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安徽农业科学 Jo u m a lo f A nh u i A gr i. S ei. 1 2 0 4井 2 (2 0) : 6 69 5一 6 69 8石 7 3 5责任编辑 陈娟 责任校对 李岩
广东农业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入侵的历史阶段与特点
练惠通` ,黄泽文 2 ,张 波3 ,黎子理 ` ,招观龙` ,黄金雄` ,向安强3 *
( 1
. 广东省博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广东博罗 5 161 0。 ; 2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 10 0 0。 ; 3 .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广州 5 106 4 2)
摘要 广东地区是我国大陆薇甘菊入侵的首发区 , 同时也是薇甘菊危害最为严重地 区 , 分布较广 , 入侵范 围较 大 。 至今 , 薇甘菊几乎覆
盖广东全省各地区 ,对广东的经济、 社会以及生 态环境等造成 巨大 的危害 。 薇甘菊的防 治主要有人工 防治 、 化学防 治 以及生物 防治 3 种
手段 。 化学防 治是现今防 治薇甘菊较为常用 的方法 , 主要的化学药剂有森草净、 草甘嶙 、 2 , 4刁 、 灭薇净等 。 在生物 防 治方 面 , 常用防 治
薇甘菊的主要天敌有薇甘菊蓟马 、 艳婀珍蝶 、 安婀珍蝶 、 小衰蛾 、 紫红短须瞒 、 芜丝子等 。 在利用 方 面 , 至今我国对薇甘菊的利 用研究 还
不够深入 ,研究较少 , 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
关键词 薇甘菊;入侵阶段 ;特点 ; 广东
中图分类号 5 4 5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5 17 一 6 6 11 ( 2 0 14 ) 2 0 一 0 6 6 9 5 一 04
H i s t o r ie a l S t a g e s a nd C h
a r a e t e r i s t i e s o f I vn
a s io n o f A l ie n S P e e i e s M i孟a n 故 m icar
n 动 a in G u an g d o ng P r o v i n e e
L IA N H
u i碗 o ng
,
X IA N G A n月 ia n g e t a l ( B o lu o A g ir e u l t u ar l eT e h n o lo郡 R习 m o t i o n C e n t e r , B o lu o , 晓 a n g d o n g 5 16 00 0 : So u th C h in a A g ir -
e u l t u ar l U n i v e sr iyt
,
G u a n g z h o u
, 晓 a n g d o n g 5 10 6 4 2 )
A b s t r a e t 晓a n g d o n g P or v in e e 15 th e if sr t a er a in v a d e d b y iM无a n i a m i e r a n ht a a n d t h e m o s t s e r i o u s ly e n d a n g e er d a er a in C h in a . iM无a n i a m i -
e
ar
n t h a 15 d i s t ir b u t e d w id e ly w i th
a la 塔e in v a s i o n ar n g e . 5 0 fa r , iM无a n i a m i e ar n t h a e o v e r s a l m o s t a ll er g i o n s in G u a n g d o n g P or v in e e , e a u s in g
g r e a t h a mr
t o th e e e o n o m y
, s o e i e yt
a n d e e o lo g i e a l e n v i or n m e n t
.
C u r er n t ly
, a rt i if e i a l e o n t r o l
, e h e m i e a l e o n t or l a n d b i o l o g i e a l e o n t r o l a r e th er e
m aj o r m e a n s fo r th e p er v e n t i o n a n d e o n t or l o f iM无a n i a m i e ar n t h a
.
C h e m i e a l e o n t or l 15 a e o m m o n ly
u s e d m e th o d t o p er v e n t a n d e o n t or l iM无a n i a
m i e ar
n ht a
.
S u ifo m
e t u or n m e thy l
,
g ly p h o s a t e
,
2
,
4刁 a n d M i e w e i j in g a er th e m aj o r e h e m i e a l a g e n t s . In b i o lo g i e a l e o n t or l , L i o th ir p s m ik a n i a e
P ir e s n
.
,
A e t in o t e th a li a p y rhr
a , A e t in o t e a n t e a s
,
C叮 p t o th e le a m i n u s e a la B u t le r , B er v i p a l p u s p h o e n i e i s a n d C u s e u t a e h i n e n s i s a r e m aj o r p er d -
a t o sr o f iM无a n i a m i e r a n ht a
.
