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浸提方法对土壤及蜈蚣草中砷形态浸提效果



全 文 :16
www.moderninstrs.org.cn2012年 第18卷 第2期研究报告
摘 要 采用几种常见浸提方法对砷污染土壤和蜈蚣草样品进行处理,并使用 LC-
AFS测定砷形态,重点考察不同浸提方法对样品砷浸提效果的差异,以及其形态分
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和蜈蚣草中砷主要以 As(Ⅲ )和 As(Ⅴ )的无机形态存在。
土壤、蜈蚣草根和蜈蚣草叶中 As(Ⅲ )所占比例分别为 11.6%,24.2%和 73.8%。磷
酸 150℃高温浸提对土壤的浸提效率最高,可达 41.0%;甲醇 /水(1:9)超声浸提对
蜈蚣草根和叶有最高的浸提效率,分别为 60.2%和 82.5%。样品加标回收率和相对
标准偏差分别在 92.7%~108.4%和 2.05%~10.49%范围内。
关键词 砷形态 浸提 土壤 蜈蚣草
Abstract Several common arsenic speciation extrac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extract
the arsenic-contaminated soil and Pteris vittata L. using LC-AFS determination,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extraction effi ciency and distribution of arsenic speci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rsenic species in the arsenic-contaminated soil and P. vittata L. were mainly inorganic
arsenic as As(Ⅲ) and As(Ⅴ). In soil, root and leaf of P. vittata L., As(Ⅲ) accounted for
11.6%, 24.2% and 73.8%, respectively. By phosphate acid high-temperature (150℃),
extraction effi ciency for soil was the highest as 41.04%. Methanol/water (1:9) ultrasonic
extraction of root and leaf of P. vittata L. had the highest extraction effi ciency, up to 60.2%
and 82.5%, respectively. Sample recoveries were 92.7%~108.4% an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were 2.05%~10.49%.
Key words Arsenic speciation Extraction Soil Pteris vittata L.
不同浸提方法对土壤及蜈蚣草中砷形态
浸提效果
Effect of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on arsenic
speciation extraction in soil and pteris vittata L.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071215,U0833004),国土资源部公益性科研行业专项(201111020)
作者简介:马杰(1984~ ),男,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污染修复,E-mail:mj_cyberspace@163.com
** 通讯作者:雷梅(1973~ ),女,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染环境修复研究,E-mail:leim@igsnrr.ac.cn
环境中砷形态复杂多样,一般以无机态和有机态存
在 [1]。土壤母质中砷浓度一般在 0.1~1000mg/kg[2,3]。蜈
蚣草(Pteris vittata L.)是报道的首个砷超富集植物,其
对生长介质中的砷具有极强的耐性和富集能力,能把大量
砷转运到地上部,使地上部砷浓度高达 22600mg/kg,并
有生物量大的优点,其地上部生物量可高达 36t/hm2/a[4,5],
每年可从土壤中去除 15kg · hm-2的砷 [6],已应用于砷污
染土壤的修复工程。
砷形态是影响土壤中砷的迁移和生物有效性的关键因
素。目前,对于砷的形态分析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内外对
