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傣药白花蛇舌草及纤花耳草的鉴别



全 文 :间的单方和秘方 ,大力开发傣药制剂。 可采取医院与科研
院 、所合作的形式 , 如云南省民族医药研究开发中心 , 拥有
一批在药化 、药理 、毒理 、药效及临床研究方面经验丰富的
专家学者 ,建有 250 平米的动物屏障系统 , 参照 GMP 标准
建立的制剂室 ,内有大量仪器设备 , 如全自动生化仪 、多导
生理仪 、止凝血测定仪 、血球计数仪 、尿液分析仪 、高效液
相色谱仪 ,半自动胶囊填充机 、中药浓缩制丸机 、稳定性试
验箱 、泡罩机等。这种医院与科研院 、所合作共同研究 , 共
同受益的形式 ,为研发国家级傣药新药奠定坚实基础。
5 小 结
笔者认为 ,采用医院制剂室平台 , 联合科研院所研究
开发傣药新药 , 不仅能大大缩短研究周期 , 还能很大程度
的减少研发经费开支 ,从而确保研发的质量和效率。在医
院制剂研发的基础上 ,使用安全 、质量可控 、疗效确切的制
剂品种逐步研究开发成国家级傣药新药 , 将成为傣医院的
发展方向。
  2008 年 3 月 9 日收稿
傣药白花蛇舌草及纤花耳草的鉴别
云南省普洱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普洱 665000)   赵琪钟
云南省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普洱 665000) 赵 强 付开聪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纤花耳草;鉴别
中图分类号:R29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810(2008)10-0046-01
  白花蛇舌草为南方民间常用草药 , 具有清热 ,利湿 , 解
毒之功效 ,在部分地区还用白花蛇舌草代茶泡水饮用的习
惯。中国药典 2005 年版附录[ 1]收载了茜草科植物白花蛇
舌草 Hedyotis diffusa Willd.一种 , 近来发现农贸市场不时
有当地农民在卖白花蛇舌草 ,然仔细辨别后发现市售者多
为纤花耳草 H.tenellisflora Bl.笔者在检查过程中也时常看
到有些单位用纤花耳草误作白花蛇舌草或在商品中掺杂
使用。为便于鉴别 ,现将两者的鉴别要点介绍如下。
1 原植物鉴别
1.1 白花蛇舌草 Hedyotis diffusa Willd.[ Oldenlandia dif-
fusa(Willd.)Roxb] :一年生 、披散草本;茎扁圆柱形 , 从基
部分枝。叶对生 , 无柄 , 条形 , 长 1 ~ 3 厘米 , 顶端急尖 , 下
面有时粗糙 , 无侧脉;托叶合生 , 长 1 ~ 2 毫米 ,上部芒尖。
花 4数 , 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 , 常具短而略粗的花梗 , 稀无
梗;朔果双生 , 膜质 , 扁球形 , 直径 2 ~ 2.5 毫米 , 具宿存萼
裂片 ,开裂。
1.2 纤花耳草 Hedyo tis tenellisflora Bl.[ Oldenlandia tenel-
liflora(Bl.)O.Ktze.] :柔弱 、批散 、多分枝草本;分枝上部
锐四棱形。叶对生 , 条形或条状披针形 , 长 2 ~ 3.5 厘米 ,
顶端急尖或渐尖 , 上面干后黑褐色 , 下面色较淡 , 仅具中
脉;托叶顶部分分裂成数条刚毛状刺。花 4 数 , 无梗 , 2 ~ 3
朵簇生于叶腋 ,有小苞片。蒴果卵形 , 长约 2.5 毫米 , 有宿
存萼裂片 ,仅顶部开裂。
1.3 两者主要区别点:见表 1。
表 1 白花蛇舌草与纤花耳草原植物的区别点
项目 白花蛇舌草 纤花耳草
茎 扁圆柱形 四棱形
花 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 ,常具花梗 无梗, 2~ 3朵簇生于叶腋
果 朔果双生 ,膜质 ,扁球形 蒴果卵形
2 性状鉴别
2.1 白花蛇舌草:全草常扭缠成团状 , 灰绿色或灰棕色。
主根单一 ,须根纤细。茎细而卷曲 , 圆柱形 , 或类方形 , 质
脆易折断 ,中央有白色髓部。叶对生 , 多破碎 ,完整叶片呈
条形或条状披针形 ,长 1 ~ 3cm ,宽 1~ 3mm , 顶端渐尖。朔
果扁球形 ,直径 2 ~ 3mm , 两侧各有一条纵沟。 托叶长 1 ~
2mm。花腋生 ,多具梗。气微 , 味淡。
2.2 纤花耳草:与白花蛇舌草区别点为:全草不规则交错
状 ,不成团 , 质地较硬;茎上部锐四棱形;叶薄薄革质;花 2
~ 3朵簇生于叶腋;蒴果卵形 ,无柄。
3 讨 论
白花蛇舌草与纤花耳草外观极为相似 , 农民误认为是
一种药材情有可原 ,然作为药材销售和使用单位误将两种
混用或在商品中掺杂使用确不应该。
致谢:本文在撰写过程中 , 得到张绍云主任药师的指
导 ,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S] .一部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5:附录 22.
  2008 年 7 月 2 日收稿
46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8年 10月第 10期
DOI :10.16041/j.cnki .cn15-1175.2008.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