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三七叶皂苷成分及其单体提取分离研究进展



全 文 :[ 25] 樊卫国 , 刘进平 , 何珺 .银杏叶黄酮 、萜内酯含量的
季节性变化及适采期研究 [ 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2000, 19(2):117-120, 124.
[ 26] 鞠建明 , 段金廒 ,钱大玮 , 等 .不同栽培模式的银杏叶
在不同生长季节中总黄酮醇苷和总内酯的含量变化
[ J] .药物分析杂志 , 2003, 23(3):195-198.
[ 27] 史继孔 , 王发渝 .银杏树龄 、性别 、繁殖 、采叶期对叶
片中黄酮 、内酯含量的影响 [ J] .经济林研究 , 1998,
16(2):34-35.
[ 28] KangSM, MinJY, KimYD, etal.Efectsofmethyljas-
monateandsalicylicacidontheproductionofbilobalide
andginkgolidesincelculturesofGinkgobiloba[ J] .In
VitroCelularandDevelopmentalBiology-Plant, 2006,
42:44-49.
[ 29] 冷平生 , 苏淑钗 , 王天华 , 等 .光强与光质对银杏光
合作用及黄酮苷与萜类内酯含量的影响 [ J] .植物资
源与环境学报 , 2002, 11(1):1-4.
三七叶皂苷成分及其单体提取分离研究进展
黄 凤 1 ,向飞军2 ,伍杰雄 1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 ,广东 广州 510080;2.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 528303)
  摘要 目前从三七叶中分离鉴定出 26种活性皂苷单体 , 分别为人参皂苷:Rb1 、Rb2、Rb3、Rg1、Rg3 、Re、Rc、Rd、
Rh1、Rh2 、F1 、F2 、C-K、Mc、20(R)-Rg3、20(R)-Rh2 、C-Y、C-Mx、25-OCH3-PPD;三七皂苷:R1、Fa、Fc、Fe;七叶胆苷: 、
Ⅸ 、Ⅹ Ⅶ 。三七叶皂苷与地下部分皂苷显著不同 ,富含地下部分稀少的人参皂苷 Rc、Rb
2
、Rb
3
, 以 Rb
1
、Rb
3
为主。
三七叶总皂苷(LPNS)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法 、大孔吸附树脂法 、水解提取法等;其单体分离方法有硅胶柱
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胶束电动色谱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本文对三七叶植物来源 、三七叶皂
苷种类 、提取及单体分离纯化方法做了综述 , 为三七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七;叶;皂苷;单体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09)06-0999-07
收稿日期:2008-08-06作者简介:黄凤(1983-),女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临床药理学;Tel:13192675525, E-mail:h f0413@yahoo.com.cn。
  三七又名田七 、参三七 ,常以地下部分入药 ,是
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 ,入药历史悠久 ,最早在公元
1523年的 《跌损妙方 》已有药用记载〔1〕。 《本草纲
目 》中称三七茎叶 “治折伤 、跌扑出血 ,敷之即止 ,青
肿经夜即散 ,余功固根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 ,三七
叶有促神经元分化和保护 〔2〕 、镇痛和镇静〔3〕、改善
微循环 〔4〕 、提高免疫力 〔5〕和抗肿瘤 〔6〕等作用 ,且毒
副作用小〔7〕。从化学结构分析 ,叶和根的主要活性
成分都是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类 20(S)-原人参二醇
型(PPD)和 20(S)-原人参三醇型皂苷(PPT),根部
20(S)-PPT居多 ,而叶几乎仅含 20(S)-PPD〔8-10〕 ,二
者含有 17种相同的成分 ,叶富含特有人参皂苷 Rc、
Rb2和 Rb3 ,这预示着叶除具有与根部相同的药理
作用外还具有独特的作用 ,具有新药开发的巨大潜
力 。三七叶新的药理作用不断被揭示 ,其成分研究
也显得更为重要 。
1  生药学来源
  三七叶为五加科植物三七 Panax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干燥茎叶 。夏 、秋或初冬采收 ,
除杂质 ,晒干 ,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 13%。主产于
云南文山 、砚山 、广南 、马关及广西靖西 、睦边 、百色
等地 ,基本为栽培品种 ,文山和百色是道地产区。云
南省王朝梁等制定的道地产区品种保护的国家标准
(GB19086-2003)-《原产地域产品———文山三七 》中
对文山三七茎叶的生长环境 、栽培 、采收 、加工 、感官
指标 、理化性质 、卫生指标等做了详细的规定 ,三七
叶总皂苷(LPNS)以(Rb1 +Rb3)计算合格占 1.0%,
