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向日葵黑斑病流行规律的研究



全 文 :第1 0卷 第 2期 ( 增刊
1 8 95年 7 月
吉 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A e ta Ag r i c u lt
u ra eU n iv e rs ita t is J i l in n os is
V o l一 。
万. 1 .
N 0
. 2
向日典黑斑病流行规律的研究
于 莉 . 陆宝砚 王兴环
( 白城地 区农业科 学研 究所 )
摘共 向目葵黑斑病是一种流行性叶斑病 , 一般年份病指在 7 0左右 , 可减产 10 一幼% , 大
流行年份病指在 95 以上 , 减产 50 %左右 。 本文研究了该病的初侵染源及流行规律 , 试 验 表
明 : 向日葵黑斑 病的流行曲线呈 S型 。 病害流行主要受湿度 、 降雨量及其频度影响 。 特 别
是 7月至 8 月 10 日降雨量超过 185 m m , r ) 80 % , 同时 t ) 20 ℃的天数在 14 d 以上 , 病害 普
遍流行 , 湿度低于 70 % 不发病或不表现症状 。
关 . 润 向日葵 黑斑病 流行规律 初侵染源 .
向日葵黑斑病是由 A l t e r : a r `a h e l i a o t h i T u b a k i和 N i s h i h a r a 引起的 。这种病害在
种植向 日葵的国家如澳大利亚 、 印度 、 苏联 、 南斯拉夫 、 日本 、 美国 、 伊朗等国均有发
生。 特别是在南斯拉夫尤为严重 。 向 日葵黑斑病在我 国向 日葵种植区内发生普遍 , 流行
迅速 。 在高温多湿的季节里极易造成大流行 。 叶片早枯 , 子实干瘪 。 一般年份减产 10 一
20 %
, 大流行年份减产50 % 〔’ l 。 这是当前向日葵生产上所面临的一个严重而又巫 待解
决的问题 。 1 9 8 3年 ~ 1 9 8 6年我们对向日葵黑斑病的流行规律进行观察试验 , 以明确其初
侵染源 , 流行因素和流行条件 。 为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 材料和方法
1

1 初侵染源
1

1
.
1 病残体内病原菌的越冬试验 : 材料为秋末田间病残体 (叶 、 茎 、 花 盘 ) , 夹在
席头内 , 放于柴垛上 、 中 、 下层等 7 个处理 。 于次年 5 月 、 6 月检查每一处理病残体上
抱子萌发力。 并将病组织在 P D A平板上分离培养 , 检 查 A . h o l `。 。 t hi 形:成 菌落数量。
从越冬病残体上分离得到 A . h le “` ht i 在室内对向日葵幼苗进行接种 。 配制含 2 %蔗糖
的抱子悬浮液进行叶面喷雾接菌 。 用塑料袋保湿 Z d , 7 ~ 10 d 调查发病率 。
1

1
.
2 种子带菌试验 : 材料以 1 9 8 3年秋从 白城地区部分县及我所收集的部分种子 为样
品 。 每个样品为 25 9 。 加水摇动洗下所带的病原菌 , 离心沉淀 , 倒出上清液加入 l / 3甘
油 + 2 / 3
子的量 。
95 %酒精固定液 4 m l , 使其充分悬浮后镜检 。 用血球计数器来 估 计 分 生抱
重复 20 次 。 每克种子上抱子的负荷量用 N x V x 1 0 0 0 0
W
计算。
〔作者简介 ) 于莉 : 冷82 届植保专业本科毕业生 , 现在白城地区农科所工作 . 发表有 《 向日葵黑
斑病的田间评价和菌种繁殖》 等论文 .
收稿臼期 : 19 5 7一 x o一 l。
DOI : 10. 13327 /j . j jl au. 1988. s1. 008
34 吉 林 农 业 火 学 学 报 I二年
使用上述样品对于种子内部的带菌情况也做了观察 。 将种皮和种仁分开 , 经表面消
毒后放置于 P D A上进行分离培养5~ 了d , 检查 2 0 个菌落 , 重复 2 次 。
1

