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广东薇甘菊发生现状、防治和研究进展



全 文 :书广东薇甘菊发生现状、防治和研究进展
*
许少嫦 高亿波 林绪平 刘建锋 余海滨 梁玮莎
(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管理办公室,广东 广州 510173)
摘要 文章概述了广东省薇甘菊发生现状,分析薇甘菊防控应采取的策略,综述防控工作机制、防控措
施以及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薇甘菊; 防控策略; 工作机制; 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 4427(2013)04 - 0083 - 07
Occurence and Control of Mikania micrantha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Advances in Research
XU Shaochang GAO Yibo LIN Xuping LIU Jianfeng
YU Haibin LIANG Weisha
(Forestry Pest Control and Quarantine Management Office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Guangdong 510173,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occurrence situation of Mikania micrantha in Guangdong province,an-
alyse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strategies which should be adopted,summarized the controlling mechanism and
measures and research advances in natural enemies for M. micrantha control,and put forward the problem which
should be resolved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Mikania micrantha;control strategy;working mechanism;control measure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属菊科(Compositae)假泽兰属(Mikania)草质藤本植物,原产热带美洲,现已
广泛分布到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1-3],是世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一[4],被称为“植物杀手”[2,5]。我国南方的广
东、广西、云南、海南以及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广泛受其危害,其中广东、云南等地灾情严重。薇甘菊 20 世纪
80 年代传入我国广东省深圳市[6-7],90 年代末蔓延至珠江三角洲地区,并继续向周边地区扩散、爆发成
灾[2,5],广东省每年因薇甘菊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亿元[8],对本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及农林业生
产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4-5,8]。广东省经过多年的防治实践和研究,初步总结出薇甘菊的防控策略和防控
措施,现对此进行综述,并提出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防控及研究的方向。
1 薇甘菊的发生与危害
据王伯荪等[7]报道,早在 1884 年中国香港就发现了薇甘菊,到 1984 年才在广东省深圳市首次发现,但
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广东省内伶仃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发现,全岛
466. 67 hm2 乔灌林中有 266. 67 hm2 由于被薇甘菊覆盖而致死,近百亩乔灌丛林退化成草丛,从而引起社会
各界的高度重视[2]。据 2000—2002 年广东的多次调查发现,薇甘菊已扩散蔓延到深圳、珠海、惠州、东莞、中
山等 35 个市县,其中深圳市薇甘菊危害最为严重,全市林木受害面积约 3 000 hm2,林木枯死面积约 243
38广 东 林 业 科 技 2013 年第 29 卷第 4 期
* 第一作者:许少嫦(1963-) ,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检疫及管理工作,E-mail:966xsc@ 163. com。