优等品占 1.3%。以三七皂苷(PNS)含量为指标 ,
李向高等 〔11〕研究证实三七的采收年限应不低于 4
~ 5年 ,并通过对三七的不同部位研究得到三七花
总皂苷含量最高 ,一级品高达 28.48%;主根和叶的
含量分别为 14.90%和 13.10%。浦湘渝等 〔12〕研究
文山州不同产地的三七中总皂苷的含量得出砚山县
盘龙火石山的质量最佳 。目前三七栽培正逐步向标
准化发展 ,国家已制定了三七种植 GAP标准 ,三七
药材 GAP生产企业也越来越多 。
2 三七叶的活性成分
三七叶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类
·999·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2卷第 6期 2009年 6月
20(S)-PPD及少量 20(S)-PPT。 1983年 Tsung-Ren
Yang等 〔9〕从 LPNS中分离鉴定出 7种皂苷单体:4
种已知的 20(S)-PPD:人参皂苷(ginsenosides)Rb1 、
Rb3 、Re和七叶胆苷(Gypenoside)Ⅸ , 3种新三七皂
苷(notoginsenoside)Fa、Fc、Fe。魏均娴等〔13〕用硅胶
干柱切割法从三七叶中分离得到 5种皂苷单体并鉴
定出 4种:G-Rg3 、G-Rc、G-Rb3 、N-Fc;陈业高等 〔14〕从
LPNS分离出 6个低糖链苷单体 ,分别为 20(R)-G-
Rh2 、20(R)-G-Rg3 、G-Mc、F1 、Rh1和胡萝卜苷 ,前 4
种为首次从三七叶获得 。李海舟等 〔10〕从三七叶乙
醇提物中分离鉴定了 16个化合物 ,分别为:G-Rh2 、
G-F2 、G-Rg3 、G-Rg1、G-Rd、G-Re、G-Rb3 、G-Rb1 、G-
Rc,七叶胆苷 、Ⅸ 、Ⅹ Ⅶ 及 N-R1、N-Fa,黄酮类甘草
素(liquiritigenin)及甘草芹糖苷(liquiritinapioside)。
J.B.Wan等 〔8〕对三七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用高效
液相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和高压液相萃取
法(PLE)进行了研究 ,得到 8种皂苷单体:G-Rg1 、G-
Re、G-Rb1 、G-Rc、G-Rb2、G-Rb3 、G-Rd及 N-R1 ,发现
三七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成分显著不同 ,叶中仅
含 PPD,富含 G-Rc、G-Rb2 、G-Rb3 ,而在三七地下部
分含量极少 。 HasegawaH.等〔15〕发现 C-K、C-Y、G-
Mc是 G-Rb1 、G-Rb2和 G-Rc由人肠内菌产生的代
谢物 ,并鉴定了它们的结构 。也有研究〔16, 17〕发现 G-
Rb1 、G-Rb2 、G-Rc在人肠道中最后的代谢物都是 C-
K,代谢路径分别是:G-Rb1※G-Rd※G-F2※C-K, G-
Rb2※CO※C-Y※C-K, G-Rc※G-MC1※G-Mc※C-K。
姜彬慧等〔18〕将 LPNS经硅胶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分
离纯化获得 4个微量皂苷成分 ,经鉴定为 C-K、G-
Rh1 、G-Mc和 N-Fe,此为首次从 LPNS中获得 C-K。
KejiangHE等 〔19〕从含 G-Rb3的 LPNS的 20(S)-PPD
水解物中分离鉴定出单体 C-Mx,并发现其生物活性
与 C-K类似 ,对乳腺肿瘤细胞株 MCF-7有细胞毒性
并能反转阿霉素的耐药性。 Y.Zhao等 〔20〕用盐酸水
解 LPNS得到一个新化合物 20(S)-25-OCH3 -PPD,
并证明其抗癌活性优于 G-Rg3。目前从三七叶分离
鉴定出 26种活性皂苷单体 ,分别为人参皂苷:Rb1 、
Rb2 、Rb3 、Rg1 、Rg3 、Re、Rc、Rd、Rh1、Rh2 、F1 、F2、C-
K、Mc、20(R)-Rg3 、20(R)-Rh2、C-Y、C-Mx、25-OCH3 -
PPD;三七皂苷:R1 、Fa、Fc、Fe,七叶胆苷: 、Ⅸ 、Ⅹ
Ⅶ ,其中以 Rb1、Rb3为主。 LPNS和 PNS都是达玛
烷型四环三萜类皂苷 ,含有 17种相同的皂苷 ,包括
人参皂苷:Rb1、Rb2、Rb3、Rg1 、Rg3 、Rh1 、Re、Rc、Rd、
F1 ,三七皂苷:R1 、Fa、Fc、Fe,七叶胆苷: 、Ⅸ 、Ⅹ Ⅶ ,
单体含量和比例却不同 ,特别是根部稀少而叶含量
丰富的人参皂苷 Rc、Rb2和 Rb3。此外 LPNS中特
有皂苷还有 Rh2、F2、C-K、Mc、20(R)-Rg3 、20(R)-
Rh2 、25-OCH3 -PPD。
3 皂苷的提取分离方法
皂苷是极性较强的含糖基化合物 ,易溶于极性
溶剂 ,化学性质不稳定 ,在酶 、酸性条件下易水解。
LPNS主要是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类 20(S)-PPD和少
量 20(S)-PPT,单体之间的结构区别是 3、20位或 6、
20位糖基种类 、糖基数量 、-O-与糖基连接的位置。
它们之间有着相似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而 PNS富
含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类 20(S)-PPD和 20(S)-PPT,
且有 17种单体与 LPNS相同 ,所以 LPNS可以借鉴
PNS新的提取方法并有待研究。目前所用的提取方
法有溶剂提取法 、大孔吸附树脂法 、水解提取法。
