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猫眼草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与活性测定



全 文 :第 28卷 第 1期
2 0 1 1 年 1 月
沈 阳 药 科 大 学 学 报
JournalofShenyangPharmaceuticalUniversity
Vol.28  No.1
Jan.2011 p.25
收稿日期:2010-04-21
作者简介:李荣(1984-), 女(汉族), 新疆哈密人 , 硕士研究生 , E-maillirong 68@ 126.com;王乃利(1950-), 男(汉
族),辽宁沈阳人 , 教授 ,博士 , 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 , Tel.0755-26957800, E-mailwangnl@tsinghua-sz.org。
文章编号:1006-2858(2011)01-0025-05
猫眼草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与活性测定
李 荣1 , 王 珏 3 , 吴慧星1 , 李 玲 2 , 王乃利1
(1.沈阳药科大学 中药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16;
2.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深圳市创新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东 深圳 518057;
3.深圳市药品检验所 , 广东 深圳 518055)
摘要:目的 研究猫眼草(EuphorbialunulataBge.)全草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 以抗氧化活性为指
标 , 运用多种柱色谱等现代分离手段对体积分数 60%乙醇提取物进行活性追踪分离;根据理化性
质和谱学技术分析确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采用 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提取物 、各流份及分离得
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结果 从猫眼草体积分数 6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
层(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 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东莨菪素(scopoletin, 1)、异嗪皮啶(isofraxi-
din, 2)、金丝桃苷(hyperin, 3)、柚皮素-7-O-β-D-葡萄糖苷(narin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 4)、
quercetin-3-O-(6″-galoyl)-β-D-galactopyranoside(5)、quercetin-3-O-(2″-galloyl)-β-D-galactopyrano-
side(6)、槲皮素(quercetin, 7)、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api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 8)。
结论 化合物 1 ~ 5首次从猫眼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8首次从大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3、
5、6、 7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猫眼草;活性追踪分离;化学成分;结构鉴定;DPPH法
中图分类号:R914;R284.1   文献标志码:A
  猫眼草(EuphorbialunulataBge.)又名耳叶
大戟 、细叶猫眼草 ,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猫眼草的
全草。主要分布于我国河北 、内蒙古 、山西 、新疆 、
