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第 21卷 第 3期
2001年 9月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Journal o f Zhanjiang Ocean U niversity
Vo l. 21 No. 3
Sep. 2001
我国江蓠的种类和人工栽培
刘思俭
(湛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25)
①
关键词: 江蓠 种类 人工栽培技术 中国
中图分类号: S968. 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995( 2001) 03-0071-09
江蓠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海藻 ,广泛地分布在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区。目前已定名的约 100种。我国
处在太平洋西岸 ,有丰富的江蓠资源 ,已鉴定清楚的约 30多种 [1, 2]。 沿海各地群众对这种海藻的叫法也不尽相同 ,
北方的辽宁、山东一带叫龙须菜 ,福建人叫它海面线 ,台湾不少人也叫它龙须菜 ,华南沿海称作蚝菜或海菜。
江蓠这一名称 ,早在 2000多 a以前 ,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中 ,有“扈江蓠与辟兰兮 ,纫秋兰以为佩”。根
据陆侃如教授等选注的《楚辞选》中有一备注: “扈 ,披在身上。 蓠古本也作离。江蓠 ,香草名 ,又名靡芜”。可见江蓠
一名 ,我国早已存在了 ,但当时指的却是淡水植物。 后来在明朝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中 ,对江蓠这种植物有所描
述 ,指的是海藻 ,就是现在的江蓠 [3]。
1852年藻类学家 J. G. Agardh提出 Gracilaria confervoides为江蓠的代表种。 1950年 G. F. ( Huds) Papenfuss
又更名为 Gracilaria verrucos ( Huds) Papenfuss,模式标本放在英国皇家博物馆 ,早已被世界所公认。 多年来 ,我国
的藻类学家也用了这个名称。 1985年我国的曾呈奎、张峻甫、夏邦美等教授 ,根据实际情况 ,把 Gracilaria verrucosa
定为英国江蓠 ,而把长期在东南亚一带称为 Gracilaria verrucosa的更名为真江蓠 Gracilaria asiatica Chang a t B.
M . X ia[3 ]。
由于琼胶工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在 20世纪 50年代开始了江蓠的人工栽培 ,但后来由于产值等问题的影响 ,年
产量一直徘徊不前。 近年来 ,大力开展了种苗容易解决的种类栽培 ,一方面适当满足了琼胶工业的原料要求 ,更迅
速解决了鲍鱼养殖业的饵料需要 ,使华南的江蓠栽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年产量已达干品 15 000 t以上 ,按国际标
准以鲜重计算 ,则在 120 000 t以上。
1 我国江蓠的种类 [1~ 4]
我国江蓠的种类鉴定 ,经过曾呈奎等藻类学家 ,尤其是张峻甫、夏邦美两位教授及国内外其他专家学者几十年
的努力 ,已基本摸清了我国江蓠种类约有 30多种。
为了促进江蓠的人工栽培 ,发展生产 ,特从它们的生态和分布进行简单的介绍。
1. 1 真江蓠 gracilaria asiatica Zhang e t Xia
拉丁文异名: Gracilaria confervoides (L . ) Gr ev . Tseng and Li
Gracilaria confervoides Grecille , Co ton
Gracilaria Verrucosa ( Huds) Papenfuss Chang e t Xia
Gracilaria confervoides Sensu Chang et Xia ( non Papenfuss)
① 收稿日期: 2001-03-13
作者简介:刘思俭 ( 1925— ) ,男 ,教授 ,从事江蓠栽培的理论和技术研究。
Gracilaria confervoides J. Ag . Gepp
Gracilaria confervoides ( L ) Grev. , How e
Sphaerococcus confervoides L. , Ma rten
多生长在底质多泥沙的内湾 ,潮间带的岩礁、沙石、贝壳、碎珊瑚上。我国北起辽东半岛 ,南到广东南澳县、西到
广西防城港市都有分布。 是我国的人工栽培种类 ,琼胶的含量较高 ,是加工琼胶的主要原料。
1. 2 真江蓠简枝变种 G. asiatica Var Zhang et Xia
多生长在较平静的内湾低潮带到潮下带的石砾或贝壳上。分布在我国的福建省和广东省。是加工琼胶的原料。
1. 3 细基江蓠 G. tenuistipitata Chang e t Xia
多生长在内湾高中潮带的沙滩上。 在广东省的湛江、电白、海丰、南澳及广西的合浦、北海、防城等海区均有分
