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薇甘菊防治机制和方法研究



全 文 :第 36 卷 第 4期
2011 年 8月
林 业 调 查 规 划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Vol. 36 No. 4
Aug. 2011
doi:10. 3969 / j. issn. 1671-3168. 2011. 04. 013
薇甘菊防治机制和方法研究
刘佩云1,王忠祥2,王 健1
(1.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营林分院,云南 昆明 650021;2.云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云南 昆明 650021)
摘要:薇甘菊以其特殊的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理学特性,使其具有超强的入侵能力和独特的危害能力,如不及时采
取强有力的治理措施,将严重危害森林和植被,造成生态灾难.文章从难以防治和防治效果不佳的原因 2 方面对防
治效果进行分析,提出科学治理薇甘菊的技术路线、步骤,从物理防除、化学防除、生物防治、生态修复控制几方面
阐述具体治理措施.并提出整合各类营造林、森林培育项目,控制传播源,加强培训、宣传和群防群治等相关配套的
保障治理措施.
关键词:薇甘菊;传播与危害;防治机制;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11)04-0048-04
Control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Mikania micrantha
LIU pei-Yun1,WANG Zhong-xiang2,WANG Jian1
(1. Forest Management Branch of Yunnan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Kunming 650021,China;
2. Yunnan Forest Pest Control and Quarantine Bureau,Kunming 650021,China)
Abstract:With special biological,ec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Mikania micrantha has a
superior invasion ability and the unique hazards,if not to take strong controlling measures,it will serious-
ly endanger the forest and vegetation,resulting in ecological disaster. In this paper,poor controlling
effect has been analyzed form two aspect,The specific management measures like scientific management
techniques,physical control,chemical control,biological control,ecological restoration control also been
put forward. Moreover,related supporting treatment mechanism from several aspects have been stated.
Key words:Mikania micrantha;communication and hazards;control mechanism;treatment measures
收稿日期:2011-04-06.
作者简介:刘佩云(1957-) ,男,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
林业有害生物是森林资源的主要自然灾害之
一,不仅具有森林火灾的危险性和毁灭性,还具有生
物灾害治理上的特殊性和长期性、艰巨性,因而又被
称为无烟的森林火灾. 薇甘菊是林业有害生物的典
型代表.
薇甘菊被列为世界上最有害的 100 种外来入侵
物种之一,是世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一,也是我国首批
16 种外来入侵有害植物之一,是国家林业局确定的
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薇甘菊能迅速覆盖整个
裸露地,攀上灌木和乔木后能迅速形成整株覆盖并
向四周植物迅速蔓延,同时薇甘菊也可通过产生化
学物质来抑制其它植物的生长,造成成片森林枯萎
死亡.
1 生物、生理、生态特性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 B. K. )属于菊科
Asteraceae假泽兰属 Mikania 植物,为多年生草质或
木质藤本,茎细长,匍匐或攀缘;叶对生,叶呈三角状
至卵形,基部心形,偶近戟形,基出 3 ~ 7 脉;头状花
序,在枝端排成复伞形花序状,复花序顶生或侧生;
花白色,有香气,总苞片 4 枚,管状,5 齿裂;种子黑
色,瘦果.薇甘菊从花蕾到盛花约 5 d时间,开花后 5
d完成受粉,再过 5 ~ 7 d种子成熟,然后种子散布开
始新一轮传播.种子极小、千粒重仅约0. 089 2 g[1],
顶端有冠毛,可随风和水传播,这是薇甘菊极易蔓
延、难控制的主要原因.
苗木初期生长缓慢,在 1 个月内苗高仅为 11
cm,但随着苗龄的增长,生长随之加快.因茎节乃至
节间都极易长出不定根,接触土壤后能快速长成新
植株,故茎可进行旺盛的营养繁殖(无性繁殖) ,而
且较实生苗生长要快得多. 薇甘菊强大的繁殖能力
是其产生危害的重要因素,也是治理的主要障碍.
刘佩云,等:薇甘菊防治机制和方法研究
不同种群的薇甘菊其染色体类型不同,有二倍
体或四倍体[2],这是薇甘菊生存力极强的原因之
一.薇甘菊植株具有 C3(叶片)和 C4(茎、叶柄、叶脉
等非同化器官)[1]2 种混合光合途径,使得薇甘菊在
弱光照条件下有较高的光合量子利用效率和较低的
光补偿点;并且其枝叶的形态及空间布局有利于获
取更多的光能,这使得薇甘菊有更强的适应性,对其
快速入侵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薇甘菊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理
学特性,使其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超强的入侵能力
和独特的危害能力,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2 薇甘菊的传播与危害
2. 1 传播
薇甘菊传播扩散途径有 2 种:①自然传播:薇甘
菊种子细小而轻,种子数量大,基部有冠毛,易借气
流、水流、动物的活动而远距离传播.②人为传播:随
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为活动频繁,薇甘菊种子、藤
茎可随人流、物流等载体或交通工具传播.薇甘菊的
入侵和广泛传播与人为因素是密不可分的.
