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应用紫露草微核技术对大连湾主要排污口及附近海域的监测



全 文 :第3 1卷 第3 期
1 9 9 4年 9月
海 洋 环 境 科 学
MA RI N N E EV I RO NM ENTA LS C C I N E E
V ol
.
3 1
,
eS P
t
. ,
N 0
.
3
1 9 9 4
应用紫露草微核技术对大连湾主要
排污口及附近海域的监测 ’
马明辉
(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 大连 , 1 1 6 0 2 3)
摘 要 本文应用紫露草微核技术对大连湾主要排污 口及其附近海域进行了监测 。 结果表明 : 监测的五个排
污口 中 ,有四个明显含有生物诱变剂 ; 其中有的排污 口对其附近海区 已造成污染 ,而远离排污 口 的海区水质未受到
生物诱变剂的污染 。
大连湾沿岸工业集中 ,有化学 、 冶金 、 电镀 、 印染 、 造纸 、 制革 、 石油化工 、食品加工 、机械制
造及其它类型工矿企业 70 多家 。 它们大多向海区内直接或间接排放污水 ,据统计 ,直接入海的
主要排污 口有 2 处 , 每年向海区内排放污水约 1 6 , 79 5 万 t ,混合排污 口有 10 处 , 每年向海区
排放污水约 1 , 7 90 万 t ,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金属 、 油 、 酚 、 氯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 , 致使这一
海域严重污染 。 关于大连湾的环境质量 ,前人做过许多评价 ,但排放的污水中是否含有生物诱
变剂 , 以及它对沿岸及海区内水质是否造成污染 , 至今未见报道 。
1 9 9 1 年 3 ~ 8 月作者应用紫露草微核技术对大连湾的五个主要排污 口及附近海域进行了
监测 ,并研究了污水对附近海区的影响 ,其结果如下 。
1 材料与方法
1
.
1 采集水样
本文用来监测的水样取自于 :
①排污口 五二三厂 (B 1 ) 、 石油七厂 74 号 (B 2 ) 、 解放军第九七一九工厂 ( B 3 ) 、大连化工厂
热电厂 ( B ; ) 、大连化工厂 ( B S ) 。
②排污口附近海区 五二三厂排污 口 附近 ( I ) 、 石油七 厂 74 号排污 口东 s o m 处 ( l ) 、大
连化工厂排污 口附近 ( 皿 )( 采样处有一正在排放废原油的排放管 ) 。
③海区内三个站位 ( 1 ” 、 2 ” 、 3 ” ) 。
排污 口及海区内站位分布见图 1 。
收稿日期 : 1 9 9 4 年 3 月 2 日 。
本文在完成过程中 ,得到贾树林副研究员的指导 ,深表谢意 。
海 洋 环 境 科 学 1 3卷
·
2 紫霖草花序处理川
本实验分三个大组 :一是排
污口 水样 ,二是排污 口附近水样 ,
三是海区内三个站位水样 。 每个
大组设一对照组 ,对 照水样均采
自大连凌水养殖场 。 将各水样用
除氯的自来水稀释 50 % ( v / v ) ,
p H .S 5 一 .8 5 。 取 稀 释 后 水 样
2 5Om l
, 分别盛入 2 5 o m l 烧杯中 ,
蒙上带孔塑料布 ,取带有两 片叶
子的紫露草花序连同 3 ~ sc m 长
的茎 , 插入烧杯中 , 每只烧杯中至
少插 15 株花序 。 在室温光照下培
养 12 h ,再换 上除氯 自来水恢复
培养 24 h ,去除叶片 , 将花序放入
甲醇冰醋酸 ( 3 : l) 固定液中 , 固定
2 4一 4 8 h , 中间换 固定液一次 , 最

