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2013.11·
·技术 TECHNIQUE
显著影响。 最佳组合方案为 A3B1C1, 即与醋酸反应时间
4.5h、 温度 50℃和固液比 1∶12 时, 柠檬酸钙产率最高。
在最佳条件下做平行试验, 试验结果见表 1。
由表 1 可知: 在最佳条件下柠檬酸钙的产率可达
90.92%±0.20%。
3 结论
本试验验证了此种蛋壳制备柠檬酸钙新工艺的可行
性, 并得到了最佳的工艺条件。 在固液比为 1∶12、 蛋壳
粉与醋酸在 50℃下反应 4.5h、 柠檬酸与醋酸钙在 55℃下
反应 2h的条件下, 其产率最高为 90.92%±0.20%。
参 考 文 献
[1] 熊星星, 司伟达, 王培, 等. 蛋壳中碳酸钙转化成柠檬酸钙的研究
[J] . 食品科技, 2012, 37 (11): 254-257.
[2] 李彦坡, 马美湖. 蛋壳及蛋壳膜的研究和利用 [J] . 粮食与食品
工业, 2008, 15 (5): 27-30.
[3] 赵法利, 刘静波, 刘瑜, 等 . 鸡蛋中功能成分的研究 [J] . 食品
科学, 2006, 27 (12): 798-802.
[4] 王卫兵, 赵跃强, 孙鸿 . 以鸡蛋壳为原料制备柠檬酸钙工艺研究
[J] . 应用化工, 2012, 41 (3): 557-558.
[5] 李涛 , 马美湖 , 蔡朝霞 . 蛋壳中碳酸钙转化为有机酸钙的研究
[J] .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8, 44 (5): 8-12.
[6] 曾习, 马美湖. 蛋壳中碳酸钙转化为柠檬酸钙的研究 [J] . 中国
农业科学, 2010, 43 (5): 1031-1040.
[7] 张来新 . 用蛋壳制备柠檬酸钙的研究 [J] . 贵州化工, 2004, 29
(1): 17-19.
[8] 陈雪, 孙超, 赵玉娥. 以蛋壳为原料用水热法制备丙酸钙的工艺研
究 [J] .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31 (1): 1-2.
[9] 陈雪, 张依, 赵玉娥 . 以蛋壳为原料用水热法制备乳酸钙的研究
[J] .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0 (1): 191-194.
[10] 陈雪, 糜嘉琛, 赵玉娥 . 用水热法加工处理鸡蛋壳的研究 [J]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32 (4): 465-467, 472.
[11] 雷邦星, 周昆, 何劲. 用鸡蛋壳生产食品添加剂丙酸钙 [J] . 贵
州畜牧兽医, 1997, 21 (5): 6-8.
[12] 徐如人 . 无机合成化学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1:
217-248
[13] Macneil Joseph H. Waste eggshell components recovery [P] .WO/
1998/041326.
基金项目: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学生创新项目
收稿日期: 2013-10-17
作者简介: 宋颖 (1991—), 女, 本科生, 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
通讯作者: 张宇昊 (1978—), 博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农产品加工。
通信地址: (400716)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 2 号
麦绿素, 英文 “Barley Green”, 最早由日本学者荻
原义秀发现。 所谓麦绿素就是麦苗幼叶的汁液, 是麦苗
的精华, 富含维生素、 蛋白质、 氨基酸、 矿物质、 活性
酶和叶绿素等活性有效成分, 这些营养素能够被人体快
速吸收, 有效提高人体素质, 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改善人
体酸性体质 [1~4]。 ·OH是生物活体内最活泼, 最具进攻性
的活性氧, 能导致生物体内蛋白质、 DNA和脂质糖类、 氨
基酸及核酸等物质的氧化性损伤, 是细胞坏死或突变的
诱因之一[5~7]。 因此对具有清除生物体内·OH 能力的天然
食物麦绿素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与试剂
淮麦 19, 淮安市农科院提供; 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
富硒小麦苗麦绿素清除·OH能力的研究
