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小议黄精与椒目药对在免疫系统疾病所致水肿中的运用



全 文 :4 讨 论
  从本实验看来 , 姜黄与黄丝郁金均具有镇痛作
用 , 姜黄的镇痛作用比黄丝郁金略强 , 尤其是中、
低剂量组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差异。说明姜黄与黄
丝郁金作为同一植物的不同药用部位 , 其镇痛方面
的药理作用是具有差异的。这既可能与姜黄不同部
位所含有的姜黄素类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不同有关 ,
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温性活血化瘀药长于温通止痛
的临床药用经验。
  cAMP是目前发热机制研究中较受关注的中枢发
热介质。邢德君等[ 2]发现大鼠 ET 性发热时 , 下丘脑
中 cAMP含量明显增加 , 并且与体温变化呈正相关 ,
本实验在验证姜黄和黄丝郁金对发热大鼠有解热作
用的基础上 , 测定下丘脑组织中 cAMP 的含量。实验
结果显示 , 皮下注射酵母混悬液在引起明显发热的
同时 , 模型组下丘脑组织中 cAMP 的含量也明显增
高 , 姜黄和黄丝郁金在发挥解热作用的同时能抑制
下丘脑组织中 cAMP 含量的升高。相关分析表明 , 下
丘脑 cAMP 含量的变化与体温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 ,
cAMP含量减少 , 可影响体温调节中枢 , 使其调定点
下移 , 体温下降。从而提示其解热作用机理之一可
能是降低发热大鼠下丘脑中 cAMP 的含量。据报
道[ 3] , 虚寒证患者的 cAMP 排出量会降低 , 虚热证患
者的 cAMP 排出量会增高 , 而用寒凉药物和温热药物
建立的动物虚寒与虚热模型则与临床虚寒、 虚热证
患者的反应相似 , 从而说明中药的寒热药性与 cAMP
的合成和释放具有密切的联系。从本实验结果可以
看出 , 姜黄与黄丝郁金对发热大鼠下丘脑内 cAMP 含
量的影响有差异 , 从而初步证明了姜黄和黄丝郁金
在药性可能具有差异。二者的药性是否一温一寒 ,
还有待通过对代谢、 中枢神经系统等影响加以最终
评论。
参考文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M] .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186 , 144
   [ 2] 邢德君 , 杜葵琴 , 计国义, 等.大鼠内毒素性发热时不同
脑区 cAMP 含量和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变化[ 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1992 , 8 (2):147~ 149
   [ 3] 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3:
199~ 200
(收稿日期 2009-03-17)
小议黄精与椒目药对在免疫系统
疾病所致水肿中的运用
张 钟1  郭  静2  指导:艾儒棣2
1.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硕士研究生 (四川成都 610075) 2.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成都 610075)
  摘要:吾师艾儒棣教授治疗在免疫系统疾病所致水肿时最常用黄精和椒目药对 , 疗效甚佳。二药相配 , 有攻补兼
施 、 通调水道 、 补脾保肺益肾之效 , 但在使用中亦应注意其剂量。
  关键词:黄精 椒目 药对 免疫系统疾病 水肿
  中图分类号:R 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49 (2009)07-0055-02
  吾师艾儒棣教授治疗免疫系统疾病所致水肿时 ,
在辨证论治的同时喜在处方中加用黄精和椒目药对 ,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笔者在此分析之。
  黄精 , 始载于 《名医别录》 , 为百合科多年生植
物黄精 , 滇黄精或多花黄精的根茎。本品甘 , 平 ,
无毒 , 归脾、 肺、 肾经。具有润肺滋阴 , 补脾益气
的功效[ 1] , 还有祛风湿 , 安五脏之功。 《神农本草经
疏》 曰:“黄精 , 君 , 纯得土之冲气 , 而禀乎季春之
令 , 故味甘气和 , 无毒。其色正黄 , 味厚气薄 , 土
位乎中 , 脾治中焦 , 故补中 , 脾土为后天生气之源 ,
