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doi10. 16473 / j. cnki. xblykx1972. 2015. 03. 021
复合肥和激素对盈江省藤苗木生长的影响
*
苏柠,王慷林,李莲芳,郭樑,于国栋,王文俊,张薇,郑书绿,鲍雪纤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4)
摘要:采用 L9 (3
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激素和复合肥对盈江省藤苗木生长影响的试验。分别在藤苗移栽后 2 个
月 (开始试验实施)、9 个月、12 个月时测定地径、苗高和叶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 个阶段的 3 个
指标分别为地径 0. 36 ~ 0. 50 cm、0. 61 ~ 0. 89 cm、0. 77 ~ 1. 25 cm,苗高 10. 72 ~ 13. 21 cm、13. 22 ~ 14. 92 cm、
16. 16 ~ 22. 50 cm,叶片数 2. 3 ~ 2. 5 片 /株、2. 6 ~ 4. 0 片 /株、3. 1 ~ 5. 2 片 /株,呈现明显的动态增长。移栽 12
个月时,对照的 3 个指标均极显著地差于其他处理组合 (P < 0. 01),即试验的因素水平组合对苗木生长具有积
极的促进效果;此阶段理论优水平组合是地径施 0. 55 g /株复合肥和喷施 0. 5 g /L IBA,苗高和叶片数均为施 1. 1
g /株复合肥和喷施 0. 5 g /L IBA的组合。激素种类是影响藤苗生长的主导因子 (RA > RC > RB 或 RA > RB > RC)。
关键词:盈江省藤;苗木;正交试验;激素;复合肥
中图分类号:Q 948;S 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8246 (2015)03 - 0128 - 05
Effects of Compound Fertilizer and Hormones on Seedling Growth of
Calamus nambariensis var. yingjiangensis
SU Ning,WANG Kang-lin,LI Lian-fang,GUO Liang,YU Guo-dong,
WANG Wen-jun,ZHANG Wei,ZHENG Shu-lv,BAO Xue-xian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224,P. R. China)
Abstract:The L9 (3
4)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applied to trail effects of compound fertilizer (CF)
and hormones on seedling growth of Calamus nambariensis var. yingjiangensis. Basal diameters (BDs),seedling
heights (SHs)and leaf number (LNs)were measur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fter seedlings were transplanted
for 2,9 and 12 months. Three parameters of measured seedlings were 0. 36 ~ 0. 50 cm,0. 61 ~ 0. 89 cm,0. 77
~ 1. 25 cm of the BDs,10. 72 ~ 13. 21 cm,13. 22 ~ 14. 92 cm,16. 16 ~ 22. 50 cm,of the SHs and 2. 3 ~ 2. 5
leave /seedling,2. 6 ~ 4. 0 leave /seedling,3. 1 ~ 5. 2 leave /seedling of the LN,respectively,which presented
significantly dynamic increments for abovementioned three age stages. After 12 months,the three parameters of
control TC (CK)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TCs (P < 0. 01)with the optimal combinations of facto-
rial levels for the DB of 0. 55 g /seedling CF together 0. 5 g /L IBA,while the SH and LN of 1. 1 g /seedling CF to-
gether 0. 5 g /L IBA after seedlings were transplanted for 12 months. The hormone type was dominant factor for all
parameters (RA > RC > RB or RA > RB > RC).
