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微板吸光法测定9种农药对斜生栅藻的抑制毒性



全 文 :收稿日期:2008 - 10 - 20 录用日期:2008 - 11 - 25
基金项目:国家 863 计划专题课题 (No. 2007AA06Z4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No . 20777056)
作者简介:葛会林 (1981—),男, 博士研究生 ; *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ssliuhl@263 .net
微板吸光法测定 9种农药对斜生栅藻的抑制毒性
葛会林 1,刘树深 1,*,朱祥伟 2,王丽娟 1
1.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上海 200092
2.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重庆 400715
摘要:以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指示生物 , 96 微孔板为暴露反应载体 , SpectraMax M5 酶标仪为吸光度测
试设备 , 建立了测定毒物对藻生长抑制毒性的微板吸光法 . 论文系统研究了微板吸光法中斜生栅藻的可见吸收光谱
和生长曲线以及 pH 和暴露时间对藻生长的影响 , 同时应用该方法成功测定了环嗪酮、阿特拉津、西草净、扑灭通、苯
嗪草酮、敌草快、草甘膦 7 种除草剂和磷胺、甲胺磷 2 种杀虫剂对斜生栅藻的剂量 -效应曲线(DRC). 通过对剂量 -效
应数据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模拟 , 获得了这些农药的半数效应浓度 EC50 及置信区间 . 对比标准锥形瓶栅藻毒性试
验 , 微板吸光法具有测试简便快速 , 所需样品体积少 , 便于多次平行毒性测试等优点 .
关键词:斜生栅藻;除草剂;杀虫剂;微板藻毒性;剂量 -效应曲线
文章编号:1673 - 5897(2008)6 - 606 - 07 中图分类号:X502 文献标识码:A
Microplate Algae Toxicity of 9 Pesticides to Scenedesmus obliquus
Based on Absorbance
GE Hui-lin1,LIU Shu-shen1,*,ZHU Xiang-wei2,WANG Li-juan1
1 . Key Laboratory of Yangtze River Water Environment , Ministry of Education ,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Tongji University , Shanghai 200092
2. Key Laboratory of Eco -Environments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 Ministry of Education ,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 Southwest
University , Chongqing 400715
Received 20 October 2008 accepted 25 November 2008
Abstract:A microplate algae toxicity assay was developed using the multifunctional microplate reader(SpectraMax M5)to
measure the absorbance of Scenedesmus obliquus and taking the 96-well microplate as exposure reaction carrier. The 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a and growth curve of Scenedesmus obliquus , effects of pH and exposure time on algae growth in the
microplate algae toxicity assay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employed in dose -response
curve(DRC) tests of seven herbicides(hexazinone, atrazine, simetryn, prometon, metamitron, diquat, glyphosate) and two
insecticides (phosphamidon, methamidophos) to Scenedesmus obliquus . The median effect concentration (EC50)and its
confidence intervals(CI) of these pesticides were computed from the nonlinear least square modeling of dose -response
data.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flask assay of Scenedesmus algae, microplate absorbance assay has some advantages such
as fast easy-operating, requiring low sample volumes, easy to perform more parallel tests of toxicity and so on.
