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接骨木叶黄酮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全 文 :242
接骨木叶黄酮提取工艺
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苏新芳,闫晓荣,闫桂琴*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临汾 041000)
收稿日期:2016-02-19
作者简介:苏新芳(1987-) ,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化学,E-mail:1006905127@ qq.com。
* 通讯作者:闫桂琴(1956-) ,博士,教授,研究方向:,E-mail:gqyn2013@ 126.com。
基金项目:山西省化学优势重点学科建设项目(912019) ;教育部博士点联合基金项目(2011140412003) ;山西师范大学大学社创新项目
(SD2015CXXM-46)。
摘 要: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接骨木叶片总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接骨木叶
片总黄酮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氯仿、正丁醇、水四种不同极性溶剂分级萃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接骨木叶片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 70%,料液比 1 ∶ 40,提取温度 70 ℃,提取时间
60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最高提取得率可达 18.67%;乙酸乙酯、氯仿、正丁醇、水四种极性萃取组分中黄酮相对含量
分别为 54.3%、28.22%、22.01%、9.817%,且四种组分对 DPPH自由基和 ABTS +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活性,但均以乙
酸乙酯萃取组分的清除活性最高,说明接骨木叶片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富含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接骨木,黄酮,提取,抗氧化活性
Extraction flavonoids from 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 leaves
and evaluation of antioxidant activities
SU Xin-fang,YAN Xiao-rong,YAN Gui-qin*
(School of Life Science,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 041000,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single factor test,response surface method was adopted to optimize the ethanol
extraction process with ultrasonic assistance for total flavonoids of 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 leaves.Moreover,
analysis on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different fractions extracted by solvents with different polarity from the ethanol
extract had been conducted for 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 leaves,such as,ethyl acetate,chloroform and butanol.
Result showed that,the best process condition of extracting total flavonoids of elderberry leaves with ultrasonic
assistance were as follows:ethanol concentration was 70%,solid - liquid ration was 1 ∶ 40,extraction temperature
was 70 ℃,extraction time was 60 min.Under this condition,the highest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could
reach up to 18.67% . The four polarity extraction constituents of 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 leaves,ethyl acetate,
chloroform,butanol and water,relative contents of flavonoid from extracts were 54.3%,28.22%,22.01%,9.817%,
and they had a certain of scavenging activity against DPPH and ABTS + free radicals. In fact,the scavenging