A t p r e s e n t
,
li t t le in fo r m a t i o n 15 a v a i la b le o n th e u t i li z a t i o n o f iM无a n i a m i e ar n ht a in C h in a , w h i e h r e q u i r e s fu rt h e r
I n V e s t l g a t l o n
·
K e y w o r d s iM无a n i a m i e ar n t h a : In v a s i o n s t a g e : Ch a r a e t e ir s t i e s : G u a n gd o n g P or v i n e e
薇甘菊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农林杂草 被列为世界上最
有害的 10 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是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之一 给我国的经济 、 社会 、 生态等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 广东
地区是我国大陆薇甘菊入侵的首发区 ,同时也是薇甘菊危害
最为严重地区 分布较广 六侵范围较大 在广东的绝大部分
地区都有分布 。
薇甘菊原产新大陆热带中 、 南美洲 规在全世界大部分
地区都有分布 。 1884 年 薇甘菊在我国首次出现在香港动植
物公园 江98 4 年出现在我国大陆的广东深圳 。 至今 薇甘菊
几乎覆盖广东全省各地区 对广东的经济 、 社会以及生态环
境等造成巨大的危害 。 薇甘菊的防治主要有人工防治 、 化学
防治以及生物防治 3 种手段 。 化学防治是现今防治薇甘菊
较为常用的方法 庄要的化学药剂有森草净 、 草甘麟 、 2 井书 、
灭薇净等 。 在生物防治方面 常用防治薇甘菊的主要天敌有
薇甘菊蓟马 、 艳婀珍蝶 、 安婀珍蝶、 小衰蛾 、 紫红短须蜗 、 冤丝
子等 。 在利用方面 至今我国对薇甘菊的利用研究还不够深
入 研究较少 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
1 薇甘菊简介
薇甘菊 ( iM k an ia o cr an ht a) 菊科假泽兰属 汉称小花蔓
泽兰 、 小花假泽兰 草本或灌木状攀援藤本 。 薇甘菊不仅可
以进行有性生殖 开花数量大 , `在 0 . 25 时 面积内计有头状
基金项 目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
广东省博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华南农业 大学合作科研项 目 ( 华农研横字 7 7 0 0书一3 5一。 ) 。
练惠通 ( 19 8 3 一 ) , 男 , 广东博罗人 , 本科 , 农艺师 , 从事植物
保护与植物检授研 究 。 * 通讯作 者 , 博士 ,教授 , 硕 士 生导
师 , 从事农村社会学 、科技史 、科技与社会等方面 的研究 。
20 14一 6注 O
花序 20 53 5 一 5 0 29 7 个 含小花 82 140 一 2 0 1 18 8 朵 成在一
个节位的两侧主次花枝共 9 80 一 16 2 68 个头状花序 合计
49 0 0
一
8 1 34 0 朵小花 花的生物量 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
38
.
4 % 一 42
.
8% 而且结实率高 ,能产生大量种子 ” 「1」 ; 又可
进行营养繁殖 ,茎蔓生长速度异常迅速 , “一天可伸长近 10
c
m 甚至多于 20 C m ,- 个节在一年中所分枝出来的所有茎节
的伸长长度达 1 0 07 m ” 「 1」 因而有 “一分钟一英里杂草 ” 之
称二此外 薇甘菊对环境的异质性拥有很强的耐受力 。 因此 ,
薇甘菊可在入侵地快速获得竞争优势 成者占领土著种不能
生长的生态位 从而成功实现入侵 。
薇甘菊主要入侵农 田区 、 荒地 、 水源保护林 、 天然次生
林 、 特种用途林 、 风景林 、 经济林 、 红树林林缘滩地 、 果园 、 自
然保护区等 对农业 、 林业等都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 据统计
计算 薇甘菊入侵内伶仃 岛所造成的 “经济和生物多样性损
失每年达到 4 5 0 . 2 9 万 一 10 13 . 17 万元人 民币川 2」; 至 2 00 9
年 , `广东省薇甘菊发生面积达 3 . 29 万 h时 其中林业用地发
生面积 2 . 2 3 万 h m Z 农业用地 1 . 06 万 hm Z , , 「3」。
2 广东地区薇甘菊入侵的历史阶段与特点
2
.