2 流行规律
调查品种为田间自然发病的派列多维克 。 19 8 3一 1 9 8 6年 , 4年间每年从 6 月 18 日起 ,
每隔 3 d调查 1 次 , 定点调查 10 株。 从下部第 3 对叶片开始记载每一叶片的病情指 数 变
化 。 分级标准见表 1 。 结合气象资料分析向 日葵黑斑病 的流行条件 。
裹 1 病 愉 分 级 标 准
病 级 o r 2 3 4 5 6 了 s
病斑占剩余叶面积 (拓 ) 蕊 1 簇 5 镇 一0 ( 2 0 毛 3 0 ( 5 0 延 7 0 毛 一0 0
2 结果和讨论
2
.
1 初侵染源
2
.
1
.
1 病残体内的病原菌越冬试验 : 经 19 8 2 、 1 9 8 3年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 至 次年 6
月止 , 除地下 1 c5 m 的处理丧失活力以外 , 其他处理均有生活力。 地下 1c5 m处的病 残 组
’ 织从 5 月初开始腐烂 , 丧失生活能力 。 而其它处理的病残组织表面的分生抱子仍然具有
萌 发力 ( 见表 2 ) 及病残组织内部的菌丝仍 叮 j三生新抱子见表 3 。 用分离培养得到的分
生抱子对向日葵幼苗接种 , 发病率达 90 % 以 上 。
裹 2 越冬后发病前分生抱子萌发力的洲定 ( 138 3一 1 98 4年 )
处理 ( 叶片 ) 5月抱子萌友率 ( 形 、
8 2
9 3
8 g
8 8
6月袍子萌发串 ( 耳 )
7 3
4 0
.
9
8 1

4
室己层上面
上中下障表
温垛风冷地
地 下 1 c5 m 处
了2
3 8
己腐烂
6 2

2
9 5
.
6
9 2
8 9

8
已腐烂
裹 3 越冬后发病食组织内 . 丝产生人 。 h e l ia nt hi . 落能力
分离总数 产生菌落数 产生菌落能力 ( 拓 )
叶 一13 5了 _ 50 .
茎 9 2 6 4 70
牙七 . 盆 4 8 1 4 2 9 . 2
经分离培芥种子表 l面、 神皮内 、 种仁上均带有 A . he l ia , t八i见表 4 。
夕、 表 3 、 二友 4 一可见组织内的带菌率较低 , 实际带茵率要比这高 。 因为在分离培养病
残组织 义种子时带 言大量的 A . t。 : “ :` 。 种口带菌率为 5 8 . 5% , 种皮内为 85 。 8 % 。 日j 且
A
.
et : “ 沁 住P D A上生长速度快 , 因而影响或抑制了 A . 触 l£an ht `的出现 。
第 10卷 第 , 期 。 抄干,」) 于莉等 : 向日葵黑斑病流行规律的研究 _ _
_
_
_ _ _ _
_
_ _— 少
品 种
裹 4 种子衰百及组舰内带 A 。 h el ia n t hi 的. 况
每克种子抱子盘 ( 个 ) 种皮带菌率 ( 男 )
白之冬杂一号
` 长 岭 .
匈牙利四号
派列多维克
6福0
4 8 0
24 0
56 0
种仁带菌率 ( 终 )
1
.
7
0

