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草药黄蜀葵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谭业华 1,陈 珍 1*,顾种宜
(1.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海南 万宁 571533;
2.江苏苏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姜堰 225500)
摘 要:概述了近年来黄蜀葵生物学特性、栽培试验、化学成分、药理实验及新药开发的
研究现状,并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开发趋势,展望其可在研究和开发治
疗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等系列新药中取得重大的突破.
关键词:黄蜀葵;生物学特性;栽培试验;化学成分;药理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Q949.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747(2006)02-0163-05
黄蜀葵{Abelmoschusmanihot(L)Medic}系锦葵科秋葵属中草药,始载于《嘉祐本草》,掌禹锡说它“春
生苗叶,颇似蜀葵,而叶尖狭多刻缺,夏末开花浅黄色”;《本草纲目》记载:其花:气味甘、寒、滑、无毒,主
治小便淋及催生,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之即愈,为疮家要药,消疽肿,浸油涂汤火伤等 .近年耒
广大科技工作者就黄蜀葵的生物学特性、栽培试验、化学成分、有效化学成分提取及鉴定、药理实验及其保
健品和新药开发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和成果.本文主要概述近年来黄蜀
葵的研究现状,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黄蜀葵今后的研究开发趋势.
1.1 生物学特性
史刚荣对黄蜀葵茎、叶解剖结构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黄蜀葵的茎属于草质茎,维管组织能进行一
定的次生生长,但不形成木栓形成层;茎的次生维管组织中有发达的韧皮纤维和木纤维,可作为纤维的重
要原料;黄蜀葵叶为异面叶,气孔器为平列型,栅栏组织发达,叶柄中空,维管束环形排列,输导组织发达;
黄蜀葵是典型的旱生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
1.2 栽培试验
谭业华等人为了研究黄蜀葵在海南水稻田和坡地的栽培情况,采用水稻田起高畦种植,干湿交替排灌
水,坡地开沟种植,定期喷水等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为水稻田产量高,平均每 667m2(亩)产鲜花达
954.2kg;坡地产量低,平均每667m2(亩)产鲜花仅269.7kg.结论为黄蜀葵在海南栽培宜选用水稻田,田间
水分管理最关键 .
谭业华等人研究黄蜀葵种子吸水特性和催芽技术,结果表明:浸泡在10h以内,种子的吸水速度较快,
吸水量也较大;浸泡10h以后,吸水速度缓慢,单位时间内吸水量也较少.此外,浸种水温越高,种子吸水
速度越快,吸水量越大.如温水(60℃)浸种1h,种子吸水量可达自身重量的24.2%,在相应的时间内,温
水(60℃)都比常温提高种子吸水量近1倍左右;采用28℃温水浸种12h、湿毛巾包被12h和再浸种12h
1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收稿日期:2006-01-30
*通讯作者
第 19卷第 2期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Vo1.19No.2
2006年6月 JournalofHainan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 Jun.2006
[1]
[2]
[3]
[4]
催芽,播后第 10天发芽率59.67%;采用0.1mg/g(100ppm)“九二零”水溶液浸种12h催芽,发芽率
55.33%;采用60℃温水浸种12h和湿毛巾包被12h催芽,发芽率40.67%;分别比对照提高40%、35.66%
和21%,效果十分显著 .
1.3化学成分研究
林文群等人对黄蜀葵种子的形态特征和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含有脂肪油,含量为
31.16%,其主要成分为:亚油酸(82.179%)、油酸(9.195%)、棕榈酸(4.756%)、硬脂酸(2.681%)、亚麻酸(0.328%)
等,还含有18种氨基酸和24种矿质元素;此外,种子油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
91.815%.结论:其种子和种子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效,具有潜在开发利用的价值 .
王先荣等人对黄蜀葵花总黄酮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利用色谱和分部结晶方法进行成分分离,根据物
理化学性质采用波谱学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到4个黄酮醇单糖苷,分别鉴定为棉皮素-
3′-O-β-葡萄糖苷(Gossypetin-3′-O-β-glucoside,1),异槲皮苷 (Isoquercetin,2),金丝桃苷(Hyperoside,3)和
槲皮素-3′-葡萄糖苷(Quercetin-3′-glucoside,4).结论:其中1为新化合物,2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得 .