1 入侵与种群建立期 ( 19 84 一 1990 年) 薇甘菊在我国的
首次发现是在香港地区 据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香港植物标
本馆所藏标本 (标本室号 H l1< 4 73 冲 , `薇甘菊在香港的最早
记录是 18 84 年 12 月 ,记录表明该植物是引进栽培种 ” 「4] 。
由此可知 薇甘菊在我国是一种人为有意引进的植物 。 在广
东地区 薇甘菊最早发现在深圳银湖地区 , `现存放在华南植
物研究所的标本 ( 19 84 年 10 月 2 日 压学文 2 02 ,山脊路旁 ;
标本号为 545 25 5) 是在 19 84 年 10 月在深圳银湖附近采集到
安徽农业科学 Ju oma l oA f nh ui A g ri .Se i .4 1 2 0井 2 ( 2 0): 6 69 5一 6 69 8石 7 5 3责任编辑 陈娟 责任校对 李岩
广东农业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入侵的历史阶段与特点
练惠通` ,黄泽文 2 ,张 波3 ,黎子理 ` ,招观龙` ,黄金雄` ,向安强3 *
( 1
. 广东省博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广东博罗 5 161 0。 ; 2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 10 0 0。 ; 3 .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广州 5 106 4 2)
摘要 广东地区是我国大陆薇甘菊入侵的首发区 , 同时也是薇甘菊危害最为严重地 区 , 分布较广 , 入侵范 围较 大 。 至今 , 薇甘菊几乎覆
盖广东全省各地区 ,对广东的经济、 社会以及生 态环境等造成 巨大 的危害 。 薇甘菊的防 治主要有人工 防治 、 化学防 治 以及生物 防治 3 种
手段 。 化学防 治是现今防 治薇甘菊较为常用 的方法 , 主要的化学药剂有森草净、 草甘嶙 、 2 , 4刁 、 灭薇净等 。 在生物 防 治方 面 , 常用防 治
薇甘菊的主要天敌有薇甘菊蓟马 、 艳婀珍蝶 、 安婀珍蝶 、 小衰蛾 、 紫红短须瞒 、 芜丝子等 。 在利用 方 面 , 至今我国对薇甘菊的利 用研究 还
不够深入 ,研究较少 , 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
关键词 薇甘菊;入侵阶段 ;特点 ; 广东
中图分类号 5 4 5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5 17 一 6 6 11 ( 2 0 14 ) 2 0 一 0 6 6 9 5 一 04
H i s t o r ie a l S t a g e s a nd C h
a r a e t e r i s t i e s o f I vn
a s io n o f A l ie n S P e e i e s M i孟a n 故 m icar
n 动 a in G u an g d o ng P r o v i n e e
L IA N H
u i碗 o ng
,
X IA N G A n月 ia n g e t a l ( B o lu o A g ir e u l t u ar l eT e h n o lo郡 R习 m o t i o n C e n t e r , B o lu o , 晓 a n g d o n g 5 16 00 0 : So u th C h in a A g ir -
e u l t u ar l U n i v e sr iyt
,
G u a n g z h o u
, 晓 a n g d o n g 5 10 6 4 2 )
A b s t r a e t 晓a n g d o n g P or v in e e 15 th e if sr t a er a in v a d e d b y iM无a n i a m i e r a n ht a a n d t h e m o s t s e r i o u s ly e n d a n g e er d a er a in C h in a . iM无a n i a m i -
e
ar
n t h a 15 d i s t ir b u t e d w id e ly w i th
a la 塔e in v a s i o n ar n g e . 5 0 fa r , iM无a n i a m i e ar n t h a e o v e r s a l m o s t a ll er g i o n s in G u a n g d o n g P or v in e e , e a u s in g
g r e a t h a mr
t o th e e e o n o m y
, s o e i e yt
a n d e e o lo g i e a l e n v i or n m e n t
.
C u r er n t ly
, a rt i if e i a l e o n t r o l
, e h e m i e a l e o n t or l a n d b i o l o g i e a l e o n t r o l a r e th er e
m aj o r m e a n s fo r th e p er v e n t i o n a n d e o n t or l o f iM无a n i a m i e ar n t h a
.
C h e m i e a l e o n t or l 15 a e o m m o n ly
u s e d m e th o d t o p er v e n t a n d e o n t or l iM无a n i a
m i e ar
n ht a
.
S u ifo m
e t u or n m e thy l
,
g ly p h o s a t e
,
2
,
4刁 a n d M i e w e i j in g a er th e m aj o r e h e m i e a l a g e n t s . In b i o lo g i e a l e o n t or l , L i o th ir p s m ik a n i a e
P ir e s n
.
,
A e t in o t e th a li a p y rhr
a , A e t in o t e a n t e a s
,
C叮 p t o th e le a m i n u s e a la B u t le r , B er v i p a l p u s p h o e n i e i s a n d C u s e u t a e h i n e n s i s a r e m aj o r p er d -
a t o sr o f iM无a n i a m i e r a n ht a
.