薇甘菊原产于中、南美洲,由于受到当地各种因
子(如蓟马、叶甲、瘿螨等各种天敌)的制约,只是一
般性的杂草,没有实质性的危害[1]. 但在中国、东南
亚、印度次大陆、太平洋诸岛的部分地区,薇甘菊对
农业和林业造成了极大危害.
2. 2 危害
2. 2. 1 危害类型
1)生境占领.薇甘菊具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能力皆强的特点,在适宜的气候区,薇甘菊种苗只要
落地沾土就能立刻生根发芽、开花结籽、定居安家、
建立种群并向四周扩散蔓延,这也是其难以被彻底
铲除的主要原因.薇甘菊蔓茎一天可增生 20 cm,单
是一株薇甘菊就可在数月之内覆盖约 25 m2 面积,
有“一分钟一英里(Mile - a - minute weed)”之
称[1],故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 薇
甘菊在其适生区能迅速覆盖整个裸露地,或者攀援
缠绕于乔灌木植物,一旦攀上树木就会缠绕全株植
物,形成严密的覆盖层,使植物在光合作用受影响及
物理重压的双重不利条件下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使
森林呈现明显的逆向演替趋势.此外,薇甘菊还能通
过根部形态的可塑性变化,实现其在不同水分生境
条件下的扩张蔓延.
2)化感作用.薇甘菊通过分泌和散发化学物质
能对其周围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种子萌发、生根、发芽
起到危害和抑制作用,保证自身生长优势.
2. 2. 2 危害程度
薇甘菊的入侵需要经过引入、定居、建群、扩散、
暴发等阶段[2]. 国内云南、广东等地区的薇甘菊已
经完成了定居、建群、扩散阶段,正处于全面暴发阶
段前夜,若不及时采取有力、大规模、全面的治理措
施,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防治薇甘菊,保护森林资
源和生态环境已迫在眉睫. 为防止薇甘菊进一步扩
散、蔓延和暴发,把其发生面积和造成的危害降低到
最低限度,亟需进行薇甘菊预防和综合治理.
2. 2. 3 危害后果
薇甘菊具有向光性,喜生长于光照充足、水肥条
件好的地方.只要生境条件适宜,薇甘菊就能见缝插
针地进行侵入、定居、建群、扩散和蔓延,若不加以治
理,薇甘菊最终将侵占原有植物的生长空间,排挤与
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 薇甘菊轻则危害没有乔木和
灌木覆盖的裸露地,重则危害林木和林分,导致森林
群落、植被和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或者导致森林群
落、植被和生态系统的彻底毁灭;导致原有生物群落
和生物多样性消失,形成单优群落,造成生态灾难.
在薇甘菊适宜区和分布区即薇甘菊的潜在侵入
区、蔓延区、危害区,现在若不及时进行全面防治,等
到进入全面暴发期,那时不仅难以控制其肆意生长
和蔓延,还会严重危害森林群落、毁坏森林植被和破
坏生态环境,造成生态灾难的被动局面,而且会造成
比现在大百倍、千倍甚至万倍的经济损失、生态破坏
和社会危害.
3 防治效果分析
近十年薇甘菊在一些地区传播、蔓延和危害,其
防治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研究其原因不仅有主、客观
方面的原因,而且有认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原因.
3. 1 难以防治的原因分析
薇甘菊是一种具有超强传播能力、繁殖能力、生
存能力、竞争能力、蔓延能力的藤本植物,其“藤本
疯长,种子迁飞,根系蔓延”,有着“植物杀手”之称.
3. 1. 1 客观原因
1)薇甘菊的有性和无性繁殖皆强
薇甘菊结籽量大、种子极小、千粒重仅约
0. 089 2 g,顶端有冠毛,可随风和水传播;薇甘菊的
茎节乃至节间都极易长出不定根,接触土壤后能快
速长成新植株,故茎可进行旺盛的营养繁殖(无性
繁殖) ,比种苗生长要快得多.薇甘菊强大的繁殖能
力是其产生危害的重要因素,也是其难于控制的主
·94·第 4 期
林 业 调 查 规 划
要原因.