Key words:Calamus nambariensis var. yingjiangensis;seedlings;orthogonal experiment;hormone;compound
fertilizer
第 44 卷 第 3 期
2015 年 6 月
西 部 林 业 科 学
Journal of West China Forestry Science
Vol. 44 No. 3
Jun. 2015
* 收稿日期:2015 - 04 - 15
基金项目:“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棕榈藤高效培育技术研究”(2012BAD23B0403)。
第一作者简介:苏柠 (1989 -),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森林培育方面的研究。E-mail:suningqiuzhi@ 126. com
通讯作者简介:王慷林 (1964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资源植物学、繁殖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等研究和教学工作。
E-mail:bamboorattan@ qq. com
棕榈藤是热带和南亚热带重要的森林资源之
一,属仅次于木材和竹材的重要非木材林产品[1]。
许多棕榈藤的藤茎具有质地柔韧、弹性大以及耐磨
抗压等优良性能,是制作和编织各种藤家具及工艺
品的重要原材料。此外,部分藤种的茎和果可食,
被分布区群众作成果脯等食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
值[2 ~ 3]。盈江省藤 (Calamus nambariensis var. ying-
jiangensis)是南巴省藤 (C. nambariensis)的变种,
属棕榈科 (Palmae)省藤属 (Calamus)的攀援性
藤本,分布于云南西部的盈江铜壁关及西南部的沧
源县海拔1 350 ~ 1 450 m的常绿阔叶林中,其藤茎
质地优良,是较好的编织原料[4]。
云南省境内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变的环境
条件,形成丰富多样的植被类型,棕榈科植物资源
丰盈,是我国四大产藤区之一[5]。张江等[6]研究
表明德宏州共有棕榈科植物 10 属 32 种 4 变种,占
云南省棕榈科植物 27 属 76 种 21 变种 (含习见栽
培的 12 属 22 种)的 37. 0 %、42. 1 %和 19. 0 %。
高效快速培育藤苗对发展其相关产业具有重要意
义。本项目通过基质施肥和苗木喷施不同种类和浓
度的植物激素的试验,了解其对盈江省藤幼苗生长
期的影响,为该藤种的苗木培育提供理论和技术参
考[7]。
1 研究地概况
试验在云南省德宏州林科所 (位于瑞丽市)
苗圃实施。瑞丽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试验地海拔
780 m,年平均气温 21℃,年平均日照 2 330 h,基
本无霜;年平均降雨量 1 436. 7 ~ 1 709. 4 mm,全
年分旱雨两季,夏秋为雨季,雨量充沛;冬春为旱
季,降水较少;土壤为红壤[8]。因此,培育棕榈
藤苗木必须于旱季进行浇水以促进其生长。试验区
域的气候等自然条件与原产地相似。
2 材料与方法
盈江省藤藤种采自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户育乡
武甸村地,采种时间为 2012 年 4 月,采种后去除
种皮,采用 0. 5 %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于 5 月份播
种,因未催芽,种子于播种后 4 个月后陆续发芽。
于 2013 年 8 月下旬移栽,此时藤苗为 1 年生长势
良好的幼苗。吲哚丁酸 (IBA)、吲哚乙酸 (IAA)
和萘乙酸 (NAA)均为分析纯粉剂;肥料为云南
天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合肥,其中 N、P、K
配比分别为 11 %、8 %和 6 %。
激素种类 (A)、浓度 (B)和复合肥 (C)3
个因素均含 3 个水平 (表 1)。采用 L9 (3
4)正交
设计安排试验 (表 2),试验设不喷激素、不施肥,
并于原床保留苗木的对照 (处理组合 10),因此,
