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角茎野牡丹[Tibouchina granulosa(Desr.)Cogn.]为
野牡丹科蒂牡花属(又译为荣耀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
木, 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1], 喜高温和强光照, 其
在热带、 亚热带地区具有广泛适应性, 其醒目的色
彩和艳丽景观令人赞叹不已[2]。 近几年, 广州市园
林科学研究所引入角茎野牡丹后对其开展了相关的
引种、 栽培试验, 对角茎野牡丹在珠三角地区生长
习性、 繁殖技术、 栽培技术、 抗逆性、 生态安全及
在景观美化上用途等方面进行广泛的研究, 为该优
良观花园林新种类的生产和推广奠定了可靠的基
础。 笔者现对角茎野牡丹在珠三角地区生物学特性
及种植技术要点做详细的介绍。
1 角茎野牡丹的生物学特性
角茎野牡丹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乔木型树高可
达3-4m, 树冠广卵型或伞型, 1年生地苗冠幅1.0m×
1.0m; 植株叶量大, 单株生物量高, 1年生地苗生
物量可达2.8 kg/株。 单叶对生, 条形或披针形,
叶长7-9.5cm、 宽2.8-3.6cm, 叶基部楔形或渐狭,
全缘, 掌状5基出脉, 叶翠绿。 叶面被糙伏毛, 背面
密被长柔毛及微柔毛。 浅根性, 须根系[3]。 一年生组
培苗根长80-123cm、 一年生扦插苗根长43-76cm;
不同的生长条件下, 可长成主干明显的小乔木或无明
显主干, 分枝繁多的灌木。 花单生两性, 花冠轮状,
花瓣镊合状排列, 花直径9.5-10.2cm, 花瓣5枚, 单
花期2d, 整株花期5-6月至翌年2-3月; 萼片5, 萼
片长宽1.2×0.6cm, 紫红色, 被紫红色茸毛; 雄
蕊10个 , 5长5短 , 长花丝紫色 , 被紫色茸毛 ,
1.8-2.0cm, 短花丝白色, 被紫色茸毛少, 1.0-1.2cm,
花药披针形, 弯曲, 基部无瘤, 药隔基部伸长, 呈
① 基金项目: 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No.2010b020401004), 广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09Z1-E571), 穗发改委扶持项目
(穗发改[2011]77号)。 收稿日期: 2012-04-12责任编辑/张海东 E-mail: rngcrngc3@gmail.com。
② 陆 璃(1981-), 男, 壮族, 硕士, 广西武宣人, 园林工程师; 从事园林景观生态及园林植物开发应用研究。
③ 通讯作者。
2012年4月
TROPIC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Vol.36, No.2
热 带 农 业 工 程 第36卷第2期
Apr. 2012
角茎野牡丹的生物学特性和种植技术要点①
陆 璃② 阮 琳③ 叶振华 贺漫媚 韦庆喜
(广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广东广州 510405)
摘 要 原产南美洲的角茎野牡丹, 其栽培品种在世界热带、 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 其花瓣色彩醒目, 开花时景色艳丽壮
观。 介绍角茎野牡丹在引种地广州的生物学特性, 扼要总结角茎野牡丹盛花种植技术要点。
关键词 角茎野牡丹 ; 生物学特性 ; 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85.11
Biological Features and Key Points i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Tibouchina granulosa
LU Li RUAN Lin YE Zhenhua HE Manmei WEI Qingxi
(Gua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Landscape Gardening,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05)
Abstract Tibouchina granulosa is native to South America with various cultivars widely cultivated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regions over the world. Tibouchina granulosa has colorful petals, which
tremendously adds gorgeous spectacular scenery to the urban landscape at flowering time. In this paper,
the biological features of Tibouchina granulosa in Guangzhou were described after its introduction from its
origin. The key points for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summarized so as to achieve full blooming of
Tibouchina granulosa in cultivation.
