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半 夏 与 混 淆 品 山 珠 半 夏 的 鉴 别
吴荔芬 ,郑俊平(福建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莆田 351100)
摘要:目的 对半夏及混淆品山珠半夏的鉴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特征 、薄层色谱 、紫外吸收光谱等方法。结果 正品与混淆品
具不同的鉴别特征。结论 能准确地对半夏及山珠半夏进行鉴别。
关键词:半夏;山珠半夏;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765(2008)-05-0071-01
半夏是常用中药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一部收载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 Pinelliaternata(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 ,具燥湿化痰 , 降逆止呕 , 消痞散结之功能 ,
用于痰多咳喘 ,痰饮眩悸 , 风痰眩晕 ,痰厥头痛 , 呕吐反胃 , 胸
脘痞闷 ,梅核气等症 , 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1〕。由于半夏临
床用量极大 ,加上野生资源不断减少 , 市场上常出现以水半夏
代替半夏入药的现象。山珠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
Arisaema Erubescens(Wodd)Scholl的干燥小块茎 , 性温 , 味苦 ,
辛 ,有毒。有燥湿化痰 , 祛风止痉 , 散结消肿的作用〔2〕。两者
来源不同 ,功效也不尽相同 , 应区别对待。
1 性状鉴别
1.1 半夏 呈球状 , 有的稍偏斜 ,直径 1~ 1.5cm。 表面白色
或浅黄色 , 顶端有凹陷的茎痕 , 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
圆 ,较光滑。质坚实 , 断面洁白 , 富粉性。 无臭 , 味辛辣 , 麻舌
而刺喉。
1.2 山珠半夏 小块茎呈扁椭圆形 、半圆形 , 直径 1 ~ 3cm ,
高1 ~ 1.5cm。表面白色或淡黄色 , 有皱纹 , 顶端有较明显而
大的凹陷茎痕 ,周围有麻点状根痕 , 侧面常有凸起的小侧芽。
质地坚实 ,断面白色。气微 , 味辛辣 ,麻舌刺喉。
2 显微鉴别
2.1 半夏 淀粉粒甚多 , 单粒类圆形 ,半圆形或圆多角形 ,直
径 2~ 20μm ,脐点裂缝状 , 人字状或星状;复粒由 2 ~ 6 分粒
组成。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椭圆型黏液细胞中 ,或随处散在 ,
针晶长 20 ~ 144μm。螺纹导管直径 10 ~ 24μm。
2.2 山珠半夏(山珠南星)的粉末类白色。淀粉粒甚多:呈类
圆形或不规则形 ,直径 4 ~ 32μm , 脐应点状 、裂缝状或星状 ,复
粒由 2~ 8 粒组成;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 , 长 20 ~ 90μm。
导管:螺纹或环纹。
3 理化鉴别
3.1 薄层色谱 取半夏 、山珠半夏粉末各 2g ,加甲醇 20m L ,
作者简介:吴荔芬 ,女 , (1975-10), 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职称:主管
中药师。联系电话:0594-6688003
回流提取 4h ,滤过 , 滤液挥至约 0.5m L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
取精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对照品 , 加 70%甲醇制成
每 1mL各含 1mg的混合溶液 , 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
法试验 , 吸取供试品溶液 5μL 、对照品溶液 1μL , 分别点于同
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 G薄层板上 , 以正丁醇-
冰醋酸-水(35∶10∶10)为展开剂 ,展开 ,取出 , 晾干 ,喷以 0.2%
茚三酮丙酮溶液供试品色谱中 ,半夏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
置上 , 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但山珠半夏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
位置上 , 未见与精氨酸对照品相应的斑点(见图 1)。
3.2 紫外吸收光谱 取半夏 、山珠半夏粉末各 2.5g 分别加
70%乙醇 25m L , 60℃水浴加热 1h ,时时振摇 ,冷后过滤 , 滤液
离心 10min(3000r·min-1), 分别量取半夏 、山珠半夏的上清
液 10m L , 置 100m L 容量瓶中 , 加 70%乙醇溶液至刻度 , 以
70%乙醇溶液为空白 ,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 190 ~ 400nm 波
长范围测定 2种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 , 结果半夏在 201.6nm
和 275.0nm 波长处有两个最大吸收峰 ,山珠半夏在 263nm 和
328nm 波长处有两个最大吸收峰。
图 1 半夏及山珠半夏的薄层色谱图
1.半夏;2.山珠半夏;S:a.精氨酸;
b.丙氨酸;c.缬氨酸;d.亮氨酸样品
4 小结
实验结果表明 , 半夏与
山珠半夏在性状特征 、薄层
色谱 、紫外吸收光谱鉴别上
有着明显不同 , 临床应用应
注意加以区别。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
民共和国药典〔S〕.2005 年
版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 , 2005 , 78.
〔2〕阎文玫.中药材真伪鉴定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 , 2000 , 169.
·71·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Vol 20 No.5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