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荸荠黄梢病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效果
张爱芳 王文相 陈 宁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合肥 230031)
摘要 在安徽省无为县荸荠上发现了一种新病害 ,对其症状 、形态及发生规律进行了描述 , 药剂筛选结果表明 , 50%果病克、
36%粉霉灵对其防效较好。
关键词 荸荠黄梢病;生物学特性;防治
安徽省的无为 、庐江 、宣城县等地是荸荠产区 ,因连
年种植 ,荸荠上各种病害危害严重 。1998 ~ 2000 年笔者
对荸荠病害作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 ,查明安徽省荸荠上
主要有杆枯病 、枯萎病 、黄梢病、茎腐病等病害 。其中有
关黄梢病的研究未见资料记载 ,笔者对其生物学特性及
防治作初步报告如下 。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原菌的分离
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方法 ,分离出病菌后进行回接验证。
1.2 病症观察
采用田间和试验室常规观察法 ,对症状进行定性描述。
1.3 病害流行规律调查
在荸荠生长季节每隔 10 d定点调查荸荠发病情况 ,
根据病害严重度 ,结合当地当时农业措施及气候状况 ,初
步找出影响发病的因素 。
1.4 杀菌剂离体毒力测定
采用常规菌蝶法测定。
供试药剂:36%粉霉灵 WP(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
50%福美双WP(南通三化)、50%多菌灵WP(江苏新沂农
药厂)、40%菌核净 WP(温州东风农药厂)、15%三唑酮
WP(张家港联合化工厂)、50%代森锰锌WP(新沂利民化
工厂)。
1.5 田间药效试验
荸荠品种:大红袍 。
供试药剂及剂量:50%果病克(多菌灵十福美双)、
36%粉霉灵(多菌灵十三唑酮):各设 1 125 、1 500 、2 250
g/hm2 3个用量 ,对照药剂 50%多菌灵 1 500 g/hm2 ,另设
清水对照 ,4次重复。小区面积 60 m2 ,于 8月 10日第1次
施药 ,间隔8d施药 1次 ,连施 2次 ,第 3次施药后 10 天调
查防效 。
1.6 防治措施
根据调查结果 ,结合害虫(荸荠白禾螟)防治制定相
应的防治措施 。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原菌
笔者在安徽无为县采样分离 ,得到一种真菌 ,目前未
作者简介:张爱芳(1968-),女 ,安徽省庐江县人 ,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植保研究工作。收稿日期:2002-01-21
鉴定出种名 。该菌幼嫩菌丝白色 ,略带淡黄色 ,老熟菌丝
黄褐色 。气生菌丝较旺盛 ,在 PSA 培养基上 ,菌落略带同
心圆状。该菌在培养基可形成小菌核 ,圆形至不规则形 ,
黑色 ,直径平均 0.5 mm 。病菌在 PSA培养基和病斑上都
能形成分生孢子 ,大小平均 4.4 μm ×7.9 μm ,分生孢子可
以串生 ,初无色 ,老熟淡褐色 ,可有3 ~ 4个细胞连在一起 ,
两头圆。用该菌菌丝接种荸荠叶状茎 ,能发生典型症状 ,
因此证明这是一种新病害。该病未见记载 ,根据症状暂
定为荸荠黄梢病。
2.2 病害症状
2.2.1 黄梢型。从叶状茎顶部开始 ,逐渐向下枯黄。病
斑桔黄色 ,长度多在 5 ~ 10 cm 之间 ,少数有 20 cm 以上。
潮湿时病斑上部产生灰白色霉层 ,即病菌的分生孢子。
将病叶段保湿培养 5 ~ 7 d ,其内部即产生小菌核 ,深秋时
病斑中也能产生小菌核 ,状如小油菜籽 。
2.2.2 中枯型。病斑可发生在叶状茎的顶部以下部位 ,
也是橘黄色 ,长度多在 5 ~ 10 cm之间 ,病斑上部健康部分
仍是绿色 。剥开发病的叶状茎 ,可发现有虫孔或其他外
伤。可见该型病斑是病菌从伤口侵入造成的 。
2.3 发生规律
该菌寄生性较弱 ,只能从死组织和伤口侵入 。荸荠
叶状茎出水面时 ,即可带上年遗留的小菌核。然后该小
菌核即在叶状茎顶部的鳞片(退化叶 ,有死组织)上生长 ,
进而向下侵染形成顶枯型病斑。从伤口侵入形成中枯型
病斑 。该病一般在荸荠出苗后即可发生 , 5 ~ 6 月份在秧
田普遍发生 ,形成一个小高峰 。7 月以后 ,由于气温升高 ,
该病即停止发展 。8月下旬气温渐降 ,有利于该病发生 ,
形成全年的发病高峰 。9月份该病发展相对缓慢 ,下旬以
后基本不发展。影响发病的因素主要为:一是该病的发
生与虫害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 ,幼虫钻蛀造成伤口 ,有
利于病菌侵入 ,一般是荸荠螟成虫高峰后 10 ~ 15天为该
病增长高峰;二是多雨高湿有利于病菌侵入;三是荸荠长
势弱有利该病的发生 。
2.4 离体毒力测定
结果表明(表 1):50%果病克 、36%粉霉灵对荸荠黄
