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1 6卷
1 9匀 4年
增刊
1 2月
d留口
o Ju r nt a
林 农
o f J山 n
业 大 学 学 报
As riO Ut u rai U i nv e r
3it y
Vo l
.
1 6
公兄。
S uP P. I
1 9 9 4
向日葵钾肥施用效果探讨
朱学文 李树强 .体淑华 邢桂玲 ` “
(长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长岭 1 31 50) 0
摘 要 本文通过 3年的田间试验 ,研究了向日葵施钾肥的增产效果 。 结果表明 ,在长岭县石
灰性土攘条件下施用钾肥增产效果明显 。 施钾全 (K 2 0 )以 15 侃 g h/ m Z 为宜 , N : P Z o 。 ` K Zo 应
为 l , 0 . 5 , 1 。
关链词 向日葵 钾肥 产 1
中图分类号 5 5 65 . 50 6
E f f e c t o f P o加 5 5扣m F e 丙l枯e r o n S u fn lo w e r
Z ll u X u e w e n e t a l
.
( A ; r初 I t “ ” 1 E x t“ ~ 卿 t即 of hc a “ , l认 , C` ” t; , C h a ” , l认 , 1 3 1 5 00 )
A b s t r a e t E肠 eC t of OP t as s i u m fe r川蛇 e r on t h e g而 n 厂e dl of s u n ofl w e r w e r e s t u d ide
of r 3 y ae r s
.
R es u lt s s h o w e d t h a t a P Pil c a t ot n o f Po t as s ium fe
r t让晚e r ca n s地 n访 ca n t l y
i n e r e a s e g r ia n 外 e dl u n d e r t h e c ia ca r of us 5 0 1 e o n d i t io n s o f C h a n g il n g co u n t y . T h e
b es t r a t e of 闪 t as s iu m ( K Zo ) w as 15 0 k g /h m Z , t h e p r o po r t io n 时 N : P Zo s : K Zo
w as l : 0
.
5
:
l
K e y 军Vb r d s : S u n flo w e r ; po t as s i u m fe r t让沈e r ; g r ia n 沙 ld
长岭县是我国向日葵 ( H el 如形 h : ; 。 , 。 。 ; L . )主产区。 年播种面积约 6 . 67 万 h耐 ,总
产量居全国首位 。 近年来 ,随着向日葵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提高 ,尤其是大量施用氮磷化
肥 ,本地区土壤缺钾现象日趋明显 , 已成为继续提高向日葵产量的限制因素 。为此 ,我们于
1 990~ 1 9 9 2 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钾肥对向日葵的增产效果 , 以期为进一步发挥向
日葵的增产潜力提供科学的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1
.
1 材料
供试向日葵品种为匈牙利 4 号改良品种 。
.1 2 试验地点和土壤类型
试验于一 1 990一 1 99 2年在长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大二号试验场进行。土壤为薄层淡
· 吉林省种子公司 , 长春 2 3 0 0 62 , , 吉林农业大学 ,长春 2 50 1一s
收稿日期 : 1 9 9 4一 。 3一 2 8
DOI : 10. 13327 /j . j jl au. 1994. s1. 028
吉 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1 9 4年
黑钙土 ,耕层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为 :碱解氮 ( N ) 7 5一 8 6 ; g / g ,速效磷 ( P Zo s ) 2 3一 2 6、 g / g ,速
效钾 ( K 2 0 ) 7 9一 8 5。 ` / g 。
1
.
3 试验方法
试验设 7 个处理 , 处理 1 不施肥 ,另外 6 个处理均施 N 1 5 0k g / hm ’ , P Zo 。 7 5 k` / h m , 。
处理 2不施钾肥 , 处理 3~ 7 施 K 20 分别为 7 5 , 1 1 2 . 5 , 1 50 , 1 8 7 . 5 , 2 6 2 . s k g / h m Z 。氮 、磷 、钾
肥分别为尿素 、重过磷酸钙和硫酸钾 ,均用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土壤 。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 重复 2 次 ,每处理设一个小区 ,小区收获测产面积 5orn Z 。 所有统
计分析均在 BI M 计算机上进行 。
2 结果与分析
2
.
1 处理效应的综合分析
对 1 9 90~ 1 9 9 2 年 3 年的向日葵子实产量结果进行综合方差分析 ,结果 (限于篇幅表
略 )表明 , 向日葵子实产量的不同处理间和不同年份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 ,但处理与年
份的互作不显著 。 这表明 ,不同施肥处理对向日葵产量潜力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它不因每年气候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尽管每年气候条件有可能不同 ,但通过采用适宜的施
肥方法可以达到大幅度提高向日葵产量的目的 , 因不同年份的最优施肥措施相同。
.2 2 不同化肥的增产效果分析
2
.
2
.
