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正确认识沙地和沙漠
———浑善达克沙地桑根达来地段植被调查
潘高娃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 010011)
摘要: 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桑根达来地段 1km2 范围的详细调查,发现 204 种维管植物,35 个群系。与同属典
型草原地带相同地段乌力雅斯太草原,只有 11 个群系。沙地是最好的冬季牧场,是干旱区的地下水库。相关资
料显示,我国沙漠和沙地目前比较稳定,不像是某些媒体所说的在强烈扩大。另外,沙漠和沙地不是沙尘源。因
此,不得不审视我们对沙地和沙漠的错误看法。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群落;分布特征;多样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Q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672X(2015)01 - 0005 - 08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sand and the desert
- - SangGenDaLai section vegetation investigation in HunShanDaKe sand
Pan Gaowa
(Inner Mongoli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Hohhot 010011)
Abstract:The desert and sandy land area is 81 square kilometers,second only to Australia and Saudi Arabia,the world third. our
country belongs to the quaternary temperate desert ,differents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s tropical,subtropical deserts. Desert and sandy
land,is the important ecosystem especially in arid areas. It is the underground reservoirs of arid zone,the best place for performance of
biodiversity . There are 204 species of vascular plants,35 formation on the ground of only 1 square kilometers in Inner Mongolia Hun-
ShanDaKe sand.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plants under special state protection,such as Populus euphratica,Haloxylon ammodendron,Cis-
taeche desserticola,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and so on,there are the important forage crops,such as Caragana korshinskii,Hedysarum
scoparium etc.,and the valuable psammophyte and bactrian camel and the other animals in China's desert areas. Its ecological system is su-
perior to the zonal desert and grassland. Isn't desert and sand dust source,is the ecological barrier. At the same time,the desert and the sand
is very fragile,must treat,not easy to change,plant trees green,inappropriate artificialization. we must change the wrong views of the desert
