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沿海滩涂甘紫菜挥发油成分分析及抗菌活性研究



全 文 :收稿日期:2008-06-02; 修订日期:2008-12-02
基金项目: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资助项目
(No.JLCBE06027);
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刘兴宽(1969-),男(汉族),江苏东海人 ,现任江苏盐城师范学
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 ,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天然活性成分的分离及
检测研究工作.
沿海滩涂甘紫菜挥发油成分分析及抗菌活性研究
刘兴宽
(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 ,江苏盐城师范学
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02)
摘要:目的 研究沿海滩涂甘紫菜挥发油成分及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成分 , 用气相色谱 -质
谱联用仪进行分离和分析 ,用 HP-586/66XM数据处理机库检索 , 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
果 从沿海滩涂甘紫菜挥发油中分离出 43种成分 , 鉴定出 28种 , 鉴定率为 65.12%;抗菌活性研究表明 ,沿海滩涂甘紫菜
挥发油对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从沿海滩涂甘紫菜挥发油中分离出 43种成分 , 鉴定出
28种 , 鉴定率为 65.12%,主要成分是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 ,含量为 40.96%;其次是肉桂酸乙酯 , 含量为 23.68%;挥发油
对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无抑制作用。
关键词:沿海滩涂甘紫菜; 挥发油; 气相色谱 -质谱; 抗菌活性
中图分类号:R248.2;R28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09)07-1656-01
  紫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不饱和脂肪酸 、维生素
和矿物质 , 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紫菜具有抗
衰老 、降血脂 、抗肿瘤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探讨紫菜的药用价
值 , 从紫菜中开发出具有独特活性的海洋药物和保健食品 , 将是
紫菜研究利用的新方向 [ 1] 。甘紫菜 PorphyrateneraKjelm.属红
藻门红毛菜科 , 生于海湾中潮带岩石上 , 分布于渤海至东海 ,有大
量栽培。主要供食用 , 入药有软坚散结 、化痰利尿和降血脂作
用 [ 2] 。为了寻找沿海滩涂甘紫菜活性成分 , 进一步开发利用沿
海滩涂甘紫菜的药用价值 ,我们对沿海滩涂甘紫菜的挥发油成分
及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 ,旨在为沿海滩涂甘紫菜的进一步研究与
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材料
2007-08采自盐城射阳一紫菜种植户 , 经盐城师范学院生
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于延球教授鉴定为红藻门红毛菜科沿海滩涂
甘紫菜 PorphyrateneraKjellm.。 将新鲜藻体于日光下晒干 , 粉
碎 , 称取 0.5 kg于挥发油提取器中进行水蒸气蒸馏 3 h, 得淡黄
色挥发油 0.25 ml, 得率为 0.05%。
2 方法
精油不经任何处理 , 直接进行 GC分析 , 气质分析采用
HP6890GC, 5973MS联用仪 , GC/MS接口温度 280℃, 检索谱库为
HP-586/66XM数据处理机库。
2.1  GC条件 色谱柱:HP-5MS(Crosslinked5% PhenylMethyl
siloxane, 30 m×0.25 mm×0.25 μmFilmThickness), 柱温 50 ~
280℃;50 ~ 90℃, 程序升温:4℃/min;90 ~ 280℃, 程序升温:3℃/
min。进样口温度:250℃;载气为氦气(纯度:99.999%), 柱前压
60 kPa, 分流比 40∶1, 进样量 1 μl, 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
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 , 同时应用分峰拟合技术(usingAcqMeth-
od),确定未分离峰的化合物。
2.2  MS条件 EI离子源 , 电子能量 70 eV, 扫描范围 10 ~ 550
amμ,四极杆温度 150℃, 离子源温度 230℃, EM:1 388, 质谱分辨
率 0.1 amμ,扫描速度 1 s/dec,柱后压 60 kPa。
利用气质联用仪 , 所得的质谱数据进入 HP-586/66XM数
据处理机库(美国国家标准库 Nbblibrary), 用 INCOS数据系统进
行检索和质谱解析并与文献核对 ,对拟合指标和质谱数据进一步
加以确认 , 鉴定了挥发油中 28种化学成分 , 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
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2.3 滩涂甘紫菜挥发油的抗菌活性测试 将沿海滩涂甘紫菜挥
