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白花蛇舌草与混淆品纤花耳草的比较鉴别



全 文 :白花蛇舌草与混淆品纤花耳草的比较鉴别
Compar ison and Identification Between H edyotic D iffusa and H edyotis Tene lliflora B lume
邓顺超 ,王小东 ,魏玲
(遵义市药品检验所 ,贵州 遵义 563002)
[摘要 ]  通过实验研究 , 探索白花蛇舌草新的鉴别方法和技术 , 进一步完善对白花蛇舌草混淆品的鉴别手段 ,为充实白
花蛇舌草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践检验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  白花蛇舌草;纤花耳草;鉴别
[中图分类号 ] R282.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672 -951X(2007)02 -0080 - 01
  白花蛇舌草已被作为防治癌症的常用药物 ,用于急性肝
炎及癌肿等 , 使用较广。近年来市场上已发现多种混淆品 ,
严重影响用药安全有效。其中以与白花蛇舌草同科同属的
多种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冒充白花蛇舌草为多见 , 其性状极
易与白花蛇舌草相混淆。因此笔者对其中的一个混淆品纤
花耳草进行了比较鉴别实验 ,为区别两者提供技术鉴别方法
和参考。
1 材料及仪器
白花蛇舌草 (Hedyotis d iffusa w illd)的干燥地上部分;纤
花耳草(Hedyotis tene lliflora BL. )的干燥地上部分。紫外荧光
分析仪 、日本岛津 UV - 300型 紫外分光光度计。
2 白花蛇舌草与纤花耳草的比较鉴别 [ 1 , 2]
2. 1 性状鉴别 白花蛇舌草为全草交错缠绕成团 ,表面灰
绿色或灰褐色。茎纤细 , 柔软 , 圆柱形 , 微扁 , 粗糙无毛 , 叶对
生 , 无柄 ,条形或条状披针形 ,光滑无毛。朔果偏球形 , 两侧
各有一条纵沟 , 宿存萼顶端齿裂 , 边缘具短刺毛。纤花耳草
为纤硬交错全草 , 表面墨绿色 , 茎纤细 , 分枝上部茎呈锐四棱
形 , 叶对生 ,无柄 , 条形或条状披针形 ,长 2 ~ 2. 5 cm ,上面干
后墨绿色 , 下面色较淡。仅具中脉 ,托叶顶部分裂成数条刚
毛状刺。朔果 2 ~ 3个簇生于叶腋 ,卵形 , 有宿存萼裂片 , 仅
顶部开裂。
2. 2 显微特征 白花蛇舌草茎横切面呈圆形而略扁 , 表皮
细胞一列 , 类方形或长方形 , 外壁略增厚 , 角质化 , 单细胞非
腺毛具乳头状突起。皮层稍宽 , 薄壁细胞类方形 , 内含草酸
钙针晶束。内皮层明显 , 韧皮部窄 , 木质部导管少 , 呈放射状
排列 , 大小显著。髓部薄壁细胞较大 ,常中空。
纤花耳草茎横切面呈椭圆形 , 表面具有 4个对称的三角
状突起细胞。表皮细胞一列 , 长方形 , 近三角状突起细胞处
呈类圆形或扁圆形 , 外壁增厚 , 角质化。皮层稍宽 , 薄壁细胞
类圆形和扁圆形。内皮层明显 , 韧皮部较窄 ,木质部导管少 ,
大小显著 , 呈放射状排列并略成较明显的 4层排列。木质部
与纤维相间排列成 4束。对应于三角状突起细胞。髓部薄
壁细胞较大。 (见图 1)
图 1 纤花耳草茎横切面图
2. 3 理化鉴别 分别取白花蛇舌草粗粉和纤花耳草粗粉各
0. 5 g分别加乙醚 30 m l密塞 , 超声处理 5 m in, 过滤 , 精密量
取滤液 1 m l于 10 m l量瓶中 , 加乙醚至刻度 , 于紫外分光光
度仪测定 , 白花蛇舌草于 279 nm 处有最大吸收 , 纤花耳草于
268 nm处有最大吸收。
2. 4 薄层鉴别 取白花蛇舌草粗粉和纤花耳草粗粉各 1 g,
分别加乙醚 10 m l,超声处理 10 m in, 滤过。滤液挥至 1 m l作
为供试品溶液 。分别吸取上述两种溶液 10 μl,点于羧甲基
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 H薄层板上。以氯仿 -甲酸乙酯
-甲酸(5:5:1)为展开剂 , 展开 , 取出 , 晾干。 喷以三氯化
铝试液 , 迅速吹干 ,立即于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 , 薄层色
谱中 , 白花蛇舌草与纤花耳草相应的位置上 , 白花蛇舌草为
一个较暗的橙红色荧光斑点。纤花耳草为一个明亮的蓝绿
色荧光斑点。
3 讨  论
白花蛇舌草混淆品种较多 ,但其质 (下转第 103页)
80
第 13卷第 2期             中 医 药 导 报           2007年 2月
Vo .l 13  No. 2             Gu id ing Journa l o f TCM          Feb ruary. 2007
DOI牶牨牥牣牨牫牳牰牪牤j牣cnki牣cn牬牫牠牨牬牬牰牤r牣牪牥牥牱牣牥牪牣牥牬牥
5 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
《生药学》是一门直观性非常强的课程。在课堂上 , 如何
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触觉等各位感官
是考验教师的一个难题。一般每次上课 , 笔者都会带少量的
药材让学生传看 , 同时讲解的时候在讲台展示。例如在介绍
杜仲的时候 , 亲自在讲坛拉杜仲的橡胶丝 , 并且展示给学生
看。这样 , 在演示的同时向学生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
杜仲具细密 、银白色 、富弹性的橡胶丝 , 而且正品一般可拉长
1 cm以上。介绍黄柏的时候 , 让学生仔细观察黄柏的颜色 ,