and sandy land about pursuit of sand industry,grass industry one - sidedly. In fact ,nomadic is the most effective and most sustainable way
of operating.
Key words:HunShanDaKe sand;Phytoecommunity;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Diversity analysis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最多的国家之一,其总面积
(含沙地),据作者钟德才[1]的最新量算,较确切的数
据为 81 万 km2,仅次于澳大利亚和沙特阿拉伯,名列
世界第三。沙漠和沙地,都是由沙粒组成。其中沙
漠,在空间上,流动、半流动沙丘为主,位于荒漠区,分
别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
沙漠、腾格里沙漠、柴达木沙漠、库姆塔格沙漠、乌兰
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总面积达 59 万 km2 左右;而
沙地,在空间上,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位于草原区,
分别有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呼伦
贝尔沙地,我国沙地面积约为 21 万 km2。世界沙漠主
要位于亚热带、热带,由于亚热带高压造成干旱环境,
形成地带性沙漠,如北非撒哈拉、澳大利亚、北美南美
等地的沙漠。我国在第三纪也曾有红色沙漠分布,主
要位于长江中、下游。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改变了
大气环流,我国南方形成了最湿润的气候,红色沙漠
消失。由于青藏高原的阻挡,形成季风气候,我国西
北、中亚逐渐干旱,于第四纪形成第四纪温带黄色沙
漠。
—5—
正确认识沙地和沙漠———浑善达克沙地桑根达来地段植被调查 潘高娃
我国近 50 年来沙漠和沙地总体演变速度比较缓
慢,约有 92%几乎无明显变化,只有 8%的沙漠(6 万
km2 左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逆转、活化或缩小,平均
年演变速率只有 0. 2%[1]。
1 调查地区地理条件及其地带性
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中东部,地
理位置于东经 112°22 ~ 117°57,北纬 41°56 ~ 44°
24,面积 32149. 53km2,海拔高度 1050 ~ 1300m,气温
35℃ ~ 35℃,东部降水 350 ~ 400mm、西部降水 100 ~
200mm。西部沙丘较低,较平缓;中部丘高,沙丘密度
小、丘间低地开阔,东部地形起伏较大,沙丘密度较
大、丘间低地更迭起伏。沙地边缘有小叶锦鸡儿(Ca-
ragana microphylla)过渡带,沙地植被一般优于地带性
植被。
图 1 调查样地地形示意图
Fig. 1 Sample survey to terrain map
调查样地位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中部桑根达
来地段,地理位置为北纬 41°56 ~ 43°11,东经 115°
00 ~ 116° 42,属于典型草原地带的沙地,面积为
1km2,组成坨甸植被复合体[2]。由新月型沙丘和新月
形沙丘链在西风作用下形成沙垄;沙垄由沙脊、沙垄
阴坡、沙垄阳坡、迎风坡、落沙坡、风蚀穴组成。沙垄
间低地叫甸子,依水分作用环形分布,水面、沼泽、草
甸(调查区缺乏水面)。坨甸间为波状沙平地,植被各
就其位。
2013 年 8 月,进行了植物群落学调查,其中草本
植物群落做 1m2 的样方,乔、灌木群落做 10m ×10m的
样方,共取得 38 个样方数据,其中乔、灌木样方 12 个,
其它是半灌木和草本样方。调查时记录每个样方的
植被总盖度及样方内各植物的分盖度和高度,求出重
要值。
2 植物区系特征
调查样地内植物有 41 科 133 属 204 种,其中大科
植物有菊科、禾本科、豆科、蔷薇科等科,共有 144 种,
占 70. 60%;有 16 科各仅 1 属含 1 种植物。最大属是
蒿属,含 12 种植物;其次是委凌菜属和葱属,各含 8 种
植物;早熟禾属和苔草属,各含 5 种;柳属、唐松草属和
黄芪属,各含 4 种;蓼属、藜属、鸢尾属,各含 3 种;有
23 个属,各含 2 种;只含一种的属,有 99 属。