砷形态的测定方法已开展过一些研究。刘锋等 [7]用磷酸
作为浸提剂,并采用 HPLC-ICP-MS测定太湖湖底沉积物
中砷形态,As(Ⅴ )形态的含量高于 As(Ⅲ ),样品中砷形
态的提取效率为 80.4%~98.7%。Pizarro等 [8]使用盐酸、水、
马 杰 1 韩永和 2 周小勇 1
王洪波 2 雷 梅 1 李艳梅 1
陈同斌 1
Ma Jie1 Han Yonghe2
Zhou Xiaoyong1
Wang Hongbo2 Lei Mei1
Li Yanmei1 Chen Tongbin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
所环境修复中心 北京 100101;
2.中国人民解放军61699部队 湖
北 443200)
(1.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
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Beijing 100101; 2.The No. 61699
Army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Hubei 443200)
17
《现代仪器》 2012年 第18卷 第2期 研究报告
表 2 液相 -原子荧光联用仪运行参数
AFS参数 LC参数
屏蔽气 /载气 Ar 900mL/L/Ar 300mL/L 进样方式 手动进样
负高压 280V 进样体积 100μL
主灯电流 60mA(总量 ), 80mA(形态 ) 淋洗方式 等度淋洗
辅助灯电流 30mA(总量 ), 40mA(形态 ) 流动相泵速 1mL/min
原子化其高度 8mm
流动相
Na2HPO4
(0.005mol/L)
载流 HCl (5.6%) KH2PO4
(0.045mol/L)
还原剂 KBH4 (2%), KOH (0.5%) pH=6.0
水 /甲醇混合液和磷酸对不同生物样品及土壤进行浸提,
提取效率在 68%~99%之间。Maria等 [9]用水或水 / 甲醇
混合液浸提,对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尾矿砷污染场地上
的多种植物砷形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有植物样品中
都含有 As(Ⅴ )和 As(Ⅲ ),在砷污染相对严重区域的植
物中还检出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三甲
基氧化砷(TMAO)和四甲基砷离子(TETRA),样品砷
形态提取率为 3.0%~41.4%。Lukasz等 [10]利用水 /表面活
性剂(SDS)对生长于砷污染土壤上的蹄盖蕨(Athyrium
filix-femina)体内不同部位的砷进行 2步提取,根部砷
的提取效率最高达到 66%,根状茎提取效率最低为 37%。
Zhang等 [11]使用甲醇 /水(1:1)对蜈蚣草不同部位组织
进行砷形态浸提,除根部外,根状茎和不同生长时期的叶
片提取率达 85%~100%。对于砷的形态分析来说,针对不
同样品,采用不同浸提剂的浸提效率有较大差异。
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联用(LC-AFS)是新发展的砷
形态分析手段,本文以与其配套的浸提方法作为研究重
点,考察不同浸提剂及提取条件下,采用 LC-AFS分析
土壤和蜈蚣草样品内砷形态的可靠性,以及样品中砷形
态分布特征。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材料
1.1.1 土壤样品制备 试验所用土壤为北京某化工厂污
染场地土壤(褐土),利用蜈蚣草对其砷污染土壤进行异
位修复 8个月后,采集根际土壤样品。将土壤样品冷冻
干燥至恒重,并在冷冻条件下,研磨并过 100目筛,保
存于 4℃下备用。同时,采用Wenzel方法 [12]对砷在土
壤中的结合形态进行测定,非专性吸附态砷、专性吸附
态砷、无定形水合氧化物结合态砷、晶形水合氧化物结
合态砷和残渣态砷含量分别为 0.19mg/kg,3.66mg/kg,9.84
mg/kg,7.66 mg/kg和 4.52mg/kg,提取效率为 105.6%;
采用常规方法 [13,14]分析土样物理化学指标,试验土样
的砂、粉砂和粘粒含量分别为 77.8%,21.9%和 0.3%,
土壤 pH为 8.12,氧化还原电位为 64mV。
1.1.2 植物样品制备 采集在污染土壤上种植 8个月的
蜈蚣草样品,并先用自来水洗净样品,再用去离子水冲洗,
将其羽叶和根部组织分开,然后与土壤样品一起冻干至恒
重,在冷冻条件下研磨,保存于 4℃下备用。
1.2 试验方法
1.2.1 砷总量消解方法 准确称取 0.10g样品,置于
50mL三角瓶中,土壤样品采用 HNO3-H2O2消解(US
EPA 3050B方法)[15],蜈蚣草样品(叶和根)用 HNO3-