2)薇甘菊的传播难以控制
薇甘菊不仅可自然传播,而且可人为传播,不论
是自然传播,还是人为传播都难以控制,尤其是自然
传播.
3)薇甘菊的传播和危害始终处于动态
薇甘菊的发生和分布虽然有一定的规律,但其
在有林地上的发现和调查难度极大,首先是其颜色
与林木颜色基本一致,若不是在开花期很难发现;其
次,它的种子极小、有冠毛,能随风顺水传播,很容易
在林中空地、林窗或郁闭(盖度)稍低的林分内生
长,实生苗前期生长缓慢且在林地上与地被物颜色
也一致,即使是深入到林地内也很难发现它的幼苗;
第三,因种子传播,薇甘菊的分布地点、发生面积、危
害面积每年均有很大的变化,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
化中.
4)薇甘菊难以被彻底清除
薇甘菊具有超强的传播能力、繁殖能力、生存能
力、竞争能力、蔓延能力,用任何方法都难以将薇甘
菊的植株体全部彻底清除干净或全部杀死,同样,不
论用何方法都难以将薇甘菊的种籽全部彻底清除干
净或全部消灭.
3. 1. 2 主观原因
1)薇甘菊种子体积极小和数量极大,很容易藏
在人员、动植物、车辆、货物中,随其流动而传播,给
检疫带来极大因难.
2)目前薇甘菊的防治技术和措施都有一定的
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长期有效地根治薇甘菊.
3)对薇甘菊的认识、危害和除治方法宣传不到
位.薇甘菊是外来入侵物种,近十年才形成危害,其
特殊的生物、生理和生态习性还不为人们所知或熟
悉.在薇甘菊分布区,即使是林农也不认识薇甘菊,
对其危害和除治方法、措施知之甚少,在社会各界和
全民中尚未形成群防群治和长期持续治理的态势,
致使薇甘菊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有效除治,呈现大量
蔓延和危害的趋势.
4)不仅在地区之间,而且在国家之间还未形成
薇甘菊治理的联动运行机制;不仅在薇甘菊的预防
和治理对策上,而且在预防和治理技术措施上也尚
未形成治理的联动运行机制. 因此对薇甘菊的治理
只是局部和暂时有效,但从整体和长期来看,薇甘菊
治理效果不佳,难度将加大.
3. 2 防治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对薇甘菊特殊的生物、生理和生态学特性和传
播、蔓延危害特点缺乏全面、系统、科学和深入的
认识.
3. 2. 1 认识层面的原因
1)以往薇甘菊防治思路和技术线路没有全面
正确反映标本兼治、源流皆清的防治基本理念;
2)重视专业防治,忽视群防群治;
3)重视综合治理,忽视生态修复控制;
4)没有认识到统一认识与分工协作相结合,同
步行动和联动机制相结合在薇甘菊防治中的重要
作用;
5)没有与各类营造林、森林培育项目紧密结
合,将生态修复控制落到实处.
3. 2. 2 技术层面的原因
1)专项治理与群防群治不配套,综合治理与生
态修复控制不配套,统一认识与加强协作不配套,同
步行动和联动机制不配套;
2)重视薇甘菊的治理技术,忽视生态修复控制
技术;
3)如今虽然各种防治技术和措施为治理薇甘
菊的传播、蔓延和危害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是每种防
治技术和措施在治理薇甘菊的实践中都存在适用的
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任何一种防治技术和措施都不
能从根本上全面防治薇甘菊,不仅在技术层面上缺
少有效实用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而且在防治的药品
和天敌的种类和数量上也缺少有效实用的东西;
4)只是把物理防除技术与化学防除技术及部
分生物防治技术进行了简单结合用于薇甘菊防治,
没有将现有薇甘菊防治技术和生态修复控制技术进
行集成组装、配套用于防治.
4 治理的技术线路和措施
4. 1 科学治理薇甘菊的技术线路
从薇甘菊的生物、生理、生态特性和传播及危害
特点分析可知,薇甘菊的传播和危害必须同时具备
种源和适宜的生存空间这 2 种条件,若缺乏其中之
一将不会发生传播、蔓延和危害.薇甘菊的种源是薇
甘菊传播、蔓延和危害的内因;而薇甘菊适宜的生存
空间是其外因.要达到薇甘菊预防和治理的目标,应
针对薇甘菊超强的传播能力、繁殖能力、生存能力、
竞争能力、蔓延能力,结合薇甘菊传播、分布和危害
的特点.对薇甘菊的科学防治必须是标本兼治理,源
流皆清理,否则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因此薇甘菊的
科学治理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治
理和生态修复控制同时并进,一方面坚持反复综合
·05· 第 36 卷
刘佩云,等:薇甘菊防治机制和方法研究
除治,另一方面实施以森林培育为主的生态修复控
制措施,创造适合森林生长发育而不适合薇甘菊生
长发育的生境,做到适地(地类)、适林(林种)、适情
(情况)、适时(时间)、适法(方法).