东北等地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微寒 ,味苦 ,有
毒。具有祛痰 、镇咳 、平喘 、拔毒止痒的功效[ 1] 。猫
眼草种子中的七叶内酯和猫眼草素有体外抑菌活
性 [ 2] 。目前国内外有关猫眼草化学成分研究报道
很少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猫眼草的植物资源探
索新的活性成分 ,作者以 DPPH法为抗氧化活性筛
选体系 ,采用活性追踪的分离方法对猫眼草体积分
数 60%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研究 ,以其中有效成
分为目标进行分离纯化 ,从中分离得到 8个化合
物。其中化合物 1 ~ 5为首次从猫眼草中分离得
到 ,化合物 8为首次从大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1 仪器与材料
BrukerEsquire2000质谱仪 (瑞士 Bruke公
司), BrukerAV-400核磁共振光谱仪(TMS为内
标 ,瑞士 Bruke公司),熔点测定仪(温度未校正 ,
日本 Yanaco公司),分析及制备型高效液相仪 、
UV-2401PC紫外光谱仪 (日本 Shimadzu公司),
FTIR-8400红外光谱仪(KBr压片 ,日本 Shimadzu
公司), JASCOP-1020旋光仪、SpectraMax340PC酶
标仪(美国 MolecularDevices公司)。
薄层色谱硅胶 GF254和柱色谱硅胶(青岛海洋
化工有限公司), SephadexLH-20(瑞士 Amer-
shamBiosciences工业有限公司),反相 ODS填料
(40 ~ 75 μm,德国 Merck有限公司), DPPH(美
国 Sigma公司)。
猫眼草药材采自四川阿坝地区 ,经四川大学
张浩教授鉴定为猫眼草 (Euphorbialunulata
Bge.)的干燥全草 。标本保存于深圳市创新中药
及天然药物研究中心 。
2 提取与分离
猫眼草全草 5 kg, 用 10倍量体积分数为
6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 3次 ,每次 2 h,减压浓
缩得到体积分数为 60%乙醇提取物(EtOH层)。
将体积分数为 60%乙醇提取物 500 g混悬于
10倍量的水中超声混匀 ,分别用等体积的乙酸乙
酯 、正丁醇萃取 3次 ,减压浓缩萃取液 ,分别得到
乙酸乙酯萃取物 85 g(EtOAc层)、正丁醇萃取物
DOI :10.14066/j.cnki.cn21-1349/r.2011.01.003
50 g(BuOH层)与水层(Water层)。对上述各层
进行活性测定 ,其中乙酸乙酯层显示出最强的活
性 ,即 100 mg·L-1时自由基清除率 86.9%(见图
1)。对乙酸乙酯层 85g进行分离 ,经硅胶柱色谱
用氯仿 -甲醇系统梯度洗脱得到 19个流份
(Fr.1 ~ Fr.19)。再次对上述各流份进行活性测
定 ,结果如图 2所示 , 活性成分集中在 Fr.9 ~
Fr.19。活性流份 Fr.10(1.5 g)经过 ODS中低压
柱色谱以及制备 HPLC纯化得到化合物 7
(37.2 mg);Fr.12(6.5 g)经过 ODS中低压柱色
谱和重结晶纯化得到化合物 8(1.4 mg);Fr.15
(3.1g)经过 ODS中低压柱色谱以及制备 HPLC
纯化得到化合物 4(23.2 mg);Fr.17(3.5 mg)经
过 ODS中低压柱色谱以及制备 HPLC纯化得到
化合物 3(10.2 mg)、5(27.3 mg)、6(14.6 mg)。
Fr.4(10.9 g)分别经过 SephadexLH-20柱色谱 、
ODS开放柱色谱以及制备 HPLC纯化得到化合
物 1(7.0 mg)、2(14.7 mg)。
Fig.1 RadicalscavengingactivityofEtOHextractEu-
phorbialunulataBge.;resveratrolwasusedasapositive
control
Fig.2 RadicalscavengingactivityfractionsofEuphorbia
lunulataBge.;resveratrolwasusedasapositivecontrol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 1:淡黄色针状结晶(甲醇), mp205 ~
207℃。紫外灯下显亮蓝色荧光 , FeCl3反应显墨
绿色 ,提示有酚羟基存在;异羟肟酸铁反应呈紫红