布。 是我国的优良栽培种类。
1. 4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 G. tenuistipitata Var. liui Zhang et Xia
多在鱼 及半咸淡水塘底部呈半悬浮状态生长。分布在我国海南省的海口、琼山、万宁、三亚、东方、儋州、澄迈
较多 ,广东省的湛江、电白、阳江、台山、珠海、惠州、汕尾、汕头及广西的北海、钦州、防城等沿海。随着人工栽培的发
展 ,福建、浙江的部分地方也有了分布。 这种江蓠的琼胶含量虽然不高 ,但由于可以发芽繁殖 ,种苗容易解决 ,栽培
方法也比较简单 ,成了我国目前的主要栽培种类。
1. 5 粗江蓠 G. gigas Harvey
多生长在平静的海湾内 ,中低潮带的沙滩石砾上。分布在我国的广东省。含胶量较高 ,曾一度为广东海丰县的
优良栽培种类。
1. 6 脆江蓠 G. chouae Zhang e t Xia
拉丁文异名 G. compressa ( Ag ) Grev ille , T seng
G.bursa-pastoris Sensu Chang e t Xia ( non silv a)
多生长在潮下带的碎石块或见壳上 ,或者生长在潮间带较低处石沼中。我国的浙江省 、福建省分布较多。是华
南一些盐场贮水池的栽培种类。
1. 7 绳红蓠 G. chorda Ho lm es
多生在潮间带的沙石上 ,有的埋在沙里。 我国的海南省乐东县一带有分布。
拉丁文异名: Gracilariopsis chorda ( Ho lm. ) Ohmi
1. 8 龙须菜 G. lemaneiformis ( Bor y) Weber-Bosse
拉丁文异名: G. sjoestedt Ky lin
G. sjoestedt ( Kylin) Daw son
G. rubsta Sjo estedt ( non Setchell)
G. lemaneiformis Bo ry
多生长在潮间带下部石沼中到潮下带 ,半埋于沙子覆盖的岩石上 ,分布在我国山东省及辽宁省。 含胶量较高 ,
是我国北方琼胶加工的优良原料。
1. 9 芋根江蓠 G. blod gettii Harvey
多生长在有淡水流入的平静的内湾的中潮带泥沙上的贝壳及石块上。 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都有分布。
1. 10 弓江蓠 G. arcuta Zanard ini
拉丁文异名: Sphaerococcus dumosus Kuet zing
多生长在大干潮线下礁湖内的碎珊瑚上。我国分布在海南省乐东县的莺歌海及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
1. 11 节江蓠 G. articulata Chang et Xia
多生长在有淡水流入的港口及内湾泥沙滩上 ,低朝线的砂砾或见壳上也有生长。分布在我国的海南省。儋州新
英港产量较多 ,是一种食用海藻。
1. 12 缢江蓠 G. salicornia ( Ag . ) Daw son
拉丁文异名: G. crassa Harvey ex J. Agardh
G. cacalia ( J. Ag ) Daw son
72 湛 江 海 洋 大 学 学 报 第 21卷
Sphaeroccus sarcornia C. Aga rdh
Corallopsis sarcornia ( C. Ag . ) G rev ille
G.minor ( sond) Durcornia ( C. Ag ) Greville
多生长在风浪较小 ,有淡水流入的港口或内湾中 ,低朝带的泥沙滩及潮下带的贝壳及石砾上。 我国分布在广
东、海南及台湾省。
1. 13 伞房江蓠: G. f ilif ormis Harvey Baily
多生长在潮间带石沼中。 我国分布在海南省的乐东县莺歌海及台湾省屏东县的鹅鼻 ,琉球屿等沿海。
1. 14 硬江蓠 G. f irma Chang et Xia
多生长在潮间带的水沟或水洼中的石块或贝壳上。 分布在我国广东省的阳江海陵岛、湛江特呈岛及徐闻的新
地 ,广西防城也有发现。
1. 15 海南江蓠 G. hainanensis Chang et Xia
多生长在内湾有淡水流入的泥沙滩上的石砾或贝壳上。 分布在我国的海南省。
1. 16 红江蓠 G. rubra Chang et Xia
多生长在大干潮线的螺壳上及鱼 中。分布在我国的海南省临高三亚和海口市的鱼 中。
1. 17 凤尾菜 C. eucheumoides Harvey
拉丁文异名: Eucheuma edule Tseng ( non Kuetz. )
多生长在大干潮线下 1~ 2 m深处。我国分布于台湾省及海南省的琼海、文昌、三亚及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华兴
礁等珊瑚礁上。
1. 18 扁江蓠 G. tex torii ( Suring. ) De Toni
拉丁文异名: Sphaerococcus (Rhodymenia ) tex torii Suringar
G. foliif era ( fo rssk) Tseng et Li ( non Boer gesen)
G. foliif era ( For ssk) How s ( non Boerg esen)
