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除草剂复配对幼龄尾巨桉林下南美蟛蜞菊的防治效果研究



全 文 :第 30卷 第 2期 桉树科技 Vol.30 No.2
2013年 6月 EUCALYPT SCIENCE & TECHNOLOGY Jun.20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5-24
基金项目: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桉树生态经营及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201104003)
作者简介:李慧(1984— ),男,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桉树培育研究.E-mail:li.hui.cool.love@163.com
*陈少雄为通讯作者.E-mail:sxchen01@163.com
不同除草剂复配对幼龄尾巨桉林下
南美蟛蜞菊的防治效果研究
李 慧,吴志华,王志超,许宇星,陈少雄*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广东湛江 524022)
摘要:本研究采用巴佰金、屠灌和草甘膦铵盐复配,对幼龄尾巨桉林下的南美蟛蜞菊进行除草试验,通过 L1645
正交设计表进行试验设计,对不同施药水平下的防治效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药量施用水平下 3种
除草剂对南美蟛蜞菊的防治效果均不显著,但不同施用水平对除草成本差异显著。通过 Design-Expert7.0 进行
回归和优化分析,得出 3种除草剂对南美蟛蜞菊防治效果的排序为巴佰金=屠灌>草甘膦铵盐,对除草成本的影
响排序为屠灌>巴佰金>草甘膦铵盐。结合除草成本得出最佳的试验组合为 A4B2C2和 A2B2C2,预测其各自对应
的防治效果为 0.923和 0.815。
关键词:除草剂;尾巨桉;南美蟛蜞菊;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753.53+1 文献标识码:A
Studie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Herbicides Mixtures on
Wedelia trilobata under young 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
LI Hui,WU Zhi-hua,WANG Zhi-chao,XU Yu-xing,CHEN Shao-xiong
(China Eucalypt Research Centre, Zhanjiang 524022,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The herbicides saflufenacil, triclopyr 2-butoxyethyl ester and glyphosate were applied in a fac-
torial combination in this study to examine their effects on the weed Wedelia trilobata(Singapore Daisy)
which lives under young Eucalyptusplantations.The experimental design used was based on an L1645 table
of orthogonal design. Analysesof variance on data obtained showed some combinations and levels of the
three herbicides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prevention of Wedeliatrilobata, but all involved significant costs.
Regress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reatment design was carried out using Design-Expert 7.0 and this ranked
the herbicides for effectiveness as: saflufenacil = triclopyr 2-butoxyethyl ester >glyphosate; but in terms of
herbicide cost the order was: triclopyr 2-butoxyethyl ester>saflufenacil >glyphosate.According to cost,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was A4B2C2 and A2B2C2, whilst the predicted effects of prevention were 0.923 and
