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落叶松黄波罗人工混交林的调查研究



全 文 :第1 9卷 水胡黄极专刊
1 9 91 年 4 月
东 北 林 业 天 学 学 报
J O U N RA L Q FN O R THE 人 S F TO E R Y R S TUN IV E R SI Y T
V ot
.1 , Sp
A p
r
.
,
sr 哆
.
19 9 1
落叶松黄波罗人工混交林的一凋查研究
王慧军
(黑龙 江省勃利县通天一林场 )
李玉莲
(黑龙 江省勃利县森林病虫防 治论疫站 )
t 摘 要 1
本文通过调查夯析 两块立地条件不同试脸 地 的 29 一 30 年生落叶松黄波罗
单行 、 双行混交林生长情况及其平均优势木树 高生长过程 , 就立地 条件与林分生
长和种 间关系变化的 相 关关系进行 了探讨 , 得 出立地条件对种间关系表现形式 、
林分发展方向具 有决定性影响等初 步结论 , 并结合现实林分提 出 有 关 今后经
营管理的建议 。
主题词 : 黄波罗 ; 水 曲柳 ; 混交林
通天一林场在 1 9 5 6一 1 9 5 7年营造 T 大面积落叶松 ( L a , i x o lg e : s f s ) 黄波罗 ( P人e -
“ od 。。 d : 。 。 a m o T乙ns 。 ) 混交林 , 并且造林地立地条件和混交方法又各不同。 因此 , 林分
现实表现 , 特别是各树种的生长及种间关系情况 , 引起了许多林业专家 、 同行们的很大
兴趣和关注 。 认为这些林分是研究落黄混交林不可多得为好对象 , 值得加 以调查总结 ,
从中吸取教训 , 获得有益启发 , 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落黄混交林营造工作提洪某些科学依
据 。 有鉴于此 , 笔者在 1 9 8 5年春 , 做了标准地调查研究 。
1 试验地自然概况和调查方法
1
.
1 自然概况
试验地位于黑江省勃利县通天一林场 17 林班和 9 林班内。 地理坐标是北纬 4 5 “ 1 6 ` ,
东经 13 。 “ 06 ` ; 属完达 山系低山丘陵区 , 海拔 30 。一 5 0 m ; 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 年平
均气温 3 . 9℃ , 平均降水量 60 0一 7 0 m m , 无霜期 12 5 d ; 土壤为山地暗棕壤 。
l 号试验地设在 17 林班 6 小班 , 面积 13 0 h a ; 坡向东 , 坡度 扩 ; 土壤为厚层 , ( A
+ B 层厚 > 50 c m ) 砂质暗棕壤 ; 造林前系撩荒地 。 1 9 5 6 年秋穴状整地 , 1 9 5 7 年春造
林 , 落叶松黄波罗单行混交 , 苗龄 1 年生 , 初植密度为每公顷 6 6 0 0株 ; 幼林抚育 3 a ,
按常规进行 ; 成林后 , 落叶松经过 3 次抚育间伐 、 1 次强度疏伐 , 而黄波 罗则从未 进行
怀何有计划的人为干涉 , 任其自然成长 ,
DOI : 10. 13759 /j . cnki . dlxb. 1991. s1. 014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1 9卷
止 ` 一 j呻与 ~ ~洲奋 ` ,一一2 号试验地设在 9 林班 10 小班 , 面积 30 h a ; 坡向西南 , 坡度 28 。 ; 土壤为中层( A + B 层厚 30 一 35 c m ) 砂质砾石暗棕壤 ; 造林前系宜林荒山 。 19 5 3年春穴状整地 ,
现整现造 , 苗龄 1 年生 , 落黄双行混交 ; 幼林和成林抚育 , 除未进 行强度疏伐外 , 其它
同 1 号试验地。
1
.
2 调查方法
在 1 号和 2 号试验地内 , 分别设面积为 。 . 1 h a 的临时标准地各 1 块 。 在标准地内
按测树学要求进行每木检尺 , 求算各树种的平均测树指标和立木蓄积量 ; 分树种选出优
势木各 5株并实测其胸径和树高 , 选伐平均优势木 1 株进行树干解析 ; 调查记载主要林
下植被和地形 、 土壤等环境因子 , 并采土样供分析用 ; 林分历史资料 , 通过访问或查档
获得 。
2 结果与分析
2
.
1 混交林下土壤理化分析
落叶松 、 黄波罗混交林下土壤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分析见表 1 , 2 。 从表 l 看 , 1 号
比 2 号具有更好的通气 、 透水 、 蓄水和供肥保肥性能 , 而且各种无机元素和有机质含量
也都高 1 一 2 倍以上 (见表 2 ) 。
表 1 林下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取土
深度
(
e m )
田 间含
水 及
(呱 )
总孔
隙度
( 肠 )
土缝各粒级含量 (肠 )
粘粒
( g /
e m s )
( ( 0
.
0 92
互U刃区 )
粉砂
( 0
.
02一
0
.
0 0 2 m m )
砂粒
( 2一 0 . 02
m m )
5 4声 2
6 0

