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梧桐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全 文 :书梧桐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杨彩霞,刘 宁,苏小龙,魏 斌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 [目的]研究梧桐花挥发油化学成分,为梧桐属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 GC-MS
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 2种提取方法所得的梧桐花挥发油提取物中共鉴定出 6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 96. 78%。梧
桐花挥发油能为某些药物和精细化工提供原料。[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梧桐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关键词 梧桐花;挥发油;GC-MS联用;化学成分
中图分类号 S684;Q946. 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2012)12 -07087 -02
Study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Essential Oil from Firmiana platanifolia (L. F)
YANG Cai-xia et al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Gansu,Lanzhou,730070)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essential oil from Firmiana platanifolia(L. F)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m-
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F. platanifolia resources.[Method]By using steam distillation and organic solvent method,essential oil was extracted,
and its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analyzed by capillary GC-MS.[Result]A total of 60 kinds of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accounting for
96. 78% of the total amount of essential oil. The F. platanifolia essential oil was expected to be the raw materials of some drugs and fine chemi-
cals.[Conclusion]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rapid,which is suitable for studying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F. platanifolia.
Key words Firmiana platanifolia (L. F);Essential oil;GC-MS;Chemical constituents
作者简介 杨彩霞(1971 -) ,女,甘肃永登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
士,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E-mail:jltycx@ 126. com。
收稿日期 2012-01-19
梧桐(Firmiana simplex)又名青桐,属梧桐科(Sterculiace-
ae)落叶乔木,在我国有广泛栽种。其根、皮、叶和花等都具
有一定的药用价值[1]。梧桐子性味甘平无毒,顺气,润胃[2],
并有止血作用[3];梧桐花能清热解毒和治火烫伤[4]。目前,
国内对梧桐子、叶和花粉的药理作用均有研究[5],但关于梧
桐花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鲜有报道。试验对采自西北
师范大学校内的梧桐花进行了分析鉴定,并首次报道其挥发
性化学成分,以期为梧桐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试验
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研究对象。梧桐花,来自西北师范大学校内,置于阴
凉通风处阴干。
1. 1. 2 主要仪器。HP-5988A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购自
美国惠普仪器公司。
1. 1. 3 主要试剂。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市售。
1. 2 方法
1. 2. 1 色谱条件。RTX25MS SE-54 石英毛细管柱(0. 325