色 ,提示分子中有内酯结构 。 UV(MeOH)λmax
(lgε)/nm:344(3.80)、 295(3.59)、 253(3.66)、
227(4.06), 显示有氧取代苯环和 α-吡酮环。
ESI-MS(positiveandnegative)m/z:193 [ M +
H] +、191[ M-H] -,推测相对分子质量为 192。
1H-NMR(400 MHz, CDCl3)δ:6.26(1H, d, J=
9.5Hz, H-3)、7.59(1H, d, J=9.5Hz, H-4)、6.84
(1H, s, H-5)、6.92(1H, s, H-8)、 3.94(3H, s, 6-
OCH3)。 13C-NMR(100 MHz, CDCl3)δ:161.4
(C-2)、113.4(C-3)、143.2(C-4)、 107.6(C-5)、
144.1(C-6)、149.8(C-7)、103.2(C-8)、150.3(C-
9)、111.5(C-10)、56.4(6-OCH3)。以上数据与文
献 [ 3]中东莨菪素的波谱数据对照基本一致 ,故确
定化合物 1为东莨菪素(scopoletin)。
化合物 2:淡黄色针状结晶(甲醇), mp150 ~
152 ℃。 FeCl3反应显墨绿色 ,提示有酚羟基存
在;异羟肟酸铁反应呈紫红色 ,提示分子中有内酯
结构。 UV(MeOH)λmax(lgε)/nm:342(3.74)、
274(3.33)。 IRσmax(KBr)/cm-1:3 280、1 741、
1 585、 1 488、 1 274、 1 126、 964、 866、 760、 692。
ESI-MS(positive)m/z:245[ M+Na] +,推测化合
物相对分子质量为 222。 1H-NMR(400 MHz,
DMSO-d6)δ:6.20(1H, d, J=9.4 Hz, H-3)、7.89
(1H, d, J=9.4 Hz, H-4)、7.00(1H, s, H-5)、3.82
(3H, s, 6-OCH3)、 3.83 (3H, s, 8-OCH3 )。
13C-NMR(100 MHz, DMSO-d6)δ:160.8(C-2)、
111.6(C-3)、145.3(C-4)、104.8(C-5)、146.3(C-
6)、145.3(C-7)、135.2(C-8)、143.6(C-9)、110.0
(C-10)、56.8(6-OCH3)、61.0(8-OCH3)。以上数
据与文献 [ 4]中异嗪皮啶波谱数据对照基本一致 ,
故确定化合物 2为异嗪皮啶(isofraxidin)。
化合物 3:黄色粉末 , mp234.5 ~ 236.0 ℃,
[ α] 25D -12.7°(c=0.2, MeOH)。 FeCl3反应显墨
绿色 ,提示结构中有酚羟基存在;盐酸-镁粉反应
及 Molish反应显阳性 ,提示为黄酮苷类化合物。
UV(MeOH)λmax(lgε)/nm:361(402)、 256
(4.17)。 IRσmax(KBr)/cm-1:3 139、 1 656、
1 606、1 504、1 452、 1 203、1 078、995、795、 705、
652。ESI-MS(positive)m/z:487[ M+Na] +, 推
测化 合 物相 对 分子 质 量为 464。 1H-NMR
(400 MHz, DMSO-d6)δ:6.16(1H, brs, H-6)、
6.36(1H, brs, H-8)、7.54(1H, d, J=2.1 Hz, H-
2′)、6.80(1H, d, J=8.5 Hz, H-5′)、7.74(1H,
26 沈 阳 药 科 大 学 学 报 第 28卷 
dd, J=8.5、 2.1 Hz, H-6′)、 5.35(1H, d, J=
7.7Hz, Gal-1)。 13C-NMR(100MHz, DMSO-d6)
δ:156.5(C-2)、133.9(C-3)、177.7(C-4)、161.6
(C-5)、 99.5(C-6)、 165.9(C-7)、 94.1(C-8)、
156.9(C-9)、103.9(C-10)、122.3(C-1′)、116.4
(C-2′)、 145.4(C-3′)、 149.2(C-4′)、 115.7(C-
5′)、121.4(C-6′)、102.5(Gal-1)、71.7(Gal-2)、
73.7(Gal-3)、68.4(Gal-4)、 76.3(Gal-5)、 60.6
(Gal-6)。以上数据与文献 [ 5]中金丝桃苷波谱
数据对照基本一致 ,故确定化合物 3为金丝桃苷
(hyperin)。
化合物 4:黄色粉末 , mp168 ~ 170 ℃, [ α] 25D
-43.5°(c=0.5, MeOH)。 FeCl3反应显墨绿色 ,