3 植物群落特征
调查样地地处典型草原地带的沙地,有沙地榆树
(Ulmus pumila)疏林的分布,由 35 个群系构成。
3. 1 植物群落分布
3. 1. 1 坨
1.沙脊:小黄柳(Salix Gordeivii)群落、沙地雀麦
(Bromus ircutensis)群落和沙竹(Psammochloa villosa)
群落。
2. 落沙坡:叉分蓼(Polygonum divaricatum)群落。
3.沙垄阳坡:褐沙蒿(Artemisia intramongolica)、展
枝唐松草(Thalictrum squarrosum)、沙芦草(Agropyron
mongolicum)、砂蓝刺头(Echinops gmelinii)群落。
4.沙垄阴坡:榆树林、耧斗叶绣线菊(Spiraea aqui-
legifolia)群落。
5.沙平地:黄蒿(Artemisia scoparia)、大仔蒿(Ar-
temisia sieversiana)、泽蒿(Artemisia palusrtis)、小白蒿
(Artemisia frigida)、菭草(Koeleria cristata)、克氏针茅
(Stipa krylovii)、米氏冰草(Agropyron michnoi)群落。
6.风蚀穴
底部:小黄柳灌丛;上缘:叉分蓼群落、小叶锦鸡
儿灌丛、窄叶蓝盆花(Scabiosa comosa)群落;下缘:百
里香 (Thymus mongolicus)群落;阴坡:木岩黄芪
(Hedysarum fruticosum var. lignosum)群落。
3. 1. 2 甸子
甸子:柴桦(Betula fruticosa)灌丛、小红柳(Salix
microsthachya)灌丛、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jos)草
甸、赖草(Leymus secalinus)草甸、山葱(Allium senes-
cens)群落、野韭(Allium ramosum)群落、无芒雀麦
(Bromus inervis)草甸、狭叶青蒿(Artemisia dracancu-
lus)群落、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群落和披针
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a)群落。
—6—
环境与发展 第 27 卷 第 1 期 2015 年 2 月
表 1 浑善达克沙地桑根达来地段植物科属种表
Tab. 1 SangGenDaLai section plant plots table in HunShanDaKe sand
序号 科 属数(个) 种数(个) 序号 科 属数(个) 种数(个)
1 杨柳科 1 4 22 龙胆科 1 1
2 桦木科 1 1 23 萝藦科 1 1
3 榆科 1 1 24 旋花 2 2
4 桑科 1 1 25 花忍科 1 1
5 荨麻科 1 1 26 紫草科 3 3
6 檀香科 1 1 27 唇形科 4 4
7 蓼科 3 5 28 玄参科 5 5
8 藜科 7 12 29 列当科 1 1
9 苋科 1 1 30 车前科 1 2
10 石竹科 3 4 31 茜草科 2 2
11 毛茛科 5 8 32 败酱科 1 1
12 十字花科 3 4 33 川续断科 1 1
13 景天科 2 3 34 桔梗科 1 2
14 虎耳草科 2 2 35 菊科 23 38
15 蔷薇科 7 14 36 芝菜科 1 1
16 豆科 10 15 37 禾本科 19 32
17 牻牛儿苗科 2 2 38 莎草科 1 5
18 亚麻科 1 1 39 灯芯草科 1 1
19 伞形科 4 4 40 百合科 3 10
20 报春花科 3 3 41 鸢尾科 1 13
21 兰雪科 1 1 133 204
表 2 浑善达克沙地桑根达来地段植物大科顺序表
Tab. 2 SangGenDaLai section plant large families of order list in HunShanDaKe sand
科 属数 种数 科 属数 种数
1 菊科 23 38 6 百合科 3 10
2 禾本科 19 32 7 毛茛科 5 8
3 豆科 10 15 8 玄参科 5 5
4 蔷薇科 7 14 9 蓼科 3 5
5 藜科 7 12 10 莎草科 1 5
表 3 浑善达克沙地桑根达来地段植物大属顺序表
Tab. 3 SangGenDaLai section plant plants large order list in HunShanDaKe sand
含种数 属数 种数 属名
12 1 12 蒿属
8 2 16 委凌菜属、葱属
5 2 10 早熟禾属、苔草属
4 3 12 柳属、唐松草属、黄芪属
3 3 9 蓼属、藜属、鸢尾属
2 23 46
1 99 99
133 204
—7—