hm2[7]。至 2009 年 1 月调查发现,广东省 15 个地级以上市 49 个县级行政区有薇甘菊分布,总发生面积 3. 3
万 hm2,其中林业用地发生面积 2. 2 万 hm2,占总发生面积的 66. 7%[9]。至 2012 年 12 月调查统计,在广东
省东至饶平、西至遂溪、北达花都及粤东北的蕉岭县都发现了薇甘菊,除清远和韶关市外,其余 19 个地级市
及 68 个县(市、区)有薇甘菊分布,分布面积 3. 6 万 hm2,发生危害面积 2. 8 万 hm2,其中林业用地发生面积
1. 7 万 hm2,占发生面积的 60. 7%。目前,薇甘菊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中山、珠海等珠
三角一带,并有向东西两翼快速扩散蔓延趋势,汕尾、梅州、潮州、揭阳、湛江、阳江、茂名等地局部灾情严重,
肇庆、云浮、河源等地处在入侵危害初期[10]。薇甘菊主要的入侵地段为人为干扰明显的路边或荒地;疏于管
理的未成林地、幼林地或林相较差的疏林地;低海拔山谷的次生群落、旷野、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荒芜的田
园、农田、果园、次生林及新植林地[11];水库、沟渠或河道两侧及湿地边城镇垃圾堆放地、园林绿地[12-13]。在
入侵地,薇甘菊成片成团或成簇发生,攀援或覆盖其他植物,使其他植物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而停止生
长与繁殖,甚至枯死,形成单优的薇甘菊群落,从而改变原有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结构、植物的分布格局及植物
群落的景观,导致原有群落或生态系统的退化,使入侵地区原有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降
低了原有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5,8,12,14]。其中受薇甘菊影响最为严重的灌木林,局部地区 70%被薇甘菊
覆盖,部分疏林地区 80% ~90%被薇甘菊覆盖;受影响较大的人工林主要是桉树(Eucalyptus)林、马尾松(Pi-
nus massoniana)林、相思(Acacia)林;受影响的果树林主要是疏于管理的香蕉(Musa nana)、荔枝(Litchi
chinensis)、龙眼(Dimocarpus longan)和芒果(Mangifera indica)园等[12-14]。2005—2008 年期间,广州的增城市
及海珠、南沙和白云区疏于管理的荔枝、龙眼、芒果与香蕉林被薇甘菊缠绕和覆盖率达到 60% ~75%[13]。
2 防控策略
薇甘菊入侵广东将近 30 a,境内已有数十个县级行政区发生,分布面积超过数十万亩,疫情已呈点多面
广的格局。特别是最近几年,扩散、蔓延速度极快,从集中在交通要道(高速公路、铁路)沿线的周边丢荒地、
果园及农用地等,向人工速生林地、天然次生林地等郁闭度较低的林地扩散蔓延,呈现从沿海向内地、从一般
地区向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扩散蔓延的态势[10]。薇甘菊是一种外来入
侵物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较强的适应性、惊人的繁殖能力和防不胜防的传播途径,若大面积扩散危害,短
期不可能根除[15]。但遏制其泛滥生长、控制其不成为生态灾害,却是一项十分迫切、极其重要的工作任务。
因此要树立“持久战”思想,在薇甘菊的自然天敌若干年后形成优势控制因素之前,应长期坚持防治。预防
是控制有害生物最有效的方法,将薇甘菊拒于未被入侵区域之外可获得最佳的投入产出比,是防治工作中的
重中之重[15],由于薇甘菊在各地分布有差异,发生危害情况不同,所以针对不同区域薇甘菊防治要分类施
策、统筹安排[16]。薇甘菊在新入侵区域,早期分布零星,发生面积小,危害程度轻,此类区域为零星分布区,
可采用人工清除结合化学喷洒药剂的方法,将薇甘菊的危害消灭于萌芽阶段,同时做好薇甘菊分布区的外缘
监测工作,一旦发现立刻根除,使其不能继续传播扩散。而当薇甘菊在入侵地持续扩散蔓延并暴发成灾时,
其发生分布范围广,发生危害程度重,薇甘菊随处可见,该类区域成为薇甘菊常灾区;对常灾区内的薇甘菊防
治,由于发生面积大、危害重、经费有限等,不可能全面铺开,应当采用重点区域防除与全面防除相结合的方
法。重点区域就是风景名胜区、生态景观林带、碳汇林等生态景观区域,容易造成疫情远距离扩散的公路、铁
路、水渠边和供应造林绿化苗木的苗圃地,被覆盖的农作物、商品林和特种用途林等[15];对于重点区域内的
薇甘菊,根据不同生态类型,分别采取人工清除、化学防除及群落改造等方法持续控制,同时在该区域内建立
防治示范样区,开展示范性防除,为广大群众提供薇甘菊防除示范和除治方法。全面防除以生物防治为主,
结合药物防除。由于薇甘菊是一种分布极广的有害入侵种,危害立地类型多样,防治工作需要社会各部门和
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由此确立薇甘菊的防治策略是坚持“预防为主,区域防治,政府主导,各方参与,长期
作战”,尽早消灭零星分布区内的薇甘菊,持续控制重点区域,实行无公害防控和联防联治,全面降低薇甘菊
的危害程度,分重点压缩常灾区发生面积。
3 防控工作机制
广东省不断创新薇甘菊防治工作机制,推行和完善由专业公司、专业施工队承包防治工程项目的机制。
