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草甘膦与2;4-D复配对薇甘菊防效的研究



全 文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8(21):237-241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0 引言
薇甘菊是菊科假泽兰属的多年生藤本植物,具有
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攀援并覆盖附主植物,致使附
主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1]。20世纪80年代末
传入广东沿海地区,现已对珠江三角洲地区造成严重
的危害[2-3]。目前,薇甘菊的防控技术主要集中在人工
防除、生物防除和化学防除等方面[4]。其中,化学防除
是已发生区薇甘菊防治的主要方式[5],也是最快速的
基金项目: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转基因水稻向杂草稻基因漂流的风险评价、预防及其后果的控制技术”(2009ZX08012-020B)。
第一作者简介:高旭华,男,1986年出生,山西阳泉人,硕士,主要从事杂草防治研究。通信地址:510642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华南农业大学
农学院,E-mail:gaoxuhuayy@163.com。
通讯作者:陈勇,男,1969年出生,江西石城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杂草生物学与防治工作。通信地址:510642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华南
农业大学农学院,Tel:020-38294970,E-mail:chenyong@scau.edu.cn。
收稿日期:2012-01-05,修回日期:2012-03-14。
草甘膦与2,4-D复配对薇甘菊防效的研究
高旭华 1,方 越 1,沈雪峰 1,陈 勇 1,陈明周 2
(1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州 510642;2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州 510316)
摘 要:为了明确草甘膦与2,4-D混配后防治薇甘菊的效果,采用温室盆栽试验,计算出2种除草剂复配
后对薇甘菊的鲜重防效,结合等效线法评价二者的最佳配比。研究结果表明:2种药剂混用对薇甘菊具
有增效作用,在草甘膦和2,4-D(153.75,175)到(170.65,161)两等效线坐标点之间范围地上部增效作用最
明显,此两点的相互作用指数为1.58和1.60;而草甘膦和2,4-D(153.75,203.15)到(202.76,161)两等效线
坐标点之间范围根部增效作用最明显,此两点相互作用指数为 1.48和 1.53。可见,草甘膦 153.75~
170.65 g a.i./hm2与2,4-D 161~175 g a.i./hm2的配比范围内对地上部的防效达到了最佳增效作用,而草甘
膦153.75~202.76 g a.i./hm2与2,4-D 161~203.15 g a.i./hm2的配比范围内对根部的防效达到了最佳增效作
用。
关键词:薇甘菊;草甘膦;2,4-D;等效线
中图分类号:S482.4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2-0017
Study on Control Efficiency of Combination of Glyphosate and 2,4-D in Mikania micrantha
Gao Xuhua1, Fang Yue1, Shen Xuefeng1, Chen Yong1, Chen Mingzhou2
(1College of Agronom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2Guangzhou Sugarcane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zhou 510316)
Abstract: To clarify the interaction of glyphosate and 2,4-D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ikania
micrantha, the potting test was carried out in the Greenhouse. The control effects of the two herbicides on
mikania micrantha were calculated. The best matching was evaluated by equivalent li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significant synergism on mikania micrantha with glyphosate and 2,4-D. The most obvious
synergism on the shoot inhibition was between the scope of (153.75g a.i./hm2 to 170.65 g a.i./hm2) and
(161 g a.i./hm2 to175 g a.i./hm2), this index of interaction reached 1.58 and 1.60. But the most obvious
synergism on the root inhibition was between the scope of (153.75 g a.i./hm2 to 202.76 g a.i./hm2)and
(161 g a.i./hm2 to203.15 g a.i./hm2), the index of interaction reached 1.48 and 1.53. The best synergism ratio
range of glyphosate and 2,4-D on shoot were 153.75 g a.i./hm2-170.65 g a.i./hm2, 161-175 g a.i./hm2
respectively, but the best synergism ratio range of glyphosate and 2,4-D on root were 153.75-202.76 g a.i./hm2
161-203.15 g a.i./hm2 respectively.