提示结构中有酚羟基存在;盐酸 -镁粉反应显红
色 ,四氢硼钠反应显粉红色 , Molish反应显阳性 ,
提示化合物为二氢 黄酮苷类化 合物。 UV
(MeOH)λmax(lgε)/nm:282(4.42)。 ESI-MS
(positiveandnegative)m/z:457[ M+Na] +、435
[ M-H] -、271[ M-H-162] - ,推测化合物相对分子
质量为 434, 分子中可能含有一个六碳糖。
1H-NMR(400MHz, CD3OD)δ:5.42(1H, dd, J=
2.5、 13.0 Hz, H-2)、 2.79 (1H, dd, J=2.5、
16.8Hz, H-3a)、3.20(1H, dd, J=13.0、16.8 Hz,
H-3b)、6.23(1H, d, J=2.0 Hz, H-6)、6.25(1H,
d, J=2.0Hz, H-8)、7.40(2H, d, J=8.5 Hz, H-
2′、6′)、 6.90(2H, d, J=8.5 Hz, H-3′、 5′)、 5.01
(1H, d, J=11.5 Hz, Glc-1)、3.38 ~ 3.51(4H, m,
Glc-2 ~ Glc-5)、3.74(1H, m, Glc-6a)、3.91(1H,
brd, J=12.1 Hz, Glc-6b)。 13C-NMR(100 MHz,
CD3OD)δ:81.5(C-2)、44.9(C-3)、199.3(C-4)、
165.7(C-5)、98.8(C-6)、 167.8(C-7)、 97.7(C-
8)、165.4(C-9)、105.8(C-10)、 131.7(C-1′)、
129.9(C-2′、6′)、117.2(C-3′、5′)、159.9(C-4′)、
102.1(Glc-1)、75.5(Glc-2)、79.1(Glc-3)、71.9
(Glc-4)、78.6(Glc-5)、63.2(Glc-6)。以上数据
与文献 [ 6]中柚皮素-7-O-β-D-葡萄糖苷波谱数据
对照基本一致 ,故确定化合物 4为柚皮素-7-O-β-
D-葡 萄 糖 苷 (naringenin-7-O-β-D-glucopyrano-
side)。
化合物 5:黄色粉末 , mp220 ~ 222 ℃, [ α] 25D
+4.5°(c=0.1 , MeOH)。 FeCl3反应显墨绿色 ,
提示结构中有酚羟基存在;盐酸-镁粉反应及
Molish反应显阳性 ,提示为黄酮苷类化合物 。UV
(MeOH)λmax(lgε)/nm:356(4.01)、 257(4.3)。
IR σmax(KBr)/cm-1:3 307、1 679、 1 654、1 606、
1 556、1 496、1 359、 1 201、1 164、999、929、 871、
769、694、673。 ESI-MS(positive)m/z:639[ M +
Na] + , 推测 化合物 相对 分子 质量 为 616。
1H-NMR(400 MHz, DMSO-d6)δ:6.16(1H, d, J=
1.9Hz, H-6)、6.37(1H, d, J=1.9Hz, H-8)、7.52
(1H, d, J=2.3 Hz, H-2′)、6.80(1H, d, J=8.5
Hz, H-5′)、7.64(1H, dd, J=8.5、2.3 Hz, H-6′)、
5.34(1H, d, J=7.7 Hz, H-1″)、3.61(1H, m, H-
2″)、3.44(1H, m, H-3″)、3.73(1H, m, H-4″)、3.71
(1H, m, H-5″)、4.13(1H, m, H-6″a)、4.04(1H,
m, H-6″b)、6.86(2H, s, H-2 、6 )。13C-NMR(100
MHz, DMSO-d6)δ:156.3(C-2)、 133.5(C-3)、
177.2(C-4)、164.8(C-5)、98.9(C-6)、161.1(C-
7)、93.6(C-8)、156.3(C-9)、103.6(C-10)、120.9
(C-1′)、 115.9(C-2′)、 144.9(C-3′)、 148.7(C-
4′)、115.2(C-5′)、121.9(C-6′)、102.2(C-1″)、
71.0(C-2″)、72.8(C-3″)、67.8(C-4″)、72.4(C-
5″)、 62.8(C-6″)、 119.0(C-1 )、 108.6(C-2 、
6 )、145.5(C-3 、5 )、138.7(C-4 )、165.5(C=
O)。以上数据与文献 [ 7]中 quercetin-3-O-(6″-
galoyl)-β-D-galactopyranoside波谱数据对照基本
一致 ,故确定化合物 5为 quercetin-3-O-(6″-galoyl)-
