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海域中并非靠陆生植物生存的动物世界靠着海
洋植物提供物质能量作为基础进行生命活动。 高度
分化的高等植物由于受到生存环境因素的限制不可
能像在陆地上那样遍布海洋中, 作为海洋植物主要
成分的藻类, 尽管是一群最简单、 最古老的低等植物,
它们的足迹却可以在从热带到两极的区域找到 [1]。
硅藻作为海洋浮游植物中重要的一类群体, 不
仅仅是为世界贡献着 20%左右的初级生产力 [2-3],
且硅藻在海洋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过程(例如还海洋
硅藻为海洋中固定有机碳占 40%[4])中有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5-6]; 同时硅藻在仿生与合成、 硅藻基因
组学、 污染与干扰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7-8]。 近年
来, 细胞行为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和生物医用材料研
究的热点。 大量研究 [9-12]已证实: 细胞微环境中的
细胞外基质是影响细胞行为的重要原因。 利用单分
子自组装膜技术形成具有单一化学基团的材料表面
探讨对硅藻细胞生命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它
不仅对硅藻细胞自身的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同
时通过对硅藻细胞自身的行为影响也可以为海洋生
态保护及海洋污损的研究提供有效途径。
硅藻在固相表面的附着是一个动态过程, 其一
般包括到达表面后着陆、 初始附着、 滑行、 永久附
热带作物学报 2014, 35(12): 2496-2501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Crops
收稿日期 2014-05-13 修回日期 2014-08-27
基金项目 海南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No. KJHZ2014-19);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No. 2012360N000600227)。
作者简介 李祥筑(1987年—), 男, 硕士; 研究方向: 生物医用材料。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于晓龙(YU Xiaolong), E-Mail:
activelong@Gmail.com。
材料表面正电性对舟形藻附着的影响
李祥筑 1, 张敬迎 1, 李长林 1, 刘佳斌 1
王 珺 2, 刘钟馨 1, 于晓龙 1*
1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海南海口 570228
2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海南海口 570228
摘 要 利用单分子自组装膜(SAMs)技术, 分别制备表面具有碳碳双键、 甲基、 氨基及混合官能团的表面膜层
材料。 研究表明: 表面硅藻附着量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呈动态变化, 氨基的正电程度对舟形藻的附着有着重要影
响。 前 H5 内氨基(0.4)的附着量最小, 当 H12 时氨基(0.4)附着量最大。 材料表面的电负性和亲疏水性共同影响
硅藻的附着。 甲基的附着强度最大, 硅藻的附着强度与附着量并无直接关系。 这不仅对探讨硅藻细胞的附着行
为有着意义, 同时为研究应用海洋生物防污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单分子自组装膜; 硅藻; 附着; 脱附; 静电作用
中图分类号 R318.1 文献标识码 A
The Influence of Adhesion of Diatoms Navicula Vilaplanii
on the Surfaces Modified with Cations
LI Xiangzhu1, ZHANG Jingying1, LI Changlin1, LIU Jiabin1
WANG Jun2, LIU Zhongxin1, YU Xiaolong1*
1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China
2 Ocean College,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China
Abstract The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SAMs) was employed to form the special surfaces, which were consisted
of the organosilane terminated with vinyl (-C=C-), methyl (-CH3), amino (-NH2), and the mixture of the two.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e process of adhesion was dynamic variation with time which was regulated by multi-factors in
common in the different periods, especially the charge positive and the extent. The quantity of adhesion on -NH2
(0.4) was minimum within 5 hours, while was the maximum when it was 12 hours. The adhesion of diatoms was
impacted in common with the surface wettability and the charge positive. Adhesion strength of diatoms on surfaces
modified methyl ( -CH3) was the most. There was no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ount of adhesion and
adhesion strength of diatoms. It is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adhesion of diatoms, providing a potential way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arine fouling organisms.
