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天津地区红小豆模式化栽培农艺措施的研究



全 文 :华北农学报 29 9 3 . 5( 2 ): 8 3 ~9 2
A et aA gr iu e ltu r ae Bor e at i一 Si n化 a
天津地区红小豆模式化栽培
农艺措施的研究 ’
牟善积 何明华 丁得亮
(天津农学院 , 夭津 3 0 0 3 8 1)
摘 要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 回归组合设计 , 利用建立生产函数模型 , 对影响红小豆产量的主
因子及交互效应进行了分析 , 模拟确定了天津地区红小豆高产栽培最佳农艺组合方案 .
关银词 红小豆 模式化栽培 数学模型 棋拟
作物高产的创造 ,与单项技术手段的研究不无关 系 ,但更多的是依靠农业技术系统的协调
综合效果 。 为探入探讨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 , 我们在进行了影响红小豆产量的主要基础因素一
氮 、 磷 、 钾 、 播期 、 密度单因子及.复因子试验的基础上 , 于 1 9 8 7~ 19 8 9 年进行了模式化栽培高产
农艺措施效应的研究 ,初步确定了红小豆高产栽培最佳农艺组合方案 。 经重复试验及 19 9 0 ~
! 9 1年大面积推广验证 , 实际产量同理论产量非常接近 。
1 材料和方法
L l 试验设计及处理
试验 一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 ,选择播期 `二 : ) 、 密度 (x : ) 、 底施磷肥水平 ( : : ) 、
追施氮肥水平 ( : 。 ) 及追氮时期 ( : 、 )五项栽培基础措施为决策变量 .每个变量确定 5 个水平 . 并
进行无量纲线 性编码 。 变量设计水平 见表 l 。
表 1 变且水平编码
水 平 编 码 r ~ 2变 盆 间 距 一 -———一 2 一 1 0 1 2z , 播期 ( 幻 z 月 ) ? d l 一厂 6 1 5 2 6 2 5 / 6 2 / 7 马 / 7: , 株距 ( c m ) 3 . 3友。 8 . 3 3 1 1 . 6 7 1 5 . 0 0 ] 8 . 3 3 2 1 . 6 6二 3 底施磷水平 ( p : o ` k g z亩 ) 2 . 4 k g /亩 0 . 0 2 . 4 4 . 8 7 . 2 9 6, . 追施 氮水平 ( N k g /亩 ) 1 . s k s /亩 0 . 0 1 . 5 3 . 。 4 . 5 6 . 0: : 追施氮时期 《 日 /月 ) 7d 2 2 / 7 2 9 / 7 5 / 8 一2 / 8 19 / 8采用五因素 l 2/ 实施方案 ,共设 36 个处理区 . 随机排列进行。 小区长 I Om , 宽 3m 。 各小区
之间均用双层塑膜间隔 . 垂直埋入土中 3 c0 m 。 相 邻两小区间隔 2 c0 m 。 每区种植 4 行 . 行距
7 0e m

L Z 试验材料及概况
供试品种为选优提纯天津红小豆 P 85 一 6 。 不同水平的磷处理按播种行距播前一次开沟条
施 , 深度 1 5 c m , 品种为过磷酸钙 , P Z o s 含量 16 % , 5 个处理水平合过磷酸钙分别为 0 、 15 、 30 、
朽 、 6 0 k g /亩 。 氮肥 (尿素 ,含 N朽 % )按不同用量和不同追肥时间的处理要求 , 距株行 ! sc m 处
19 9 2一 。 , 一 飞。 收稿 。 . 奄加本项研究的还有黄纯雄 .杨庆生同志 。
另 4华 北 农 学 报 8 卷8 4
开沟条施 ,深度 1 0c m , 施肥后及时覆土 。 5 个不同用量合尿素分别为 o 、 3 . 25
9
. 只。 、 13 . O5 k g /亩 。 具体实施方案见表 2 。
6
.
5 0
表 2 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实施方案及产 t 结果
王 2 艺 , 才 4 X S
`瞥 播期
( 日 /月 )
株距
C n l
亩株数
(株 /亩 )
底施 P Zo 。
(株 /亩 )
追施纯氮
( k g /亩 )
迫氮期
( k g ,’ 亩 》
产童
` k g /亩
18 / 6
2 2 7
18 / 6
2 / 7
18 / 6
2 / 7
1 8 / 6
2 / 7
1 8 / 6
2 / 7
1 8 / 6
2 / 7
1 8 / 6
2 / 7
18 / 6
2