曹 阳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利用分光光度法对小麦苗麦绿素清除·OH 能力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麦绿素溶液浓度为
0.06mg/mL, 储存温度低于 20℃, 常温下储存时间不超过 120d, 加热温度不超过 80℃时其清除·OH能力比较强。
【关键词】 小麦苗; 麦绿素; 清除·OH 能力
中图分类号: TS 20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68(2013)11-0071-03
食品工程
71
DOI:10.16167/j.cnki.1000-9868.2013.32.014
2013.11·
TECHNIQUE 技术·
析纯, 购于淮安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722 -A 型分光光度计 ,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厂 ;
AF2004 电子天平, 上海天平仪器厂; HH-6 数显恒温水
浴锅, 金坛市富华仪器有限公司; FD-4冷冻干燥机, 北
京博医康试验仪器公司; DJI-12 单道打浆机, 江苏靖江
食品机械制造厂; FB-110X3 均质机, 上海励途机械设
备工程有限公司; BCD-186KB 海尔冰箱, 青岛海尔集体
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小麦苗的培养
将淮麦 19 放入 25mg/L 的亚硒酸钠溶液中浸泡 24h
(以培养液没过麦种为准), 于植物培养箱中避光培养,
清水洗净后改用等量自来水培养, 每日 2次。 待出芽后,
在自然光照和室温条件下培养, 等出苗后 1cm 左右采用
等体积的 40mg/L 亚硒酸钠溶液培养, 10d 左右后改为清
水培养, 待苗高达到 24cm 左右, 取上部 20cm 左右的叶
片待用。
1.3.2 麦绿素的制备
麦苗嫩叶→前处理→切割→冷冻破壁→打浆→浸提→
均质→分离→浸提液→浓缩→灭菌→冷冻干燥→麦
绿素
1.3.3 ·OH清除率测定
参照金鸣等人[6]、 曾小玲[7]的方法。 依次加入 0.15mol/L
磷酸盐缓冲液 2.0mL (PBS, pH 值 7.4)、 7.5×10mol/L 邻
二氮菲 1.0mL、 7.5×10mol/L FeSO41.0mL、 1.0mL 样品液
立即混匀, 再加入 0.01% H2O2 1.0mL 混匀, 37℃水浴反
应 60min, 测定 536nm 处的吸光度 (A 样)。 以 1.0mL 的
蒸馏水代替样品液, 迅速混匀后加入 0.01%H2O2 1.0mL,
待反应结束测其吸光度 (A 损)。 再以 2.0mL 的蒸馏水代
替样品液与 0.01% H2O2迅速混匀, 待反应结束测其吸光
度 (A 未损)。 样品对·OH清除能力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清除率= A 样-A 损A 损-A 未损
×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的麦绿素溶液对·OH清除率的影响
由图 1 可知: 随着麦绿素浓度的增加, 其清除·OH
能力不断增强, 当溶液浓度为 0.05mg/mL 时·OH 清除率
为 86.6%, 当溶液浓度为 0.06mg/mL 时·OH 清除率为
87.9%, 表明麦绿素溶液浓度超过 0.05mg/mL 再增加溶液
浓度溶液清除·OH的能力变化不是很显著。
2.2 不同贮存温度下麦绿素溶液对·OH清除率的影响
图 2 为浓度是 0.06mg/mL 麦绿素溶液在不同储存温
度下储存 60d清除·OH能力的曲线图。
由图 2 可知: 清除·OH 的能力随贮存温度的升高
而逐渐下降, 在贮存温度自-10~20℃的范围内麦绿素
的·OH 清除率变化不太明显, 当温度超过 20℃时麦绿素
溶液对·OH 的清除率明显减弱。 原因可能为抗氧化物质
在高温条件下部分发生分解。 因此麦绿素制备后选择合
理的保存方法至关重要, 贮存温度最好低于 20℃, 不能
超过 30℃。
2.3 不同贮存时间麦绿素溶液对·OH清除率的影响
图 3 为浓度是 0.06mg/mL 麦绿素溶液在常温下清
除·OH 的能力随时间增长的变化曲线图。
由图 3 可知: 麦绿素溶液随着贮存期间的增长抗氧
化能力呈现下降的趋势, 常温下储存 30、 60、 90、 120
和 150d 麦绿素溶液·OH 清除率分别为 82.1%、 80.5%、
74.1%、 66.3%和 55.4%。 原因可能是麦绿素中抗氧化成
分如 VC、 VE、 胡萝卜素和酚类等成分随贮存时间延长而
图 1 不同浓度的麦绿素溶液对清除率的影响
图 2 不同贮存温度下麦绿素溶液对·OH 清除率的影响
图 3 不同贮存时间麦绿素溶液对·OH 清除率的影响