3.1 溶剂提取法 2005年版中国药典用水煮 ,乙
醇提取 LPNS。魏均娴等 〔13〕用 95%乙醇浸泡 4.5 kg
三七叶渗漉提取 5次 ,汽油除去叶绿素 ,乙酸乙酯提
取 ,水饱和正丁醇提取水母液 ,减压回收溶剂 ,最后
丙酮沉淀得 150 gLPNS,得率 3.33%。罗晓健等〔21〕
针对溶剂用量 、乙醇浓度 、提取温度 、加热时间四因
素的交互作用对 LPNS提取的影响进行研究 ,选定
最佳工艺为:13倍药材量的 30%乙醇 , 70℃加热 40
min2次 , LPNS平均提取率为 94.92%。
3.2 大孔吸附树脂法  KejiangHE等 〔19〕取云南
三七叶干燥粉末 1 kg室温下用甲醇 3L/次提取 3
次 ,甲醇提取物 130 g上大孔树脂柱 (Amberlite
XAD7, Sigma), 再上离子交换树脂柱 (Amberlite
IRA-900, Sigma), 70%乙醇洗脱纯化得到 70 g干燥
LPNS,粗皂苷得率 7%。LPNS溶解于 1L10%NaOH
溶液 ,水饱和正丁醇 300 mL萃取 5次 ,水层用 1M
HCl中和后再用水饱和正丁醇 200 mL萃取 3次。
正丁醇层真空干燥得 45 gPPD,得率 4.5%。刘睿
等〔22〕将 70%乙醇提取 10 g干燥三七叶粉末的粗皂
苷分别用 3种大孔吸附树脂 AB8、D380、G821以
Rb1含量为指标考察分离纯化 LPNS的效果 ,发现
G821明显优于前两者 , Rb1 质量分数达 83%。
G821的工作吸附量为 5BV的提取液 , 3BV水洗 ,
70%乙醇溶液 1BV/h洗脱 ,最后收率 4.05%。刘睿
等〔23〕合成了一类兼具高比表面积和高功能基含量
的季铵基 [ -N+(CH)3 ]吸附树脂 ,用于 LPNS纯化
时 ,表面积 692 m2 /g,交换量 2.1 mmol/g,具有最佳
的纯化效果 ,一步工艺的产品纯度从 32%提高到
90%以上 ,皂苷的回收率高于 95%。
3.3 水解提取法 LPNS水解法分为酶水解和酸
水解 。由于 LPNS单体皂苷绝大部分由两种母体即
·1000· 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2卷第 6期 2009年 6月
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类 20(S)-PPD和 20(S)-PPT构
成 ,主要不同在于糖基的种类和数目 ,所以可以实现
它们之间的转换 。特别对于微量目标活性成分 ,能
够使用产量较大的皂苷转化制备是一种很好的方
法 。寻找高效酶成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
面 ,水解后的次生皂苷生物活性研究及其与原皂苷
活性比较研究为新药开发提供了空间 。
3.3.1 酶水解法:酶水解法存在特有的优势 ,适用
于次生皂苷和微量皂苷的提取 ,产率高。对微量皂
苷的酶提取 〔24-26〕较多 ,用乳糖酶(Peniciliumsp.)从
人参总皂苷主成分 G-Re和 G-Rg1中提取分离到微
量皂苷 G-Rh1(产率高达 90%以上);从人参提取物
PPT中用酶法有效地提取分离到另一种微量皂苷
G-Rg2和肠道菌代谢 G-F1;用纤维素酶(Enz.C, Tri-
chodermaviride), 乳 糖 酶 (Enz.LF, Aspergilus
oryzae), β-半乳糖苷酶 (Enz.G, A.oryzae)分别从
PPD得到酶产物 G-Rd、G-Rg3 、G-F2 、C-K。姜彬慧
等 〔27〕利用 β-葡聚糖酶 5 mL/g在 pH5.4缓冲溶液
中 , 55℃水浴加热 48 h水解 10 gLPNS,过 D101大
孔吸附树脂柱 ,获得酶水解样品 6.6 g,最后柱层析
法获得两种水解产物 C-K和 G-Mc。酶提取法还可
以破坏细胞壁利于皂苷析出 , 增加产量。杨军宣
等 〔28〕用纤维素酶 ,比较加酶与不加酶提取三七 ,酶
法提取液固形物含量提高了 10%, PNS提取率由
(8.1969 ±0.1946)%增到 (10.1239 ±0.1627)%。
周琳等 〔29〕比较了乙醇回流法 、超声法 、超声纤维素
酶法 、超声果胶酶法 、超声复合酶法提取 PNS,发现
超声复合酶法提取 PNS的含量和提取物得率较高 。
三七提取液中 PNS的含量为 10.33%,提取物得率
为 35.17%。
3.3.2 酸水解法:陈业高等 〔30〕用 LPNS12 g, 300
mL50%乙酸溶液 , 70℃水浴加热 6 h,冷却 ,再加入
5%碳酸钠溶液。过滤后经硅胶柱层析梯度洗脱 ,薄
层层析检查 ,反相柱层析 (Rp-18)得到 3种抗肿瘤
成分:20(R)-G-Rh2 、G-Rg3 、20(S)-G-Rg3。 Y.Zhao
等 〔20〕用 18%的盐酸对经乙醇提取且大孔吸附树脂
纯化后的 LPNS进行水解 ,得到一个新化合物 20
(S)-25-OCH3-PPD,细胞毒素试验证明其具有抗癌
活性且优于 G-Rg3。
3.4  其他方法 黄雪等〔31〕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
法提取 PNS,比较粉碎工艺或轧胚工艺后用超临界
CO2萃取技术的优化工艺 ,提取率分别为 7.97%和
9.98%。李鹏等〔32〕用加速溶剂法 ,即密闭高压下以
提高溶剂沸点的方法来提取 PNS。以 PNS、G-Rb1 、
G-Rg1含量为指标 ,优选出了三七皂苷类成分加速
溶剂提取的最佳条件:甲醇于 150℃、6.895 MPa提
取粒径为 0.3 ~ 0.45 mm的三七 15 min1次。 Wan-
wipaVongsangnak等 〔33〕采用微波法辅助提取三七培
养细胞中的皂苷 。考察出最优提取工艺:50℃微波
