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向日葵黄萎病拮抗细菌Y1-2菌株的鉴定与抑制效果



全 文 :第 32 卷 第 4 期
2011 年 10 月
内 蒙 古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ol. 32 No. 4
Oct. 2011
向日葵黄萎病拮抗细菌 Y1 - 2 菌株的
鉴定与抑制效果
*
王 颖1, 周 臣1, 张一名1,2, 赵 君1, 周洪友1*
(1.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9;2. 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省廊坊市 06500)
摘要: 从向日葵黄萎病病区的健康植株根际分离到 1 株对向日葵黄萎病病原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具有较
强拮抗作用的菌株 Y1 - 2。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及 16S rDNA 序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菌株 Y1 - 2 鉴定为 Ba-
cillus subtilis,其与(CJT14XVY01S)B . subtilis 序列相似性达 99. 96 %。菌株 Y1 - 2 与大丽轮枝菌对峙培养可以形成
4 mm的抑菌带,室内防治试验表明 Y1 - 2 菌株对向日葵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 75. 3 %;在田间小区防治试验中,Y1
- 2 菌株对向日葵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 81. 8 %。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拮抗细菌; 筛选; 鉴定; 枯草芽孢杆菌
中图分类号: S435. 6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 - 3575(2011)04 - 0116 - 05
IDENTIFICATION AND INHIBITION EFFECT OF VERTICILLIUM WILT
OF SUNFLOWER ANTAGONISM BACTERIA STRAIN Y1 - 2
WANG Ying1, ZHOU Chen1, ZHANG Yi - ming1,2, ZHAO Jun1, ZHOU Hong - you1*
(1. College of Agronomy,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ohhot 010019,China;
2.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Langfang 065000,China)
Abstract: We isolated the Verticillium wilt of sunflower pathogen(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antagonist bacterial stain Y1 - 2 from
the soil of sunflower roots.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via morphology,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s and 16S rDNA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Y1 - 2 has 99. 96% similarity with (CJT14XVY01S)B. subtilis. The mutual confrontation training of stain Y1 - 2 and
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 results showed the width of the inhibition belt is 4 mm. The greenhouse control effect of Y1 - 2 is 75. 3%,
and the field control effect reaches to 81. 8 % .
Key words: Sunflower Verticillium wilt; Antagonist bacteria; Selection; Identification; Bacillus subtilis
向日葵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是典型系统
侵染的土传病害[1,2,3],防治极其困难。一旦发生造
成向日葵严重减产,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
失。当前国内外对于向日葵黄萎病的防治措施主要
是应用抗病品种、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4]。目前,由
于杂交品种的广泛推广,致使向日葵田间抗病性严
重下降;用于防治黄萎病的化学药剂,防效也不理
想,并且田间用药十分困难。大量的生产实践和研
究证实,利用生物防治是有效控制土传维管束病害
最有潜力的防治措施之一[5,6]。现在已经从多种植
物、土壤中分离筛选到对黄萎病具有生防作用的生
防菌[7 - 9],但关于向日葵黄萎病生防菌的研究和应
用少见报道。本文从向日葵黄萎病病区的健康植株
根际分离到对大丽轮枝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
Y1 -2,对其进行了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并对向日
葵黄萎病进行了室内和田间防治试验,为生防菌剂
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收稿日期: 2011 - 04 - 01
基金项目: 向日葵产业技术体系(CARS -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60166)资助
作者简介: 王颖(1985 -) ,女,硕士研究生,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方向.