A t p r e s e n t
,
li t t le in fo r m a t i o n 15 a v a i la b le o n th e u t i li z a t i o n o f iM无a n i a m i e ar n ht a in C h in a , w h i e h r e q u i r e s fu rt h e r
I n V e s t l g a t l o n
·
K e y w o r d s iM无a n i a m i e ar n t h a : In v a s i o n s t a g e : Ch a r a e t e ir s t i e s : G u a n gd o n g P or v i n e e
薇甘菊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农林杂草 被列为世界上最
有害的 10 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是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之一 给我国的经济 、 社会 、 生态等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 广东
地区是我国大陆薇甘菊入侵的首发区 ,同时也是薇甘菊危害
最为严重地区 分布较广 六侵范围较大 在广东的绝大部分
地区都有分布 。
薇甘菊原产新大陆热带中 、 南美洲 规在全世界大部分
地区都有分布 。 1884 年 薇甘菊在我国首次出现在香港动植
物公园 江98 4 年出现在我国大陆的广东深圳 。 至今 薇甘菊
几乎覆盖广东全省各地区 对广东的经济 、 社会以及生态环
境等造成巨大的危害 。 薇甘菊的防治主要有人工防治 、 化学
防治以及生物防治 3 种手段 。 化学防治是现今防治薇甘菊
较为常用的方法 庄要的化学药剂有森草净 、 草甘麟 、 2 井书 、
灭薇净等 。 在生物防治方面 常用防治薇甘菊的主要天敌有
薇甘菊蓟马 、 艳婀珍蝶 、 安婀珍蝶、 小衰蛾 、 紫红短须蜗 、 冤丝
子等 。 在利用方面 至今我国对薇甘菊的利用研究还不够深
入 研究较少 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
1 薇甘菊简介
薇甘菊 ( iM k an ia o cr an ht a) 菊科假泽兰属 汉称小花蔓
泽兰 、 小花假泽兰 草本或灌木状攀援藤本 。 薇甘菊不仅可
以进行有性生殖 开花数量大 , `在 0 . 25 时 面积内计有头状
基金项 目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
广东省博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华南农业 大学合作科研项 目 ( 华农研横字 7 7 0 0书一3 5一。 ) 。
练惠通 ( 19 8 3 一 ) , 男 , 广东博罗人 , 本科 , 农艺师 , 从事植物
保护与植物检授研 究 。 * 通讯作 者 , 博士 ,教授 , 硕 士 生导
师 , 从事农村社会学 、科技史 、科技与社会等方面 的研究 。
20 14一 6注 O
花序 20 53 5 一 5 0 29 7 个 含小花 82 140 一 2 0 1 18 8 朵 成在一
个节位的两侧主次花枝共 9 80 一 16 2 68 个头状花序 合计
49 0 0
一
8 1 34 0 朵小花 花的生物量 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
38
.
4 % 一 42
.
8% 而且结实率高 ,能产生大量种子 ” 「1」 ; 又可
进行营养繁殖 ,茎蔓生长速度异常迅速 , “一天可伸长近 10
c
m 甚至多于 20 C m ,- 个节在一年中所分枝出来的所有茎节
的伸长长度达 1 0 07 m ” 「 1」 因而有 “一分钟一英里杂草 ” 之
称二此外 薇甘菊对环境的异质性拥有很强的耐受力 。 因此 ,
薇甘菊可在入侵地快速获得竞争优势 成者占领土著种不能
生长的生态位 从而成功实现入侵 。
薇甘菊主要入侵农 田区 、 荒地 、 水源保护林 、 天然次生
林 、 特种用途林 、 风景林 、 经济林 、 红树林林缘滩地 、 果园 、 自
然保护区等 对农业 、 林业等都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 据统计
计算 薇甘菊入侵内伶仃 岛所造成的 “经济和生物多样性损
失每年达到 4 5 0 . 2 9 万 一 10 13 . 17 万元人 民币川 2」; 至 2 00 9
年 , `广东省薇甘菊发生面积达 3 . 29 万 h时 其中林业用地发
生面积 2 . 2 3 万 h m Z 农业用地 1 . 06 万 hm Z , , 「3」。
2 广东地区薇甘菊入侵的历史阶段与特点
2
.
1 入侵与种群建立期 ( 19 84 一 1990 年) 薇甘菊在我国的
首次发现是在香港地区 据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香港植物标
本馆所藏标本 (标本室号 H l1< 4 73 冲 , `薇甘菊在香港的最早
记录是 18 84 年 12 月 ,记录表明该植物是引进栽培种 ” 「4] 。
由此可知 薇甘菊在我国是一种人为有意引进的植物 。 在广
东地区 薇甘菊最早发现在深圳银湖地区 , `现存放在华南植
物研究所的标本 ( 19 84 年 10 月 2 日 压学文 2 02 ,山脊路旁 ;
标本号为 545 25 5) 是在 19 84 年 10 月在深圳银湖附近采集到
4 2 卷 2 0期 练惠通等 广东农业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入侵的历 史阶段与特 点
成内伶仃岛上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如涵养水源 、 固定 CO :、 生
产氧气 、 净化大气 碱少污染 、 减少病虫害 、 卫生保健等方面
的 “经济损失为 38 3 .4 9万 一 8 62 .86 万元人民币二生物多样性
损失为每年 6 .8 0万 一 1 5 0 .1 3万 人 民币 ;两 项 共计每年
4 5 0
.
2 9万 一 1 01 3 .1 7万元人民币川2 ]。
另外 在 2 08 0年广东省林业用地薇甘菊的发生面积为
1
.
9 0万 h时 「 3」 到 2 09 0年薇甘菊的林业用地的发生面积已
经达到 2 .2 3万 h时 「 3」增长率达到约 5 0 %人侵生长速度较
快 。 此外 ,至 20 09 年 ,全 省薇甘菊 发生面积高达 3 . 29 万
h时 涉及 13 个市的 49 个县级行政区 ( 图 l) 探圳 、 惠州 、 东
莞等地仍十分严重 。
图 1 广东省薇甘菊 2 009 年发生分布区域 [ 3]
2
.
3
.
