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 畜牧兽医版 旧8 7年第 1期
扁穗牛鞭草优良性能的初步观测
吴玉珍 、 王晋蜂 、 易旭初 、 林代俊 .邓 军
为实现畜牧业生产现 1弋化 , 加速草原建
设的步伐 ,积极建立人工草地已是当务之急 ,
也是摆脱靠天养畜的被动局而的重要途径 。
人工草地发展速度的快慢与所用草种的草质
好坏 、 产量的高低 、 有无抗逆性 、利用年狠的
长短有关 , 这些都是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 。
扁 德 牛 鞭 草〔H e m a y t h , i a e o n l p ,℃ 55
l( f )R Br
. 〕是四 川省主要当家草种之一 。 它是
禾本科牛鞭草属的多年生刘割型牧草 , 经我
院试验地于 1 9 8 2年栽培以来所获资料印证 :
该草的特 征是适应性广 、 繁 殖 快 、 管 理 粗
放 、 抗逆性很强 、 各类性畜均喜食的高产优
质草种 。 因此 , 是建立人工草地的主 要禾本
科枚草之 一 。
一 、 ·试验观浦地点自然概况
扁穗牛鞭草试验 、 观测地 分别 设于宽谷
丘陵地的国川省阳平种牛场 、 地处川西南山
地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五一乡麦岔村及
地处成都平原的西南民院校园和农场 。
各试验 、 观测点的气候状况
观汉` 、 试验点 之叭
省。日平种 `卜场 { 5 16
平均
( C
极端阅极端最 ’科午水1年 、。照 `无霜期高温℃ {低温 C 一`,刀m ) {( 「习 ) 1 0℃积温. 地貌类型天
八0njōUOU
ù八O弓自
`
ILrl
-
!
l…ù、少,`o
泪佩)
1 6
。
8 一 3
民院校园 、 一 1 7
3 6一
1
3 7
·
5 {
一 ;5
3
)
1 5 0 `
{
0
: 1 0 5 0
1 () 7
1 2 0
5 3 0 7
4 9 5 0 一 5 3 2 0
宽谷丘陵
平 原
. . . .翻, . . 口 . , . . r . 尸 . . , ,目 . . . . . r , , . . 侧. 口 . , 门, . . . . , . . . . . , , 目 , . , 月 欢. . . . . , . . . . . , . . . ~ , 侧 . . . `` …洲叼, . 口阅. . .卜 汤 . . .七 习 . , . . . . 甘` . . : , 一 1 . , . 口 ,一 r 、 . . 口 . . . . ,
试验 海拔地 }( m
地貌类型
七月均温 `C
2 3一 !
年均放 !年均竣
高温℃ }低温℃
年降水
(
n 飞m )
年 日照 {) 1。℃ 1无霜
( ”寸 ) ! 积温 1 ( 天
期
)
we川引州.一
德 昌五一 {乡崖盆村 { 13 5 0
河谷山
地 2 4 1 2
.
6 7 1 6 4
。
2 5 2 8 6
.