HClO4 (5:1)消解 [16],每个样品做 3个平行样。分析过程
中加入国家标准土壤样品(GSS-1)和国家标准植物样品
(GSV-2)进行分析质量控制。
1.2.2 砷形态浸提方法 砷浸提程序参考文献中方法 [8, 11],
均采用 3步浸提的方法,并根据样品砷含量的差异做出相
应的改进,每种浸提处理做 3个平行样,具体步骤(见表
1)。定容后的样品,用 0.45μm的醋酸纤维滤膜过滤,保
存于 4℃下待测。
1.3 试验仪器
表 1 砷形态浸提方法和步骤
样品 浸提剂 处理方法 定容体积 (mL)
土壤
1mol/L磷酸 加入 5mL浸提液,150℃下,加热 3h至近干,残留物用 10mL超纯水溶解,5000rmp,离心 20min,转移上清液,残渣重复以上步骤浸提 2次 100
甲醇 /水 (1:1) 加入 7mL浸提剂,60℃下,超声 2h,5000rmp,离心 20min,转移上清液,残渣重复以上步骤浸提 2次 50
甲醇 /水 (1:9) 同上 50
蜈蚣草
0.1mol/L盐酸 加入 5mL浸提剂,其它同上 50
甲醇 /水 (1:1) 同上 50
甲醇 /水 (1:9) 同上 50
液相 -原子荧光联用仪(科创海光 AFS-9800),配
有高压液相泵(LabTech P600),液相色谱柱(Hamilton
PRP-X100 250×4.1mm 10μm),液相 -原子荧光联用仪
的相关运行参数(见表 2);超声波清洗器(KQ-400KDE);
冷冻干燥机(FD-1);冷冻离心机(GL-20G-Ⅱ);激光
粒度分析仪(Mastersizer 2000);酸度计(ORION 868);
氧化还原电位仪(JENCO 6010)。
1.4 仪器测定标准曲线的建立与最小检出限
按照前文中所述的仪器条件,配合实际样品浓度,以
18
www.moderninstrs.org.cn2012年 第18卷 第2期研究报告
分别为 2μg/L,5μg/L,10μg/L,20μg/L,50μg/L,
100μg/L(以砷计 )的 As(Ⅲ )、DMA、MMA和 As(Ⅴ )
混合标准溶液进样,得到不同砷形态标准溶液的谱图。在
8min内,4种形态砷完全分离,各形态标准曲线线性良好,
R2在 0.998~1.000范围。
通过计算基线的 3倍标准偏差(LOD=3s/b),得出
As(Ⅲ )、DMA、MMA和As(Ⅴ )的最小检出限,分别为0.5129
μg/L,1.0322μg/L,0.5724μg/L和 0.4235μg/L。表明所
采用的仪器条件和试验方法可满足砷形态分析的需要。
2 结果与讨论
2.1 砷总量与砷形态测定结果
利用 AFS测定的土壤、蜈蚣草根和蜈蚣草叶样品
的砷总量平均为 24.5 mg/kg,31.7 mg/kg和 682 mg/kg。
LC-AFS测定样品中的不同砷形态谱图(见图 1),土壤
分别取土壤 -磷酸浸提液、蜈蚣草根 -甲醇 /水(1:1)
浸提液和蜈蚣草根 -醇 /水(1:9)浸提液 3份样品,按照
每种组分 5μg/L的加入量,分别加入 As(Ⅲ )和 As(Ⅴ )
标准溶液,对加标后的浸提液进行砷形态测定,计算加标
回收率(表 3)为 92.7%~108.4%,综合平行样品测定的
相对标准偏差 2.05%~10.49%,表明仪器条件和试验方法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
2.2 砷形态提取效率
试验采用不同浸提方法对不同样品的浸提效率有较大
差别,对于土壤、蜈蚣草根、蜈蚣草叶中砷的浸提效率依
次升高,具体浸提效率(见图 2)。对于土壤 3种浸提方
法的浸提效率有显著差异,磷酸 150℃高温浸提土壤中砷
的浸提效率可达 41.0%,明显优于甲醇 /水混合溶液超声
浸提的 20.8%和 34.9%。这可能是由于在甲醇 /水介质中
超声空化效应对土壤结构破坏能力有限,对于无定形水合
氧化物结合态、晶形水合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这些和
土壤结合紧密且含量较大的砷提取效率低所致。
表 3 砷总量及形态测定结果
样品 总 As(mg/kg) 浸提方法 As(Ⅲ )(mg/kg) 加标回收率 (%) As(Ⅴ )(mg/kg) 加标回收率 (%)
土壤 24.49±0.64
磷酸 1mol/L 1.37±0.066 94.5 8.68±0.43 102.3
甲醇 /水 (1:1) 0.54±0.021 4.56±0.33
甲醇 /水 (1:9) 0.91±0.034 7.65±0.34
蜈蚣草 -根 31.72±0.51
盐酸 0.1mol/L 4.86±0.51 14.2±0.3
甲醇 /水 (1:1) 4.09±0.19 92.7 14.0±0.5 97.1
甲醇 /水 (1:9) 4.67±0.23 14.4±0.5
蜈蚣草 -叶 682.19±6.71
盐酸 0.1mol/L 340.1±13.4 154.5±5.1
甲醇 /水 (1:1) 418.2±17.1 130.0±7.2
甲醇 /水 (1:9) 439.6±12.9 93.9 136.9±5.6 108.4
样品砷含量(干重)= 平均值±SD,n=3
    