Key words SAMs; Diatoms; Adhesion; Removal;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4.12.032
第 12 期 李祥筑等: 材料表面正电性对舟形藻附着的影响
表1 不同化学官能团接触角
Table 1 Water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s
不同化学官能团表面 度数/°
-NH2 69.36±2.31
-NH2(0.2) 76.75±1.02
-NH2(0.4) 75.50±0.89
-NH2(0.6) 72.50±0.54
-NH2(0.8) 71.08±0.96
-CH3 78.50±4.39
-C=C- 92.35±1.17
Control 35.50±2.14
着四个步骤 [13]。 Maureen 等 [14]首次通过高分辨率显
微镜详细观察浒苔(Enteromopha)孢子的着陆与附
着的情况并且引入动力学方法定量分析细胞附着。
目前研究表明 [15-19]对硅藻附着影响的因素有材料表
面接触角、 粗糙度、 表面能等。 Li 等[20-21]在研究材
料表面能对硅藻的附着影响时, 认为表面为羧基
的材料与带有负电的硅藻胞外分泌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有一定的静电排斥作
用, 同时通过制备磷酸胆碱聚合物膜带有一定的正
电性研究对硅藻的附着影响, 认为这种正电性有利
于硅藻的附着及提高附着强度, 但对电负性影响硅
藻的附着程度并未进一步探讨, 且目前在对于材料
表面电负性对硅藻附着及随时间的影响研究较少。
因此设计实验制备出具有不同程度电负性的材料表
面对硅藻的附着进行研究便有了重要意义。 本实验
利用 SAMs 制备出表面能够具有系列梯度的正电的
材料表面探讨硅藻附着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化学试剂 (3-氨基丙基 )三乙氧基硅烷
(APTES, -NH2, 98%)、 三甲氧基(丙基)硅烷(PTS,
-CH3, 97%)、 三乙氧基乙烯基硅烷(TVS, -C=C-,
97%)为 Sigma 公司产品, 环己烷为 Fluka 公司产
品, 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1.2 植物材料 舟形藻 (Navicula vilaplanii,
Lange-Bertalot, 1990)取自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舟形
藻(Navicula V.)采用 F/2 培养基培养, 光照强度为
(2 500±500)lx, 光照与黑暗时间比例为 14 h ∶ 10 h。
1.2 方法
1.2.1 单分子自组装膜制备 分别配制尾基为氨
基、 甲基、 碳碳双键的硅烷联环己烷溶液(V 有机
硅烷 ∶ V 联环己烷=5 ∶ 100)。 制备尾基为氨基、 甲
基及碳碳双键的具体实验方法和步骤可参考相关文
献[22-23]。 分别配置甲基和氨基混合官能团硅烷溶液
(V甲基 ∶V氨基=0.2、 0.4、 0.6、 0.8)。 甲基和氨基
的混合官能团制备具体过程见参考文献 [15]。 将表面
官能团化后的玻璃片分别用丙酮、 无水酒精、 去离
子水依次清洗并在氮气气氛下干燥。
1.2.2 硅藻细胞附着与分析 分别将上述接枝后
的玻璃片和空白玻璃片分别放置在 7个硅藻培养皿
中培养。 等待 24 h后分别于 1、 3、 5、 7、 10、 12 h
取出玻璃片在光学显微镜(E-100, Nikon)下进行
随机拍照 8张并且观察计数。
1.2.3 硅藻脱附实验 模拟水流装置 : 将 1 个
100 mL 的烧杯装满蒸馏水, 然后将搅拌机转子放
入烧杯底部, 并调节转数至 200 r/min, 形成水流
的模拟环境, 将玻璃片样本在液面上层浸没 5 min。
分别将接枝尾端为碳碳双键、 甲基、 氨基及空白玻
璃片放置在硅藻培养皿中培养 3 h, 然后取出玻璃
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分别观察计数在培养后的玻片及
在模拟水流环境冲压后的玻片样本。
1.2.4 接触角测试及红外光谱测试 分别将制备
的表面为碳碳双键、 氨基和甲基以及空白玻片进行
接触角(HARKE-SPCA, 北京哈科)测试, 其数据处
理用内置图像分析软件, 每组样本用去离子水滴定
重复测试 3 次。 将制备的表面含有碳碳双键、 甲