广东省薇甘菊防治资金的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防治补助费、省级财政防治专项资金、地方财政和自筹资金组
成,采取从资金申报到资金安排、方案审批、项目实施、总结验收、绩效评价全过程的防治项目管理模式[17]。
48 许少嫦等: 广东薇甘菊发生现状、防治和研究进展
深圳市将薇甘菊防治作为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程进行管理,通过工程招投标确定防治实施公司,通过工程
监理保证工程质量。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下,建立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技术指导专家组
参与组成的薇甘菊防治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制。该管理体制实施薇甘菊防治技术专家组指导制,专家组参
与政府决策,指导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做好防治工程;实施建设工程监理制,直接参加工程建设的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通过承包关系、委托服务关系和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有效地联系起来,形成规
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的运作,确保防治工程的顺利推进并达到预期的目的[14]。目前广东省珠三角地区逐步
建立起地方政府主导并出资、林业主管部门管理、技术部门监理、承包公司施工,责、权、利明晰的防治工程项
目承包防治机制。通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公司承包防治任务,提高了防治质量和防治效率[17]。
4 防控措施
4. 1 加强检疫
薇甘菊是世界上 100 种最有害的外来入侵种之一,也是我国首批 16 种有害入侵种之一[18],已被列为我
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我国已于 2011 年 12 月 30 日发布了《薇甘菊检疫鉴定方法》[19]。薇甘菊的传播主
要为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远距离扩散以人为传播为主[20]。因此要加强检疫,对林木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
的引种及调运进行严格检疫;加强林木种苗繁殖基地的疫情监测,禁止带有薇甘菊植株及种子的林木种苗
上山造林,防止新造林地成为新的为害区[12]。目前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对杂草的检疫。
粮谷类产品、植物性包装、填充和铺垫材料都极可能携带杂草,传播疫情,2011 年上半年,广东省汕头口岸从
入境货物外包装、纸卡板、木托盘等铺垫材料及车厢中截获国家禁止入境检疫性杂草薇甘菊种籽 10 批
次[21]。只有加强检疫,才能有效地防范有害杂草侵入,确保农林牧业生产安全,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
航[21]。
4. 2 加强监测
监测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调查或其他程序持续收集和记录某种生物发生或不存
在的数据的活动[22]。通过监测调查,掌握薇甘菊的最新分布、危害现状与蔓延趋势,为薇甘菊的防治提供依
据[5]。薇甘菊的调查监测区可分为发生区和潜在发生区,以县级行政区域作为发生区和潜在发生区划分的
基本单位,县级行政区域内有薇甘菊发生,无论发生面积大或小,该区域即为薇甘菊的发生区,潜在发生区的
划分应以详细的风险分析报告为准。发生区每年进行 2 次监测调查;对潜在发生区中离发生区近的区域、上
游为薇甘菊发生区的江河沟渠区域、与薇甘菊发生区有频繁客货运往来的区域每年进行 2 次或以上监测调
查;其余进行 1 次监测调查即可[22]。在广东,3—10 月为薇甘菊生长旺盛期,7—8 月生长最快[16],花果期在
广东省南部为 8 月—翌年 2 月[23],盛花期 9—11 月,花期可长达 50 ~ 82 d[24]。因此广东省薇甘菊的监测调
查时间可选择在 4—5 月和 10—11 月各进行 1 次,有利于在营养生长旺盛期开展防治,在盛花期调查,有利
于及时发现薇甘菊和开展紧急除治工作。调查时,可利用 GPS定位和计算发生面积[22]。主要调查海拔 600
m以下的山谷、河溪两侧湿润地带以及公路和铁路沿线的人工林地、天然次生林地,特别是垃圾场、公路和铁
路沿线受人为干扰较多的农田、菜地、苗圃、果园、园林绿地、灌丛、沟边的林缘或林窗等[4-5,7]。只有建立起
较完善的薇甘菊监测、预警和根除机制,才能早发现、早除治,防患于未然。
4. 3 人工清除
据昝启杰等[2]报道,7 月份在内伶仃 2 000 m2 布满薇甘菊的试验地内,用 70 个劳动日,割除地上藤茎和
挖除地下根茎,并放在烈日下曝晒,但 3 个月后试验地内薇甘菊的覆盖度恢复了 80%,6 个月后恢复 100%。