Key words Tibouchina granulose ; biological feature ; cultivation technique
32- -
陆 璃 等 角茎野牡丹的生物学特性和种植技术要点
柄状, 弯曲, 末端2裂; 单雌蕊, 柱头上部紫色,
下部白色; 下位子房, 由5心皮构成的特立中央台
座。 朔果坛状, 果直径达0.8-1.0cm, 内含种子多
数, 成熟后果实部开裂, 宿存约30d。
角茎野牡丹与野牡丹科其它属种类植物一样是
典型的酸性土壤指示植物, 性喜排水良好的偏酸性
土壤[4]; 在阳光充足、 温暖、 湿润、 肥沃的环境条
件下枝叶繁茂、 花多、 色彩鲜艳; 叶片附有一层薄
革质层, 抗污染能力比较强; 能忍受3-5℃低温,
但不耐霜冻[5]。
2 角茎野牡丹育苗技术
角茎野牡丹花而不实或结实很少, 同时种子败
育, 故只能采取无性繁殖方法, 无性繁殖可采用扦
插育苗和组织培养的育苗方式。
2. 1 扦插育苗
扦插育苗是一般种植者繁殖角茎野牡丹的主要
方法[6], 要提高角茎野牡丹扦插育苗的成活率, 需
要注意以下方面: 扦插枝条的选择、 扦插时间选
择、 扦插基质选择和扦插环境控制[7]。
角茎野牡丹的枝条成熟后木质化程度高, 硬枝
扦插不易生根, 通常采取嫩枝扦插的方式。 嫩枝扦
插时间为每年的3-5月份, 插条选用春天修剪时剪
下的当年的半木质化枝条[8], 要求插条上端芽饱
满, 下端剪口尽可能靠近叶痕, 插条剪成上、 下平
口切面, 插条6-10cm,。 扦插前先将扦插床设好,
插床基质为河沙优质黄泥按1:2混匀。 插床基质前
先用辛硫磷1∶1500倍液和硫酸亚铁3∶1000倍液
进行土壤消毒, 然后用高锰酸钾1500倍液和25%多
菌灵1 500倍液可湿性粉剂对插床基质进行处理。
插床基质10-15 cm, 插床设好后搭拱棚, 拱棚宽
0.8-1.2 m, 高0.6-0.8 m, 然后再架设遮荫网。 根
据穗材的充裕程度, 嫩枝插穗长度通常可为6-10cm。
剪成平口, 顶端留2-4片叶, 其余叶片摘除。 插条
基部用吲哚丁酸(IBA)、 萘乙酸(NAA)或专用扦插生
根产品进行生根处理后, 插于插床上, 扦插深度
3-4cm。 观察拱棚内有雾状水珠则是扦插的最佳温
湿度, 温度不超过35℃为宜, 扦插密度5×10cm,
均匀扦插。 扦插作业—般选择在上午7-10时, 下午
为16-18时。 插后用喷雾器喷水2次/d, 喷水时间应
掌握在有太阳时上午11时左右和下午2时左右。 扦
插7d以后, 可每隔7d喷1次0.3%的磷酸二氢钾进
行根外追肥, 可连续喷3-4次, 注意观察拱棚内的
温湿变化情况, 适时开、 遮, 以便通风保湿, 以利
扦插苗生长。 也可用穴盘育嫩枝扦插容器苗, 操作
同上, 当根系长到容器底部时即可出圃, 转载在稍
大的栽培容器中[9]。
2. 2 组织培养育苗
外植体的建立[10]: 剪取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的
当年生枝条, 用流水冲洗0.5-1h时后, 在超净工
作台上用0.1%升汞消毒8-10min, 无菌水冲洗5次,
切成单节茎段作为外植体 , 接种于培养基MS+BA
0.5mg/L + NAA 0.01mg/L。
增殖培养[11-12]: 腋芽萌发后, 在增殖培养基基
MS+BA0.3mg/L+NAA0.01mg/L上进行丛生芽的诱导
和增殖, 即基本培养基为MS, 添加不同组合的细胞
分裂素和生长素、 精制白砂糖3%、 卡拉胶0.51%,
pH值5.8。 培养温度为(26±1)℃。 光强为1500lx,
光照时间10h/d。
生根培养[13]: 在1/2MS培养基1/2MS+NAA0.3 mg/L
上进行小苗的生根培养。 即MS基本培养基大量元素浓
度降低50%, 添加不同浓度的NAA、 精制白砂糖2%、