基和氨基的玻片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Perkin Elmer,
USA)测试。
1.3 数据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都是以两因子试验方差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接触角测试结果
以上几种化学官能团的玻片接触角测试结果见
表 1。 表 1 中的接触角数据, 碳碳双键的疏水性最
强, 甲基次之, 而空白组和氨基的表面接触角较
小, 亲水性较强。 混合组官能团的接触角介于氨基
和甲基之间。
2.2 红外光谱测试
由化学官能团的红外图谱图 1 可看出 , 在
1 100 cm-1处有较为明显的特征峰, 而此处峰值正
是 Si-O-Si键的特征峰。 同时可以分别在 2 960 cm-1
和2 870 cm-1附近找到甲基的特征峰; 在 1 591 cm-1
附近的氨基特征峰; 在 1 643 cm-1和 911 cm-1附近
有明显的碳碳双键的特征峰, 说明化学基团都成功
与基底连接。
2497- -
第 35 卷热 带 作 物 学 报
2.4 不同正电程度材料表面的附着情况
不同官能团的硅藻表面附着情况见图 4。 由图 4
可看出, 在 H1 氨基官能团上附着的硅藻最少, 而
甲基和空白组上的数量相差不大, 混合官能团上的
数量较多, 但是在混合氨基(0.4)处明显较少。 H3后
氨基玻璃片上数量最多, 除了混合氨基(0.4)依然最
少, 其他玻璃片上附着量相差不大。 从 H5 到 H7,
氨基和甲基及空白组的硅藻附着数量较多, 混合组
上的数量比较少。 而从 H10 到 H12, 甲基上附着
量都较少, 而含有氨基的组附着量整体上较多。
图1 化学官能团的红外图谱
Fig. 1 FTIR spectra of the functional groups
波数/cm-1
强
度
4 500 4 000 3 500 3 000 2 500 2 000 1 500 1 000 500
2 960
2 870
1 643
1 591
911
1 100
-CH3
-NH2
-C=C-
图2 不同官能团的硅藻附着量
Fig. 2 The adhesion of diatoms on surfaces with
different chemical functions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细
胞
数
/(
个
/c
m
2 )
NH2
氨基
-C=C-
碳碳双键
CH3
甲基
Control
空白组
平均值±标准差, N=8, ★★, p<0.01, ★, p<0.01,
与空白组对比。 下同。
The means ± SD, N=8,★★, p<0.01,★, p<0.01,Compared
with control. The same as below.
2.3 几种化学官能团的附着情况
不同官能团的硅藻附着量见图 2。 由图 2 可看
出, 氨基的附着量最大, 而空白组次之, 然后碳碳
双键的数量多于甲基组的附着量。 其光学显微镜图
见图 3。 氨基的附着量远大于甲基和碳碳双键的附
着量, 除了因为氨基的亲水性有利于硅藻附着外,
和空白组对比, 氨基的接触角大于空白组说明还有
其它因素在影响硅藻的附着。
图3 光学显微镜下硅藻附着量 (100倍, 比例尺10 μm)
Fig. 3 The adhesion of diatoms with the optical microgscope (100×, bar 10 μm)
2498- -
第 12 期 李祥筑等: 材料表面正电性对舟形藻附着的影响
硅藻附着量随着时间变化见图 5。 在图 5 中,
每种化学基团的附着量都会随时间延长而变化 。
以 H1 附着量为基准, 除了氨基组(0.4), 其他组
的变化趋势基本上是先减少, 特别是在 H3 到 H5
小时之间较为明显, 之后的时间段特别是 H10 到
H12 小时硅藻的附着量变化趋势减小, 由此说明
舟形的附着量是个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过程。 同时
在前 H5 内, 舟形藻附着量的最小值在 H1 和 H3
及 H5 时刻都出现在氨基组(0.4), 这说明影响舟
形藻附着还有其他因素 , 这其中可能与材料表
面能和硅藻的生命活动相关 [24-27], 值得进一步深入
研究。
2.5 几种化学官能团的脱附情况
对于硅藻的附着强度情况, 从图 6 可以计算