郭耀纶等[25]报道,夏秋两季人工切除薇甘菊的藤茎比冬春两季效果较好,在夏秋两季每月 1 次连续 3 次可
清除 90%以上的藤茎。但若在首次切茎后,不连续进行第 2 次切除新生藤茎,则除茎效果将前功尽弃[26]。
李鸣光等[15]评估,在园林景观绿地、苗圃、果园、农田等可以精细管理的区域,结合日常管理进行人工清除,
可有效控制薇甘菊的危害;若新出现的薇甘菊能被及早且连续多次进行人工清除,可达到根除的目的。但
是,对森林、野外荒地等大面积不能进行精细管理的区域,出现大面积的薇甘菊危害时,如果每年不能人工清
理 2 ~ 3 次以上,人工清除反而会使薇甘菊生长更加旺盛,危害更大[16]。这是因为大面积的人工铲除,由于
外在条件的局限性及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将薇甘菊的根茎挖除干净,残留的薇甘菊根、茎迅速再生,被
折断后未能清理干净的根、茎遇土遇水可以重新复生为新个体,而裸露的土壤更有利于周边薇甘菊种子的入
侵,从而再次造成大面积危害[15-16]。因此,人工清除的方法主要有 2 种:一种是适用于薇甘菊单株相对独立
58广 东 林 业 科 技 2013 年第 29 卷第 4 期
生长的散生型发生地,主要是指新入侵发生地和已经实施除治的再发生地,在薇甘菊藤蔓生长量较少时将其
连根拔除;另一种是适用于不宜采用化学除草剂除治的发生地,在薇甘菊营养生长期,先清除地上部分的藤
蔓,或使用刀剪等将缠绕攀援上树的藤蔓在离地面 0. 5 m处割断,树上部分任其干枯,再挖出根部,集中晒干
后安全烧毁或就地深埋并用薄膜覆盖,以防其复发、传播。人工清除时间宜选择在每年的 4—9 月,需连续清
除 3 次以上,而且不可以在种子已成熟时进行,否则有助于种子的扩散传播[14-15]。
4. 4 化学防控
化学防控是指用化学除草剂灭杀或控制薇甘菊。使用化学除草剂防控薇甘菊既方便又见效快,在我国
薇甘菊危害区域广泛应用,是规模化除治薇甘菊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15]。化学防控应进行区域化防治,在
几十至几千公顷的区域范围内统一规划、统一进行防治效果较好,这是因为薇甘菊的种子可以从没有防治的
区域很快传播到防治区域,小面积的防治效果难以长久维持[16]。昝启杰等[27]通过用 2,4-D、41%草甘膦水
剂、70%嘧磺隆水溶性粉剂(森草净)和 25%森泰水剂进行杀灭薇甘菊试验,发现较高浓度的 2,4-D(50 ~
100 倍液)和草甘膦(50 倍液)可以分别在 14 和 21 d完全杀灭薇甘菊的地上部分,但均不能彻底杀灭薇甘菊
的根,其根在 3 个月后重新快速生长,薇甘菊覆盖度重新恢复;用 1 ~ 1 000 g /hm2森草净有效成分的药量,均
可在 60 d内彻底杀灭薇甘菊,而用 25%森泰水剂注射单株攀援的薇甘菊,在 4 ~ 5 个月后也可以 100%杀灭
薇甘菊。王勇军等[28]发现施用森草净对环境生物多样性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有乳汁的对叶榕(Ficus hispi-
d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野竺麻(Boehmeria nivea)有明显影响。陈素芳等[29]发现喷施森草净 2 月
后仍然影响土壤肥力和动植物生长。林绪平等[30]发现用 400 ~ 600 倍液灭薇净(18%2,4-D 微乳剂)防治薇
甘菊,21 d后防治效果可达 100%,翌年控制效果 90%以上。姜春来等[31]报道,通过 2,4-滴微乳剂对薇甘菊
的生物活性试验,发现 18%2,4-滴微乳剂(ME)能抑制薇甘菊茎叶和根部生长;喷药处理后 15,30 d,供试
18%2,4-滴 ME 制剂用量 900 ~ 2 700 mL /hm2 处理时覆盖度防效均为 90%以上,显著优于或相当于 70%嘧
磺隆 WP制剂用量 75 g /hm2 处理防效;处理后 45 d 时,18%2,4-滴 ME 制剂用量 1 800,2 700 mL /hm2 对薇
甘菊的鲜质量防效均在 90%以上,与 70%嘧磺隆WP制剂用量 375 g /hm2处理防效差异不显著,而且 18%2,
4-滴 ME对薇甘菊选择作用明显,具有“灭薇保草”的效果,适用于林地、非耕地和城市绿化地防治薇甘菊。
张晖等[32]报道使用紫薇清 1 500 倍和 2 000 倍液,施药后 30,90 d 的防治效果均为 100%,2 500 倍药液的防
治效果为 96. 4%,同时对防治区内的禾本科杂草几乎无影响,有利于提高杂草植被覆盖度,有效阻止来年飘
落的薇甘菊种子着生萌发,是一种新型防除薇甘菊的药剂,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
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大面积使用的除草剂主要是森草净和草甘膦,其次是灭薇净以及新开发的紫薇清。
根据各种化学除草剂对薇甘菊的杀灭效果、持续时效和除草剂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薇甘菊在不同季节的生长
特性,利用现有的各种化学药剂灵活搭配,可以组装成高效的防治方法,并建立防治推广示范点。实践证明,
不同类型药剂组合使用,既可满足对薇甘菊不同生长时期防治的需要,又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减少药剂的交互