6
0

6
流行规律
从田倒的调查中 , 我们认为在大量的感病寄主存在的状况下 , 环境因素 , 特洲是气
象因子对病害有着巨大的影响 , 是病害流行的主 丁因素 。 向 日葵 L燕斑俩在 4 年中的发
八浓)侧蛇ù限年
报理仁该
(尸à明犷
发 展和气象因素的关系如图 1 所示 。
从病害的流行曲 线 一可 以 看
出 , 田间从 6 月中旬发病 : 而且
病害扩叹缓慢 。 从 7 月 10 日至 8
月上旬病害扩 展迅速 。 1 个病害
的流行 依赖寄主 , 病原菌和 环境
3方面因索的相互作用 。 A . h 。 -
I沁耐 hf 在向日葵的 整个 生育阶
段都可以侵染 。 一9 83年和 1 9 8 6年
6 月中旬从田间采回没有症状的
派列多维克和实生苗进行室内保
湿 。 发病率分另11是一0 0 %和 7 1% 。
说明在 6 月 A . h e l `a , t无i 已经具
有侵染向日葵的能力 。 不表现症
状则是田间湿度不够 。 一般年价
6 月的平均湿度在 60 % 左右 , 平
均气温在20 ℃左右 , 温度基木上
可以满足抱子萌 发 和 侵 染的需
要 。 涅度低于 7 0%不发病或不表
现症状 。
{
. 护
/ 广 /】 户护 夕 _ 一口 产
, .。 … ` , 万 .…几. / 6廿 2 ` 旅一 / 7 0 1 2口 1 向日典一斑清流行动态与沮 、
_
一9 5 3年
_ … _ … _ . .一 1 98 5年
洲度的关系
1 9 8 4年
一 x 一 x 一 只一 、 g R 6年
D 为病情指数 r 为相对湿度 t 为气温
由图可知 , 1 9 8 5年和 1 9 8 6年发病早 , 这与 6 月的平均相 对涅度和连续降 雨 天 数有
关 。 19 8 5年 6 月 ` 日至 1 2日连续 7 d降雨 , 降雨量达卜8 . s m m 。 i , 5 6年 6月下 旬平均湿度
为 8 0 . 1% , 6 月 23 日至 3 0 日连续 s d降雨 , 降雨量为 l o o . s m m 。 在田间调查 , 这 两 年均
在 6 月底以前发病 。 1 9 83 年 6 月下旬未出现过连续降雨天气 , 降雨量为 l . Zm m , 平均相
对湿度为“ . 3 % 。 田间调查 6 月末以前一直末发病 。 6 月中下旬的平均相对涅度 、 降雨
频数和降雨量是决定 1 年 中病害发生早晚的关键 。
A
. 加 I初耐从 侵入的最适温度 25 一30 ℃ , 相对湿度 95 %以上【2 ]。 不满足这个 条 件
病原菌也能侵入 , 但潜育期相应地延长 。 7 月的平均温度在 2 ℃左右 , 最高气温在 3 。℃
左右 。 一般年份平均湿度在 75 %左右 , 涅度在 80 % 以上的天气也常常出现 。 己 图 可 见
吉 沐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18 8 0年
19 8 3年 7月上旬病情指数由O 迅速上升 2 1 . 3, 这一阶段连续 d8 降雨 ( 中 间 隔 ld ) , 平
均湿度达 82 % 以上 。 说明病原菌早已潜伏 , 未发病只是湿度不够 。
7 月降雨集中 , 雨后持续的高温高湿天气加速了病害的扩展 。 相对湿度和降雨频度
决定了病害的流行速度 。 7 月 1 臼至 8 月 10 日相对 i显度 : 》 80 % . 平均温度 t ) 20 ℃的
天气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 这 J样的天气持续的时间愈长 , 病害流行的愈迅速 。 这一阶段的
降雨 量及 : 》 8。% l『时 t ) 20 ℃的天数决定向 日葵黑斑拉 的发生程度 。
裹 弓 流行程度与气象因案的关系
年书于 汽行程度
( 7月 1 日一 s J」1 0日 )
r ) 5 0拓 t梦 2。 ℃ ( d )
( 7月 一日一 s月 一。日 )
降雨量 ( m m )
{:::
1 9 7 9
1 9 8 3
19 8 4
1 9 8 5
1 9 8 6
大 流 行
大 流 行
大 流 行
中度 流行
轻度 汽行
大 流 行
大 流 行
1 6 2 9 n

1

1 4 2 0 3

1
1 6 工8 9。 0
1 3 1 8 2
.
7
5 9 0
1 7 1 8 5
.
4
1 6 2 9 4
_
2
裹 6 流行条件与病情指橄的相关系教
( 了月 l 门一时1一。日 )年 份 病 倩华数 相关系数
r ) 5 0终 t ) 2 0℃ ( d )
1 9只 3
1 9 已4
1 9 8 5
1 9 8 6
8 1