出, 甲基上的脱附率最高达到 13.5%, 空白组为
12.1%, 而氨基为 9.2%, 碳碳双键为 8.33%。 硅
藻的附着强度在甲基与空白组的差距并不大, 而在
氨基上明显降低, 硅藻在亲水性材料表面的附着强
度高于疏水性表面, 这与 Callow[19]观察结果一样,
这可能不仅是由于极性化学官能团氨基的正电在硅
藻附着中的静电吸引, 同时可能由于硅藻的 EPS
含有带有极性分子使得其在材料表面具有更大的接
触作用面积 [16], 即加强了硅藻与材料表面的相互作
用从而增强附着强度。 同时根据结果可以得到硅藻
的附着量与附着强度并无直接关系。
3讨论与结论
3.1 不同正电程度化学基团对硅藻附着的影响
虽然前人利用 SAMs 技术制备具有特定物理化
学性质的材料表面研究对硅藻的附着影响, 但是多
细
胞
数
/(
个
/c
m
2 )
CH3
甲基
Control
空白组
NH2
氨基
NH2(0.2)
氨基(0.2)
NH2(0.4)
氨基(0.4)
NH2(0.6)
氨基(0.6)
NH2(0.8)
氨基(0.8)
400
300
200
100
0
与氨基组对比
H1
CH3
甲基
Control
空白组
NH2
氨基
NH2(0.2)
氨基(0.2)
NH2(0.4)
氨基(0.4)
NH2(0.6)
氨基(0.6)
NH2(0.8)
氨基(0.8)
H3
400
300
200
100
0
与氨基组对比
CH3
甲基
Control
空白组
NH2
氨基
NH2(0.2)
氨基(0.2)
NH2(0.4)
氨基(0.4)
NH2(0.6)
氨基(0.6)
NH2(0.8)
氨基(0.8)
H5
400
300
200
100
0
与氨基组对比
CH3
甲基
Control
空白组
NH2
氨基
NH2(0.2)
氨基(0.2)
NH2(0.4)
氨基(0.4)
NH2(0.6)
氨基(0.6)
NH2(0.8)
氨基(0.8)
H12
400
300
200
100
0
与氨基组对比
图4 不同官能团的硅藻表面附着情况
Fig. 4 The adhesion of diatoms on surfaces with different chemical functions
细
胞
数
/(
个
/c
m
2 )
细
胞
数
/(
个
/c
m
2 )
细
胞
数
/(
个
/c
m
2 )
2499- -
第 35 卷热 带 作 物 学 报
从材料亲疏水性、 摩擦系数、 表面能等因素探讨对
硅藻附着的影响。 很少有从材料表面所带的正电性
及带电程度来研究对硅藻附着的影响。 材料表面所
带的电性主要是通过与硅藻 EPS 的糖类及蛋白质
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硅藻的附着过程。 硅藻的附着过
程同时伴随着硅藻的生命活动, 正是由于硅藻的生
命活动影响着硅藻 EPS 的分泌及其含量, 从而引
起硅藻附着的变化。 在实际水域环境中, 硅藻的
EPS中糖类及蛋白质含量的相对变化对于硅藻附着
情况有紧密联系。
在图 4 中, H1 甲基和氨基(0.2)的附着量明显
多于氨基组的附着量, 这种现象与 Finlay 等 [15]人的
结果保持一致, 这主要是因为在硅藻附着初期疏水
作用[19]。 但是在这期间氨基(0.2)的组中数量最多,
这说明了氨基的在硅藻附着中也起了一定作用, 理
论上应该随着氨基的含量增高附着量递减, 但是结
果表明氨基(0.2)组附着量最多, 而在氨基(0.4)时
最少。 这说明在硅藻附着初期, 虽然在硅藻的附着
过程初期疏水性占着主导作用, 但是材料表面的正
电性对硅藻附着量仍有重要影响, 这可能是由于硅藻
分泌的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中含有较多的含有羟基的酸性多糖带有一定
的负电性, 静电吸引导致氨基(0.2)处的附着量最
多, 但随着氨基含量增多, 正电性增强, 硅藻附着
量并未呈逐渐增强, 此时是由于材料正电程度过高
会影响硅藻细胞选择附着位点。 H3 中氨基组的附
着量又明显多于甲基组及其混合组, 说明此时氨基
的所带的正电性有利于舟形藻的附着。 H5 中同样
有相似的现象, 但是附着量组最小的组氨基(0.4)
与最大组的差距逐渐减小, 说明正电性对舟形藻的
附着影响程度开始减弱, 此时是由于材料表面亲疏
水性及电负性共同调节硅藻附着导致。 H12 时氨基
组不再是最大附着量, 氨基(0.4)成为附着量量最
大组, 但是氨基组和甲基组的附着量差距并不大,
而此时甲基组与氨基(0.2)的差异也不大, 这可能
是由于氨基组(0.4)具有特定的表面能, 从而有利
于舟形藻的附着。