2 防控措施 。 薇甘菊在 21 世纪 以来的大规模暴发 对 草净对样地薇甘菊有极好的杀灭效果 「1先 同年 晋启杰等在
广东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广东 内伶仃 岛上利用森草净对薇甘菊进行杀灭 结果表明 ,杀灭
省政府办公厅在 2 009 年 5 月发出了 《关于加 强薇甘菊防治 坡地上疏林或天然次生林中的薇甘菊 施用 0 . 01 9 /时 森草
工作的通知 》( 粤办函 恤0 09 〕3 13 号 ) 。 在社会 、 政府的共同 净可以较好的杀灭薇甘菊 肖群落为灌木林或草丛时森草净
努力下 薇甘菊的防控措施不断涌现 ,防控效果较好 。 该时 的用量则需要 0 . 05 一 0 . 1 9 /m Z 时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 在溪
期主要的防控措施有 : 人工防治 、 化学防治 、 生物防治 以及综 谷群落中 杀灭薇甘菊的森草净在用量 0 . 2 9 /时 以上才可以
合防治等 其中化学防治是最为常用的防控方式 ,生物防治 对薇甘菊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 「13」 。 此外 晋启杰等在 20 06 年
在研究上已经日趋成熟 。 制定了广东省 坏日用 70 % 嚓磺隆 ( 森草净 ) 粉剂防除薇甘菊
( l) 人工防治 。 人工防治在该时期内较少运用 ,只有在 技术规程 》 使广东省薇甘菊化学防治有了第一个标准 。
其他防治办法无法使用之时才会使用 。 如 2 009 年斗门区林 灭薇净也是一种防除薇甘菊效果较好的药物 。 2 009 年
业局在清除六乡竹洲岛水松林中的薇甘菊时 ,由于竹洲岛下 林绪平等在深圳市共设置 2 块试验地用于测试灭薇净的安
游是饮用水取水点 不能使用化学药品 ,因此只能采取人工 全性 结果表明 仄薇净防治对象专一 对于薇甘菊以外的本
清除的方式 。 又如 在 2 01 0 年 珠海市高尔夫球场在清除薇 地杂草基本上没有杀灭能力 对周围环境无污染 土壤残留
甘菊的过程中 ,为保护场内其他植物不受化学药剂的危害 , 期非常短 防治薇甘菊的效果达到 95 % 以上 。
采用人工拔除薇甘菊 。 惠州市园林工程师黄仿高和黄志容成功研制了专杀薇
( 2) 化学防治 。 随着薇甘菊危害性的不断增强 广东地 甘菊的除薇灵农药 于 2 009 年 8 月在广州增城接受了广东
区化学防治薇甘菊的药物也越来越多 效果也越来越显著 。 省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总站组织的推广性试验 。 黄志容
主要的化学防治药剂有 : 森草净 、 灭薇净 、 除薇灵 、 草灌净等 。 等于 20 09 年 1 月 24 日至 12 月 l 日 在博罗县上庵林科所
20 01 年 徐声杰在珠海市琪澳、 板樟公园 、 暨南大学校园 应用 56 % 除薇灵 n号防治冬季薇甘菊 。 药后 l 年 薇甘菊覆
以及华南农业大学等地对薇甘菊进行了草灌净的药效试验 , 盖减退率为 50 % 一 10 % 庄物量减退率为 87 % 一 10 % 。
结果表明草灌净的杀灭效果较好 。 2003 年 压勇军等在深圳 除上述除草剂以外 ,还有其他有效防除薇甘菊的除草
市内伶仃岛较严重的地段采用内吸传导型除草剂森草净进 剂 。 如 黄华枝等利用 甲磺隆 、 氯磺隆 、 使 它隆及添加洗衣
行化学防除试验 结果表明 0 . 01 一 0 . 1 9 /m Z (有效成分 ) 的森 粉 、 A g or C e r 等助剂化学防治薇甘菊 ; 王勇军等发明了一种防
6 69 8妥徽农业科学 1 20 4年
除薇甘菊的合成化学除草剂二中山大学的胡玉佳等采用乙酸
溶液对薇甘菊进行杀灭此外 ,st 罗县梅花林场场长温玉丛在
20 10 年至 2 01 1年期间 通过不断试验 找到了一种杀灭薇甘
菊价廉但药效理想的药剂 。
( 3) 生物防治 。 在动物天敌防治方面 皮婀珍蝶是薇甘
菊的主要天敌之一 对防治薇甘菊有很好的作用 。 广东省昆
虫研究所于 2 001 年 12 月经有关部门批准引进安婀珍蝶 并
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二广东昆虫研究所的李丽英等在 20 02
年对安婀珍蝶进行了 58 种取食植物测试 证明安婀珍蝶只
取食飞机草和薇甘菊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二2 007 年 ,刘雪凌等
在广东省昆虫所及深圳碧岭生态村进行了安婀珍蝶的自然
种群野外增殖试验 结果表明 释放安婀珍蝶两代的自然种
群趋势指数分别为 0 . 0 87 2 和 0 . 093 9 都非常低 皮婀珍蝶
野外增殖能力较差 「14] 因此 ,需要大量人工饲养与释放安婀
珍蝶 提高其在野外建立自然种群的能力 。 此外 广 东内伶
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 2003 年 ,引进薇甘菊的
专食性天敌艳婀珍蝶 并在室内饲养成功 ; 另外 2 002 年 郡
华等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内的薇甘菊植株中发现
薇甘菊的天敌小蓑蛾 这是在国内的首次报道 。
在植物天敌方面 2 0 0 年底 瀚诗畴等在调查薇甘菊的
分布地区时 在粤东地区首次看到冤丝子寄生于薇甘菊 并