5
6 1
.
3
97

8
9 2
_
9 9
0

9 9 3
一一一一一一比5?一ù一
. ’ a ~ 。 . n l . a ~ 。 . 0 5
3 结 论
3
.
1 病残体内的菌丝及其表面的分生抱子 , 在室内 、 风障 、 冷室 、 柴垛里 、 地表 面 均
闷一越冬 。 至次年 田间向 日葵幼苗发病前其分生抱子和菌丝均有生活力和致病力 。 种子表
而 、 种仁和种皮都带菌 。 试验结果表明 : 向 日葵病残体 、 种子是向日葵黑斑病的初侵染
源 。 病株残体是主要的刊侵染源 。 种子带菌对 于远距离的传播起主导作用 。 试验结果也
表明 : 埋入地下的病残休在 5 月后即已烂掉 , 丧失活力 。 所以秋翻地是减少初侵染源的
一个重要措施 。
3
.
2 向 日葵黑斑病的流行曲线呈 S 型 。 病害的发生 、 流行主要受湿度 、 温度 、 降 雨 量
及其频 度的影响 。 特别是 7 月至 8 月 10 日降雨 量超过 1 8 5 m m , : > 80 % 同时 t 》 20 ℃的
天数在 14 d 以上 , 病害就会大流行 。
3

3 湿度低于 7 0 %不发病或不表现症状 。
3
.
4 有利于向日葵黑斑病流行的天气是 ; r ) 80 % , t ) 20 ℃连续在 6 d以上 。
(下转第 39 页 )
竿切卷 第 2期 (增 刊 )李庆林等、 厂个梗稻 品种配合力分析3 .
一般配合力都不高 , 单株穗数特殊配合力最低的组合亏: 二 : , 其双亲一般配合力都较高 .
因此 , 不能排除从一般配合 力都不高或一般配合力都高的双亲中 , 出现具有较高特殊配
合力或较低特殊配合力的可能性 , 只是这样的情况机率极少 。
3 讨论
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抓 。 多怪木各性状的一般瓦合力与杂交组合性状特殊配合力 , 关系
是十分复杂的 。 因此 , 在水稻育种工作 中 , 既要重视亲木的一般配合力 , 也应重视杂交
组合的特殊配合力 。 在未弄洁东术的遗传性之前 . 要想尽快造育 出优 良品种 , 应多配杂
交爪八合 。
生厂上的优良品种不一定是杂交育种的优良亲术 。 秋光构成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
都是负值 . 所以杂交育种利用秋光作亲本 , 要选有 出超过秋光的后代 , 另一亲本丰产性
上必须超过秋光 , 并且主要性状不应存在链锁 。
粒审 、 株高 、 穗期等性状的狭义遗传力较高 , 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小 , 在杂交育种
选育中可根据育种 目标在早代严格选择 , 有效穗 、 着粒密度 、 穗长等性状狭义遗传力较
低 , 需待群体纯合性水平较高时加以从严选择 。
太文承蒙陈恒鹤副研究员指导 , 谨此致谢 。
参 考 文 献
高之仁 。
赵安常 .
序佩言 ,
刘来副 ,
蒋志农 ,
: 1 2一 1 5
曾 口勇 ,
屁开达 ,
1 4 5一 1 5 1
数最遗传 学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19 8 6 : 3 51 一 36 9
苗重庆 . 粕稻数量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 作物学报 , 19 舰 , 8 ( : ) : 1 13 一 1 17
水稻主要性状祝合 力的分析 、 遗传 . 1 950 , 2 ( 5 ) · 2 一 24
毛盛 贤 , 黄远樟 , 作 物数量遗传 . 农业出版社 , 19 8 4 : 2 4 3一” 。
周玉布 , 陈夭茗 . 数量遗传在育种上的应用问题当议 . 云南农业科技 , 1。邪 , 8 2 ( 2
袁作廉等 . 杂 交水稻主要性状配合力的分析 . 水稻科技资料 . 19 86 , 31 ( 3 ) : 13 一 15
黎汉云等 . 杂交水稻 主要性状纪么力、 遗传力的初步 研究 . 作物学报 , 1 98 2 , 8 ( 3 )
(
_
l
一接第 36 页 )
参 考 文 献
郑怀 民 , 辽宁农业科学 , 一9 5 6 , ( 4 ) : 2 6一 3 1
2 A l l e n S J
e t a l l
.
p 五t o p a t h o l o 琴y . l g s 3 , 7 3 ( 6 ) , 8 9 ,一 8兮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