发油分别配成 0.01%, 0.1%, 1%的无水乙醇溶液 , 以无水乙醇
作对照 , 选择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 、沙门氏菌 、绿脓杆菌 、金黄色葡
萄球菌 5种菌株为对象 , 作抗菌活性测试 [ 3] 。抑菌实验表明 , 沿
海滩涂甘紫菜挥发油在实验提供的浓度范围内 ,对绿脓杆菌和金
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 0.1%, 1%的浓度对沙门氏菌
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无抑制作用。
2.4 沿海滩涂甘紫菜成分分析鉴定 对沿海滩涂甘紫菜挥发油
的化学成分及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研究。其分析鉴定结果见
表 1。
表 1 沿海滩涂甘紫菜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
序号 化合物名称 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
质量分
数(%)
1 β -蒎烯(β -pinene) C10H16 136 0.12
2 α-蒎烯(α-pinene) C10H16 136 0.52
3 β -水芹烯(β -phelandrene) C10H16 136 6.04
4 4-甲氧基苯甲醛 C8H8O 236 0.14(benzaldehyde, 4-methoxy)
5 δ-3-蒈烯(δ-3-carene) C10H16 136 6.61
6 莰烯(camphene) C10H16 136 0.90
7 大香叶烯 B(germacreneB) C15H24 204 0.60
8 冰片(borneol) C10H18O 154 1.39
9 α-异松油烯(α-terpinolene) C10H16 136 0.12
10 崖柏醇(thujol) C10H16O 152 0.17
11 γ-松油烯(γ-terpinene) C10H16 136 0.09
12 δ-蛇床烯(δ-selinene) C15H24 204 0.29
13 1, 8-桉树脑(1, 8-cineole) C9H16O 154 0.56
14 2-杜松醇(2-cadinol) C11H14O2 178 0.18
15 柠檬烯(limonene) C10H16 136 0.52
16 1-乙烯基-4-甲氧基苯 C9H10O 134 0.46(benzene, 1-ethenyl-4-methoxy)
17 对伞花烃(p-cymene) C10H14 134 0.65
18 β -荜澄茄油烯(β -cubebene) C15H24 204 0.53
19 1-水芹烯(1-phelandrene) C10H16 136 5.31
20 α, α-4-苯甲醇(α, α-cymenthol) C10H14O 150 0.22
21 苯丙酸乙酯(benzenepropanoicacid, ethylester)C11H14O2 178 0.09
22 三环萜(tricyclene) C10H16 136 4.03
23 榄香醇(elemol) C15H26O 222 0.35
24 肉桂酸乙酯(ethylcinnamate) C11H12O2 176 23.68
25 棕榈酸(hexadecanoicacid) C16H32O2 256 0.22
26 3-(4-甲氧苯基)-2-丙烯酸乙酯 C12H14O3 206 1.00(2-propenoicacid, 3-(4-methoxyphenyl)-, ethylester)
27 顺式对甲氧基肉桂酸甲酯 C11H12O3 192 0.26(methylp-methoxycinnamate, cis)
28 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 C12H14O3 206 40.96(ethylp-methoxycinnamate)
·1656·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7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 2009VOL.20NO.7 
3 结论
采用色谱和质谱分析方法 ,从沿海滩涂甘紫菜挥发油中鉴定
出 28种成分 , 已鉴定的成分含量占挥发油总成分的 65.12%。
含量最多的成分是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 , 含量为 40.96%;其次
是肉桂酸乙酯 , 含量为 23.68%。抗菌活性研究表明 , 沿海滩涂
甘紫菜的干燥藻体挥发油对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
显抑制作用 , 对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无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 1 ]  张全斌 ,赵婷婷 ,綦慧敏 ,等.紫菜的营养价值研究概况 [ J] .海洋科
学 , 2005, 29(2):69.
[ 2 ]  郑汉臣.药用植物学 [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9:120.
[ 3 ]  周邦靖.常用中药的抗菌作用及其测定方法 [ M] .重庆:科学技术
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 1987:289.
收稿日期:2008-08-01; 修订日期:2008-12-20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No.2004-23)
作者简介:苗明三(1965-),男(汉族),河南新乡人 ,现任河南中医学院教
授 ,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药药理教学与研究工作.
