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薇甘菊挥发油对枣尺蠖的生物活性分析



全 文 :第 33 卷 第 5 期 四 川 林 业 科 技 Vo1. 33, No. 5
2012 年 10 月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ct., 2012
收稿日期:2012-04-18
作者简介:杨耀峰(1981-) ,男,学士,助理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工作。
薇甘菊挥发油对枣尺蠖的生物活性分析
杨耀峰,张金凤
(神木县林业局,陕西 神木 719300)
摘 要:测定了薇甘菊挥发油对枣尺蠖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处理对枣尺蠖幼虫死亡率的影响达极显
著水平。薇甘菊挥发油处理 7 d的半致死质量相对浓度 C50为挥发油原提液的 49%。3 个浓度处理(1 ×、5 ×、10
×)的半致死中时分别为 51 h、91 h、115 h。结论:薇甘菊挥发油对枣尺蠖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和防控潜力。
关键词:薇甘菊;枣尺蠖;挥发油;生物活性
中图分类号:S763.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 5508(2012)05 - 0092 - 02
A Study of the Bioactivity of Volatile Oil from Mikania micrantha
against Sucra jujuba
YANG Yao-feng ZHANG Jin-feng
(Forestry Bureau of Shenmu County,Shenmu 719300,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researches were conducted on the bioactivity of volatile oil from Mikania micran-
tha against mixed instar larvas of Sucra jujub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ath rate of Sucra jujuba trea-
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volatile oil of the extract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 corrected mor-
talitiy resulting from volatile oil of Mikania mincrantha was 49% against Sucra jujuba larvas by dipping
bioassay after 7 days treatment. The half lethal time for the 2nd larvae was 51,91 and 115 hours on use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1 ×,5 ×,10 ×)of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Therefore,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volatile oil of Mikania micrantha has good bioactivity and control potential on the Sucra jujuba.
Key words:Mikania micrantha,Sucra jujuba Chu,volatile oil,bioactivity
枣尺蠖(Sucra jujuba Chu)鳞翅目尺蠖蛾科,又
称枣步曲,是枣树的主要食叶害虫,我国南北方枣区
普遍发生,以陕西、河北、山西、山东等省受害较重。
枣尺蠖以幼虫为害枣、苹果、梨的嫩芽、嫩叶及花蕾,
严重发生的年份,可将枣芽、枣叶及花蕾吃光,不但
造成当年绝产,而且影响翌年产量。在生产上常用
菊酯类农药树上喷雾防治,但由于连年使用,造成虫
体抗药性迅速提高、使用浓度逐渐加大、喷药次数逐
年增加,同时也引起某些次要害虫的猖獗[1]。所
以,如何有效地利用植物中存在的化学物质防治病
虫害,已成为探索新型生物合理性农药研究的热点
和主要方向之一。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是菊科假泽兰属
的多年生藤本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后传入东南亚
和香港,严重危害经济作物和森林植被[2]。1984 年
在中国深圳银湖发现[3],现已广泛分布于广东省的
东莞、番禺、广州、南海等地[4]。研究表明,薇甘菊
释放和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不仅影响邻近植物的生
长发育,而且对昆虫、病原菌同样产生影响。本研究
以薇甘菊为材料,提取生物活性成分,以枣尺蠖为试
虫进行提取物对枣尺蠖的生物活性研究,以期“变
害为宝”为治理枣尺蠖这一森林害虫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花期采样,地上部
分剪碎,风干。经水蒸汽蒸馏,正己烷萃取,无水硫
酸钠干燥,过滤后除去溶剂,得挥发油,提取率(油 /
干重)0. 31%,将挥发油分别稀释为 3 倍、6 倍备
用。枣尺蠖幼虫,在陕西省榆林枣产区采集临近孵
化的卵,实验室喂饲枣树嫩枝叶饲养至 2 龄,挑选大
小均匀的健康幼虫作为试验对象。
1. 2 方法
采用叶片夹毒法,试验设 3 个处理,即原液、稀
释 5 倍、10 倍和对照(以蒸馏水代替)。取两个大小