G. foliif era f . tex torll ( Suring ) Chang et Xia
G. tex torii ( Suring ) J. Ag . T seng et Li
多生长在低潮带的石沼中及大干潮线附近或潮下带 1~ 2 m深处的岩石上 ,在我国的辽宁省及山东省有分布。
1. 19 剌边江蓠 G. spinulosa ( Okam. ) Chang et Xia
拉丁文异名: Rhodymenia spinulosa Okamura
G. purpurascens J. Ag . , w eke r-van Bosse
G. purpurascens ( Ha rv. ) J. Aga rdh
G. denticulata Okamura ( non schmit z)
多生长在中潮带的岩石上。 我国的海南省和台湾省有分布。
1. 20 巨孢江蓠 G.megaspora ( Daw son) Papenfuss
拉丁文异名: Gracilariopsis megaspora Daw son
多生长在潮间带的泥滩石砾上。 在我国福建省云霄县竹塔沿海有发现。
1. 21 异枝江蓠 G.bailinae ( Zhang et X ia ) Zhang e t Xia
拉丁文异名: Gracilariopsis bailinae Zhang et Xia
G. heteroclada Zhang e t Xia
多生长在中潮带到低潮带的泥滩或流动水沟的贝壳或石砾上。 我国分布在广东省和海南省。
1. 22 繁枝江蓠 G.bangmeiana Zhang et Abbo tt
拉丁文异名: Polycavernosa ramlosa Chang et Xia
Hydropuntia ramlosa ( Chang et Xia) Wynne
多生长在中潮带岩石上。 分布在我国的海南省三亚市等沿海。
1. 23 张氏江蓠 G. changii (Xia et Abbott ) Abbo tt Zhang et Xia
拉丁文异名: Polycavernosa changii xia and Abbot t
Hydropuntia changii ( Xia e t Abbo tt) Wynne
多生长在潮间带石块的边缘。 我国的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都有分布。
73第 3期 刘思俭: 我国江蓠的种类和人工栽培
1. 24 楔叶江蓠 G. cuneifolia ( Okam ura) Lee et Kurogi
拉丁文异名: Rhodymenia cuneif olia Okamura
多生长在潮下带。 我国的海南省有分布。
1. 25 帚状江蓠 G.edulis ( Gmelin) Silv a
拉丁文异名: Fucus edulis Gmelin
Polycavernosa fastigiata Chang e t Xia
Hydropuntia f astigiata ( Chang et Xia) Wynne
1. 26 樊氏江蓠 G. fanii Xia e t pan
多生长于内湾浅滩上。 我国广东省有分布。 侥平县柘林湾产量较多。
1. 27 集团江蓠 G. glomerata Zhang et Xia
多生长在潮间带石沼中。 我国海南省有分布。乐东县莺歌海较多。
1. 28 长缘江蓠 G. longirostris Zhang et Wang
多生长在有淡水流入的潮间带浅水沟内的砂砾或贝壳上。 我国的广东省有分布 ,在南澳和湛江都有发现。
1. 29 混合江蓠 G.mixta Abbot t, Zhang et Xia
多生长在低潮带的砂砾及贝壳上。 我国的广东省有分布。
1. 30 斑江蓠 G. punctata ( Okamura ) Yamada
拉丁文异名: Rhodymenia punctata Okamura
分布在我国的台湾省。
1. 31 山本江蓠 G. yamamotoi Zhang et Xia
多生长在低潮线附近迎接风浪的岩石上。我国海南省有分布 ,乐东县莺歌海较多。
1. 32 莺歌海江蓠 G. y inggehaiensis Xia et Wang
多生长在潮间带的石沼中。 我国分布在海南省的莺歌海等地。
我国的江蓠资源非常丰富 ,已鉴定清楚的有以上 30多种 ,今后随着人工栽培业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 ,肯定会
有一些种类陆续被发现和进一步鉴定清楚。
2 江蓠的人工栽培 [5 ]
解放前 ,我国的江蓠都是天然生长的 ,解放后随着琼胶工业的发展 ,需要相当数量的江蓠作为琼胶原料进行加
工制造。 20世纪 50年代 ,我国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不少单位进行过江蓠的人工栽培试验。当时主要的是采
取野生的江蓠幼苗 ,在浅滩上打桩拉绳夹苗 ;劈竹夹苗插签或利用栽培海带的浮筏悬挂夹苗绳进行栽培 ,都取得了
一定的增产效果。1960年春在广东省湛江地区电白县召开了全国江蓠人工栽培现场会议 ,总结与交流了经验 ,对江
蓠人工栽培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 ]。