5 5 2 8 6
。
8 ! 2 9 4
。
5
二 、 试验设计及观测项 目
本试验小区布局为顺序排列 , 设 1一 2
次重复 、 小区面积 2 一 3 m ’ 。 试脸 设 于 本
院校四 、 农牧场及凉山州德昌只 。 阳 平种牛场
为对 !!找刃人晒 l点 , i火巧久斗; {, {,为扁德 ’ !几鞭 心`。
观测项 lj : 生 自期 、 茎叶比 、 牧草鲜 玉
叶倾角 、 茎粗 、 节间 一长 、 分孽数 、 根深 、 根
幅 、 地上部分与根系比值等 。
三 、 试验内容及结果分析 :
( 1 ) 不同田间结构与栽种方式对收草
生 长发 r了的影响 。 田 nl]结构与栽种方式是收
草栽培的上要拼作错施之一 , 不同的栽培方
式 交系 , ·任农草的葫发 、 分孽与 ) ,刘勺l一 长 , 了〔
丘;}l少l几花结分呀, i任关系丘、 ,l收草的 l ,!· 介,i(角 、 生物
学形态 ( 甸甸 、 抖依或直立 ) 、 产 敬 与 再
生 。 现将试验调查与测定列 人于 l了 ;
2 8
衰 1 扁抽牛往草不同毅种结构与产且的关系 民院农场试验地
丽藏酥荻石石石药落丽而石 5混剩 3八端r司~奏氰石丽牙万勿蔽丽{万石J
承不休叭气力 ’ / 田 { 工· 乙 } J ) “ · “ { 1 工 1 ` 1 { 工U { 乙乙丽孤覆万顽丁不不不 -一几蔺一 一{万汤匡汀一不丁砚于一蔽褥董几盯几舔一{赢一{一碗百万一…~丽{~飞一赫下 i百丽下石丽 -
衰 2 扁粗牛狡草不同栽种方式比较 德昌五一乡衰岔村
区 }栽种方}栽种{出苗{草层高 {株高 !叶片{叶片大刁、 } 根 茎 ( 。 m) }地上部 !测 定
号 } 式 }数 {数 } ` C m’ 】`c m, {数 卜长 ` 宽 l)茎长…节数 { ’省…茎粗 }分禁数 { 日 期二一丽 …30 卜1下 15 「 25 } 7 15 · 0 . 4 」 8 {2 . 5 {二丽厂一了 {碗 . ,.ir -一了…扦插 is0 …丽 , 一丁一卜7 { 7 卜6 · 。 . 4 {丽作一 ;云百.河一百一 ’一二一
兀 ’ 平放
}
3 ”
!
2 5
{
2。 …3。 …8 } 1 8 x 。 · 4 { 1 2 { 4 13 1。 · 5 1… 5
一
/ 扦插
}
3 0 2 4 1 7
}
2 2 } 7
}
1 6 · 。 . 4…8 ! 3 …2 . 5 {。 . 5 3 5
V
l
平放 ’ 3。
{
3 0
1
2 0 2 7
、
8
「
1 5 x 0
. ` { 9 1
,
.
2
.
5
}
0
.
4。 , 3
衰 3 扁称牛报草不同栽种密度下茎叶央角变化 阳平种牛场
篇群…·一11。。。。一11 5。。。· /一…2 5。。。一儡1沪裂鳄 ;到一嚣一 _ {一釜一…一介厂 一瑟一…一署一!弩`
从表 2看出 , 当年平放栽种的扁穗牛鞭草
平均出苗数为 2 5 . 3 3株 , 占 平均 栽 种 数的
5 4
.
4%
,草层高平均 l s . 3 3 e m ,株高 2 7 . 3 3 e , n o
扦 插 平 均 出苗 数 23 株 , 占平均栽种数的
7 6
.
6 % ;草层高平均 1 7 0 e m , 株高 2 4 . 5 e n 、 。 平
放叶片数为 7 . 67 片 , 叶片大小 3 . c2 m ’ ; 茎长
9
.
6 e m , 节数 3 . 0节 , 平放节 I’de 长 2 . s e m , 茎
粗。 、 4 3 7c m , 地上部分萦数 3 . 6枝 。扦插节 间
长 2 . s c m , 茎祖 o . 4 7 5 e m ; 地 上部分萦数3 . 5
枝 。 由上述数据可知 : 平均出苗数 ,草层高 ,
株高 , 叶片数 , 叶片大小 , 茎长 ,节数 ,茎粗
等 , 均是平放栽种的增长幅度显著高于扦插 ,
节间长平放与扦插相同 , 地上部分集数为平
放大于扦插 。
平放栽种优于扦插的原因是 : 牛鞭草喜
湿润生境 , 而深开沟平放茎节浅复土与扦插
栽种的时间均是 1 9 8 5年 1 1月 , 此期为凉山州
( 川西南山地 ) 干季开始 , 其降水量仅为全
年降水量的 10 %左右 , 因而牛鞭草要经历 5
一 6 个月的千季 , 由于低湿 , 高蒸发 ( 特别
是河谷地带温暖干燥的风加强了蒸发 ) 形成