activity of ethyl acetate was the highest,which indicated that,the extraction of ethyl acetate was the optimized part
to separate natural antioxidant from 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 leaves.
Key words: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flavonoids;extraction;antioxidant
中图分类号:TS201.1 文献标识码:B 文 章 编 号:1002-0306(2016)16-0242-06
doi:10. 13386 / j. issn1002 - 0306. 2016. 16. 040
天然药物与化学合成药物相比,由于具低毒、低
副作用等特点而备受人们青睐。黄酮类化合物是普
遍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
癌、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抑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在医药、保健等领域应用极其广泛[1];也是许多药物
合成的先导物质。鉴于黄酮类化合物丰富的药理活
性和应用价值[2-4],开发和挖掘新的黄酮植物资源一
直是天然化学领域众多学者致力的研究方向。
接骨木属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全株可入药。作
为一种传统草药,因具接骨、止痛的功效而被长期应用
于骨损伤和关节疾病的治疗中[5]。此外,接骨木还具
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6]。现有研究
表明:接骨木除含有萜类、酚类等活性成分外[7-8],还富
含山奈酚、槲皮素[9]、人参黄酮苷等黄酮成分[10],是一
243
种开发黄酮类化合物潜在的药用植物资源。
近年来关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技术已广见报
道,如水浸提法、酶解法、超临界萃取法、微波辅助提
取法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等[11]。在这些技术当中,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因操作简单、方便、能耗低等优点
而备受青睐。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对接骨木叶片总
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不同极性
萃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接骨木
叶片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接骨木叶片 采自山西霍山,洗净,80 ℃烘干,万
能粉碎机粉碎后过 60目筛备用;无水乙醇、石油醚、乙
酸乙酯、三氯甲烷、正丁醇、ABTS、过硫酸钾等 均为
分析纯;芦丁、DPPH试剂 购于 Sigma公司。
SHZ-D(Ⅲ)循环水式真空泵 巩义市予华仪器
有限责任公司;RE-2000A旋转蒸发器 上海亚荣生
化仪器厂;KQ-500E 型超声波清洗器 昆山市超声
仪器有限公司;754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上海光
谱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单因素实验 超声频率 40 kHz,功率 500 W,
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考察因
素,接骨木叶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进行单因素
实验。
1.2.1.1 乙醇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准确称取接骨
木叶片干粉 5 份,每份 1.0 g,分别加入 50%、60%、
70%、80%、90%的乙醇溶液,料液比 1 ∶ 40(g /mL) ,
温度条件 70 ℃下,超声波提取 60 min,确定最佳乙
醇浓度。
1.2.1.2 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 准确称取接骨木
叶片干粉 5 份,每份 1.0 g,乙醇浓度为 70%,料液比
分别为 1∶ 20、1∶ 30、1∶ 40、1∶ 50、1∶ 60,温度条件 70 ℃
下,超声波提取 60 min,确定最佳料液比。
1.2.1.3 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准确称取接骨
木叶片干粉 5 份,每份 1.0 g,乙醇浓度为 70%,料液
比 1∶ 40,温度分别为 50、60、70、80、90 ℃,超声波提
取 60 mim,确定最佳提取温度。
1.2.1.4 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准确称取接骨木
叶片干粉 5 份,每份 1.0 g,乙醇浓度为 70%,料液比
1∶ 40,温度条件 70 ℃下,超声波提取时间分别为 30、
40、50、60、70、80 min,确定最佳提取时间。
1.2.2 响应面实验设计 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取最佳
实验水平,并在每个因素最大的接骨木黄酮得率区
域选择 3 个合适的水平,用 + 1 代表自变量高水平,
用 0 代表自变量中水平,用-l代表自变量低水平(表
1) ,应用 Design-Expert Software8.06 软件,设计 4 因
素 3 水平的响应面实验,优化接骨木叶片总黄酮超