T 7

ٵ


ᬢ䬠 NJO
ోฐ⸣䚤 NPM-
㰴㯏㡵ᵥ ⩞䚳Ⅰ



㰴㯏㡵ᵥ ⩞䚳Ⅰ


T ***
图 1 部分浸提液样品砷形态图谱
不同浸提方法对蜈蚣草叶的砷浸提效率为 72.5%~
82.5%,高于对蜈蚣草根的砷浸提效率 57.1%~60.2%。相
较于蜈蚣草根超声空化效应更容易破坏蜈蚣草羽叶细胞,
ోฐ 㰴㯏㡵ᵥ 㰴㯏㡵ढ






C
B
BC
DCB
B
B

䚤⊤᣼喝ోฐ⸣䚤 NPM-
    
    㰴㯏㡵⯼䚤 NPM-
⩞䚳Ⅰ 
⩞䚳Ⅰ 





B
图 2 砷形态浸提效率
a, b, c代表不同浸提方法对于相同样品浸提效率的显著性检验结
果,有相同字母表示存在显著差异;无相同字母表示无显著差异,p
< 0.01
及蜈蚣草中的砷主要为无机形态,在有机砷出峰位置上
(3.14min/DMA;3.98min/MMA)荧光强度虽然波动加大
(见图 1),但由于浓度低于检出下限,故有机形态的砷不
能被检出,As(Ⅲ )和 As(Ⅴ )具体测定结果列于表 3中。
19
《现代仪器》 2012年 第18卷 第2期 研究报告
而将贮存于胞液中的砷 [17]浸提出来,在高砷条件下,蜈
蚣草根部 30%以上的砷被固定在细胞壁上 [17]。这部分砷
较难提取,可能也是砷浸提效率较低的原因之一。与土壤
浸提相同,在 2种甲醇 /水混合浸提液中,低甲醇浓度浸
提液(甲醇 /水 1:9)浸提效率更高。0.1mol/L的盐酸浸
提液对于蜈蚣草不同部位的浸提效率不同,对于蜈蚣草叶
中砷的浸提,其浸提效率在 3种浸提剂中最低(与甲醇 /
水混合液差异显著);而提取蜈蚣草根中砷时,其浸提效
率与甲醇 /水混合液无显著差异。
2.3 样品砷形态分布特征
如图 3所示,不同浸提方法处理同种样品 As(Ⅲ )和
As(Ⅴ )之间比例差别并不明显,最大差别出现在盐酸和
甲醇 /水(1:9)对蜈蚣草叶中砷的浸提之间,2者相差 7.5%,
说明各种浸提方法对样品中砷的原有形态比例破坏较
小。从土壤、蜈蚣草根和蜈蚣草叶这 3种样品中浸提出的
As(Ⅲ )和 As(Ⅴ )分布特征上看,As(Ⅲ )比例依次升高,
而 As(Ⅴ )比例依次下降。土壤中的 As(Ⅲ )平均只有
11.6%,As(Ⅴ )是 As(Ⅲ ) 含量的 6.34~8.44倍,As(Ⅴ )
是土壤中砷存在的主要形态,这一结果与土壤的氧化状态
(ORP=64mV)相吻合。而 As(Ⅲ )在蜈蚣草根中的比例
有所提升,平均达到 24.2%,蜈蚣草叶中 As(Ⅲ )含量超
过 As(Ⅴ ),比例达到 73.8%,表明蜈蚣草不同部位砷形
态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
)10 .) .)  )$M .) .)  )$M .) .)