Keywords:Scenedesmus obliquus;herbicides; insecticides;microplate algae toxicity;dose-response curves
2008 年 第 3 卷
第 6 期,606-612
生 态 毒 理 学 报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Vol. 3, 2008
No. 6, 606-612
葛会林等:微板吸光法测定 9 种农药对斜生栅藻的抑制毒性第 6 期
1 引言(Introduction)
藻类是水体中的初级生产者 , 处于水生食物
链的基础环节 , 在制造氧气和有机物、光能转化和
水体污染的自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 因此评
价污水与化学品的生态毒性时 , 都把藻类生长抑
制试验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
局 , 2002). 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已制定了藻生长
抑制毒性试验的标准方法 , 如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8692 标准(198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201 标准 (1984) 和美国环境保护署 US EPA
(1989)等 . 但这些标准一般是用锥形玻璃瓶作为
藻类培养容器 , 毒性测试过程需要样品体积多、工
作量大 . 随着环境样品和工业有毒化学品筛选数
目的增加, 迫切需要改进这种高耗低效的测试方法.
Radetski 等(1995)建立了一种半静态的基于
96 微孔板的藻毒性试验 , 是将含藻和毒物的培养
基加入到微板孔中 , 用粘性膜封盖微板 , 每隔 24h
去掉封膜 , 离心去掉旧培养基 , 加入含毒物的新培
养基 , 培养 72h 后 , 将每孔液体吸出加入到包含
20mL 电解质溶液的池中进行颗粒计数测定 .
Benhra 等(1997)采用低温冷冻藻种解冻后在微板
上培养实现了半静态藻类毒性试验 , 与经典半静
态微板藻毒性试验相比具有更灵敏、重复性更好
和试验效率更高等优点 . Arensberg 等(1995)用玻
璃瓶作对照 , 研究了微板对藻的毒性 , 发现
Corning、Costar(这两品牌现已合并)和 Falcon 3 家
厂商生产的 24 微孔板对藻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
用 , 相 对 来 说 Costar 微 板 的 抑 制 作 用 最 小 .
Rojickova 等(1998)在藻毒性试验微型化研究中对
塑料管、微板和玻璃瓶中藻毒性试验程序进行了
比较 , 发现 3 个测试程序内部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毒性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 , 塑料管和微板藻毒性
试验能用来代替标准的玻璃瓶藻毒性试验 . Geis
等(2000)用 24 微孔板对标准锥形瓶实验进行了比
较研究 , 发现微板试验能显著提高空白控制的重
复性 ; 还对手工藻细胞计数与吸光、荧光法测定进
行了比较 , 发现后两种方法能降低平行测定的变
异 , 且节省时间 . Eisentraeger 等(2003)提出了藻类
生长抑制试验的荧光微板法 , 用 24 和 96 微孔板
对玻璃瓶实验进行了比较研究 , 统计分析表明微
板试验非常接近玻璃瓶试验结果 , 且微板试验具
有能处理更多的样品,做更多的浓度与平行,更小
的培养空间等优点 , 能用于更广范围化学制剂和
环境样品的测定 . Paix觔o 等(2008)对藻类微板毒性
试验和标准玻璃瓶毒性试验进行了比较研究 , 统
计分析表明这两种方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 对微
板藻试验与浮萍试验比较研究发现 , 两者结果也
能较好地符合 , 藻类比浮萍对毒物灵敏度更高 .
Gómez de Barreda Ferraz 等(2004)用微板生物测定
法同时研究了敌稗、虫酰肼和灭芬草对两种栅藻
与两种小球藻生长的毒性效应 , 选择暴露时间为
0、24、48 和 72h 时在 410nm 吸光测定 , 发现虫酰肼
对这 4 种藻类的毒性最大 , 两种小球藻对毒物的
耐受性比两种栅藻要大 . Gabrielson 等(2003)甚至
提出了用微板生物试验构建化合物毒性指纹的想
法 , 即在 96 微孔板上平行放置 11 种不同的微生
物 , 化合物按一定浓度梯度加入微板 , 用每孔颜色
降低的程度来指示微生物生长受抑制的程度 , 用
微板分光光度计读取微板 , 那么 11 个不同抑制毒
性值的阵列就构成用以表征化合物的一个毒性指
纹 , 结果表明该试验能将文中 12 个标准化合物区
分开来 .
本研究在我国环境保护总局推荐藻生长抑制
试验标准(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 2002)基础上 ,
试图建立能低耗快速测定藻生长抑制毒性的方法 .
在对标准藻生长抑制试验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的基
础上 , 建立了微板藻毒性试验方法(微板吸光法),
并将其应用于环嗪酮、阿特拉津、西草净、扑灭通、
苯嗪草酮、敌草快、草甘膦 7 种除草剂以及磷胺、
甲胺磷 2种杀虫剂对斜生栅藻的抑制毒性效应测试 .
2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2.1 仪器与试剂
SpectraMax M5 型 酶 标 仪 (美 国 Molecular