声辅助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
1.2.3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采用 NaNO2-Al(NO3)3 显
色法进行[12-13]:利用 70%乙醇精密配制 0.100 mg /mL
芦丁标准品溶液 50 mL,分别精密移取此标准溶液
0、0.25、0.50、1.00、1.50、2.00、3.00、5.00 mL 于 10 mL
表 1 总黄酮提取实验的因素水平
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水平
因素
A乙醇浓度
(%)
B料液比
(g /mL)
C提取温度
(℃)
D提取时间
(min)
- 1 60 1∶ 30 60 50
0 70 1∶ 40 70 60
+ 1 80 1∶ 50 80 70
具塞比色管中,加入 5%亚硝酸钠溶液 0.30 mL,摇匀
静置 5 min 后,再加 10%硝酸铝溶液 0.30 mL,静置
6 min后再加 1 mol /L 氢氧化钠溶液 2.0 mL,70%乙
醇定容至刻度,摇匀,静置 15 min,以试剂空白作参
比液,于 510 nm处测吸光度值,得出吸光度值(y)与
芦丁浓度(x)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y = 13.038x -
0.0088,R2 = 0.999)。
接骨木叶片提取液中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同上,
测得样品溶液 510 nm 波长处的吸光度值,代入标准
曲线中求得总黄酮浓度,计算接骨木叶片中总黄酮
提取得率及各萃取物黄酮相对含量。
总黄酮提取得率(%)= cvnm ×100 式(1)
其中,c:线性计算出接骨木叶总黄酮类化合物
的浓度(mg /mL) ;v:提取液定容量(mL) ;n:稀释倍
数;m:接骨木叶片质量(mg)。
各萃取物黄酮相对含量 = Q × VW 式(2)
其中,Q:萃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浓度(mg /mL) ,
V:提取液定容体积(mL) ,W:萃取物干粉重量(mg)。
1.2.4 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提取 称取接骨木叶片粉
末 100 g,用石油醚脱脂后,采用 4000 mL 70%乙醇溶
液作溶剂,超声波温度 70 ℃下,提取 60 min,过滤浓
缩至乙醇完全挥尽,依次用 1700 mL 乙酸乙酯、
800 mL三氯甲烷、1100 mL正丁醇、500 mL 水分级萃
取直至萃取液无色,萃取液减压浓缩,浓缩至浸膏状
后于 70 ℃充分干燥,研磨至粉末状,保存,用于各组
分及黄酮相对含量的测定和抗氧化活性分析。
1.2.5 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1.2.5.1 清除 DPPH 自由基活性测定 参照文献报
道[14],准确称取 4 mg DPPH溶于 100 mL无水乙醇中
配制成 0.1 mol /L 的溶液,并将不同极性接骨木叶片
提取物用 70%的乙醇稀释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样品溶
液,在 10 mL具塞比色管中依次加入 0.1 mL 样品溶
液和 2.9 mL DPPH溶液,充分混匀,避光反应 30 min,
于 517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A。对照组以无水乙醇
代替 DPPH溶液,与样品混匀,于 517 nm波长处测定
吸光度 A1,空白组以上述 DPPH 溶液与无水乙醇混
合后测定 517 nm波长处的吸光度 A0,以抗坏血酸为
对照。计算 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
清除率(%)=[1-(A-A1)/A0]× 100 式(3)
其中:A为样品组吸光度值;A1 为对照组吸光度
值;A0 为空白组吸光度值。
1.2.5.2 清除 ABTS +自由基活性测定 ABTS +自由
基清除活性分析参照文献报道[15],7.4 mmol /L ABTS
244
水溶液与 2.6 mmol /L K2S2O8 溶液等体积混匀,避光反
应 12 h 后,50%无水乙醇稀释混合液,使其在 734 nm
下,吸光度为 0.7 ± 0.002 成为 ABTS 工作液。在
10 mL具塞比色管中依次加入 0.1 mL 不同浓度的样
品液及 2.9 mL ABTS 工作液,30 ℃避光反应 10 min
后,用分光光度计在 734 nm 处测定其吸光度 A。以
无水乙醇代替 ABTS 溶液为对照组,与样品混匀,测
定吸光度 A1,空白组以 ABTS 溶液与无水乙醇混合
后测得的吸光度 A0,以抗坏血酸为对照。计算 ABTS
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清除率(%)=[1-(A-A1)/A0]× 100 式(4)
其中:A为样品组吸光度值;A1 为对照组吸光度
值;A0 为空白组吸光度值。
1.3 数据处理
采用 Microsoft Excel(Office 2003)软件整理数
据,SigmaPlot10.0 和 Design-Expert8.06 软件进行数据
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实验
2.1.1 乙醇浓度的选择 从乙醇浓度对接骨木叶片
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图 1)可以看出,随着乙醇浓度的
增加,黄酮得率先提高后降低,当乙醇浓度为 70%
时,黄酮得率达最大值。其原因可能为乙醇浓度适
中时,醇溶性和水溶性的黄酮类化合物能达到最大
溶出度;乙醇浓度过高时,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下
降,而醇溶性和脂溶性的物质溶出量增多,与黄酮类