0.815 for each other.
Key words:herbicide; 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 Wedelia trilobata; effects of prevention

桉树(Eucalyptus)林下植被丰富,种类繁多,有
乔木、灌木、草本以及藤本等[1],是影响桉树产量
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2]。林下植被是桉树林生态
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人工林养分循环
和维护林地地力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3-4]。目前桉
树人工林中的杂草大多采用人工砍伐,极大地限制
DOI:10.13987/j.cnki.askj.2013.02.001
16 桉 树 科 技 第 30卷
了林区除草效率,同时很难做到彻底、及时、有效
地除草,有些还将砍落的杂草运出,造成养分的大
量流失[5]。除草剂是通过选择性干扰与抑制植物的
生理代谢而造成杂草死亡[6],使用除草剂除草效果
持续时间较长,整体除草成本较低,极大地提高林
业生产的效率。
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又名三裂叶蟛
蜞菊、地锦花、穿地龙,菊科(Compositae),多年生
草本,原产热带美洲。生性粗放,易繁殖,喜温带
至热带气候,具有较强的滑竿作用,严重影响其他作
物的生长,对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重要的影响[7-9]。
20 世纪 80 年代首先在香港作为地被绿化植物引进
栽培,其后迅速在华南地区发展蔓延,目前在我国
的东北部、东部、南部以及沿海、岛屿等多见分布,
主要生长于路边、田边、湿润草地等处,攀援于公
园、住宅绿地等,逐渐成为农业、林业、园林业和环
境危害严重的杂草[10]。通常的除草剂对其防治效果
不理想或不明显,本文以幼龄尾巨桉林下的南美蟛
蜞菊为对象,通过试验寻求最佳、经济的复配除草
剂,提高防治南美蟛蜞菊的效果。
1 试验地及林分概况
试验地布置于广东省湛江市南方国家级林木种
苗示范基地岭西不同整地方式的桉树试验林中,地
理位置为东经 111°38′,北纬 21°30′,属北热带湿润
大区雷琼区北缘,为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23.1℃,极端最低温为 1.4~3.6℃,极端最高气温为
38.1℃,年降雨量 1567mm,5—9 月降雨量占全年
的 85.5%,年相对湿度 80.4%[11]。造林时间为 2012
年 6 月 28 日,苗木品种为尾巨桉(E. urophyl-
la×E.grandis),造林 3 个月后林下南美蟛蜞菊迅速
蔓延,成片生长,不少地方南美蟛蜞菊已将桉苗掩
盖,同桉苗形成严重的阳光、水分和养分竞争,桉
苗生长受到极大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试验于 2012年 12月 20日进行。采用 L1645正
交设计表进行四水平三因素(A,B,C)设计,因素为 3
种除草剂,商品名分别为巴佰金(A):有效成分为含
苯嘧磺草胺 70%的水分散粒剂;屠灌(B):有效成分
为含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 480g·L-1的乳油剂;
草甘膦铵盐(C):含异丙胺盐 88.8%的可溶性粒剂。
每种各采用 4种不同的水平浓度,其中巴佰金浓度
分别为 0、3、6、9g·666.7m-2,屠灌浓度分别为 0、
200、400、600mL·666.7m-2,草甘膦铵盐浓度分别
为 0、45、90、135g·666.7m-2,并用金丰绿除草剂
做对照试验(浓度为 600mL·666.7m-2),共计 17个处
理,每个处理设置 100m2样地。采用背负式工农–16
型喷雾器(操作压力 0.3~ 0.4 MPa,喷孔口径 0.8
mm,容量为 16L)施药,药液用量为 45 L·666.7m-2。选
择天气晴朗时施药,确保用药后 24 h不遇降雨。试
验设计因素、水平和代码具体见表 1。
表 1 试验设计表
水平
A:巴佰金
(g·666.7m-2)
B:屠灌
(mL·666.7m-2)
C:草甘膦铵盐
(g·666.7m-2)
水平代码
([1] [2] [3])
1 0 0 0 (1,0,0)
2 3 200 45 (0,1,0)
3 6 400 90 (0,0,1)
4 9 600 135 (−1,−1,−1)
2.2 调查内容及防治效果计算
2.2.1 调查内容
施药后 30d在所设置的 100 m2样地中采用绝对
值调查法实测样地内活株南美蟛蜞菊的重量,调查
第 2期(总第 85期) 李慧等:不同除草剂复配对幼龄尾巨桉林下南美蟛蜞菊的防治效果研究 17
整个样区或在样区内随机选择 3个点,每个点 0.25~