Devices 公司), SW-CJ-IF 型净化工作室(苏州佳宝
净化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150C 恒温光照振荡培养
箱(金坛市亿通电子有限公司), LS-B50L 型立式
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医用核子仪器厂), BT25S型
五位电子天平(赛多利斯公司), PHS-25 型数显酸
度计(上海天达仪器有限公司), Milli-Q 超纯水系
统(美国 Millipore 公司). 酶标板选用 Costar 96 孔
平底透明聚苯乙烯微孔板(Corning , 9018).
受试的 9种农药名称、生产商、CAS号与纯度见
表 1. 农药储备液配制方法为在其溶解度内称取一
定量标准品 , 直接用蒸馏水溶解在棕色容量瓶中 ,
607
生 态 毒 理 学 报 第 3 卷
保存于 4℃冰箱 .
2.2 藻种预培养
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购自中国科学
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淡水藻种库(FACHB),
编号 FACHB-416. 采用 HB-4 号绿藻通用培养基
(况琪军等 , 2003)培养 , 配方为 :(NH4)2SO4 0.2g ,
MgSO4·7H2O 0.08g , NaHCO3 0.3g, Ca(H2PO4)2
0.03g , KCl 0.025g , 1% FeCl3 0.15mL , 土壤浸出液
1mL , 蒸馏水 1000mL . 收到藻种后 , 稍微松开管
盖 , 放入光照培养箱 , 温度 22℃ , 弱光照(光照度
约 1500lx), 光暗周期 14h:10h, 每天摇动 3 次以上 ,
活化培养 1d . 活化藻种按体积 1:2 接种在 20mL 培
养基中 , 仍按前面条件培养 , 随着藻细胞密度的增
加 , 可逐步提高光照 , 培养 7d 左右 , 再按 1:2 稀释
进行扩大培养 .
2.3 波长、pH 值、生长曲线和暴露时间的选择和
优化
应用酶标仪的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测试功能 ,
用 1cm 比色皿在波长 400~490nm 与 630~710nm 范
围内按步长 1nm 对斜生栅藻的吸收光谱进行扫
描 , 吸收光谱如图 1 所示 . 图中有 5 个吸收峰 , 参
考文献(董金一 , 2006)分析可知其中 416nm 主要
是叶绿素 a 与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峰 , 443nm 是叶绿
素 b 与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峰 , 470nm 是类胡萝卜
素的吸收峰 , 640nm 是叶绿素 b 的吸收峰 , 684nm
是光合系统Ⅱ中高度特化的叶绿素 a 分子的特征
吸收峰 , 同时发现 680~684nm 范围内光密度(OD)
基本为一平台 , 因此 , 为提高测试精度 , 我们选择
682nm 为测定波长 .
实验用纯水 pH 为 7.30, 斜生栅藻培养基 pH
为 8.00, 加入藻液后 pH 为 8.66. 分别用 HCl 和
NaOH 将藻液 pH 调到 2.29、3.20、4.29、5.75、7.00、
7.80、8.66、9.72、10.25 和 11.31 共 10 个梯度 . 选用
Costar 96 微孔板 , 每个 pH 梯度设 6 孔平行 , 每孔
200μL 藻液 , 在 682nm 处测定藻液培养 0、0.5、
1.5、2.5、4.5、5.5、6.5 和 8.5d 的光密度 , 结果见图
2. 分析图 2 可知 , 当 pH 从 2.29 升至 10.25 时 , 光
密度(OD)-时间曲线基本呈向上移动趋势 , 但 pH
11.31 的 OD-时间曲线却低于 pH 7.8 的曲线 , 说
明斜生栅藻生长适宜 pH 值范围在 7.8 ~10.25 之
间 . pH 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pH≤7), 栅藻生长
自 1.5d 后一直受到抑制 . 考虑到藻液在 pH 8.6 左
右以及适宜 pH 范围较宽 , 除某些高浓度毒物实验
外 , 斜生栅藻毒性实验一般不需特意调节 pH .
化合物 英文名称 生产商 CAS号 纯度/%
环嗪酮 Hexazinone Chem service 51235-04-2 99.5
阿特拉津 Atrazine Riedel-deHaen 1912-24-9 97.4
西草净 Simetryn Riedel-deHaen 1014-70-6 99.2
扑灭通 Prometon Riedel-deHaen 1610-18-0 99.6
苯嗪草酮 Metamitron Chem service 41394-05-2 99.5
敌草快 Diquat Chem service 85-00-7 99.0
草甘膦 Glyphosate Chem service 1071-83-6 99.0
磷胺 Phosphamidon Chem service 13171-21-6 98.3
甲胺磷 Methamidophos Chem service 10265-92-6 99.5
表 1 9种受试农药的生产商、CAS号和纯度
Table 1 Manufacturers, CAS No, and purity of 9 pesticides
tested
图 1 斜生栅藻的可见吸收光谱
Fig.1 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a of Scenedesmus obliquus
416nm
443nm
470nm 684nm
640nm
400 440 480 640 680 720
0.75
0.70
0.65
0.60
0.55
0.50



