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葡萄根瘤蚜有害生物风险定性分析



全 文 :2010.09
综 述
75
近年来,我国葡萄产业蓬勃
发展,栽培区域范围逐渐扩大,
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全国34个省
(市、自治区)都有葡萄栽培,
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 [1]。随着葡
萄产业的迅速发展,制约葡萄生
产的病虫害防治问题也日益凸显
出来。葡萄根瘤蚜是世界上为害
严重的一种重要检疫性有害生
物,给葡萄产区造成极大的经济
损失。由于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取
消,植物检疫技术在国际农产品
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要求植
物检疫决策应建立在有害生物风
险分析的基础上。有害生物的风
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
称PRA)是指以生物学或其他的
科学证据为基础的评估过程,以
便确定是否应当针对某一有害生
物进行控制以及采取的植物检疫
措施的强度 [2];其中有害生物风
险性评价是PRA中的一项重要的
葡萄根瘤蚜有害生物风险定性分析※
董丹丹1, 2,刘崇怀1*,樊秀彩1,孙海生1,张国海2,王忠跃3
(1.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郑州 450009;2. 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河南洛阳 471003;
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193)
摘 要:通过广泛收集有关葡萄根瘤蚜疫情的信息资料、整理和归纳,从国内外分布、寄主范围、为
害及经济重要性、生态重要性、定殖后扩散及传入未发生区的可能性以及检疫管理难度等6个方面对葡萄
根瘤蚜在国内的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同时提出我国葡萄根瘤蚜检疫应对策略。
关键词:葡萄根瘤蚜;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植物检疫
评价内容。有害生物的风险高低
是由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为害
性、受害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
入定殖与扩散可能性及检疫管理
难度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通
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评估,得出
的风险分析结论才是检疫部门制
定检疫决策的可靠依据。通过广
泛收集有关葡萄根瘤蚜疫情的信
息资料、整理和归纳,本文从国
内外分布、寄主范围及为害、经
济风险性、生态风险性、定植后
扩散及传入未发生区的可能性以
及检疫管理难度等6个方面对葡萄
根瘤蚜在国内的风险进行定性分
析。
1 国内外的分布
葡萄根瘤蚜起源于北美[3-6],
19世纪后期传到欧洲,在20世纪
已不断地广泛传播,目前,葡萄
根瘤蚜随苗木运输而传到了世界
大部分葡萄种植地区,在加拿
大、阿根廷、智利、秘鲁、墨西
哥、哥伦比亚、巴西、法国、奥
地利、阿尔巴尼亚、比利时、保
加利亚、匈牙利、德国、希腊、
荷兰、西班牙、意大利、马耳
他、卢森堡、葡萄牙、罗马尼
亚、前苏联、瑞士、阿尔及利
亚、南非、突尼斯、摩洛哥、巴
基斯坦、叙利亚、土耳其、黎巴
嫩、塞浦路斯、以色列、中国、
日本及朝鲜等国均有分布(图
1),世界上葡萄主产国仅智利宣
称尚无根瘤蚜[7]。
1935年,我国山东烟台发现
葡萄根瘤蚜为害,随后在辽宁大
连、盖县、丹东、辽阳、昌图、
兴城和陕西武功及台湾地区均发
现了葡萄根瘤蚜[8-10],后经砍伐毁
园后,30余年中没有再见其发生
报道 [11]。2005年6月,上海市嘉
定区马陆镇李家村再次发现了葡
萄根瘤蚜[12],之后陆续在湖南怀
收稿日期:2010-04-09
※基金项目: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nycytx-30-zy-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8A1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08BAD92B07)。