大孤 山
欠在城
作厂 ,公

勺贝州
价白嘴
图 1 排污 口及海区内站位分布图
后将花序移入 70 %酒精中保存 ,以备制片 。
1
.
3 制片
从固定好的花序上选择出合适的花蕾 , 从中将花药挑出 ,选 2~ 3枚放置载片上 ,加一滴卡
宝品红染液 ,染色 10 ~ 15 m in ,用解剖针将花药挑碎 ,除去碎杂物 , 加盖片 ,轻压 , 在酒精灯火焰
上加热 , 退色 。 镜检 ,计数微核 。
1
·
4 计数及统计方法 z[, 3〕
在显微镜下 ,从玻片的一端 , 渐渐移向另一端 ,上下来回检数 , 计数其中有 。~ 5 个微核的
四体数目 ,列于计录表中 ,每张玻片要检数 3 50 个以上的四分体 。微核率按下式计算 : 微核率 -
微核总数 、 , , 八 八 。 , 、涛 。 J 。 、 L 二、 : 上* 、 二 二二 、 。 * 、 。 二 、 。 ,八 _ I , 样二 , . , , , 、开万7 可不「下万丽弄 入 上 U U / O 。 书士 t年 j长习又门 汀习川 男侈百 月丈 1叭 J习 一 「 TJ/ 、 r压们二口口石干 3华 , 匕多1万 2卜 下干1叭 口习 O一 O 一 l -丫洲 刀 一 `降 J口 文火
标准样品群体 ,计算出平均微核率 、标准差 ,并用 t 检验法检验 。 ①当 }lt > Y o . 。。 , f 时 ,说明被检
测水样与对照组的微核率差异显著 ,这表明被测水样中 ,含有显著剂量的生物诱变剂或受到生
物诱变剂污染 ;②当 }lt 簇 Y o . 。 : , f 时 ,表明差异不显著 , 水样不含显著剂量的生物诱变剂或未受
污染 。
2 实验结果
2
.
1 排污 口水样监测
排污 口水样监测结果见表
3期 马明辉 :应用紫露草微核技术对大连湾主要排污 口及附近海域的监测
表 1排污 口水样监测结果
项 目 四分体总数( 个 )平均微核率( % )标准差 显著度
对照组2 2 0 12. 0 5. 4 6
B I 水样2 645 7. 1 5. 9 6显 著
B :水样2 4 6 7 3. 2 5. 72 不显 著
B :水样 1 59 8 7. 2 2. 1 5显著
B; 水样2 18 0 6. 2 1. 48 显著
B S 水样2 1 36 7. 1 1. 0 5显著
由表 1可见 , B l 、 B 3 、 B ; 及 B S 水样的微核率与对照水样都有显著差异 , 这表 明上述四个水
样中含有显著剂量的生物诱变剂 , 其中 B , 水样中含量最高 。 B : 水样的微核率与对照差异不显
著 ,说明 B : 水样中不含显著剂量的生物诱变剂 。
2
.
2 排污 口附近水样监测
表 2 排污 口附近水样监测结果
项 目 四分体总数 (个 ) 平均微核率 (% ) 标准差 显著度
对照组 2 1 9 6 2 . 5 0 . 79
I 号水样 2 3 1 2 5 . 8 0 . 8 4 显著
I 号水样 2 6 1 3 4 . 3 1 . 8 2 不显著
, 号水样 2 1 8 3 1 0 . 5 2 . 0 8 显著
由表 1 和表 2可看出 ,两个对照组水样的微核率相等 ,把两个表中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值
得注意的是 : l 号水样的微核率达到 1 0 . 5% ,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 比采自临近排污 口的 B 3 、 B 4 、
B
S 水样的微核率都高 , 污染也更为严重 , 可见 皿 号采样点的水质除受临近排污 口的影响外 , 还
可能受到排放到该海内的废原油的影响 。 I 号水样的微核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说明水样受到
生物诱变剂的污染 ,这表明含有显著剂量生物诱变剂的五二三厂排污 口对其附近 的海 区水质
已经造成污染 。 l 号水样的微核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表明水样未受污染 ,这和它 附近的石
油七厂 74 号排污 口不含显著剂量的生物诱变剂的检测结果是一致的 。
2
.
3 海区内三个站位水样监测
表 3 海区内水样监测结果
项 目 四分体总数 (个 ) 平均微核率 (% ) 标准差 显著度
对照组 19 8 3 4 . 3 0 . 9 6
l 号站水样 20 5 3 4 . 5 1 . 0 3 不显著
2 号站水样 1 9 5 7 6 . 5 2 . 4 6 不显著
3 号站水样 1 9 5 3 7 . 3 2 . 7 1 显著
由表 3 可见 , 3 号站水样的微核率与对照水样有显著差异 ,这说明该站位水质 已受到污
染 。 1 、 2 号站位水样产生的微核率都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 这两个站位的水质均未受到污染 。
由图 1 可见 ,远离所测排污 口的 1 、 2号站位水样未受污染 ,而距离更远的 3 号站反而受到
海 洋 环 境 科 学 1 3卷
污染 ,这说明位于大连港附近的 3 号站水质可能受到临近的造船厂和大连市政排污 口及来往
船只的影响 ,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每一种紫露草的微核率除具一个本底值外 ,还受到栽培条件及实验室内处理环境的影响 。
即使同一水样在不同条件下测定 ,微核率也会有差异 。 因而 , 每次测定必须设有对照组 。 本组
实验的对照水样也采自凌水养殖场 , 其微核率与前两组实验结果不同 ,这是正常的2j[ 。
3 小 结
1
. 由实验结果可知 : ①被测的五个排污 口 中有四个含有显著剂量 的生物诱变剂 , 五二三
厂 、 九七一九工厂 、 大连化工厂热电厂及大连化工厂排污 口 ;受诱变剂污染的程度由高到低的
顺序是 , 五二三厂 、 九七一九工厂 、 大连化工厂 、 大连热 电厂排污 口 。 ②含有显著剂量的五二三
厂排污 口对其附近海 区已造成污染 。 ③远离排污 口 的 1 、 2 号站位水质未受生物诱变剂 的污染 。
2
. 大连化工厂排污 口附近水样的微核率明显高出临近含有显著剂量的生物诱变剂的排
污 口水样的微核率 。 这一事实 , 作者推测 : 在采样处正在向海 区内排放的废原油可能对生物具
有较强的诱变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陈登勤等 .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 1 9 5 1 , 1 1 ( 2 ) : 8 0
〔2」马德修等 .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 1 9 81 , 1 1 (2 ) : 65
【3」黄秀莲等 . 环境分析与监测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 8 9 : 2 2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