7
9 / 7
1 1

6
2 5 2弓
2 9 / 6
2 5 / 6
2 5 / 6
2 5 / 6
之异2 6
乙5 / 6
2 5了 6
2 5 / 6
艺5 / 6
2 5 / 6
2 5 / 6
2 5 / 6
2 5 / 6
2 5 / 6
2 5 / 6
2 5 / 6
2 5 / 6
1 1
.
6 7
1 1
.
6 7
1 8
.
3 3
8 16 0
8 1 6 0
5 19 0
5 19 0
8 16 0
8 16 0
5 1 9 0
5 19 0
8 16 0
8 16 0
5 19 0
5 1 9 0
8 1 6 0
8 1 6 0
5 1 9 0
5 19 0
63 5 0
6 3 5 0
43 9 0
11 4 3 0
6 3 5 0
6 3 5 0
6 3 5 0
6 3 5 0
6 3 5 0
凡3 5 0
5 3 5 0
63 5 0
6 3 5 0
6 3 5 0
6 3 5 0
6 3 5 0
6 3 5 0
63 5 0
63 5 0
63 5 0
2
.
4
2
.
4
2
.
4
2
.
4
2 4
2 4
2
.
4
2
.
4
7
.
2
7
.
2
7
.
2
7
.
2
7
.
2
7
.
2
7 2
7
.
2
4
.
9
4
.
8
孚 只
4 8
3

6
0
.
0
4
.
8
4
.
8
4 8
4
,
8
:
.
:
4

5
4
.
5
4
.
5
`盛 5
4
.
5
4
`
5
1
.
5
1
.
5
3
.
0
3 O
4
.
8
4
`
8
4
.
8
4
.
8
4
.
8
4
.
8
4
.
8
4
,
8
4 8
4

8
3
.
e
3
.
0
3
.
0
3
.
0
6
.
0
0 0
3
.
0
3
.
0
3
.
0
3 0
3
.
0
3
.
0
3
.
0
1 2 / 8
2 9 / 7
2 9 厂7
1 2 / 8
2 9 / 7
1 2 / 8
1 2 / 8
2 9 / 7
1 2 / 8
2 5厂7
2 9 / 7
1 2 / 8
2 9 / 7
1 2 / 8
1 2 / 8
2 9 / 7
S / 8
5 / 8
5 / 8
5 / 8
5 / 8
5 / 8
5 / 8
5 / 8
1 9 / 8
2 2 丫7
5 / 8
5 了8
5 / 8
5 / 8
5 / 8
5 / 8
5 / 8
5 / 8
5 / 8
5 / 8
里47 . 4擎
1 盗1 6 了
苦口9 . 4于
台1 6 7
I J 1
.
6 f