Key words: Mikania micrantha; glyphosate; 2,4-D; equivalent line
中国农学通报 http://www.casb.org.cn
方式。近几年来,在薇甘菊的防除过程中筛选并归纳
的有效除草剂品种有:2,4-D类[6],草甘膦类[7],森草净
(70%嘧磺隆),森泰[8](25%环嗪酮)等。研究发现,草
甘膦只能杀死薇甘菊地上部分,对其根部的防效不理
想 [9]。虽然一些防治效果较好的除草剂如灭微净
(18% 2,4-D微乳剂),稀释 1000倍就能对薇甘菊有很
好的防治效果[10],但是价格较高。而森草净在土壤残
留期长,易产生药害[11]。
为此,筛选经济实惠、防效好且生态安全的除草剂
是化学防治薇甘菊的重点研究问题。从薇甘菊发生地
区的调查结果发现,防治薇甘菊时普遍使用的除草剂
是草甘膦,但草甘膦的使用要远离农田,鱼塘和水源等
地方;而2,4-D对人畜安全,两者混配后减少草甘膦的
使用,同时可以扩大使用范围。除草剂的合理混配可
以扩大杀草谱,提高防除效果,增加对作物的安全性,
减少药害,延长除草持效期,减少用药次数,降低施药
成本[12],特别是复配得当可以起到增效作用。除草剂
混用关键部分是确定除草剂混用后的效果,最佳的用
药比例和用药量。如何测定联合作用效果是研究者所
共同关心的问题。农药混用联合作用评价方法主要有
等效法(千坂法)、孙云沛法、Gowing法、Gobly法
等 [13]。其中等效线法不仅在室内能确定混配后的作
用,还能确定混配比例。该法比较准确合理,适合室内
测定应用[14]。因此,笔者于 2009年采用温室盆栽,将
草甘膦和2,4-D进行混配,以等效法来评价2种药剂之
间的联合作用效果,旨在筛选两者的最佳配比关系和
适宜的用药量,以达到良好的薇甘菊防控效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薇甘菊采摘于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供试药剂:
农达(41%的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美国孟山都公司),
阔剑(860 g/L 2,4-滴二甲铵盐水剂,常州永泰丰化工有
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用等比降低设置剂量[15]:单剂2,4-D共设5个浓度
梯度80.5、161、322、644、1288 g a.i./hm2,单剂草甘膦同
样 设 5 个 施 药 水 平 153.75、307.5、615、1230、
2460 g a.i./hm2。再将 2种药剂各剂量两两复配共 25
个混配处理。
1.3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09年4月在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温室进
行,其光照:30000 1x,相对温度:25~30℃,湿度:50%~
60%。插栽前每盆(高 7.5 cm、直径 8.5 cm)装 90 g风
干稻田土,保持土壤湿润。将生长盛期的薇甘菊剪成
等长的小条,每小条留有一个节间,每盆插栽一条。温
室培养一段时间当薇甘菊长至1 m左右时进行各设置
剂量下茎叶喷雾处理。喷药后定期浇水,调节室温至
30℃,常规管理。喷雾装置为3 WT-Ⅱ型喷雾塔,雾滴
直径约 40 μm,工作时压力约 0.2 MPa,药液量 20 mL。
以清水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4次。施药后30天称量
各处理的地上部、根部鲜重,用生长抑制法计算各处理
的鲜重抑制率,然后采用剂量对数-几率值直线法[16]计
算ED50值,并绘制ED50等效线,由ED50等效线评价2种
除草剂相互作用关系[17],并求出最佳配比范围的相互
作用指数。
根据调查数据,按式(1)计算各处理的地上部分和
根部鲜重抑制率和单位为百分率(%)。
………………………… (1)
式中:R为鲜重抑制率;X0为对照处理鲜重;X1为
药剂处理鲜重。
相互作用指数(I)=h/(h-d),h为原点到相加作用线
的距离,d为等效线上的点到相加作用线的距离。
2 结果与分析
2.1 2,4-D和草甘膦不同药剂浓度复配后对薇甘菊地
上部防效分析
由图 1可以看出,在 2,4-D定量处理下,草甘膦对
薇甘菊的地上部防效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草甘