于 2001 年 6 月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薇甘菊实验园中移植了
薇甘菊和冤丝子 进行观察和试验 。 结果证实 ,冤丝子在 2
个月左 右 ,完全可 以抑 制薇甘菊 生长 ,最终把薇甘菊致
死阴 这为以草治草开发 了一种新途径 。 此 外 2 0 01 年 5
月 李鸣光等在深圳内伶仃岛选定薇甘菊危害严重的山坡进
行群落改造 结果表明 娓伞枫林下薇甘菊几乎不见 其他杂
草也少 。 利用种植幌伞枫林防治薇甘菊效果好 地带性树种有
利于生态系统稳定 对环境无污染 、 成本低「16] 0 2侧 )3 年 殷柞
云等在薇甘菊危害严重的深圳 、 东莞设置生态防除试验地 研
究结果表明 探圳试验地大叶相思 、 马占相思和东莞试验地米
老排 、 樟树的冠幅增长最快 宜作为防除薇甘菊的造林树种触彭
蝮菊生长迅速 河在短期内有效抵御薇甘菊侵害「17] 。
在病毒防治方面 加04 年 广东省林业局的程伟文等 在
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薇甘菊受一种较为严重的叶枯病危害 致
使薇甘菊的生长和扩散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提供了一种新的
生物防治薇甘菊的途径 。
( 4) 综合防治 。 该时期内 广东地区在防治薇甘菊的手
段利用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 开始了两种或多种防治方式共
同进行的综合防治方式 。 如在 2 006 年 探圳莲花山公园在
人工拔除薇甘菊后 在清除地种植大叶伞 、 鸭脚木等生长迅
速的园林植物 「18」 ,采取了人工与生物防治方式共同防治薇
甘菊 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成果 。 又如 在 20 09 年 ,东莞市林
业局采取人工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防治薇甘菊 首先把
薇甘菊的茎蔓用镰刀割断 待干枯后再从树上清理下来 。 对
其根部则采用森草净或灭薇净等农药喷洒「19] 成效较好 。
( 5) 其他防治 。 除上述防治薇甘菊的方法外 ,华南植物
研究所和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管理处在 2003 年共同发明了一
种控制薇甘菊的方法 用遮光率 为 70 % 一 10 % 的遮荫物对
长有薇甘菊的场所进行直接覆盖 ,- 般采用遮光率为 70 % -
90 % 的遮荫物用于稍控制开花但不必根除薇甘菊的场所 采
用遮光率为 90 % 一 98 % 的遮荫物用于严格控制薇甘菊开花
和生长的地方 采用遮光率 98 % 以上的遮荫物用于严格控制
薇甘菊生长并需要彻底根除的地方 「20] 。 该方法操作简单 ,
对生态不会造成危害 成本较低 具有很好的推广作用 。
另一方面 在薇甘菊防控服务方面 政府开始采取向社
会购买薇甘菊防控服务 让更专业的单位完成薇甘菊的防控
任务 。 如 东莞市政府在 201 0 年为东莞生态园薇甘菊防治
项目向国内外公开招标 采购所需的服务 「21」 。
3 结语
薇甘菊从 198 4 年入侵广东至今 ,虽然只有短短的 29
年 但是薇甘菊在广 东地区经历 了入侵 、 建立种群 、 快速蔓
延 、 大规模暴发等阶段 规今已经入侵广东的大部分地区 对
广东的经济 、 社会 、 生态等造成了巨大危害 。 由图 2 可知 薇
甘菊在广东的入侵与扩散速度异常之快 ,生境的适应性较
广 庄命力顽强 。 广东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才开始关注薇
甘菊的危害 才开始采取防治措施 。 但是 ,由于当时对薇甘
菊的研究还不深入 采取的防治措施较为简单 段有针对性 ,
并不能控制薇甘菊的蔓延 甚至某些错误的人工防治手段还
加速了薇甘菊的蔓延 。 到了 21 世纪 薇甘菊的危害性进一
步加剧 肚会 、政府对其的关注度持续增加 。 与此同时 薇甘
菊的防控手段不断增多 人工防治 、 化学防治 、 生物防治 、 综
合防治以及其他防治方式等 洛地区多次开展了扑杀薇甘菊
的行动 。 虽然 多种方式防控薇甘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
是由于薇甘菊的扩散速度快 、 生命力顽强等 薇甘菊的蔓延
趋势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
图 2 2 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广东地区薇甘菊入侵阶段示意图
在 2009 年 广东省政府办公厅曾发 出加 强防治薇甘菊
的通知 是控制或者消灭薇甘菊的重要制度力量之一 。 在政
府的领导下 将消灭薇甘菊当做一项长期性 、 日常性的工作
开展 建立长期机制 是今后消灭薇甘菊的重要发展方向 。
此外 在防治薇甘菊的过程中 ,东莞市政府尝试把消灭
薇甘菊服务通过招标的形式外包给专业的公司 这是一种很
好的运作形式 。在 外包的过程中 ,政府不用组织大量的人
( 下转第 6 7 53 页 )
4 2卷 2 0期 刘国顺等 阔瓣含笑的 引种选育研究 67 5 3
花丝长 2 m m花药长约 6 m m药室内向开裂 药隔伸出呈 1.0
一
l
.