不同栽种措施对收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十分
显著 , 扦插的牛鞭草茎节 , 除近去的部分理
入土内 , 大部分裸露于温暖干燥 , 蒸发较强
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下 , 植株及土表水 分的蒸
发较剧 , 加以长期未形成根系 , 除冬季休眠
和缓慢进行代谢作用外 , 不能正常进行光合
作用 , 因而进入早春雨季又未到来之前 , 其
萌发生长速度大大低于埋入上内 , 水肥条件
适宜的平放栽种的牛鞭草 , 从不同栽培方式
所出现的牧草产量差异说明 : 晚秋播牧草 ,
在亚热带 、 低海拔条件下 , 冬春水分是枚草
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 。
不同栽植密度与收草产量关系说 明 ; 栽
种密度大 , 则一定面积上基本株数必然较多 ,
土地的有效利用率较高 , 对水 、 肥 、 光 、 热资
源的利用也更合理经济 。 密度大 , 植株叶倾
角较小 , 叶片背腹受光 , 促进了植株分萦数
和叶片数的增多 , 因而收草产量高 。 如种植
株行距为 3 x 2 0c m , 基本林数为 2 万 时 , 经
一茬 xlJ 割 , 亩产量为 4 3 5 6 k g , 而株行距为 3
x Zo c m
, 基术株数为 10 万株时 , 经一茬刘 割
产量仅 1 86 7k g , 前者 较后者增产 1 3 % 。 但
密植应适宜 , 以免影响通风透光 , 植株争水
肥而降低产量 。 栽种方法以开沟短节撒播既
省工而且成活率高 , 增产幅度 也较大 。
在稀植条件下 , `牛鞭草墓部茎 , 横卧地
面 , 逐 .渐向上倾斜 , 科、型松散 , 茎与地面夹
角很小 , 仅 1 1 。 , 而叶与茎的夹角较大为 85 。
因此光合效率低 , 且利于杂草丛生 。 加大种
植密度 , {一才;形则渐紧凑 , 茎与地而夹角 也渐
增大 , 而叶片与茎的夹角渐逐缩小 。 在种植
密度为 2 . 5一 3 万科: /亩时 , 茎与地而夹角近
于 90 。 , 株形直益。 口一卜与茎的夹角较小 , 为
4 4 。 。说明增大种植密度 , 不仪能增加光合面
积 , 提高收草产量 , 而且株型直立有利于刘
割 , 降低成本 , 提高经济效益 。 因此合理密
植是充分利用光能实现增产增收的关键 。
扁穗牛鞭草是弃肥牧草 , 对氮肥特别敏
感 , 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 , 如雨水充沛 , 热
量条件较好 , 则产量较高 。 土壤中施适量的
N
、
r
、
K增产效益显著 、 尤以 N肥增产 作 用
较大 , 如每亩施N s k g }l寸 ( 乡个混合少量 P 、 K
肥 ) , 则收草亩产达 1 3 3 3 . 0凌k g , 较 施 N s k g
UJ ( 7 3 3
.
3 5k g ) 增 产 8 1 . 7 7 % , 较 父」. 照
( 60 3
.
3 5 k g ) 增产 1 04 . 03 % 。 但我们 未能进
行N 、 P 、 K 单施及不同组合的试验 。
( 2 ) 不同生 育期扁穗牛鞭草的生物学
特性差异 ( 见表 4 ) 。
由表 4 可知 , 随着收草生长天数增加 ,光
衰 4 扁抽牛鞭草生长状况观浏 民院试验地
草层高
( e ln )
2 0
。
6 5
株高 ( c n i )
2 5
。
5
.
ù8一7介`-no
株均值、又3一10\ \ \期一/\ 、测定一日15
“ ” / ” }_些竺_
3 / 4 , 2 7
.
2
亚…三三,一燮一二
1 4 / 5
’ 5 9 . 7 ’ 7 3 . 8
日十片数 1地上部 ” ” p卜片·大刁、 …一丝一
(
,
一 竺 i全竺竺…攀 !节 “一
i卫 一 , 一 `二里竺州 ’ 。 ·州 · ”尘二一 一孙 一兰上生纤`一一生 乡8 )兰乡型少生}“ , 6 一二一竺 一兰兰 ,吧一脚 3一8· 8 1 3· 5 3 0· 7 x o· 5 4 14 8· 9 6· “
茎 ( e m )
节间 一氏 }茎租
3
.
9 5 0
.
3 5
4
。
2 0
.
3 9
4
。
6 0
。
4 0
5
.