j 06
.
6 好
1 50
.
5 7
1 10
.
0盗
1 57
,
4卜
1 39 分岛
1 37

7 绪
12 6

1 ?
1 7 7
.
4 分
16 6
.
6 6
15 7
.
7 称
13 9
.
4 〔
8 6
,
0 心
l 洲0
,
6 尧
13 3 5 `
3 1
.
11
1 13
.
3 4
78
.
0 0
15 6
,
0 0
1 38
.
0 0
1 58
.
6 7
1 4 4
.
o t ;
1 4 4
.
6 7
1 4 2
,
O`
1 53
.
3 李
1气6 ` O幼
15 1 3 飞
15 4
.
6 了
1 44
.
0 0
1 43
.
3 4
15 9
.
3 4
1 47 3 4
2。45789功12玲目巧仍7]以
加:t1
nUC一U
.…弓J九j内J,
367肠0昭叨的卯18n川1巧2.85
介福尸卜R7只90-,ù J`5户n,幻,q`,白妇幼曰ù乃勺J几d八3乃
试验在天津市武清县石各庄 乡石南村北进行 , 试验地质地轻壤 , 有机质含量 1 . 41 沁 , 全氮
0
.
12 %
,碱解氮 78 x 10 一 6 ,速效磷 g x 1 0一 6 ,速效钾 153 又 10 一 ` 。 前茬冬小麦 ,前三年轮种方式 为
冬小麦一夏玉米~ 冬小麦一夏玉米 ,地力均匀 。
2 期 牟善积等 : 天津地 区红小豆模式化栽培农艺措施的研究
农 3 数学棋型的信息 ( 系数 )矩阵
指 标回归 系数—14 8 . 6 3一 1 5 . 7 0一 1 . 2 31 5 . 1 80 . 1 9
2
.
7 6
0
.
6 8
如b l灿饥b l,lsb如阮翰项性互线交
主要田 间管理措施 : 在两片真叶展平至
第一复叶长出前按密度要求间苗定苗 , 中耕
三次 。 7 月 20 日防治蚜虫一次 , 8 月 巧 日防
治锈病 、 白粉病一次 ,生长发育正常 。试验期
间总降雨量 26 9 . I Om m ,属偏旱年份 .
2 结果与分析
.2 1 建立数学模型
由于试验是按 回归分析要求布置和 实
施 ,所以确定回归数学模型如下 :
P , 少
y ~ b 。 + 凡 ,`` J 。声
,
+ 名气: . ,
, 一 l ` < 少
+ 万 I, 。 二 { 土 。
(口 为试验误差 , p 一 5)
〕将试验数据输入计算机 ,可得到 5项
农艺措施对亩产量的回归方程和方程中各
系数 (表 3 ) 。
试验设计的结构矩阵是一个正交矩阵 ,
这样消除了偏回归系数间的相关性 ,故可以
把第一 次 F 检验不 显著项从原方 程中剔
除 , 以便提高稳定性 ,增强预测效果 。剔除项
的平方和并入离回归 ,进行第二次方差分析
( 见表 4 ) 。
从表 4看出 , 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准 ,
b里劝
b 26
b , -
b s s
b 月肠
平方项 bl 、
b 22
b 33
b 一`
4
.
4 3
一 1 . 3 7
一 3 . 5 6
一 2 . 1 7
5
.
2 3
1 3 7
一 8 . 0 4
一 0 . 6 4
一 0 8 8
一 2 6 1
一 7 . 1 2
一 8 . 2 8
0
.
8 0
b ` 5 1 . 8 9
5 5 回 1 7 6 4 8 . 49
5 5 侧 4 1 5 1 . 7 6
5 5 总 2 1 8 0 0 . 2 5
复相关系数 R 0 . 89 97 5 2 6
预测值与实际测得值的拟合度也达到极显著水准 。 回归方程中各项系数也分别达到了显著 、较
显著 、 极显著水准 。 由此得到对产量的优化回归方程 , 即产量的数学模型 。
歹 一 1 4 8 . 6 3 一 1 5 . 7 0 x , 一 1 . 2 3 x : + 1 5 . 18 x a
+ 峨. 峨肚 : : + 5 . 2 3 x : , 一 8 . 0峨x , , 一 7 . 1 2 x卜 8 . 2 8 x ;
方程的随机误差 :
。 一 杯石万石一 士 “ i不万万丽 一 士 12 . 8 。
查 t 分布双侧分位数表 . 当 d f 一 2 5时 , t o . 。5 二 2 . 0 6 0 , t o . 。 ,一 2 . 7 8 7 , 则产量回归方程置信概
率95 %和 9 呱的置信区域分别为:
一 2 6 . 5 5 + 护落 ; 石歹+ 2 6 . 5 5
一 3 5 . 9 2 + 梦 乏墓夕 镇 梦 + 3 5 . 9 2
86 华 北 农 学 报 吠 卷
表 4回归方程及回归系数的二次方差分析结果
变异来源 自由度 均 方 F值 信度 F。 : 。 F o. xoF。 仓` F o o孟
Q J7 自 J一 hé勺,ùOJ
.盛曰哎J81通
ù.二1..五
5on林nUn
。。
nénU
,孟óhUnO口马J72九h
:

,五9勺Jn
马11`
O
L口5,二,曰飞U
b -
b 3
b 5
b 13
b 一`
b Z-
b , 4
b 1 1
b 2 2
b 3 3
回 归
离回归
总变 异
5 9 17
.
5 5 艺3 .
1 8.2
3 13
.
2 0 2
.
4 3 7
.
1 0 3 4
.
1 1
2 1 8
.
0 7
1 6 2 0
.
1 8
2 1 9 2
.
8 2
1 7 6 4
.
8 5
1 6 6
.
0 7
3 5
.
6 3
3 3
.
3 0
1
.
1 0
1 8 9
1 2 2
2
.
6 3
6
.
2 3
0 0 1
0
,
U I
3 9 2
.
9 2 4
.
2 4 7 17
。”
;
5
:
.
;:
2
.
2 模型的解析
通过 回归分析得出的数学模型 系数矩阵 , 能够提供某些假设条件下的预测结果及结果的
概率分布 ,这对于做出某些定量化的决策是必要的 。 因此 ,对产量的具体效应分析如下 :
` l) 主因子效应分析 采用降维法 , 即将四个变量的水平固定为零 , 导出一个变量的偏
回归解析子模式 , 来分析单一因子的作用 。对本试验有 :
梦 s一 1 4 8 . 6 3一 ] 5 . 7 Ox z
夕 2 = · 14 8 · 6 3一 1 · 2 3 x ,一 7 . 1Z x 2 2
歹3一 i魂8 . 6 3 + 1 5 . 1 8 x 3一 8 · 2 8 x : ,
夕; “ 14 8 . 6 3 + 0 . 19 x `
夕 5 “ 14 8 · 6 3十 2 . 7 6 x 5
依据上列各式做成表 5 ,将表 5的单因子产量回归方程绘制成图 l 。
表5 降维分析各因子产呈回归
水 平变般
: ;
: :
18 0
.
0 3
12 2
. 石l
8只 15
1 4 8 25
14 3 11
1 6 4
.
3 3
1 4 2
.
7 4
1 2 5
.
1 7
1 4 8
.
4 4
1 4 5
.
8 7
14 8
.
6 3
l 诀校 6 3
1 48
.
6 3
1 48
`
6 3
14 8