O
D
波长 λ/nm




■■■■
■■


▲▲▲▲▲▲



▲▲

▲▲


★★★★
★★


0 2 4 6 8
1.2
1.0
0.8
0.6
0.4
0.2
时间 Time/d



O
D
68
2n
m
2.29
3.20
4.29
5.75
7.00
7.80
8.66
9.72
10.25
11.31
pH
图 2 pH值和暴露时间对斜生栅藻光密度(OD682nm)的影响
Fig.2 Effects of pH and exposure time on the optical
density(OD682nm)of Scenedesmus obliquus
608
葛会林等:微板吸光法测定 9 种农药对斜生栅藻的抑制毒性第 6 期
生长曲线测定时间较长 , 为减小水分蒸发引
起的测定误差 , 向 Costar 96 微孔板每孔加入250μL
藻液 , 共设置 28 孔平行 , 每天测定 1 次光密度 , 计
算平均值及样本标准偏差 , 共测定 38d , 得到斜生
栅藻的生长曲线(图 3). 由图可知斜生栅藻前 10d
处于对数生长期 , 10d 后处于生长平台期 , 没有观
察到生长衰落期 .
暴露时间会影响毒性大小的测定 . 图 4 给出
了敌草快对斜生栅藻生长抑制试验其中一板的剂
量-效应曲线(DRC)随暴露时间的变化情况 . 显然 ,
随着时间增加敌草快 DRC 向上移动 , 其毒性增加 .
参考文献方法(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 2002), 本
文选择暴露时间为 96h .
2.4 微板藻毒性试验(微板吸光法)
将培养好的藻液静置半天 , 在超净台内倾去
上清液 , 加入与原体积大致相同的新培养基 , 充分
混合均匀 , 培养 2 ~3d 达到对数生长期 . 选用
Costar 96 微孔板 , 微板设计如图 5 所示 . 微板中间
6×10 阵列共 60 个孔为藻毒性试验孔 , 前 6 列 36
个孔安排各有 3 次平行的 12 个按等比级数设计的
不同浓度污染物的毒性试验 , 试液总体积为
100μL , 后 4 列 24 个孔加入 100μL 纯水作为空白
对照 . 最后在 60 个毒性试验孔中分别加入 100μL
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藻液 , 使各孔总体积达到
200μL . 为抑制水分蒸发保持孔中液柱体积与高度
不变 , 在微板四周 36 个孔中加入 200μL 水防止产
生边缘效应(图 5).
将上述试验微板放入酶标仪 , 设置温度 22℃ ,
第一次测读前振荡 5s , 打开自动校正 , 移板速度选
正常 , 选择列优先读 , 其他功能均关闭 , 682nm 测
定光密度(为保证实验精度 , 体积 200μL、高度约
0.596cm 藻液柱的 OD 值应不小于 0.2). 微板测定
完毕后放入培养箱中 , 设置光照度约 3000lx , 其他
条件同藻种预培养 ; 以后每天同一时间在酶标仪
上测定一次光密度 .
污染物对藻的毒性以对藻的生长抑制率 I 进
行表征 . 本文采用生物量法计算生长抑制率 I(中
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 2002), 即用藻生长曲线(图
6)中在(t0, ti)时间范围内所围面积进行计算 .
A =
n
i = 1
