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第 1 期 总第 98 期
2002 年 3 月 云 南 林 业 科 技Yunnan Fo 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 .1March.2002
禄丰县思茅松毛虫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许国莲1 , 柴守权1 , 谢开立1 , 陈永梅2 , 张菊仙2 , 欧福荣2
(1.西南林学院保护生物学学院 , 云南 昆明 650224;2.禄丰县和平乡林业站 , 云南 禄丰 651207)
摘要:对禄丰县思茅松毛虫 (Dendrolim us kikuchii Matsumura)的生物学特性观测表明:思茅松毛虫在禄丰县 1
年发生 1代 , 以 4 龄幼虫越冬。幼虫在林分内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 m *与 x 之间的直线回归关系式为:
m*=0.804 0+1.287 3 x , 最适抽样数量为:N=180.4/ x+28.73。组建了思茅松毛虫 2个世代的自然种群平
均生命表 , 揭示了该虫在禄丰县种群消长趋势 , 其指数 (I)为 0.33 , 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为有效控制当地滇
油杉林的思茅松毛虫危害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思茅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分布
中图分类号:S 76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353 (2002)01-0061-04
思茅松毛虫 (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
ra)又名赭色松毛虫 , 属枯叶蛾科松毛虫属 , 是云
南森林的主要害虫之一。危害树种有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思茅松(P.kesiya var. langbianen-
sis)、华山松(P.armandi )、海南松(P.lat teri )、
马尾松(P.massoniana )和滇油杉(Keteleeria eve-
lyniana )等。思茅松毛虫在云南省分布于滇中的安
宁 、富民 、 晋宁 、 路南 、 禄丰 , 滇南的金平 、 蒙
自 、 屏边 , 滇西南的思茅 、景东 、 景谷 、墨江 、 普
洱 、 镇沅 , 滇东的曲靖和滇西北的永仁 。在禄丰县
1年发生 1代 , 主要危害滇油杉 , 每年森林受害面
积达5 300hm2以上 。由于对禄丰县的思茅松毛虫生
物学特性研究相对较少 , 发生规律认识不清楚 , 给
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 对森林造成了严重的
危害。通过对禄丰县思茅松毛虫生物学特性的研
究 , 初步了解当地思茅松毛虫的生物学习性 , 组建
了 2个世代的自然种群平均生命表 , 测定了思茅松
幼虫在林分内的空间分布型 , 为可持续控制该地区
思茅松毛虫危害提供了重要依据。
1 林地概况
受思茅松毛虫危害的林地位于禄丰县和平乡 ,
地处东经 102°4′12″, 北纬 25°12′30″, 南北长
16km , 东西宽 12km 。地势东高西低 , 全境地形狭
长 , 从西南到东北略呈菱形 , 东南部山梁隆起较
高 , 地形变化较大 , 海拔高度为 1 640 ~ 2 413m 。
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 热量总趋势随海拔的升高
而降低 , 年均温度 19℃, 无霜期 290d , 年降雨量
为 900 ~ 1 000mm , 年降雨日 80d , 年均日照2 690
h , 日照百分率 60%。林地土壤主要是山地红壤。
在海拔小于 1 990m 的林内 , 基本为滇油杉纯林 ,
或有少量的栎类 (Quercus spp.), 郁闭度 0.3 ~
0.6;海拔1 990m 以上 , 滇油杉与栎类 、 云南松形
成混交林 , 郁闭度 0.6以上 , 林下植被丰富 , 有滇
青 冈 (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 )、 小 铁 子
(Myrsine africana )、杨 梅( Myrica nana )、杜 鹃
(Rhododendron simsii)、云南含笑(Michelia yunna-
nensis)、黄连(Coptis chinensis)、棠梨(Pyrus betulaefo-
lia )、香薷(Nepeta cataria)、乌饭(Vaccinium crassive-
nium ) 等 灌 木 以 及 紫 茎 泽 兰
(Eupatorium adenophorum)和大量禾本科草本等。
森林覆盖率达 36.1%。
2 研究方法
2.1 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禄丰县思茅松毛虫生物学特性观察分室内及室
外进行。1999 ~ 2001年 , 室内外各饲养思茅松毛
虫 30头 , 详细观察各虫期的生活习性 , 并在林内
收稿日期:2001-11-10
基金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重点基金项目 (98C007Z)。