6 3
1 3 2
.
9 3
1 3 3
.
1 6
1 5 5
.
6 3
1 4 8
.
8 2
1 5 1
.
39
1 17
.
2 3
飞17 . 6 3
14 5
,
8 7
1 4 9 0 1
1 5 4
.
1 5
忿 :
~ 0
,
: ~ 0
.
二 , ~ 0
.
x 3一 0 ,
: :二0
. 2 : 一 0 。
之 、
~ 0
,
J 嘴~ 0
,
二 .
~ 0
子 华一 吸夕,
子 。一 0
忿 `
才 5
J 5
才 5

:
子 、
~ 0
.
x Z一 0 ,
工 z
~ 0
, 了 呜一 O
从表 5和图 ! 看出 , 5个因子 中 , : 、 、 : 。 、 名 ; 与产量呈线性关系 , : : 、 : : 与产量呈非线性 冷
系 。 : , 在此设计范围内 ( 一 2蕊二 蕊2) 随着水平的增加 , 单困子效应曲线呈下降趋协 , 表明播期愈
晚 , 产量愈低 , 十 2与一 2水平产量相差 6 3 k g 。 : ; 、 , 5在此设计范围 内单因 子回归曲线变化较 平
缓 。 : : 、 : 3在此设计范围内单因子 回归曲线出现 了极值点 .分别以 “ O ’ `水平和 “ 斗一 i ” 水 “卜为最佳
2期 牟善积等 :天津地区红小豆模式化栽堵农艺措施的研究
少 (k g /亩 〕
xs 4 3
卿溯\夕刚 2 0 1
点 , 即红小豆高产农艺措施中应以株距 16 . cs m
和底施 P : O 。 7 . Z k s /亩为宜 。
经无量纲线性编码代换后 , 偏回归系数 已
经标准化 , 可直接 比较其绝对值的大小 , 看其
对产量的影响 。通过对偏回归系数绝对值大小
的比较 , 5项农艺措施中 ,播期 、 密度 、 底施磷水
平 、 追施氮水平 、 追氮时期对红小豆产量影响 、 _
的顺序为 : : 1> : 3> : 。> : 2 > : ` 。 x5 一
(2 ) 交互效应分析 本试验中 , 五个 自 x Z /
变量共有三组 两两之间的交互效应显著 , 即
` 于` 3 、 ` 2` 4 、 ` 3` 4 。 对于二元问题 , 同样采用降维 、 /
分析法 , 即固定三个变量为零水平 . 导出另外
两变量的偏回归解析子模式 。 对于 二 : x 、 、 二 : x . , 二一
分别有 :
图 1 各因子与产 t 关系
歹1 3一 14 8 . 6 3一 15 . 7 o x , + 1 5 . 18 x 3+ 4 . 43 x , x : 一 5 . 2 5 : : ,
歹3:一 48 . 6 3 + 15 . 1 5: : 一 8 . 0 4 : : : `一 8 . 2 8: 3 ,
(D 播期 ( : 、 )与底施磷水平 x( 3 )的交互效应分析 当 x : 、 x ` 、 x 、取零水平时 . x ,与 2 3的偏
回归解析子模式为 :
断1 3一 1 4 5 . 6 3一 1 5 . 7 0 : , + 一5 . 28二 : + 浦. 冷3: : 二 ,一 8 . 2 8 : 3 ,
依据上式做成表 6和图 2 . 可以看出 , 在二维曲面上 ,护, 3的最优区域落在播期 (二 , )水平编码
值一 2~ 一之 lb1 、 底施 P Z o 、 ( : , )水平编码值 0 ~ l之间 。 即 6月 1 1日~ 1 8 日播种 ,底施 P : o ` 4 . 8 ~
7
.
Z k g /亩 ,红小豆产量较高 . 可达到 164 ~ 1SOk g /亩 , 变异系数较小 。这两个因子对产量的影响
是同等重要的 。播期 (x 】)都是 6月 l旧 , 不施磷肥的处理产量为 l o s k g /亩 ,而底施 P 2 0 。2 . 4 k g /
亩产量可达到 16 5 k g /亩 ,相差 5 7 k g /亩 ; 同样底施 P 。 o 、水平 ( : , ) 2 . 4k g /亩 , 7月 9 日播种 的产量
只有 8 5 k g /亩 ,较 6月 l旧播种相差 8 0 k g /亩 ,大体每晚播一周 ,产量减少 Z Ok g /亩 。
表 6 二 , (播期 )和 : : (底施 P : o 。 )文互效应分析结果
2 3
底施 p : o 。
(` g /亩 )
一 2 《 0 )
一 1 ( 2 . 4 )
0 ( 4
.
8 )
l ( 7
.
2 )
2 ( 9
.
6 )
: ,播期旧 /月 )
一 2 一 1 0 1 2
C V
( % )
( 11 / 6 )
10 7
.
6 9
16 5
.
4 3
18 0
.
0 3
17 8
.
0 7
15 9
.
5 5
15 8
.
1 5
2 9
.
4 8
( 1 8 / 6 )
1 0 9
.
7 1
1 4 5
.
3 0
1 6 4
.
3 3
16 6
.
8 0
1 5 2
.
7 1
14 7 7 7
2 3 e o
l 6
( 2 5 / 6 )
8 5
.
15
1 2 5
.
! 7
1 4 8 63
1 5 5
,
5 3
1 45
.
8 7
1 32
.
0 7
( 2 / 7 )
6 0
.
59
1 0 5
.
0 4
13 2
.
9 3
14 4
.
2 6
13 9
.
0 3
1 16
.
3 7
( 9 / 7 )
3 6
.
0 3
8 4
.
9 1
1 1 7
.
2 3
1 3 2