mm ×50 m,0. 25 μm) ;初始温度为 80 ℃,终止温度 270 ℃,
升温速率为 3 ℃ /min;载气为He,进样量为 0. 2 μl,采用不分
流方式进样,载气流速为 20 ml /min;进样口温度为 250 ℃。
1. 2. 2 质谱条件。电离方式为 EI;电子能量为 70 eV;离子
源温度为250 ℃;扫描范围为35 ~400 amu;时间为3 ~5 min。
1. 2. 3 精油的提取。
1. 2. 3. 1 样品的水蒸气蒸馏提取。称取 150. 00 g 干燥粉碎
的梧桐花粉末样品,置于 1 000 ml 的圆底烧瓶中,加适量浓
度 15% NaCl溶液,浸泡过夜后,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蒸馏,
得 100 ml溶液,再用石油醚溶液按 1∶1(V /V)萃取 3 次,有机
层蒸馏后得黄色透明具有特殊浓郁气味的油状液体 A。
1. 2. 3. 2 样品的常压回流提取。称取 150. 00 g 干燥粉碎的
梧桐花粉末样品,置于 1 000 ml 的圆底烧瓶中,加适量石油
醚,常压回流 4 h后,浓缩石油醚,取上层黄色透明具有特殊
浓郁气味的油状液体 B。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 GC-MS法对 A和 B进行了分析,分别分离出 37和
23种成分。经气相色谱处理,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组
分的相对含量。并用 GC-MS 进行总离子流色谱检测,所得
质谱图经计算机质谱数据库检索,结合文献检索确定了其挥
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梧桐花挥发油的化学
成分主要是烷烃、芳香族、醇、酯等化合物。
图 1 梧桐花挥发油 A的总离子流图谱
图 2 梧桐花挥发油 B的总离子流图谱
由表 1可知,从挥发油 A中鉴定的化学成分含量较高的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2,40(12):7087 - 7088,7094 责任编辑 石金友 责任校对 李岩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2.12.193
为二十一烷(10. 22%)、2,6,10,14-四甲基 16 烷(11. 01%)、
二十四烷(9. 29%)和 17-三十五碳烯(8. 329)等。由表 2 可
知,从挥发油 B 中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含量较高的为(E,E,
E)-3,7,11,16-四甲基-2,6,10,14-四烯-1-十六醇(10. 96%)、
二十一烷(15. 41%)、二十八烷(10. 22%)、四十四烷
(11. 03%)和 9-己基十七烷(10. 56%)。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精油主要成分以烷烃为
表 1 梧桐花挥发油 A的化学成分
序号 化合物的名称 分子量 分子式 保留时间 相对含量∥%
1 甲基环戊烷 84 C6H12 5. 09 5. 47
2 2,2-二乙氧基丙烷 132 C7H16O2 6. 70 0. 28
3 血卟啉 598 C34H38N4O6 7. 67 1. 03
4 紫杉紫素 562 C40H50O2 7. 83 0. 53
5 9-乙基十七烷 324 C23H48 12. 61 0. 28
6 2,4,4,6-四甲基-6-苯基庚烷 232 C17H28 14. 13 0. 63
7 2,4-二苯基-4甲基-2(E)-戊烯 236 C18H20 15. 09 2. 37
8 1,1'-二(3,3-二甲基-1-丁烯)苯 236 C18H20 16. 26 3. 17
9 二十烷 282 C20H42 17. 03 1. 06
10 3-乙酸基-7,8-环羊毛甾基-11醇 502 C32H54O4 17. 29 0. 81
11 (Z,Z)-1,1'-二(1,2-乙基双氧)-9-十八碳烯 562 C38H74O2 17. 65 2. 01
12 二十二烷 310 C22H46 18. 91 4. 91
13 (Z,Z)-9-十六碳烯酸-9十八碳烯酯 504 C34H64O2 19. 88 5. 15
14 二十一烷 296 C21H44 19. 96 11. 29
15 3,6,8,8,10a-五甲基 -十氢化-2,7,9,10-四乙酰基氧-1b,4a-环氧基-2H-[3,4]-环五二烯
基-[8,9]-环丙基-[1,2-b]环十一基 -环氧基-5(1aH)-酮
550 C28H38O11 20. 75 1. 06
16 2,6,10,14-四甲基十六烷 282 C20H42 23. 26 11. 01
17 四十四烷 618 C44H90 24. 79 6. 49
18 17-乙酰基-4,4,10,13-四甲基-7氧代-2,3,4,7,8,9,10,11,12,13,14,15,16,17-十四氢化-
1H-3-环戊二烯并菲基 -乙酸乙酯 416
C25H36O5 25. 03 1. 17
19 3-羟基-4,4,10,13,-四甲基-7-氧代-2,3,4,7,8,9,10,11,12,13,14,15,16,17-十四氢化-1H-
环五二烯并菲基-17-醇 -乙酸 374
C23H34O4 25. 23 0. 89
20 5-(2,4-二硝基苯酯)亚肼基-2-莰酮 346 C16H18N4O5 25. 32 1. 08
21 7-二乙酸基-4b-甲基-2-氧代 -菲烷基-1-丙腈 389 C22H31NO5 26. 41 2. 74
22 二十五烷 352 C25H52 26. 93 2. 82
23 二十四烷 338 C24H50 27. 88 9. 29
