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研究论文
·酶液脱墨·
作者简介:黄彩霞女士,
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
方向:制浆化学及造纸
化学品。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旧报纸的裂褶菌
粗酶液脱墨
黄彩霞1 赵德清2 陈继伟1
(1. 广东省造纸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
2.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摘 要:利用裂褶菌 (Schizophyllum Commune)在限氮培养条件下产生的粗酶液对旧报纸进行脱墨,
采用响应面法中的 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影响脱墨的主要因素酶用量、温度和 pH 值进行优化,
得到了用于预测脱墨浆有效残余油墨浓度 (ERIC值)和白度值的数学模型。模型方差分析和响应面
曲线分析表明,pH值对裂褶菌粗酶液脱墨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优化结果显示,当酶用量 0. 20 IU /g、
温度 52. 5℃和 pH值 6. 5 时,脱墨浆有效残余油墨浓度最低,为 208. 0 mg /kg;当酶用量 0. 24 IU /g、
温度 52. 2℃和 pH值 6. 5 时,脱墨浆白度最高,为 53. 3%。验证实验证明了模型优化的准确性。
关键词: 响应面法;裂褶菌;粗酶液;脱墨
中图分类号:TS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508X(2012)05-0019-06
收稿日期:2012-01-13(修改稿)
本课题得到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2009B011200009)资助。
Optimization of Schizophyllum Commune Deinking of Waste Newspaper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HUANG Cai-xia1,* ZHAO De-qing2 CHEN Ji-wei1
(1. Guangdong Paper Industrial Research Institute,Guangzhou,Guangdong Province,510300;
2. State Key Lab of Pulp and Paper Engineer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Guangdong Province,510640)
(* E-mail:ruochenbb@ hotmail. com)
Abstract:The deinking of waste newspaper with the crude enzymes produced by Schizophyllum commune in nutrient nitrogen limited culture
medium was studied. Box-Behnken design i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employed to optimize the main factors including enzymes
dosage,temperature and pH which influence the deinking result,and two mathematic models were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effective residual
ink concentration (ERIC)and brightness of the pulp.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pH had more obvious influence on Schizophyllum
Commune deinking. The lowest ERIC of the pulp 208. 0 mg /kg was reached while the deinking parameters were as follows:enzymes dosage