共含 10 个处理组合;每处理组合为 1 小区,每小
区移栽 30 株藤苗,3 次重复,共 30 个小区,含
900 株藤苗。
表 1 试验因素水平表
Tab. 1 The factors and levels of the experiment
因素
水平
1 2 3
激素种类(A) IAA IBA NAA
激素浓度(B)/g·L -1 0. 25 0. 50 1. 00
复合肥(C)/g·株 - 1 0. 00 0. 55 1. 10
表 2 L9 (3
4)正交试验设计
Tab. 2 The L9 (3
4)orthogonal design of the experiment
试验号与因素 1(A) 2(B) 3(C) 空 处理组合 试验内容
1 1 1 1 1 A1B1C1 IAA,0. 25 g /L,不施肥
2 1 2 2 2 A1B2C2 IAA,0. 5 g /L,施 0. 55 g复合肥
3 1 3 3 3 A1B3C3 IAA,1. 0 g /L,施 1. 1 g复合肥
4 2 1 2 3 A2B1C2 IBA,0. 25 g /L,施 0. 55 g复合肥
5 2 2 3 1 A2B2C3 IBA,0. 5 g /L,施 1. 1 g复合肥
6 2 3 1 2 A2B3C1 IBA,1. 0 g /L,不施肥
7 3 1 3 2 A3B1C3 NAA,0. 25 g /L,施 1. 1 g复合肥
8 3 2 1 3 A3B2C1 NAA,0. 5 g /L,不施肥
9 3 3 2 1 A3B3C2 NAA,1. 0 g /L,施 0. 55 g复合肥
921第 3 期 苏柠等:复合肥和激素对盈江省藤苗木生长的影响
选择试验地后,进行整地 (苗圃除草和翻挖
等),然后采用 0. 1 %的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及苗
床整理。苗床为宽 0. 7 m、长 2. 1 m的平床。之后
起苗定植,定植前苗木剪去部分主根以促进侧根的
发育与生长。定植规格为 10 cm ×10 cm × 20 cm的
非均匀密度[7]。苗床上搭建高 2 m、透光度 25 %
的荫棚。苗木定植 2 个月成活后,施肥量按试验设
计的不同处理组合换算为 30 株 /小区实施;激素采
用雾状喷施至叶面滴水。
移栽 2 个月、9 个月和 12 个月时,逐株测定
地径、苗高和叶片数。采用 Excel 整理数据和分析
极差、SPSS 13. 0 软件[9 ~ 10]进行方差分析和邓肯氏
(Duncan’s)多重比较。
3 结果与分析
3. 1 激素和施肥对地径生长的影响
移栽 2 个月、9 个月和 12 个月时,处理组合
的平均地径分别为 0. 36 ~ 0. 50 cm、0. 61 ~ 0. 89
cm、0. 77 ~ 1. 25 cm,对照除移栽 2 个月时的平均
地径 (0. 44 cm)介于最大和最小之间外,其余 2
个苗龄的平均地径均为最小 (图 1),表明施肥和
激素配施组合对盈江省藤苗木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
作用。3 个苗期平均地径最大的处理组合分别是 5、
6 (不施肥与喷施 1. 0 g /L 的 IBA 组合)和 2 (施
0. 55 g /株复合肥与喷施 0. 5 g /L 的 IAA),说明随
着苗木的生长,对激素浓度和养分需求也不断增
加。
图 1 处理组合的平均地径
Fig. 1 Mean basal diameters of treatment
combinations (TCs)
处理组合间 3 个苗龄的平均地径差异极显著
(P2月 = 2. 54E - 15 < 0. 01、P9月 = 1. 87E - 13 <
0. 01、P12月 = 2. 24E - 07 < 0. 01)。移栽 2 个月时处
理组合 5、1和 4 (0. 50 cm、0. 49 cm 和 0. 48 cm),
移栽 9 个月时处理组合 1 ~ 7 (0. 80 cm,0. 86 cm,
0. 85 cm,0. 85 cm,0. 86 cm,0. 89 cm,0. 88 cm),
移栽 12 个月时处理组合 2 (1. 25 cm)、处理组合 4
(1. 21 cm)、处理组合 6 (1. 22 cm)的平均地径极
显著地大于其他处理组合 (图 1)。3 个苗龄阶段
地径的动态变化,进一步表明适量的施肥和适宜的
激素种类及其浓度的组合对省藤苗期地径生长具有
极显著的促进作用。
3. 2 苗高对激素和施肥的响应
移栽后的 3 个苗龄阶段,10 个处理组合的平