第一作者简介:许国莲 (1975-), 女 , 青海乐都人 , 硕士 , 主要从事森林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选择中度危害的有代表性的滇油杉 (冠幅 1.51 ~
2.00m , 3龄幼虫虫口密度 40头/株)15 株 , 作为
固定观察株进行定期观察 。在思茅松毛虫不同虫态
的发生期内 , 进行不定期随机调查 , 运用室内外饲
养 、 定株定期全面观察以及不定期随机调查等获得
的数据 , 汇总整理 , 总结出禄丰县思茅松毛虫的生
物学特性 。
2.2 林内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2.2.1 样地设置
选择不同坡向 、 坡位 、海拔和林分状况的样地
10块 , 样地面积为20m×20m , 对样地内每株树上
的幼虫 (5 ~ 6龄)数进行调查 , 调查株数为 20 ~
47株。
2.2.2 分布型的测定
采用聚集度指标法 , 即通过对平均拥挤度
(m *)、扩散系数 (C)、 聚集度指标 (I)、 负二
项分布的 K 值 、 扩散型指数 (Iδ)、 丁岩钦指数
(L)和 L/1+ x 、 m */ x 指数 、 Iw ao 法中 α和 β
及 Taylor中 lga 和b 的计算 , 测定思茅松毛虫幼虫
在林分内的空间分布型。聚集成因用聚集均数
(λ)测定。以平均拥挤度 m *与平均虫口密度间
的回归方程 (m *=α+β x)中的参数来决定取样
的最适数量。
2.3 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组建
在标准地内选择有代表性的滇油杉 (约 2m
高)15 株 , 作为固定标准株 , 每标准株挂思茅松
毛虫卵 600粒左右 , 分 3 ~ 4 组模拟自然分布状态
挂于树冠的不同高度和部位上 , 每 1 ~ 2天进行 1
次调查 , 详细记载思茅松毛虫在整个世代各个发育
阶段的存活数 、 死亡数及死亡原因 。在思茅松毛虫
各虫态发生期内 , 林内进行不定期随机调查 , 记载
害虫的存活数 、 死亡数及死亡原因 , 作为林内标准
株观察的重要补充 。将上述观察材料进行汇总整
理 , 编制出思茅松毛虫的自然种群生命表。
3 研究结果
3.1 生物学特性
思茅松毛虫在禄丰县和平乡滇油杉林内 1年发
生1代 , 以 4 龄幼虫伏于林下灌木的叶背或卷叶
内 、 低层云南松的梢头以及滇油杉萌枝的针叶基部
越冬 。越冬期从 11 月中旬至翌年 2月下旬。由于
当地冬季气温较高 , 越冬幼虫在中午气温较高时仍
可活动取食。
(1)成虫 成虫羽化后即可交尾 , 交尾 1次 ,
多在中午 13 15和下午 17 00 左右 , 成虫交尾后即
开始产卵 , 未交尾的雌虫产下的卵不能孵化。林间
于 6月上旬始见成虫 , 6月 20日~ 23日为始盛期 ,
6月 26 ~ 28 日达到高峰期 , 7 月 7 ~ 11 日为盛末
期 , 7月 16日为终止期 。成虫寿命最长 20d , 最短
4d , 成虫期历时 40d。成虫有迁飞性 , 无补充营养
的现象 , 但有一定的趋光性。雌虫平均产卵量为
293粒 , 最多达 491 粒 , 最少仅为 54粒 , 雌雄性
比为 61.54∶38.46。
(2)卵 多成块产于滇油杉针叶或树干上 , 刚
产出的卵呈绿褐色 , 慢慢变成红褐色 , 卵外无覆盖
物 。林间于 6月 10日始见卵 , 6月 19日~ 22日为
始盛期 , 6月 27 ~ 29日达到高峰期 , 7月 9日 ~ 12
日为盛末期 , 7月 20 日为终止期 。据观察 , 蛹重
与产卵量成正相关 。
(3)幼虫 初孵幼虫有取食卵壳的习性 , 孵出
1 ~ 2d 后开始取食滇油杉嫩叶 , 气温低时取食量
小 。初孵幼虫有群集性和假死性 , 无自相残杀性。
一般为 6 ~ 7龄 。幼虫行动活泼 , 稍受惊动即吐丝
下垂或弹跳落地 , 老熟幼虫受惊后立即将头胸卷
曲 , 竖起胸部毒毛以示抗御。4 龄以后爬行较快 ,
4龄时的爬行速度为 1.6m/min。
(4)蛹 蛹为被蛹 , 在林间始见于 5月上旬 ,
5月 18 ~ 20 日为始盛期 , 6月 4 ~ 6 日达到高峰
期 , 6月 15 ~ 17日为盛末期 , 6月 22日为终止期。
蛹的羽化率为 56.25%。茧为丝茧 , 多结在滇油杉
小枝或林下小灌木上。
3.2 林内的空间分布型
对几种聚集度指标的计算结果见表 1。从表 1
中各种聚集度指标的计算结果可看出:(1)思茅松
毛虫的扩散系数 C值及扩散型系数 Iδ值均大于 1 ,
该值等于 1时为随机分布 , 小于 1 时为均匀分布 ,
大于 1时为聚集分布 , 故思茅松毛虫幼虫在林间呈
聚集分布 , 又经负二项分布的 K 值 、 聚集度指标
的 I 值 、丁岩钦指数 L 值计算 , 均证明其虫种群
在林间呈聚集分布 , 通过 Taylo r 幂函数法则检验
lg s2=0.116 0+1.538 1lg x , 其在林间分布具有密
度依赖性;(2)聚集均数 λ>2 , 该值小于 2 时 ,
由环境引起;大于 2时 , 由昆虫行为引起 , 说明该
虫种群的聚集由昆虫行为引起;(3)Iw ao 的 m *
- x 方程的拟合参数:α=0.804 0 , β =1.287 3 ,
R =0.944 0 , 得 m *与 x 的回归关系式为:m *=
0.804 0+1.287 3 x , 因此 α>0 , β>1 , 说明该虫
62 云 南 林 业 科 技 2002年
幼虫存在着个体群 , 即个体相互吸引 , 且个体群在
林间为聚集分布;(4)α=0.804 0 , β =1.287 3 ,