正确认识沙地和沙漠———浑善达克沙地桑根达来地段植被调查 潘高娃
表 4 浑善达克沙地桑根达来地段植物群落类型表
Tab. 4 SangGenDaLai section plant plant community types table in HunShanDaKe sand
植物群落类型 植物群落类型
阔叶林 ㈥沙地一、二年生草本草原
Ⅰ夏绿阔叶林(植被型) 18.泽蒿群落
一、典型夏绿阔叶林 19.虫实群落
㈠夏绿阔叶旱生、旱中生林 20.黄蒿群落
1.榆树林(群系) 21.大仔蒿群落
灌丛和半灌木丛 五、退化草原
Ⅱ夏绿阔叶灌丛 ㈦半灌木退化草原
二、温性夏绿阔叶灌丛 22.冷蒿草原
㈡沙地夏绿阔叶灌丛 23.百里香草原
2. 耧斗叶绣线菊灌丛 ㈧多年生草本草原
3.小叶锦鸡儿灌丛 24.糙隐子草草原
4.小黄柳灌丛 ㈨一年生草本草原
㈢沙地半灌木丛 25.黄蒿群落(重复)
5.木岩黄芪半灌木丛 26.虫实群落(重复)
6.褐沙蒿半灌木丛 Ⅳ草甸
Ⅲ草原 六、温性草甸
三、典型草原 ㈩禾草草甸
㈣中温性典型草原 27.无芒雀麦草甸
7.克氏针茅草原 28.拂子茅草原
8.羊草草原 (十一)杂类草草甸
9. 菭草草原 29.狭叶青蒿草原
四、沙地草原 30.二色补血草群落
㈤沙地多年生草本草原 31.野韭群落
10.叉分蓼草原 (十二)盐化草甸
11.米氏冰草草原 32.赖草草甸
12.沙竹草原 33.披针叶黄华草甸
13.沙芦草草原 Ⅴ沼泽
14.山葱草原 七、木本沼泽
15.沙地雀麦草元 34.柴桦沼泽
16.展枝唐松草草原 35.小红柳沼泽
17.砂蓝刺头草原
3. 2 典型群落描述
3. 2. 1 柴桦灌丛
在柴桦灌丛 10 × 10m2 样方内,柴桦高度为
400cm、幅度为 300cm,郁闭度达 70%,其它出现的木
本植物有小红柳、越桔柳(Salix myrtilloides)、筐柳
(Salix linearistipularis)、耧斗叶绣线菊等 4 种植物;样
内出现的草本植物有山莴苣(Lagedium sibiricum)、长
柱沙参(Adenophora stenanthina)、兴安乳菀(Galatella
dahurica)等 32 种。
3. 2. 2 榆树林
调查样地内榆树林 10 × 10m2 样方内,出现了 42
种植物,其物种非常丰富。榆树高度为 10m,郁闭度达
50%,其它木本植物还有水栒子(Cotoneaster multiflo-
rus),植物高度为 2. 5m,郁闭度 3%;样内出现的草本
植物就有麻叶荨麻(Urtica cannabis)、芹叶铁线莲、狭
叶青蒿等 40 种草本植物。
4 与典型草原带的多样性比较分析
2007 年,在东乌珠穆沁旗乌力雅斯太镇额尔顿乌
拉嘎查典型草原带样线调查结果:线段数为 5 个,分别
为 0 ~ 300m、0 ~ 250m、0 ~ 300m、0 ~ 350m 和 0 ~
500m,即 5 个样线内,其调查范围更大一些,而只出现
了 39 种维管植物、11 个植物群系。该样线范围内出
现的植物群落类型有多根葱(Allium polyrhizum)群
落、野韭群落、乳白花黄芪(Astragalus galactites)群
落、克氏针茅群落、小旋花(Convovulus ammanii)群
—8—
环境与发展 第 27 卷 第 1 期 2015 年 2 月
落、米氏冰草群落、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
群落、栉叶蒿(Neopallasia pectinata)群落、芨芨草
(Achnatherum splendens)群落、寸草苔(Carex durius-
cula)群落、大针茅(Stipa grandis)群落等,但调查范
围比调查样地 1km2 更大一些。
表 5 浑善达克沙地桑根达来地段柴桦灌丛表
Tab. 5 SangGenDaLai section Betula fruticosa brush table in HunShanDaKe sand
木本:样方大小 10 ×10m2
植物名字 高度 ×幅度(cm)郁闭度(%) 体积(cm) 体积比(%)
1. Betula fruticosa柴桦 400 × 300 70 28000 70. 80
2. Salix microsthachya 小红柳 500 × 500 10 5000 12. 64
3. Salix myrtilloides越桔柳 300 × 100 15 4500 11. 38
4. Salix linearistipularis框柳 400 × 150 5 2000 5. 06
5. Spiraea aquilegifolia耧斗叶绣线菊 50 × 50 1 50 0. 1
39550
草本:样内有 32 种植物。样内植物名录如下:
1. Lagedium sibiricum山莴苣 2. Adenophora stenanthina长柱沙参