在发展江蓠人工栽培试验过程 ,大家都认识到依靠野生种苗进行栽培 ,终非长久之计。 要真正发展生产 ,必须
解决人工培育种苗问题。这样 6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又大力进行了江蓠的采孢子培苗试验。所试验的江蓠种类有真
江蓠、细基江蓠、粗江蓠、龙须菜等。 有的在浅滩上筑小堤 ,使潮水退下后能保留一定的水体 ,投入石块、贝壳、聚乙
烯绳等做生长基 ,然后选择投放成熟健壮的江蓠藻体 ,使孢子自然放散附着 ,萌发成江蓠幼体培育种苗 ;有的在简
易室内筑水池 ,投放石块、瓦片、贝壳、聚乙烯绳等生长基 ,然后把阴干刺激过的成熟江蓠藻体放入水桶中 ,使孢子
放散 ,制成孢子水 ,再把孢子水均匀地喷洒在水池中 ,使孢子沉到生长基上 ,附着、萌发、生长 ;也有的利用海带培苗
室 ,使江蓠孢子附着在海带苗绳上进行培育。 这些方法作为试验研究 ,都取得了一定数据和成果 ,但都达不到生产
上的要求。 在自然海区筑小堤围成的小水体采孢子培苗 ,随着潮水的涨落和风浪的冲击 ,小堤逐渐被冲毁 ,达不到
贮水的目的 ,或淤泥覆盖了生长基 ,江蓠幼苗越来越少 ,达不到培苗的要求 ;简易的室内筑水池培育江蓠幼苗 ,由于
长期在室内进行 ,往往由于光照问题 ,营养问题及其它附着生物等问题的出现 ,幼苗越来越少 ,也达不到生产上的
要求 ;利用海带培苗室培育江蓠幼苗虽然较多 [6] ,但由于时间长成本高 ,幼苗移到海上栽培后 ,成长的藻体又不太
大 ,群众也不愿意这样生产。 当时 ,我国的海带培苗室每 m2的水池培育的海带幼苗 ,可代在海上栽培 7 /15~ 8 /15
hm2海带 ,每亩海水面积能收获海带 1 t干品 ;简易的室内培育贝壳中紫菜丝状体 ,获得的紫菜幼苗 ,可供栽培紫菜
1 /15~ 2 /15 h m2 ,每亩紫菜可收获几百 kg干品。在这种情况下 ,群众从经济收入考虑 ,不想培育江蓠幼苗进行浮筏
式栽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后来 ,到了 80年代 ,笔者和助手们先后两次在湛江郊区东海岛利用有碎石和积水的滩
涂 ,把制备的江蓠孢子水喷洒在上面 ,经过了约半年的风浪袭击和自然淘汰 ,最后都获得了一定数量的江蓠幼
74 湛 江 海 洋 大 学 学 报 第 21卷
苗 [7]。这样建立的苗圃 ,每 1 /15 h m2幼苗最初只能用来在海湾内栽培 10 /15 hm2江蓠 ,基本上达到了陆地上撒播谷
种 ,培育秧苗用来插秧种水稻的水平 ,即 1 /15 hm2秧苗可种 10 /15 hm2水稻。后来我们进行了密集型培苗 ,每亩江
蓠苗达到了栽培 1. 33 hm2的江蓠 [7, 8 ]。 这样成本很低 ,群众还比较感兴趣 ,但后来由于整个江蓠栽培业的徘徊不
前 ,种苗培育工作也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江蓠的人工栽培从 50年代到 80年代 ,主要是模仿海带的浮筏式栽培和模仿紫菜的网帘式栽培进行的 ,单位
面积的产量比海带、紫菜都少得多。我和几个助手们就结合湛江港的具体情况 ,进行了潮间带浮筏式夹苗栽培优质
种类细基江蓠。它的最大特点是涨潮后浮筏悬浮水面 ,使江蓠充分吸收日光 ,进行光合作用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潮
水退下后 ,浮筏落在浅滩上 ,也能吸收贮留在浅滩的水分 ,继续生存。我们每天可以利用几个小时进行网帘整理 ,补
苗 ,清除杂藻等工作。这样管理方便 ,一个劳动可以管理 10 /15 h m2以上。三个月的栽培期每 1 /15 hm2产量达 200
kg以上。后来一年两茬栽培 ,则 1 /15 hm2达 250 kg[9 ]。 在当时全国优质江蓠栽培业中 ,单位面积产量是最高的。
我国江蓠的优质种类如真江蓠、细基江蓠、粗江蓠、龙须菜等人工栽培 ,虽有过一定发展 ,也适当地满足了琼胶
工业发展的需求 ,但产值较低 ,沿海渔民往往热衷于养鱼养虾 ,结果使这项栽培始终徘徊不前。近年来 ,细基江蓠繁
枝变种的人工栽培发展较快 [10, 11] ; 1)。它是在海南省原来一些半咸淡水塘中自然生长 ,逐渐发展起来的。这种江蓠主
要依靠藻体发芽繁殖 ,在适宜的环境里 ,生长得快 ,可以不断扩大。藻体可以直接用来作为种苗 ,不需要利用孢子进
行幼苗培育。栽培方法也比较简单 ,因此很受渔民欢迎。随着生产的发展 ,由海南到广东、广西 ,更进一步扩大到福
建和浙江部分沿海 [12]。目前全国江蓠的年产量已达 15 000 t干品以上 ,其中大部分是这种江蓠。现分述其生态条件
和栽培方法如下: [2, 3, 13, 14 ]。
2. 1 细基江蓠繁殖变种的生态条件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 G. tenuistipitata Var. liui Zhang et X ia人们通常叫它细江蓠。 拉丁文的原意是细基江蓠刘
氏变种 ,因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工作 ,张夏两教授便以此荣誉赠之 ,以资纪念 [15]。这种江蓠是 30 a前在海南省一
些鱼 、水塘中发现的。后来在广东的雷州半岛、阳江、惠东、海丰、潮阳等地陆续发现。 在台湾省的鱼 、咸水湖中
也生长这种江蓠。 台湾的学者原定名为 G. lichenoides,实际上和细江蓠是同物异名 ,后来在夏威夷的学术会议上 ,