3.2 时间对硅藻附着的影响
前人在研究硅藻附着情况, 基本上是选取某一
个时间段, 并未做较为连续时间段的硅藻附着情
况。 硅藻附着时间因素主要是由于硅藻的 EPS 的
含量及成分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而这些与硅藻
附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本实验的结果同样说明
了硅藻附着量会因为时间变化而变化。 硅藻脱附影
响因素研究目前较多集中在材料表面亲疏水性, 对
于其他因素的研究仍需深入探讨。
氨基的正电程度对舟形藻的附着有着重要影
响。 前 H5 内氨基(0.4)的附着量最小, 当 H12 时
氨基(0.4)附着量最大。 材料表面的电负性和亲疏
水性共同影响硅藻的附着。 甲基的附着强度最大,
硅藻的附着量与附着强度并没有直接关联。 这项工
作对研究海洋生物防污中将有积极作用。
致 谢 本研究承蒙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及热带岛屿资
源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 在此表示感谢!
细
胞
数
/(
个
/c
m
2 )
图5 硅藻附着量随着时间变化
Fig. 5 The variation of adhesion with time
◇, ☆, p>0.05, H代表小时。 下同。
◇,☆, p>0.05, H means hour. The same as below.
H1
H3
H5
H7
H10
H12
500
400
300
200
100
0
CH3
甲基
Control
空白组
NH2
氨基
NH2(0.2)
氨基(0.2)
NH2(0.4)
氨基(0.4)
NH2(0.6)
氨基(0.6)
NH2(0.8)
氨基(0.8)
图6 硅藻附着强度实验
Fig. 6 The strength adhesion of diatoms
平均值±标准差, N=10
The means ± SD, N=10
NH2
氨基
-C=C-
碳碳双键
CH3
甲基
Control
空白组
冲压前
冲压后
250
200
150
100
50
0
细
胞
数
/(
个
/c
m
2 )
2500- -
第 12 期
参考文献
[1] 钱树本, 刘东艳, 孙 军. 海藻学[M].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出
版社, 2005: 1-2.
[2] Werner D. Introduction with a note on taxonomy[M]. In the biology
of diatoms(Werner, D., ed.),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1977: 1-17.
[3] Field C B, Behrenfeld M J, Randerson J T, et al. Primary
production of the biosphere: integrating terrestrial and oceanic
components[J]. Science, 1998(281): 237-240.
[4] Armbrust E V. The life of diatoms in the worlds oceans [J].
Nature, 2009(459): 185-192.
[5] 金德祥. 海洋硅藻学[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1: 1-10.
[6] 高亚辉. 海洋微藻分类生态和生物活性物质研究[J]. 厦门大学
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1, 40(2): 566-573.
[7] 马健荣, 刘 明, 徐 信, 等. 硅藻研究与应用展望[J]. 山东
农业科学, 2010(8): 52-56.
[8] 赵 建, 胡孙林, 刘 超, 等. 硅藻检验方法综述[J]. 刑事技
术, 2012 (2): 44-47.
[9] Jan P M, Louis V. Micro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f stem cells
in intestinal homeostasis and cancer[J] . Nature , 2011(474):
318-326.
