祛痰 ,解毒等功效一致。通
过对异叶回芹挥发油含量和有效成分的分析 , 对进一步开
发利用异叶茴芹在研制新药和天然香料等方面提供了实
验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第二卷 , 1016.
2 张汝霖.贵州高原野生食用蔬菜[ M]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
1999.253.
3 赵树年 ,陈于澎 ,谢金伦等.萜类化合物大全[ M ] .下卷.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 1999.
4 从浦珠.质谱学在天然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M] .北京科技出版
社 , 1987.
5 孙文基 ,绳金房.天然活性成分简明手册[ M] .北京:中国医学
科技出版社 , 1996.
收稿日期:2003-07-21
四关穴临床应用举隅
吴扬扬
(贵州省人民医院针灸科 ,贵州贵阳 550002)
  关键词:四关穴;临床
中图分类号:R245.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1108(2004)01-0063-01
  四关穴即合谷 、太冲 , 左右各一共四穴 ,是古代针灸治
疗的成方之一 ,本方可治多种病症 , 我们用来治疗肩 、背 、
腰以及四肢关节疼痛 , 亦收到满效果 , 现将典型病例介绍
于后。
·63·
第 26卷 第 1期
2004 年 1 月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JGCTCM
           No.1 Vo.26
March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