故益气 , 中气强 , 脾胃实 , 则风湿之邪不能干 , 故
除风湿。五脏之气皆禀胃气以生 , 胃气者即后天之
气也。斯气盛则五脏皆实 , 实则安 , 故安五脏。”
《本草纲目》 曰:“黄精受戊己之淳水 , 故补黄宫之
胜品。土者万物之母 , 母得其养 , 则水火既济 , 木
金交合 , 而诸邪自去 , 百病不生矣……” 本品上能
补肺阴 , 中能益脾气 , 下能滋肾水 , 临床应用十分
广泛 , 常用于治疗肺阴不足所致的燥咳少痰 , 肺肾
阴虚所致的潮热盗汗 , 劳嗽咯血;病后精血亏虚 ,
眩晕心悸以及脾虚所致的倦怠乏力 , 食少便溏等症。
  椒目 , 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 , 为芸香科植物青
椒或花椒的干燥成熟种子。本品苦、 寒 , 无毒 , 归
脾、 肺、 膀胱经 , 具有利水降气定喘的功效[ 2] 。 《本
草纲目》 曰:“椒目下达 , 能行渗道 , 不行谷道 , 所
以能下水燥湿 , 定喘消蛊也。” 本品上能降气平喘 ,
中能燥湿 , 下能利小便 , 临床应用也十分广泛 , 主
要用于治疗水肿胀满 , 痰饮喘咳等症。
  本文所指的免疫系统疾病主要包括:红斑狼疮 、
皮肌炎以及重叠综合征等 , 这些疾病所致的水肿大
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眼睑、 头面及四肢的肿
势最为明显。虽然临床主要表现于局部水肿但完全
符合中医关于水肿的论述。 《中医内科学》 说:“水
·55·2009年第 27卷第 7期Vol.27 ,No.7 ,2009 四 川 中 医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 , 泛滥肌肤 , 引起眼睑、 头面、
四肢、 胸背甚至全身浮肿 , 严重者还可伴有胸水、
腹水等。[ 3]”
  现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黄精和椒目药对在
免疫系统疾病所致水肿疾病中的运用。
1 攻补兼施 , 利水不伤正
   《文琢之中医外科经验论集》 中论述红斑狼疮
的基本病机:“肾虚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 尤以阴
虚常见 , 阴损及阳。[ 4]” 西医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当
这类疾病的患者出现眼睑及头面的水肿时多提示患
者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 这也从一方面证实了
本病的发生和肾的关系密切。金水相生 , 子病及母
则肺阴亦虚;脾阳根于肾阳 , 肾阳不足则导致脾气
亦虚。肺为水之上源 , 通调水道 , 今肺阴虚不能通
调水道下输膀胱 , 脾气虚则不能运化水湿 , 肾气虚
则不能化气行水致膀胱气化失常 , 正如 《景岳全书·
肿胀篇》 指出:“凡水肿等证 , 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
病 , 盖水为至阴 , 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 , 故其标
在肺;水唯畏土 , 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
而化水 , 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 , 肾虚则水无所主
而妄行。” 所以本病治疗当以润肺滋肾 , 补脾益气为
本。因此吾师紧扣病机选用黄精补益肺、 脾 、 肾。
然有形之邪已成 , 水湿不去则更加障碍气机 , 气机
不畅则加重水肿。根据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所
以选用椒目利水去邪 , 导水湿之邪从小便而去。根
据《黄帝内经》 中:“治病必求于本 , 本于阴阳” 的
原则。本病本为阴虚当补 , 标为水饮内停当泻 , 而
两药配伍则可达到祛邪不伤正 , 利水不伤阴 , 扶正
而不留邪之功。
2 降气平喘 , 通调水道
   《黄帝内经》 中关于:“开鬼门 , 洁净腑……”
的论述 , 明确提出水肿可以通过发汗的方法进行治
疗 , 这里的发汗并不是要使水邪从汗而解 , 而是通
过发汗开通上窍 , 开通外窍 , 上窍通则下窍自然通 ,
外窍通内窍也就自然通了 , 总言之其意在保持气机
的通畅。今邪上泛头面必然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 ,
导致肺气壅塞而生喘咳等症;肺为水之上源 , 今肺
气不降 , 失其通调水道之职则加重水肿。而椒目一
药降气之力甚强 , 有很强的降气平喘的功效。《本草