4. 2 科学治理薇甘菊的步骤
1)阻止薇甘菊的有性繁殖———防止开花结果;
2)清除薇甘菊的传播源———薇甘菊的种苗;
3)切断薇甘菊的人为传播途径———加强检疫;
4)清理薇甘菊的分布点和分布区,不断缩小薇
甘菊的分布和范围,不断减轻薇甘菊的危害;
5)专业防治和群防群治同时行动,有效控制薇
甘菊分布范围,消除薇甘菊的危害;
6)采用造林、更新、补植补造、抚育间伐等森林
培育技术对薇甘菊进行防治.
4. 3 科学治理薇甘菊的技术措施
根据薇甘菊传播、蔓延和危害的实际情况,将现
有薇甘菊防治技术和生态修复控制技术进行集成组
装、成龙配套,才能全面、系统和综合治理,达到长
期、有效根治薇甘菊的目地.薇甘菊的治理技术主要
由物理防除、化学防除、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 4 个方
面组成.
1)物理防除:用割除、挖除、火烧等手段来控制
薇甘菊的传播、蔓延和危害. 不足之处在于,在铲除
薇甘菊时总有残余茎、根,遇雨水则恢复生长,暴晒
未死的茎节也会迅速生根发芽,生长蔓延,再次占领
生境.
2)化学防除:用化学药剂来控制薇甘菊的传
播、蔓延和危害.不足之处在于,可能会对其他植物
和土壤造成影响及对环境造成污染.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真菌、昆虫、寄生植物
等)来控制外来入侵植物. 目前的研究绝大部分仍
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4)生态修复控制:采用造林、更新、补植补造、
抚育间伐等森林培育技术对薇甘菊进行防治,森林
培育,建设健康森林.
4. 4 相关配套的保障治理措施
针对薇甘菊在德宏州林地危害状况,薇甘菊治
理还需采取相关配套的治理措施.
1)整合各类营造林、森林培育项目,如国家退
耕还林工程、低效林改造等项目争取纳入薇甘菊的
防治项目中,争取整合更多的资金,为项目后续的宜
林地、无立木林地的植树造林,其它林地封山育林、
培育管理等提供强有力的资金、项目保证.
2)加强检疫,控制传播源. 严把检疫关,防止薇
甘菊扩散到未发生的地区,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3)加强培训、宣传和群防群治. 加强检疫、调
查、监测、治理技术等培训工作,加大薇甘菊预防、综
合治理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防范意识,使群众自觉采
取行动防止扩散,做到随时随地群防群治.
参考文献:
[1]昝启杰,李鸣光 . 薇甘菊防治实用技术[M]. 北京:科
学出版社,2010.
[2]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
总站 . 中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及检疫技术操作办法
[S].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万方浩,彭德良,王瑞,等 . 生物入侵:预警篇[M]. 北
京:科学出版社,

2010.
(上接第 47 页)
[5] Long Y C,Kirkpatrick R C,Zhong T,et al. Report on the
distribution,population,and ecology of the Yunnan snub
- nosed monkey(Rhinop ithecus bieti) [R]. Primates,
1994,35(2) :241-250.
[6]龙勇诚,柯瑞戈,钟泰,等 . 滇金丝猴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研究[J]. 生物多样性,1996,4(3) :145-152.
[7]丁伟,杨士剑,刘泽华 . 生境破碎化对黑白仰鼻猴群群
数量的影响[J]. 人类学学报,2003,22(4) :338-344.
[8]何万存,冯艳,;凌文胜,等. 庐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
状与发展对策[J]. 森林工程,2011,27(1) :9-12.
[9]李学友,杨士剑,杨洋 . 滇金丝猴现状及研究进展[J].
生物学通报,2008,43(4) :5-6.
[10]苏金豹,王元玉,张春萍,等.黑龙江山口自然保护区管
理现状评价及建设对策[J]. 森林工程,2010,26(1) :65
-70.
[11]张俊,杨士剑,王政昆 . 滇金丝猴及其食性[J]. 云南
师范大学学报,2005,25(4) :60-61.
[12]和育超 . 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滇金丝猴考察
[J].林业调查规划,2007,32(1) :62-67.
·15·第 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