* 通讯作者: E - mail:hongyouzhou2002@ yahoo. com. cn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病原菌大丽轮枝菌(V. dahliae Kleb.)由本课题
组分离鉴定和保存。所用培养基为 PDA、LB 固体培
养基和 LB液体培养基。向日葵品种为益民星火(内
蒙古杭锦后旗益民种子有限责任公司)。
1. 2 方法
1. 2. 1 土样中细菌的分离 采用稀释法。将从病
区采集的植物带根土壤,抖去浮土后称取根际土壤 1
g置于盛有 9 mL 无菌水的试管内,剧烈振荡 5 min,
制成土壤悬浮液,梯度稀释 10 - 4 后,涂 LB 平板,28
℃培养箱中黑暗培养,48 h 后挑取不同菌落形态的
单个菌落,经 LB平板纯化后 4 ℃保存于 LB 斜面待
用。
1. 2. 2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的筛选 采用平板对
峙培养法,筛选拮抗菌。把 1. 2. 1 中分离到的细菌
点接到距菌大丽轮枝菌饼 2 cm处,每皿接 4 个(3 次
重复) ,设不接种拮抗菌的平板为对照(CK) ,置于 25
℃培养箱黑暗培养 48 h,观察并记录结果。
1. 2. 3 室内防效测定 将得到的具有较强拮抗作
用的菌株转接到 LB 斜面上活化,培养 48 h 接种于
装有 50 mL LB 培养液的 250 mL 三角瓶中,30℃、
180 r /min摇床培养 48 h。待向日葵苗长至两片真
叶,移出营养钵,蘸根处理 30 min,移入病土中(1. 0
× 106 个孢子 / g土) ,7 d后开始调查发病情况(每处
理 20 株,3 次重复)。设不经拮抗菌处理的病对照
(CK)。处理后正常管理,10 d 后叶面开始出现发病
症状,剖杆检查,记录发病情况。筛选出生防效果好
的菌株。
表 1 幼苗期向日葵黄萎病分级标准
Tab. 1 Seedling stag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of Verticillium wilt of sunflower
级别 变色维管束占总维管束面积(%)
0 0
1 0. 1 ~ 25. 0
2 25. 1 ~ 50. 0
3 50. 1 ~ 75. 0
4 75. 1 ~ 100. 0
1. 2. 4 拮抗菌株 Y1 - 2 的田间防治效果 2010 年
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农场进行小区试验,采用人
工接种黄萎病菌。田间向日葵 5 月末播种,待幼苗
生长 1 个半月 6 叶 - 8 叶期时,在根部浇灌菌株 Y1
-2 菌悬液,每株浇灌浓度为 107 cfu /mL 的菌液 50
mL,间隔 12h 后在根部 2cm - 5cm 处接入1. 0g 浓度
为 1. 0 × 106个孢子 / g 黄萎病菌麦麸培养物,每处理
30 株,3 次重复。在向日葵开花盛期时调查叶片颜
色的变化,记录发病情况。
表 2 成株期向日葵黄萎病分级标准
Tab. 2 Adult - plant stag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of Verticillium wilt of sunflower
级别 变色叶片占整片叶片百分率(%)
0 0
1 0. 1 ~ 25. 0
2 25. 1 ~ 50. 0
3 50. 1 ~ 75. 0
4 75. 1 ~ 100. 0
1. 2. 5 形态鉴定和生理生化鉴定 参照《常见细菌
系统鉴定手册》[10]中的方法进行鉴定。
1. 2. 6 16S rDNA 片段的 PCR 扩增和序列分析 菌
株 Y1 -2 基因组 DNA的提取采用 CTAB法[11]。
16S rDNA 片段的 PCR 扩增的引物为通用引
物[12],正向引物为 27F:5 ' - AGAGTTTGATCCTG-
GCTCAG - 3 ',反向引物为 1492r:5 ' - GGTTACCTT-
GTTACGACTT - 3 '。PCR 反应体系:DNA(70 ng·
μL -1)模板 2 μL ;dNTP Mixture(2. 5 mmol· L -1)
3. 5 μL;27F(20 μmol· L -1)1. 0 μL;1492r(20 μmol
· L -1)1. 0 μL;10 × Buffer(Mg2 + pluse)5 μL;Taq
DNA 聚合酶 0. 5 μL;补足 ddH2O 到 50 μL。PCR 条
件为:94 ℃预变性 5 min;然后 94 ℃变性 30 s、55 ℃
退火 30 s、72 ℃延伸 2. 0 min,共 35 个循环;最后 72
℃延伸 10 min。用 1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
物。将扩增产物委托宝生物公司(TaKaRa)进行测
序。
711第 4 期 王 颖等: 向日葵黄萎病拮抗细菌 Y1 - 2 菌株的鉴定与抑制效果
所测序列递交 GenBank数据库,使用 Blast 程序
进行相似性比较。由 GenBank中得到相关菌株的序
列,与本文所测得序列一起输入 MEGA 4. 0 软件,以
UPGMA法构建系统发育树。
2 结果与分析