卡拉胶0.52%, pH值5.8。 培养温度为(26±1)℃。
光强为1500lx, 光照时间10h/d。
试管苗的炼苗与移栽: 试管苗生根后, 从培养
室移出到日光温室炼苗12-15d, 苗高4-5cm, 平均
有4-5片叶即可移栽到泥炭和珍珠岩(3:1)的混合基
质中。 移栽后, 前期每隔3-5d喷1次1000-1500倍
百菌清或多菌灵, 连续2-3次, 移栽7d内注意幼苗
叶片保湿, 前期湿度控制在80%-90%, 试管苗移栽
成活率可达到95%[14-15]。
3 角茎野牡丹栽培技术要点
植株健康生长是角茎野牡丹鲜花盛开的前提条
件, 外因的光、 温、 水、 气及肥都是植物生长发育
必不可少的因素。 要让角茎野牡丹获得良好株型、
良好的开花效果, 需掌握好以下种植技术要点。
3. 1 地形地势
角茎野牡丹能适应岭南地区多数自然地形地势
环境, 但是小环境对角茎野牡丹的影响比较显著,
33- -
2012年4月 第36卷第2期热带农业工程
种植地宜选在南坡或向阳处, 光照充足, 温度较
高; 起伏坡地宜种植于坡地中部以上位置, 坡底及
四周围合的盆地底部容易结霜, 易发生霜冻危害。
3. 2 土壤
角茎野牡丹喜深厚的赤红壤土, 要求疏松透
气、 排水良好、 稍偏酸性(pH6.0-6.5)的土壤。 珠江
三角洲地区通常使用的塘泥, 易板结, 透水透气性
差, 不利于角茎野牡丹根系的生长, 塘泥袋栽难以
形成包裹土球的发达根系, 运输移栽成活率不高。
塘泥或者未充分发育成熟的黄壤土可加泥炭基质改
良, 以提高其空隙度和疏水能力。
3. 3 水分
角茎野牡丹原生地气候条件温暖湿润, 因此角
茎野牡丹为中生(喜湿润)植物, 不能忍受过干的生
长环境。 控制水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殖生
长, 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 水分过多, 枝条易徒长
而开花量减少。 袋栽或浅根时, 基质或土壤要保持
潮湿, 可采用喷灌系统控制浇水。 每次浇灌时浇
透, 干时再浇。 地栽或深根时, 土壤要保持排水良
好, 忌土壤板结。 断根移栽前, 应注意叶片、 枝干
的喷水保湿, 适当以摘叶的方式, 保持地上部分和
地下部分的的水分平衡。
3. 4 光照
角茎野牡丹为阳性植物, 喜全光照, 每日光照
时数应不少于4h。 角茎野牡丹为中日性植物, 开
花受日长影响较小, 只要其它条件合适, 它在不同
的日长下都能开花。
3. 5 温度
角茎野牡丹喜高温。 突然激烈降温会造成寒
害、 霜害或冻害。 角茎野牡丹寒害表现为老叶变黄
脱落, 新叶片叶尖部分变橙黄或浅棕色, 叶片部分
失绿, 温度回升后能够恢复; 霜害或冻害, 叶片会
整株变褐色, 快速脱落, 顶部枝条发生缩枝现象,
气温回升后, 为失绿枝条簇生出小叶片多数, 经过
2-3个月的时间, 多数簇生的小叶片将会被位于枝
条上端的优势叶片所淘汰而自动脱落。 冬季多施
鳞、 钾肥, 可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 喷灌、 设防风
屏障、 枝顶覆盖可防霜防冻。
3. 6 肥料
角茎野牡丹生长迅速、 花期长、 喜肥。 拌基质
时应添加进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 营养生
长期 , 施缓释三元平衡复合肥(N-P-K:15-15-15至
20-20-20), 每月1次。 开花期减施氮肥, 增施磷、
钾施肥, 可使花色更艳丽、 盛花时间更长。
3. 7 株型调整
角茎野牡丹株型可塑性强, 既可以栽培成球形
的灌木, 也可以塑造成主干明显的小乔木。 灌木型
与乔木型的价值差异较大, 因此株型调整对角茎野
牡丹的栽培非常重要。 角茎野牡丹枝条的萌发能力
与其木质化程度成反比, 即木质化程度越低萌发能