尝尝黄柏的味道等 , 这样学生就会思考 “嚼时有粘性 ”可能是
因为黄柏含有粘液细胞;味极苦 、黄色让他们联想到了黄连 ,
思考黄柏会不会和黄连有相似的功效和化学成分 , 这样一方
面学生对黄柏的颜色 、味道有了深刻的体验 , 同时把黄柏与
黄连这两味药有机的联系了起来。 把学生的感觉器官充分
的调动起来 , 是《生药学》课堂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
6 用歌诀来总结和记忆
对于一些重要的生药 ,笔者通常会找一些歌诀或自己编
一些歌诀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这些药材。这些歌诀一般
言简意赅 , 如描述野山参的 “芦长碗密枣核艼 ,紧皮细纹珍珠
须”;贝母类生药的 “大贝单瓣似元宝 ,珠贝元宝瓣合抱 , 松贝
粒小怀抱月 , 青贝扁圆开口笑 , 炉贝圆锥有黄斑 ,平贝上下两
面凹 , 贝母鳞茎皆分瓣 ,若不分瓣是假冒 ”等。这些朗朗上口
的歌诀 , 虽然只有寥寥几句 , 但是对学生掌握这些生药的特
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 用事实说话
事实胜于雄辩。挖掘现代研究中与市场 、临床等实践有
关的新闻或事件 , 使所学的生药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 而不
是孤立地死记硬背条条框框 , 不仅可以使学生耳目一新 , 增
加兴趣 , 还可以了解很多相关的知识。 如介绍广防己的时
候 , 给学生讲述其化学成分中的马兜铃酸引起肾衰竭的一些
事例 [ 2~ 4] ,教育学生注意用药安全。在介绍麻黄的化学成分
和药理作用时 , 提到了我国中药药理研究的创始人陈克恢首
次从麻黄中分离出左旋麻黄碱 ,并与他的导师发现麻黄碱对
皮肤 、粘膜和内脏血管有收缩作用 , 能兴奋心脏 ,对中枢的兴
奋作用远较肾上腺素为强的故事 [ 5] 。适当的选取一些事例 ,
一方面起到更好的理解课堂内容的作用 , 另外 , 也可以起到
教育的作用。例如在课堂教学中 , 讲述我国曾因农民大量 、
过度地采挖甘草而致大面积土地沙化;天山雪莲因掠夺式的
采摘已濒临绝迹;海马也因其有药用价值而数量剧减 , 这些
现象对学生的触动很大 ,使他们自觉地意识到资源保护的重
要性。
总之 , 为了搞好《生药学》教学 ,应不断总结经验 , 致力改
革 , 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传授《生药学》知识 ,
防止单一的课堂灌输式教学 , 这样可避免学习的枯燥无味 ,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因此 , 根据该课程的特
点 ,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很有必要 , 使学生在学习《生药学》知
识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 , 从而显
著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 1]罗集鹏. 生药学 [M ] .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996:
82
[ 2]张子伯 , 蒋文跃 , 蔡少青. 马兜铃酸所致中草药肾病的医
学和药学进展及其引发的思考 [ J] . 中草药 , 2003, 34
(2):185
[ 3]陈文 , 谌贻璞 ,李安.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患者伴发泌尿系
统肿瘤 [ J] .中华肾脏病杂志 , 2004, 20(1):15 ~ 17
[ 4]俞东容 , 毛黎明.马兜铃酸肾病及其防治 [ J] .浙江中医学
院学报 , 2002, 26(1):22
[ 5]张瑞贤. 走进本草纲目之门 -中药的发现 [ M ] . 北京:华
夏出版社 , 2006:330
(收稿日期:2006 - 08 - 23 编辑:李海洋)
(上接第 80页 )量标准 [ 3]的检验方法和有关该品种的鉴别
文章大多以传统的性状和显微进行鉴别 , 对具有完整性状特
征的药材有一定的准确性。如药材性状损坏严重 ,特别是药
材粉碎成细粉使性状特征发生根本改变后 ,仅靠原有鉴别方
法检验判断其准确性常难掌握或无法鉴别 , 因此 , 笔者采用
TLC、UV方法研究 , 补充其鉴别手段 ,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科
学性 , 通过实验 ,其重现性较好 、可靠性强。可作为一种新的
有效的鉴别方法。可作为补充白花蛇舌草质量检验标准提
供依据。
参考文献:
[ 1]杨兆起 , 封秀娥.中药鉴别手册第三册 [ M ] . 北京:科学出
版社 , 1994:91
[ 2]赵璞.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M ] (4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75:223
[ 3]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贵州省中药材 、民族药材质量标
准 [ S] .贵州:贵州科技出版社 , 2003:137
(收稿日期:2006 - 10 - 19 编辑:朱民)
103
第 13卷第 2期             中 医 药 导 报           2007年 2月
Vo .l 13  No. 2             Gu id ing Journa l o f TCM          Feb ruary.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