一些学者都同意定为细基江蓠繁变种 ,把菊花心江蓠一名取消。
这种江蓠藻体呈纤细的圆柱状 ,分枝较多 ,偏生或互生 ,分枝基部稍缢缩 ,顶端尖细 ,有的呈叉状分枝。 藻体的
生殖器官很难找到 ,要在成千上万棵藻体上才能找到 1~ 2棵带有囊果的雌配子体或具有精子囊窠的雄配子体。由
于生殖器官和细基江蓠完全相同 ,仅因生长环境的变迁 ,藻体外形发生变异 ,故定名为变种。
它的生态条件为:
( 1)藻体幼嫩时 ,呈黄褐色 ,一般为绿褐色 ,衰老时颜色加深。 自然生长在水塘底部 ,呈半悬浮状态 ,没有固着器。 藻体长到一定的大小后 ,有些分枝便自然断掉 ,变成新的藻体 ,因此藻体 数量便越长越多。
( 2)藻体为多年生 ,在适宜的环境中能不断地生长。 利用藻体本身发芽繁殖 ,一代一代生长下去。
( 3)在半咸淡的水塘中生长迅速 ,最适宜的池水盐度为 15左右 ,一般用比重计测定则相对密度为 1. 010左右。通常在 1. 007~ 1. 015的范围内生长最快 , 1. 005以下生长较慢 ,有的逐渐死亡。超过 1. 020则生长变慢 ,颜色加深 ,甚至变硬 ,且有的逐渐死亡。 1986年 5月~ 1987年 3月 ,我们在湛江港南三岛湛江水产学院海水养殖试验场进行过这种江蓠在不同比重的海水中生长增重试验 [3, 13, 16] ,结果如表 1:
表 1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在不同比重的海水中生长情况
年 月 日 1. 000 1. 005 1. 010 1. 015 1. 020 1. 025
1985. 05. 12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06. 05 死亡 450 420 460 425 420
07. 11 — 525 575 600 500 440
09. 08 — 700 800 750 700 600
10. 04 — 700 800 750 700 600
11. 12 — 825 950 875 775 650
12. 17 — 1200 1375 1200 850 750
1986. 01. 17 — 1435 1605 1425 975 825
03. 07 — 1525 1750 1500 1015 875
10个月增加重量 — 1175 1400 1150 665 525
平均日增量 — 3. 9 4. 6 3. 8 1. 9 1. 4
75第 3期 刘思俭: 我国江蓠的种类和人工栽培
( 4)在碱性水中生长迅速 ,最适生长的海水 p H值为 7. 5~ 9. 0,不能低于 7. 0。在酸性水中生长差 ,逐渐死亡。pH
值低于 6. 5时 ,没有几天便全部死亡。 我们在 80年代 ,先后调查了 220个广东、广西、海南的江蓠栽培水池的 pH
值 ,探明了这种江蓠的生长和海水 pH值有极密切的关系。 1998~ 1999年 ,我们提供了江蓠种苗让暨南大学硕士研
究生许忠能同志进行了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在不同 pH值的海水中对氮、磷等营养吸收速率 [μmol /( g . h) ]试验 ,结
果如下表 2:
表 2 不同 pH值下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对氮、磷的吸收速率 μmol /( g. h)
营养盐 pH
6. 5 7. 0 7. 5 8. 0 8. 5 9. 0 9. 5
N H4-N - 0. 062 0. 023 0. 037 0. 083 0. 085 0. 112 0. 078
- 0. 045 0. 018 0. 029 0. 072 0. 073 0. 097 0. 069
- 0. 030 0. 033 0. 031 0. 090 0. 102 0. 111 0. 087
X - 0. 046 0. 025 0. 032 0. 082 0. 087 0. 107 0. 078
SD 0. 016 0. 008 0. 004 0. 009 0. 015 0. 008 0. 009
N H3-N - 0. 020 0. 196 0. 115 0. 192 0. 168 0. 156 0. 107
- 0. 011 0. 152 0. 186 0. 270 0. 192 0. 168 0. 112
- 0. 052 0. 143 0. 205 0. 230 0. 221 0. 208 0. 106
X - 0. 028 0. 164 0. 169 0. 197 0. 194 0. 177 0. 108
SD 0. 022 0. 028 0. 047 0. 030 0. 027 0. 027 0. 003
NO2-N - 0. 012 0. 001 0. 001 0. 001 0. 001 0. 001 0. 001
- 0. 043 0. 003 0. 001 ) 6002 0. 000 0. 000 0. 000
- 0. 018 0. 001 0. 003 0. 004 0. 001 - 0. 001 - 0. 002
X - 0. 024 0. 001 0. 002 0. 002 0. 001 0. 000 0. 000
SD 0. 016 0. 002 0. 001 0. 001 0. 000 0. 001 0. 002