9 9
1 3 2
.
1 9
1 0 0
.
6 7
7 9
.
83
1 2 5
.
1 7
1 4 8
.
6 3
1 5 5

5 3
1 4 5
.
8 7
3 1
.
5 7
3 1 8 3
2 4
.
8 2
1 7
.
8 2
1 0
.
8 1
4 0
2 5
l 7
l 1
C V 〔夕书) 1 9
1
.
5 7 3 4
.
6 6 4 1
.
0 5 产盆 : k g / 亩
22 3 0 4 1
8 8华 北 农 学 报
②底施磷肥水平 (: 3) 与迫氮水平 x ( ;)
交互效应分析 当 x、 、2 2 、 :5取零水平时 ,
朽卷
, 3与 , 。的偏回归解析子模式为 :
夕 3; = 14 8 · 6 3 十 15 . 18 x 3 一
8
.
0 4 x 3 x ; 一 8 . 2 8 x o 2
依据上式做成表 7 。 可以看 出 , 对红小
豆 产量 影 响的正 效应 出现 在底磷水平
(
: :
)水平编码值 ! ~ 2水平之 间 、 追氮水平
` , 。 )水平编 码值 一 2 ~ 一 】之 间 。 即底施
P
2
0
5 7
.
2一 9 . 6 k g /亩 , 不迫 氮肥或少追氮
肥 ( N I . sk g /亩 ) , 产 量 较 高 . 可 达 到
17 o k g /亩 。这与试验地速效磷含量较低 (9
丫 } 0 右 ) 、 而碱解氮 含量较高 ( 78 丫 10 一“ ) 有

以上 各分 析结 果同我 们 198 6年进行
的 “ 红小豆主要增产因素正交试验 ” 结果
是 一致的 。
、伙 ( k g z 「汀 〕
1 9 (〕
r了(〕
1 5 0
1
`飞` )
日 户
川 、
图 2 播期和底施磷水平与产组的关系
表了 : 3气底施 P刃。 )和 : ` (追施 N )交互效应分析结果
二 3底施 P ZO ` ( k g /亩 )
迫 施 N
( k g z亩 )
一 2 ( 0 )

1吸1 5 )
C ( 3
`
0 )
1 ( 4 5 )
2 ( 6
.
0 )
一 2
( 0 )
一 1 0 1 2
( 2
. 毛) ( 4 . 8 )
1 48
.
6 3
1 48
.
6 3
1 48
.
6 3
1 4 8
.
6 3
1 48
.
6 3
1 4 8
.
6 3
0
0
( 7
.
2 ) 《 9 6 )
一砧43加.21
人了 3
心 V ` 。式 )
5 2
.
9 9
6 9
.
0 7
8 5 35
10 1
.
43
1 17
.
5 1
8 5
.
27
2 5 52
3 0
9 7
.
2 9
9
.
2 5
15 5
.
9 3
1 3
.
0 6
8
1 7 8
.
0 3
16 1
`
9 5
1 45