抗性,对持续有效控制薇甘菊起到重要作用。在林地及非耕地,第 1 次防治时间选择在 6—8 月,晴天采用森
草净 1 500 ~ 3 000 倍[16]、紫薇清 1 500 ~ 2 000 倍[32]、灭薇净 400 ~ 600 倍[30-31]溶液 1 800 ~ 2 400 L /hm2 喷
洒,高温条件下施药,防治效果明显提高,而且选择在薇甘菊营养生长旺盛初期进行,可大量减少防治面积,
从而节省防治费用,且负作用较小;第 1 次施药 60 ~ 90 d 后,进行防治效果调查,对漏喷或施药剂量不足的
地方,要及时进行补喷[15],以提高防治成效;到 11—12 月薇甘菊营养生长已减慢,开始进入开花结果期,选
择 41%草甘膦加盐 50 ~ 100 倍溶液快速杀灭其地上营养体[27],阻止其种子成熟,从而防止种子的传播扩散。
由于除草剂只是单纯杀灭薇甘菊,并未真正改变薇甘菊生长的生境,其持续杀灭效果具有时限性,只要周围
还有薇甘菊,数年后此地仍有可能再次出现薇甘菊为害[15]。因此,无论选用何种除草剂进行防除,都需要连
续跟踪监测与除治,实施区域防治与联防联治,才能确保成效。
4. 5 田野菟丝子寄生控制
韩诗畴等[33]在 2000 年到粤东等地调查薇甘菊分布发生情况时,发现菟丝子寄生并致死薇甘菊,并鉴定
了 3 个种:田野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中国菟丝子(C. chinensis)和南方菟丝子(C. australis) ,其中以田
野菟丝子的寄生致死能力最强[34]。昝启杰等[35]报道,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覆盖度可由 75% ~ 95%
下降到 18% ~25%,物种多样性有所增加且不会出现其它植物致死现象。但田野菟丝子的生存与发展完全
依赖其寄主植物薇甘菊的生长,其寄生也总是滞后于薇甘菊的扩散,因此,要取得好的防控效果,就要使田野
菟丝子营养体能及时生长扩散,目前主要是通过人工辅助的手段来达到[15]。深圳近年来已在较大范围内应
用田野菟丝子抑制薇甘菊,每年 4—11 月(气温 20 ℃以上) ,采用田野菟丝子袋苗放置法、芽苗插接法和芽
68 许少嫦等: 广东薇甘菊发生现状、防治和研究进展
苗抛投法,在林地、果园及丢荒地薇甘菊覆盖度较高的区域进行投放。对攀缘树干和覆盖树冠的薇甘菊,采
用人工防治和地面投放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4. 6 群落改造控制
群落改造控制是指通过对原有植物群落的人为干预,营造出不适于薇甘菊生长的群落及生境,从而达到
防治薇甘菊的目的[15]。据殷祚云等[36]研究报道,在薇甘菊为害严重的地方,选择性地清除薇甘菊后种植乡
土阔叶树种,搭配种植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野牡丹(Melastoma malabathricum)等适生灌草植物或促进
野生植物生长,当乔灌草植物的总盖度达 122%或 146%时,薇甘菊盖度仅为 5%,从而有效控制薇甘菊的蔓
延,减弱薇甘菊的危害。李鸣光等[15]于 2001—2002 年在广东内伶仃岛进行群落改造研究,在薇甘菊危害严
重地段种植血桐(Macaranga tanarius)、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海南蒲
桃(Syzygium hainanense)、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木荷(Schima superba)、藜蒴(Castanopsis fissa)等;到
2010 年调查发现,改造群落已经形成抵抗薇甘菊生长的环境,其中抵抗能力最强的是血桐、幌伞枫及阴香。
目前,深圳、东莞等地结合生态景观林分改造工程,对于已经受到薇甘菊危害的人工林、次生林和丢荒地等,
先进行化学防除,然后在林中的空地或在林木盖度在 70%以下的地方,人工种植幌伞枫、血桐、海南蒲桃、藜
蒴、木荷等树种,尽快将“林中空隙”郁闭起来,对持续有效控制薇甘菊起到重要作用,从而大大地压缩了薇
甘菊的发生面积。
5 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生物防治主要是指利用天敌昆虫、真菌等有效控制外来入侵植物的生长和繁衍,包括引进原产地的天敌
和在薇甘菊入侵地区发现、筛选、培育新天敌[16]。薇甘菊在原产地未能发展成为有害杂草,其原因是当地有
许多自然天敌控制着它的生长和繁衍。薇甘菊在其他地区成为入侵性极强的外来种,主要原因之一是失去
其在原产地的天敌控制[37]。据 Cock和 Freitas等报道[38-39],在薇甘菊的原产地热带美洲有 9 种主要天敌和
22 种次要天敌。2001 年 12 月广东省昆虫研究所从印度尼西亚引进艳婀珍蝶(Actinote thaliapyrrha)和安婀
珍蝶(A. antheas) ,在实验室内采用盆栽的薇甘菊进行了大量的繁殖,这两种婀珍蝶幼虫只取食薇甘菊的叶
片与嫩茎,但以白菜(Brassica chinensis)饲养安婀珍蝶也能至蛹期,因而存在生态安全的隐患而没有实际应
用[40]。在本地天敌的筛选中,邵华等[41]发现能大量采食薇甘菊叶片的本地鳞翅目昆虫小蓑蛾(Acantho-
phyche sp.) ,但这种小蓑蛾也可为害其他植物;陈瑞屏等[42]报道紫红短须螨(Brevipalpus phoenicis)可取食薇
