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2006年第9期 总第130期2006年第9期 总第130期CAOYEYUXUMU CAOYEYUXUMU
摘 要! 以纳罗克非洲狗尾草为材料 将变异分化的狗尾草分为 ! 个类型 即长穗褐色# 长穗金黄色# 长穗深棕
色$ 对各群体生殖枝高% 生殖枝数# 单株分蘖数及穗部形态特征进行测量 结合数量统计分析 运用 # $% 软件对 !
个群体的形态变异程度进行分析&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生殖枝数% 分蘖% 穗长% 穗不带芒直径在 ! 个类型间存在着显著
差异 生殖枝高差异极显著&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出长穗褐色群体基本归为一类 而群体长穗金黄色% 长穗深棕色存在
一定的分化程度但不显著&
关键词!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 遗传分化
中图分类号! S5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932( 2006)09-0020-03
杨卫良 1 张 贤 2& 张红映 1 李文武 1 张英俊 2 邓菊芬 3 吴维群 3
(1.云南省永德县畜牧兽医站 云南 永德 677600’ 2.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北京 100094’
3.云南省草山饲料工作站 云南 昆明 650225)
收稿日期! ’(()*(+*,-
基金项目! 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项目! 云南牧草种子繁育关键
技术及其产业化研究 ( ./011#((,)
作者简介! 杨卫良 (1966! ) 云南永德人 云南永德县畜
牧兽医站工作$
& 通讯作者
非洲狗尾草 ( !#$% &’ (#))&*cv.Narok) 是多年
生暖季型禾本科牧草 原产于热带非洲 广泛分布于
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南非% 澳大利亚% 菲律宾%
印度等地都有栽培 我国 1974年从澳大利亚引进$
非洲狗尾草是一种高产优质的牧草 适口性好 营养
价值丰富[1]$ 非洲狗尾草适宜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种
植 其生长势强% 品质好% 产草量高[2] 是目前我国
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草地改良最优秀的禾本科牧草品
种 也是草地生态建设和草地畜牧业中大量使用的牧
草品种$ 形态性状的变化是遗传与环境综合作用的结
果 它具有其本身的遗传基础 形态学性状的遗传分
化是遗传变异的标志[3]$ 对非洲狗尾草形态特征进行
遗传分化调查 旨在为其选育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材料为纳罗克非洲狗尾草$
1.2 调查内容
将变异分化的纳罗克非洲狗尾草按照穗部颜色差
异分为3个类型! 群体 I*长穗浅褐色’ 群体 I*长
穗深棕色’ 群体II*长穗金黄色& 每个群体 ( 类型)
选定10个单株测量其生殖枝高# 生殖枝数# 单株分
蘖数# 千粒重以及穗长# 穗带芒直径# 穗不带芒直
径# 单穗鲜重和单穗干重&
1.3 数据处理分析
数据通过SASV8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聚
类分析 [45]&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变异方差分析
将 3个类型 30个个体的 9个形态特征作为 9
个特征向量 运用 SAS程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得出自由度# 偏差平方和 # 均方 # 显著水平 ( 见
非洲狗尾草遗传分化调查
牧草科学
责
任
编
辑
陈
琴
20
2006年第9期 总第130期2006年第9期 总第130期CAOYEYUXUMU CAOYEYUXUMU
形态特征 自由度 偏差平方和 均方 ! 值 概率
生殖枝数 #$ %&’()## * + %),%++ + -.,./ ),))) .
生殖枝高 . 0 1’2,#2- #1 3 /2*,4.2 4/ .3,/* &,&&& -
单株分蘖数 . *3 334,4## * 3# ##1,/33 3 --,-2 &,&&& 3
穗长 . 1-,-&4 &.# * /2,22/ &-3 3 2,*4 &,&&4 .
穗带芒直径 . /,1*. 4/# #* .,/4# /.3 33 .,2& &,-&& #
穗不带芒直径 . !3,3-# &.# #* -,#24 &-3 33 *,&. &,&&3 2
单穗鲜重 . &,#-/ 3.# #* &,3&* -#3 33 /,&1 &,&.4 -
单穗干重 . !&,-&2 #.& && &,&2. 4-& && .,1- &,&*- /
千粒重 . &,&22 3.# #* &,&.* ##3 33 3,#2 &,&31 #
表1 群体间形态特征差异显著性检测
表 1!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 生殖枝数$ 单株分蘖
数$穗长$穗不带芒直径等 4个性状在 3个类型间
存在着显著差异#生殖枝高差异极显著有4个性状
差异不显著#即穗带芒直径$单穗鲜重$单穗干重$千
粒重 穗部特征除穗不带芒直径及穗长外在3个类型
间分化均不明显 与种子重量相关的单穗干重$鲜重
以及千粒重在 3个类型间均无显著变异 而生殖枝
高$生殖枝数$单株分蘖数等植株形态特征则表现出
显著的变异
2.2 形态变异聚类分析
根据3个类型30个个体9个性状#采用SAS软件对
狗尾草30个个体进行个体水平上的聚类分析% 见图1!