梢病的抑菌效果较好 ,EC50分别是 1.4 、1.3 μg/ml ,其次为
50%多菌灵和 50%代森锰锌 ,EC50分别是 1.6 、1.7 μg/ml ,
其余药剂效果不好 。
安徽农业科学 , 2002 , 30(1):96-97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2.01.051
表 1 供试药剂对黄梢病的毒力测定结果
供试药剂 毒力曲线 r EC50∥μg/ml
果病克 y=4.676+2.216 x 0.982 1.4
粉霉灵 y=4.731+2.311 x 0.956 1.3
多菌灵 y=4.562+2.179 x 0.975 1.6
代森锰锌 y=3.958+1.834 x 0.961 3.7
2.5 田间试验结果(表 2)
50%果病克 1 125 、1 500 、2 250 g/ hm2的防效分别为
68%、84%、91%;36%粉霉灵的防效分别为 72%、89%、
95%;对照药剂多菌灵防效为 76%,系统分析说明 36%粉
霉灵 、50%果病克的防效优于多菌灵。
表 2 供试药剂对黄梢病田间防治效果
无为县蜀山镇
处理∥g/hm2 平均为害率∥% 防效∥%
粉霉灵 1 125 2.6 72
1 500 1.0 89
2 250 0.5 95
果病克 1 125 2.9 68 1 500 1.5 84
2 250 0.8 91
多菌灵 1 500 2.2 76
CK(对照) 9.3
2.6 防治措施
通过几年的大田试验研究 ,制定出该病的防治方法
如下:
(1)加强田间肥水管理 ,使荸荠生长健壮 ,增强抗病力。
(2)秧田期:该病菌寄生性较弱 ,只能由荸荠茎顶部
或伤口侵入 ,因此在荸荠出苗后应及时施药以控制黄梢
病症的发展 。药剂可选用 50%果病克WP或 36%粉霉灵
WP ,用量为 1 500 g/hm2间隔8 ~ 10 d ,连施 2 ~ 3次 。
(3)该病与螟虫关系密切 。因此应积极治虫 ,以减少
病菌侵入的机会 ,且在每次螟虫成虫高峰期后 5 ~ 7 天使
用果病克或粉霉灵 ,用法同上 。
(4)台风过后或多雨高湿条件都有利于病菌侵入 、扩
展 ,此时应适当增加施药量和施药次数 。
(5)大田期:可与其他病害(杆枯病、枯萎病)一道兼
治 ,不必另行防治。如需防治 ,方法同秧田期 。
3 讨论
该病未见资料报道 ,目前尚未鉴定种名。在本文中
笔者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描述 ,但仍有很多问题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此外 ,该病菌是否侵染其他作物 ,症
状表现如何等问题都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
(责任编辑:夏静 责任校对:夏静)
(上接第 87页)
肥与 P 、K肥配合施用 N肥利用率最高 ,NP1/ 2K 、NPK 处理
分别达 45.4%和 47.7%。
表 3 不同处理小麦对 N肥的利用率
处理 N 肥用量
kg/ hm2
吸收 N量
kg/ hm2
N肥利用率
%
CK(对照) 0 74.1 --
PK 0 78.3 --
NP 187.5 151.5 41.3
NK 187.5 111.4 19.9
NP1/2K 187.5 159.2 45.4
NPK 187.5 163.5 47.7
3 问题与讨论
(1)长期施用化学肥料 ,砂姜黑土严重缺 P的状况已
大为改善 ,土壤速效 P的含量已普遍升至 15 mg/kg左右 ,
甚至更高。从小麦、大豆产量看 P1/ 2和全 P处理的产量差
异不大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适当减少 P的用量 ,一般可
由原来的施 P2O5 90 kg/ hm2减至 45 kg/hm2。但这决不等
于不重视 P肥 ,不施P肥 。据1999年测定结果 ,当土壤速
效P含量降至 6.3 mg/kg以下时 ,严重影响小麦分蘖成
穗 ,NK处理小麦产量和 PK 处理小麦产量相近 ,因此 ,笔
者提倡既要减半施 P ,又不能忽视 P肥的施用 。
(2)从土壤化验结果看 ,目前砂姜黑土全N含量仍然
很低 ,多在1 g/kg以下 ,因此仍须重视 N肥的使用 。
(3)一直以来砂姜黑土 K含量较为丰富 ,但从 NP处
理看 ,连续几年不施 K 肥后 ,土壤速效 K 降至 88 mg/kg。
在玉米 、棉花 、水稻等作物上 ,施 K增产效果已较为明显 ,
同时 ,从土壤资源质量保护角度出发 ,要重视 K 肥的施
用 ,以达到培肥土壤 ,增产稳产的目的 。
4 参考文献
1 沈善敏.中国土壤肥力[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1997.
2 林葆 ,李家康.我国化肥的肥效及其提高的途径[ J] .土壤学报 ,
1989 , 26(3):273-279.
3 王兴仁.二元二次肥料效应曲面等产线图在科学施肥中的位置
[ J] .土壤通报 , 1985 ,(1):30-38.
(责任编辑:孙红忠 责任校对:孙红忠)
9730 卷 1期 张爱芳等 荸荠黄梢病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