2. 1 土样中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
2. 1. 1 所得拮抗菌株主要类群 采用稀释涂布法,
利用 LB培养基通过检测土样中所分离菌株及以前
保存的 198 株菌株,共分离、筛选到有较强拮抗效果
的各类菌株 176 株。其中以细菌为主,有 157 株;其
次为放线菌 16 菌株,真菌 3 株。有拮抗效果的菌株
占总分离菌株数的 8. 0 %。分离结果表明,有拮抗
作用的仍以细菌为主,占拮抗菌株的 89. 2 %。部分
拮抗菌株的抑菌效果见表 3。从表 3 中可见,供试的
部分菌株对大丽轮枝菌都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中
菌株 Y1 -2 和 6 - 38 的拮抗作用最强,抑菌带分别
为 4. 0 mm和 3. 8 mm。
表 3 部分菌株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效果
Tab. 3 Inhibition effect of part strains against 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
菌株 抑菌带宽(mm) 菌株 抑菌带宽(mm)
GY -15 3. 2 + 0. 2 DQ - 18 3. 0 + 0. 1
Y1 - 2 4. 0 + 0. 3 H2 - 33 3. 0 + 0. 4
6 - 38 3. 8 + 0. 1 WY -41 3. 0 + 0. 2
H1 - 36 2. 0 + 0. 2 SX - 6 3. 0 + 0. 1
DQ - 16 2. 0 + 0. 1 WT - 17 3. 0 + 0. 3
2. 1. 2 拮抗细菌室内防治效果 通过对有拮抗作
用的 157 株细菌进行室内生防效果测定,试验部分
结果见表 4。从表 4 中可见,有 6 株拮抗细菌对向日
葵黄萎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 Y1 - 2、6 - 38
和 WT -17 等 3 株拮抗菌的防治效果在 60. 0 %以
上,其防治效果分别为 75. 3 %、71. 0 %和 66. 7 %;
另外 3 株防治效果也在 50. 0 %左右。从中选择防
效较好的 Y1 -2 和 6 - 38 菌株进一步进行田间小区
试验。
表 4 拮抗细菌对向日葵黄萎病的室内防治效果
Tab. 4 The interior control effect of antagonism bacteria against Verticillium wilt of sunflower
菌株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菌株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6 - 38 14. 5 71. 0 DQ - 18 22. 0 56. 0
Y1 - 2 12. 4 75. 3 WY -41 25. 3 49. 5
GY - 15 21. 0 58. 1 WT - 17 16. 7 66. 7
CK 50. 0 -
2. 1. 3 拮抗菌株的田间防治效果 从表 5 可以看
出:Y1 -2 和 6 - 38 菌株在田间对向日葵黄萎病的
防治效果明显,分别为 81. 8 %和 77. 3 %,说明 2 菌
株对向日葵黄萎病都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表 5 菌株 Y1 - 2 对向日葵黄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Tab. 5 The field of control effect of strains Y1 - 2 against Verticillium wilt of sunflower
发病率(%)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CK 47. 0 44. 0 -
6 - 38 24. 0 10. 0 77. 3
Y1 - 2 15. 0 8. 0 81. 8
2. 2 拮抗细菌 Y1 -2 菌株的鉴定
2. 2. 1 菌株 Y1 - 2 形态学鉴定及生理生化特性测
定 菌株 Y1 -2 在 LB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培养 24 h
的菌落形态呈圆形,奶油色,不透明。无荚膜,周生
鞭毛,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胞呈直杆状,2. 0
~ 3. 0 μm ×7. 0 ~ 11. 0 μm,常以成对或链状排列,偶
见成短链,具圆端。芽孢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
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菌株 Y1 - 2 的生
理生化特性见表 6。供试菌株与对照菌株 Bacillus
subtilis试验结果一致。根据细菌形态、染色反应、培