0. 20 IU /g,temperature 52. 5℃ and pH 6. 5. When enzymes dosage,temperature and pH were 0. 24 IU /g,52. 2℃ and 6. 5 respectively,
the brightness of the pulp peaked at 53. 3% ISO. Compar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predicted date,the models were confirmed to be of
high precision.
Key words: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Schizophyllum Commune;crude enzymes;deinking
酶法脱墨技术是利用酶的生物化学作用进行脱
墨,能较好地解决环境污染和废纸质量下降等问题,
通常使用最多的是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1-3],且脱
墨工艺多采用添加一种酶进行。将多种酶混合共同作
用于废纸脱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裂褶菌 (Schizophyllum commune Fr. )又称白参、
树花,隶属于真菌门 (Eumycophyta) ,担子菌纲
(Basidiomycetes) ,伞菌目 (Agaricales) ,裂褶菌科
(Schizophyllaceae) ,裂褶菌属 (Schizophyllum)[4],
它是一种珍贵的食药两用真菌。裂褶菌发酵培养时不
仅可产生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裂褶胞外多糖,同时还产
生一些重要的酶。有研究表明,裂褶菌在特定的培养
条件下可产生纤维素酶、纤维二糖脱氢酶[5-7]、聚木
糖酶[8-10]、酯酶[11]、锰过氧化物酶[12]等,这些酶共
存于裂褶菌发酵培养所得到的粗酶液中,其中纤维素
·91·《中国造纸》2012 年第 31 卷第 5 期
研究论文
酶和聚木糖酶均可用于旧报纸的脱墨,但利用裂褶菌
粗酶液对旧报纸进行脱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响应面法是一种利用数理统计知识,通过数学建
模和分析,评估多个自变量单独和同时对因变量影响
的方法,其主要目标是利用模型优化因变量的响
应[13]。响应面曲线法的优点在于能从最少的实验次
数中获得最多的信息,其数学模型如式 (1)所示。
Y = β0 +∑
n
i = 1
βiXi +∑
n
i = 1
βiiX
2
i +∑
i < 1
βijXiX j (1)
式中,Xi 和 X j 表示自变量,Y 表示响应变量,
β0、βi、βii和 βij为方程的系数,Xi、X
2
i 和 XiX j 分别
代表因素的线性影响、平方影响和因素间的协同
影响。
本实验利用裂褶菌在限氮培养条件下产生的含有
纤维素酶和聚木糖酶的粗酶液对旧报纸进行脱墨,在
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中的 Box-Be-
hnken实验设计,对影响脱墨的主要因素酶用量、温
度和 pH值进行优化,进一步考察裂褶菌对旧报纸的
脱墨效果,旨在为废纸浆生物酶脱墨提供一种新的
思路。
1 实 验
1. 1 原料
菌种:裂褶菌 (Schizophyllum commune GIM5. 44),
购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废纸:8#美废与国
产旧报纸按质量比 2∶1 混合。
1. 2 培养基
斜面培养基:20%马铃薯汁 1 L、葡萄糖 20 g /L、
KH2PO4 3 g /L、MgSO4·7H2O 1. 5 g /L、VB1 0. 01 g /L、
琼脂 20 g /L、pH值 6。
限氮培养基:0. 1 g /L VB1 10 mL,1. 5 mmol 藜芦
醇,BI微量元素溶液 70 mL,0. 1 mol /L丁二酸二甲酯
(pH值 4. 2)100 mL或 0. 1 mol /L乳酸-乳酸钠缓冲液
(pH值 4. 2)100 mL,葡萄糖 10 g /L,酒石酸铵 0. 2
g /L,KH2PO4 2. 0 g /L,CaCl2 0. 1 g /L,MgSO4·7H2O
0. 5 g /L。
BI微量元素溶液:MgSO4·7H2O 3 g /L,MnSO4·