1.4有效化学成分提取及鉴定
杨志芳等人对不同产地黄蜀葵花药材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含量进行了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10∶1)-0.4%磷
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0nm;柱温:室温;流速:1.0mL/min.结果江苏江堰黄蜀葵花中金丝桃苷含量
1.12%,RSD为 1.54%;异槲皮苷含量 0.68%,RSD为 1.58%;槲皮素-3-葡萄糖苷含量 0.59%,RSD为
1.47%;江苏兴化黄蜀葵花中金丝桃苷含量0.98%,RSD为 1.49%;异槲皮苷含量0.60%,RSD为1.62%;槲
皮素-3-葡萄糖苷含量0.52%,RSD为1.55%;河北邢台黄蜀葵花中金丝桃苷含量1.03%,RSD为1.72%;异
槲皮苷含量0.62%,RSD为1.84%;槲皮素-3-葡萄糖苷含量0.54%,RSD为1.62%.结论:江苏江堰黄蜀葵
花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3-葡萄糖苷含量均最高,江苏兴化黄蜀葵花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
皮素-3-葡萄糖苷含量均最低,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各地黄蜀葵花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
质量控制依据 .周正华等人也采用HPLC法测定黄蜀葵花中金丝桃苷和槲皮素-3′-葡萄糖苷的含量,检
测波长为 360nm.二者分别在 0.2286~1.1430μg(r=0.9998),0.1928~0.9640μg(r=0.9999)呈良好的
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6.20%(RSD=1.08%)、98.875%(RSD=2.26%).本测定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
作为控制黄蜀葵花药材质量的方法 .
崔燕等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蜀葵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用索氏提取法,以芦丁为对照品,
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为显色剂,检测波长为500nm.结果线性范围为0.012~0.072g/L,平均回收
率为99.7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2%.结论:本法为控制黄蜀葵花的内在质量提供了依据 .周正华
等人也以芦丁为对照品比色法测定黄蜀葵花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回归方程A0.4548C-0.01740(r=0.9999),
加样回收率为96.68%,RSD1.31%.结论: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
陈均等人采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鞣酸除蛋白、过氧化氢和活性炭脱色、微晶纤维素柱色谱分离纯化
工艺制备黄蜀葵根和茎中的多糖;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该多糖的糖含量为 93.8%;薄层色谱法鉴定黄
蜀葵多糖是由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组成;红外光谱法鉴定黄蜀葵多糖的糖键是 α-吡喃糖苷键,且紫
外扫描无核酸和蛋白特征吸收峰;比旋光度为[α]25D+122.2°~+123.0°(0.3,H2O) .
王雪梅等人采用超声萃取法从黄蜀葵花中提取天然植物防晒剂,探讨了不同萃取时间、乙醇浓度、料
液比、超声温度以及萃取次数对萃取液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60%的乙醇水溶液为萃取剂,料液比1∶
50(g/mL),在50℃超声萃取 20min,萃取1次即可得到较满意的结果.以此条件萃取制得的防晒剂粗产品
提取率高达 36.2%,在 250~400nm区间的紫外吸收光谱有两个吸收带,比吸收系数 E1%1cm(λmax)分别为
1.0×102(259nm)和73(370nm).超声萃取与溶剂冷浸和索氏提取相比,操作方便,提取时间短,但效率最高 .