作者简介:董丹丹(1985- ),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果树种质资源开发利用。E-mail: dan_0228@163.com。
*通讯作者:刘崇怀。E-mail: liuch1965@126.com。
DOI:10.13414/j.cnki.zwpp.2010.09.019
76 2010.09
综 述
化、陕西西安等地发现葡萄根瘤
蚜[13]。
2 寄主范围
葡萄根瘤蚜为单食性害虫,
仅为害葡萄属植物。各种葡萄对
葡萄根瘤蚜的耐性或抗性存在很
大差异,欧亚种对根瘤型根瘤蚜
的为害最敏感,而对叶瘿型根瘤
蚜具有抗性。相反,美洲葡萄对
叶瘿型根瘤蚜无抗性,但抗根瘤
型根瘤蚜。
目前,我国葡萄栽培品种结
构主要以不抗根瘤蚜的欧亚种和
欧美杂种为主;另外建园时多为
自根栽培,因此更易受到根瘤蚜
为害。
3 直接经济为害性和潜在经济重
要性
3.1 直接经济为害
葡萄根瘤蚜通过口针刺伤寄
主根部皮层细胞,分泌的毒素、
吸取汁液,使淀粉、氨基化合物
等营养物质富集,在取食位点诱
导根结或根瘤形成。根瘤的膨大
是局部韧皮部组织细胞增殖、膨
大的结果,而在幼嫩的新根上,
根瘤的增大、肉质组织的生长致
使根系在根瘤蚜取食位点发生弯
曲,形成黄色的“鸟头状根”。
根瘤型根瘤蚜造成的为害主
要是引起树势衰弱和根系死亡,
表现为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
为害主要是根瘤蚜吸取根系的营
养物质并形成根结与根瘤,在夏
季高温高湿条件下,粗隆和根结常
发生腐烂,皮层裂开脱落,维管束
被破坏,根系吸收和输送水分和
养分功能削弱;间接为害表现在
有害微生物随刺
吸伤口进入葡萄
根系造成继发感
染 [14]。Granett
和Walke r研究
发现,在根瘤
蚜和真菌共同
存在条件下,
根系的腐烂程
度远高于仅被根瘤蚜侵染而没有
真菌存在的情况[15],根瘤蚜侵染
后,有害微生物,特别是镰刀菌
(Fusarium),从取食位点,导致
生长后期粗根大量腐烂;而新根不
断形成、不断被破坏形成根结的过
程,直接导致了根系吸收功能的丧
失,使植株最终走向死亡。
3.2 潜在经济风险性
葡萄根瘤蚜个体虽小,群体
为害却很严重,经常密集在葡萄
根部寄生为害,严重时可导致树
体死亡,最终导致果园被毁,严
重影响葡萄产业的生产和发展。
另外,葡萄根瘤蚜严重影响
苗木的对外贸易,因此限制了苗
木、接穗等繁殖材料的调运,影
响地区间葡萄种质资源的交换。
4 生态风险性
葡萄根瘤蚜一旦传入很难
根除,为开展葡萄根瘤蚜防治,
每年都要在果园内投入大量的人
力、物力和财力。多次、大量的
施用化学药剂,不仅造成果品农
药残留高,而且对果园周边环境
亦造成严重为害,对果园昆虫群
落和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影响。
5 定殖后扩散及传入未发生区的
可能性
葡萄根瘤蚜原产北美落基
山脉东部。19世纪60年代传入欧
洲,现已遍布于世界6大洲40余个
国家的葡萄产区。在我国,葡萄
分布广泛,包括台湾省在内的34
个省(市、自治区)都有葡萄栽
培。葡萄根瘤蚜耐寒能力较强,
生存环境土温-13℃才能致死,
从冬季低温条件看,葡萄根瘤蚜
可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安全越冬;
其生活史为不全周期型,以孤雌
生殖繁育后代。因此,葡萄根瘤
蚜能够在国内各主要葡萄产区定
殖。
近年来,随着国内种植业结
构调整,特别是我国加入WTO
后农产品物流的加快,葡萄根瘤
蚜极有可能在国内传播甚至在国
际间扩散蔓延。其远距离传播的
主要途径就是葡萄苗木、接穗、
果实及其包装物的调运,特别是
带虫苗木和接穗的调运是最危险
的。人们在树下操作时的衣帽、
工具、果箱、果筐以及修剪下来
未处理好的有虫枝条是葡萄根瘤
蚜近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翅
蚜的迁飞以及低龄若蚜的爬行和
风力的传送亦可近距离传播。可
见葡萄根瘤蚜在某地定殖后具有
图1 葡萄根瘤蚜世界分布图
注:圆形为局部发生,正方形为发生
2010.09
综 述
77
扩散蔓延的可能性。
6 植物检疫难度及防治处理难度
6.1 植物检疫风险性
人类有据可查的法规防治,
即植物检疫的历史源于对葡萄根
瘤蚜的传播控制。早在1872年,
德国最早颁布了禁止输入栽培用
葡萄苗木的法令即《葡萄害虫预
防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典型
的单项禁令,这个法令就是针对
葡萄根瘤蚜而提出的一项检疫法
规 [2]。1881年,欧洲6国缔结了
防除葡萄根瘤蚜的国际公约,开
创了国际合作控制有害生物的先
例,该公约在防止葡萄根瘤蚜的