纲目》 中:“ (震享曰)诸喘不止 , 用椒目炒碾二钱 ,
白汤调服二三服以上劫之 , 后乃随痰、 火用药。” 肺
气得降以后 , 宣发肃降的功能恢复正常 , 则能主治
节 ,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 导水邪从膀胱而去。
3 补肾益气 , 引经报使
  椒目性寒 , 其气下达 , 除了利小便的功能外还
兼有补肾聪耳的作用 , 所以其能引领诸药下达于肾。
《本草纲目》 中:“ (权曰)椒气下达 , 故椒目能治肾
虚耳鸣……治肾气虚 , 耳中如风水鸣 , 或如打钟馨
之声 , 卒暴聋者。一日一易 , 神验。” 免疫系统疾病
所致水肿的最初病机是肾阴虚 , 而后由于病情继续
发展至肾阳虚 , 而肾的阴阳是一身阴阳的根本 , 椒
目引领其他诸药入肾 , 补益肾之阴阳。肾之阴阳得
补则能化气行水 , 疾病向愈。
4 补脾气 , 保肾精 , 益肺阴
  本病肾阴虚为本 , 继之阴损及阳 , 子病及母 ,
而导致肺 、 脾 、 肾三脏俱虚。脾胃为后天之本 , 主
运化水液;若脾虚则不能运化水液停而为饮 , 正如
《素问·至真要大论》 所说:“诸湿肿满 , 皆属于脾。”
肺虚功能失常则不能通调水道 , 肾虚则无力化气。
所以治疗宜三者均补 , 而黄精一药既能补脾气又能
补脾阴还能补精润肺。因内有水湿 , 故补而不能腻 ,
否则就会阻碍脾的运化加重疾病 , 而黄精性平 , 平
补肺 、 脾 、 肾 , 补而不腻。正如 《本草推陈》 中曰:
“黄精为滋补强壮药 , 补五劳七伤 , 益脾胃 , 润心
肺。功同地黄而不腻 , 效如参芪而不热 , 味甘性平 ,
配合补益诸方 , 为理想的俊品。” 现代药理研究表
明:“黄精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促进 DNA、 RNA和
蛋白质的合成 , 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5]” 综上
所述 , 吾师艾儒棣在治疗免疫系统疾病所致水肿中
加黄精和椒目药对取得满意的疗效 , 但亦强调了使
用中应注意剂量的问题。
5 使用剂量
  艾儒棣教授常用黄精 30g , 椒目 10g。因本病的
发生以正虚为主 , 所以扶正是治疗的关键 , 故黄精
用量3 倍于椒目。补中寓攻 , 以补为主使利水不伤
正。但临床应用最重要的是辨证施治 , 根据邪正胜
衰加减用量后 , 该药对基本能够运用于所有的水肿
病。
6 典型病例
  杨某 , 女 , 39岁 , 2007年 12月 4日因 “红斑狼
疮脚肿” 前来就诊。自诉患红斑狼疮 1年多 , 怕冷 ,
双脚紧绷 , 偶有咳嗽 , 咯黄痰 , 无其他不适;查体
见双下肢浮肿 , 皮肤紧绷发亮 , 压之凹陷 , 皮肤上
无典型红斑狼疮样皮损 , 舌淡 , 苔腻 , 脉细。辨证
为阴阳两虚 , 治疗以益阴补阳为主佐以利水消肿。
方用生黄芪 15g , 鸡血藤 30g , 女贞子 30g , 旱莲草
15g , 金樱子 30g , 黄精 30g , 椒目 10g , 潞党参 30g ,
白花蛇舌草15g , 淫羊藿 20g , 锁阳 20g , 三匹草20g ,
杏仁 10g, 甘草 6g。15剂 , 水煎服 , 2日 1剂。二诊
(2008年 1月 8日):患者自述前几日因感冒现咳嗽 ,
咯痰 , 但自觉脚肿消无紧绷感 , 余症同前 , 查体见
双下肢皮色如常 , 压之无凹陷。舌苔薄 , 质淡红 ,
脉细。辨证仍为阴阳两虚 , 治疗守前方加用化痰止
咳药 , 续服 15剂以巩固疗效。后患者复诊 1年余未
出现水肿症状 , 治疗主要是补益肝肾为主。
参考文献
   [ 1] 张廷模.中药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1:383
   [ 2] 凌一揆.中药学[ 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84:112
   [ 3]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85:
227
   [ 4] 艾儒棣.文琢之中医外科经验论集[M] .重庆:科学技术
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 1982:95~ 96
   [ 5] 高学敏 , 钟赣生.临床中药学[M] .河北.河北科学技术
出版社 , 2006:924 (收稿日期 2009-03-11)
·56· 四 川 中 医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9 年第 27卷第 7 期Vol.27 , No.7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