1.5药理实验
1.5.1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范丽等人研究黄蜀葵花总黄酮(TFA)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缺氧损
伤的保护作用:采用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建立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TFA对小鼠ECGⅡ
164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
[5]
[6]
[7]
[8]
[9]
[10]
[11]
[12]
[13]
导联异常ST段、T波以及心肌含水量(MWC)、心肌指数(MI)的影响;采用气管挟闭建立小鼠心肌缺氧模型,
观察TFA对小鼠心脏耐缺氧能力的影响等方法,结果表明:TFA可显著改善Iso诱发小鼠ECGⅡ导联异常
的ST段和T波,抑制MWC及MI的升高,明显延长气管挟闭后小鼠心电持续的时间.结论:TFA对小鼠急
性心肌缺血、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同时也采用心肌缺血预适应实验模型,观察黄蜀葵花总黄酮(TFA)
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预适应样保护作用:采用持续静脉推注 TFA模拟预适应的实验方
法,观察家兔冠状动脉左旋支经结扎、再灌后,其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肌组织中 LD含量和 LDH活力的变
化,以及心肌组织中P53,bcl-2表达的情况.结果表明:TFA(16,8,4mg·kg-1)可不同程度降低心律失常的发
生率、抑制心肌组织中LD的生成和LDH的漏出、上调bc1-2mRNA的表达强度,同时下调P53mRNA的
表达水平.结论:TFA药理性预适应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改善心肌能
量代谢、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此外,马传庚等人研究黄蜀葵花总黄酮对抗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及其机制:观察黄蜀葵花总黄酮对用心电图ECG(LⅡ)记录注射垂体后叶素的大鼠心电图T波升高的幅度
变化值;对冠状动脉结扎造成的急性心肌梗塞大鼠血清中CPK、LDH和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的改变;对小
鼠心肌线粒体中 MDA、SOD和 GSHPx的改变.结果表明:黄蜀葵花总黄酮(100,200mg·kg-1,ip)对注射垂
体后叶素的大鼠心电图T波升高有抑制作用.对冠状动脉结扎造成的急性心肌梗塞大鼠,黄蜀葵花总黄
酮(100mg·kg-1·d-1×3,ip)能够显著抑制血清中CPK、LDH的升高,降低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黄蜀葵花总黄
酮(50,100mg·kg-1·d-1×3,ip)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塞大鼠的梗塞面积.黄蜀葵花总黄酮(3mg·10g-1·d-1×3,
ip)对小鼠心肌线粒体中MDA的生成有抑制作用,也能提高SOD和GSHPx的活力.结论提示黄蜀葵花总
黄酮对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在于对Mit的功能稳定及抗脂质过氧化,减少自
由基生成相关 .
1.5.2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高杉等人研究黄蜀葵总黄酮(TFA)对大鼠急性不完全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
用.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生理盐水(NS)对照组、TFA组和EGB阳性对照组,采用结扎双侧
颈总动脉制作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观察脑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脑血管通透性和病理学改变.结果:
50,100mg·kg-1TFA和100mg·kg-1EGB,可明显抑制脑水肿的发生,与 NS组相比,可明显改善脑组织病
理学的改变.结论:TFA对不完全性缺血性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陈志武等人也研究黄蜀葵总黄酮
(TFA)对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小鼠脑缺血模型,观察小鼠6h存活率,
测定缺血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小鼠氮气缺氧模型,观察小鼠存活时间;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
脉合并血压下降法建立兔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兔脑缺血60min后再灌注30min,记录脑缺血和再灌注的
脑电图(EEG),测定缺血脑组织的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结果 TFA(30,60,120mg·kg-1)延长小鼠
缺氧后的存活时间和提高脑缺血后小鼠的存活率及能抑制脑组织中MDA的增高.TFA(12,24,48mg·kg-1)
抑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EEG、MDA、LDH变化.结论:TFA对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
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有关 .陈志武等人同时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研究
黄蜀葵总黄酮(TFA)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TFA可明显降低脑梗塞重量,25,100mg·kg-1剂
量组可明显提高脑组织中LDH和NO含量,各剂量组对自由基膜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均无明显影响.
结论:TFA对脑缺血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此外,高杉等人观察黄蜀葵总黄酮(TFA)对 MCAO大鼠
脑细胞凋亡的影响.透射电镜方法观察TFA对脑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TUNEL法对TFA脑细胞凋亡的影
响进行半定量观察.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发现TFA50,100mg·kg-1能改善脑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TUNEL
法观察发现TFA25,50,100mg·kg-1能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凋亡细胞的数目.结论:TFA能通过抗脑细胞凋
亡发挥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 .