化合物形成竞争从而导致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下
降[16]。因此,在其他条件确定的情况下,乙醇浓度以
70%左右为最佳。
图 1 乙醇浓度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Fig.1 Effect of ethanel concentration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2.1.2 料液比的选择 从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
响可以看出(图 2) :料液比为 1∶ 40 时黄酮得率达最
大值并基本保持稳定,当料液比超过 1∶ 50 可能由于
黄酮类物质达到溶解平衡,杂质溶出量增加导致黄
酮得率下降[17]。说明在其他条件确定的情况下,料
液比取 1∶ 40 为最佳。
2.1.3 提取温度的选择 在各提取处理温度下(图
3) ,总黄酮得率随温度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
势,在提取温度为 70 ℃时黄酮得率出现峰值。可能由
于温度过高,黄酮活性成分会受到破坏[18]。因此当其
他条件确定时,总黄酮最佳提取温度约为 70 ℃。
图 2 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Fig.2 Effect of ratio of material to liquid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图 3 提取温度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Fig.3 Effect of extracting temperature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2.1.4 提取时间的选择 从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
率的影响可知(图 4) ,黄酮得率随提取时间的增加而
增加,但 60 min之后黄酮得率趋于平缓,这可能是因
为超声波的空穴效应加速细胞内的有机物释放到提
取液中,前 60 min 破碎细胞中的总黄酮已基本释
放[19]。因此,在其他条件确定的情况下,60 min 约为
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佳时间。
图 4 提取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Fig.4 Effect of extracting time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2.2 响应面结果分析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一步以乙醇浓度(A)、
液料比(B)、提取温度(C)、提取时间(D)为自变量。
以接骨木叶片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Y) ,采用响应
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见表 2。
利用 Design-Expert8.06 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回
归拟合,所得到回归方程 Y = - 255.78 + 2.93A +
245
表 2 响应面实验结果及分析
Table 2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response surface experiment
实验号 A B C D
黄酮提取
得率(%)
1 + 1 0 0 + 1 16.04 ± 0.05
2 0 + 1 + 1 0 14.82 ± 0.11
3 0 0 + 1 + 1 16.35 ± 0.06
4 0 - 1 - 1 0 13.31 ± 0.10
5 0 - 1 0 - 1 17.04 ± 0.07
6 0 + 1 0 + 1 17.82 ± 0.05
7 0 0 - 1 - 1 14.26 ± 0.04
8 - 1 + 1 0 0 15.44 ± 0.12
9 0 0 0 0 18.49 ± 0.02
10 0 0 0 0 18.55 ± 0.03
11 0 + 1 - 1 0 14.22 ± 0.07
12 0 0 0 0 18.65 ± 0.11
13 0 + 1 0 - 1 16.92 ± 0.02
14 + 1 + 1 0 0 17.32 ± 0.07
15 0 0 0 0 17.57 ± 0.07
16 - 1 0 + 1 0 13.36 ± 0.01
17 0 - 1 + 1 0 14.05 ± 0.13
18 + 1 0 - 1 0 13.50 ± 0.12
19 0 0 + 1 - 1 15.24 ± 0.05
20 - 1 0 - 1 0 12.45 ± 0.11
21 - 1 - 1 0 0 13.75 ± 0.07
22 + 1 0 0 - 1 16.53 ± 0.08
23 0 - 1 0 + 1 17.24 ± 0.04
24 - 1 0 0 + 1 14.06 ± 0.03
25 0 0 - 1 + 1 13.78 ± 0.03
26 + 1 0 + 1 0 15.02 ± 0.05
27 - 1 0 0 - 1 14.49 ± 0.04
28 0 0 0 0 18.67 ± 0.03
29 + 1 - 1 0 0 16.21 ± 0.08
0.71B + 3.98C + 0.40D-1.4 × 10 -3 AB + 1.53 × 10 -3 AC
-1.5 × 10 -4AD-3.5 × 10 -4 BC + 1.75 × 10 -3 BD + 3.975
× 10 -3 CD - 0.02A2 - 8.1 × 10 -3 B2 - 0.03C2 - 6.06 ×