㰴㯏㡵ढ㰴㯏㡵ᵥ

ܲ


T 7 T ***
 
ోฐ
图 3 不同砷形态比例
M1H1:甲醇 /水(1:1);M1H9:甲醇 /水(1:9)
3 结论
3.1 土壤和蜈蚣草(根和叶)样品中砷主要以 As(Ⅲ )
和 As(Ⅴ )的无机形态存在,土壤、蜈蚣草根和蜈蚣草叶
中 As(Ⅲ )所占比例分别为 11.6%,24.2%和 73.8%。
3.2 不同浸提方法对样品的浸提效率不同,磷酸 150℃
高温浸提对土壤浸提效率最高,可达 41.0%;甲醇 /水(1:9)
超声浸提对蜈蚣草根和叶具有最高的浸提效率,分别为
60.2%和 82.5%。
3.3 试验的仪器条件和方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较高,样
品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 92.7%~108.4%和
2.05%~10.5%范围内。
参考文献
[1] Yuan C G, Jiang G B, He B. Evaluation of the extraction methods
for arsenic speciation in rice straw, Oryza sativa L., and analysis
by HPLC-HG-AFS[J]. 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2005, 20: 103-110
[2] 李勋光 , 顾宗廉 , 李小平 ,等 . 几种类型土壤中砷环境基准的
比较研究 [J]. 土壤学报,1995, 32(3): 341-348
[3] Mukhopadhyay R, Rosen BP, Phung LT, et al. Microbial arsenic:
From geocycles to genes and enzymes[J]. 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 2002, 26: 311-325
[4] 陈同斌 , 韦朝阳 , 黄泽春 ,等 . 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及其对砷
的富集特征 [J]. 科学通报 , 2002, 47(3): 207-210
[5] Ma L Q, Komar K M, Tu C, et al. A fern that hyperaccumulates
arsenic[J]. Nature, 2001, 409: 57
[6] 谢景千 , 雷梅 , 陈同斌 ,等 .蜈蚣草对污染土壤中 As、Pb、
Zn、Cu的原位去除效果 [J]. 环境科学学报 , 2010, 30 (1): 165-
171
[7] 刘锋 , 石志芳 , 姜霞 ,等 . HPLC-ICP-MS法分析太湖沉积物中
砷的形态及分布特征 [J]. 质谱学报 , 2011, 32(3): 170-175
[8] I. Pizarro, M. Gómez, C. Cámara, et al. Arsenic speciation in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samples extraction and stability
studies[J].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03, 495: 85-98
[9] Maria José Ruiz-Chancho, José Fermín López-Sánchez, Ernst
Schmeisser, et al. Arsenic speciation in plants growing in arsenic-
contaminated sites[J]. Chemosphere, 2008, 71: 1522-1530
[10] Lukasz Jedynak, Joanna Kowalska, Joanna Harasimowicz, et
al. Speciation analysis of arsenic in terrestrial plants from arsenic
contaminated area[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9, 407:
945-952
[11] Weihua Zhang, Yong Cai, Cong Tu, et al. Arsenic speci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an arsenic hyperaccumulating plant[J].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2, 300: 167-177
[12] Walter W. Wenzel, Natalie Kirchbaumer, Thomas Prohaska,
et al. Arsenic fractionation in soils using an improved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J].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01,436: 309-323
[13] 王君波 , 朱立平 . 不同前处理对湖泊沉积物粒度测量结果的
影响 [J]. 湖泊科学 , 2005, 17(1): 17-23
[14] 鲁如坤 .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 [M]. 北京 : 中国农业科学技
术出版社 , 2000
[15]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SEPA).
Method 3050B: Acid Digestion of Sediments, Sludges and Soils
(revision 2) [M]. USEPA, 1996
[16] 肖细元 , 廖晓勇 , 陈同斌 ,等 . 砷、钙对蜈蚣草中金属元素吸
收和转运的影响 [J]. 生态学报 , 2003, 23(8): 1477-1487
[17] 陈同斌 , 阎秀兰 , 廖晓勇 ,等 . 蜈蚣草中砷的亚细胞分布与区
隔化作用 [J]. 科学通报 , 2005, 50(24): 2739-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