4 0
。
4 1
7
.
3 0
。
4 2
照增 长, 雨 乒的到来 , ’ }立鞭草生 长 发 汀 加
速 。 据观测 , 3 月 15 日至 3 月 23 日 ( 19 天 )
根茎 日 一平均增 长 o . 2 0 c m , 3 月 23 日至 4 月 3
日 ( 1 天 ) 根茎 日平均增长 0 2 4 c m · 4 月 3
} l几二4 ) } 1 8 「1 ( 16天 ) 根茎 「l平均增 长 0 . 5 3
e m , 4 )1 1 8 } }至 5 ) _! 1 4口 ( 2 6天 ) 札之茎 卜1平
均增 长 l . 0 2 c m 。 说明 `1’. 鞭草是我热 、 汗光 、
喜湿的牧草 。
农 5 扁抽牛鞭草不同族抽季节成活率比较 民院试脸地
春
栽 ; 测
种 , 定
日 } 株
期 , 数
一 夏
成活率%成活率%测定株数栽种日期成活率
5 6 5 / 4 { 5 0 : 1 0 0 …8 5 6 / 7 } 5 0
(% )
9 4
测定株数
8 3 1。 / 9 …5 0 . 0 2 { 8 4 2 8邝 , 5。 } 7 8
种栽日期成活率%
不同季节栽植的牛鞭草成活率有显著的
差异 。 从测定数据可知 : 成活率以春季为最
高 , 其次为夏季和秋季 , 而以冬季最低 。 因
春季栽种后 , 雨季迅速到来 , 气温也较适宜
所以成活率较高 , 夏季雨热同季 , 成活率与
春季栽种的相近 , 秋季气候凉爽也较湿润 ,
有利于牛鞭草萌发 , 因此成活率仅次于春 、
夏季 , 冬季气温较低 ,根茎在未形成固定根以
前 , 只能缓慢的消耗贮藏物质 , 而此期细胞
增殖缓慢 , 萌发能力也较低 , 故有部分生活
力弱的根茎便不能萌发 。
( 3 ) 不同生育年限扁穗牛鞭草的产量
及根系状况
从测定可知 : 扁穗牛鞭草根 、 茎 、 叶的
比值 , 一年生与多年生草均是茎的比重最大 ,
一年生草平均为 51 % , 三年生草为56 % , 而
叶与根的比值差异不大 ( 均为鲜垂 ) 。 说明
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 , 虽然扁穗牛鞭草根系
渐发达 , 叶层也增多 , 但茎的增长更为迅速
因而茎的重量是构成植株重量和单位面积产
量的主要成分 。
就收草产量而言 , 从一次测产看 , 扁穗
牛鞭草在栽植后第三年产量达到最大值 , 随
着利用年限的延 一长 , 产量逐年下降 , 五年后
产量和第一年接近 。 ( 阳平种牛场牛鞭草产
量第一年总产每亩 6 0 0 0一 7 5 0 0k g , 第二年每
亩总产为 8 5 0 0一 10 0 o 0k g , 小区试验地 可 达
l
.