均苗高分别为 10. 72 ~ 13. 21 cm、13. 22 ~ 14. 92 cm
和 16. 16 ~ 22. 50 cm,呈现动态增高,尤其移栽 9
- 12 月阶段的增长极为明显;移栽 2 个月时处理
组合 10 和 5 (13. 21 cm和 13. 11 cm)、9 个月时处
理组合 10 (14. 92 cm)及移栽 12 个月时处理组合
4 (22. 50 cm)的平均苗高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
组合 (图 2;P2月 = 1. 05E - 16、P9月 = 8. 95E - 67、
P12月 = 5. 84E - 35 < 0. 01)。移栽 9 个月期间苗高生
长出现缓苗现象,因此,对照高于其他处理组合。
移栽 12 个月时,试验因素的效应促进苗高迅速生
长,处理组合 1 ~ 9 的苗高均高于对照 (16. 16
cm),说明施复合肥与激素配施促进盈江省藤苗高
的生长。
图 2 处理组合的平均苗高
Fig. 2 Mean heights of the TCs
031 西 部 林 业 科 学 2015 年
3. 3 处理组合间的叶片数差异
处理组合间 3 个苗龄的平均叶片数分别为 2. 3
~ 2. 5 片 /株、2. 6 ~ 4. 0 片 /株和 3. 1 ~ 5. 2 片 /株,
呈渐次增加的动态变化;与地径和苗高不同,移栽
2 个月、9 个月和 12 个月时,分别是处理组合 1、
2 (2. 5 片 /株)、处理组合 2 (4. 0 片 /株)和处理
组合 2 ~ 7 (5. 0 ~ 5. 2 片 /株)的叶片数极显著地
多于其他处理组合 (P2月 = 0. 007 < 0. 01,P9月 =
1. 19E - 36 < 0. 01 和 P12月 = 3. 09E - 75 < 0. 01,表
3)。与地径和苗高一致,移栽 12 个月后,对照的
叶片数极显著地较其他处理组合的少 (处理组合 9
因部分叶片被动物采食破坏,未能正常发育造成叶
片数较少,故非因素水平组合引起的),表明施肥
和激素配施通过增加苗木的叶片数而提高光合作
用,从而促进藤苗地径和苗高的生长。
表 3 各处理组合的叶片数
Tab. 3 Leaf numbers of the TCs
苗龄
/月
处理组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2 2. 5 ± 0. 52A 2. 5 ± 0. 50A 2. 3 ± 0. 49C 2. 4 ± 0. 49BC 2. 3 ± 0. 46C 2. 3 ± 0. 55C 2. 3 ± 0. 50BC 2. 3 ± 0. 46C 2. 3 ± 0. 54BC 2. 3 ± 0. 55BC
9 3. 3 ± 0. 74C 4. 0 ± 0. 67A 3. 8 ± 0. 70B 3. 8 ± 0. 66AB 3. 9 ± 0. 80AB 3. 8 ± 0. 64AB 3. 8 ± 0. 80AB 3. 2 ± 0. 85C 2. 6 ± 1. 05D 3. 4 ± 0. 75C
12 4. 4 ± 0. 90B 5. 1 ± 0. 73A 5. 0 ± 0. 75A 5. 2 ± 0. 77A 5. 2 ± 0. 80A 5. 2 ± 0. 90A 5. 2 ± 0. 92A 4. 2 ± 0. 95B 3. 1 ± 1. 08D 3. 7 ± 0. 91C
3. 4 生长指标随因素水平的变化
由表 4 可知,激素种类是影响移栽 9 个月和
12 个月时藤苗各生长的主导因子 (RA > RC > RB 或
RA > RB > RC)。移栽 9 个月时促进地径、苗高生长
和叶片发育的理论优水平组合分别为施 1. 1 g /株复
合肥和喷施 0. 25 g /L 的 IBA (A2B1C3)、不施复合
肥与喷施0. 25 g /L的 IAA (A1B1C1)和施 1. 1 g /株
复合肥和喷施 0. 5 g /L 的 IBA (A2B2C3),其中,
促进地径生长的理论优水平组合与实际试验的优组
合 (A2B2C1)不一致,其余 2 个指标的理论和实
际的优组合相一致。移栽 12 个月时促进地径生长
的理论优组合是施 0. 55 g /株复合肥和喷施 0. 5 g /L
的 IBA (A2B2C2 ),同 样 与 实 际 的 优 组 合
(A1B2C2)不一致,促进苗高和叶片数生长的理论
优组合则与移栽 9 个月时促进地径生长的理论优水
平组合相同。验证了施肥和激素 (主要是 0. 5 g /L
的 IBA)喷施促进盈江省藤苗木的生长。理论优水
平组合与实际最大的不一致,主要是因正交试验为