1 氮磷肥的增产效应 与不施肥处理 l 相比较 , 以施 N 1 5 0 k g /h m Z 、 P Zo 5 7 5k g / h m ,
对照处理 2 的增产效果明显 (表 1 ) ,平均增产 17 . 31 % (2 6 2 k g h/ m Z ) 。 说明在长岭县现有
土壤肥力条件下 , 氮肥和磷肥仍然是向日葵高产的重要因素。在制定向日葵生产技术措施
时 , 必须把施用无机氮 、磷肥作为关键性环节之一 。 这与 we is l[ ’〕 、孙孟君等阁 、 冯昌文 lj[
和吴巍等阁关于向日葵施氮 、磷增产的结论是一致的 。 王剑秋等 4[] 和李庆文等阁也认为按
一定比例施足底肥和追肥纯氮 2 . s k g / h m Z 、纯磷 3Ok g压m Z可获得向日葵高产 。 可见 ,在
不施钾肥的情况下 , 只施氮肥和磷肥就足以大幅度提高向日葵子实产量 。
表 1 钾肥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T a b l e l
.
G r a in 洲e l d l n cr ea se of P ot a s加匡n 里er U l l se r a n d lt s P r of l t
处 理 平均子实产量 比不施肥增产 比对照增产
( k s八m Z )
每公斤 K刃比对照增收
( k g八 m Z ) (% ) ( k g / h m Z ) (% )
比对照增收
(员丫h m Z ) (元 )
2 4 12 a 8 9 8 59
.
3 1
2 39 l a 8 7 7 5 7
.
9 9
2 36 2 a 8 4 8 56
.
0 1
22 5匀a b 7 4 5 4 9 。 14
2 12 3 b 6 0 9 4 0
.
1 6
1 7 7倪 2 6 2 1 7 . 3 1
35
.
8 1
3 4
。
6 3
3 3
。
0 0
2 7
.
2 0
1 9
.
5 4
一 3 2. 4 一 0 . 12
2 3 4
.
0
3 3 7
.
6
1
.
2 5
2
.
52
3 2 2
.
8
2 5 5
.
2
月匕哎口内O吸U,.口Ul`OéOJ任n匕内`JJ,叨口
1 5 1 4d 一 2 6 2 一 1 4 . 75
, 据 s R 法 , 凡后面标有相同字母的平均数间差异不显著 (5 写水平 )
第 61卷 增 刊 朱学文等 :向日葵钾肥施用效果探讨 115
2
.
2
.
2 钾肥的增产效应 从表 1结果可见 , 在施足氮肥尿素和磷肥重过磷酸钙的基础
上 ,施用钾肥硫酸钾可以达到进一步大幅度增产的目的。 钾肥 (K 2 0 )用量从 75 k g h/ m , 增
加到 262 . s gk h/ m “ , 向日葵子实产量比单施氮磷的对照增产 347 ~ 63 6 k g / h m Z , 平均增产
为 19 . 54 % ~ 35 . 81 % 。 说明在吉林省向日葵生产田中 ,钾元素已成为向日葵增产必不可
少的物质基础 , 或者说 ,钾肥是目前向日葵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 , 以往向日葵生产
实践中只施氮磷肥不施钾肥的做法必需改变 。 尽管李庆文等困和王剑秋等川曾得出“ 向日
葵施钾肥增产效果不明显”或“ 只施用氮磷肥就足以满足向日葵生产需求 ” 的结论 ,但那是
由于当地土壤含钾量充足所致 。在吉林省向日葵生产田中 ,多年来一直大量施用氮磷肥而
不注意向土壤中补充钾素 ,钾的含量已降低到抑制产量进一步提高的程度。 所以 ,不施足
钾肥就会影响向日葵产量 。 国内外同类研究 (we is [J ’习;于万金困 ;谢建昌等〔勺也都证明 ,
按 “ 养分平衡法 ”或按一定比例施足氮磷钾肥是向日葵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三要素缺一
不可 。
从钾肥的用量来看 ,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 ,增产幅度也不断提高 。 但当钾肥 (K 2 0 )
施用量达到 1 5 0 k g / h m Z 时 ,再进一步提高钾肥施用量 ,增产幅度的提高极不明显 。 说明在
吉林省长岭县土壤条件下 , 钾肥的需求量不超过 1 5 0 k g / h m Z 。 另外从单位重量钾增产幅度
来看 ,施钾量超过 1 5 0 k g / hm Z 以后 .每公斤 K 2 0 的增产效果明显降低 (表 1 ) 。 因此 ,综合
各处理的增产幅度和单位重量钾肥增产幅度来看 , 以处理 5 即施 K 2 .0 1 5 0 k ` h/ 耐 为宜 。
结合氮肥和磷肥施用量 , 我们认为在长岭县向日葵生产实践中 , 氮磷钾的最适比例为
1
:
0
.