辅助提取 4 min,辐射功率为 125W,固液比(w/v)为
1∶150,提取 3次 ,不仅节约时间 ,提高效率 ,且比不
用微波提取的皂苷更多 。这些方法为 LPNS提取提
供了参考 ,有待进一步研究。
4 单体分离提取方法
三七叶皂苷单体的分离主要是根据单体的极性
大小不同 ,选择适当的溶剂 、溶剂配伍 、溶剂比例进
行分离。目前常用的分离方法有硅胶柱色谱法 、薄
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也有研究用到凝胶
色谱法 ,利用皂苷分子大小不同来分离 。但在单体
分离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多种方法结合 ,反复层析 、鉴
别 ,才能得到纯度高 、回收率高的产物。
4.1 硅胶柱色谱法 硅胶柱色谱法是最常用的
LPNS单体分离方法 ,常通过选择柱的类型 ,洗脱溶
剂的种类 、配伍 、比例 ,洗脱速度等条件梯度洗脱得
到单体。
4.1.1  正反硅胶柱色谱联用:李海舟等 〔10〕将
LPNS(180 g)经硅胶柱层析分离 ,经氯仿∶甲醇∶水
(7∶3∶0.5)首次洗脱得 4个洗脱部位(Ⅰ ~ Ⅳ)。分
别将 Ⅱ、Ⅲ 、Ⅳ再次用硅胶柱层析分离 ,改变洗脱剂
的比例 ,分别以氯仿-甲醇 -水(7.5∶2∶0.2、7∶2∶0.3、
7∶3∶0.5)洗脱得到不同部位 ,各部位再经 RP-8反
相硅胶柱层析分离 ,最后得到 16种单体。分别是:
G-Rh2(1, 20 mg), G-F2 (4, 40 mg), G-Rg3 (5, 100
mg), G-Rg1(7, 40 mg), G-Rd(8, 200 mg), G-Re(11,
15 mg), G-Rb3 (13, 1.4 g), G-Rb1 (14 , 1 g), G-Rc
(15, 30 mg);七叶胆苷: (2, 20 mg), Ⅸ (9, 250
mg), Ⅹ Ⅶ (10, 220 mg);N-R1 (12 , 15 mg), N-Fa
(16, 30 mg);甘草素(3, 80 mg)以及芹糖甘草苷(6,
20 mg)。
4.1.2  低压硅胶柱色谱法:低压柱层析法在单体
分离中较常用 ,该法分离速度快 ,耗费时间少 ,分离
效果好。魏均娴等〔13〕采用先过硅胶柱 , 以氯仿-甲
醇-水(65∶35∶10)洗脱得有效部位 ,再经过低压柱 ,
以氯仿 -甲醇-水(65∶30∶10)洗脱得到 5种成分。
De-QiangDou〔34〕将首次过硅胶柱的洗脱液第 166 ~
176份用氯仿 -水(10∶1)经低压反相柱洗脱(Lichro-
prepRP-18, UV203 nm)得到单体 G-Rh1和 20(R)-
G-Rh1。
4.1.3  硅胶干柱色谱法:魏均娴等 〔13〕用硅胶干柱
法 ,以氯仿 -甲醇-水(65∶35∶10)展开 ,溶剂展开完全
·1001·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2卷第 6期 2009年 6月
后 ,按一定长度分段切割 ,得到 5个部分 ,将各部分
再用硅胶柱法洗脱 ,最后得到 5种单体。
4.2  薄层色谱法(TLC) TLC常用于鉴别分离流
份中单体种类和数量 ,也可以用于单体的分离制备 。
该方法简单 ,操作方便 ,时间消耗少 ,在分离中常用
于鉴定 。由于 TLC处理的样品量少 ,所以只能供实
验室做少量样品分离制备研究 ,不适合工业大批量
生产。
4.2.1 普通薄层色谱法:Sung-RyongKO等 〔24〕将
得到的洗脱液采用硅胶 G-60 HF254薄层板 ,以氯仿-
甲醇-水(65∶35∶10, v/v,下层)展开 ,展开完后用
20%硫酸乙醇溶液于 105 ~ 110℃加热 10 min显色 ,
鉴别是否为纯单体。姜彬慧等〔18〕取 LPNS30 g采
用硅胶 G(200 ~ 300目)薄层层析 ,经氯仿 -甲醇梯
度洗脱(8∶1、6∶1、4∶1、2∶1),得 110个流份 ,经薄层
层析检查 ,得 12个流份 。其中流份 2、3、4、7经硅胶
小柱分离 ,氯仿-甲醇 -水(7∶3∶1)洗脱 ,得到化合物
Ⅰ ~ Ⅳ粗品 , Ⅰ 、Ⅲ 、Ⅳ分别经薄层层析 ,甲醇溶解 ,
过滤 , 挥干浓缩得化合物 Ⅰ (9.5 mg)、化合物 Ⅲ
(16.8 mg)、化合物Ⅳ(166.3 mg)。
4.2.2 离心薄层色谱法:离心薄层层析仪分离
PNS单体 ,分离周期短 ,效果好 ,溶剂和吸附剂用量
少 ,适用于少量样品的分离和定性定量。张新郁
等 〔35〕应用 LBC-1型离心薄层层析仪 , 青岛硅胶
HF254 , 2.5% ~ 3% Na2C2O4薄层层析板 ,不同比例
的 CH2Cl2 -MeOH洗脱液梯度洗脱分离到 PNS中的
G-R1 、G-Rb1 、G-Re。伍杰雄等〔36〕采用上法分离到
G-R1 、G-Rb1 、G-Re单体并与 PNS比较对血管平滑
肌(VSM)的作用 ,研究证实它们是 PNS中扩张 VSM
的有效成分 ,且具有协同作用。
4.3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包括制备型和分析
型 ,用于单体的分离提取和定性定量检测 。分析型
HPLC常用于 LPNS及其相关制剂中皂苷单体的鉴
别和含量测定 ,是药物的质量标准制定和质量检测
的重要方法 ,对于检测非 HPLC法分离的皂苷单体
也有重要指导作用。制备型 HPLC与分析型 HPLC
的工作原理相同 ,只是选择的柱填料孔径大小 、柱
长 、流动相流速等不同 ,处理的样品量大 ,三通阀分
流收集流份 ,用于单体分离 。目前 HPLC法研究主
要是色谱柱的选择 、检测器的选择及色谱联用技术
的应用 。该方法灵敏度高 ,精确度好 ,快速 ,集分离 、
检测 、收集于一体 ,在单体分离中体现了独特的优
势 。
4.3.1 色谱柱选择性:早在 1980年 NagaswaT.