3. Galatella dahurica兴安乳菀 4. Bupleurum scozonerifolium柴胡
5. Thermopsis lanceolata披针叶黄华 6. Poa sp.早熟禾
7. Achnatherum sibiricum羽茅 8. Leymus secalinus赖草
9. Potentolla tanacetifolia菊叶萎陵菜 10. Limonium bicolor二色补血草
11. Allium strictum辉葱 12. Carex pediformis日阴菅
13. Koeleria cristata菭草 14. Allium senescens山葱
15. Artemisia dracanculus狭叶青蒿 16. Potentilla bifurca二列萎陵菜
17. Veronica incana白婆婆纳 18. Dianthus chinensis石竹
19. Heteropappus altaicus阿尔泰狗娃花 20. Artemisia palusrtis泽蒿
21. Allium condensatum黄花葱 22. Vicia amoena山野豌豆
23. Bromus inermis无芒雀麦 24. Leymus chinesis羊草
25. Artemisia tanacetifolia裂叶蒿 26. Calamagrostis epigejos拂子茅
27. Galium verum蓬子菜 28. Clematis aethusifolia芹叶铁线莲
29. Androsace septentrionalis北点地梅 30. Anemone sylvestris大花银莲花
31.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防风 32. Sedum aizoon费菜
表 6 浑善达克沙地桑根达来地段榆树林群落表
Tab. 6 SangGenDaLai section Ulmus pumila community table in HunShanDaKe sand
木本:样方大小 10 ×10m2
植物名字 高度(m) 郁闭度(%)
1. Ulmus pumila榆树 10 50
2. Cotoneaster multiflorus水栒子 2. 5 3
草本:样内有 40种植物。样内植物名录如下:
1. Urtica cannabis麻叶荨麻 2. Clamatis aethusaefolia芹叶铁线莲
3. Artemisia dracanculus狭叶青蒿 4. Allium senescens山葱
5. Thalictrum minus欧亚唐松草 6. Polygonatum sibiricum黄精
—9—
正确认识沙地和沙漠———浑善达克沙地桑根达来地段植被调查 潘高娃
木本:样方大小 10 ×10m2
7. Roegneria turczaninovii直穗鹅观草 8. Leymus secalinus赖草
9. Agropyron michnoi米氏冰草 10. Rubia cordifolia茜草
11. Sphallerocarpus gracilis米果芹 12. Artemisia palusrtis泽蒿
13. Artemisia frigida小白蒿 14. Achnatherum sibiricum羽茅
15. Limonium bicolor二色补血草 16. Serratula centauroides麻花头
17. Carex pediformis日阴菅 18. Artemisia scoparia黄蒿
19. Calamagrostis epigejos拂子茅 20. Potentilla bifurea二列萎陵菜
21. Adenophora stenanthina长柱沙参 22. Elymus dahuricus披碱草
23. Polygonum divaricatum叉分蓼 24. Spiraea aquilegifolia耧斗叶绣线菊
25. Poa sp.早熟禾 26. Galium verum蓬子菜
27. Sedum aizoon费菜 28. Silene repens毛萼麦瓶草
29. Potentolla conferta白毛萎陵菜 30. Dianthus chinensis石竹
31. Heteropappas altaicus阿尔泰狗娃花 32. Potentilla longifolia腺毛萎陵菜
33. Bromus inermis无芒雀麦 34. Allium strictum辉葱
35. Draba nemorosa var. leicarpus光果葶苈 36. Leymus chinesis羊草
37. Plantago deprresa平车前 38. Fallopia convolvulus卷茎蓼