1.5.3肾炎药理作用 尹莲芳应用阿霉素静脉注射法建立肾病大鼠模型,同时给予黄蜀葵花干预治疗,观
察其对血浆蛋白、血脂及肾功能的影响.结果:黄蜀葵花可以明显提高 NS大鼠血浆蛋白水平,降低NS大
鼠明显增高的血脂水平.并明显改善 NS大鼠尿钠排泄(UNaV)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论:中药黄蜀
葵花可以明显改善NS大鼠临床症状,上述作用也是黄蜀葵花改善NS大鼠临床症状的作用机制 .濮家
第2期 谭业华等:中草药黄蜀葵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65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伉等人为探讨中药黄蜀葵花对肾病综合征肾小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将每只实验大鼠静脉注射阿霉素 5
mg·kg-1,同时饲以黄蜀葵花,观察其对大鼠尿Ⅲ型胶原、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
(β2-MG)总排泄量的影响.结果: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尿Ⅲ型胶原、NAG、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黄蜀葵花治疗组的上述3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且显著低于模型组.结果提示:阿霉素肾病综合
征模型大鼠存在肾小管间质损害,黄蜀葵花对其具有保护作用 .此外,还探讨了中药黄蜀葵花对肾病大
鼠尿中透明质酸的影响 .
1.5.4对人中性粒细胞活化及分泌 IL-8(白介素-8)的影响 崔桅等人探讨黄蜀葵花提取物对 LPS诱导
的人中性粒细胞分泌IL-8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人血中性粒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药物孵育30min后,
加入终质量浓度为10mg·L 的LPS,37℃5CO2培养24h,以双抗夹心ELISA法测细胞上清液中IL-8的
含量,并以NBT法做PMN活化计数.结果:1)AMM提取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PMN经24h培养后上
清液中IL-8的含量,并在一定范围内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当药物质量浓度为 10mg·L 时即有较为明
显的抑制作用;2)AMM提取物对经LPS诱导的PMN活化的抑制作用,在 0.5,1.0和 6.0h时,与对照组
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黄蜀葵花提取物对LPS诱导的人中性粒细胞分泌 IL-8具有抑制作用,但本实验
尚未观察到其具有抑制PMN活化的作用 .
1.6保健品和新药开发
1999年研发了3类中药“黄葵胶囊”,江苏苏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黄蜀葵花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新中
药“黄葵胶囊”具有减轻肾小球免疫反应性炎症,降低尿蛋白、消肿、减清腰痛等作用,主治糖尿症肾炎、慢
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2003年刘明等人根据黄蜀葵的药用特性,设计了一系列以黄蜀葵为主,
其他相关药材为辅的去痘美容液配方,主治粉刺、消炎、去脓包.通过近50人试用评价,现已确定了疗效较
佳的几种配方,并对其理化、防晒、保湿性能做了测试,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
2 展望
近年研究发现黄蜀葵花含有金丝桃苷等黄酮类成分,具有清利湿热、消炎 止痛 等功效,对肾炎、心
肌损伤、脑缺血损伤等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临床上试用治疗肾病综合征 、慢性肾炎湿热型 、慢性肾
小球肾炎 、糖尿病肾病 、乳糜尿 和口腔粘膜溃疡 等疾病.但其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只重视花及黄酮
类成分,尚未能充分挖掘和研究黄蜀葵许多独特的药用功效,开发生产的中药产品太少,不能满足国内外
市场的需求.
现根椐历史文献考证及近几十年来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展望黄蜀葵今后的研究可在如下领域取得
重大的突破:
1)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等新型中药.
2)主治高热不退等症的“消炎退热解毒”中药.
3)适用于镇静止痛的新型中药麻醉剂.
参考文献:
[1]吴征镒,周太炎,肖培根,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
[2]侯天奇.本草纲目[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
[3]史刚荣.黄蜀葵茎、叶的解剖学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3):9-13.
[4]谭业华,陈珍.黄蜀葵在海南水稻田和坡地栽培的比较试验[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3):257-259.
[5]谭业华,陈珍.黄蜀葵种子催芽技术探讨[J].江西园艺,2005(4):33-34.
[6]林文群,陈忠,陈金玲.黄蜀葵种子形态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14(3):41-44.
[7]王先荣,周正华,杜安全.黄蜀葵花黄酮成分的研究[J].中国天然药物,2004,2(2):91-93.