[10] Daw R, Brook IM, Devlin AJ,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ell attachment to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s and plasma
polymers[J]. J Mater Chem, 1998( 8): 2 583-2 584.
[11] Tidwell C D, Ertel SI, Ratner B D, et al.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and protein adsorption on terminally functionalized,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s of alkanethiolates on gold[J]. Langmuir,
1997( 13): 3 404-3 413.
[12] Keselowsky B G, Collard D M, Garcia A J. Surface chemistry
modulates focal adhesion composition and signaling through changes
in integrin binding[J]. Biomaterials, 2004(25): 5 947-5 954.
[13] Wetherbee R, Lind J L, Burke J. The first kiss: establishrnent
and control of initial adhesion by raphid diatoms[J]. J Phycol,
1998(34): 9-15.
[14] Maureen E C, James A C, Jeremy D, et al. Primary adhesion
of Enteromorpha (Chlorophyta, Ulvales)propagules: quantitative
settlement studies and video microscopy[J]. Journal of phycology,
1997(33): 938-947.
[15] Finlay J A, Maureen E C, Linnea K I, et al.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Wettability on the Adhesion Strength of Settled Spores
of the Green Alga Enteromorpha and the Diatom Amphora [J].
Integrative Comparative Biology, 2002(42): 1 116-1 122.
[16] Bowen J, Pettitt M E, Kendall K, et al.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lubricity on the adhesion of Navicula perminuta and Ulva linza
to alkanethiol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J]. J R Soc Interface,
2007(4): 473-477.
[17] Gebeshuber I C, Stachelberger H, Drack M. Diatom Bionanotribology
Biological Surfaces in Relative Motion: Their Design, Friction,
Adhesion, Lubrication and Wear[J]. 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2005, 5(1): 79-87.
[18] Maureen E C, Robert L F, The influence of low surface energy
materials on bioadhesion-a review[J].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1994(34): 333-348.
[19] Callow J A, Maureen E C, Ista L K, et al.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energy on the wetting behaviour of the spore adhesive
of the marine alga Ulva linza(synonym Enteromorpha linza)[J]. J
R Interface, 2005(4): 319-325.
[20] Li Y, Gao Y H, Li X S, et al. Influence of surface free energy
on the adhesion of marine benthic diatom Nitzschia closterium
MMDL533[J]. Colloids and Surfaces Biointerfaces , 2010(75):
550-556.
[21] Li Y, Zhu J H, Que G H, et al. Adhesion behavior of marine
benthic diatom Nitzschia closterium MMDL533 on cationically
modified phosphorylcholine copolymer films[J]. Asia-Pacific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4(9): 117-124.
[22] Bierbaum K , Grunze M . Growth of Self - Assembled n-
Alkyltrichlorosilane Films on Si(100)Investigat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J]. Langmuir, 1995(11): 2 143-2 150.
[23] Faucheux N, Schweiss R, Lu K Z, Werner C, et al.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s with different terminating groups as model
substrates for cell adhesion studies[J]. Biomaterials, 2004(25):
2 721-2 730.
[24] Niels P B, Hans J K, Willem N, et al. Mobile and immobile
adhesion of staphylococcal strains to hydrophilic and hydrophobic
surfaces [J ] .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 2009
(331): 60-64.
[25] Cooksey K E, Wigglesworth-Cooksey B. Adhension of bacteria
and diatoms to surfaces in the sea: a review[J]. Aquatic microbial
ecology, 1995(9): 87-96.
[26] Cooksey K E, Cooksey B. Adhension of fouling diatoms to
surfaces: some biochemistry[M]. // Evans L V. Hoagland K D ,
Algal biofouling. Elsevier, Amesterdam, 1986: 41-53.
[27] Wigglesworth-Cooksey B, Cooksey K E. Can diatoms sense surfaces:
state of our knowledge[J]. Biofouling, 1992(5): 227-238.
责任编辑: 叶庆亮
李祥筑等: 材料表面正电性对舟形藻附着的影响 2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