Σ ODi + ODi-1 - 2OD02 ×(ti - ti-1) (1)
其中 ti 表示第 i 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 ODi 表示第 i
时刻藻液光密度 . 那么藻生长抑制率 I 可根据空白
609
生 态 毒 理 学 报 第 3 卷
由微板吸光法测定的 9 个农药剂量-效应数据
点、空白变异以及 Logit 函数拟合曲线与相应置信
区间如图 7 所示 .
从表 2 与图 7 可以看出 , 除甲胺磷外 , 其余 8
种农药 DRC 非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都大于或等于
0.9, 其中敌草快拟合的相关系数最高(0.974). 环
嗪酮相关系数达 0.972, 拟合效果较好 , 但当效应
增大至 80%~90%左右时已趋于平坦 , 是农药降解
还是其他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值得研究 . 苯嗪草酮、
草甘膦和磷胺 3 种农药的最大生长抑制率大于 1,
通过公式(2)分析可知是 At<0 所致 , 即暴露组藻
是负生长 , 这超过了本试验的毒性终点即对藻正
生长的抑制 , 此时由于毒物浓度过高可能已导致
藻细胞部分死亡、分裂直至溶解 . 此外 , 除敌草快
和环嗪酮外其余 7 种农药毒性测定结果的置信区
间偏大 , 说明其重复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 对于空
白 , 除敌草快实验中有一点偏离较大外 , 所有空白
相对偏差都小于±20%, 微板法显著提高了空白控
制的重复性 .
根据表 2 中各农药的 EC50, 这 9 种农药的毒性
从大到小为环嗪酮>西草净>敌草快>阿特拉津>扑
灭通>苯嗪草酮>草甘膦>磷胺>甲胺磷 . 环嗪酮的
毒性最大 , 甲胺磷的毒性最小 , 甲胺磷的 EC50 几
乎是环嗪酮的 25000 倍 . 除草甘膦 , 本文中除草剂
的 EC50 最少比两个有机磷杀虫剂小两个数量级 ,
说明藻类对于除草剂比杀虫剂更为敏感 , 保护水
环境中的初级生产者时要特别注意控制除草剂 ,
尤其是直接干扰光合作用的除草剂如均三嗪类 .
藻生长曲线所围面积(Ac)与暴露藻生长曲线所围
面积(At)进行计算 .
I = 1-At / Ac (2)
3 结果与分析(Results and analysis)
应用建立的微板藻毒性测试方法 , 测定了环
嗪酮等 9 种农药对斜生栅藻的生长抑制毒性 . 应
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模拟方法(刘保奇等 , 2006)得
到拟合剂量-效应曲线 , 并据此计算半数抑制浓度
EC50 及 95%置信区间(CI), 优化的 Logit 函数及相
关统计量见表 2. 其中 Logit 函数与相关统计量的
计算公式如下 :
y = 1/(1 + exp(-a - b × log10(x))) (3)
R2 = 1 -Σ(y-y赞)2 Σ(y-y)2 (4)
RMSE = Σ(y-y赞)2 /(n-m)姨 (5)
其中 x 代表浓度 , y 代表效应 , y赞代表效应的拟合
值 , y 代表效应的平均值 , n 为样本数(n=36), m
为模型参数个数(m=2).
0.6
0.5
0.4
0.3