6 8
土维
质地
名称
验试地号
5一 15
3 0一 35
砂质壤土
砂质坡土é一ùóō一ó.5094一é.425一 15
3 0一 35 3 9 . 2 18 。 9 7 16 . 2 5
6 4
.
6 7
6 4
_
8 8
砂质坡土
砂质集土
型.195黯35一486.l一1.1
表 2 林下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试脸
地号
取土深度
(
em )
全 N
(肠 )
水 解 N
( m g / 10 0 9士 ) ( m g / 10 0 9士 )
速 K
( m g / 10 09士 )
有 机质
(肠 )
P H值
业瀚粉5一 153 0一 35
5— 15
3 0一 3 5
0
.
4 0
0
.
1 5
0

1 7
0
_
0 4
3 1

8 3
15
.
0 2 沸 4 8 . 0 8 . 3 415 。 6 3 . 2 3
1 5

2 9 黑 罐
根据 1 号试验地比 2 号要高得多 。 调查结果 , 落叶松立地指数 , 1 号试验地的立地
指数级为 I , 2 号试验地的为 l 。
2
.
2 林分生长情况
从表 3 看 , 以立地条件差的 2 号试验地两个混交树种各项测树指标分别为 1 0 % ,
则立地条件好的 1 号试验地落叶松树高 、 胸径和 蓄 积 量 便 相 应 为 14 。 写 , 12 8 写和
永胡黄被专刊 王慧军等 : 落叶松黄波罗人工混交林的调查拚究 弱
5 1 1纬 ; 平均提高 93 纬 , 而黄波罗的测树指标依次为 71 写 , 63 % 和 13 写 , 平均降低
51 % ; 即落叶松的生产力与立地质量呈正相关 , 而黄波罗则呈负相关 。 可见立地条件不
同种间关系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的结果。 正如表 4 所证明的那样 , 立地条件好的 1 号地
落叶松平均高 1 6 . l m , 约为黄波罗的 3 倍 , 高差绝对值近 n m ; 立地条件差的 2 号地
落叶松平均高 1 1 . 5 m , 约为黄波罗的 1 . 5倍 , 高差绝对值 4 m 。 这 种 显 著不同的树高
比值或树高较差充分表明 , `在生长空间 (主要是光 ) 竞争中 , 两块落黄混交群落的种间
表 3 林 分 生 长 情 况

试 立地 立 林 ` 混 郁 密度
瓮 豢 龄 类 闭号 条件 级 ( a ) 法 度 (株 / h a )
林 分平 均测树指标
树高
( m ) (肠 )
胸 径
(
e m ) (肠 )
蓄 积 几
( m , / h
a
) (帕 )
坡向 E .
坡度了:
1 厚层砂质
日音棕集


1 2。 全昆 0 . 5

I G
.
l 14 0
5
.
3 7 1
1 28
5
_
5
9 7 5
7 5 4
15 1
nùnUO
ù日,二.1
坡向 s w ,
坡度 2 8 ’ ,
2 中层砂质
砾石暗棕