等 〔37〕用制备型 HPLC从人参总皂苷中分离得到 G-
Rb1 、G-Rb2 、G-Rc、 G-Rd、 G-Rg1、 G-Re;先后使用
PrepPAK-500/硅胶筒制备柱(30 cm×5.7 cm)、糖
半制备柱(30 cm×7.8 cm)、糖分析柱(30 cm×3.9
cm)3种色谱柱;先用正丁醇-乙酸乙酯 -水 [ 4∶1∶5
(上层), v/v]以 50 mL/min的流速过制备柱处理样
品 18 g,再用乙腈 -水(81∶19, v/v)以 8 mL/min的流
速过半制备柱处理流份 Ⅶ 、Ⅷ得单体 G-Rb1 、G-Rb2;
流份Ⅴ以流动相乙腈-水(82∶18 , v/v)得 G-Rc;Ⅱ、
Ⅲ以流动相乙腈-水(86∶14, v/v)得 G-Rd、G-Rc;Ⅰ
以流动相乙腈 -水(89∶11, v/v)分得 7个组份 , Ⅰ-5以
流动相乙腈-水(88∶12, v/v)分离得 G-Rg1。最后用
分析柱检验各单体 ,未发现有杂质。韩金玉等 〔38〕以
LPNS为原料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D-101B)和正
相液相制备色谱法(Υ80 mm×1 000 mm),建立了
G-Rb3的制备工艺。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流动相为
正丁醇-乙酸乙酯 -水溶液 [ 2∶1∶1,上层(v/v)] ,流速
35 ~ 40 mL/min,上样量 10 g, G-Rb3纯度达 95%。
刘翀等〔39〕以 LPNS为原料 ,采用 C18反相液相色谱
柱进行分离纯化 ,以流动相甲醇-水(70∶30 ~ 65∶35,
v/v)梯度洗脱 ,流速为 30 mL/min,上样量为 300 ~
400 mg,得到 G-Rb3纯度达 99.37%。
4.3.2  检测器选择性:
4.3.2.1 HPLC-UV:LieLi等 〔40〕用 HPLC-UV法首
次同时定量测定 PNS中的 6种主要活性成分 ,分别
为 N-R1、G-Rg1、G-Rb1 、G-Rg2、G-Rh1 、G-Rd。以黄
芪苷Ⅳ为内标 ,采用 RP-C18柱 ,乙腈和 0.01%甲酸
梯度洗脱 30 min。该方法定量测定时重现性和灵敏
度好 ,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小于 4.0%, 准确度高于
90%。周迎春等〔41〕用 AsahipakNK-P柱 , 乙腈-水
(81∶19, v/v)为流动相 , SPD-10AVP型紫外检测器 ,
流速 1.2 mL/min,检测波长 203 nm,室温下测定了
G-Rg1 、G-Re、 G-Rb1 和 N-R1。 G-Rg1 在 80 ~ 280
mg/L(r=0.999), G-Re在 20 ~ 180 mg/L(r=
0.999), G-Rb1在 95 ~ 285 mg/L(r=0.999), G-R1
在 18 ~ 146 mg/L(r=0.999)内线性关系良好 ,回收
率分别为 99.1%、98.4%、 98.6%、97.1%, RSD分
别为 2.1%、2.0%、2.2%、2.8%。
4.3.2.2 HPLC-ELSD:J.B.Wan等 〔8〕采用 Agi-
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 , AltechELSD2000检测
器 , ZorbaxODS-C18柱 (250 mm×4.6 mm, 5 μm)和
ZorbaxODS-C18保护柱 (12.5 mm×4.6 mm, 5 μm)
于 40℃下以水 (A)和乙腈 (B)梯度洗脱:0 ~ 30
min、30 ~ 40 min、 40 ~ 60 min, B的体积比分别为
18% ~ 19%、 19% ~ 31%、 31% ~ 56%, 流速 1.5
mL/min,进样量 10 μL,漂移管温度 60℃,喷雾气流
·1002· 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2卷第 6期 2009年 6月
流速为 1.4 L/min测定 PNS成分。朱洁等 〔42〕以检
测 Rb1 、Rc和 Rb3的效果为指标 ,用 AgilentExtend-
C18柱 ,乙腈 -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比较了 HPLC-UV
和 HPLC-ELSD两种方法的优劣 ,发现 HPLC-UV受
噪音和梯度洗脱的影响 ,基线漂移严重 ,重现性差 ,
而 HPLC-ELSD则相对稳定。
4.3.2.3   HPLC-PAD:Sung-RyongKO等〔24〕采用
HPLC-PAD法测量人参皂苷单体 。选用 Waters510-
717自动进样系统 , DiscoveryC18柱 ,于 30℃进行水
(A)-乙腈(B)梯度洗脱。 A/B(v/v)在 0、10、40、55、
70、72、82、84、90 min分别是 80/20、 80/20、 68/32、
50 /50、35/65、10/90、10/90、80/20和 80 /20,流速为
1.6 mL/min。在 203 nm紫外波长处用光电二极管
阵列检测器检测 Rd、Rg3、F2 、C-K。
4.3.2.4  HPLC-ESI-MS(/MS):LiLi等〔43〕用
HPLC-ESI-MS法分析和确定了 PNS的成分。实验
采用 RP-18柱和 0.2%醋酸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
脱 ,激发光散射和质谱检测器分离得到 8个主峰 ,分
别为 N-R1 、G-Rg1 、G-Re、G-Rb1、G-Rc、G-Rb2 、G-Rd
和 N-K。
4.4  胶束电动色谱法  ShufangWang等 〔44〕用
MEKC法分离和测定了 PNS中的 10种皂苷 。该方
法分离柱效高 ,灵敏度好。最佳缓冲液包括 10 mM
H3PO4 、140 mMSDS、20%乙腈和 15% 2-丙醇 , pH
2.4,在优化条件下 ,理论塔板数为 8.0 ×105 ~ 1.2×
10
