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川西北大花红景天的生境、分布、植物群落特点与储量调查研究



全 文 :2008年第5期 总第150期草业与畜牧 CAOYEYUXUMU
何正军,贾国夫,王元富,董昭林,肖冰雪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1731)
收稿日期:2008-03-25
川西北大花红景天的生境、分布、植物群落
特点与储量调查研究
摘 要:研究川西北野生雪山大花红景天的生态环境及其分布,解决其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
采用野外样方调查的方法,对大花红景天资源的分布、生境及其植物群落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大花
红景天适宜在海拔 3200~5600m的地区生长,土壤主要为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和高山寒漠土。在亚高山草甸
区的植物群落特点主要为:禾本草+嵩草+杂类草型,高山草甸区主要以莎草和垫状杂类草构成,草群低矮,平均高度
22cm,植物盖度不及45%,储量不足万吨。
关键词:大花红景天;生境;植物群落;储量;川西北
中图分类号:S8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03(2008)05-0023-04
大 花 红 景 天 Rhodiolacrenulate(Hook.f.et
THoms.) H.Ohba作为红景天的主要药用品种,为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具有抗肿瘤、抗缺
氧、增强记忆力、抗衰老、抗辐射等作用[1]。近年来
红景天成为新药和保健品研究的热点,从而使其市场
需求量急增,野生资源逐步减少,人工栽培规模小,
一直为紧俏中药材之一,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为了
大花红景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在参考前人研
究成果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四川省阿坝州野生大
花红景天生长地的气候、土壤、植物群落特征与储量
进行研究,以期为野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工栽培
提供科学依据。
1 大花红景天的主要分布
大花红景天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 3200~
5600m的高山沟坡、草地、灌丛、高山流石滩以
及石缝之中,主要分布于西藏的普兰、易拉木、林
芝,四川的小金、红原、马尔康、丹巴等地的森林上
限以上的风化很强的流石滩中,该生态系统属于高寒
草甸生态系统。四川境内的大花红景天主要分布在川
西北高原地区,行政区划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
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其中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
州境内的大花红景天的贮藏量最大。在阿坝州境内的
大花红景天主要分布在小金、马尔康、阿坝、金川、
红原以及若尔盖县等地。
2 研究方法
经与四川省气象局和阿坝州农牧局土肥站联系,
并在整理国家科委 (原国家农委) “六五”期间下达
的“四川省草地资源调查”科研项目工作所搜集的第
一手原始资料上,结合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以往科
研工作的成果,在四川省阿坝州进行查漏补缺和实地
走访调查,对每一生长点野生植株地上外部性状进行
原地观察、拍照,并对生长点的地形、土壤剖面、植
草地资源






23
2008年第5期 总第150期 草业与畜牧CAOYEYUXUMU
被和伴生植物进行认真的观察测定和记录,初步收集
到川西北大花红景天生长地的气候、土壤与植物群落
等特征。野生资源储量采用综合估算法,即野外实地
调查与药资源历史资料的系统整理结合,进行综合分
析,确定大花红景天资源的蕴藏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川西北野生大花红景天的生态环境特征
经野外调查,川西北野生大花红景天喜生于日照
充足、辐射强烈、光能资源丰富的亚高山草甸土类和
高山草甸土类两类土壤带中。
3.1.1 自然气候
3.1.1.1 光照特点:日照充足、辐射强烈、光能资源
丰富、利用率低。大花红景天主要生长在川西北高
原,该地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大,云雨
稀少,晴天较多,日照充足,辐射强烈。年日照时数
一般在 2000~2400h之间,总辐射量为年均
502.416~628.020KJ/cm2,日温稳定通过0℃期间光合
有效辐射约为167.472~251.208KJ/cm2,日温稳定通过