1 3 0 行 0 . 了守昆

1 1
.
5 1 0 0
7
.
5 10 0
14
.
1
8
_
8
10 0
1 0 0
5 6

4 0
2 2
_
0 5
ù咨只J户anU匕J亡口一了,SC`九OQ曰落黄Jr、`、J了`
表 4 林分各组成树种生长情况
平 均 测 树 指 标
树 高 胸 径 留 积 及
树种
( m ) ( 肠 ) ( e m ) (外 ) ( m . / 五a ) (肠 )
混交方法林龄(a)立条地件验试地号
缓坡东 向
厚层砂质
暗棕集
陡坡西南
向中层砂
质砾石暗
棕壤
落 一6 . 1
黄 5 . 3
30 4
10 0
1 8
.
1
5
_
5
9 7 5
7 5 4
落 1 1 . 5
黄 7 . 5
15 3 5 6
_
4 0
1 0 0 8
_
8 2 2
_
0 5
O口八Uon.Q创n.内OùU性曰. 1.Ji
行单混交双
表 5 现 实 林 分 立 木 苗 积 最
计肠试验
地号

(m 吕 ) (
落 叶 松
( m 3 ) ( 肠 )
, 气 、、 11 1 , , 罗
_
肠 )
7 2 9
4 5 0
1 0 0
1 QO
8 4
.
9 75 9 6
_
8 6
5 6
.
4 0 0 7 1
.
8 9
.
7 5 4
_
0 5 0
3
.
1 4
2 8
.
1 1
一了.QU8门`
.
12
系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工 9卷一
?一关系是大不相同为 : 1 号地落叶松占绝对优势地觉并强烈压抑着黄波罗 , 而 2 号地的落
叶松虽也处于比 较优势 , 但对黄波罗并没有构成严重威协 , 因此 , · 2 号地的黄波罗平均
高大于 1 号地 , 即与立地质量呈负相关便是理所当然的 。
从表 5 看 : 按现实林分立木蓄积量计算的林分树种组成看 , 立地 条 件好 的 1 号地
( 2 9年生 ) 只能是 10 落 + 黄 , 而 立地条件差的 2 号地 ( 3 0年生 ) 则 为 7落 3 黄 。 可
见 , 立地条件对落黄混交群落的种间关系影响明显 。
2
.
3 平均优势木的高生长过程
由于资料所限 , 用供试林分各树种平均优势木的高生 一长过程 , 来粗略剖析现实林分
一— 落叶松
- - - ~ 一货波罗
/
一尸
/ 丫
一 l
公 14{
/ /
飞 一」 _ _ 一」一 _孟 _ ` _ 成 孟一 _ `一 一 .一一 乙~ _ J _ r~ ~ ,
j 10 12 」6 2 () 24 2 8 30
年龄 ( 次 、
1 号 试验地平均优势木树 高生长过 程
特征的形成历史 , 对进一步了解种间
关系变化规律和科学制订相应造林营
林措施 , 是会有一定裨益的 。
由图 1 看出 , 立地条件好的 1 号
地 , 落叶松速生期 开 始 早 、 持续期