H2O 0. 5 g /L,NaCl 1. 0 g /L,FeSO4·7H2O 0. 1 g /L,
CoCl2·6H2O 0. 185 g /L,CaCl2 0. 08 g /L,ZnSO4·
7H2O 0. 18 g /L,CuSO4·5H2O 0. 1 g /L,AlK(SO4)2·
12H2O 0. 01 g /L,H3BO3 0. 01 g /L,Na2MoO4·2H2O
0. 012 g /L,氨基乙酸 1. 5 g /L。
1. 3 仪器
SPX-150BS-Ⅱ生化培养箱,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
造有限公司;UV-1800 分光光度计,日本;CL-32L
高温灭菌锅,日本 ALP;HQ45B 气浴恒温摇床,中
科院武汉科仪厂;HH-S 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市永
光明医疗仪器厂;ZT13-00 浮选脱墨槽,中通试验装
备技术研究所;PK-3A-KWT PTI 纸页成形器;Tech-
nidyne Color Touch ERIC950 残余油墨测定仪,美国。
1. 4 实验方法
1. 4. 1 菌种培养方法
将裂褶菌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在培养箱中 28℃
下培养 3 ~ 4 天,用无菌水洗入三角烧瓶中,用匀浆
器打匀成碎菌丝片段,吸取 40 mL 移至装有 400 mL
限氮培养基的 1000 mL 锥形瓶中,置于 28℃、
130 r /min 恒温摇床上振荡培养 7 天,形成大小一致
的菌丝球悬浮液。菌丝球悬浮液于高速冷冻离心机上
离心 10 min (5000 r /min,4℃) ,取上清液,即为粗
酶液。
1. 4. 2 酶活测定
纤维素酶和聚木糖酶的酶活测定分别按 GB /T
23881—2009 和 GB /T 23874—2009 进行。粗酶液中
聚木糖酶酶活 166. 75 IU /mL,纤维素酶酶活 22. 15
IU /mL。
1. 4. 3 粗酶液处理废纸浆及浮选脱墨
称取 180 g废纸浆,与粗酶液在聚乙烯密封袋中
充分混合后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加热,每 15 min 揉搓
一次,使浆料与酶液混合均匀,充分反应,反应一定
时间后取出进行浮选脱墨。对照样是以醋酸-醋酸钠
缓冲溶液替代粗酶液,其他条件同粗酶液浮选脱墨。
浮选条件:浆浓 0. 8%,时间 10 min,室温。浮
选后将脱墨浆进行洗涤、抄片。
1. 4. 4 分析检测
有效残余油墨浓度 (ERIC 值)采用近红外反射
测定法,在 Technidyne Color Touch ERIC950 残余油墨
测定仪上进行测定,并同时测得脱墨浆白度。
2 结果与讨论
2. 1 单因素实验
首先进行了裂褶菌粗酶液脱墨的单因素实验,实
验结果表明[14],裂褶菌产粗酶液用于旧报纸脱墨的
较佳工艺条件为:pH 值 6. 5,温度 60℃,酶用量
0. 3 IU /g,反应时间 1. 5 h,其中 pH值、温度和酶用
量是影响脱墨效果的主要因素。在此优化工艺条件
下,与对照样相比,粗酶液脱墨浆的 ERIC 值下降了
95. 7 mg /kg,白度提高了 3. 5个百分点。
为了进一步考察工艺因素对脱墨效果的影响以及
·02· China Pulp & Paper Vol. 31,No. 5,2012
研究论文
因素间的协同效应,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对酶用
量、反应温度和 pH 值进行优化,利用 Design Expert
Version 8. 0. 5b (Stat-Ease,Inc)软件,采用 Box-Be-
hnken 实验设计方案,以酶用量 (X1)、反应温度
(X2)和 pH值 (X3)为自变量,以酶液处理后脱墨
浆的 ERIC值 (Y1)和白度值 (Y2)为响应变量,进
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实验设计。根据单因素实验
结果,确定响应面实验设计中酶用量的中心点为 0. 6
IU /g,步长为 0. 4 IU /g;反应温度的中心点为 50℃,
步长为 10℃;pH值的中心点为 5. 5,步长为 1。实验
设计的变量与取值如表 1 所示。
表 1 裂褶菌产粗酶液脱墨过程影响因素的取值范围
自变量 最低值(- 1) 中间值(0) 最高值(+ 1)
X1(酶用量)/ IU·g - 1 0. 2 0. 6 1. 0
X2(温度)/℃ 40 50 60
X3(pH值) 4. 5 5. 5 6. 5