β-D-galactopyranoside。
化合物 6:黄色粉末 , mp198 ~ 200 ℃, [ α] 25D
-119.2°(c=0.1, MeOH)。 FeCl3反应显墨绿
色 ,提示结构中有酚羟基存在;盐酸-镁粉反应及
Molish反应显阳性 ,提示为黄酮苷类化合物 。UV
(MeOH)λmax(lgε)/nm:357(3.95)、259(4.19)。
IRσmax(KBr)/cm-1:3 308、1 654、 1 604、1 497、
1 303、1 169、945、873、762。 ESI-MS(positiveand
negative)m/z:639[ M+Na] +、615[ M-H] -,推
测化 合 物相 对 分子 质 量为 616。 1H-NMR
(400MHz, DMSO-d6)δ:6.14(1H, d, J=1.8 Hz,
H-6)、6.35(1H, d, J=1.8Hz, H-8)、7.47(1H, d,
J=2.5 Hz, H-2′)、6.80(1H, d, J=8.5 Hz, H-
5′)、7.69(1H, dd, J=2.5、 8.5 Hz, H-6′)、 5.75
(1H, d, J=8.0 Hz, H-1″)、5.28(1H, dd, J=8.0、
9.6Hz, H-2″)、7.02(2H, s, H-2 、6″)。 13C-NMR
(100MHz, DMSO-d6)δ:155.8(C-2)、132.2(C-
3)、176.5(C-4)、160.7(C-5)、98.4(C-6)、164.9
(C-7)、93.1(C-8)、155.5(C-9)、103.1(C-10)、
120.4(C-1′)、115.1(C-2′)、144.5(C-3′)、148.2
(C-4′)、114.7(C-5′)、121.8(C-6′)、98.3(C-1″)、
27第 1期 李 荣等:猫眼草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与活性测定
72.2(C-2″)、70.8(C-3″)、67.8(C-4″)、75.5(C-
5″)、 59.6(C-6″)、 119.2(C-1 )、 108.5(C-2 、
6 )、145.0(C-3 、5 )、138.0(C-4 )、165.8(C=
O)。以上数据与文献 [ 8] quercetin-3-O-(2″-gal-
loyl)-β-D-galactopyranoside波谱数据对照基本一
致 ,故确定化合物 6为 quercetin-3-O-(2″-galoyl)-
β-D-galactopyranoside。
化合物 7:淡黄色粉末 , mp313.0 ~ 314.0 ℃。
FeCl3反应显墨绿色 ,提示结构中有酚羟基存在;
盐酸-镁粉反应显红色 , 提示为黄酮类化合物。
UV(MeOH)λmax(lgε)/nm:369 (4.09)、 255
(4.21)。 ESI-MS(positiveandnegative)m/z:325
[ M+Na] +、301[ M-H] -,推测化合物相对分子
质量为 302。 1H-NMR(400 MHz, DMSO-d6)δ:
6.18(1H, brs, H-6)、 6.41(1H, brs, H-8)、 7.67
(1H, brs, H-2′)、6.89(1H, d, J=8.3 Hz, H-5′)、
7.54(1H, d, J=8.3 Hz, H-6′)。 13C-NMR
(100MHz, DMSO-d6)δ:147.0(C-2)、135.9(C-
3)、176.0(C-4)、160.9(C-5)、98.4(C-6)、164.3
(C-7)、93.5(C-8)、156.3(C-9)、103.1(C-10)、
122.1(C-1′)、115.2(C-2′)、145.3(C-3′)、147.9
(C-4′)、115.8(C-5′)、120.1(C-6′)。以上数据与
文献 [ 9]中槲皮素波谱数据对照基本一致 ,故确
定化合物 7为槲皮素(quercetin)。
化合物 8:黄色粉末 , mp226 ~ 228 ℃, [ α] 25D
-16.8°(c=0.05, MeOH)。 FeCl3反应显墨绿
色 ,提示结构中有酚羟基存在;盐酸-镁粉反应及
Molish反应显阳性 , 提示为黄酮苷类化合物。
ESI-MS(positive)m/z:469 [ M +Na] +、 283
[ M-H-162] -,推测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 446,
分子 中 可 能 含 有 一 个 六 碳 糖 。 1H-NMR
(400MHz, DMSO-d6)δ:6.95(1H, s, H-3)、6.46