总 N - 0. 094 0. 219 0. 153 0. 276 0. 254 0. 269 0. 186
- 0. 009 0. 173 0. 216 0. 244 0. 265 0. 265 0. 181
- 0. 100 0. 177 0. 239 0. 324 0. 324 0. 318 0. 191
X - 0. 098 0. 189 0. 203 0. 281 0. 281 0. 284 0. 186
SD 0. 004 0. 025 0. 045 0. 040 0. 037 0. 029 0. 005
PO4-P - 0. 0673 0. 0076 0. 0102 0. 0204 0. 0137 0. 0076 0. 0010
- 0. 0432 0. 0102 0. 0102 0. 0254 0. 0102 0. 0102 0. 009
- 0. 0518 0. 0153 0. 0076 0. 0178 0. 0204 0. 0151 0. 0007
X - 0. 0541 0. 0110 0. 0093 0. 0212 0. 0148 0. 0110 0. 0009
SD 0. 0122 0. 0039 0. 0015 0. 0039 0. 0052 0. 0038 0. 0002
从表 2可以看出 ,水中 p H值的变化 ,直接影响了江蓠对营养盐的吸收。当 pH值为 6. 5时 ,对氮、磷的吸收速率
出现负值 ; pH值为 7. 0时 ,吸收得很少 ; p H值为 8. 0~ 9. 0时 ,对氮、磷的吸收速率最高。这和我们对 200多个水塘
调查的结果完全一致。
( 5)根据我们多年来的观察比较 [14]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对水温的要求是最适宜温度为 20~ 30℃ ,超过 30℃则
生长缓慢 , 35℃以则停止生长 ,有的藻体逐渐死亡。水温降到 20℃以下 ,生长也逐渐减慢 ,低于 10℃时 ,时间一长则
出现冻死现象 ,藻体逐渐变红变白。
( 6)根据我们的试验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在水塘中适宜进行光合作用的光照强度为 50 001 x ( 100μE/m2 /s)左
右。 光合作用的补偿点为 1 000 l x。 饱和点 14 000 lx。 一般水深 40 cm左右的光照强度约为 5 000 lx。冬季光照
76 湛 江 海 洋 大 学 学 报 第 21卷
减弱 ,池水可放浅些 ,应保持在 20~ 30 cm,夏季日光较强 ,水深加到 50~ 60 cm。这样更适合江蓠的光合作用 ,加速
藻体的生长 [17~ 19]。 1998年我们又向许忠能同志提供江蓠藻体试验了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对氮磷等营养盐的吸收速
率 ,结果如表 3[20]:
表 3 不同照度下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对氮、磷的吸收速率 μmol /( g. h)
营养盐 照度 ( lx )
0 500 2 000 5 000 10 000 15 000 20 000
N H4-N - 0. 009 - 0. 010 0. 122 0. 077 0. 123 0. 130 0. 047
- 0. 005 0. 002 0. 132 0. 084 0. 125 0. 129 0. 105
- 0. 010 - 0. 008 0. 046 0. 119 0. 127 0. 122 0. 110
X - 0. 008 - 0. 005 0. 100 0. 093 0. 125 0. 127 0. 087
SD 0. 003 0. 006 0. 047 0. 023 0. 002 0. 004 0. 035
N H3-N 0. 009 0. 026 0. 004 0. 276 0. 196 0. 248 0. 186
0. 007 0. 031 0. 027 0. 212 0. 196 0. 196 0. 175
0. 018 0. 024 0. 008 0. 170 0. 217 0. 217 0. 211
X 0. 011 0. 027 0. 013 0. 219 0. 203 0. 220 0. 191
SD 0. 006 0. 004 0. 012 0. 053 0. 012 0. 026 0. 018
N H2-N 0. 001 0. 001 - 0. 003 - 0. 002 0. 026 0. 003 0. 007
- 0. 001 - 0. 003 0. 004 - 0. 004 0. 015 0. 011 - 0. 002
- 0. 007 - 0. 001 0. 001 0. 045 0. 002 0. 020 0. 009
X - 0. 002 0. 001 0. 001 0. 013 0. 014 0. 011 0. 005
SD 0. 004 0. 002 0. 004 0. 028 0. 012 0. 008 0. 006
总 N 0. 001 0. 018 0. 123 0. 351 0. 345 0. 381 0. 240
0. 001 0. 030 0. 163 0. 292 0. 336 0. 336 0. 278