2. 2 Box-Behnken实验
根据 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案,考察 3 个自变
量时需要进行 17 组实验,为了减少系统误差,从实
验设计的标准次序中随机抽取,进行了实验序号重
排,实验设计及结果见表 2。
表 2 Box-Behnken实验设计与结果
标准
序号
实验
序号
X1(酶用量)
/ IU·g - 1
X2(温度)
/℃
X3
(pH值)
ERIC值
/mg·kg -1
白度
/%
16# 1# 0. 6 50 5. 5 233. 1 51. 6
12# 2# 0. 6 60 6. 5 214. 2 52. 9
9# 3# 0. 6 40 4. 5 252. 6 50. 6
7# 4# 0. 2 50 6. 5 209. 7 53. 2
10# 5# 0. 6 60 4. 5 255. 7 50. 5
17# 6# 0. 6 50 5. 5 235. 1 51. 6
14# 7# 0. 6 50 5. 5 234. 7 51. 4
2# 8# 1. 0 40 5. 5 240. 4 50. 5
8# 9# 1. 0 50 6. 5 212. 6 53. 6
4# 10# 1. 0 60 5. 5 241. 7 51. 0
5# 11# 0. 2 50 4. 5 251. 2 50. 8
15# 12# 0. 6 50 5. 5 237. 8 52. 1
13# 13# 0. 6 50 5. 5 235. 8 51. 5
3# 14# 0. 2 60 5. 5 233. 8 51. 1
1# 15# 0. 2 40 5. 5 236. 2 50. 7
6# 16# 1. 0 50 4. 5 248. 7 51. 1
11# 17# 0. 6 40 6. 5 218. 6 52. 5
从表 2 可知,通过改变酶用量、温度和 pH 值,
脱墨浆的 ERIC值在 200 ~ 260 mg /kg之间变化,白度
在 50% ~ 54%之间变化。不同的因素组合下,脱墨
效果差异较大。最佳的脱墨条件为 4#实验 (以实验
序号计,下同) :酶用量 0. 2 IU /g,温度 50℃,pH值
6. 5,在此条件下脱墨浆的 ERIC值为209. 7 mg /kg,白
度为 53. 2%。当 pH 值为 4. 5 时 (11#实验,酶用量
0. 2 IU /g、温度 50℃、pH 值 4. 5) ,与 4#实验相比,
脱墨浆 ERIC值上升 41. 5 mg /kg,白度下降 2. 4 个百
分点,可见随着 pH 值由 6. 5 降为 4. 5,裂褶菌粗酶
液的脱墨效果明显下降。从表 2 还可以看出,2#与 5#
实验、3#与 17#实验、9#与 16#实验脱墨效果的对比均
显示了同样的规律,即在粗酶液用量和反应温度不变
的条件下,提高反应体系的 pH 值可以改善粗酶液的
脱墨效果。由此可见,与酶用量和反应温度两个因素
相比较,pH值是脱墨效果的显著影响因素。
2. 3 模型建立及显著性分析
利用 Design Expert软件,按照式 (1)对表 2 中
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表示脱墨后 ERIC 值 (Y1)和
白度 (Y2)的回归方程,分别为:
ERIC值 = 235. 29 + 1. 56X1 - 0. 30X2 - 19. 14X3 +
0. 90X1X2 + 1. 36X1X3 - 1. 86X2X3 -
0. 99X21 + 3. 74X
2
2 - 3. 76X
2
3 (2)
白度 = 51. 63 + 0. 041X1 + 0. 15X2 + 1. 14X3 +
0. 047X1X2 + 0. 01X1X3 + 0. 11X2X3 -
0. 15X21 - 0. 67X
2
2 + 0. 68X
2
3 (3)
式 (2)和式 (3)即为以酶用量 (0. 2 ~ 1. 0
IU /g)、温度 (40 ~ 60℃)和 pH 值 (4. 5 ~ 6. 5)为
自变量时,ERIC 值和白度的预测模型。图 1 和图 2
分别为 ERIC值和白度的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对应
关系。从图 1 ~图 2 可见,ERIC 值预测值与实验值
吻合较好。
图 1 ERIC值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关系
·12·《中国造纸》2012 年第 31 卷第 5 期
研究论文
图 2 白度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关系
为了说明以上两个模型的有效性,分别对其进行