8 7
1 2 9

7 9
11 3 7 1
1 45
.
8 7
2 5
.
42
l 7
12 7
. 豆0
1 2 7
.
50
12 7 14
] 2 7

14
12 4
.
1 1
今飞
义洛
竺5
呈7
1 9
. 鑫4 ` 6
,三ū了JQ臼óó一hst乃j,口
:;
,上尸al急ù了八3,,一匕51,J月`J1.1ù弓孟勺口反9,J.八jq`,6J九Z下.-
:
J任q乙
08
`.1O八9o0n
,孟,二毛
产盆 昭 /亩
3 优化农艺措施力一 案的探讨
根据以 : , ( i 一 1 , 2 , 3 , 4 , 5) 为自变量 ,护为应变量建立的回归方程 ,在五因子五水平条件 卜
的 3 ! 2 5个组合方案 , 满足约束条件 (一 2夏 : 1蕊 2 ) , 用 BI M 3 8 6计算机进行数学模拟运算 ,得到 l黔
一 1知 k曰亩组合 7 71 个 , 150 ~ 175 k g /亩组合嗯71 个 , 175 ~ 20 0k g /亩组合 i绷个 , 分别列于表 8 ~
10
。应用集合论的方法 , 对表 8 ~ 10 进行分析 ,即得到红小豆不同产量水平的优化农艺组合 一方集
( 见表 1 1 ) 。
2期 牟善积等 : 夭津地 区红小豆棋式 化栽培 农艺措施的研究
表 8亩产 2 15~O 5 1kg农艺方案中自变 t水平取值
: 1播期 : ,株距 二 , 底施 p Z o s : 月追施氮 , 。追氮时期
水 平
频数 频率
( % )
报数 颇率
( % )
颇数 预率
( % )
预数 颇率
( % )
频数 倾率
( % )
00RQOn OonJ,J峨, .一b
.-
:

,J
2
qdl上八丹,人
22
0山,1八了, .1上汽`任,1八曰786ù`,一了,1. .J,j`通且月r二:
2
合计
: ` 加权平均值
标准误 占,
9 5 %置信 区间
农艺措施

1 87 2 4
.
2 5 10 4 1 3
.
49
2 0 1 2 6
.
0 7 15 9 2 0
.
6 2
2 00 2 5
.
9 4 1 8 2 2 3
.
6 1
1 3 1 1 6
.
9 9 1 9 5 2 5
.
2 9
5 2 6
.
7 4 1 3 1 1 6
.
9 9
77 1 1 0 0 7 7 1 10 0
一 0 . 4 4 1 0 0 . 1 1 67
0
.
0 4 3 8 0
.
0 4 65
一 0 . 5 3 ~ 一 0 . 3 6 0 . 0 3~ 0 . 2 1
2 ]
.
3 1 ~ 2 2
.
5 1 1 6
.
7~ 17
.
3
o F一 7 7 0时 t o . 0 5 ~ 1 . 9 6
4 9 6
.
3 6
1 3 3 1 7
.
2 5
2 0 4 2 6
,
4 6
2 ] 8 2 8
.
2 7
] 6 7 2 1
.
6 6
7 7 1 10 0
0
.
4 16 3
0 0 4 2 7
0
.
33 ~ 0
.
5 0
5
`
60 ~ 6
,
0 0
1 0 0
0
.
0 9 2 1
0
.
0 4 7 4
一 0 . 0 0 ~ 0 . 1 9
2
.
9 9 ~ 3
.
2 7
16 9 2 1
.
9 2
1 6 5 2 1
.
40
1 5 4 19
.
9 7
1 4 8 19
.
2 0
1 3 5 17
.
5 1
7 7 1 10 0
一 0 . 1 1 02
0
.
0 50 6
一 0 . 2 1~ 0 0 1
3
.
5 3~ 4 9 2
表 9
2 .播期
亩产 150 一 1 7 5gk 农艺方案中自变盖水平取值
: , 株距 x ,底施 P , o 。 I ;追施氮 : `迫氮时期
领数 粕率
(% )
预数 顺率
(% )
颇数 颇率
(% )
2
.
3 4
12
.
5 3
2 8
.
0 3
3 2
.
7 0
颇数 额数
一 2
一 1
1 7 7 37
.
5 8 56 11
.
89
1 5 8 33 5 5 1 1 3 2 3
.
99
8 4 17
,
8 3 1 4 7 3 1
.
2 1
4 2 8
.
92 1 2 1 2 5
.
6 9
1 0 2
.
12 3 4 7
.
2 2
47 1 1 00 4 7 1 1 0 0
一 0 . 9 5 5 4 一 0 . 0 7 6 4
0
.
0 4 8 4 0
.
0 5 1 7
一 1 0 5 ~ 0 . 86 一 0 . 18 ~ 0 . 0 2
17
.
5 6一 1 8 . 9 8 1 6 . 1~ 1 6 . 7
o r ~ 47 0时 童。 . 0 5 ~ 1 . 9 6
l l
5 9
1 32
15 4
1 15
47 1
:::
频率
( % )
2 9
.
5 1 5 2
8 l
10 5
1 J 6
1 17
47 1
顺率
( 竺J石)
1 1
.
0 4