力越强, 一年生苗是进行株型调控的关键时期。 灌
木型栽培: 地栽苗应保持50-80cm间距, 盆栽苗应
适时拉疏, 始终保持冠幅间距10-20cm, 在苗高达
20-25 cm时注意将主干打顶, 适时栽掉侧枝的顶
芽, 增加侧芽的萌发数量。 乔木型栽培: 最好使用
容器进行密植栽培, 以减少地栽苗拉疏转盆时的损
失。 将扦插苗或组培苗上盆定植于口径为12cm或
16 cm容器后, 盆靠盆的整齐摆放, 不打顶摘心,
密植时间约1 a年 , 可长成株高1.3-1.5 m, 地茎
2-2.5cm, 分枝少主干明显的独干苗, 适时对密植
苗进行换盆转袋, 保证树茎的快速增大, 形成良好
的树冠。
角茎野牡丹不论是灌木型, 还是乔木型, 自然
生长状态都可以保持良好的株型状态, 因此较少进
行修剪。 日常养护中, 灌木型一般不要进行强剪,
木质化的老枝容易长出很多不定芽, 难以再形成整
齐的分支, 难以保持来良好的冠型。 修剪时, 轻剪
顶部未木质化的嫩芽, 可以促进更多嫩芽的萌发;
乔木型一般不需要修剪, 注意定时抹去主干上的不
定芽, 及时清理树冠内部的干枯小枝条。
3. 8 病虫害防治
角茎野牡丹严重的病虫害较少, 一般组培苗容
易发生立枯病与茎基腐病, 病部呈暗褐色病斑, 后
使茎基部皮层失水干缩, 致使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能
正常运输到植株上部, 从而导致植株萎蔫死亡。 预
防立枯病和茎基腐病时, 应重点对育苗基质进行消
毒, 做到无菌化育苗。 在育苗时可用30 %的多福
(多菌灵与福美双复配剂)可湿性按每平方米用药量4g
与基质拌匀后使用。 当发病时可用72.2%的福美双
水剂800倍液喷施预防, 也可以使用20%甲基立枯
34- -
陆 璃 等 角茎野牡丹的生物学特性和种植技术要点
磷或30%苯噻氰12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对于发病
严重的植株, 应该及时拔除[16]。 扦插苗易发生炭疽
病危害, 主要扦插棚内高温高、 湿度易使叶片产生褐
色病斑, 进而造成整个叶片的腐烂。 防治方法: 发病
前可喷洒1%波尔多液进行防治; 发病初期用50%托布
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 可防止病害蔓延;
发病盛期, 可选用75%百菌清1000倍液或50%退菌
特800倍液或20%三环唑600倍液喷雾[17]。
虫害主要有发生在春季的蚜虫危害和夏秋蛴
螬、 金龟子及毒蛾幼虫的危害, 蚜虫可通过粘贴黄
色幼虫板, 物理诱杀; 也可以用10%氧化乐果乳剂
1000倍液或马拉硫磺乳剂1000至1500倍液或敌敌
畏乳油1000倍液喷洒防治。 金龟子及毒蛾幼虫喜
欢啃食野牡丹植株叶片, 造成叶片严重缺损, 可通
过悬挂诱虫灯, 物理诱杀; 或定期轮换采用80%敌
敌畏1 000倍、 40%氧化乐果800-1000倍有较好防
治效果[18]。
角茎野牡丹植株株型紧凑丰满, 自然分枝性
强, 叶子美观, 叶繁花茂, 与目前苗木市场上的其
它野牡丹科植物相比, 其最大特点是株型的可塑性
强, 即可以栽培成分支点低的球状灌木, 又可塑造
成主干明显的乔木。 全年可开花, 花紫色, 多而
密, 为少见的浓艳的紫色花植物。 生长速度快, 适
应性强, 为优良的观花灌木或小乔木。 适合用以片
植、 丛植、 群植,或零星栽植,或做花篱、 草坪点
缀等, 构建出平面式或立体式的园林造型。 还可在
空旷地、 林间小路、 人工坡地以及池塘边、 湖边等
地种植,形成别具野趣的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包志毅.世界园林乔灌木[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