方差分析,ERIC值预测模型的方差分析如表 3 所示。
表 3 ERIC值预测模型的方差分析
方差来源
离差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差 F检验值 p值
模型 3090. 24 9 343. 36 82. 20 < 0. 0001 显著
X1(酶用量) 19. 34 1 19. 34 4. 63 0. 0684
X2(温度) 0. 73 1 0. 73 0. 18 0. 6880
X3(pH值) 2929. 19 1 2929. 19 701. 24 < 0. 0001
X1X2 3. 28 1 3. 28 0. 78 0. 4052
X1X3 7. 34 1 7. 34 1. 76 0. 2265
X2X3 13. 84 1 13. 84 3. 31 0. 1115
X21 4. 14 1 4. 14 0. 99 0. 3527
X22 58. 85 1 58. 85 14. 09 0. 0071
X23 59. 42 1 59. 42 14. 22 0. 0070
残差 29. 24 7 4. 18
缺适性 17. 75 3 5. 92 2. 06 0. 2481 不显著
随机误差 11. 49 4 2. 87
总方差 3119. 48 16
注 R2 = 0. 9906。
从表 3 可以看出,ERIC 值预测模型 [式 (2) ]
的 F检验值为 82. 20,p 值 < 0. 0001,说明该模型是显
著的。同时,对模型的缺适性进行检验,p 值 =
0. 2481,p值 > 0. 1,缺适性不显著,说明模型满足预
期假设。因此,该模型在统计上是可行的。通过回归
分析可知,模型的系数 R2 值高达 0. 9906,表明该模型
与实际情况拟合得很好,99. 06%的实验数据的可变性
可用此模型解释。模型中各项的方差分析表明,X3、
X22、X
2
3 是模型中的显著项 (p 值 < 0. 05) ,其中 pH值
对因变量 ERIC值影响显著 (p值 <0. 0001)。
表 4 为白度预测模型 [式 (3) ]的方差分析,
同样,其模型的 F检验值为 22. 63,p值 = 0. 0002,p
值 < 0. 0001,模型缺适性的 p值 = 0. 4543,p值 > 0. 1
也说明了该模型在统计上的有效性。在对因变量白度
的影响上,X3、X
2
2、X
2
3 都起显著作用 (其 p 值均 <
0. 05) ,其中 pH 值对白度值影响显著 (p 值 <
0. 0001)。模型的 R2 = 0. 9668,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
预测性。
表 4 白度预测模型的方差分析
方差来源
离差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差 F检验值 p值
模型 14. 37 9 1. 60 22. 63 0. 0002 显著
X1(酶用量) 0. 01 1 0. 01 0. 19 0. 6737
X2(温度) 0. 17 1 0. 17 2. 38 0. 1665
X3(pH值) 10. 37 1 10. 37 147. 04 < 0. 0001
X1X2 0. 01 1 0. 01 0. 13 0. 7311
X1X3 0. 00 1 0. 00 0. 01 0. 9421
X2X3 0. 05 1 0. 05 0. 66 0. 4449
X1 2 0. 10 1 0. 10 1. 42 0. 2729
X2 2 1. 90 1 1. 90 26. 91 0. 0013
X3 2 1. 95 1 1. 95 27. 68 0. 0012
残差 0. 49 7 0. 07
缺适性 0. 22 3 0. 07 1. 07 0. 4543 不显著
随机误差 0. 27 4 0. 07
总方差 14. 86 16
注 R2 = 0. 9668。
2. 4 响应面曲线分析
图 3 和图 4 分别是根据白度和 ERIC 值的数学模
型固定其中一个自变量而作出的三维响应面曲线图,
直观地表示出了酶用量、反应温度和 pH 值 3 个因素
对粗酶液脱墨效果的影响。
从图 3 (a)可以看出,温度对粗酶液脱墨浆白
度的影响大于酶用量的影响。脱墨浆白度随酶用量的
增加,变化幅度不明显,但温度从 40℃上升到 60℃
时,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在一
定的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催化反应速度,
但较高温度又会引起酶的变性,导致酶活性降低,反
应速度下降。因此存在一个最优温度值使粗酶液中两
种酶的综合活性最高,协同作用最强,脱墨浆白度最