甘菊的茎叶并可在较短时间内大量繁殖,但该螨虫对柑桔(Citrus reticulata)、咖啡(Coffea arabica)、番木瓜
(Carica papaya)等有一定危害。这 2 种本地天敌能否用于控制薇甘菊,都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在病原菌
防除研究方面,台湾学者发现白绢病菌(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可侵染薇甘菊并造成其大面积死
亡[43];用豆荚大茎点菌(Macrophoma mame)对薇甘菊进行刺伤接种发病率可达 85%,对其病原菌进行人工
培养,提高其致病力,作为一种生物防治薇甘菊的手段值得期待[44]。Ellison 等[45]的研究结果表明薇甘菊柄
锈菌(Puccinia spegazzinii)仅感染薇甘菊属植物;2004 年英国生物科学中心 Eillison 专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和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合作,将薇甘菊柄锈菌引进到中国[46],付卫东等[47]的研
究结果表明,薇甘菊柄锈菌是一种专化性很强的病原菌,该菌仅侵染薇甘菊和假泽兰(Mikania cordata) ,未
发现其他植物受感染;对薇甘菊具有高度致病性,可侵染薇甘菊的叶片、叶柄和茎,并具有较强的环境耐受能
力,可以安全的用于控制薇甘菊的危害,将成为解决薇甘菊危害的重要手段。李志刚等[48]认为薇甘菊柄锈
菌在中国南方自然环境下的大规模繁殖和保存技术方面还有待突破。
6 讨论
6. 1 未来薇甘菊防治的方向
造成外来植物入侵成灾的重要原因是这些外来植物的天敌没有相应跟随到新入侵地,造成新入侵地局
部地区的生态失衡。只有尽快引入或筛选这些植物原产地食性专一的不危害其他植物的天敌因子,重新建
立有害植物与天敌之间的相互调节、相互制约机制,才能恢复和保持这种生态平衡。天敌一旦在新的生活环
境下建立种群,就可能依靠自我繁殖、自我扩散长期控制有害植物,形成新的生态平衡,因此,生物防治具有
控效持久、对环境安全、防治成本低廉的优点[49]。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等[46-47]在
薇甘菊柄锈菌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若在中国南方自然环境下薇甘菊柄锈菌的大规模繁殖和保存技
78广 东 林 业 科 技 2013 年第 29 卷第 4 期
术研究方面有新突破,将为薇甘菊的防治提供新手段。未来薇甘菊的防治应是以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
控、人工清除及群落改造的综合防控体系。
6. 2 建立薇甘菊预警监测的技术体系
在薇甘菊预警监测方面,邱罗等[50]以广州地区为研究区,研究了 14 个环境因子对薇甘菊的分布影响,
对广州地区的防除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目前尽管有关部门对广东省薇甘菊的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和
扩散蔓延趋势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但还缺乏科学的预警监测体系和风险性评估与适生性分析的技术体系。
应根据薇甘菊耐寒性、耐热性的温度基本要求、生长发育与繁殖等生物学特性以及环境因子的影响等,进行
适生性分析和风险性评估,建立全省薇甘菊预警监测的技术体系,为薇甘菊的分布、发生危害程度和扩散蔓
延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6. 3 制定科学的防治技术规程并加强技术培训
目前推广应用的森草净、草甘膦、灭薇净和紫薇清等化学除草剂,只有用森草净(70%嘧磺隆)防治制定
了广东省地方标准[51]。农药的使用有严格的要求,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与杀虫剂、杀菌剂的使用相比,除草
剂的使用要求更高、更严,稍有不慎,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无法估量[52]。一些地方在防治中追求“立竿见影”的
效果,造成过量使用化学农药,甚至滥用、乱用化学农药。施药技术、施药器械落后,药液浪费和农药低效率
现象普遍存在。据张朝贤等[52]报道,在发达国家,每年大约有 25%的农药因使用不当而浪费,在我国则高
达 60%,这无疑是巨大的浪费,并且是严重的污染源,将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尤其是用药者本身。因此应
制定科学的防治技术规程,举办培训班,加强对施工方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的技术培训,讲解科学、合理
用药的知识及施药操作技术规程,才能确保用药安全及除治成效,同时减少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周海燕,黄业进. 薇甘菊的危害与防除研究[J]. 广东园林,2009(6) :67-70.