0. 001 0. 017 0. 055 0. 334 0. 346 0. 359 0. 330
X 0. 001 0. 022 0. 114 0. 326 0. 342 0. 022 0. 283
SD 0. 000 0. 007 0. 055 0. 030 0. 005 0. 029 0. 045
PO4-P 0. 003 0. 012 0. 019 0. 016 0. 019 0. 013 0. 012
0. 002 0. 016 0. 019 0. 002 0. 012 0. 021 0. 011
0. 002 0. 011 0. 014 0. 036 0. 021 0. 017 0. 009
X 0. 002 0. 013 0. 017 0. 018 0. 017 0. 17 0. 011
SD 0. 001 0. 003 0. 003 0. 017 0. 005 0. 004 0. 002
从表 3可以进一步证明 ,我们过去试验结果是正确的 ,我们经过大量的水塘观察分析提出来的水塘深度和光
照强度对江蓠的光合作用及生长是适宜的。
( 7)水塘底部最好是沙泥质。 软泥太多容易使池水混浊 ,影响藻体生长 ,甚至淤泥覆盖部分藻体 ,使藻体死亡 ,
通常在生产实践过程 ,人们赤脚走进水塘 ,以沙泥不会陷下脚踝为宜。
( 8)水质要肥沃 ,氮肥最好保持在 200 mg /m3以上。江蓠栽培区最好有河水流入 ,可以不断供给氮肥 ,以满足江
蓠生长的需要。在华南沿海生长比较好的海区如海南省澄迈县老城的江蓠栽培区 ,广东省阳西县溪头江蓠栽培区 ,
海丰县大湖江蓠栽培区都有河水流进。 这样 ,一方面可以调节水的比重 ,使适宜江蓠生长 ;另一方面又能增加水中
肥料 ,供藻体吸收 ,加速生长。
2. 2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人工栽培基地的选择和建立 [2, 3,16]
在选择栽培基地时 ,首先要考察该海区海水相对密度的终年变化 ,要求夏季不低于 1. 005,冬季不超过 1. 020。
77第 3期 刘思俭: 我国江蓠的种类和人工栽培
如果差别不大 ,采取适当措施 ,就能得到改善 ,使其适合于人工栽培 ,否则困难重重 ,很难达到要求。
建立栽培基地时 ,可参考图 1进行。
图 1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栽培基地示意图
2. 3 投放江蓠种苗
一般水池面积以 1 hm2左右为宜 ,每个水池
都建一个小水闸和进排水沟相接 ,这样可以定期
进行排水和进水。 池壁高度以 1 m左右为宜。
一般要在生产场地选择粗壮的细基江蓠繁枝
变种 ,尽量洗涤干净 ,清除敌害动物和杂藻。 短途
运输时 ,可直接堆放在大卡车上 ,途中发现表层藻
体出现干燥现象 ,可适当洒些海水。这样运输一昼
夜 ,成活率可达 100% ;长途运输时 ,最好把藻体
装在简陋的大竹筐内 ,再一筐一筐地呈品字型安
放在大卡车上。 这样运输过程 ,会适当透气 ,避免
堆集发热死亡。 另外 ,表层藻体出现干燥现象时 ,
可适当洒些海水 ,避免干燥死亡。这样运输三天以
上 ,成活率也可达 100%。
在种苗到达栽培场以前 ,必须把池水的比重调好。 种苗运到后 ,立即组织人力 ,向水池中投放 ,要求每 m2水面
投放种苗 1~ 2 kg ,每亩面积约投入 1 t。 投放时力求均匀 ,不能胡乱堆在一起。
2. 4 及时施肥
种苗投入后 ,经 3~ 4 d,由于密度较大 ,原池水中的营养盐便逐渐被吸收完了 ,这时急需进行施肥。常用的肥料
在碱性水中最好的是溶解后呈阳离子状态 ,藻体容易吸收。一般市场价格较便宜的是硫酸铵、碳酸铵等都是阳离子
肥料。如果缺乏这种肥料 ,也可以施放尿素、硝酸钾、硝酸钠等。肥料的施用量 ,每 m3的池水 ,一次可用 2 g ,每亩水
体以深度 40 cm计 ,则一次约可施用 0. 5 kg。施肥时要先把肥料溶解在水桶里 ,再均匀地泼洒到水池中。一般 4天
施肥一次 ,就完全可以满足藻体生长的需要。 此外 ,为了提高单位水面的江蓠生产量 ,必要时可投放微量元素和使
用植物生长刺激素处理藻体 [21] ; 2, 3)。
2. 5 日常管理
栽培江蓠的日常工作 ,最主要的每天巡塘 ,观察藻体的生长情况和颜色的变化。 如果发现有的藻体被淤泥覆 ,
颜色变黑时 ,可将整个藻体抓起 ,适当冲洗以后 ,再反过来放下 ,便会逐渐恢复生长。
要有计划地施肥 ,促进藻体迅速生长。 如发现藻体在水塘中分布不均 ,被风吹向一边则应随时调整 ,使它们分
布均匀 ,才能更好地生长。
每天应作出气象记录 ,如阴晴风雨、气温、水温等 ,必要时应测定水的比重和 p H值等 ,一并作出记录。定期分析
生产情况和总结经验。
条件允许的话 ,可每半个月大潮时换水一次 ,使藻体吸收的肥料更全面 ,能更快地生长。 在换水前后 3 d,都不
需要施肥。 如换水困难 ,则最少在收获时要进行换水。
2. 6 及时收获
在正常情况下 ,平均一个半月藻体便长满水塘 ,好像塘底铺上了一层绿褐色地毯一样 ,这时就必须收获。 收获
时要保留一定数量在水塘中 ,作为种苗 ,仍为每 m2水面 1~ 2 kg ,继续进行栽培。 在华南沿海 ,这种江蓠的生长季
节 ,每年最少有 9个月能正常生长。 除了海南省的夏季水温过高 ,广东、广西的冬季有时水温较低能影响藻体生长
外 ,一年当中最少可收获 6次。 每 1 /15 h m2年产量可达鲜品 5 t以上。