高。图 3 (b)为酶用量和 pH 值对脱墨浆白度的影
响,随 pH值的升高,脱墨浆白度急剧升高,而酶用
量的增加并没有引起白度太大幅度的变化。图 3 (c)
为温度和 pH 值对脱墨浆白度的影响,可以看出 pH
值对脱墨效果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提高 pH值对脱
·22· China Pulp & Paper Vol. 31,No. 5,2012
研究论文
墨浆白度的改善较为显著。
从图 4 可以看出,pH 值对脱墨浆 ERIC 值的影
响最大,是显著影响因素,表现为曲线较陡;酶用量
和温度的影响较小,表现为曲线相对较平。因此选择
合适的 pH值,对获得较佳的脱墨效果尤为重要。
2. 5 脱墨过程影响因素的优化及模型验证
利用 Design Expert软件中的优化工具,对模型式
(2)和式 (3)中的各因素进行优化,得到温度、酶
用量和 pH 值的最佳组合,以使旧报纸脱墨浆的
ERIC值和白度达到最佳,优化结果如表 5 所示。
表 5 脱墨影响因素的优化取值
X1(酶用量)
/ IU·g - 1
X2(温度)
/℃
X3(pH值)
优化值
ERIC值 /mg·kg -1 白度 /%
0. 20 52. 5 6. 50 208. 0
0. 24 52. 2 6. 50 53. 3
从表 5 可以看出,当酶用量 0. 20 IU /g、温度
52. 5℃、pH 值 6. 5 时,脱墨浆 ERIC 值最低为
208. 0 mg /kg;当酶用量 0. 24 IU /g、温度 52. 2℃、
pH值 6. 5 时,脱墨浆白度最高为 53. 3%。利用上述
优化条件进行验证实验,实验值和模型预测值的对比
如表 6 所示。由表 6 可见,优化条件下实验所得的脱
墨浆 ERIC值和白度与模型的预测值非常接近,表明
模型 (2)和模型 (3)可以准确地预测裂褶菌粗酶
液旧报纸脱墨工艺,模型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表 6 优化条件下实验值与模型预测值的对比
ERIC值 /mg·kg -1 白度 /%
预测值 208. 0 53. 3
实验值 210. 5 ± 3. 2 52. 4 ± 1. 5
3 结 论
利用响应面法中的 Box-Benhnken 实验设计对旧
报纸裂褶菌粗酶液脱墨过程的 3 个影响因素 (酶用
量、温度和 pH值)进行优化,通过数据拟合和回归
分析,得到了用于预测脱墨浆有效残余油墨浓度
(ERIC)值和白度的预测模型,方差分析证明模型在
统计上是显著有效的。模型的方差分析和响应面曲线
·32·《中国造纸》2012 年第 31 卷第 5 期
研究论文
分析表明,pH值对脱墨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
利用 Design Expert 软件对 ERIC 值和白度预测
模型中的因素进行优化,得到使响应变量达到最佳
的工艺条件分别为:当酶用量 0. 20 IU /g、温度
52. 5℃、pH 值 6. 5 时,脱墨浆 ERIC 值最低为
208. 0 mg /kg;当酶用量 0. 24 IU /g、温度 52. 2℃、
pH值 6. 5 时,脱墨浆白度最高为 53. 3%。验证实
验证明了模型优化的准确性。
参 考 文 献
[1] 徐清华,秦梦华,石淑兰,等. 旧报纸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与漆
酶协同脱墨工艺[J]. 中国造纸,2004,23(8) :6.
[2] 顾琪萍,尤纪雪,勇 强,等. 脂肪酶和纤维素酶 /木聚糖酶混合
用于 ONP脱墨[J]. 中国造纸,2004,23(2) :7.
[3] 张素风,胡晓刚. 旧书刊纸酶法脱墨工艺[J]. 中国造纸,2004,
23(2) :10.
[4] 卯晓岚. 中国大型真菌[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5] 方 靖,刘 稳,高培基. 裂褶菌产纤维二糖脱氢酶条件优化及
部分酶学性质研究[J]. 菌物系统,2000,19(1) :107.
[6] Steiner W,Lafferty R M,Gomes I,et al. Studies on wild strain of
Schizophyllum commune:cellulase and xylanase production and forma-
tion of the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schizophyllan[J]. Biotechnol
Bioeng,1987,30:169.