图1 个体间形态特征聚类图
OB1&OB10 群体!&长穗浅褐色
OB11&OB20 群体&长穗深棕色
OB21&OB30 群体#&长穗金黄色
牧草科学
责
任
编
辑
陈
琴
21
2006年第9期 总第130期2006年第9期 总第130期CAOYEYUXUMU CAOYEYUXUMU
由图 1可知!在距离 1.0水平!可将 30个个体划
分为2个群A和B!群体I长穗浅褐色基本包含在同
一群群A内#B包含除个体OB22外的所有群体II
长穗金黄色的个体和群体 I长穗深棕色的所有个
体!群体I长穗浅褐色的少数个体也分布在B群中$
在距离0.35水平! 可进一步将30个个体分为7
个亚群体$ 类群A的亚群a%b%c!除亚群b中包含群体
II的一个个体外!其余个体均隶属于群体I#亚群d所
包含的9个个体中!6个是群体I个体!另有1个群体
I的个体和2个群体II的个体# 亚群e中包含群体I
的2个个体和群体II的4个个体!且群体I的2个个
体聚在一起# 在亚群f内! 含4个群体II的个体和2
个群体I的个体#亚群 g是群体 I的个体!单独成为
亚群$
3 讨论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3个群体长穗褐色% 长穗深棕
色%长穗金黄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分化$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测9个性状中!5个差异显
著!其中1个达极显著水平#与种子重量相关的单穗干
重%鲜重以及千粒重在3个类型间均无显著变异$而生
殖枝高%生殖枝数%单株分蘖数等植株形态特征则表现
出显著的变异$
个体水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群体长穗褐色的绝
大部分个体分布在同一群内! 个体水平上的形态分化
反映出该物种在群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形态异质性和
遗传异质性! 说明该群体较其他2个群体遗传分化变
异显著!在个体水平上相对于其他2个群体分化明显#
而群体长穗深棕色%长穗金黄色分布在一个群内!他们
间的相似度较高!分化不及长穗褐色明显!但在亚群的
分布上!群体I主要聚在亚群d内!而群体II主要聚
在亚群e%f内! 其间有群体I的个体的零星分布!I%II
两群体也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分布! 这说明群体I和群
体II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但其分化程度不及群
体I显著$
形态多样性是检测遗传分化最简便易行的方法[6]!
利用数量统计学方法就能衡量遗传分化的程度$ 利用
形态学多样性差异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遗传分化进行
探讨! 旨在为这一优良牧草的选育工作提供一些理论
依据$
参考文献
& !’ 兰春宁 高产优质牧草非洲狗尾草 & #’ 草业科学 !
$%%&!$!( !!) *’(!&%
& $’ 刘自学 优质牧草狗尾草 & #’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 !!)*!)
& ’’ 毕玉芬! 卢欣石 植物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 &’ 鲁绍雄! 连林生 +,+ 统计分析系统在畜牧科学中的应用
& -’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 *’ 洪楠. 侯军 +,+ /01 2345067 ( 89) 统计分析系统教程新编
&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 季维智. 宿兵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 杭州*浙
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 *)+,& -.%,.+,() (/ !#$% &’ (#))&* &01 2.%(3
;,<= 2>3 ?@3A4B!! C#$% D3A4 $E! CF,<= F04B?G34B!! H& 2>4?6I!!
C#$% ;34B?JI4$! K’$% #I?/>4’! 2( 2>3?LI4’
( ! !#$%& ’()*+* %, -*.*/)%/0 1*,)+)* ’.%.)2 23 425,* 627.G ;04B5> :)):%%! MN34A#
$ O8.).7.* 23 5/%88&%, 8()*(*! 69)% :5/)(7&.7/%& ;)<*/8).0! P>3J34B !%%%(&! MN34A#
’ 47= >/2<)()=& >=8.7/* =, ?2,,*/ ’.%.)2! QI4R34B :*%$$*! MN34A)
45#+%$&+6 SN> ’.%@3 *A 1%88*0 T8
Y1064! 43BB>1 ZY1064 A45 B0@5>4 G>@@06 SN> TNA1ATV>17 0/ VA77>@! N>3BNV 0/ 1>W105ITV38> Y1A4TN! 4IRY>1 0/
1>W105ITV38> Y1A4TN A45 4IRY>1 0/ 3453835IA@ V3@@>1 6>1> R>A7I1>5 SN> 8A13AV304 0/ VN>7> ’ B10IW7 6>1> A4A@G7>5 YG
+,+ 89 70/V6A1> SN> 1>7I@V7 7N06>5 VNAV VN>1> 6>1> 73B43/3TA4V 53//>1>4T>7 Y>V6>>4 ’ B10IW7 34 VN> TNA1ATV>17 0/ VN>
4IRY>1 0/ 1>W105ITV38> Y1A4TN! 4IRY>1 0/ 3453835IA@ V3@@>1! @>4BVN 0/ VA77>@ A45 53AR>V>1 0/ VA77>@ 63VN0IV A137VA
SN> T@I7V>1 A4A@G737 7N06>5 VNAV VN> Y1064 B10IW T0I@5 Y> T@A773/3>5 A7 A TAV>B01G! A45 VN> 0VN>1 V60 B10IW7 7N06>5
A T>1VA34 8A13AV304 63VN0IV 73B43/3TA4T>
78 9(%:#6 ’.%@3 *A 1%88*0 T8
牧草科学
责
任
编
辑
陈
琴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