t =1 , D =0.1 , 则得最适抽样株数为:N =
180.4/ x +28.73。
表 1 思茅松毛虫幼虫的分布型指数
Tab.1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indexes of Dendrolimus k ikuchii
样地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平均虫口数 ( x) 6.54 8.20 10.04 7.02 12.59 6.69 7.35 1.50 3.81 5.97 6.97
方差 (s2) 24.78 25.75 66.04 25.67 54.40 41.81 14.34 2.16 12.23 22.10 28.93
平均拥挤度(m *) 9.33 10.34 15.62 9.68 15.91 11.96 8.30 1.94 6.03 8.67 9.78
扩散系数 (C) 3.79 3.14 6.58 3.66 4.32 6.25 1.95 1.44 3.21 3.70 3.80负二项分布的 K
值 2.34 3.83 1.80 2.64 3.79 1.27 7.73 3.41 1.72 2.21 3.07聚集度指标 (I) 2.79 2.14 5.58 2.66 3.32 5.25 0.95 0.44 2.21 2.70 2.80
扩散型系数 (Iδ) 1.41 1.25 1.54 1.97 1.25 1.77 1.12 1.29 1.57 1.44 1.46
丁岩钦指数 (L) 10.33 11.34 16.62 10.68 16.91 12.96 9.30 2.94 7.03 9.67 10.78
L/1+ x 1.37 1.23 1.51 1.33 1.24 1.69 1.11 1.18 1.46 1.39 1.35
m*/ x 1.43 1.26 1.56 1.38 1.26 1.79 1.13 1.29 1.58 1.45 1.41
聚集均数 (λ) 6.08 7.86 9.36 5.78 12.19 6.23 6.82 1.40 2.62 4.53 6.29
3.3 自然种群平均生命表
通过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整理 , 编制出了两个
完整世代 (2a)的自然种群生命表 (略)后 , 进而
得出了自然种群平均生命表 (表 2)。
表 2 思茅松毛虫自然种群平均生命表
Tab.2 Life table of Dendrolimus kikuchii natural population
发育阶
段(x)
起始存活
数(I x)
死亡原因
(d xF)
死亡数
(dx)
死亡率
(qx×100)/ %
存活率
(S x×100)/%
累积死亡
率/ %
逐期存活
率/ %
卵期 9 786 发育不良 2 542 25.98 74.02 25.98 74.02
幼
虫
期
1 龄 7 244
感病死亡
蜘蛛 、螳螂捕食
合 计
4 676
1 618
6 294
64.55
22.34
86.89
35.45
77.66
13.11 90.29 9.71
2 龄 950 感病死亡 333 35.05 64.95 93.70 6.30
3 龄 617 感病死亡 196 31.77 68.23 95.70 4.30
4 龄 421
感病死亡
蜘蛛 、螳螂 、蚂蚁捕食
寄生死亡
越冬死亡
合 计
33
39
58
162
292
7.84
9.26
13.78
38.48
69.36
92.16
90.74
86.22
61.52
30.64 98.68 1.32
5 龄 129
感 病 死 亡
螳螂等捕食
合 计
42
13
55
32.56
10.08
42.64
67.44
89.92
57.36 99.24 0.76
6 龄 74
感 病 死 亡
螳螂 、蚂蚁等捕食
合 计
25
9
34
33.78
12.76
45.95
66.22
87.84
54.05 99.59 0.41
7 龄 40 感病死亡 8 20.0 80.0 99.67 0.33
蛹期 32
感病死亡
寄生死亡
合 计
4
10
14
12.5
31.25
43.75
87.5
68.75
56.25 99.82 0.18
成虫期 18 性比 61.54∶38.46 4 22.22 77.78 99.86 0.14
实际♀×2 18.15
平均产卵量 293
注:起始产卵量 (N 1)=9 786 , 实际产卵量 (N 2)=3 272.67 , 种群消长趋势指数 (I)=N 2/ N 1=3 272.67/ 9 786=0.33<1 , 故种群呈
下降趋势。地点为禄丰县和平乡村 , 时间为 1999.6~ 2001.6。
63 第 1期 许国莲等:禄丰县思茅松毛虫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从表 2可以看出 , 在思茅松毛虫卵期引起死亡
的因素为发育不良;幼虫期死亡因素为遭天敌蜘
蛛 、 螳螂 、蚂蚁捕食 , 感病 , 寄生 , 越冬等 , 其中
越冬死亡率达 38.48%;蛹期死亡因素为感病和寄
生。在思茅松毛虫自然种群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中 , 因受不同阶段相关因子的影响和制约 , 造成大
量死亡 , 尤其各种天敌因素的作用 , 整个世代死亡
率高达 99.86%, 种群呈下降趋势。因此 , 应注意
保护天敌 , 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4 结语
思茅松毛虫在禄丰县和平乡滇油杉林内 1年发
生1代 , 以 4 龄幼虫伏于林下灌木的叶背或卷叶