相近的枣树叶片,叶片中间均匀地夹入 10μL 不同
浓度的处理液,处理后的叶片用以饲喂试虫,供试液
即随叶片被试虫取食,每组处理重复 10 次。培养皿
内先放一片湿滤纸,其上置夹毒叶片 30 个,取已饥
饿处理 48 h 的试虫按随机区组法布置试验。每皿
内接入试虫 10 只,每组处理 100 只幼虫,每天定时
检查试虫生长情况,记录死亡数量,连续统计 7 d。
枣尺蠖幼虫的死亡标准: (1)和对照相比,处理
试虫明显失常,如大量失水、不能正常爬行,易翻倒,
但对外界刺激仍有反应;(2)试虫完全停止活动,对
外界刺激没有任何反应。本试验中,中毒的幼虫最
终均导致死亡(一般 7 d) ,凡符合(1)、(2)两种特
征的幼虫均统计为死亡。
2 结果与分析
2. 1 薇甘菊挥发油对枣尺蠖的毒力作用
从表 1 可以看出,3 种不同浓度薇甘菊挥发油
处理对枣尺蠖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处理
对枣尺蠖幼虫都有一定的致死率,且相对死亡率随
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对表 1 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
浓度的对数为自变量,校正死亡率为因变量,建立毒
力回归方程:y = 27. 6010 + 31. 1031x,r = 0. 9230。
当死亡率为 50%时,LC50 = 0. 49,即将供试原液稀释
7 倍时,枣尺蠖死亡率为 50%。
表 1不同浓度薇甘菊提取物对枣尺蠖的毒杀活性
Table 1 Bioactivities of extracts from Mikania micrantha
against Sucra jujuba
处理
相对浓
度(%)
校正死亡率(%)
1 d 2 d 3 d 4 d 5 d 6 d 7 d
1 × 100 0. 00 0. 18 0. 59 0. 89 0. 89 0. 89 0. 89
5 × 20 0. 00 0. 07 0. 20 0. 39 0. 72 0. 75 0. 80
10 × 10 0. 00 0. 00 0. 00 0. 13 0. 29 0. 59 0. 71
2. 2 枣尺蠖在不同时间的死亡情况
对表 1 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致死时间的对数
为自变量,校正死亡率为因变量,建立毒力回归方
程,结果如表 2 所示:致死率与处理时间呈正相关,3
个浓度处理(1 ×、5 ×、10 ×)的半致死中时分别为
51 h、91 h、115 h。
表 2 施药时间与死亡率的回归分析
Table 2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between drug delivery
time and death rate
处理 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 致死中时 /h
1 × y = - 34. 4538 + 1. 5355x 0. 9198 51
5 × y = - 29. 5670 + 1. 5859x 0. 9334 91
10 × y = - 23. 7922 + 1. 5463x 0. 9489 115
3 讨论与结论
植物的化学防御机制,对植物的需要来讲是整
体性的,不仅要抵御邻近其他植物的竞争,还要对付
昆虫、细菌、真菌和脊椎动物等,所以一种防御物质,
如能有多种用途,对植物更为经济有利。薇甘菊挥
发油主要成分是单萜、倍半萜及其醇和酮的衍生物,
这些次生代谢物质如 β -石竹烯、α -草烯、β -雪
松烯、α -长蒎烯和 2 -丁胺等均被证明对植物、微
生物和昆虫具有不同程度的生物活性。在这些化学
组分的含量方面,薇甘菊在原生地和新生长地产生
释放量也有显著的差异,表明植物产生和释放次生
物质是与环境因子显著有关的,在胁迫条件下,植物
往往产生和释放更多种类和高浓度的次生物
质[6 ~ 8]。
通过薇甘菊挥发油对枣尺蠖毒力测定发现:不
同浓度处理对死亡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对
照与 1 ×、5 ×、10 ×处理间差异极显著;1 ×、5 ×、10
×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浓度处理对枣尺蠖的
致死中时的影响不同,依次为 1 × > 5 × > 10 ×,即
原液处理致死中时最短,为 51 h。综合分析浓度对
死亡率的影响后认为,用稀释 5 ×挥发油原液进行
枣尺蠖防治,控制害虫的数量所需时间最短,用药量
少,且杀虫效果与原液无显著差异。
本研究中,薇甘菊挥发油对枣尺蠖有较好的生
物活性,已经表现出一定的潜力。因此具有将其直
接用于生产实践防治农林害虫的广阔前景,进一步
的研究和开发将有助于找到害虫防治的新途径,有
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进一步分离提纯,或以其为模
板形成先导化合物进行新型杀虫剂的开发,也将具
有重要意义。
(下转第 98 页)
395 期 杨耀峰,等:薇甘菊挥发油对枣尺蠖的生物活性分析
4. 3. 3 板栗病害问题
影响板栗产量和质量的因素,除了虫害,病害也
是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对病害没有涉及,另外噻虫
啉只能杀虫,不能治病。寻求能与噻虫啉混合施用
的防治病害的粉剂,也有待于研究。
4. 3. 4 噻虫啉安全环保及残留问题。
国内噻虫啉在林业害虫防治上的应用始于
2009 年,主要用于防治松褐天牛,在板栗害虫防治
上的应用效果未见报道,噻虫啉安全环保及残留问
题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冯明祥,窦连登.板栗害虫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
[2] 郭树嘉,刘世儒.栗瘿蜂生物学及其防治研究[J].昆虫知识,
1992(5) :275 ~ 277.