5
:
l
。
.2 3 钾肥的经济效益分析
按向日葵籽 2 元 /kg 、硫酸钾 2 元 /kg ,对本试验各个处理钾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
析 ,结果列于表 1 的最后两列 。 其中比对照增产表示单位面积的纯经济效益 ,而每公斤钾
比对照增产表示单位重量钾肥的经济效益 。
不论是与不施肥处理相比 , 还是与只施氮磷肥的对照处理 2 相比 ,均以处理 5 即施
K 2 0 量为 1 5 0 k g / h m Z 的经济效益最好 。处理 4 即施 K Zo 量 1 1 2 . s k g / h m Z 的经济效益较处
理 5 略低些 。 但处理 4 比处理 5 每公斤 K 2 0 增收略多 。 从总的经济效益看 ,处理 5 为最优
施肥量 ,处理 4 为较好施肥量 。
在生产实践中 ,农民既要考虑向召葵子实产量 ,又要兼顾经济收入 。 从本试验的产量
结果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来看 , 以施 N 1 50k : h/ m , 、 p 20 o 7 5k s / h m , 、 K Zo l s ok吕/ h m , 为最优
施肥措施 ;以施 N 1 5抓 g /h m Z 、施 P z o 。 7k5 g h/ m Z 、施 K : 0 1 1 2 . sk g压m Z为较好施肥方法 。
3 小 结
1) 在吉林省长岭县向日葵生产田中 , 土壤严重缺钾 ,钾元素已成为向日葵高产的限
制因素 。
2) 只施用氮磷肥增产明显 ,但在此基础上施用钾肥可使子实产量大幅度提高 。
3 ) 最佳经济施肥量为 N 1 5 0k g / h m , 、 P Zo 。 7 5 k g /h m , 和 K Zo 1 5 ok 8 / h m , 。
4) N
、
P
、
K 三要素的适宜比例为 l : 0 . 5 : 1。
吉 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1 99 4年
参 考 文 献
1 冯昌文 向日葵高产栽培 .现代化农业 , 1 9 8 , , ( 4 ) : 9~ 1 1
2 孙孟君等. 向日葵 N 、 P 肥适宜用量试验初报 . 白城农业科技 , 19 9 1 , ( 1~ 2 ) : 2 2~ 2 3
3 吴 巍等. 向日葵对土壤和肥料的养分吸收及施灰州朔旨肪蛋白质影响. 中国油料 , 1 9 9 1 , (」) : 51 一54
d 王剑秋等. 向日葵适时播种高产栽培技术的调查与推六 中国油料 , 19 2 , ( 2) : 76 ~ 81
5 李庆文等. 向日葵吸肥规律及其加明巴技术的研究. 辽宁农业科学 , 1 984 , ( 2) : 7~ 13
6 于万金 . 匈牙利 」号向日葵高产栽培措施 . 农业科技通讯 , 19 8 , ( 3) : 14
7 李传新 . 氮和磷对向日葵子实及油分产量的影响 . 国外向日葵 , 1983 , ( 1 ) : 26
8 谢建昌等. 不同土壤的供钾能力和当前土壤钾素平衡状况 . 国际平衡施肥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北京 :农业出版
社 . 19 8 9 , 9 7 ~ 1 05
9 陈魁卿攀 黑龙江省土壤供钾水平与施钾对作物抗逆力影响的研充 国际平衡施肥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 19 8 9 . 2 25~ 12吐
10 谢建昌等. 土壤钾素研究的现状和展里土壤学报 , 1 9 8 1 , ( 1 ) : 56 ~ 59
1 1 W c isS E A
·
0 山创刃 C r o p , . L o n s m a n P r e吕吕 : 1 9 8 3 , 40 2~ 4 6 2
(上接第 85 页 )
对米麦间作和清种玉米冠层 c o Z 浓度的测定结果 (表 2) 表明 , 米麦间作玉米冠层中部
c o Z浓度明显高于清种玉米冠层中部的 c o Z浓度 , 同时随着米麦间作冠层通风条件的改
善 ,冠层底部的 c o : 也向上扩散 ,使冠层底部的 c 0 2 浓度比清种的低 。 ,
以上结果表明 , 米麦间作栽培能改善玉米中部冠层的光 、 气条件 , 提高叶片的蒸腾作
用和气孔导度 。由于叶片的蒸腾作用和气孔导度与叶片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 , 可推测米麦
间作能提高玉米植株的光合能力 ,但关于米麦间作栽培玉米植株的光能利用情况以及光
合能力确切变化尚不清楚 , 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孟庆山 . 米麦间作增产增收 . 农村科学实验 , 1 990 , ( 8) : 7
2 王水泉. 米麦间作清种增产增收 . 农村科学实验 , 19能 , ( 3) : 4
3 李 权 . 米麦间作栽培技术. 农村科学实验 , 1 9 90 , ( 3) : 9
4 王俊峰. 榆树市米麦间作经验, 农村科学实验 , 1 991 , ( 3) : 6
5 赫贵侠 ,杨玉阁. 米麦间作亩产吨粮新技术农村科学实脸 , 1992 , (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