内 、 低层云南松的梢头以及滇油杉萌枝的针叶基部
越冬 。幼虫在林分内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 I-
wao m *- x 的拟合方程为:m *=0.804 0 +
1.287 3 x , 最适抽样株数为:N =180.4/ x +
28.73。组建了 2 个世代的思茅松毛虫自然种群平
均生命表 , 导出了种群消长趋势指数。摸清了禄丰
县思茅松毛虫的发生发展规律 , 为预测预报和综合
治理提供依据。建议在 2月下旬至 3月上旬越冬幼
虫大量活动 , 但尚未进入 5龄时进行虫情调查 , 采
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其危害 。
运用 2个世代的自然种群平均生命表进行发生
量 、 发生期的测报尚有不足之处 , 有待今后继续观
察研究 。思茅松毛虫各虫期自然天敌种类的鉴定及
数量调查尚需进一步补充。
参考文献: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森林昆虫 [ M] .北
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83.
[ 2] 候陶谦.中国松毛虫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7.
[ 3] 云南省林业厅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云南森
林昆虫 [ 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 1987.
[ 4] 王立纯.森林病虫害研究法 [ M] .哈尔滨:东北
林业大学出版社 , 1983.
[ 5] 西北农学院植保系 .农业昆虫试验研究方法
[ 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81.
[ 6] 徐汝梅.昆虫种群生态学 [ M] .北京:北京师范
大学出版社 , 1987.
[ 7] 张孝羲.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 [ M] .北京:中国
农业出版社 , 1997.
[ 8] 彭长根.思茅松毛虫蛹和越冬幼虫空间分布型及
取样方法研究 [ J] .江西林业科技 , 1995 (2):9-13.
[ 9] 陈方.思茅松毛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 J] .昆虫知识 , 1992 , 29 (2):102-104.
[ 10] 汪先乐 , 等.思茅松毛虫观察初报 [ J] .安徽林
业科技 , 1998 (3):25-26.
[ 11] 汪维礼 , 等.思茅松毛虫的初步研究 [ J] .浙江
林业科技 , 1996 , 16 (4):25-29.
[ 12] 薛贤清.森林害虫预测预报 [ M] .北京:中国
林业出版社 , 1992.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
in Lufeng of Yunnan
XU Guo-lian1 , CHAI Shou-quan1 , XIE Kai-li1 , CHEN Yong-mei2 ,
ZHANG Ju-xian2 , OU Fu-rong2
(1.S outhw est Forestry College , Kunming Yunnan 650224 , China;2.Forest ry Station of Heping Township , Lufeng Yunnan 651207 , C hina)
Abstract:The results of observation on Dendrolimus k ikuchii Matsumura in Lufeng of Yunnan showed that the
pest occurred one generation a year , and larva of 4 period lived through the winter.The larva were clustered dis-
tributed in forests.The linear reg ression between m * and x was m *= 0.804 0+1.287 3 x , the optimum
sampling amount w as N =180.4/ x +28.73.The life table of D.kikuchii including the natural population of
tw o generations w as wo rked out , which revealed the ebb and f low trend of Dendrolimus kikuchii population ,
the index I was 0.33 , show ing the trend of decline.This study provided a basis for effective control of D.
k ikuchii.
Key words:Dendrol imus kikuchii;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dist ribution
64 云 南 林 业 科 技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