合计
: . 加权平均值
标准误 .gl
, 5叮置信区 !司
农艺措施

2 4
.
42
1 00
0
.
6 4 3 3
0 0 4 86
·
4 7 1
一 .0
2 3
.
9 9
1 5
.
9 2
1 4
.
0 1
1 6
.
5 6
] 0 0
3 5 8 8
0
.
0 6 6 8
一 0 4 9~ 0
.
2 3
2
.
2 6~ 2
.
6 5
1 7
.
2 0
2 2
.
2 9
2 4
.
5 3
2 4
.
8 4
1 0 0
0
.
3 5 0 3
0
,
0 6 0 7
ó合丹00内了b7
0
.
5 5 ~ 0
.
6
.
1 2 ~ 6
.
0

2 3 ~ 0
.
47
6
.
6 2 ~ 8
.
28
745
表 10 亩产 175 一 2 0 0 k g 农艺方案中自变 i 水平取值
1 1播期 z : 株距 : :底施 P , o 。 x ;追施氮 : `追氮时期
水 平 捅数 频率
( % )
60
.
5 5
2 7 5 2
1 1
.
9 3
颇数 预率
( % )
1 1
.
0 1
3 1
,
19
38
.
5 3
17
.
4 3
1
.
8 3
1 0 0
32 1 1
09 12
濒数 预率
( % )
撅数 叔率
( % )
捅数
一 2
一 1
0
l
2
合计
: . 加权 平均 泊
标准亏吴“
9 5叱置信区间
农艺措施

1 0 0
一 1 . 4 8 6 2
0 0 6 7 2
1 2
3 4
4 2
l 9
2
10 9
一 0 .
一 O
倾率
( % )
0

92
5
.
50
6知1300哪
1 6 2 ~ 一 1 . 3 5 一 0 , 5 0 ~ 一 0 . 1通
1 3
.
6 C ~ 15
.
5 3 1 5
.
0 ~ 1 6
.
2
协 F 二 1 0只盯 . t o . 肺一 2 0 0
2 1
.
8 3
7 6
.
42
2 6 2 3
.
85
4 1 3 7
.
6 1
3 3 3 0
,
2 8
1 09 1 0 0
0 8 8 0 7
0
.
0 3 3 7
0
.
7 0

1
.
0 7
6

4 7

7 3 6
5 7 5 2 2 9
2 1 19
.
2 7
9 8
.
2 6
9 8
.
2 6
1 3 11
.
9 3
1 0 9 10 0
一 0 . 9 17 4
0
.
1 36 2
一 1 . 19 、 t ) 6 5
1
.
2 ! 、 2 、 0 1
12 1 1
.
0 1
3 3 3 0
.
2 8
5 7 5 2 2 9
10 9 1 0 0
1
.
2 7 5 2
0
.
0 8 3 2
1
.
10
~ 甲 1
.
4 5
1 2
,
6 , 一 1 5 . 16
一 J~ 卜一 . . . ~ 口 ~ ~ 一 .一一 r~ 一 ~ ~ . . . . . . .~ . , . . 从叭口 . . . . 砚 口 . . . . . . . . . . . . . . . . . . . . . 州州 . 一 . 幽曰 ~ ` 一一一 . ` . ~ . . 曰 . . . 旧曰 . . . . . . . . . . 曰 . . . . . . . . . .
9 0华 北 农 学 报 从 卷
丧 1红小豆不同产 t 水平的五项优化描施组合
产最 二 , 播期 _ _ _ J , _
二 ,底施 P刃 . 二 `追施氮
( k g /亩 ) ( 日 z月 ) 株 距 密 度 (“ z亩 ) ( k s /亩 )
二 : 追氮时期
( 。 m )
12 5 ~ 1 5 0 2 1 / 6 ~ 2 2 / 6 1 6
.
7 一 1 7 . 3
1 5 0
产 一
1 7 5 18 / 6 、 1 9 / 6 ! 6 . 1 ,、 16 . 2
l 夕5 ~ 2 0 0 1 4 矛6 ~ 一 1 6 / 6 15 0 产