膦定量处理下,2,4-D对薇甘菊的地上部防效随着剂量
的增加而增加。在使用草甘膦单剂(曲线A)的情况
下,当草甘膦的用量达到最大使用剂量2460 g a.i./hm2
时,对薇甘菊的地上部防效也只有62.18%;而当2,4-D
以80.5 g a.i./hm2施药水平与各浓度梯度的草甘膦混配
后(曲线B),对薇甘菊的防效明显提高。其中,当草甘
010
2030
4050
6070
8090
10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草甘膦用量/(g a.i./hm2)










/%
A B CD E F
A、B、C、D、E、F代表2,4-D使用剂量依次为
0、80.5、161、322、644、1288 g a.i./hm2
图1 草甘膦和2,4-D复配后对薇甘菊的地上部鲜重防效
·· 238
高旭华等:草甘膦与 2,4-D复配对薇甘菊防效的研究
膦的用量达到615 g a.i./hm2时已与草甘膦单剂最大使
用剂量2460 g a.i./hm2时防效相当达到61.28%,草甘膦
用量为 2460 g a.i./hm2时对薇甘菊的防效达 81.25%。
当草甘膦以153.75 g a.i./hm2的使用剂量与各施药水平
的2,4-D混配后,随着2,4-D使用剂量的增加对薇甘菊
的地上部防效增加明显(曲线上第2个点)。
2.1.1 供试药剂各处理剂量下的地上部防效 ED50值
用DPS 7.05数据统计软件将薇甘菊的地上部鲜重防
效数据进行剂量型数据机值分析,获得不同配比处理
下对薇甘菊的地上部防效ED50值。试验结果表明,在
草甘膦定量处理下,2,4-D对薇甘菊地上部防效的ED50
值随2,4-D的增加而降低(表1),在2,4-D定量处理下,
草甘膦对薇甘菊的地上部防效的ED50值也随草甘膦
的增加而降低(表2)。
草甘膦/(g a.i./hm2)
0
153.75
307.5
615
1230
2460
回归方程
y=1.10x+2.10
y=0.94x+2.89
y=0.84x+3.25
y=0.54x+4.26
y=0.72x+4.07
y=0.35x+5.17
R2
0.9993
0.9971
0.9873
0.9905
0.9795
0.8848
ED50/(g a.i./hm2)
437.91
175.00
121.89
23.71
19.97
0.32
2,4-D/(g a.i./hm2)
0
80.5
161
322
644
1288
回归方程
y=0.99x+2.21
y=1.04x+2.34
y=0.79x+3.24
y=0.63x+3.82
y=0.50x+4.42
y=0.52x+4.61
R2
0.9897
0.9909
0.9944
0.9725
0.8893
0.9720
ED50/(g a.i./hm2)
662.75
369.44
170.65
75.27
14.08
5.58
表1 草甘膦定量处理下2,4-D对薇甘菊的地上部防效的ED50
表2 2,4-D定量处理下草甘膦对薇甘菊的地上部防效的ED50
2.1.2 草甘膦和2,4-D的等效线 以草甘膦的剂量为横
坐标,以2,4-D的剂量为纵坐标,连接坐标上标出的草
甘膦和 2,4-D单剂对薇甘菊地上部防效的ED50值,即
为2种除草剂混用的理论等效线。然后将10个复配的
ED50值标在坐标图上,去除边缘点连接而成的曲线,即
为草甘膦和 2,4-D混配处理对薇甘菊地上部防效的
ED50等效线图(见图2)。
从图 2可以看出,各混用组合的ED50值均在理论
等效线的下方,根据等效线评价原理,说明这2种药剂
在设计剂量范围内混用,对薇甘菊地上部防效具有一
定的增效作用,且在(153.75,175)到(170.65,161)范围
内增效作用最明显,即草甘膦153.75~170.65 g a.i./hm2
与 2,4-D 161~175 g a.i./hm2的配比范围内达到地上部
防效最佳增效作用。
根据相互作用指数公式计算,配比(153.75,175)的
相互作用指数为1.58,配比(170.65,161)的相互作用指
数为 1.60。表明草甘膦和 2,4-D按剂量比 153.75,175
和170.65,161混用后对薇甘菊的地上部鲜重抑制50%
所需要的药量为加成作用所需药量的1/1.58和1/1.60。
2.2 2,4-D和草甘膦不同药剂浓度复配后对薇甘菊根
部防效分析
由图 3可知,当草甘膦和 2,4-D混配后,对薇甘菊
050
100150
200250
300350
400450
500
0 200 400 600 800
草甘膦/(g a.i./hm2)
2,4-D
/(g a.