●●●
●●
●●●
●●


● ●


■■




■■
■■■■■

■■ ■


● Treat
Control
t0 t1 t2 t3 t4
时间 t



O
D
图 6 藻生长抑制率计算原理图
Fig.6 Principle diagram of computing algae growth inhibition
化合物 a b R RMSE EC50/(mol·L-1) CI/(mol·L-1) pEC50 pEC50(文献值)
环嗪酮 15.35 2.42 0.972 0.089 4.54×10-7 (2.34~12.0)×10-7 6.34 7.26a)
阿特拉津 10.04 1.83 0.909 0.140 3.26×10-6 (0.66~16.8)×10-6 5.49 6.74b), 6.24c)
西草净 12.14 1.92 0.941 0.094 4.75×10-7 (1.70~12.3)×10-7 6.32 7.32b)
扑灭通 12.32 2.25 0.939 0.091 3.35×10-6 (1.51~7.40)×10-6 5.47 6.26b)
苯嗪草酮 15.87 3.29 0.900 0.187 1.50×10-5 (0.38~6.00)×10-5 4.82
敌草快 13.93 2.40 0.974 0.067 1.57×10-6 (0.89~2.62)×10-6 5.80 5.72a)
草甘膦 10.53 2.95 0.927 0.136 2.69×10-4 (1.01~7.16)×10-4 3.57 3.48c)
磷胺 9.40 3.48 0.901 0.155 1.99×10-3 (0.75~5.40)×10-3 2.70
甲胺磷 2.28 1.17 0.897 0.105 1.13×10-2 (0.19~6.67)×10-2 1.95
表 2 9种农药对斜生栅藻的 Logit拟合模型和毒性效应
Table 2 Fitted Logit models and toxicities of 9 pesticides to Scenedesmus obliquus
注: a): 四尾栅藻(Peterson et al., 1997); b): vacuolatus栅藻(Faust et al., 2001); c): 斜生栅藻(Ma, 2002); a: 位置参数; b: 斜率参数;
RMSE: 均方根误差; R: 相关系数; CI: 效应浓度 95%置信区间
610
葛会林等:微板吸光法测定 9 种农药对斜生栅藻的抑制毒性第 6 期
与表 2 中相关文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 ,
环嗪酮对四尾栅藻的毒性比斜生栅藻大 , 敌草快
对四尾栅藻的毒性比斜生栅藻略小 , 对这两种栅
藻环嗪酮毒性比敌草快大 ; 阿特拉津、西草净和扑
灭通对 vacuolatus 栅藻的毒性比斜生栅藻都大 , 西
草净>阿特拉津>扑灭通的毒性顺序对这两种栅藻
都一样 ; 都使用斜生栅藻 , Ma(2002)使用经典锥
形瓶毒性试验得出阿特拉津的 EC50 是本文的 0.18
倍 , 草甘膦的 EC50 是本文的 1.23 倍 , 两种方法中
阿特拉津毒性都大于草甘膦 . 由于微板法藻量相
对较多 , 本方法灵敏度有时低于文献 , 表现为 EC50
等的效应浓度大于文献值(见表 2), 重复性也有待
试验条件的进一步成熟和优化 ; 本文各农药的毒
性大小顺序与文献一致 , 能将各农药毒性区分开
来 , 因此本方法结果还是较为可靠的 .
本研究建立的微板吸光法简便快速 , 所需样
品体积少 , 便于多次平行毒性测试 , 同时结果较可
靠 , 适用于昂贵的化学品、新合成的化学物和量少
的环境样品的毒性测试 .
611
生 态 毒 理 学 报 第 3 卷
通讯作者简介:刘树深(1961—), 博士 , 教授 , 博士生导
师 . 多年来一直从事化学计量学及其在生命与环境科学
中的应用研究 .
References
Arensberg P, Hemmingsen V H, Nyholm N. 1995 . A miniscale
algal toxicity test[J]. Chemosphere, 30: 2103-2115
Benhra A, Radetski C M, Ferard J F. 1997 . Cryoalgotox: use of
cryopreserved alga in a semistatic microplate test[J].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16: 505-508
Dong J Y. 2006 . Image Measurement of Higher Plant Pigment
Contents [D]. Hefei :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 15-18(in Chinese)
Eisentraeger A, Dott W, Klein J , Hahn S. 2003 . Comparative
studies on algal toxicity testing using fluorometric microplate and
Erlenmeyer flask growth -inhibition assays[J].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54: 346-354
Faust M, Altenburger R, Backhaus T, Blanck H, Boedeker W,
Gramatica P, Hamer V, Scholze M, Vighi M, Grimme L H.
2001 . Predicting the joint algal toxicity of multi -component s -
triazine mixtures at low-effect concentrations of individual toxicants
[J]. Aquatic Toxicology, 56: 13-32
Gabrielson J, Kühn I, Colque -Navarro P, Hart M, Iversen A,