16
`
2
<株 /亩 ,
端 , 月
5 7 0 0~ 5 5 10
5 9 1 0
, 一 5 7 0 0
6 4 5口 ~ 5叙8 0
5

6~ 6
`
0
6
.
0~ 6
.
6
6
, 压~ 7 、 `
3
.
0
2
.
3 ~ 2
.
7
1 2 ~ 2 0
咦/ 8 一 只 才巧
b了摊一 8 2 浅
企3 厂扫一 1头
讨论
以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的回归方程 ,经 “ R ”检验和 “ 尸 ” 检验 ,都达到了极显著水 一平 ,故 叮
用回归方程来分析 印预测产量 , 是本地区特定条件下的定量栽培措施模型 。
通过对主因子和交互因子效应分析得知 , 在本地区试验设计范围内 .五项农艺绪 ha 中 , 卜
播期和底施磷肥的水于对产量作用最大 。 生产上应注意适时早播 , 并合理增加磷肥气 人 ,适祥
巧迫氮肥一般应在妇化期追完 。通过计算机悦拟寻优 , 找出在本地区生产 、 生态条件下的红小豆不问产量水平的 瓦诀 了、 入
措施组 合方案 :
I : 亩产 15 0 ,一 1 7 5k g : 以 6月 18日 , 一 19 日播种 , 行距 7 0e n , ,株距 16 . 0 ~ 16 . 7 e 。 、 ( 5 、’ 0。 ~ 舀万 l
株 /亩 ) ,底施 P ,。 。 6k g /亩以上 ,追施 N 2 . 3 ~ 2 . 了k g /亩 , 8月 6 日~ 8日追施 。
万 : 亩产 1 7 5~ 2 0 0` 己 : 以 6 月 1 4 日~ 16 日播种 , 行距 7 0 c m , 株距 15 · 0 ~ 16 . 2 e n 、 、 5石6。 , 一 叙 ` 3二 ,
株 /亩 ) ,底施 p : o 。 7 . 0 k 8 /亩左右 , j旦施 N 飞. 2一 2 . o k 吕 /亩 , 8月 13 日~ 15 日迫施 。
搞好影响产量的基础因素的前期研究并选取合理 的水平间距 ,是利用本研究方法的重要
前题 。前期研究搞得好 , 因素和水平选得准 ,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 田间试验模拟件
优提出的栽培方案 ,认真及时地反馈 ,修改 ,示范 ,推广是使本研究方法具有使用价值的关键 。
参 考 文 献
盂建 :.2 农业系统丁程 北京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1 9 8 6
牟善积 , 何明华 · 磷肥对红小豆的增产作用 . 上城 . 19 肠 . 17 气J ) : 2 0 5 , 一 2 0 7
何明华等 · 红小豆密度一与产盈关系的研究 . 天津农林科技 . 1 , , l `们 : 盼一 功
车善积 . 红小豆氮肥施用时期的研究 . 天津农林科技 . 19 , 2炙4 ) : 花 ~ 13
牟善积 . 何明华 .红小豆主要增产因索正交试脸结果一华北农学报 , 1 9时 . 7 《 2 ) : 18 ~ 2
牟善积 . 何明华 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 . 作物杂志 . 19 8 6 ( 4 ) : 15 ~ 16
牟善积 . 何明华等 . 红小豆栽培 . 天津 : 天津科技出版社 , 19 92 . 14 1一 15 6
2期 牟善积等 :天津地区红小豆模式化栽培农艺措施的研 究 9 I
A S tud y
P r a C ti C eS
on 0P ti m u m C om bi n a ti on ofA g rn o omi c a l
i n M od el ed C u l ti v a ti o:, f 《 , r H i g h Y i e l d o f
R e d B e a n i n T i a n j i n A r e a
M u S h a n j i H e M i n g h u a D i几 9 D e l i a n g
( T
: a :
j i
, A夕, `e u l t u , a l C o l艺。夕。 , T ` a n 少` 。 )
A b s t r a e t B y u s e o f t h e P r o d u e t i o n fu n e t i o n m o d e l e s t a b l i s h e d t h r o u g h q u i n a r y q u a d r a t i e o r
-
t h o g o n a l r e g r e s s i o n d e s ig n
,
t h e P r in e i P a l f a e t 〔 ) r s a n d t h e i r i n t e r a e t i o n f o r r e d b e a n P r o d u e t i o n
w e r e a n a l y s e d
·
I n a d d it i o n
,
t h e o P t im u m c o m b in a t lo n o f a g r o n o m i e a l P r a e t i e e s in m o d e l e d
e u lt i v a t io n f o r h ig h y i e l d o f r e d b e a n i n T i a n j i了一 a r 好 a w a s s u g g e s t e d
.
K e y w o r e s : R e d b e a n ; M a t h e m a t i e a l m o d e le d e u l t i v a t i o n ; M o d e l ; S im u l a t i 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