(1H, brs, H-6)、6.86(1H, brs, H-8)、8.06(2H, d,
J=8.9 Hz, H-2′、6′)、7.13(2H, d, J=8.9 Hz, H-
3′、 5′)、 5.06 (1H, d, J=7.0 Hz, Glc- 1)。
13C-NMR(100 MHz, DMSO-d6)δ:163.8(C-2)、
103.8(C-3)、182.0(C-4)、161.1(C-5)、99.6(C-
6)、163.0(C-7)、94.9(C-8)、157.0(C-9)、105.4
(C-10)、122.7(C-1′)、128.4(C-2′、6′)、114.6(C-
3′、5′)、162.5(C-4′)、99.9(Glc-1)、73.1(Glc-2)、
77.2(Glc-3)、69.6(Glc-4)、 76.4(Glc-5)、 60.6
(Glc-6)。以上数据与文献 [ 10]中芹菜素-7-O-β-
D-葡萄糖苷波谱数据对照基本一致 ,故确定化合
物 8为芹菜素 -7-O-β-D-葡萄糖苷 (apigenin-7-O-
β-D-glucopyranoside)。
4 抗氧化活性测定(DPPH法)
各单体化合物和阳性药均用 DMSO配成
0.1mol·L-1的原液 ,测试前用无水乙醇稀释成所
需浓度 。DPPH(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自由基
溶液于使用前用无水乙醇配成质量浓度为
0.2g·L-1 ,室温避光保存 。参照文献 [ 11 -12]
实验方法并加以改进 , 将不同浓度的供试溶液
40μL、无水乙醇 80 μL、 0.4 mol·L-1 HOAc-
NaOAc(pH值 5.5)缓冲溶液 40 μL和 DPPH自
由基溶液 40μL加入 96孔板各孔中 ,选择常用抗
氧化剂白藜芦醇作为阳性对照 。用时以不加
DPPH自由基的供试溶液各浓度作为对照以消除
供试品本身颜色对测试结果的干扰 ,并设 DPPH
自由基阴性对照 (以 40 μL无水乙醇代替供试
品),每组平行设 3个复孔。将 96孔板室温 、避光
放置 30 min后放入酶标仪中 ,振荡 5 s,测试其在
517nm处的吸光度(A)值 ,按如下公式计算供试
品的自由基清除率。
自由基清除率 =[ ADPPH, control-(Asample -
Asample, control)] /ADPPH, control×100%。
其中:ADPPH, control为 DPPH自由基阴性对照组
A值的平均值;Asample为样品组 A值的平均值;
Asample, control为样品乙醇对照组 A值的平均值 。
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测定其各浓度的活性 ,
并得到 IC50值 。选用强抗氧化物白藜芦醇 (res-
veratrol)作为阳性对照物。如表 1所示 ,化合物
3, 5, 6, 7显示出比对照物白藜芦醇更强的抗氧化
活性。对比各化合物之间的结构 -活性关系 ,发
现黄酮类化合物(3, 5, 6, 7)显示较强活性。黄酮
类化合物中 ,没食子酰基黄酮苷(5, 6)活性强于
其本身黄酮苷(4),更强于其本身的黄酮苷元(7),
提示没食子酰基对于活性的增强起一定作用。
Table1 Radicalscavengingactivity(IC50)ofisolatedcompoundsfromEuphorbialunulataBge., withresveratrolasa
positivecontrol
Compound Resveratrol 1 2 3 4 5 6 7 8
c(IC50)/(μmol·L-1) 63.67 >100 >100 19.23 >100 13.24 13.36 26.48 >100
28 沈 阳 药 科 大 学 学 报 第 28卷 
参考文献:
[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 [ M] .上海: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77:2207.
[ 2] 陈学文.猫眼草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 J] .宁夏农林科
技 , 2005(5):19.
[ 3] VASCONCELOSJMJ, SILVAAMS, CAVALEI-
ROJAS.ChromonesandflavanonesfromArtemisia
campestrissubsp.maritima[ J] .Phytochemistry, 1998,
49(5):1421-1424.