10℃期间光合有效辐射约为41.868~167.472KJ/cm2。
光照时间长,总辐射多,与我国西北、华北的高值地
区接近。虽然本地区光能资源丰富,但因光、热、水
配合失调,光能利用率极低,即使是喜凉的青稞、土
豆也难以生长,仅在零星的地块勉强种植。目前产量
一熟区仅为1870kg/hm2左右。光能利用率不到1%,
低于全国一般水平。
3.1.1.2 热量特征:平均气温从小金、汶川县向北至
若尔盖县递减,年温从东南14℃向西北降至 0℃左
右。同纬度温度梯度相差可达3.6℃左右。冬季漫长、
寒冷,该地区冬季一般可达九个月,从 9月份入冬,
次年 5月回春。最冷的 1月份平均气温在 0℃以
下,北部草原在-10℃以下。极端最低气温可
达-20~-30℃以下。暖季温凉,基本无夏。春秋
连季,暖季从南到北由七个月减至三、四个月,有夏
地区夏长仅两个月。最热月 (7月) 平均气温:无夏
区平均在18℃以下,有夏区为20~22℃。暖季温凉
如春,早晚犹有寒意。春秋气温变化剧烈。月际气温
变化大,一般升降变幅在4~6℃之间。秋季气温骤
降,维持稳定的暖季为 6~9月。气温年变化小,日
温差大,白天增温快,夜间地表辐射降温强烈,气温
日差平均在10~15℃之间,使植物夜间消耗少,有
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但春秋霜冻发生频繁,植物
幼苗易受害致死。植物生长期短,积温不足。全年
稳定通过 0℃日数:南部约 200~300d,北部仅为
170d左右;稳定通过10℃日数:一般在100~200d
之间,高原仅为 50d。而≥10℃各温值,高原仅为
500~1000℃,≥0℃积温北部草原不足1500℃。
3.1.1.3 降雨特征:本地区年降水量 500~800mm,
年降水日数约120~160d,并呈自东向西递减趋势。巴
塘、得荣一带,位置偏西,常年降水量仅为400mm,年
降水日不足100d。干雨季分明,干季雨水稀少,雨
季降水集中。干季各月降水很少,甚至全月无降水,
雨季降水高度集中,冬春两季仅占20%左右,夏季可
达80%。冬季多雪日,北部可达50~70d,最大积雪
深度一般在10~20cm,在高山及低洼背风处雪深可
达1~2m。另外,本地区地形复杂,且为异性气流交
汇处,天气多变化,晴阴无常,灾害性天气危害严
重。从地区分布看,高原地区冬季多有霜冻低温及大
风雪天气,夏季有冰雹和雷击,秋季有连阴雨,早晚
霜冻对作物生长不利,秋季绵雨影响植物种子成熟。
3.1.2 土壤特征
在川西北大花红景天生长的土壤有亚高山草甸土
类、高山草甸土类和高山寒漠土类土壤。
3.1.2.1 亚高山草甸土类:为该地区牧区的主要土
壤,分布于 3200~3700m的高原、山原区以及
3700~4300m的高山峡谷区。成土母质为第三迭
系变质岩的残积坡积、第四系的冲积物、黄土母质、
湖积、洪积等。土壤有明显的草根盘结层和较深厚的
腐殖质层。有机质含量高,层次过渡明显,一般无碳
酸盐反应,但因受母质水文地质的影响,部分亚高山
草甸土中也残留有碳酸盐。剖面形态多为草根盘结
层—淀积层—母质层,呈微酸至中性。
3.1.2.2 高山草甸土类:分布于海拔 4200~4500m
的高山及丘原上部,同流石滩成犬牙状,不成片,在
土壤垂直带中,处于高山寒漠土之下,亚高山草甸土
之上。土层20~60cm,一般无心土层发育,表层多
砾石碎屑,底土层多石块,粗骨性强,层次发育不明
显。草皮层及腐殖质层厚度5~12cm,根系交织,呈
暗棕或黑褐色,石砾达30%以上。底土层呈灰棕色、
暗灰棕色或黄棕色,厚度达10~30cm,在湿润地区
的高山草甸土,其pH值达4.5。在较干燥的高山上,
pH值6~7。剖面构型为草根盘结层—腐殖质层母质
层—母质层型和草根盘结层—腐殖质层淀积层—母质
层型。
3.1.2.3 高山寒漠土类:在高山草甸土之上,雪线以
下,海拔4500~5000m的山峰、山脊地区和泥石滩
堆积区,呈岩漠及流石滩景观。在岩块缝隙及碎石
草地资源






24
2008年第5期 总第150期草业与畜牧 CAOYEYUXUMU
间,常聚积一些低度发育、土层极薄的土壤。土壤发
育处于原始的成土过程,或形成埋藏剖面,或发育成
倒置土壤。剖面构型为淋溶层—母质层或母质层—淋
溶层。
3.2 野生大花红景天植物群落特点
大花红景天主要分布在亚高山草甸土类和高山草
甸土类两类土壤带,有少量生长在高山寒漠土类地
带,即分布于海拔3200~5600m一带。
3.2.1 亚高山草甸区植物群落
亚高山草甸区主要植被为:禾本草 +嵩草 +杂
类草型,其植被建群种是禾本草和嵩草,主要以疏
丛禾草、根茎莎草、直根性杂草构成,层次分化明
显,疏丛禾草层居于群落上层,根茎莎草及杂草位
于群落下层,草群总盖度平均达 70%~90%,草层
平均高度35cm,杂类草种类繁多,植物在整个生长
季节五彩缤纷,外貌华丽,富有季节性变化。常见
的优势种及主要伴生种有:羊茅 (Festucaovina)、
早熟禾 (Poasp.)、发草 (Deschampsiacaepitosa)、
藏 异 燕 麦 (Helicototrichon altius)、 短 柄 草
(Brachypodiumsylvaticum) 等禾本草。嵩草类有:莎
草科的线叶嵩草 (Kobresiacapilifolia)、甘肃嵩草
(Kobresiakansuensis)、 四 川 嵩 草 (Kobresia
setchwanensis) 等;菊科有:风毛菊 (Saussurea