部分实施和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导致的。
表 4 影响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与优水平组合
Tab. 4 Dominant factors of effecting seedling growth and the optimal TCs
苗龄
/月
生长
指标
极差(R) 因子
排序
优组
合
水平平均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9
地径 / cm RA = 0. 14,RB = 0. 06,RC = 0. 09 A > C > B A2B1C3 0. 84A 0. 86A 0. 73B 0. 84 0. 80 0. 79 0. 79B 0. 78B 0. 86A
苗高 / cm RA = 0. 78,RB = 0. 75,RC = 0. 60 A > B > C A1B1C1 13. 74A 13. 09B 12. 96B 13. 56A 13. 44A 12. 80B 13. 54a 12. 94b 13. 32a
叶片数
/片·株 - 1
RA = 0. 62,RB = 0. 31,RC = 0. 39 A > C > B A2B2C3 3. 69B 3. 84A 3. 22C 3. 65A 3. 71A 3. 39B 3. 43B 3. 49B 3. 83A
12
地径 / cm RA = 0. 12,RB = 0. 07,RC = 0. 09 A > C > B A2B2C2 1. 15 1. 20 1. 08 1. 11 1. 19 1. 13 1. 16 1. 18 1. 09
苗高 / cm RA = 4. 41,RB = 0. 47,RC = 1. 76 A > C > B A2B1C3 18. 77B 21. 96A 17. 55B 20. 21A 20. 07A 19. 73B 19. 15B 18. 68C 20. 45A
叶片数
/片·株 - 1
RA = 1. 02,RB = 0. 50,RC = 0. 67 A > C > B A2B2C2 4. 84B 5. 18A 4. 15C 4. 93A 4. 81A 4. 43B 4. 59B 4. 46C 5. 12A
注:RA、RB 和 RC 分别表示因素 A、B和 C的极差。
表 4 指出,藤苗移栽 9 个月后地径随激素种类
(P = 1. 87E - 08 < 0. 01)和施肥 (P = 0. 001 <
0. 01)水平的变化呈现极显著的差异,IAA 和 IBA
优于 NAA,1. 0 g /L优于其余 2 个水平;移栽 9 个
月和 12 个月时,所有因素的水平变化均显著或极
显著地影响苗高的生长 (P = 1. 77E - 19 ~ 0. 49),
与地径类似,IAA或 IBA较有利于苗高生长,但未
形成稳定的影响。随着苗龄增长,高浓度的激素和
131第 3 期 苏柠等:复合肥和激素对盈江省藤苗木生长的影响
较大的施肥量促进苗高生长;叶片数与苗高相同,
均随试验因素水平的变化而呈现极显著的差异 (P
= 2. 64E - 25 ~ 0. 000 < 0. 01),其影响结果也基本
与苗高的类似。生长指标随试验因素水平的变化,
表明这些因素的实施,首先通过影响苗木叶片的发
育,然后促进苗高生长,之后进一步影响地径的生
长。
4 结论与讨论
4. 1 结论
采用 L9 (3
4)正交设计进行施肥、激素种类
及其浓度对盈江省藤苗木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
明,3 个因素均对苗木地径、苗高生长和叶片发育
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试验实施后的 9 - 12 月
期间,3 个指标均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不同处理
组合间 3 个生长指标均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 (P <
0. 01),移栽 12 个月时,对照均极显著地小于施肥
和激素喷施。激素种类是影响藤苗生长的主导因子
(RA > RC > RB 或 RA > RB > RC),试验因素水平的
变化首先影响叶片的发育,进而按苗高和地径的顺
序影响苗木生长。适宜的因素水平组合促进盈江省
藤苗木的生长。
4. 2 讨论