[ 4] EMIO, TETSUYAH, TAKAMITSUM, etal.Anal-
gesiccomponentsofSaposhnikoviaroot(Sposhnikovia
divaricata)[ J] .Chem Pharm Bul, 2001, 49(2):
154-160.
[ 5] 周娟 ,胡英杰 , 肖敏勋 , 等.贯叶金丝桃苷的黄酮类
成分研究 [ 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6, 23(5):
416-418.
[ 6] SHENGMINS, KARENL, WOO-SIKJ.Antioxida-
tivephenoliccompoundsisolatedfromAlmondSkins
(PrunusamygdalusBatsch)[ J] .JournalofAgricul-
turalandFoodChemistry, 2002, 50(8):2459-2463.
[ 7] SHIGETOSHIK, YASUSHIT, NYEINN, etal.Con-
stituentsoftheleavesofWoodfordiafruticosaKURZ.
I.Isolation, structure, andprotonandCarbon-13nucle-
armagneticresonancesignalassignmentsofWoodfru-
ticosin(WoodfordinC), aninhibitorofdeoxyribonu-
cleicacidTopoisomeraseⅡ [ J] .ChemPharmBul,
1990, 38(10):2687-2697.
[ 8] HYOUNGJK, EUN-RHANW, CHA-GYUNS, et
al.AnewflavonolglycosidegallateesterfromAcer
okamotoanumanditsinhibiroryactivityagainst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1(HIV-1)integrase[ J] .JNat
Prod, 1998, 61(1):145-148.
[ 9] 林天乐 ,严宝珍 , 胡高飞 , 等.由槐米中提取槲皮素
的光谱学表征 [ J] .光谱实验室 , 2006, 23(3):431 -
434.
[ 10] 张现涛 , 殷志琦 , 叶文才 , 等.梓木草的化学成分
[ J] .中国天然药物 , 2005, 3(6):357-358.
[ 11] 路瑞利 , 胡丰林 ,许成林.一些单子叶木本植物鲜叶
提取物清除 DPPH自由基活性初探 [ J] .生物学杂
志 , 2003, 20(6):37-39.
[ 12] BLOISM S.Antioxidantdeterminationsbytheuseof
astablefreeradical[ J] .Nature, 1958, 181:1199 -
1200.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andactivitydeterminationon
antioxidativecomponentsfromwholeplantofEuphorbia
lunulataBge.
LIRong1 , WANGJue3 , WUHui-xing1 , LILing2 , WANGNai-li1
(1.SchoolofTraditionalChineseMateriaMedica, ShenyangPharmaceuticalUniversity, Shenyang110016,
China;2.KeyLabforNewDrugsResearchofTCM., ShenzhenResearchInstituteofTsinghuaUniversity,
Shenzhen518057, China;3.ShenzhenInstituteforDrugControl, Shenzhen518057 ,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ntioxidativeconstituentsofthewholeplantofEuphorbialunulataBge.
MethodsActivity-guided-isolationwasperformedinthisstudy.Compoundswereisolatedthroughvarious
chromatographicmethodsandelucidatedfromspectroscopicdata.DPPHradicalscavengingassaywasused
toevaluatetheantioxidativeactivityoffractionsandcompounds.ResultsEightcompoundswereobtained
andidentifiedfromEuphorbialunulataBge.asscoposltin(1), isofraxidin(2), hyperin(3), naringenin-7-O-
β-D-glucopyranoside(4), quercetin-3-O-(6″-galoyl)-β-D-galactopyranoside(5), quercetin-3-O-(2″-gal-
loyl)-β-D-galactopyranoside(6), quercetin(7), api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8).ConclusionsCom-
pounds1-5 areisolatedfromEuphorbialunulataBge.forthefirsttime.Compound8 isisolatedfromEu-
phorbiagenusforthefirsttime.Compounds3, 5, 6 and7 showstrongantioxidativeactivity.
Keywords:EuphorbialunulataBge.;activity-guided-isolation;chemicalconstituent;structureidentifica-
tion;DPPHassay
29第 1期 李 荣等:猫眼草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与活性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