japonica.)、美丽风毛菊 (Saussureasuperba)、乳白
香青 (Anaphalislacteal);蓼科的圆穗蓼 (Polygonum
sphaerostachyum)、珠芽蓼 (Polygonumviviparum);
毛茛科的银莲花 (Anemonecathayensis)、草玉梅
(Anemonerivularis);蔷薇科的高山绣线菊 (Spiraea
alpina)、窄叶鲜卑花 (Sibbaldiaangustat)、金露梅
( Potentila fruticosa) ; 杜 鹃 花 科 的 杜 鹃
(Rhododendronspp.); 柏 科 的 藏 方 柏 (Sabina
walichiana); 豆 科 的 川 青 锦 鸡 儿 (Caragana
tibetica)、变色锦鸡儿 (Caraganaversicolor)、鬼箭锦
鸡儿 (Caraganajubata) 等草灌丛,灌丛郁闭度不及
20%。
3.2.2 高山草甸区植物群落
高山草甸区植物群落结构简单,主要以莎草和垫
状杂类草构成。草群低矮,平均高度22cm,仅草本
层一层。植物盖度不及45%。主要优势种及伴生种常
有:莎草科的高山嵩草 (Kobresiapygmaea)、糙喙苔
草 (Carexscabrirostris)、红棕苔草 (Carexdigyne);
禾本科的羊茅、胎生早熟禾 (Poasinatenuata);蓼科
的 圆 穗 蓼 、 珠 芽 蓼 ; 菊 科 的 火 绒 草 (Lactuca
leontopdioides)、风毛菊、绵头雪莲花 (Saussurea
laniceps)、水母雪莲花 (Saussureamedusa);景天科
的 大 花 红 景 天 (Rhodiolacrenulata)、 红 景 天
(Rhodiolarosea); 蔷 薇 科 的 无 尾 果 (Coluria
longifolia);毛茛科的银莲花、云南毛茛 (Ranunculus
yunnanensis); 报 春 花 科 的 点 地 梅 (Androsace
integra);石竹科的甘肃蚤缀 (Arenariakansuensis);
十字花科的高河菜 (Megacarpaeadelavayi)、藏荠
(Hediniatibetica) 等垫状植物,其中很多为珍贵的藏
药,也是藏药的特殊所在。
3.2.3 高山寒漠土类地带植物群落
高山寒漠土类地带的植被主要是由地衣、苔藓和
耐低温的各种密丛蒿草、垫状植物、肉质植物等高山
岩屑坡稀疏植物群聚组成,为从高山连续植物被覆带
以上向无植被地段过渡的地带,形成小片的群落
斑,常见植物有地衣:粗糙地衣 (Glypholecia
scabra)、地图黄绿衣 (Rhizocarpageographicum)、
红橙黄色微孢衣 (Acarosporachlorophana) 等;苔
藓:沙藓 (Rhacomitriumcanescens)、石藓 (Weisia
controversa)、对叶藓 (Distichiumcapilaceum) 等;
有花植物:高原芥 (Christoleacrassifolia)、风毛
菊、火绒草、蚤缀 (Arenariaserpylifolia)、毛茛
(Ranunculusmonophylus)、繁缕 (Stelariamedia)、
长鞭红景天 (Rhodiolafastigiata)、大花红景天、糙
毛黄堇 (Corydalisscaberula) 等组成的植物群落
斑。
3.3 野生大花红景天储量
药材蕴藏量调查重点是进行分布面积和单位面积
蕴藏量的测算。对于分布广泛而又十分零散的野生大
花红景天采用间接测量法,即利用大比例植被图、土
壤类型图、草场类型图等资料,按照所要调查药材的
生态类型来推定分布面积。单位面积蕴藏量的测算采
用样方法。此外,为了开发利用的实际需要,在进行
蕴藏量的测算时对不能药用的和无法采收的部分予以
剔除。经综合计算,截止 1998年,川西北野生大花
红景天为8996.6吨,且3年以上大花红景天占86%,
生长点多为海拔3800m以上。
4 结论
调查研究发现,大花红景天适宜在海拔3200~
5600m的地区生长,该地区日照充足 (2000~
2400h/a)、辐射强烈 (502.416~628.020KJ/cm2.a)、
冬季长、寒冷、雨水少,干雨季分明,天气多变化。
土壤主要为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和高山寒漠
草地资源






25
2008年第5期 总第150期 草业与畜牧CAOYEYUXUMU
土。在亚高山草甸区的植物群落特点主要为:禾本
草 +嵩草 +杂类草型,禾本草和嵩草为植被建群
种,层次分化明显,植物盖度平均达 70%~90%。
高山草甸区主要以莎草和垫状杂草构成,草群低矮,
平均高度22cm,植物盖度不及 45%,川西北野生
大花红景天不足万吨。
参考文献
[1] 滕静如,熊佳鹏,肖诚,等.红景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
[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4):319-320.
[2] 贾国夫.红景天的研究概况及展望 [J].四川草原,1997,4
(3):39-41.
草地资源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