6 N/m,检测限 1.7 ~ 6.3 μg/mL,用 MEKC法首次
检测到两种微量皂苷 Rh1(1.0 mg/g)和 Rg2 (0.62
mg/g)。
4.5  UPLC-PAD J.Guan等 〔45〕用 UPLC-PAD法
同时测定了 PNS中 11种皂苷 ,分别是 N-R1、G-Rg1 、
G-Re、G-Rf、G-Rb1 、G-Rg2、G-Rc、 G-Rb2、G-Rb3、G-
Rd、G-Rg3。该方法用 BEH-C18以水和乙腈梯度洗脱
12 min。LOQ、LOD分别低于 0.2 ~ 2.4 ng和 0.1 ~
1.8 ng, 11种皂苷的日内和日间 RSD低于 3.1%,总
回收率为 93.0% ~ 101.6%。
5  讨论
三七是我国传统中药的瑰宝 ,但三七叶的资源
比根部丰富 ,价更廉 ,且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所以开
发叶为新药用资源 ,有利于减少成本 ,满足临床需
求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 LPNS制剂品种较少 ,且以
总皂苷制品为主 ,比如 80年代推出的七叶神安 。近
年来人参皂苷和三七叶皂苷的研究开发越来越热 ,
从 2003年以 Rg3为主成分的国内第一个一类新药
参一胶囊获得批准上市之后 ,相继有 Rb1、Rb2 、Rb3 、
Rg1 、Rg3 、20(R)-G-Rh2 、20(S)-G-Rh2 、Re、Rd、C-K
等单体 、单体组合或已有单体新的适应症获得专利。
这为三七叶药用资源的开发和充分利用提供了重要
依据和机遇 ,三七叶的成分研究也成为一项重大课
题。目前对三七叶活性成分皂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总皂苷及单体的研究 ,包括分离提取传统工艺优化 、
细胞培养优化 、有机合成皂苷 、水解皂苷和单体提取
纯化及检验工艺优化等 。
5.1 增加产量方面  三七叶中 LPNS含量约为
8.3%,目前的提取得率仅在 4%左右 ,优化后的提
取率提高不多 。因此 ,仅靠传统的工艺改进还不足
以有很大的进步 ,提高产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有研究在传统工艺基础上采用新技术新材料 ,如超
声波 、微波 、超临界流体 、酶解及多种提取方法联合
使用 ,而细胞培养技术发展也很迅速 ,得到皂苷量为
5.33%,高于完整植物 4.25%〔46〕 ,通过优化培养条
件得到的皂苷量比常规培养技术高 2.8倍〔47〕。
5.2 单体分离方法 新的单体不断被发现和鉴
定 ,不同单体含量相差大 ,它们之间的结构和性质有
些很接近 , 如 G-Re、N-R1 的保留时间很接近 , 用
HPLC难以分开;又如一些微量皂苷 Rh1 、Rg2很难
和其他皂苷同时测定 ,这些都给分离鉴定及质量检
验带来很大的困难 ,但推动了检测技术的发展 ,比如
UPLC-PAD、MEKC、HPLC-ESI-MS/MS,不仅能同时
测定多种单体 ,还能节约时间 ,普通 HPLC检测需时
45 ~ 70 min,而 HPLC-ESI-MS/MS只需 25 min, UP-
LC-PAD只需 12 min。近年来单体及其组合新药迅
速发展 ,单体的分离工艺研究成为另一项重要任务。
参 考 文 献
[ 1] 徐冬英.三七名称及其有文字记载时间的考证 [ J] .广
西中医学院学报 , 2000, 17(3):91-92.
[ 2] QinShi, QiHao, SongjiuTian.BangLuuGinsenoside-Rd
fromPanaxnotoginsengenhancesastrocytedifferentiation
fromneuralstemcels[ J] .LifeSciences, 2005, 76:983-
995.
[ 3] 雷伟亚 , 史栓桃 , 余思畅 , 等 .三七叶总皂苷对中枢神
经系统的作用 [ J] .中成药研究 , 1982, (8):37.
[ 4] KaiSun, Chuan-SheWang, JunGao, etal.Protective
efectsofginsenosideRb1 , ginsenosideRg1 , andnotogin-
senosideR1 on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microcirculatory
disturbanceinratmesentery[ J] .LifeSciences, 2007, 81:
509-518.
[ 5] HongxiangSun, ZhigangYang, YipingYe, etal.Struc-
tureandbiologicalactivityofprotopanazatriol-typesaponins
fromtherootsofPanaxnotoginseng[ J] .InternationalIm-
munopharmacology, 2006, (6):14-25.
·1003·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2卷第 6期 2009年 6月
[ 6] YunTK.Experimentalandepidemiologicalevidenceofthe
cancer-preventiveefectsofPanaxginsengC.A.Meyer
[ J] .NutrRev, 1996, 54(11-2):71-81.
[ 7] 雷伟亚 , 史栓桃 , 余思畅 .三七叶总皂苷的毒性研究
[ J] .药物研究 , 1984, 5(4):241-244.
[ 8] J.B.Wan, F.Q.Yang, S.P.Li, etal.Chemicalchar-
acteristicsfordiferentpartsofPanaxnotoginsengusing
pressurizedliquidextractionandHPLC-ELSD[ J] .Journal
ofPharmaceuticalandBiomedicalAnalysis, 2006, 41:
1596-1601.