4 2 6 k g )
。 在禾术科牧草中产量之高居 于
前列 。 虽然产量逐年有所下降 , 但仍然较一
般禾本科牧草为高 , 而且一年中多次XlJ 割 (
四川亚热带 、 暖温带气候下 , 可 xlJ 割 4 至 6
次 ) , 再生性强 。
衰 6 扁称牛扭草不同生 , 年限根系状况 民院试验地一牛二
注 : 才民层 1一 30 c m土层 共分三层 即 : 1一 10 、 n一 20 、 21一 3 c0 m 、 才民的体积 用量简从
中加 水依排开 同体积水的容量 而 刚得 。
是一种安全有效 、 简单易行和便于推广的措
施 。
乳房炎的感染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
过挤奶员的手 、 擦洗乳房的毛巾以及挤奶杯
的污染 , 致使细菌经乳头管侵入乳房组织而
患病 。 药物浸泡不仅可将附着于乳头周围的
病原菌杀死 ,而且在刚挤完乳时 , 由于乳头括
约肌尚未完全收缩 , 加之由于挤奶而造成的
乳房内部的负压 , 使部分药液经乳头管被吸
入 , 起到了对乳房内部的消毒灭菌作用 。
2
、 实验所用药物 , 几乎不对奶牛的乳
房及乳汁产生不良影响 。 该药液杀 菌 能 力
强 , 尤其对化脓球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
许多非芽胞型致病菌和霉菌都有强大的抑菌
和杀菌作用 。 此外药液杀菌速度快 , 对组织
的刺激性小 , 毒性低而穿透力强 , 并有一定
的脱脂和除污的功效 。 特别是药 液 中 加入
了 1 % 的甘油 , 对乳头上皮组织起到了 良好
保护作用 。 实验过程中未发现乳头千燥及致
裂 , 治疗后镜价乳汁 , 绝大多数乳汁中乳腺
上皮细胞减少 , 白细胞减少 , 总数 下 降 到
50 万个 / 毫升以下 , 乳汁理化性质测定达到
了健 康标准要求。 生产上表现为日产量的稳
定及渐进回升 , 奶质趋于正常 ( 本场在未治
疗前 , 将牛奶交售给公司时 , 经常发生因奶
质下降而被迫降低售价 ) 。
3
、 影响药物浸饱乳头对隐性乳房炎疗
效的因素较多 , 如药物本身的作用 , 奶牛自
身的抵抗力的强弱 、 饲养管理 , 挤奶技术及
卫生条件的好坏等 , 为了达到控制隐性乳房
炎的目的 , 建议应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 ,
在治疗中 , 应每月对泌乳牛进行一次抽样检
查 , 并针对性的进行乳头浸饱 , 这对维持和
巩固疗效 , 防止复发和新的感染是一种省时
省力的必要措施 。
主要参考文献
①市川中雄 ,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现状 ,
《 国外兽医学 》 畜禽部分 , l : 2 1 , 1 9 8 6 。
②大森常良 ( 日 ) , 何英译 , 《 牛的传
染病 》 , 58 3一 5 93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③甘肃农业大学主编 , 《 家畜产科学实
习指导 》 , 1 9 82 。
④郑星道等 , 奶牛隐性型乳房炎诊断方
法的比较 , ( 内部资料 )
⑤王兴亚 、 刘绪川等 , 乳牛隐性乳房炎
诊断方法的比较试验 , 《 兽医科技杂志沙 ,
12
、
4 一 8 。 19 8 1
⑥李国江 , 介绍日本农家奶牛乳房炎的
防治 , 《 黑龙江畜牧兽医 》 , 3 , 4 8 ,
1 9 8 6
0
⑦吴学聪 , 《 家畜乳房疾病 》 , 农业出
版社 , 1 9 8 2 。
一~ . , 、 , , , 叭 . 一 , . 旧 . 一`- ~ ~ . . . .一 , , . . . . . . . 叫 , . , 州 .口 , ,( 上接3 1页 )长速度快 , 产量较高 。3 、 扁穗牛鞭草是弃 l岛温 、 高湿 、 肥沃土壤的牧草 , 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 , 对水肥要求较高 , 试验证明 , 在雨季生长加速 , 对N 、 P 、 K的施用较敏感 。 尤以施 N增产效 果
最显著 。 当每亩施N S 公斤 、 P 、 K各2 . 5 公
斤时 , 牧草亩产 7 3 3 . 3 5公斤 , 比对照组增加
12
。
2 4%
, 当 N月巴增至 15 公斤 , P 、 K肥 各 增
至 5 公斤 1寸, 亩产为 10 6 6 . 7公斤 , 比对照组
增加 6 3 . 2 7% , N肥增至 3 0公斤 , P 15公 斤 ,
K 10 公斤时 , 其亩产为 13 3 . 04 公斤 , 比 对
照组增力1110 4 . 0 3 % 。
4
、 牛鞭草的繁殖方式要为根茎繁殖 ,
收种极困难 , 经试验 已有初步效果 , ( 1 9 8 3年
10 月从试验地收到饱满种子 49 粒 ) 尚需进一
步试验 。 但无性繁殖的种茎栽插 , 撒布等方
法简便易行 , 宜于推广 。
注 : 在阳平种牛场大田测定中 , 得到何
应阳 , 王德华同志大力帮助 ,在此深表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