以上简述了我国的江蓠种类和全国的人工栽培情况 ,并重点介绍了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的生态条件和栽培技
术。 这样可望能促进我国江蓠栽培业的发展 ,更好地满足琼胶工业的需要和鲍鱼养殖业的需求。
78 湛 江 海 洋 大 学 学 报 第 21卷
参 考 文 献
1 夏邦美 ,张峻甫编 .中国海藻第二卷红藻门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9. 23~ 77
2 曾呈奎 ,王素娟 ,刘思俭等 .海藻栽培学 . 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85. 225~ 250
3 刘思俭 . 江蓠养殖 [M ]. 北京:农业出版社 , 1988. 36~ 68
4 张峻甫 ,夏邦美 . 中国江蓠属海藻的分类研究 [ A]. 见:海洋科学集刊第 11集 [ G].北京:海洋出版社 , 1976. 91~ 165
5 陆忠康主编 . 简明中国养殖百科全书 [K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1. 868~ 885
6 李修良 ,李美真 ,刘秋明 .江蓠人工育苗海上管理技术 . 海水养殖 , 1996, 51∶ 5~ 7
7 刘思俭 . 细基江蓠潮间带采孢了培苗试验 [ J]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 , 1986, 15( 1)∶ 31~ 34
8 刘思俭 ,曾淑芳 ,揭振英 .细基江蓠密集型采孢子培育幼苗试验 [ J ].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010( 2)∶ 89~ 91
9 刘思俭 ,林本松 ,曾淑芳 ,等 .细基江蓠潮间带浮筏式夹苗栽培试验 [ J ].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 , 1986, 15( 1)∶ 35~ 38
10 刘思俭 . 中国江蓠人工栽培的现状及瞻望 [ J] .水产学报 , 1989, 8( 2) 179~ 184
11 刘思俭 ,揭振英 ,黄天文 ,等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在不同水层中的栽培试验 [ J ].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 , 1989, 9( 1~ 2)∶ 94~ 100
12 刘思俭 ,揭振英 ,曾淑芳 .我国藻胶原料的生产和利用 [ 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 2000, 20( 2)∶ 27~ 75
13 刘思俭 ,揭振英 ,曾淑芳 .中国江蓠的商品生产及其与对虾混养 [ J ].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 1997. 17( 2)∶ 27~ 30
14 刘思俭 . 我国细江蓠的人工栽培 [ J] .海洋渔业 , 1986, 8( 4)∶ 174~ 176
15 张峻甫 ,夏邦美 .华南的两种江蓠 [ A] .见:经济海藻分类 [G] .第 2卷 . 美国: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 , 1988. 131~ 136
16 刘思俭 . 华南江蓠商品生产的研究 . 中国海洋与湖沼学报 [ J ] , 1989, 5( 3)∶ 281~ 282
17 刘思俭 ,李炳新 . 揭振英 ,等 . 我国几种热带海海藻的光合作用与光量子通量密度的关系 [ J] . 热带海洋 , 1992, 11( 2)∶ 83~
88
18 刘思俭 ,向曙光 ,等 .江蓠的光合作用—— 不同光照经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J ].水产学报 , 1985, 9( 1)∶ 29~ 35
19 刘思俭 ,曾淑芳 .江蓠在不同水层中的光合作用与生长 [ J]. 水产学报 , 1982, 6( 1)∶ 59~ 64
20 许忠能 . 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的营养动力学研究 [D] . [硕士论文 ] .广州:暨南大学 , 1999
21 刘思俭 ,曾淑芳 ,揭振英 ,等 .植物生长刺激素对细基江蓠生长的影响 [ J ]. 湛江水产学学报 , 1989, 9( 1~ 2)∶ 105~ 109
1) 刘思俭 . 广东省江蓠的种类分布 . 生产现状及今后的开发建设 .水产科技 , 1987, 13( 1)∶ 14~ 16
2) 刘思俭 ,李伟新 .一种植物生长刺激素—— 乙烯利对江蓠生长的影响试验 .水产与教育 , 1978( 2)∶ 65~ 66
3) 刘思俭。 植物生长刺激素对江蓠生长影响试验初报 .水产与教育 , 1975( 1)∶ 76~ 85
79第 3期 刘思俭: 我国江蓠的种类和人工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