[2] 昝启杰,王勇军,王伯荪,等. 外来杂草薇甘菊的分布及危害[J]. 生态学杂志,2000,19(6) :58-61.
[3] 张炜银,王伯荪,廖文波,等. 外域恶性杂草薇甘菊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2) :1684-1688.
[4] 黄忠良,曹洪麟,梁晓东,等. 不同生境和森林内薇甘菊的生存与危害状况[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2,8(2) :131-
138.
[5] 冯惠玲,曹洪麟,梁晓东,等. 薇甘菊在广东的分布与危害[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2,10(3) :263-270.
[6] 何立平,梁启英,杨瑞华,等. 薇甘菊在深圳内伶仃岛外地区的分布及危害[J]. 广东林业科技,2000,16(3) :38-40.
[7] 王伯荪,廖文波,李鸣光,等. 薇甘菊 Mikania micrantha在中国的传播[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4) :47-
50.
[8] 钟晓青,黄卓,司寰,等. 深圳内伶仃岛薇甘菊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分析[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12(2) :167-
170.
[9] 广东省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总站. 广东省薇甘菊防治总体规划(2009—2011) [内部资料]. 2009:3.
[10] 广东省林业厅办公室. 广东薇甘菊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效[内部资料] .林业专报信息,2013(8) :1-3.
[11] 徐艳媚,廖周瑜. 国内对薇甘菊的研究综述[J]. 现代农业科技,2011(6) :214-218.
[12] 刘周全. 广东薇甘菊分布及防治措施[J]. 防护林科技,2009,91(4) :45-46.
[13] 廖庆强,姚素莹,梁秩燊. 外来入侵种薇甘菊在广州的分布与危害[J]. 广州环境科学,2010,25(3) :27-23.
[14] 昝启杰,李鸣光. 薇甘菊防治实用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5] 李鸣光,鲁尔贝,郭强,等. 入侵种薇甘菊防治措施及策略评估[J]. 生态学报,2012,32(10) :3240-3251.
[16] 梁启英,昝启杰,王勇军,等. 薇甘菊综合防治技术[J]. 中国森林病虫,2006,25(1) :26-30.
[17] 许少嫦,林绪平,谢伟忠,等. 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社会化防治服务体系探讨[J]. 广东林业科技,2013,29(1) :75-78.
[18] 范志伟,程汉亭,沈奕德,等. 海南薇甘菊调查监测及其风险评估[J].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9) :1597-1601.
[19] 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B /T 28109—2011 薇甘菊检疫鉴定方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20] 周先叶,昝启杰,王勇军,等. 薇甘菊在广东的传播及危害情况调查[J]. 生态科学,2003,22(4) :332-336.
[21] 朱汉财,王晓萍. 陆运口岸有害杂草检疫之我见[J]. 中国检验检疫,2011(11) :31-32.
[2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NY /T 1865—2010 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技术规程 薇甘菊[S]. 北京:中
国农业出版社,2010.
[23] 孔国辉,吴七根,胡启明,等.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 B. K)的形态、分类与生态资料补记[J]. 热带亚热带植物
学报,2000,8(2) :128-130.
88 许少嫦等: 广东薇甘菊发生现状、防治和研究进展
[24] 杨期和,冯惠玲,叶万辉,等. 环境因素对薇甘菊开花结实影响初探[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2003,11(2) :123-126.
[25] 郭耀纶,陈志达,林杰昌. 藉连续切蔓法及相克作用防治外来入侵的小花蔓泽兰[J]. 台湾林业科学,2002,17(2) :171-
181.