s m m的狭长三角形的尖头二雌蕊群圆柱形 长 6一 s m m,
被灰色及金黄色微柔毛 雌蕊群柄长约 5 m m二叶薄革质 椭
圆形 长 1 一 20 Cm 宽 4 一 7 C m 先端渐尖 或骤狭短渐尖 基
部宽楔形或圆钝 ,下面被灰白色或杂有红褐色平伏微柔毛 ,
侧脉每边 8 一 14 条二叶柄长 l 一 3 C m 无托叶痕 被红褐色平
伏毛二无结果实现象 。
2
.
2
.
2 物候期 。 阔瓣含笑于 3 月上旬开始开花 乃月中旬 -
4 月中旬为春季盛花期 井月下旬为春季末花期 。 夏季 7 月上
旬开花 7月中旬 一 8 月上旬为盛花期 吕月中旬为夏季末花期 ,
花期长达 4 个月 。 4 月下旬叶芽开始萌动 万月为展叶期 川 月
开始停止生长 。 l 年中有 3 次抽梢生长期 按季节可分为春梢
生长 (生长量为 or 一 巧 Cm) 、 夏梢生长 ( 生长量为 or C m) 、秋梢
生长 (生长量为 5 C m) 全年生长量可达 30 c m 。
2
.
3 苗高生长 该试验定植时间为 20 06 年 2 月中旬 2 月
下旬开始出芽 定植成活后 ,分别于 2 006 、 2 008 、 20 1 年 4 -
10 月份的每月 25 日左右开展对阔瓣含笑苗高的调查 ,以了
解其苗期生长规律和苗高生长情况 。 由图 l 可知 ,阔瓣含笑
苗高生长从每年的 4 月底开始 侄日10 月底基本停止生长 全
图 1 阔瓣含笑 1 、 3 、 6 年生苗苗高生长变化
年苗高生长量可达 60 C m 左右 其中 l 年生平均苗高达59 . 65
c
m 乃年生平均苗高达 63 . 72 C m 6 年生平均苗高达 印 . 32 C m ,
前 6 年苗高生长差异不大 (尸 > 0 . 05 ) 。 从调查的 l 年 、 3 年 、 6
年生苗高生长量看 特续高生长时期在 6 月底 一 8 月底 这段
时间生长量平均达到 42 . 巧 C m 古全年苗高生长量的 69 . 23 % ,
说明这一时期是含笑的高生长关键时期 。
3 结论与讨论
( l ) 引种选育的阔瓣含笑为常绿阔叶树种 耐寒性较好 ,
越冬保存率达 98 % 航旱 、 抗病虫害能力也 比较强 观赏价值
高 花期长达 4 个月 。 该树种的选育种植对解决黄淮广大地
区常绿耐寒阔叶树种稀少这一现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 2) 阔瓣含笑在北方地区春季种植需采用带顶芽的接穗
改接到辛夷上以适应碱性土壤 ,当年苗高可达 60 一 70 c m 。
种植选择向阳 、 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 裁植密度 2 m x Z
m
。 秋季施肥在树冠投影处挖穴追施农家肥 井月底追施复
合肥 河有效增加夏季开花量 石一 7 月份追加 2 次氮肥 名月
以后不再施肥 ,以免生长过旺 ,枝条生长不够充实 ,不利于
越冬 。
( 3) 阔瓣含笑苗高生长从每年的 4 月底开始 侄日10 月底
基本停止生长 特续高生长时期在 6 月底 一 8 月底 这段时间
生长量占全年苗高生长量的 69 . 23 % 是阔瓣含笑的高生长
关键时期 。
参考文献
【1」张纪卯 . 福建含笑等 5 种木兰科树种的种苗调查及引种栽培 【J 〕. 福建
林业科技 刀班巧 3 3 ( 2 ) : 115 一 119 -
2[ 」修小娟 何秀云 林俊新 等 . 20 种含笑属植物在广东中山树木园的引
种生长表现 [J 〕. 亚热带植物科学 加 13 似 ( 4) :抖2 拭夕目 .