社, 2004: 748-749.
[2] Livres Groupe. Melastomataceae: Miconia,Tibouch-
ina,ClidemiaHirta,MiconiaCalvescens,Tibouchi-
naUrvilleana, Melastoma Malabathricum, Tibouch-
inaGranulosa[M].GeneralBooksLLC:2010,54.
[3]朱 纯.广东野牡丹科植物与开发利用[M].贵阳 :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9: 0-91.
[4]彭东辉, 张启翔, 黄俊婷.中国野牡丹观赏植物种质
资源及其在福建省的分面初步调查[J].中国园林 ,
2007(11): 83-88.
[5]赵 健, 仇 硕, 李秀娟, 等.广西野牡丹科观赏植
物种质资源及开发前景[J].河北农业学, 2008, 11
(7): 80-82.
[6]朱 纯, 陈妙贤, 彭狄周, 等. 10种野牡丹科植物引
种栽培及应用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
(4): 64-67.
[7]徐晓新, 苏金强, 黄阿凤, 等.几种野牡丹科植物的
物候期观测[J].福建热作科技, 2010, 35(1): 6-7.
[8]沈元勤, 方占莹, 丁风刚, 等. ABT生根粉不同浓度
对桂花扦插成活率影响试验[J].湖北林业科技 ,
2011(2): 32-33.
[9]李永清.四季桂扦插繁殖技术及园林应用.现代农业
科技, 2008(19): 00.
[10]马国华, 张静峰, 刘 念, 等.从多花野牡丹和野
牡丹花柄直接诱导出芽[J].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4, 0(6): 719.
[11]何长信, 马国华.银毛野牡丹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
芽的形成[A].全国 “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 研
讨会论文摘要集[C], 2007.
[12]伍成厚, 冯毅敏, 陈妙贤, 等.印度野牡丹茎段的
培养与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6, 42
(6): 1145-1146.
[13]伍成厚, 陈妙贤, 冯毅敏, 等.印度野牡丹的愈伤
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A]. 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
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 2007.
[14]彭东辉, 邵伟丽, 陈龙菊, 等.紫毛野牡丹的无菌
播种与试管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9, 4
(12): 1119-1120.
[15]江碧玉, 蒋建友, 夏 智, 等.茎野牡丹快速繁殖
的研究[J].广东园林, 2010(5): 67-69.
[16]金义兰.半夏立枯病发病条件调查及化学防治技术
研究[J].耕作与栽培, 2011(5): 35-37.
[17]张北勤.云杉播种苗立枯病的综合防治[J].中国林
业, 2011(14): 53.
[18]吴克林.园林大苗栽培病虫害的防治[J].农业科技
与信息, 2011(3): 31-32.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