长 、 且连年生长量大 ; 黄波罗的速生
开始期虽与落叶松相近 , 因很快被压
而持续期短 、 且连年生长量小 ; 两树
种 曲 线 对 应关系紧密 , 随林龄增长
而加大 , 其中以 20 年生前生 长 更为
明显 , 之后则较平稳 。 从表 6 所示 ,
根据不同年 龄 阶 段 的树 高 较 差和
比值 , 结合冠形发育特性 , 便可以推定 : 两树种生长空间的竞争已在 5 年生前开始 , 但
这时的落叶松是从侧方荫蔽黄波罗 , `不但对其正常生长无大的不利影响 , 而且对通直干
形的形成和枝梢霜冻危害的 防 护 有 益 ; 5一 10 年生时 , 落叶松对黄波罗的作用 , 便由
“ 利 ” “ 弊 ” 大体相当向 “ 弊 ” 大于 “ 利 ” 的方向转换 , 后者的正常生长己开始受到某些
抑制 , 如落叶松陇下层枝条磨损 、 抽打黄波罗的幼嫩主梢和嫩枝 , 从而引起黄波罗的干
形 、 树冠开始 向 畸 形 发展 ; 10 一 20 年生是种间竞争生长空间的最激烈阶 段 , 黄波罗
由不利地位逐渐转人完全被压状 态 , 生长极不正常 , 枝条纤弱 、 叶量稀少 、 生长量甚
微 , 多萌生呈丛状或小老树状并逐渐被排出林分 , 而落叶松的绝对优势 地 位 则 日趋巩
固 ; 2 0 年生以后 , 落叶松的绝对优势未减 , 黄波罗的明显劣势加剧 , 只有因个体基因
型不同或小生境特殊等而幸存下来的少量黄波罗植株散生于林内 , 且其中多数生长状况
不佳 , 前途难 卜。
表 6 1号试验地各树种平均沈势木不同年龄阶段树离比较 (m , 。 )
功丈 目 5 1 0 15 2 0 2 5 2 9
落 “ l 松 树 高 4 . 3 8 ` 3 12 . 5 18 . 4 18 . 8 2 0 . 8
黄 波 罗 树 高 2 . 0 4 . 4 5 . 6 6 . 5 8 . 0 9 . 8
较差 ( 落一黄 ) 2 . 3 4 . 4 7 . 2 1 2 , 6 1 0 , 8 1卜 0
_ _ _
_ 比位 (落 : 黄 ) _ _ _ _ _ 「 「2 . 15 , .一 _ .只. 几「一 「一 _ 一 2碑乳 - 一 济 1 .71 、 , . 1~ 一 _ .2 三乒. ` 一 r 一 寸之皿 一 - 一 -
水胡黄极专刊 王慧军等 : 慈叶松黄波岁人工混交林的调查研究
在立地条件差的 2号试验地上 , 落黄双行混交群落各树种平均优势木的树高生长过
程特点 , 与 1 号试 验 地 迥异
(图 2 , 表 7 ) 。 这里的主要特点
是 : 落叶松速生特性始终没有
得到发挥 , 其生长过程曲线平
缓上升 。 两条曲线对应关系不
明显 , 各年龄阶段的树高较差
很小 。 正是这些特点综合作用
的结果 , 使两个混交树种在生
长空间竞争中 ,关系比较协调 ,
~ 且D

