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危害黄叶假连翘的日本龟蜡蚧防治技术



全 文 :·实用技术·病虫防治 北方园艺 2009(3):156
第一作者简介:周春涛(1979-),男,本科,研究实习员 ,现从事园艺
植物的栽培及管理工作。 E-mail:xiedaoyan123@163.com。
收稿日期:2008-10-17
危害黄叶假连翘的日本龟蜡蚧防治技术
周春涛 , 肖 顺斌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蒙自草坝蚕蜂所 ,云南蒙自 661101)
中图分类号:S 567.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0009(2009)03-0156-01
  黄叶假连翘(Duranta repens cv.Dwarf Yekllow),嫩
叶金黄色 ,具有管理简便 ,枝条萌发力强 ,生长强健 ,耐
修剪等优点 ,是优良的绿化树种 ,在南方园林绿化中被
广泛应用作植物地被或图案造景。随着黄叶假连翘在
绿化中的普遍应用 ,已不同程度地受到龟蜡蚧的为害 ,
并有加重蔓延的趋势。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
cus Green)又名日本蜡蚧 、龟蜡蚧 ,是同翅目蜡蚧科昆
虫[ 1] 。在园林绿地 、花圃中调查发现日本龟蜡蚧为害的
花卉有:白玉兰 、栀子 、腊梅 、含笑、杜鹃 、木瓜 、无花果 、柑
橘 、石榴、枇杷等 ,现介绍龟蜡蚧的特征[ 2] 及防治方法。
1 形态特征
1.1 卵
卵包被在母体内 ,长椭圆形 ,两端较细 ,孵化前为紫
红色。
1.2 若虫
初孵化若虫椭圆形 ,淡红褐色 ,个体较小 ,不易被发
现。随着虫龄的增长 ,虫体周围长出 12个三角形蜡刺 ,
同时分泌白色蜡质 ,头部另有一较长的蜡刺 ,尔后出现
雌雄分化。雌虫蜡壳椭圆形 ,背部稍隆起 ,周围有 8个
圆突;雄虫蜡壳狭长 ,体周围长有 13个蜡刺。
1.3 成虫
雌成虫椭圆形 ,长 4~ 5 mm ,暗紫色。蜡壳灰白色 ,
厚约1 mm ,半椭圆球形 ,背部隆起 ,边缘蜡层较厚 ,表面
有龟甲状凹线 ,周围有 8个圆突 ,每个圆突中有一白色
小点 ,常因霉菌的寄生而呈黑色。雄成虫与雌成虫相
似 ,雄虫蜡壳长椭圆形 ,周围长有 13个蜡角呈星芒状。
2 生活习性
该虫1年发生 1代 ,以受精的雌成虫在枝干上越
冬。在蒙自草坝地区每年 3月底 4月初雌成虫开始产
卵 ,此时昼夜温度平均约18℃;每一雌成虫产卵1 000 ~
2 000粒 ,产卵期约 1周 ,4月中旬至 5月上旬为孵化盛
期。初孵若虫多在嫩枝嫩叶上固着为害 ,很少活动 ,大
约 1周就开始泌蜡 ,发生严重时犹如在枝叶上撒了面粉
一般。雌若虫随蜕皮而逐渐从叶片上转到小枝新梢上
为害 ,雄成虫多在叶片的主脉附近固定为害。
3 危害症状和传播途径
3.1 危害症状
由于此虫寄主广 ,繁殖量大 ,大发生时危害严重 ,除
直接刺吸汁液 ,减弱生长势外 ,还可诱发严重的煤污病 ,
既影响观赏 ,又影响植株生长 、发育 ,造成叶黄、枝枯 ,甚
至死亡。
3.2 传播途径
远距离传播靠风 ,产下的卵及若虫期遇到刮风 ,从
枝叶上脱落下来随风飘到远处 ,碰到合适的寄主植物便
生存下来;近距离传播靠若虫的蠕动扩散 ,为主要的传
播方式。
4 防治方法
4.1 植物检疫
在引种和移栽前认真检疫 ,对病虫株进行处理后再
移栽 ,可避免或减轻病虫的危害。
4.2 物理防治
在蚧虫发生不多时 ,可人工摘除或刷子刷除 ,剪除
有虫枝并及时处理(烧毁)[ 5] 。
4.3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红点唇瓢虫 ,寄生性天敌红蜡蚧扁角跳小
蜂 、花翅跳小蜂等防治[ 3] 。
4.4 化学防治
注意观察 ,抓住若虫孵化期 ,此时虫体未泌蜡或泌
蜡较少 ,这时虫体抗药性差 ,药液易进入体内 ,是防治的
关键时期和最佳时期[ 4] 。可喷施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
如20%甲氰菊酯乳油 5 000 ~ 6 000倍 、2.5%溴氰菊酯
乳油2 500~ 3 500倍 、10%顺式氯氰菊酯乳油 2 000倍
液喷雾 ,还可用 40%乐果 1 000倍液喷雾 , 40%杀扑磷
1 000倍液喷雾[ 5] 。在成虫期 ,蜡质较厚 ,抗药性增强 ,
一般药液防治效果较差 ,可浇灌或根埋内吸杀虫剂。经
多次尝试 ,对比用药 ,找到一个对成虫杀灭效果较好的
配方:40%杀扑磷 1 000倍液+0.1%中性洗衣粉+40%
乐果1 000倍液(氧化乐果较好 ,但已被禁用)。对造形
树可先修剪再喷药 ,可以节约成本和劳力。
参考文献
[ 1]  韩召军.植物保护学通论[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
[ 2]  徐明慧 ,林绍光.花卉病虫害防治[M] .北京:金盾出版社 ,1994:5.
[ 3]  赵修复.害虫生物防治[M]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6.
[ 4]  冯天哲 ,于述.养花大全[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48-49.
[ 5]  傅玉兰.花卉学[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109.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