24 2,4-二(1-甲基-1苯基乙基)苯酚 330 C24H26O 28. 10 1. 54
25 17-三十五碳烯 390 C35H70 28. 88 8. 32
26 1-二十六碳醇 382 C26H54O 29. 60 0. 32
27 三十烷 422 C30H62 30. 85 0. 41
28 硬脂酸 284 C18H36O2 31. 52 6. 25
29 芥酸酰胺 337 C37H58O8 31. 60 0. 41
30 二十六烷 366 C26H54 31. 75 1. 92
31 二十八烷 394 C28H58 32. 87 3. 92
32 9-丁基二十二烷 366 C26H54 32. 96 0. 95
33 1,5-二溴五十四烷 914 C54H108Br2 33. 12 0. 06
34 3-乙基-5-(2-乙基丁基)十八烷 366 C26H54 34. 47 0. 35
35 二十七烷 380 C27H56 35. 88 1. 57
36 (Z,Z,Z)-9,12,15-十八碳三烯-(2,3-二[(三甲基硅基)氧]丙基酯 496 C27H52O4Si2 36. 29 2. 41
37 二十九烷 408 C29H60 36. 84 5. 30
表 2 梧桐花挥发油 B的化学成分
序号 化合物的名称 分子量 分子式 保留时间 相对含量∥%
1 甲基环戊烷 84 C6H12 4. 78 0. 18
2 2-氯己烷 120 C6H13Cl 5. 43 0. 27
3 环己烷 84 C6H12 7. 00 0. 09
4 1-氟代毛喉萜 427 C22H33FO7 12. 93 1. 01
5 10-乙酰基-2-羟基-1,2,6a,6b,9,9,12a-七甲基-1,3,4,5,6,6a,6b,7,8,8a,9,10,11,12,12a,
12b,13,14b-十八氢化-2H-芘-4a-羧酸甲酯
528 C33H52O5 14. 97 0. 89
6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278 C16H22O4 16. 01 2. 43
7 1,2-苯二甲酸丁基环己基酯 304 C18H24O4 17. 07 0. 45
9 三十一烷 436 C31H64 17. 27 4. 08
10 (E,E,E)-3,7,11,16-四甲基-2,6,10,14-四烯-1-十六醇 290 C20H34O 17. 55 10. 96
11 二十一烷 296 C21H44 19. 99 15. 41
12 3-乙基-5-(2-乙基丁基)十八烷 366 C26H54 20. 13 3. 21
13 二十八烷 394 C28H58 22. 98 10. 22
14 4a,7,7,10a-四甲基-十二氢化-苯并烯-3-酮 264 C17H28O2 24. 19 0. 10
15 3-甲基-5-(7a-异丙烯基-4,5-二甲基-4-八氢茚基)2-戊烯醛 288 C20H32O 25. 12 0. 10
16 11-奎基-二十四烷 478 C34H70 26. 78 0. 12
17 四十四烷 618 C44H90 27. 91 11. 03
18 (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2,3-二[(三甲基硅基氧) ]丙酯 496 C27H52O4Si2 28. 19 0. 01
19 1-单甘油亚油酸二甲基硅醚 498 C27H54O4Si2 31. 56 0. 11
20 二十五烷 352 C25H52 32. 73 0. 41
21 9-己基十七烷 380 C23H48 36. 36 10. 54
22 二十七烷 380 C27H56 37. 35 0. 76
23 二十九烷 408 C29H60 39. 21 0. 58
(下转第 7094页)
8807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年
浓度)的变化,测量时以 506 nm波长激发得到 526 nm 荧光
强度即可。
1. 2. 6 数据统计。膜电位用流式图谱峰值对应横坐标数值
来定义,数据进行 t检验,P <0. 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 1 Res 对 HA-VSMC细胞膜电位的影响 由图 1 可知,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es处理之后,荧光强度显著增大(P <
0. 05) ,其中 0. 6 mmol /L Res处理后细胞的荧光强度比 0. 3
mmol /L Res处理的稍强,说明 Res对细胞膜电位的影响与其
浓度相关。
注:* 为 P <0. 05。
图 1 Res 对 DiBAC4(3)标记 HA-VSMC细胞荧光强度的影响
2. 2 Res 对 HA-VSMC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经 Res处
理的各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内的荧光强度变化见图 2。由图
2可知,Res处理后HA-VSMC胞内 Ca2 +荧光值较未经Res处
理的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强(P <0. 05) ,其中 0. 6 mmol /L组的
注:* 为 P <0. 05。
图 2 Res 对 Fluo-3-AM标记 HA-VSMC细胞荧光强度的影响
荧光强度较 0. 3 mmol /L组强,说明 Res对 HA-VSMC胞内钙
离子浓度的影响与其浓度相关。
3 结论与讨论
平滑肌细胞膜电位水平与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 [Ca2 +]i)是影响平滑肌细胞舒缩活动的重要因素,膜电位