矩取 厂厂二2
- 一 J ~ 一一 」 _ _ ,一 -l . 一`一 .2 2 2 6 ;月
年龄 ( , )
2 号试脸地乎均优势木树 高生长 过程
落叶松排斥黄波罗的现象至今尚不严重 , 枯分生长相对稳定 。 但应指出 , 在 25 年生以后 ,
落仆卜松的高生长出现急起直追之势 , 到 3 o a 时已由树高较差历来是负值一跃转为正值 ,
并高出黄波罗 0 . 3 nt , 从而使曲线位置互易 。 这是否意味着种间关系的转折 , 值得进一
步观察研究 。
表 7 2 号试验地各树种平均优势木不同年龄阶段树高比较 (m . a )
项 目 5 1 0 15 2 0 25 3 0
落 叶 松 树 高
黄 波 罗 树 高
较差 (落一黄 )
比值 (落 : 黄 )
8
.
4 1 0
.
0
一 0 . 4 一 0 . 8
~ 卫二95 _ . _ . _ 「 q二少
:; :
一 0 . 6
0 6 7
一 O 。 3
O

9 2
3 初步结论和建议
3
.
1 根据试验地的地形地势 、 土层厚度和土壤分析结果 : 1 号地的立地条 件 要比 2
号地好得多 , 经查落叶松立地指数表证明 , 前者的立地 指数级为 I , 后者为 l 。
3
.
2 林分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表明 , 在造林营林措施基本相同 、 混交方法也相近的落黄
混交群落中 , 立地条件好的 1 号地 , 两树种在争取生长空间竞争中 , 落叶松始终占优势或
绝对优势地位 , 而黄波罗则相应处于劣势或绝对劣势 , 并最终被排出林分 ,现实林分树种
组成为 10 落 + 黄 , 由混交林演变为落叶松纯林 ; 而立地条件差的 2 号地 , 虽然落叶松
也 占居一定优势 , 但对黄波罗并没有构成大的威胁 , 种间竞争和缓 , 现实林分树种组成仍
为 7 落 3 黄就是这方面的例证 。
3
.
3 从平均优势木树高生长过程分析结果 , 立地条件不同 , 则种间争取生长空间的
竞争进程和激烈程度迥异 : 立地条件越好则竞争开始越早而激烈 , 两树种曲线对应关系
紧密 , 若立地条件不好 , 则竞争开始晚 ,种间关系比较 协调 ,两树种曲线对应关系不明显 。
3
.
4 基于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 , 建议 : 在立地条件好 (如 1 号地 ) 的宜林地上不
宜采用单行或双行混交方法 , 以采用 5 行左右的窄带状混交并对黄波罗实行定株定向培
育 (木中径林 ) 为妥 ; 对 2 号地现实林分 , 应及早采取向黄波罗倾斜的抚育措施 ; 对有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19 卷
(中径材 ) 原则加以管 ,理 , 把黄波罗在树种组成中继续稳

培养前途的植株 , 按定向培育
定在 3 成左右是有可能的 。
参 考 文 献
北京林学院主编 . 造林学 . 北京 : 中国林业 出版社 , 1 0 81
中国树木志编委会 . 中国主要树种造林 技术 . 北京 : 农业 出版社 , 1 9 了6
(美 ) 5 . H . 斯波尔等著 : 赵克组等译 . 森林生态学 . 北京 : 中国林业 出版社 , 1 9 8 2
,止
23
R E P O R T
M IX E D
O F T H E IN V E S T 汇G A T I O N O N T H E 勺
P L A N T A T IO N O F L A R C H A 入D
A M U R C O R K

T R E E
W
a n g H u i j u n
( T o
n g t运n y i F o r e s t F a r m , B o l i C o u n t了, H e il o n g i运 n g P r o v in o e )
L i Y u l i a n
( S t
a t i o n o f F o
r e s t
Q
u a r a n t in in g
.
B
o
l i
P e s t a n d D 达e a s e P r o t e e t i n g a n d
C o u n t了 , H e i lo n g j达 n g P r o v i n e e )
A BS T R A C T
T 1 15 p a p e r d i s e u s s e d 才h o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o s i t e e o n d i t i o n s
a n d t h e g r o w t h o f s t a n d s a n d t h e e h a n g i n g i n t e r s P e e i f i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y
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 a n d a n a ly z i n g t h e g r o w t h s t a t u s a n d i h e h e i g h t g r o w t h
p r o e e s s o f t h o xn e a n d o m i n a n t t r e e s o f 2 9一 3 0 y e a r s o ld l a r e h ( L a : i x
o lg o n s i s )
a n d a m u r e o r k t r e e ( P he l l o d e 九d : o n a m u : e 刀 s e ) , w h i e h w e r e m i x e d i n
t h e f o r m o f s i n g l e a n d d o u b l e r o w s i n t w o t r i a l P l o t s w i t h d i f f e r e n t
5 i t e e o n d i t i o n s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e f f e e t s o f s i t e e o n d i t i o n
o n t h e i n t e r s P e e i f i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f o r m a n d t h e d e v e l o P i n g d i r e e t i o n a r e
d e e i d e d
, a n d g a v e s o m e s u g g e s t i o n o n t h e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m i x e d f o r e s t
.
D e , e r i p t o r s
:
A m u r e o r k t r e e ; M a n e h u r i a n a s h ; M i x e d f o r e s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