McKenzie D, M觟llby R. 2003. Microplate -based microbial assay
for risk assessment and (eco) toxic fingerprinting of chemicals
[J]. Analytica Chimica Acta, 485: 121-130
Geis S W, Fleming K L, Korthals E T, Searle G, Reynolds L,
Karner D A. 2000 . Modifications to the algal growth inhibition
test for use as a regulatory assay[J].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19: 36-41
Gómez de Barreda Ferraz D, Sabater C, Carrasco J M. 2004 .
Effects of propanil , tebufenozide and mefenacet on growth of
four freshwater species of phytoplankton: a microplate bioassay
[J]. Chemosphere, 56: 315-320
Kuang Q J, Zhao W Y, Deng P. 2003 . Studies on the toxic
efficiency of dibutylphthalate to Scenedesmus obliquus and natural
algae[J]. 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 27: 103-105(in Chinese)
Liu B Q, Ge H L, Liu S S. 2006 . Microplate luminometry for
toxicity bioassay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on a new type of
fresh water luminescent bacterium(Vibrio -qinghaiensis sp.—Q67)
[J].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1: 186-191(in Chinese)
Ma J. 2002 . Differential sensitivity to 30 herbicides among
populations of two green algae Scenedesmus obliquus and
Chlorella pyrenoidosa[J].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68: 275-281
Paix觔o S M, Silva L, Fernandes A, O’Rourke K, Mendon觭a E,
Picado A. 2008 . Performance of a miniaturized algal bioassay in
phytotoxicity screening[J]. Ecotoxicology, 17: 165-171
Peterson H G, Boutin C, Freemark K E, Martin P A. 1997 .
Toxicity of hexazinone and diquat to green algae, diatoms,
cyanobacteria and duckweed[J]. Aquatic Toxicology, 39: 111-134
Radetski C M, Ferard J F, Blaise C. 1995 . A semistatic
microplate -based phytotoxicity test[J].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14: 299-302
Rojickova R, Dvorakova D, Marsalek B. 1998 . The use of
miniaturized algal bioassays in comparison to the standard flask
assay [J].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Water Quality , 13:
235-241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f China. 2002 . Detection
of Analytical Methods to Water and Waste Water[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 715-721(in Chinese)
中文参考文献
董金一 . 2006. 高等植物色素含量的图像测量[D]. 合肥 : 中国
科学技术大学 , 15-18
况琪军 , 赵文玉 , 邓萍 . 2003 . DBP 对斜生栅藻及天然混合藻
类致毒效应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 , 27: 103-105
刘保奇 , 葛会林 , 刘树深 . 2006. 测定环境污染物对青海弧菌
发光强度抑制的微板发光法研究[J]. 生态毒理学报, 1: 186-191
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 2002.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北京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715-721 ◆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