39. Bupleurum scozonerifolium柴胡 40. Adenophora cristata皱叶沙参
5 正确认识和善待沙漠、沙地
世界上的沙漠多分布亚热带、热带干旱区,是受亚热
带高压形成的地带性沙漠。第三紀也曾有大面积红色沙
漠横贯我国中南部。青藏高原隆起,改变了大气环流,强
大的季风代替了亚热带高压,红色沙漠消失并形成了世
界上最湿润的亚热带。由于青藏高原阻挡了湿润气流,
在干燥的西北季风影响下,大约在更新世晚期,特别是最
后一次大规模玉木冰期后,形成了我国现今的第四纪非
地带性黄色沙漠。
由于沙漠和沙地所处地带不同,都各自形成了优于
本地区地带性的荒漠和草原。由于沙漠所处地区气候极
端干旱,但是植物种类、植被类型还是比较丰富的。有国
家重点保护物种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梭梭(Haloxy-
lon ammodendron)、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还有重要饲用植物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花
棒(Hedysarum scoparium)等植物的分布;而沙地,由于水
分条件好,形成了草甸、森林、湿地植被的分布,生物多样
性更加丰富。是干旱区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在维护干
旱区生态环境起不可替代的作用。
5. 1 沙漠和沙地是大自然的杰作
沙漠是干旱气候下岩石风化,风蚀、水蚀长期作用的
结果。由于气候变化,某块沙地可能经过森林、草甸、草
原、荒漠,流动、固定沙丘的不同阶段,人为破坏仅限于局
部,自然因素起决定作用,尤其是在人类历史早期。随着
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必须摸清沙漠的变化规律,不可盲目
行动。
5. 2 沙漠和沙地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3]
地球上的所有的生态系统和物种一样都是缺一不可
的网络关系,沙漠和沙地是岩石风化的产物。一、物质
源。岩石的成分与人体血液大致相同,岩石是地球一切
生命物质的源泉。干旱区岩石风化最强烈,是生命物质
最大的制造厂。沙尘暴就成了传送物质的动力。据说亚
马孙热带雨林的物质来源于撒哈拉,太平洋中部的水生
生物天天盼望着来自亚洲中部的沙尘暴。二、干旱区的
地下水库,沙土颗粒粗,毛细现象不发达,表面一层干沙,
水分不易蒸发。沙地昼夜温差大,容易截留空气凝结水,
因此沙漠不缺水。巴丹吉林沙漠有 140 多个水泡子,腾
格里沙漠水泡子有 400多个。希拉沐伦河的源头在浑善
达克沙地,达里诺尔目前主要靠沙地供水。蒙古高原地
下浅层水围绕着沙地和沙漠分布,因此说沙地和沙漠是
干旱区的地下水库。三、干旱区漫长的寒冬是牧业关键
时期,而沙漠和沙地背风、草高、阴坡有雪、阳坡有草,不
会发生黑灾和白灾。因此牧区划界多以沙地和沙漠为中
心,让大家都有份。四、沙漠和沙地边缘是干旱区古人类
遗址最多的地区,有的考古学者认为当初不会是沙漠,是
后来人类活动造成的。实际上古人类就选择沙漠边缘安
家,那里少蛇虫猛兽,地松软,可以用石器工具进行耕作。
我国北方以前的五谷以糜黍为主,就是喜沙植物,当然人
造沙漠也是存在的。五、生物多样性表现最充分之地。
沙漠和沙地生态条件特别是水分状况优于地带性的荒漠
和草原。地形复杂、时间和空间多变,除高度一般较低
外,其他要比山地更胜一筹。因此生物类别、群落类型多
样,形成复合体。戈壁滩吹来一层沙子,植物生长异常茂
—01—
环境与发展 第 27 卷 第 1 期 2015 年 2 月
密,有些植物天生就喜欢沙子,如沙生植物。古人对沙漠
中流沙和绿洲的不同描述,给后人对沙漠变迁造成误解。
六、游牧文化的源地和避难所,沙地是最好的冬营地,蒙
古高原东部冬季人、畜以雪带水,不受水源限制。由于沙
土不耐践踏,因此在沙地放牧能够和必须经常移动,进行
游牧。七、最具文化色彩的景观系统。沙漠景色壮美,使
人震撼。它不仅释放物质,还孕育着浓厚的思想。天主
教、耶稣教、伊斯兰教都与沙漠有关。八、沙漠和沙地景
观异常壮美,能够换起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净化人类的
心灵,进入最美的仙境。
5. 3 沙漠和沙地是生态屏障,不是沙尘源
由于沙地和沙漠水份条件好,环境优于地带性的草
原和荒漠。不仅草长得好,还生长树木、灌木和草甸。东
部沙地还有森林的分布,因此是生态屏障,不是沙尘源。
颗粒大于 0. 25mm的沙土只能就近堆积,0. 25 ~0. 1mm颗
粒附近降落;0. 063 ~0. 001mm颗粒是尘暴的主要物质,小
于 0. 001mm颗粒为长期飘尘;做为沙尘的主要物质小于