[7] Haltrich D,Steiner W. Formation of xylanase by Schizophyllum com-
mune:effect of medium components[J]. Enzyme Microb Technol,
1994,16:229.
[8] Varadi J,Necesany V,Kovacs P. Cellulase and xylanase of fungus
Schizophyllum commune. Purif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xylanase[J].
Drev Vysk,1971 (3) :147.
[9] Jurasek L,Paice M G. Xylanase A of Schizophyllum commune[J].
Methods Enzymol,1988,160:659.
[10] Katarína Kolenová,Mária Vranská,Peter Biely.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minor endo-β-1,4-xylanases of Schizophyllum
commune[J].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2005,36:903.
[11] pániková Silvia,Biely Peter. Glucuronoyl esterase-Novel carbohy-
drate esterase produced by Schizophyllum commune[J]. FEBS Let-
ter,2006,580:4597.
[12] Cheng XB,Jia R,Li PS,et al. Purification of a new manganese
peroxidase of the white-rot fungus Schizophyllum commune sp. F17,
and decolorization of azo dyes by the enzyme[J]. Enzyme and Mi-
crobial Technology,2007,41:258.
[13] Bas D,Boyaci I H.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Ⅰ:Usability of re-
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7,78(3) :836.
[14] 黄彩霞,赵德清,陈继伟. 裂褶菌 Schizophyllum Commune 用于
旧报纸的脱墨[J]. 中华纸业,2011,32(24) :22. CPP
(责任编辑:郭彩云
)
·消息·
全国制浆造纸节能减排国产制浆装备推广会在镇江召开
2012 年 4 月 15—16 日,由中国造纸学会主办,
江苏省造纸学会、江苏华机集团承办的 “全国制浆
造纸节能减排国产制浆装备推广会”在镇江市召开。
中国造纸学会领导、江苏造纸学会领导、镇江市政府
有关领导以及华机集团沈仁兴董事长及总裁沈滨出席
开幕式。中国工程院陈克复院士、中国轻工投资发展
协会胡楠理事长应邀出席会议。
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 120 多人参加了推广会,会
议收到论文及论文摘要 14 篇,共有 13 位专家学者在
会上作了专题发言。
会上发言的专家就造纸工业十二五规划的内容;
国内外造纸制浆装备的现状、存在问题、下一步的发
展趋势;当今制浆造纸工业节能新技术的综合应用;
废水的深度处理;非木材纤维原料的使用等方面进行
了深入交流、探讨和介绍。会议的承办方江苏华机集
团重点介绍了该集团利用集团拥有的院士工作站、制
浆造纸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致力于制浆造纸环保节
能新技术、新装备的开发利用,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替代进口的国产新型板 (管)式蒸发器、板
式冷凝器、湿法备料及连蒸设备。特别是该公司生产
的苛化系统已成功应用于 APP 集团的金东纸业等大
型造纸企业。
专家学者们认为,我国的制浆造纸行业装备整体
水平与国际上的先进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我国
造纸行业中的技术装备水平比较落后产能仍要占到
35%左右,这些企业的物耗、能耗、水耗、污染物的
排放、产品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而进口的制浆造纸装备价格昂贵,这导致了企业的投
资成本提高,阻碍了落后产能的淘汰、企业的结构调
整及新产品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广采用具有
知识产权的先进廉价的国产装备,对推动制浆造纸工
业的技术进步、节能减排、清洁生产、降低成本是有
意义的好事。
会后,与会的专家学者一同参观了华机集团
的制浆碱回收苛化、蒸发装备生产车间,参观了
金东纸业使用华机碱回收苛化系统的现场,同时
参加了具有现代化水平的金东 3 #纸机。整个参观
活动给专家学者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参加会
议的专家学者认为此次会议内容丰富,时间紧凑,
收获较大。
·42· China Pulp & Paper Vol. 31,No. 5,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