1 m2进行抽样。对每个药剂处理区与邻近的空白对
照区或对照带进行比较,计算相对杂草种群量,包
括杂草群落总体和单种杂草、可用杂草数量、覆盖
度、高度和茁壮长势(如实际的杂草量)等指标,其
结果可用简单的百分比表示(0 为无草,100 %为与
空白对照区杂草同等),也可等量换算成杂草防除百
分比效果(0为无防治效果,100%为杂草全部防治),
同时记录空白对照区或对照带的杂草株数覆盖度的
绝对值[12]。
2.2.2 防治效果的计算方法
防治效果以杂草减退率来表示,具体计算如下:


 
CK
PTCKE
式中:
E为杂草减退率
CK为空白对照的活草数或鲜重
PT为试验处理区的活草数或鲜重
2.3 分析方法
用 Design-Expert7.0 软件对不同配方的防治效
果和除草成本分别进行回归方程建模方差分析和优
化处理,评价不同组合处理对南美蟛蜞菊的防治效
果及经济效益。
3 结果与分析
3.1 正交设计结果
表 2是由正交试验设计表安排试验所得 30d时
不同处理对应的防治效果和成本核算。
表 2 不同比例除草剂复配的防治效果和成本
试验号 A(巴佰金) B(屠灌) C(草甘膦铵盐) 杂草减退率 成本(元·666.7 m-2)
1 1 1 1 0.00 0
2 1 2 2 0.60 40
3 1 3 3 0.75 76
4 1 4 4 0.61 114
5 2 1 2 0.57 14
6 2 2 1 0.79 48
7 2 3 4 0.65 92
8 2 4 3 0.75 124
9 3 1 3 0.71 28
10 3 2 4 0.75 68
11 3 3 1 0.71 96
12 3 4 2 0.86 134
13 4 1 4 0.71 44
14 4 2 3 0.81 76
15 4 3 2 0.87 110
16 4 4 1 0.80 144
金丰绿(CK) — — — 0.65 25
由表 2可见,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有一定的差
异。从杂草减退率比较,施药 30d后杂草减退率为
0.57 ~ 0.87,其中最大的 2个试验组合是 A4B3C2和
A3B4C2,分别是 0.87和 0.86,其对应的成本分别为
18 桉 树 科 技 第 30卷
110 元·666.7m-2和 134 元·666.7m-2。在有防治效果
的组合中,成本最低的组合为 A2B1C2,成本仅为
14 元·666.7m-2,但其对应的杂草减退率只有 0.57。
试验使用金丰绿的对照组其成本为 25元,对应的杂
草减退率为 0.65。









图 1和图 2是选取除草效果较好的 12号试验地
施药后不同时间所拍摄的图片。由图 1可见施药 10d
后南美蟛蜞菊的叶子 90%以上已经开始呈现出红褐
色,表现出施药后的症状。图 2是施药 30d时的效
果,此时南美蟛蜞菊的大部分叶子枯萎,地表大面
积裸露。
表 3 杂草减退率和除草成本模型的方差分析
项目 变异来源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杂草减退率 模型 9 0.054 2.45 0.144 2
A(巴佰金) 3 0.075 3.50 0.094 6
B(屠灌) 3 0.062 2.82 0.129 8
C(草甘膦铵盐) 3 0.025 1.13 0.409 2
误差 6 0.022
总计 15
除草成本 模型 9 3 181.33 4 772.00 <0.000 1
A(巴佰金) 3 960.00 1 440.00 <0.000 1
B(屠灌) 3 8 544.67 12 817.00 <0.000 1
C(草甘膦铵盐) 3 39.33 59.00 <0.000 1
误差 6 0.67
总计 15
3.2 因子建模分析
表 3是不同处理施药 30 d时对杂草减退率和除
草成本进行建模分析的结果。从表中可知,杂草减
退率模型方差分析中复配除草剂中的 3因素即A(巴
佰金)、B(屠灌)和 C(草甘膦铵盐)均没有达到 0.05
显著水平,说明各因素不同水平之间的杂草减退率
差异不明显。除了组合 A1B1C1外,其他复配除草剂
均有很好的除草效果,这导致不同处理对南美蟛蜞
菊的防治效果没有太大差异,这也是其模型不显著
的主要原因。在除草成本上无论模型和各因素等均
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在防治效果相当的前提下,有
必要寻找更加经济实惠的配方。

图 1 施药 10 d效果 图 2 施药 30 d的效果
第 2期(总第 85期) 李慧等:不同除草剂复配对幼龄尾巨桉林下南美蟛蜞菊的防治效果研究 19
表 4 防治效果和成本回归模型回归系数
模型 杂草减退率 除草成本
常数 0.68 75.50
A[1] −0.19 −18.00
A[2] 6.25×10-3 −6.00
A[3] 0.074 6.00
B[1] −0.19 −54.00
B[2] 0.054 −17.50
B[3] 0.061 18.00
C[1] −0.11 −3.50
C[2] 0.041 −1.00
C[3] 0.071 0.50

表 4为杂草减退率和除草成本的建模后的正交试验
回归方程及其系数。从表中可知对于杂草减退率来
说,因素 A 绝对值最大值为 A[1](0.19),因素 B 绝