10 -3D2;进一步通过方差分析显示(表 3) :回归方程
模型(p < 0.01)极显著,相关系数:R2 = 0.944 > 0.9,失
拟项 p值不显著,表明该模型相关度好,且与实际检
测值拟合度良好,实验误差小,可以用于最佳提取条
件的预测;各项的方差分析表明,A、C、A2、B2、C2 对
黄酮得率有极显著的影响,各交互项对黄酮得率的
影响均不显著。此外,各因素 F 值可反映其对响应
值的重要性,F值越大,p 值越小,该因素对响应值的
影响越大[20],从各因素 F值与 p 值的比较可以看出,
各因素对接骨木总黄酮得率影响程度大小为:乙醇
浓度 >提取温度 >料液比 >提取时间。
2.3 模型的验证性实验
采用 Design-Expert 8.06 软件进一步对回归模型
进行分析,依据所得到的模型获得的超声辅助提取
接骨木叶片总黄酮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
72.2%、料液比 1 ∶ 42.5、提取温度 71.1 ℃、提出时间
61.3 min,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理论上可
达 18.58%。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将最佳提取
工艺参数修正为:乙醇浓度 70%、料液比 1∶ 40、提取
温度 70 ℃、提取时间 60 min,在此条件下进行 3 次平
行实验,提取率高达 18.67%,与预测值偏差较小,说
明所获得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具有一定的实用
价值。
2.4 萃取物质量及黄酮相对含量
称取 1.2.4 中各萃取物粉末含量,参照标准曲线
线性回归方程及公式(1)、(2) ,得到各萃取物中黄酮
相对含量如表 4,可知,正丁醇萃取物质量最多,其黄
酮相对含量却仅有 22.01%;得到的乙酸乙酯萃取物
质量较少,但其黄酮相对含量是四种组分中最高,达
54.30%。
表 4 各萃取物黄酮相对含量
Table 4 Relative contents of flavonoid from extracts
溶剂种类 萃取物质量(g) 黄酮相对含量(%)
乙酸乙酯 15.79 ± 0.52 54.30 ± 1.34
氯仿 1.31 ± 0.043 28.22 ± 0.9
正丁醇 61.8 ± 2.37 22.01 ± 0.65
水相 21.1 ± 0.71 9.817 ± 0.23
2.5 抗氧化性
2.5.1 不同极性萃取物清除 DPPH 自由基活性的活
性 通过 VC 及四种不同极性萃取组分对 DPPH 自
由基清除率的比较可以看出,VC 清除 DPPH 自由基
能力随浓度上升而增大,当浓度为 15 mg /L时,VC 的
清除率最大且之后趋于平稳,不再随浓度增加而增
大。接骨木叶片 4 种不同极性萃取组分对 DPPH 均
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乙酸乙酯、氯仿、正丁醇萃取部
位对自由基的清除率随萃取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正丁醇溶液浓度 60 mg /L 时清除率达最大值,之后
逐渐变缓不再增大;水相对自由基的清除率随浓度
变化不明显,在 40 mg /L 时清除率降低为 0,而后又
随浓度增加有所增大,这可能与所含黄酮种类的抗
氧化性有关。相同浓度范围内,四种萃取组分清除
DPPH自由基能力大小依次为乙酸乙酯组分 >氯仿
组分 >正丁醇组分 >水相组分,说明乙酸乙酯萃取
组分的抗氧化能力最强,且浓度为 80 mg /L 时其清
除率与 VC 接近。
2.5.2 不同极性部位清除 ABTS +自由基能力的比
较 从图 6 可以看出,VC 和接骨木叶四种不同极性
萃取组分对 ABTS +自由基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清除
活性,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随浓度增加,清除率也
随之增大,溶液浓度为 80 mg /L时,VC 的清除率高达
97.8%;在相同浓度范围内,乙酸乙酯组分对 ABTS +
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浓度为 80 mg /L 时,其清除率
与 VC 相近,氯仿组分清除率次之,其次是正丁醇组
分,水相组分最小,其中正丁醇与水相两者在浓度
10~30 mg /L时的清除能力相近,浓度增大,正丁醇
相表现出优于水相的清除能力,这可能与所含黄酮
种类和相关含量有关。以上结果同样表明乙酸乙酯
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246
表 3 回归方程方差分析结果
Table 3 Analysis results of regression and variance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显著性
模型 92.41 14 6.60 16.77 < 0.0001 **
A 10.21 1 10.21 25.94 0.0002 **
B 2.03 1 2.03 5.17 0.039 *
C 4.47 1 4.47 11.34 0.005 **
D 0.06 1 0.06 0.14 0.715
AB 0.08 1 0.08 0.21 0.651
AC 0.09 1 0.09 0.24 0.634
AD 0.001 1 0.001 0.002 0.963
BC 0.005 1 0.005 0.012 0.913
BD 0.12 1 0.12 0.31 0.586
CD 0.63 1 0.63 1.61 0.225
A2 27.42 1 27.42 69.65 < 0.0001 **
B2 4.25 1 4.25 10.8 0.005 **
C2 59.64 1 59.64 151.50 < 0.0001 **
D2 2.38 1 2.38 6.05 0.028 *
残差 5.51 14 0.39
失拟项 4.66 10 0.47 2.18 0.2352
纯误差 0.85 4 0.21
