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引进树种海葡萄的种子育苗试验初报



全 文 :书2015年10月 防 护 林 科 技 Oct.,2015
第10期(总145期) 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10(Sum No.145)
文章编号:1005-5215(2015)10-0001-02
  收稿日期:2015-07-30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13-4-29)
  作者简介:李玫(1971-),女,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
红树林湿地生态学研究,Email:1448890453@qq.com
引进树种海葡萄的种子育苗试验初报
李玫,廖宝文,陈玉军,管伟,熊燕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 广州510520)
摘 要 海葡萄原产于美洲及加勒比海的海滩,是当地优良的海岸防风树种。2014年,在玻璃温室内开展了引进
树种海葡萄的种子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经种皮软化及剪喙处理后,海葡萄种子发芽率达40%,在15~20d可
形成幼苗;2)苗木在生长期内表现出“慢-快-慢”的变化规律;3)海葡萄1年生苗平均高达68.6cm,平均地径
6.50mm;4)需继续开展海葡萄的大田育苗试验、生态适应性评价以及野外栽培技术研究。
关键词 海葡萄;引种;育苗试验
中图分类号:S72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5.10.001
Seedling-Raising Experiments for Introduced Coccoloba uvifera
Li Mei,Liao Baowen,Chen Yujun,Guan Wei,Xiong Yanmei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opical Forestry,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Guangzhou 510520,China)
Abstract Coccoloba uviferais native to coastal beaches throughout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It is an excelent
windbreak species in local coastal areas.In 2014,the seedling experiments of introduced C.uviferaseeds was con-
ducted in the glass greenhouse.Result shows that:1)after the seed-coat softening and cutting,the germination rate
of C.uviferaare 40%,while the seedlings can be formed at 15-20days;2)The change law of“slow-fast-slow”
appears during the seedling growth stage;3)The average height of 1-year-old seedlings is 68.6cm and the average
diameter is 6.50mm;4)The field seedling raising experiment,ecological adaptability evaluation and f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C.uviferashould be conducted continualy.
Key words Coccoloba uvifera;introduction;seedling-raising experiments
1 海葡萄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海葡萄(Coccoloba uvifera L.)又名树蓼,蓼科
(Polygonaceae)海葡萄属(Coccoloba),主要分布于
美洲及加勒比海的海滩,包括科罗拉多州及百慕
大[1]。海葡萄为木本植物,雌雄异株,落叶灌木或小
乔木,茎多分枝,株高可达6~9m [1]。茎多分枝,
枝多呈弯曲状。单叶互生,叶具短柄,革质,近圆形,
先端钝或微凹,全缘而作波状,直径达25cm,主脉
呈红色,衰老后的叶子会整块转为红色单叶,托叶
小;树皮平滑,呈黄色;花两性或单性,总状花序,花
密生,白色,具芳香,花被5片,黄绿色,先端钝形,雄
蕊8枚,花柱3枚;坚果具3棱(直径10mm),外为
肉质花被所包藏,果实成熟后花被呈紫红色,而肉质
呈浆果状,直径约2cm,像葡萄般一簇一簇的。花
期5—6月,果期夏秋[2]。
海葡萄抗风力强,不耐寒(2℃以下不能存活),
对盐分有很高的抵抗力。常被作为沿海城市的行道
树,或作为海岸防风林树种,它们亦可作庭院观赏植
物。海葡萄果实可用来制造果酱或直接食用[3]。
2 海葡萄种子育苗技术
海葡萄种子育苗技术研究主要在中国林业科学