0. 063mm的颗粒,沙地和沙漠仅含 2. 66%,造成沙尘天气
除沙尘物质外,还取决于植被覆盖率、土壤硬度、含水量
以及风力的大小。综合判定对沙尘暴贡献最大的为农
田、退化草场和干湖盆,而主要发生在干旱区的春季,因
为春季干旱、植被稀疏,风大同步发生。2006 年 4 月 16
日北京的落尘颗粒小于 0. 074mm的尘埃占 96%[4],“由
于没有把沙和尘区别开,对沙尘常有误解。”所谓沙尘暴
实际是尘暴[5],而沙漠和沙地含尘量很少。所以说花几
百亿治理沙漠以防沙尘暴是治错了地方。有的反而加促
了沙丘的活化和移动。
5. 4 我国沙漠化没那麽严重,不像媒体和考古学者说的
那麽可怕
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重大课题
仔细调查的结果表明,近 50年来我国沙漠和沙地总体变
化缓慢,92%无变化,只有 8%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化、扩
大、逆转或缩小。扩大加活化面积共 37300平方公里,逆
转加缩小面积共42702平方公里[1]。沙地是动态的,不能
只看到扩大和活化的一面。当然我们也不能高枕无忧,
对于某些地区,如科尔沁沙地应给予关注,特别是古今造
成的垦殖沙漠化。但过度放牧,尤其是夏季放牧,固定放
牧造成的沙地活化也不容忽视。以调查样地旁边的一块
放牧退化沙地比较结果:在柴桦灌丛退化样地 10 ×10m2
样方内,柴桦高度仅为 250cm,郁闭度只达 5%,其它样地
内出现的木本植物有楔叶茶藨子(Ribes diacanthum)、小
叶锦鸡儿、小红柳等 3种植物;而样内出现的草本植物只
有黄蒿、小白蒿、芹叶铁线莲(Clematis aethusifolia)等6种
植物。
表 7 浑善达克沙地桑根达来地段柴桦灌丛退化群落表
Tab. 7 SangGenDaLai section Betula fruticosa Degraded community table in HunShanDaKe sand
木本:样方大小 10 ×10m2
植物名字 高度(cm) 郁闭度(%) 体积(cm) 体积比(%)
1. Ribes diacanthum楔叶茶藨子 80 3 240 9. 34
2. Betula fruticosa柴桦 250 5 1250 48. 64
3. Caragana microphylla小叶锦鸡儿 40 2 80 3. 11
4. Salix microsthachya 小红柳 200 5 1000 38. 91
2570
草本:样方大小 2 ×2m2、总盖度 25%
植物名字 高度(cm) 盖度(%) 体积(cm) 体积比(%)
1. Artemisia scoparia黄蒿 15 10 150 54. 55
2. Artemisia frigida小白蒿 5 10 50 18. 18
3. Clematis aethusifolia芹叶铁线莲 15 2 30 10. 91
4. Setaria viridis狗尾草 5 2 10 3. 64
5. Carex pediformis日阴菅 5 1 5 1. 82
6. Lappula sp.鹤虱 30 1 30 10. 91
275
样方外出现的植物也只有:腺脉独行菜(Lepidium
apetallum)、羽茅(Achnatherum sibiricum)、披针叶黄华、菊
叶萎陵菜、赖草、狭叶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 var. ob-
longifolia)、无腺花旗竿(Dontostemon eglandulosum)、展枝
唐松草等 8种植物。
5. 5 走出沙漠治理的误区
关于沙漠化治理是国际课题,古今中外有好多大工
程,但结果显示:一是对沙漠、沙漠化、沙尘暴缺乏科学了
解;二是某些专家学者盲目上项目,及媒体的错误引导;
三是固有农耕文化的偏见,认为沙漠总是坏的,加以改造
—11—
正确认识沙地和沙漠———浑善达克沙地桑根达来地段植被调查 潘高娃
是唯一选择;四是认为种树木总是好的,是万能的,治理
环境就是绿化。
防治荒漠化应遵循自然规律,发扬固有游牧文化的
作用。让大自然和当地牧民说了算。锡林郭勒查干淖尔
湖,由于气候和人为干扰迅速干枯,大自然已经无能力进
行正常演替,有进一步成为新沙漠的可能。按演替规律,
先锋阶段应为一年生碱蓬(Sueda sp.)。首先摸清自然规
律,向大自然学习,帮大自然的忙,不是人为替代,而是人
工辅助,为碱蓬繁殖创造条件,获得成功。禁止各种名目
的草原开垦和人工化,特别是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团体、
组织、个人兴起的大规模治理沙漠植树造林的绿化工程
抽取大量的地下水,造成本地区固有生物的丧失。沙漠