食品工程
72
2013.11·
·技术 TECHNIQUE
发生了化学变化。 因此麦绿素制备后常温下应尽快使用
或食用, 最好不要超过 120d。
2.4 不同加热温度下麦绿素溶液对清除·OH的影响
图 4 为浓度是 0.06mg/ml 清除·OH 的能力随加热温
度不同的变化曲线图。
由图 4 可知: 随着温度的升高麦绿素清除·OH 的能
力呈现下降的趋势, 且温度越高下降速度越快。 当温度
达到 80℃时麦绿素溶液清除·OH 的能力为 72.1%, 当温
度达到 100℃时麦绿素溶液·OH清除率仅为 40.9%, 因此
把麦绿素作为保健品或食品添加剂使用时, 温度不宜太
高, 以免破坏其中的抗氧化性物质, 降低其保健的功效。
3 结论
本文研究了富硒小麦苗麦绿素溶液的浓度、 储存温
度、 储存时间以及加热温度对清除·OH 的能力变化。 结
果表明: 麦绿素溶液浓度为 0.06mg/mL; 储存温度应低
于 20℃; 储存时间不宜太长, 常温下最长储存时间不宜
超过 120d; 加热温度不宜超过 80℃。
参 考 文 献
[1] 朱崇法, 杨力. 麦绿素开发大有可为 [J] . 大麦科学, 2000 (3):
47-48.
[2] 张秋英, 张绍南, 等 . 麦草营养初探 [J] . 福建稻麦科技, 1996
(14): 9-11.
[3] 冯启浩, 沐清溶, 袁勤生. 大麦叶汁粉的制备及其成分的初步分析
[J] . 食品科学, 1996, 17 (5): 18-20.
[4] 汤高扬, 方银达, 祝明福 . 现代细胞营养食品: 麦绿素研发前景
[J] . 中国食品工业, 2006 (2): 44-46.
[5] 龚复俊, 等. 含硒银杏叶清除经自由基的 ESR 研究 [J] . 天然产
物研究与开发, 1998, 11 (l): 57-60.
[6] 金鸣, 蔡亚欣, 李金荣, 等. 邻二氮菲-Fe2+氧化法检测 H2O2/Fe2+产
生的羟自由基 [J]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进展, 1996, 23 (6):
553-555.
[7] 曾小玲. 马齿苋水提物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 [J] . 湖南医
科大学学报, 1999, 24 (2): 31-35.
收稿日期: 2013-10-17
作者简介: 曹阳 (1980—), 女, 江苏淮安人, 讲师, 主要从事食品加
工、 食品营养方面的研究。
通信地址: (223003) 江苏省淮安市高教园区枚乘路 4 号
图 4 不同加热温度下麦绿素溶液对清除·OH 的影响
目前, 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消费者的高度重视。 其中
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首要原因就是食源性致病菌, 食源性
致病菌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危害, 是食品行业中潜藏的
的重大安全隐患。 由于对食品中化学药剂残留的担忧,
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天然、 健康和安全的食品。 植物在
传统药学中一直起着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积极作用, 《圣
经》 中描述了超过 30 种植物具有防腐和治疗疾病的作
几种植物提取物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李 如 王 满 贺菊萍
(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省食品资源开发与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
【摘要】 研究了不同科属植物提取物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作用。 景天科、 百合科、 马齿苋科、 菊
科和番杏科植物分别采用乙醇进行提取, 最大抑菌圈法研究其抑菌性能。 景天科、 百合科、 菊科、 马齿
苋科和番杏科 5 个科属受试植物均具有抑菌效果, 其中马齿苋科植物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强。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食源性致病菌; 抑菌
中图分类号: R 2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68(2013)11-0073-03
食品工程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