总差 97.92 28
注:**表示差异极显著(p < 0.01) ;* 表示差异显著(p < 0.05)。
图 5 不同极性萃取组分对 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
Fig.5 The DPPH scavenging activity
rate of different polar fractions
图 6 不同极性组分对 ABTS +自由基的清除率
Fig.6 The ABTS + scavenging activity
rate of different polar fractions
3 结论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响
应面法优化了接骨木叶片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
艺,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 70%、料
液比 1∶ 40(g /mL)、提取温度 70 ℃、提取时间60 min,
总黄酮得率为 18.67%。此外,还通过对接骨木叶片
乙酸乙酯相、氯仿相、正丁醇相及水相四种不同极性
萃取组分与 VC 清除 DPPH 和 ABTS
+自由基的清除
活性的对比实验证实:四种不同极性萃取物对两种
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活性,且均以乙酸乙酯相清
除活性最强,这与其黄酮的相对含量一致,说明接骨
木叶片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富含天然抗氧化剂,具有
潜在的开发价值。
参考文献
[1]Middleton J E.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plant flavonoids:an
overview[J].Pharmaceutical Biology,2008,34(5) :344-348.
[2]廖琼峰,毕开顺 .接骨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
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4,2(2) :109-111.
[3]胡荣,戚继忠,薛振平,等 .药食两用木本新油源-接骨木油
[J].林业科学,2005,41(1) :65-70.
[4]董培良,闫雪莹,匡海学,等 .接骨木根皮抗炎镇痛作用的
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8,36(5) :18-20.
[5]Xie F,Wu C F,Zhang Y,et al. Increase in bone mass and
bone strength by 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 in ovariectomized
rats[J]. Biolog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2005,28(10) :
1879-1885.
[6]杨红梅 .接骨木的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和食用价值研究进
展[J].人参研究,2007,18(4) :23-26.
[7]杨序娟,黄文秀,王乃利,等 .接骨木中的酚酸类化合物及
其对大鼠类成骨细胞 UMR106 增殖及分化的影响[J].中草
药,2006,36(11) :1604-1607.
[8]杨序娟,王乃利,黄文秀,等 .接骨木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及
其对类成骨细胞 UMR106 的作用[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5,22(6) :449-452.
247
[9]Wu X L,Cao G H,Prior R L.Absorption and metabolism of
anthocyanins in elderly women after consumption of elderberry or
blueberry[J].Journal of Nutrition,2002,132(7) :1865-1871.
[10]Lamaison J L,Petitjean - Freytet C,Carnat A. Presence of
isorhamnetin 3-glucoside and 3-rutinoside in Sambucus nigra L.
flowers[J]. Annales Pharmaceutiques Franaises,1991,49(5) :
258-262.
[11]孙琼,张直峰,李月梅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杏鲍
菇黄酮类化合物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5,36(10) :
264-268.
[12]刘俊苹 .翅果油树叶中类黄酮理化性质、稳定性及生物
活性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2.
[13]陈克克,强毅 .陕西山楂总黄酮的含量测定[J].光谱实验
室,2013,30(6) :3013-3015.
[14]吴春,陈林林 .菟丝子黄酮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17(5) :553-556.
[15]Kang W,Wang J. In vitro antioxidant properties and in vivo
lowering blood lipid of Forsythia suspense leaves[J]. Medicinal
Chemistry Research,2010,19(7) :617-628.