传播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于
1929年在罗马修改为《国际植物
保护公约》。1899年,在美国出
现了第一部综合性植物检疫法规
《加州园艺法》,其目的之一
就是为了防除葡萄根瘤蚜 [2]。可
见,人类与葡萄根瘤蚜的斗争
促进了植物检疫工作的建立与开
展。
葡萄根瘤蚜是欧洲和地中
海植物保护组织(European and
Mediterranean Plant Protection
O rg a n i z a t i o n,E P P O)A 2类
检疫性有害生物( C A B I &
E P P O,1 9 9 7),对北美植物
保护组织(The North American
Plant Protection Organization,
NAPPO)也具有检疫重要性。
在中国,1 9 5 6年由于烟台
地区根瘤蚜的发现,明确规定该
虫为危险性检疫害虫,并作出禁
止疫区的葡萄种苗外运,以限制
该虫扩散蔓延[17]。葡萄根瘤蚜是
我国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
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
名录》中规定的二类危险害虫和
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18];新
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
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也包
括葡萄根瘤蚜,并且是中俄、中
匈、中朝、中南、中罗等植检植
保双边协定规定的检疫性害虫,
应严格施行检疫。2004年6月1
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颁
发《葡萄根瘤蚜的检疫鉴定方
法》。
6.2 检疫鉴定的难度
对于葡萄根瘤蚜的鉴定,
可根据其形态和为害状等进行鉴
定。从为害状来说较易鉴定,但
由于其发生较为隐蔽,在为害初
期较难发现,发现时多已造成严
重为害;从形态来说,由于其虫
体微小,虫态较多,需要经过专
门培训的技术人员才能鉴定。
6.3 防治处理的难度
根瘤蚜侵染后很难根除,即
使根除其费用也相当昂贵。实际
上,没有一种杀虫剂能够彻底有
效防治根瘤蚜,土壤处理的效果
也不理想,因为根瘤蚜可以在深
层土壤中生存[19]。因此,对避免
根瘤蚜为害来说,防重于治尤其
重要。新生物型根瘤蚜的传入或
出现,会对全球葡萄种植业构成
威胁,导致各国家和地区葡萄种
植园植物检疫状况的极大变化。
19世纪后半期,德国曾经通
过采用彻底根除措施有效阻止了
根瘤蚜的扩展。从1874年发现根
瘤蚜至1894年的20年间,只有3%
的葡萄园受感染,但进入20世纪
后,根瘤蚜几乎使全部自根葡萄
园死亡。在法国、格鲁吉亚、外
高加索一些葡萄园曾采用全园淹
水的办法,也不能完全消灭。
运用抗性砧木一直是主要和
最成功的防治措施。随着强致病
性葡萄根瘤蚜新生物型的出现和
发展,砧木对根瘤蚜的控制效果
会在将来不断的降低。如加州发
现有“B”型根瘤蚜,广泛应用
的抗根瘤蚜砧ARG#1对它的抗性
不足;在意大利、澳大利亚、匈
牙利和德国等地,出现了几个新
生物型与最初从美国传入的葡萄
根瘤蚜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经研
究证实,这些新的生物型能够克
服高抗品种的抗性。
7 制定葡萄根瘤蚜检疫应对策略
目前,我国已在多地发现葡
萄根瘤蚜,这将对我国葡萄生产
构成威胁。为了消除这种影响,
参照杨勤民在苹果绵蚜检疫策略
的建议[20],特提出以下对根瘤蚜
的检疫策略:
7.1 对葡萄根瘤蚜的检疫措施应
以PRA为依据
开展葡萄根瘤蚜在世界各
地及在我国的适生性分析,收集
有关葡萄根瘤蚜的疫情信息,从
目前国内外分布情况、潜在危险
性、受害寄主的经济和生态重要
性、扩散可能性及管理难度等方
面对葡萄根瘤蚜进行综合风险评
估研究。
7.2 积极应对贸易争端,科学选
择风险管理方案
根据风险分析结论,科学确
78 2010.09
综 述
定葡萄根瘤蚜的风险管理备选方
案,收集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其关
注的相关信息,以便及时应对解
决农产品贸易中出现的有关该虫
的检疫争端。
7.3 建立葡萄根瘤蚜蚜非疫区、
非疫产地或非疫生产点,维护贸
易信誉
积极开展葡萄根瘤蚜疫情监
测与防控工作,摸索零星发生区
的铲除技术措施;在非疫区内逐
步建立葡萄根瘤蚜非疫产地或非
疫生产点,打破检疫技术壁垒。
参考文献
[ 1 ] 田 淑 芬 . 中 国 葡 萄 产 业 态
势分析[ J ] . 中外葡萄与葡萄
酒,2009(01):64-66.