i./hm
2 )
图2 草甘膦和2,4-D混配处理对薇甘菊地上部防效
的ED50等效线图
·· 239
中国农学通报 http://www.casb.org.cn
的根部鲜重防效均高于使用单剂时的防效,且在一种
单剂定量的情况下,对薇甘菊的根部鲜重防效也随着
另一种混配单剂使用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使用量达到
2460 g a.i./hm2的草甘膦对薇甘菊的根部鲜重防效只
有 63.24%,而使用剂量 1288 g a.i./hm2的 2,4-D防效也
仅有67.56%。而当2种单剂都以最高使用剂量混配后
对薇甘菊的根部鲜重防效达到91.56%,远远高于单剂
的防效。其中,以使用量为 80.5 g a.i./hm2的 2,4-D与
1230 g a.i./hm2的草甘膦混配对薇甘菊的根部鲜重防
效为 64.56%,超过草甘膦单剂最高使用量时的防效
63.24%。以 80.5 g a.i./hm2的 2,4-D与各浓度梯度的草
甘膦混配后(曲线B)对薇甘菊的防效较单独使用草甘
膦明显提高,这与对地上部鲜重防效表现出相似的规
律。
2.2.1 供试药剂各处理剂量下根部防效的ED50值 用
DPS 7.05数据统计软件将薇甘菊的根部鲜重防效数据
进行剂量型数据机值分析,获得不同配比处理下对薇
甘菊的根部防效ED50值。结果表明,对薇甘菊根部防
效的ED50值(表3和表4)与地上部的趋势相同,都表现
A、B、C、D、E、F代表2,4-D使用剂量依次为
0、80.5、161、322、644、1288 g a.i./hm2
图3 草甘膦和2, 4-D复配后对薇甘菊的根部鲜重防效
草甘膦/(g a.i./hm2)
0
153.75
307.5
615
1230
2460
回归方程
y=1.05x+2.22
y=0.69x+3.40
y=0.64x+3.78
y=0.59x+4.10
y=0.49x+4.41
y=0.50x+5.07
R2
0.9980
0.9811
0.9763
0.9791
0.9828
0.9777
ED50/(g a.i./hm2)
451.93
203.15
80.75
34.09
16.12
0.67
2,4-D/(g a.i./hm2)
0
80.5
161
322
644
1288
回归方程
y=1.16x+1.71
y=0.89x+2.77
y=0.81x+3.13
y=0.66x+3.69
y=0.63x+3.97
y=0.61x+4.21
R2
0.9994
0.9688
0.9680
0.9197
0.9548
0.9598
ED50/(g a.i./hm2)
679.47
326.40
202.76
95.18
41.96
19.44
表3 草甘膦定量处理下2,4-D对薇甘菊的根部防效的ED50
表4 2,4-D定量处理下草甘膦对薇甘菊的根部防效的ED50
出在一种制剂定量的情况下,另一种单剂的ED50值随
着使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2.2.2 草甘膦和2,4-D的等效线 由图4可以看出,各混
用组合的ED50值均在理论等效线的下方,根据等效线
评价原理,说明这2种药剂在设计剂量范围内混用,对
薇甘菊根部防效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且在
(153.75,203.15)到(202.76,161)范围内增效作用最明
显,即草甘膦 153.75~202.76 g a.i./hm2与 2,4-D 161~
203.15 g a.i./hm2的配比范围内达到根部防效最佳增效
作用。
根据相互作用指数公式计算,配比 (153.75,
203.15)的相互作用指数为1.48,配比(202.76,161)的相
互作用指数为 1.53。表明草甘膦和 2,4-D按剂量比
153.75:203.15和202.76:161混用后对薇甘菊根部鲜重
抑制50%所需要的药量为加成作用所需药量的1/1.48
和1/1.53。
0
20
40
60
80
10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草甘膦用量/(g a.i./hm2)









/%
A B CD E F
·· 240
高旭华等:草甘膦与 2,4-D复配对薇甘菊防效的研究
3 结论和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草甘膦和 2,4-D进行混配对薇甘
菊地上部分和根部防除方面具有相互增效的作用,其
中 草 甘 膦 153.75~170.65 g a.i./hm2 与 2,4-D 161~
175 g a.i./hm2的配比范围内达到地上部防效最佳增效
作用;草甘膦 153.75~202.76 g a.i./hm2与 2,4-D 161~
203.15 g a.i./hm2的配比范围内达到根部防效最佳增效
作用。薇甘菊根部不易杀死,防治后容易复发,建议草
甘 膦 153.75~202.76 g a.i./hm2 与 2,4-D 161~
203.15 g a.i./hm2范围内混配以达到彻底防治薇甘菊的
作用。
草甘膦和2,4-D对薇甘菊地上部有较好的防除效