[8]杨志芳,王维娜,杨坤.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黄蜀葵花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及槲皮素-3-葡萄糖苷含量[J].解放军药学
学报,2005,21(5):388-390.
166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
[22]
[23]
-1
-1
[24]
[25]
[26] [27]
[28,29] [30]
[31] [32] [33] [34]
[9]周正华,杜安全,王先荣.黄蜀葵花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J].中药材,2004,27(11):835.
[10]崔燕,卢志强,景瑞.比色法测定黄蜀葵花总黄酮的含量[J].食品与药品,2005,7(2):49-50.
[11]周正华,杜安全,王先荣.黄蜀葵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5,19(1):52-53.
[12]陈均,张秀真,高素莲.黄蜀葵多糖的分析[J].分析测试学报,2002,21(6):72-74.
[13]王雪梅,洪峰,张健.超声波法提取黄蜀葵花中天然防晒剂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4):70-74.
[14]范丽,袁丽萍,陈志武.黄蜀葵花总黄酮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房,2005,16(3):176-177.
[15]范丽,袁丽萍,陈志武.黄蜀葵花总黄酮药理性预适应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
(11):836-838.
[16]马传庚,陈志武,李庆林.黄蜀葵花总黄酮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1,17(4):466-468.
[17]高杉,范丽,董六一.黄蜀葵总黄酮对大鼠急性不完全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3,8(2):167-169.
[18]陈志武,郭岩.黄蜀葵总黄酮对全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2,18(6):692-694.
[19]陈志武,方明,江勒.黄蜀葵总黄酮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6):19.
[20]高杉,范丽,董六一.黄蜀葵总黄酮对MCAO大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6):704-706.
[21]尹莲芳.中药黄蜀葵花对大鼠阿霉素肾病的作用[J].江苏医药,2000,26(1):41.
[22]濮家伉,弓玉祥,刘璐.黄蜀葵花对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肾小管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0,21(3):209-211.
[23]尹莲芳,刘璐,弓玉祥,等.中药黄蜀葵花对肾病大鼠尿中透明质酸的影响[J].新中医,2000,32(9):32-33.
[24]崔桅,陈玉兰,王玉亮.黄蜀葵花提取物对人中性粒细胞活化及分泌IL-8的影响[J].天津药学,2003,15(4):1-2.
[25]刘明,高素莲,王雪梅.黄蜀葵在化妆品中的应用—黄蜀葵去痘美容液[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1):79-83.
[26]郑霞.黄蜀葵花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徐州医学院学报,1994,14(3):226.
[27]范丽,董六一,陈志武,等.黄蜀葵花总黄酮镇痛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1):12-14.
[28]熊宁宁,余江毅.大剂黄蜀葵花治疗1例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J].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0):455.
[29]陈健.黄蜀葵花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2):101.
[30]徐锡兰,邬嘉琛,黄启金,等.黄蜀葵花胶囊治疗慢性肾炎湿热型43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5):345-347.
[31]余江毅,熊宁宁,余承惠.黄蜀葵花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132例临床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1(5):3-4.
[32]余江毅,熊宁宁,郭惠芳,等.黄蜀葵花醇提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5):263-265.
StudyandprospectsofAbelmoschusmanihotof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alherb
TANYe-hua1,CHENZhen1*,GUZhong-yi2
(1.HainanBranchofInstituteofMedicinalPlant,PekingUnionMedicalUniver-
sity,ChineseAcademyofMedicalScience,Wanning571533,China;2.Jiangsu
SuzhongPharmaceuticalHoldingLimitedCompany,Jiangyan225500,China)
第2期 谭业华等:中草药黄蜀葵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67
Abstract:Thispapersummarizedthestatusquoofresearchesonbionomics,cultivationtest,chemicalcomposition,pharma-
cologicalstudiesandtheproducionofnewtypemedicinesofAbelmoschusmanihotovertherecentyears,analyzingsomecurent
issuesinresearchesandtheprospectivetrendforfuturedevelopmentandpredictingthegreatbreakthroughstobemadeinthere-
searchandproductionofnewtypesofmedicinesforcuringtheischemicheartdiseaseandthe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ease.
Keywords:Abelmoschusmanihot;bionomics;cultivationtest;chemical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studies;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