[26] 梁素莲. 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探讨[J]. 防护林科技,2009(1) :93-95.
[27] 昝启杰,王勇军,梁启英,等. 几种除草剂对薇甘菊的杀灭试验[J]. 生态科学,2001,20(1-2) :32-36.
[28] 王勇军,廖文波,昝启杰,等. 除莠剂森草净防除薇甘菊的效果及其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3,42(Z1) :180-186.
[29] 陈素芳,徐润林,王勇军,等. 化学防除薇甘菊对内伶仃岛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9
(4) :422-428.
[30] 林绪平,刘建锋,黄莹,等. 灭薇净的安全性及防治薇甘菊效果初报[J]. 中国森林病虫,2009,28(1) :30-31.
[31] 姜春来,刘婕,陈永,等. 2,4-滴微乳剂对外来入侵杂草薇甘菊的生物活性与防治效果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2,
28(30) :235-238.
[32] 张晖,孙德莹,许晓丹,等. 紫薇清防治薇甘菊林间药效试验[J]. 辽宁林业科技,2012(6) :12-14.
[33] 韩诗畴,李开煌,罗莉芬,等. 菟丝子致死薇甘菊[J]. 昆虫天敌,2002,24(1) :7-14.
[34] 廖文波,凡强,王伯荪,等. 侵染薇甘菊的菟丝子属植物及其分类学鉴定[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1(6) :
54-56.
[35] 昝启杰,王伯荪,王勇军,等. 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的生态评价[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1(6) :60-63.
[36] 殷祚云,李小川,何立平,等. 薇甘菊生态防除研究初报[J]. 广东林业科技,2003,19(4) :17-22.
[37] 邵婉婷,韩诗畴,黄寿山,等. 控制外来杂草薇甘菊的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2002(1) :43-45.
[38] Cock M J W. Potential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for Mikania micrantha H. B K. from the Neotropical reg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st Management,1982,28(3) :242-254.
[39] Freitas A V L. Variation,life cycle and systematics of Tegosa claudina (Eschscholtz) (Lepidoptera,Nymphalidae,Melitaeinae)
in Sao Paulo State,Brazil[J]. Revista Brasileira de Entomologia,1991,35:301-306.
[40] 张玲玲,韩诗畴,李志刚,等. 艳婀珍蝶取食对薇甘菊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6,26(5) :1330-1336.
[41] 邵华,彭少麟,刘运笑,等. 薇甘菊的生物防治及其天敌在中国的新发现[J]. 生态科学,2002,21(1) :33-36.
[42] 陈瑞屏,徐庆华,李小川,等. 紫红短须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J].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23(2) :89-93.
[43] Fu C H,Chung S W,Yao J C,et al. First report of sclerotium rolfsii on Mikania micrantha in Taiwan[J]. Taiwan Journal of
Forest Science,2003,18(1) :81-84.
[44] 程伟文,叶新峰,李桂荣,等. 薇甘菊叶枯病的研究[J]. 广东林业科技,2004,20(3) :64-65.
[45] Ellison C A,Evans H C,Djeddour D H,et al. Biology and host range of the rust fungus Puccinia spegazzinii:a new classical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 for the invasive,alien weed Mikania micrantha in Asia[J]. Biological Control,2008,45(1) :133-145.
[46] 张玲玲,韩诗畴,李丽英,等. 入侵害草薇甘菊的防除研究进展[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6,14(2) :162-168.
[47] 付卫东,杨明丽,丁建清,等. 薇甘菊柄锈菌生物学及其寄主专一性[J]. 中国生物防治,2006,2(1) :67-72.
[48] 李志刚,韩诗畴,李丽英,等. 薇甘菊柄锈菌在中国南方自然环境下的致病力[J]. 中国生物防治,2007(S1) :57-59.
[49] 老诚. 生态入侵:20 世纪的最大失误———关于尽快建立生物防治体系的呼吁[J]. 高科技与生活,2003(10) :57-58.
[50] 邱罗,杨志高,陈伟. 广州薇甘菊潜在空间分布预测分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5) :128-133.
[51] 广东省林业局科技与对外合作处. DB44 /T 286—2005 利用 70%嘧磺隆粉剂防除薇甘菊技术规程[S]. 广州:广东省质
量技术监督局,2005.
[52] 张朝贤,胡祥恩,钱益新. 国外除草剂应用趋势及我国杂草科学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J]. 植物保护学报,1997,24(3) :
278-282.
98广 东 林 业 科 技 2013 年第 29 卷第 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