郑蔚智等指出,适量的施肥对藤苗的高生长,
叶面积的增长以及根、茎、叶生物量的积累均有极
显著的促进作用,白藤 (C. tetradactylus)幼林 N、
P、K的最佳配比为 28 %、10 %和 14 %,施肥能
显著地促进棕榈藤幼林藤茎的生长和萌蘖[11];陈
青度采用 L27 (3
13)正交设计进行不同的 N (90 ×
10 -6 mg /kg、 150 × 10 -6 mg /kg、 210 × 10 -6
mg /kg)、P (20 × 10 -6 mg /kg、40 × 10 -6 mg /kg、
60 × 10 -6 mg /kg)和 K (100 × 10 -6 mg /kg、160 ×
10 -6 mg /kg、230 × 10 -6 mg /kg)配比试验,指出
营养元素缺乏对白藤苗木地上部分生长影响较大,
其苗期最佳营养配比为 N1P2K2,能有效地减缓藤
苗的缺素症[12];许煌灿等报道了黄藤 (Daemono-
rops margaritae)苗期平均每株苗木施用 1. 3 g 尿
素、2. 0 g过磷酸钙和 2. 0 g 氧化钾促进其生长,
是黄藤壮苗培育的关键技术之一[13]。本研究对盈
江省藤施肥的结果基本与已有研究的类似。此外,
本研究采用多因子试验方法,激素种类及其浓度结
合施肥开展盈江省藤苗木培育的试验,试验因素均
对苗木的地径、苗高生长和叶片发育具有积极的促
进作用,揭示了除施肥外,影响省藤苗木生长的因
素还包括激素等,可为该类植物苗木培育的多因子
试验研究提供参考。建议省藤苗木培育研究中开展
多因素、多水平的综合试验,为探索苗木培育相关
因素及其变化对其生长影响机理提供科学依据,并
为生产实践奠定技术基础。
致谢:试验实施得到德宏州林科所张恩向副所长、董诗
凡以及州林业局李斌、张之春等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致
以诚谢!
参考文献:
[1]江泽慧,王慷林. 中国棕榈藤[M]. 北京:科学出版
社,2013.
[2]许煌灿,周再知,尹光天.藤茎嫩梢的营养成分分析
[J].林业科学研究,1991,4(4):459-462.
[3]李荣生,许煌灿,尹光天,等.世界棕榈藤资源、产业
及其前景展望[J].世界竹藤通讯,2003,1(1):1-5.
[4]裴盛基,陈三阳. 中国植物志[M]. 北京:科学出版
社,1996:63-100.
[5]星耀武,王慷林,杨宇明.中国省藤属(棕榈科)区系
地理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2006,28(5):461-467.
[6]张江,王慷林,李莲芳,等. 德宏州棕榈科植物资源
及其分布特征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3,42(1):70-75.
[7]王慷林,普迎冬,许建初.云南棕榈藤资源及发展策
略[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4):499-503.
[8]袁明,王慷林,普迎冬.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竹亚科(禾本科)植物区系地理研究[J]. 云南植物研究,
2005,27(1):19-26.
[9]Li LF,Liu YG,Meng M,et al. The concept,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e of uneven row spacing on silvicultural pre-
scriptions[J]. Journal of West China Forestry Science,2007,36
(1) :31-33.
[10]张力. SPSS13. 0 在生物统计中的应用[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68-80.
[11]郑蔚智,陈修仁,冯家平,等.海南优良棕榈藤培育
与示范研究报告[J].热带林业,2006,34(2):49-51.
[12]陈青度.白藤苗期矿质营养的研究[J]. 林业科学
研究,1992,5 (4):387-393.
[13]许煌灿,尹光天,曾炳山,等.黄藤栽培技术的研究
[J].林业科学研究,1994,7(2):239-246.
231 西 部 林 业 科 学 201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