养性状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确定菌株 Y1 - 2 属于
芽孢杆菌(Bacillus)。
811 内 蒙 古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011 年
表 6 菌株 Y1 - 2 的生理生化特征
Tab. 6 Strains of Y1 - 2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特征 菌株 Y1 - 2 对照菌株 Bacillus subtilis
革兰氏染色 + +
接触酶 + +
厌氧生长 - -
V - P 测定 + +
V - P培养物终 pH < 6 d -
V - P培养物终 pH > 7 - -
淀粉水解 + d
硝酸盐还原到亚硝酸盐 + d
柠檬酸盐利用 + +
明胶液化 + d
45 ℃生长 - -
酯酶(Tween 80) - -
NaCl和 KCl利用 - d
尿素利用 - -
肌醇 + +
七叶苷 + d
鸟氨酸脱羧酶 + +
非发酵半乳酶 + +
非发酵甘露醇 + +
山梨醇 + d
pH 5. 7 营养肉汤 + d
pH 6. 8 营养肉汤 + +
注:+,≥ 90 %菌株为阳性;-,≥ 90 %菌株为阴性;d,11 % - 89 %菌株为阳性. Note:+,≥ 90 % strains as positive;
-,≥ 90 % strains negatie;d,11 % -89 % strains as positive.
2. 2. 2 菌株 Y1 - 2 的系统发育分析 菌株 Y1 - 2
的 16s rDNA 在 GenBank 上进行相似性比对(Query
ID ICII32493) ,得到菌株 Y1 - 2 与芽孢杆菌属(Ba-
cillus)多个种有较高的同源性,相似率均在 99% 以
上。再以 MEGA 4. 0 构建系统发育树对照见附图,
可以看出菌株 Y1 -2 与芽孢杆菌属的细菌处于一个
大分枝内,其中又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遗传距离最为接近。
综合以上 Y1 -2 菌株的细菌形态、染色反应、培
养性状、生理生化性及 16S rDNA 基因序列的分析结
果,菌株 Y1 -2 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
lis)。
3 讨论
由大丽轮枝菌(V. dahliae)引起的植物黄萎病,
是一类世界性病害,可侵染多种寄主植物,使向日
葵、陆地棉、马铃薯、甘蓝、茄子、番茄、油菜、白菜、辣
椒等发生黄萎病或萎蔫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
重影响了产量与品质。当前,国内外从抗病育种、化
学防治和农业措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初见防病
效果,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防治效果不显
著。利用生防菌来防治土传病害被认为是现在最具
发展潜力的防治方法之一,并且对于各种黄萎病的
生物防治已有很多报道。如菌株 Bv1 - 9 为花域芽
孢杆菌(Bacillus vallismortis) ,其对棉花黄萎病有较
高的拮抗活性,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13]。
生防细菌 NCD -2(Bacillus subtilis)对棉花黄萎病的
田间防治效果较好[14]等。
本试验从各向日葵田地里的土样中筛选各种拮
抗菌,由于选用了 LB 培养基,主要筛选到大量的拮
抗细菌,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相对较少。对筛选
到的 1 株对大丽轮枝菌有较高拮抗活性的菌株 Y1
-2,经过多次室内防治试验都能够较好的抑制向日
葵黄萎病的发生,并且田间小区防治试验有较好的
防治效果,说明该菌具有较稳定的生防作用。经 16s
rDNA序列对比和系统发育分析,其与枯草芽孢杆菌
具有 99. 96 %的同源性,且生理生化特性相一致,并
结合传统的形态观察,将菌株 Y1 - 2 鉴定为枯草芽
孢杆菌。菌株 Y1 - 2 有较广的生长温度和 pH 范
围,能够抵抗外界不良的因素,并且田间防病作用良
好而稳定,具有生产上应用的可能性,可作为微生物
911第 4 期 王 颖等: 向日葵黄萎病拮抗细菌 Y1 - 2 菌株的鉴定与抑制效果
农药进行开发。今后,还需要进行大面积的田间防
病试验,进一步检验其作用的稳定性,以便应用于生
产,发挥其生防潜能。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类比较常见的生防菌,可产
生多种抗菌物质,主要存在于土壤和植物组织内部
并且具有较好的定殖活性,其制剂加工工艺、施用方
法已比较成熟。对该菌株所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组
分、结构,及其它生防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附图 菌株 Y1 - 2 16S rDNA 系统发育树