的细小波动就可对其舒缩产生影响,而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主
要是通过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来实现的。
膜电位荧光探针可无损伤地测定不同大小的细胞、细胞
器的膜电位。试验选用的 DiBAC4(3)染料是一种特异性较
好的膜电位敏感染料,是通过电位依赖性跨膜探针重新跨膜
分布对膜电位的变化作出反应,其可在电位变化的数秒至数
分钟之内使荧光强度的改变超过 80%,从而容易检测[4]。试
验中 Res作用后,导致细胞摄取阴离子性的 DiBAC4(3)增
多,使之与细胞内成分结合,引起细胞内荧光值明显上升。
目前流式细胞术测量细胞内钙的荧光探针主要有 5种,
分别为 Quin-2、Indo-1、Fura-2、Fluo-3 和 Rhod-2,他们都是钙
螯合剂的衍生物,有较高的分子量并对钙有较高的特异性亲
和力。这些荧光染料本身不能透过细胞质膜进入细胞内,将
他们接一个乙酰甲酯后,便可导入细胞中,经细胞内的非特
异性酯酶水解该酯键,释放出染料分子。Fluo-3 的优点是能
用可见光激发,当染料与钙结合后的荧光强度是自由染料的
64 倍,所以信噪比大。在目前的荧光染料中,其性能最优,应
用最多。由于钙离子荧光指示剂性能的不断完善,兼之有
FCM技术的配合,使得细胞内钙离子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的测
定更加完善[4]。试验利用 FCM技术检测了 Res作用后 HA-
VSMC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情况,发现 Res作用后细胞内的
钙离子浓度上升,该作用可能与 Res防治血管性疾病有关。
参考文献
[1]马超,郝青南,马兵钢,等.白藜芦醇的药理功能及分离检测研究进展
[J].北方园艺,2008(4):61 -65.
[2]JEPRAS R I,CARTER J,PEARSON S C,et al. Development of a Robust
Flow Cytometric Assay for Determining Numbers of Viable Bacteria[J].
Appl Environ Microbiol,1995,61(7):2696 -2701.
[3]EISUKE O,LUMI C,KAORI K,et al.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of the
H2O2-induced increase in intracellular Ca
2 + concentration of rat thymo-
cytes[J]. Jpn J Pharmaco,1996,71(4):273 -280.
[4]陈建庭,谭小云,杨春露,等.脉冲电磁场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复合培
养体系中成骨细胞膜电位及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
杂志,2004,8(5):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870 -872.
(上接第 7088页)
主。用水蒸气蒸馏方法,比直接用石油醚萃取得到的成分
多,并从中检出了血卟啉和紫杉紫素。近些年来,不少学者
对这两种化合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血卟啉主要用来治
疗恶性肿瘤[6 -8]等;紫杉紫素对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
的抑制作用[9]。因此,研究梧桐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旨在
为开发和利用梧桐花的药用价值和工业价值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编辑委员会,中药大辞典[K].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6:1982 -1983.
[2]刘宝华,张爱军,田顺华.梧桐的临床应用[J].中医药信息,2005(1):
24.
[3]邱培伦,王美纳,邓秀玲,等.梧桐子止血作用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
临床,1985(6):134.
[4]王伟珍.梧桐花治疗水肿30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3,8:
20 -21.
[5]丁绪亮,李尔广,石彩雨.梧桐花化学成分的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1986(4):251,305.
[6]马燕佩,李波,于晓萍,等.喉癌手术应用血卟啉光敏及热疗的护理
[J].中华护理杂志,1993,9:543 -544.
[7]卢志达.激光 -血卟啉诊治恶性肿瘤的研究(摘要) [J].北京医学,
1982(4):256 -256.
[8]刘全宏,王仲会,袁仕取,等.超声激活血卟啉对 S180瘤细胞杀伤作用
的观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4):86 -87.
[9]余振,黄书岚,陈健,等.天然红心鸭蛋紫杉紫素对人胶质瘤细胞增殖、
凋亡的干预作用[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5):568 -570.
4907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