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玻璃温室内进行。广州地处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为20~22℃,日
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有着气温高、霜日少、日
照和降水多、风速小、雷暴多的气候特点,属南亚热
带典型的季风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约 21.9
℃,年降水量1 696.5mm,雨量非常充沛,光热资源
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 800h以上。
试验用种子来自美国的佛罗里达州,苗期定期
(每隔15d)测定其苗高、地径,观察生长状况。
 2.1 种子的采集与处理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匹尔斯堡(Fort Pierce)地区
采集海葡萄种子。种子坚硬,椭圆形,直径约1cm,
新鲜种子1 000~1 400粒·kg-1。种子经精选、消
毒及检疫后带回广州。
海葡萄种子用0.5%的 KMnO4溶液消毒3h
后取出,放在清水中洗净药液,再放入25℃温水中
浸种24h,使坚硬的木质化种皮软化,并用园林剪
刀剪去种子的喙部,自然晾干后播种。
2.2 播种育苗
春季为海葡萄播种适期。将基质拌匀装入播种
盘(长60cm×宽40cm×高15cm)。把海葡萄的
种子撒入播种盘,播种量为500g种子播种8~10
盘,并覆盖一薄层基质,每日早晚均匀喷洒清水,保
持盘内基质潮湿但不渍水。基质为无土介质,组成
为泥炭70%+珍珠岩25%+蛭石5%。在播种盘
上罩以铁丝网罩(网眼5mm×5mm),防鼠类咬啮
种子。播种1~2周内种子出土萌发,发芽率为
40%,当长出4片叶子时移栽到营养袋(直径8cm
×高13cm)内培养袋苗,基质配比为细沙50%、黄
心土48%、复合肥2%。
2.3 苗期生长表现
每隔15d定期测定海葡萄苗高生长量,以便了
解其苗期高生长情况。苗高、地径增长量在生长期
表现出“慢-快-慢”的变化规律(见图1、图2):前
期(5—6月)生长缓慢,6—7月苗木生长增快,8月
下旬至9月下旬苗木高生长最快,10月以后进入缓
慢生长,11月底至12月中旬生长渐趋于停滞。经
测量,1年生海葡萄平均苗高达68.6cm,平均地径
达6.50mm。
图1  海葡萄苗高增长量
图2  海葡萄地径增长量
2.4 苗期管理
苗期主要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
水分管理:海葡萄苗木很耐旱,但是保持土壤
(基质)湿润有利于其生长。
施肥管理:海葡萄幼苗期需肥较多,可每月施一
次全肥,而生长期要适当施肥。
温度管理:海葡萄是热带植物,不耐寒,2℃以
下难以存活,且不能承受霜冻,栽培时注意防寒。
光照管理:因海葡萄原产于热带美洲和加勒比
海的海滩,光照较强,在栽培时可全光照或者部分遮
阴。
病虫害防治:海葡萄抗逆性强,较少感染病虫
害,偶见叶斑病、蚜虫,因此在苗期每半个月喷洒1
~2次广谱杀菌剂(如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
津),即可对病虫害起到预防作用。
2.5 苗木出圃
当袋苗高度50~60cm、茎径5.0~6.0mm时
即可出圃。为提高苗木的抗逆性和造林的成活率,
苗木出圃前有必要进行炼苗。炼苗时全部揭除遮阴
网,使苗木在全光照下生长;炼苗期间,苗木不再施
肥且应逐渐减少水分供应,炼苗期一般为30d。营
养袋苗在出圃前的20d时就要原地移动袋苗,切断
穿袋的根系,出圃时再剪去部分枝叶,以减少水分及
养分消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3 小结
3.1 海葡萄种皮是木质化结构,自然发芽率偏低,
播种前需温水泡种并剪喙,以提高其发芽率。
3.2 海葡萄苗木在生长期内均表现出“慢-快-
慢”的变化规律,1年生海葡萄平均苗高达68.6cm,
平均地径达6.50mm。
3.3 海葡萄在育苗过程中病虫害较少发生,偶尔施
用广谱杀菌剂即可起到预防作用。
3.4 鉴于海葡萄在原产地是一种优良的海岸防风
树种,建议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作为海岸带防护林
营造和园林绿化树种开展进一步的引种、试验、栽培
乃至推广。今后,需继续开展海葡萄的大田育苗试
验、生态适应性评价以及野外栽培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1]Paris Permenter,John Bigley.Antigua,Barbuda,St.Kitts and
Nevis Alive![M].Edison,NJ:Hunter Publishing,2013:123
[2]徐晔春,崔晓东,李钱鱼 .园林树木鉴赏[M].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 ,2012:254
[3]Larcher Walter.Physiological plant ecology:ecophysiology and
stress physiology of functional groups[M].Berlin:Springer-
Verlag Berlin Heidelberg(3rd Ed.),1995:396-409
2 防 护 林 科 技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