Fig. Phylogenetic tree constructed based on
strain Y1 - 2 16S rDNA gene sequence
Figure 注:下方标尺为遗传距离;括号中为
菌株号及 GenBank 16S rDNA登录号
Note:The number on the Ruler is the coefficient of
genetic distance;Strain No. and
GenBank accession No. in the parenthesis.
参 考 文 献:
[1] 刘学堂,宋晓轩,郭金城. 棉花黄萎病菌的研究及最新
进展〔J〕.棉花学报,1998,10(1):6 - 13.
[2] 马峙英,李兴红,孙济中,等.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
化与寄主抗病性遗传研究进展〔J〕.棉花学报,1996,8
(4):172 - 176.
[3] Elenal K.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Verticillium dahliae
isolates from cotton in Greece based on vegetative compati-
bility〔J〕.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1999,
105:609 - 616.
[4] 梁启美,齐东梅,贾 洁,等.棉花黄、枯萎病拮抗菌的筛
选及抗菌蛋白 B_(110)- a 的初步测定〔J〕. 植物保
护,2005,8(5):31 - 35.
[5] 陈延熙,张敦华,段霞渝,等. 关于 Rhizoctonia Solani
菌丝融合分类和有性世代的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
1985,15(3):139 - 143.
[6] 刘亚峰. 黄瓜连作障碍主要因子关系分析及其作用机
理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6.
[7] Sturz A V,Christie B R,Matheson B G. Assocoations of
bacterial endophytes populations from red clover and potato
crops with potiential for beneficial allelopathy〔J〕. Micro-
biology,1998,44:162 - 167.
[8] Sturz A V,Chrisitie B R,Matheson B G,et al. Endo-
phytic bacterial communties in the periderm of potato tu-
bers and their potiential to improve resistance to soilboren
plant pathogens〔J〕. Plant pathology,1999,48:360 -
369.
[9] Mclnroy J Y,Kleopper J W. Survey of indigenus bacterial
endophytic feom cotton and sweet corn〔J〕. Plant Soil,
1995,173:337 - 342.
[10] 东秀珠,蔡妙英.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
[11] Del Sal G,Manfioletti G,Schneider C. A one - tube
Plasmid DNA mini - Preparation suitable for sequencing.
Nucleic Acids Res.,1988,16:9878.
[12] Lane,D. J. Ine. Stackebrandt and M. Goodfellow(ed.),
Nucleic acid techniques in bacterial systematics. John
Wiley and Sons Ltd. New York,N. Y. 16S /23S rRNA
sequencing,1991,115 - 147.
[13] 王全,王占利,李术娜,等. 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的分
离筛选及 Bv1 - 9 菌株鉴定〔J〕. 湖北农业科学,
2009,5(48):1146 - 1149.
[14] 李社增,鹿秀云,马 平,等.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生防细
菌 NCD22 的田间效果评价及其鉴定〔J〕.植物病理学
报,2005,35(5):451 - 455.
021 内 蒙 古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01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