果,但对其根部防效有所差异。为了探明 2种药剂混
配后的作用关系,采用温室盆栽试验进行除草剂活性
测定,研究结果显示,草甘膦和2,4-D混配有明显的增
效作用,这与泽桑梓[9]、汪东彬[18]等关于除草剂混配防
治薇甘菊的研究结果相类似。昝启杰等[7]于室外试验
研究认为草甘膦和 2,4-D只能杀死薇甘菊地上部分,
不能杀死根部。笔者认为这是因为试验环境以及施药
时期的影响,在室外环境中有良好的光照以及充足的
水分,适宜其生长,且室外试验都是在薇甘菊生长繁盛
时期进行施药,这就使其有更强的恢复能力。即使地
上部分死亡,如果环境适宜且再生能力较强,也可以很
快长出新的茎叶,这就是导致药剂对其根部防效不理
想的原因所在。
以温室盆栽薇甘菊作为研究对象,而在实际应用
中需要考虑施药的时期,施药后环境影响等因素,同
时,还需要在林地、果园等地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验
证,从而明确其实际应用效果;在制剂开发中还需要考
虑药剂和制剂加工成本等因素。旨在为薇甘菊的防治
提供一种经济、方便、实用的方法以期对实际生产起到
较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绪平,刘建锋,黄莹,等.灭薇净的安全性及防治薇甘菊效果初报
[J].中国森林病虫,2009(1):30-31.
[2] 昝启杰,王勇军,王伯荪,等.外来杂草薇甘菊的分布及危害[J].生态
学杂志,2000,19(6):58-61.
[3] 王伯荪,廖文波,昝启杰,等.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在中国的传
播[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4):47-54.
[4] 张琳琳,韩诗畴,李丽英,等.入侵害草薇甘菊的防治研究进展[J].热
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6,14(2):162-168.
[5] Bogidarmanti R. Impct of Mikania spp. on forestry and agriculture
land (in Indonesian)[J]. Buletin Penelit Hutan,1989(511):29-40.
[6] 胡玉兰,毕培曦.薇甘菊生活史及其对除莠剂的反应研究[J].中山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3):88-95.
[7] 昝启杰,王勇军,梁启英,等.几种除草剂对薇甘菊的杀灭试验[J].生
态科学,2001,20(1,2):32-36
[8] 黄华枝,赵京斌,黄炳球,等.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防除薇甘菊药
效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1):52-55.
[9] 泽桑梓,季梅,李浩然,等.林业有害生物薇甘菊化学防除优选药剂
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002-3003.
[11] 王勇军,廖文波,咎启杰,等.除芳剂森草净防除薇甘菊的效果及其
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6):
180-186.
[12] 张玉聚,孙建伟,雷小天,等.除草剂混用技术与配方大全[M].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
[13] 高爽,赵平.除草剂混用及其药效评价方式[J].农药,2007,46(9):
633-634.
[14] 林长福,杨玉延.除草剂混用、混剂及其药效评价[J].农药,2002,43
(8):5-7.
[15] 宋小玲,马波,皇甫超河,等.除草剂生物测定方法[J].杂草科学,2004
(3):1-5.
[16] Chinese Southern Agricultural College. Plant Chemical Protection
[M]. Beijing: Agriculute Press,1983:118-120.
[17] Tammes P M L. A Graphic representation of Synergism in Pesticdies
[J]. Neth J Plant Pathlolgy,1961(70):63-80.
[18] 汪东彬,胡长顺,张长发,等.森草净与草甘膦混合除草试验初报[J].
安徽林业科技,2000(1):24-26.
050
100150
200250
300350
400450
500
0 200 400 600 800
草甘膦/(g a.i./hm2)
2,4-D
/(g a.
i./hm
2 )
图4 草甘膦和2,4-D混配处理
对薇甘菊根部防效的ED50等效线图
··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