玉米须降糖有效活性部位的筛选
苗明三1 , 牛红辉 2 , 孙艳红 1 , 杨亚蕾1
(1.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8; 2.河南省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466200)
摘要:目的 确立玉米须提取物降糖的有效活性部位 , 从不同角度观察玉米须提取物的降糖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四氧
嘧啶 、肾上腺素造糖尿病模型 ,通过检测血糖来观察玉米须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影响。结果 玉米须提取物皂苷
能显著或明显降低肾上腺素 、四氧嘧啶所致的高血糖。结论 玉米须总皂苷是玉米须降糖有效活性部位。
关键词:玉米须; 玉米须总皂苷; 降糖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9)07-1657-02
ScreeningonEffectiveActivityPartofMaizeTasselforReducingBloodSugar
MIAOMing-san1 , NIUHong-hui2 , SUNYan-hong1 , YANGYa-lei1
(1.Hena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Zhengzhou450008, China;2.TheFirstPeoplesHospital
ofXiangcheng, Xiangcheng, Henan466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nsuretheeffectiveactivepartoftheextractsofMaizetasseltoreducebloodsugar.MethodsWees-
tablishedthediabeticmodelwithalloxanandadrenalineinjection, andtheeffectoftheextractsofMaizetasselondiabeticmodel
wasobservedbycheckingbloodsugar.ResultsTheMaizetasselsaponincouldreducethehyperglycaemiacausedbyaloxanand
adrenaline.ConclusionTheMaizetasselsaponinistheefectiveactivepartofMaizetasseltoreducebloodsugar.
Keywords:Maizetassel; Maizetasselsaponin; Reducingbloodsugar
  玉米在我国有广泛种植 ,玉米须的资源极为丰富 ,近年来的药理
实验及临床应用均表明其有较好的降糖作用 ,其水煎剂能降低胆固
醇血症小鼠血清胆固醇水平,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有一定
的作用。已有报道 ,其多糖和皂苷类成分都有降糖作用。为探讨玉
米须降糖部位及作用特点,比较了两者的降糖作用。
1 材料
1.1 药品 四氧嘧啶 , Sigma公司;葡萄糖 , 天津市科密欧科技有
限公司 , 批号 20010702;玉米须提取物(总皂苷 , 粗多糖), 河南中
医学院化学室提供;生理盐水 , 郑州化学药业有限公司 , 批号
010409,规格 500ml/瓶;血糖试剂盒:保定长城临床试剂公司 ,批
号 020321。
1.2 动物 小鼠:昆明种 , 雄性 , 体重:18 ~ 21 g由河南医学动物
实验中心提供 , 合格证号 0001133。
2 方法与结果
2.1 玉米须粗多糖 、总皂苷的提取 玉米须粗多糖 、总皂苷提取
流程见图 1。
2.2 玉米须总皂苷 、粗多糖降糖作用
2.2.1 对肾上腺素致小鼠高血糖的影响 取体重 18 ~ 21 g雄性
小鼠 70只 ,随机均匀分成为 7组 , 分别灌服大﹑小剂量的玉米须
粗多糖(200, 100mg/kg)、总皂苷(200, 100mg/kg)﹑达美康混悬
液(80mg/kg)及同体积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 给药 1
次 /d, 连续给药 7 d, 于第 7天小鼠禁食 12 h后 ,每鼠分别灌胃相
应药物 ,于灌胃后 90 min, 5组给药组及模型组每鼠迅速腹腔注
射肾上腺素 240 μg/kg,空白对照组不给肾上腺素仅注射同体积
生理盐水 , 于给肾上腺素后 30 min, 立即小鼠眼球取血 , 测血糖
值。结果见表 1。
图 1 玉米须粗多糖 、总皂苷的提取流程
表 1 玉米须提取物对肾上腺素高血糖小鼠的预防作用( x±s)
组别 剂量 C/mg· kg-1 血糖 /mmol· L-1
空白 - 5.582±1.011**
模型 - 16.717±4.310
达美康 80 10.922±3.846**
大剂量玉米须总皂苷 200 11.342±2.660**
小剂量玉米须总皂苷 100 11.911±2.617*
大剂量玉米须粗多糖 200 14.147±4.197
小剂量玉米须粗多糖 100 16.297±7.018
  与模型组比较 , **P<0.01, *P<0.05;n=10
·1657·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 2009VOL.20NO.7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