生态系统由于水分的缺乏,最终活化。不能片面强调沙
产业、草产业,实际上,沙漠和沙地作为冬季牧场,进行移
动放牧,人与沙漠的和谐相处,在目前仍为最好的利用方
式。生态学原则就是和谐多样,宽容适中,不走极端。维
护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不能轻易开除某个成员,也不能
随便引入其他成员,要协调各成员的关系。
6 小结
本文通过对我国沙漠沙地进行路线考察和对各地沙
区牧民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中段 1
平方公里沙地上进行了植物区系和植被的详查,并与相
同地带的草原区域进行比较。得到初步结论:沙漠和沙
地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要优于地带性的荒漠和草原。
沙漠和沙地是物质源,干旱区的地下水库;不是沙尘源,
而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它又有极其鲜明的两面
性。十分脆弱,必须善待,不可轻易改变,进行不适当的
植树绿化。它又有极其暴虐的另一面。活化、沙化,报复
人类。因此必须深刻反省、调整,我们以往不适当的盲目
做法。
参考文献
[1]钟德才主编.中国现代沙漠动态演变图(1:400万)[M].
中国地图出版社,2003:03 -09.
[2]雍世鹏.西辽河南部植被复合体分类原则[J].内蒙古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1964,(1):57 -66.
[3]刘书润著.这里的草原静悄悄:解说草原生态和文化[M].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26 -29.
[4]韩同林,林景星,王永,等.京津地区沙尘暴的性质和治
理———以北京 2006年 4 月 16 日的沙尘暴为例[J]. 地质通报,
2007,26(2):117 -127.
[5]张宏仁.沙粒不能“远走高飞”-有关“尘暴”的一条根本
原理[J].地质力学学报,2007,13(1):1 -6.
[6]董光荣,靳鹤龄,王贵勇,等.中国沙漠形成演化与气候变
化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年第 4期:276 -280.
[7]张冲,赵景波.我国西北近 50年春季沙尘暴活动的变化与
气候因子相关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8):129 -
132.
[8]钱正安,蔡英,刘景涛,等.中蒙地区沙尘暴研究的若干进
展[J].地球物理学报,2006,49(1):83 -92.
[9]刘鸿雁,田育红,丁登.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和河北坝上不
同地表覆盖类型对北京沙尘天气物源的贡献[J].科学通报,2003,
48(11):1229 -1232.
[10]陈有军,红梅,李绍良,等.浑善达克沙地不同植被下的土
壤水分状况[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1):68 -73.
[11]张登山,田丽慧,鲁瑞洁,等.青海湖湖东沙地风沙沉积物
的粒度特征[J].干旱区地理,2013,36(2):203 -211.
[12]闫峰,吴波.近 40a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过程研究[J].干旱
区地理,2013,13(6):987 -996.
[13]孙辉,晏利斌,刘晓东.中国北方一次强沙尘暴爆发的数
值模拟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2,35(2):200 -208.
[14]宋创业,郭柯,刘高焕.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
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J].生态学杂志,2008,27(1):8 -13.
[15]蒋高明.沙尘暴及其治理[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6):
419 -423.
收稿日期:2014 -11 -15
作者简介:潘高娃(1972 -),女,高级工程师,从事生态学与
环境科学研究工作.
—21—
环境与发展 第 27 卷 第 1 期 2015 年 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