3[ 」刘化桐 . 乐昌含笑物候研究 〔月 . 福建林业科技 刀川7 抖 ( 2) : 1 2 一 1 4 .
4[ 〕廖菊阳 . 紫花含笑新品种的选育【J〕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 (x] 7 刀 ( 2) : 76
一 7 8
.
5[ 〕李晓储 万志州 黄利斌 等. 乐昌含笑引种育苗技术研究【J〕 . 林业科
技开发 2田 1 江5 ( 3 ) : 14 一 15 -
( 上接第 6 69 8 页)
力 、 物力去消灭薇甘菊 ,降低了政府的压力二同时 ,以招标的
形式外包服务 让专业的单位承担消灭薇甘菊的任务 ,既可
提高消灭薇甘菊的效果 ,又可降低总的投入成本 。 因此 这
种消灭薇甘菊的运作形式应大力提倡 并推广实施 。
参考文献
【1〕 王伯荪 压勇军 廖文波 等 . 外来杂草薇甘菊的入侵生态及其治理【M 〕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加以 .
2[ 」钟晓青 黄卓 司寰 等 . 深圳内伶仃岛薇甘菊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分
析 [J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刀班以 姆 ( 2) : 167 一 170 .
3[ 〕广东省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总站 . 广东省薇甘菊防治总体规划
( 20 田 一 20 1 幼 Z[ 〕 . 2洲巧 .
4[ 〕 王伯荪 廖文波 咎启杰 等 . 薇甘菊 ( 】之以an ia 二。ar nt h a) 在中国的传播
[J 〕. 中山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刀川3 胆 ( 4) : 47 一 50 .
5[ 」孔国辉 吴七根 胡启明. 外来杂草薇甘菊在我国的出现 [ 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洲川 剐 l) : 27 ·
6[ 〕 晋启杰 王勇军 王伯荪 等 . 外来杂草薇甘菊的分布及危害 【J 〕. 生态
学杂志 2洲川 江9 ( 6 ) : 58 一 6 1 .
7[ 」冯惠玲 曹洪麟 梁晓东 等 . 薇甘菊在广东的分布与危害【J 〕. 热带亚
热带植物学报 2川2 川 ( 3) : 2 63 - 27们 .
8[ 〕何立平 梁启英 杨瑞华 等 . 薇甘菊在深圳内伶仃岛外地区的分布及
其危害 [J 〕. 广东林业科技 刀班川 拓 ( 3) : 38 一明 .
9[ 〕 晋启杰 王勇军 .外来杂草薇甘菊的分布和危害 〔月 . 生态学杂志 2 (x] 1
19 ( 6 ) : 5 8 一 6 1
.
【10 〕易运文 . 深圳生态专家联手围剿 `植物杀手 ’ 【N 〕. 光明 日报 2 (x1 } -
05 一 14 ( 0A 8 )
.
【1 」刘维善 . `植物杀手 ” 肆虐深圳 【N 〕. 中国消费者报 团班川 一 07 一 12
( B以) .
【12 〕王勇军 咎启杰 王彰九 等 . 入侵杂草薇甘菊的化学防除 [J 〕. 生态科
学 2 (x] 3 刀 ( 1) : 5 8 一 62 -
【13 〕晋启杰 孙延军 廖文波 等 . 森草净杀灭薇甘菊 ( iM版 in a m女ar n ht a)
及其安全性 〔J 〕. 生态学报 2川7 刀 ( 8) : ;神斤一 341 6 .【14 」刘雪凌 韩诗畴 曾玲 等 .害草薇甘菊生防因子一一安婀珍蝶的自然
种群生命表研究 [J 〕 . 中国生物防治 刀川7 邓 ( 2) : 127 一 132 .
【巧〕韩诗畴 李开煌 罗莉芬 等 . 冤丝子致死薇甘菊 [ J〕. 昆虫天敌 2(x) 2
24 ( 1) : 8 一 12
-
【16 〕李鸣光 余萍 . 外来杂草薇甘菊的防治— 群落改造 【C 」/ 广东省植物学会 . 广东省植物学会会刊第巧 期学术年会议文集 . 广东省植物学
会 加05 : 38 一 41 .
【17 〕殷柞云 李小川 何立平 等 . 薇甘菊生态防除研究初报 〔J〕. 广东林业
科技 2(x] 3 江9 ( 4 ) : 17 一 2 -
【18 」邵志芳 赵厚本 邱少松 等 . 深圳市主要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及治理状
况 [ J〕. 生态环境 2洲巧 江5( 3 ) : 5 87 一 593 -
【19 」尚志岑 . 年内再除 5 千亩薇甘菊 【N 〕. 东莞 日报 2洲旧一 1 一 2 l( 划巴 ) .
〔20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管理处 . 薇甘菊的控
制方法 : 中国 厂N 14 44 843 【P〕. 2(x] 3 一 10 一 01 .
2[ 1〕东莞生态管理委员会 . 东莞生态园薇甘菊防治项 目招标文件【Z〕. 东
莞市政府 加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