对值最大值为 B[1](0.19),因素 C 绝对值最大值为
C[1](0.11),三因素的防治效果排序为 A=B>C。对于
除草成本而言,因素 A 绝对值最大值为 A[1](18),
因素 B 绝对值最大值为 B[1](54),因素 C 绝对值最
大值为 C[1](3.5),A、B、C因素对成本的影响因子
效果排序为 B>A>C。
3.2 最优组合选择
在使用除草剂时,不仅要考虑除草剂的防治效
果,同时要考虑到除草成本,需通过软件分别对杂
草减退率及除草成本进行建模。在表 5选择条件下,
进一步通过 Design-Expert7.0 进行组合优化选择。
表 5是对 30d时的防治效果进行优化及相关的预测
结果。
表 5 最优组合选择的条件及预测值表
组合 指标 目标 权重(重要值) 预测值 P值
A4B2C3 杂草减退率 最大值 5 0.923 1.000
除草成本(元·666.7m-2) — 3 76.5
A2B2C2 杂草减退率 最大值 5 0.815 0.810
除草成本(元·666.7m-2) 最小值 3 52.5
表 5在设定不同目标时得出的最佳组合分别为
A4B2C3和 A2B2C2。其中 A4B2C3是在只考虑防治效
果的前提下所得出的结果,由表可见杂草减退率理
论值可达到 0.923,此时的成本为 76.5元·666.7m-2。
同时考虑防治效果和成本问题时,所得组合为
A2B2C2,此时预测防治效果为 0.815,成本为 52.5
元·666.7m-2。
4 结论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复配除草剂中的 3种成分巴
佰金、屠灌和草甘膦铵盐在不同水平上的各组合对
南美蟛蜞菊的防治效果差异均不显著,而不同处理
对除草成本的影响差异显著。3种除草剂对南美蟛蜞
菊的防治效果的影响排序为巴佰金=屠灌>草甘膦铵
盐,对除草成本的影响效果排序为屠灌>巴佰金>草
甘膦铵盐,因此需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3种除草剂
的使用量。
结合经济成本来考虑,本试验得出的最佳理论
试验组合为 A4B2C3和 A2B2C2,其对应的杂草减退
率分别为 0.923和 0.815,由于该防治效果的结果只
是通过模型所得,所以还需进一步的实践验证。
本试验中对照的金丰绿除草剂用量是按照使用
说明布置的,按本次试验结果看复配除草剂防治效
果均明显高于单方,但其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在
实际除草中,是否高浓度的金丰绿除草剂在除草效
果与成本优于本试验最优组合 A2B2C2,这有待于进
一步试验验证。
20 桉 树 科 技 第 30卷
参考文献
[1] 古丽红,周毅.不同林龄桉树林下植被结构与物种多样
性[J].广东林业科技,2012,28(1):46−52.
[2] 李西文,马英鹏,马小军,等.不同种除草剂在半夏种植
中的初步筛选及其应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
药,2006,17(10):1943−1944.
[3] 余雪标,钟罗生,杨为东,等.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结构的
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1999,2(1):66−72.
[4] 姚茂和,盛炜彤,熊有强.杉木林林下植被及其生物量的
研究[J].林业科学,1991,27(6):644−648.
[5] 唐家平.除草剂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与效益[J].吉林农
业,2012(3):173−174.
[6] 张玉聚,陈国参.除草剂混用原理与应用技术[M].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7] 骆世明,林象联,曾任森,等.华南农区典型植物的他感作
用研究[J].生态科学,1995(2):114−128.
[8] 聂呈荣,黎华寿,黄京华,等.蟛蜞菊对花生和其它作物的
化感作用[J].花生学报,2002,31(1):30−32.
[9] Haider M S,Chowdhury R,Mottakin A K M,et al.Kauren
diterpenes from Wedelia calendulacea[J].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2003,31(5):539−540.
[10] 吴彦琼,胡玉佳,廖富林.从引进到潜在入侵的植物——
南美蟛蜞菊[J].广西植物,2005,25(5):413−418.
[11] 周群英,谢耀坚,何国达,等.“根太阳”生根剂在桉树扦
插育苗中的应用[J].林业科技开发,2004,1(3):50−52.
[12] 李俊,张春雷,马霓,等.不同除草剂对冬油菜田间杂草控制和
产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7):1585−1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