[ 9] Tsung-RenYang, RyojiKasai, JunZhou, etal.Dam-
maranesaponinsofleavesandseedsofPanaxnotoginseng
[ J] .Phytochemistry, 1983, 22(6):1473-1478.
[ 10] 李海舟 , 张颖君 , 杨崇仁 .三七叶化学成分的进一步
研究 [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06, 18(4):549-
554.
[ 11] 李向高 , 于洪军 , 王淑琴 .中药三七有效成分的分析
与测定 [ J] .中药材 , 1981, 4(1):26-31.
[ 12] 浦湘渝 , 张荣平 , 邹澄 .不同产地三七总皂苷的含量
研究 [ 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01, 22(4):36.
[ 13] 魏均娴 , 唐宝书 ,王菊芳 , 等 .三七叶皂苷成分的研究
[ J] .华西药学杂志 , 1986, 1(1):7-10.
[ 14] 陈业高 , 詹尔益 ,陈红芬 , 等 .三七叶中低糖链皂苷的
分离与鉴定 [ J] .中药材 , 2002, 25(3):176-178.
[ 15] HasegawaH., SungJ.H., MatsumiysS., etal.Main
ginsengsaponinmetabolitesformedbyintestinalbacteria
[ J] .PlantaMed, 1996, 62(5):453-457.
[ 16] KarikuraM., MiyaseT., TanizawaH., etal.Studieson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excretionandmetabolismofgin-
sengsaponins.Ⅶ .Comparisonofthedecompositionmodes
ofginsenoside-Rb1 and-Rb2 inthedigestivetractofrats
[ J] .Chem.Pharm.Bull., 1991, 39(9):2357-2361.
[ 17] WakabayashiC., HasegawaH., MurataJ.Invivoanti-
metastaticactionofginsengprotopanaxadiolsaponinsis
basedontheirintestialmetabolitesafteroraladministra-
tion[ J] .OncologyRes, 1997, 9(8):411-417.
[ 18] 姜彬慧 , 王承志 ,韩颖 , 等 .三七叶中微量活性皂苷的
分离与鉴定 [ J] .中药材 , 2004, 27(7):489-491.
[ 19] KejiangHE, YongLIU, YiYAG, etal, ADammarane
GlycosideDerivedfrom GinsenosideRb3 [ J] .Chem
Pharm.Bul., 2005, 53(2):177-179.
[ 20] Y.Zhao, W.Wang, L.Han, etal.IsolationStructural
DeterminationandEvaluationoftheBiologicalActivityof
20 (S)-25-methoxyl-dammarane-3β, 12β, 20-triol[ 20
(S)-25-OCH3-PPD] , aNovelNaturalProductfrom Pa-
naxnotoginseng[ J] .MedicinalChemistry, 2007, 3(1):
51-60.
[ 21] 罗晓健 , 周书余 ,王丹蕾 , 等 .均匀设计优化三七总皂
苷提取工艺 [ 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 2002, 19(12):
122-124.
[ 22] 刘睿 ,高巨 , 王春红 , 等 .G-821树脂提取三七叶皂苷
的工艺研究 [ J] .中草药 , 2007, 38(7):1026-1028.
[ 23] 刘睿 ,武春密 , 王春红 ,等 .高比表面季铵基树脂的结
构调控及在三七叶总皂苷纯化中的应用研究 [ J] .高
分子学报 , 2008, (7):679-685.
[ 24] Sung-RyongKO, YukioSuzuki, KeiSuzuki, etal.
MarkedProductionofGinsenosidesRd, F2 , Rg3 , and
CompoundKbyEnzymaticMethod[ J] .Chem.Pharm.
Bull., 2007, 55(10):1522-1527.
[ 25] KoS.R., SuzukiY., ChoiK.J, etal.Enzymatic
preparationofgenuineprosapogenin, 20(S)-ginsenoside
Rh1 , fromginsenosidesReandRg1 [ J].Bioscience, Bio-
technology, and Biochemisery, 2000, 64(12):2739-
2743.
[ 26] KoS.R., ChoiK.J., UchidaK., etal.Enzymatic
preparationofginsenosidesRg2 , Rh1 , andF1 fromproto-
panaxatirol-typeginsengsaponinmixture[ J] .Planta
Med, 2003, 69(3):285-286.
[ 27] 姜彬慧 ,赵余庆 , 韩凌 ,等 .三七叶皂苷酶水解产物的
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 J] .中国天然药物 , 2004, 2
(4):202-204.
[ 28] 杨军宣 ,尹蓉莉 , 杨胜 ,等 .纤维素酶在三七提取工艺
中的应用 [ J]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01, 8(5):F003.
[ 29] 周琳 ,李元波 .超声酶法提取三七总皂苷的研究 [ J] .
中成药 , 2006, 28(5):642-645.
[ 30] 陈业高 ,黄荣 , 桂世鸿 ,等 .三七叶苷制备抗癌活性成
分 20(R)-人参皂苷 Rh2和人参皂苷 Rg3 [ J] .化学研
究与应用 , 2004, 16(1):69-70.
[ 31] 黄雪 ,冯光炷 , 雒廷亮 ,等 .超临界 CO
2
萃取三七总皂
苷 [ J].精细化工 , 2008, 25(3):238-242.
[ 32] 李鹏, 万建波 ,李绍平 ,等.三七皂苷类成分的加速溶剂
提取法研究 [ J] .中国天然药物 , 2004, 2(3):157-161.
[ 33] WanwipaVongsangnak, JianGua, SomchaiChauvatcha-
rin, etal.Towardsfeeicientextractionofnotoginseng
saponinsfrom culturedcelsofPanaxnotoginseng[ J] .