[3] 徐军,韩方胜,刘强,等.桃蛀螟在板栗上的发生危害规律与防
治[J].江苏农业科学,2001(1) :42 ~ 43.
[4] 莫丽萍.板栗病虫害防治技术[J]. 广西林业,2008(2) :32 -
33.
[5] 罗希珍.板栗剪枝象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J].河南
林业科技,1990(3) :18 ~ 19.
[6] 丁向阳.板栗几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山
西果树,2005(2) :21 ~ 22.
[7] 洪美峰,李小兵,张建华,等.板栗枝干害虫的发生与防治[J].
陕西林业科技,2008(2) :95 ~ 97.
[8] 谢心宏,王福久. 国外农药噻虫啉(Thiacloprid)———一种新的
叶面施用杀虫剂[J].农药,2001,40(1) :41 ~ 42.
[9] 张华峰,魏招云,魏初奖,等. 1%噻虫啉微胶囊颗粒剂防治松
墨天牛林间试验[J]. ,2010,29(5) :35 ~ 37.
[10] 袁媛,王明月,吕军美,等. 2%噻虫啉微胶囊粉剂防治板栗桃
蛀螟试验[J].江苏林业科技,2011(4) :
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
21 ~ 23.
(上接第 91 页)
[4] 邱国金,汤庚国.红叶石楠“红罗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的研究
[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41(5) :81 ~ 84.
[5] 曹德伟,秦勇,姜士友等. 稠李硬枝扦插技术[J]. 林业科技,
2002,2(4) :5 ~ 6.
[6] 邱国金,汤庚国.红叶石楠“红罗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的研究
[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41(5) :81 ~ 84.
[7] 周玉珍,李青,苏雪痕.金叶风箱果的硬枝抨插繁殖技术[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 ,22(5) :100.
[8] 乌凤章,王贺新,陈英敏.蓝莓嫩枝扦插繁殖技术[J].东北林
业大学学报,2007 ,35(1) :44 ~ 46.
[9] 文颖强,万春雁.不同基质配比对几种无核葡萄扦插生根的影
响[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7(3) :9 ~ 11.
[10] 教忠意,张纪林,李淑琴,等. 基质和激素对无刺构骨杆扦插
成活率及其生长影响研究初抱[J]. 江苏林业科技,2007,34
(3) :5 ~ 8.
[11] 李振坚,陈俊愉,吕英民.木本观赏植物绿枝抨插生根的研究
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84.
[12] 王文凤,李保会,张芹,等. IBA 处理对蒙椴嫩枝扦插的影响
[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0(5) :48 ~ 50.
[13] 彭少兵,孟颖光,何西凤.不同药剂处理对金叶接骨木扦插生
根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1) :
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
95 ~ 96.
(上接第 93 页)
参考文献:
[1] 刘志勇,周沛云,高巧珍,等.利用树干虫药带防治枣尺蠖技术
[J].落叶果树,1997,9(1) :28 ~ 29.
[2] H u Y J(胡玉佳) ,Bi P X(毕培曦). A study on lif e cycle and
response to herbicides of Mikania micrantha[J]. Acta Sci Natu-
rUniv Sunyatse ni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3(4) :88 ~
95.
[3] Kong G H (孔国辉) ,Wu Q G(吴七根) ,Hu Q M(胡启明) ,et
al. Further supplement ary data on Mikania micran tha H. B. K.(
Ast eraceae) [J]. J Trop Subtrop Bot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0,8(1) :128 ~ 130(in Chinese).
[4] Huang Z L (黄忠良) ,Cao H L (曹洪麟) ,Liang X D(梁
晓东). The growth and damaging effect of Mikania micrantha in
different habitats[J]. J Trop Subtrop Bot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
报) ,2000,8(2) :131 ~ 138(in Chinese).
[5] 冯安伟,章玉苹,岑伊静,等.薇甘菊乙醇提取物对假眼小绿叶
蝉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及其对蜘蛛的影响[J]. 环境昆虫学
报,2010,32(1) :54 ~ 59.
[6] Kong C H,Hu F,Xu X. Allelopathic potential and chem-ical con-
stituent of volat ile from Ageratum conyzoides under stress. JChem
Ecol ,2002,28(6) :1184 ~ 1195.
[7] Terrance DH,David FW. Ant-i repell ent terpenoides from Mikania
micrantha. Phytochemitry,1985,24:1197 ~ 1198.
[8] 张茂新,凌冰,孔垂华,庞雄飞等.薇甘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
其对昆虫的生物活性[J].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 :93 ~
96.
89 四 川 林 业 科 技 33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