[2]杨长举.张宏宇. 植物害虫
检疫学[ M ] . 北京 :科学出版
社,2005:289-292.
[3]Downie D A, Granett J, Fisher J
A.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of
leaf galling and foliar sexual morphs
of grape phylloxera (Homoptera:
Phylloxeridae) and Vitis species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United States[J].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 2000,29
(05): 979-986.
[4]Granett J, De Benedictis J, Marston
J. Host suitability of vitis californica
Bentham to grape phylloxera,
Daktulosphaira vitifoliae (Fitch)[J].
American Journal of Enology and
Viticulture, 1992, 43: 249-252.
[5]Olmo H P. Evolution of phylloxera
resistance in American[J]. Vitis:
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Grapevine Breeding,1985: 172-175.
[ 6 ] W a p s h e r e A J , H e l m
K F. Phylloxera and Vitis:
An experimentally testable
coevolutionary hypothesis[J].
American Journal of Enology and
Viticulture , 1987, 38(4): 216-222.
[7]CABI, EPPO. 中国-欧洲联盟农业
技术中心译. 欧洲检疫性有害生物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2):
250-255.
[8]曹骥,林松,朱希孟. 葡萄根瘤
蚜发生规律初步研究[J]. 昆虫学
报,1962,11(1):59-70.
[9]关会元. 果树检疫病虫害—葡萄
根瘤蚜[J]. 河北林业科技,1987(02):
38-40.
[10]李传隆. 烟台地区葡萄根瘤蚜
(phylloxera vitifoliae Fitch)观察
[J]. 昆虫学报,1957(7):489-495.
[11]王忠跃,雷志强,王耀东. 葡
萄根瘤蚜及其防治[J]. 果农之
友,2007(2):33-34.
[12]叶军,郑建中,唐国良. 上海地
区发现葡萄根瘤蚜为害[J]. 植物检
疫,2006(2):98.
[13]张尚武,刘勇,朱璇. 我省首
次发现葡萄根瘤蚜[N]. 湖南日
报,2006-6-1
[14]Granett J, Omer A D, Pessereau, P,
et al. Fungal infections of grapevine
roots in phylloxera–infested
vineyards[J]. Vitis, 1998, 37 (1):
39-42.
[15]Granett J , Walker M A , Fossen
M A. Association between grape
phylloxera and strongly resistant
rootstocks in California: bioassays [J].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Phylloxera Symposium. Acta
Horticulturae. 2007, 733:125-131.
[16]张广文. 葡萄根瘤蚜[J]. 昆虫知
识,1955,1(4):161-165.
[17]李元良,邱名榜,王尊农.烟台葡
萄根瘤蚜溯源及其检疫的调查研究
[J].植物检疫,1992,6(1):42-44.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862
号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
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EB /
OL]. (2007-06–04)[2010-04-01],
http://www.agri.gov.cn/blgg/
t20070604_827310.htm
[19]张化阁,刘崇怀,钟晓红,等. 西
安和上海两地葡萄根瘤蚜种群
周年消长动态观察[J]. 园艺学
报,2010(02):291-296.
[20]杨勤民. 苹果绵蚜生态学、风险
分析与监测研究[D]. 泰安:山东农业
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