Bio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 2004, 18:115-120.
[ 34] De-QiangDou, Ying-JieChen, Li-HongLiang, etal.Six
NewDammarane-typeTriterpeneSaponinsformtheLeav-
esofPanaxginseng[ J] .Chem.Pharm.Bull., 2001, 49
(4):442-446.
[ 35] 张新郁 ,熊冠兰 , 杨沧民 ,等 .三七单体皂甙的离心薄
层层析分离提纯方法研究 [ J] .暨南理医学报 , 1988,
(1):97-100.
[ 36] 伍杰雄 ,陈俊秀 .三七皂苷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 J] .
中国药理学报 , 1988, 9(2):147-152.
[ 37] NagaswaT., H.Oura.HSeperationGinsenosides-Rb1 , -
Rb2 , -Rc, -Rd1 and-Rg1 fromsaponinsofPanaxginsengby
HPLC[ J] .Chem.Pharm.Bul., 1980, 28(7):2059.
·1004· 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2卷第 6期 2009年 6月
[ 38] 韩金玉 , 刘翀 ,王华 , 等 .正相液相制备色谱分离纯化
三七叶苷中人参皂苷单体 Rb3 [ J] .高校化学工程学
报 , 2005, 19(2):192-196.
[ 39] 刘翀 , 韩金玉 ,常贺英 , 等 .三七茎叶提取物中人参皂
苷 Rb3的分离及指纹图谱 [ J] .天津大学学报 , 2006,
39(10):1151-1156.
[ 40] LieLi, Jin-lanZhang, Yu-xinSheng, etal.Simultane-
ousquantificationofsixmajoractivesaponinsofPanax
notoginsengby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
UVmethod[ J] .JournalofPharmaceuticalandBiomedic-
alAnalysis, 2005, 38(1):45-51.
[ 41] 周迎春 , 赵怀清 ,梁宁 ,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
三七总皂苷人参皂苷 Rg1 、Re、Rb1 与三七皂苷 R1含
量 [ 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 2003, 20(1):27-31.
[ 42] 朱洁 , 杨蓉 ,张洪彬 , 等 .HPLC-ELSD法测定三七叶中
人参皂苷 Rb3、Rc、Rb1的含量 [ J] .中草药 , 2004, 35
(12):1365-1366.
[ 43] LiLi, RongTsao, JianpengDou, etal.Detectionofsap-
oninsinextractofPanaxnotoginsengbyliquidChroma-
tography-electrosprayionisation-massspectrometry[ J] .
AnalyticaChimicaActa, 2005, 1063(1-2):161-169.
[ 44] ShufangWang, ShuYe, YiyuCheng, etal.Separation
andonlineconcentrationofsaponinsfromPanaxnotogin-
sengmicellarelectrokineticchromatography[ J] .Journal
ofChromatographyA, 2006, 1109(2):279-284.
[ 45] J.Guan, C.M.Lai, S.P.Li, etal.Arapidmethodfor
thesimultaneousdeterminationof11 saponinsinPanax
notoginsengusingultra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m-
phy[ J].JournalofPharmaceuticalandBiomedicalAnal-
ysis, 2007, 44:996-1000.
[ 46] Yi-HengZhang, Jian-JiangZhong.Hyperproductionof
ginsengsaponinandpolysaccharidebyhighdensity[ J] .
EnzymeMicrob.Technol, 1997, 21:59-63.
[ 47] Young-HoiKim, Young-GuLee, Kang-JuChoi, etal.
TransglycosylationtoGinsengSaponinsbyCyclomalto-
dextrinGluanotransferases[ J] .Biosci, Biotechnol, Bio-
chem., 2001, 65(4):875-883.
·临床用药 ·
追风透骨丸联合麝香跌打风湿膏
治疗颈后部肌筋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何 纲 ,张思为 ,邓世芳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广东 深圳 518020)
  摘要 目的:观察追风透骨丸联合麝香跌打风湿膏治疗颈后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100例患者随
机分为两组 , 观察组 50例采用口服追风透骨丸联合麝香跌打风湿膏局部贴敷治疗;对照组 50例给予口服复方氯
唑沙宗分散片和吲哚美辛巴布膏局部贴敷治疗。疗程结束后评定总有效率和治愈率;采用视觉模拟评级法(VAS)
评价止痛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 88.9%和 11.1%)显著高于对
照组(分别为 78.6%和 2.4%)(均 P<0.01)。观察组治疗后 VAS分值(1.2±0.5)显著低于对照组(2.3±0.8)(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数(10%)显著低于对照组(24%)(P<0.05)。结论:追风透骨丸联合麝香跌
打风湿膏治疗颈后部肌筋膜炎临床疗效较好。
关键词 肌筋膜炎;追风透骨丸;麝香跌打风湿膏;复方氯唑沙宗;吲哚美辛巴布膏
中图分类号:R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09)06-1005-03
收稿日期:2008-11-04作者简介:何纲(1966-),男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科研工作。
  颈部的肌肉因为经常承受负荷而紧张 ,尤其是
长期从事头颈部固定姿势或劳动强度较大者 ,容易
罹患颈后部肌筋膜炎 。近年来 ,随着使用电脑和驾
驶汽车人群的增多 ,该病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
病 ,而且年轻患者发病率不断增加。笔者采用追风
透骨丸联合麝香跌打风湿膏治疗颈后部肌筋膜炎 ,
疗效较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 2008年 1月 ~ 6
月我院中医科 、脊柱外科和骨关节科门诊患者。本
研究采用单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 ,将符合诊断
标准的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50例。观察组
男性 38例 ,女性 12例;年龄 16 ~ 60岁 ,平均(41.5
±10.2)岁;病程平均(9.5 ±1.5)月 。对照组男性
·1005·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2卷第 6期 2009年 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