[16]杭瑜瑜,励建荣,裴志胜,等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
提取菠萝皮中黄酮[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5,5(5) :
142-149.
[17]俞坚 .桑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鉴定及其抗氧化活
性的研究[D].浙江:浙江工商大学,2007.
[18]周丹蓉,郑少泉,蒋际谋 .响应面法优化枇杷花总黄酮超
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2,33(7) :
1219-1224.
[19]连林旺,张直峰,李瑜婷,等 .齿果酸模叶片总黄酮超声
波辅助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J].湖北农业科学,2014,14
(14) :3379-3382.
[20]向福,付建强,胡淇淞,等 .响应面法优化大别山松针黄
酮的提取工艺[J].河南农业科学,2015,44(9) :
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
145-149.
(上接第 241 页)
表 2 IMOs组成成分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IMOs prepared in this study with commercial products
IMOs类别
IMOs组成成分(%,w /v)
异麦芽糖 潘糖 异麦芽三糖 二三潘
来源
IMOs 19.22 ± 1.05** 18.51 ± 1.22** 11.35 ± 1.34** 49.09 ± 1.56** 本研究
Isomalto500 16.9 12.5 8.4 37.8 [13]
Iso-G 13.1 16.0 3.9 33.0 [13]
Biotose50 17.1 10.7 8.4 36.2 [13]
注:**p < 0.01 表示极显著。
备工艺的 48 h以上的转苷周期缩短 70%以上,工艺
过程也实现了进一步简化。
3 结论
糖化过程和转苷过程同步实施与酶的优化应
用,可以有效提高所制备的低聚异麦芽糖浆中二三
潘占比并大幅缩短低聚异麦芽糖浆的制备周期,可
显著提高生产效率。研究结果对现有工业生产技术
的提升或改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Goffin D,Delzenne N,Blecker C,et al. Will isomalto -
oligosaccharides,a well-established functional food in Asia,break
through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market? The status of
knowledge on these prebiotics[J].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2011,51(5) :394-409.
[2]Singh DP,Khare P,Zhu JH,et al. A novel cobiotic - based
preventive approach against high - fat diet - induced adiposity,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and gut derangement in mi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2016,40(3) :487-496.
[3]鲍元兴,孙蔚榕,杨维亚 .低聚异麦芽糖的纳滤分离技术
和色谱分离技术[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1,20(4) :
351-355.
[4]Pan YC,Lee WC. Production of high - purity isomalto -
oligosaccharides syrup by the enzymatic conversion of
transglucosidase and fermentation of yeast cells[J].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2005,89(7) :797-804.
[5]Kondepudi KK,Ambalam P,Karagin PH,et al.A novel multi
- strain probiotic and synbiotic supplement for prevention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in a murine model[J].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2014,58(10) :552-558.
[6]Ketabi A,Dieleman LA,Gnzle MG. Influence of isomalto-
oligosaccharides on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 rats[J].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2011,110(5) :1297-1306.
[7]Lee HS,Auh JH,Yoon HG,et al. Cooperative action of
α-glucanotransferase and maltogenic amylase for an improved
process of isomaltooligosaccharide(IMO)production[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2,50(10) :2812-2817.
[8]GB /T 22428.1-2008.淀粉水解产品还原力和葡萄糖当量
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9]GB /T 20881-2007.低聚异麦芽糖[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
社,2007.
[10]GB /T 20885-2007.葡萄糖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
社,2007.
[11]Yan TR,Chiou RD.Catalytic properties of a transglucosidase
from Aspergillus niger CCRC 31494[J]. Biotechnology Letters,
1996,18(5) :553-558.
[12]Tetlow IJ,Emes MJ.A review of starch- branching enzymes
and their role in amylopectin biosynthesis[J].International Union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Life,2014,66 (8) :
546-558.
[13]中国发酵工业协会 .糖化用酶和低聚糖技术论文集
[M]. 中国食品出版社,1998,187: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