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 3)诱剂补充诱饵更换 ①桔小实蝇和瓜
实蝇引诱剂 , 6月之前每月补加 1次 , 6~ 9月
每 15天补加 1次 , 每次加 3 mL, 共加 8次
(表 3)。 ②地中海实蝇诱剂 DG001-3 ( T )、
DY001-3 ( T) 每月更换 1次 , 每次 1粒 , 更换
日期为: 6月 1日、 7月 1日、 8月 1日、 9月
1日 , 共更换 4次。③蛋白诱饵每周更换 1次 ,
每次 4粒 ,共更换 21次 (表 3)。④标本的鉴定 ,
如果在监测中捕获到实蝇标本 ,须作如下处理:
收集到的实蝇标本 , 应及时 ( 1~ 2天 ) 作出初
步鉴定 ,如不能确定或需复核的实蝇标本 , 1周
内用特快邮件寄往实蝇重点实验室 (广东局 )复
核鉴定 ; 若发现或怀疑是地中海实蝇或近似的
种类 ,或按实蝇类标本 , 应在 1~ 2天内寄往实
蝇重点实验室复核鉴定 , 一旦确定为地中海实
蝇或按实蝇即由重点实验室立即报广东局 , 再
向国家局报告。
表 3 诱剂补充记录
诱捕器 诱剂补充时间 (月 -日 )
DG001-6 ( Me) 06-01 06-15 07-01 07-15 08-01 08-15 09-01 09-15
DY001-6 ( Me) 06-01 06-15 07-01 07-15 08-01 08-15 09-01 09-15
DG001-6 ( Cue) 06-01 06-15 07-01 07-15 08-01 08-15 09-01 09-15
DY001-6 ( Cue) 06-01 06-15 07-01 07-15 08-01 08-15 09-01 09-15
DG001 ( M P) 05-08 05-15 05-22 05-29 06-05 06-13 06-19 06-26 07-03 07-10
07-17 07-24 07-31 08-07 08-14 08-21 08-28 09-04 09-11 09-18 09-25
DY001 ( M P) 05-08 05-15 05-25 05-29 06-05 06-13 06-19 06-26 07-03 07-10
07-17 07-24 07-31 08-07 08-14 08-21 08-28 09-04 09-11 09-18 09-25
2 监测结果
在安徽省砀山地区 , 2001年经过我们在砀
山果园场和砀山园艺场同时设点 , 对水果实蝇
认真诱捕、 监测、 记录 , 结果没有发现可疑的
实蝇种类。
栗花麦蛾的发生与防治
周士龙 李福芝 王金苹 王久山 韩新明
(北京市平谷县政府果品办公室 , 101200)
栗花麦蛾 ( Stenolechia rectivalva ) 属鳞翅
目 , 麦蛾科。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在燕山栗区
发生普遍 , 危害较重 , 成为当地板栗园主要害虫。
此虫以幼虫蛀食板栗雌花柱头和幼果 , 在果皮下
串食 ,使柱头和幼果嫩蓬刺变为褐色 ,并从被害处
排出黑褐色颗粒状虫粪 , 极少数幼虫可蛀入板栗
果心 , 串食种脐。被害的雌花 (或幼果 ) 经 8天
左右即自然脱落 ,受害严重的栗树 ,其落蓬率可达
68. 5% 。为了搞好栗花麦蛾的防治工作 , 我们自
1990年以来 , 对栗花麦蛾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进行了调查研究。
1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 3. 5~ 4. 2 mm , 头部纯白色 ,
无杂色鳞片 , 向上弯曲超过头顶 , 第 3节细而
尖。 胸部白色 , 背部杂有暗褐色鳞片。 腹部白
本文于 2001-11-21收到。
25
中国果树 China Fruits 2002 ( 3) 2002年 5月
DOI : 10. 16626 /j . cnki . i ssn1000 -8047. 2002. 03. 013
色 , 背部有灰白色鳞片。足白色 , 但胫节和跗
节外侧有黑白相间的斑。前翅披针形 ,翅展 7~
7. 5 mm,白色 ,杂有暗褐色鳞片 ;后翅黄白色 ,
不呈梯形 , 在端部 1 /3处突然变狭窄 , 缘毛特
长。
卵 圆形或近圆形。 初产时为白色或淡黄色 ,
透明 , 3天后出现褐色斑点 ,以后变淡而斑点加深 ,
孵化前呈黑褐色。
幼虫 初孵时为淡黄色 ,头部、 前胸板及肛上
板呈褐色 ,过 12小时后色变深。老熟幼虫体长 4. 5
~ 5. 5 mm , 红褐色 , 头部、 前胸板及肛上板呈黑
褐色 , 单眼 6枚 , 单眼区黑色。胸足 3对 , 腹足 4
对 ,腹足趾钩 8~ 10枚; 尾足 1对 ,趾钩 6~ 8枚 ,
呈横列状。
蛹 体长 3. 5~ 4. 2 mm , 黄褐色 , 头部暗褐
色 ,复眼褐色。老熟幼虫化蛹前吐少许丝作一薄茧。
2 生活史及习性
栗花麦蛾在燕山板栗产区 1年发生 1代 ,主要
以蛹在栗树树皮裂缝、 翘皮下贴紧嫩皮处蛀穴作薄
茧越冬 , 也可在栗树附近的杂木树 (山楂、 梨、 核
桃、柞树等 )的主干、 主枝翘皮裂缝内作茧越冬。 5
月上中旬当气温达到 20℃以上时 , 越冬蛹开始羽
化。越冬蛹自然死亡率很高 ,约在 40%以上 , 主干
树皮越冬蛹死亡率比中干树皮略高。在栗产区山东
庄镇鱼子山村固定单株栗树定期进行刮皮检查 , 发
现越冬虫 5月 20日开始羽化 , 23日进入羽化盛
期 , 5月底则全部羽化 , 历时 9天。设黑光灯诱集
成虫 ,逐日统计记录 , 该虫发蛾历期为 31天 ( 5月
22日~ 6月 22日 )。最大蛾峰显著 ,多出现在 5月
25~ 27日 , 最高蛾量达 1 570头。以后蛾量锐减 ,
但也出现 3次小高峰 ( 5月 30日 539多头 , 6月 2
~ 3日 200多头 , 6月 11日 133头 )。
成虫具有昼伏夜出群栖特性 ,于早晨 6点左右
开始向树干上飞迁群栖 , 上午多群栖树干的向阳
面 , 中午天暖转移到树干背阴面。下午 4点以后虫
口密度逐渐增多 , 且主干下部多于上部 , 至黄昏时
树干基部虫口密度最大。在距树干基部直径 1 m范
围内的地面、 杂草上也有分布 , 此时最不活泼。于
晚 8点以后逐渐飞往树冠叶子和花序上进行交尾活
动。雌雄虫交尾前相互追逐 5~ 10分钟 , 交配历时
2小时 ,此期间不怕触动和手电光照射。雌虫一般在
晚 10~ 12点飞往花序上产卵 , 午夜后因气温低不
大活动。卵多产于雄花蕾的缝隙、 基部、 顶部及花
序轴上 , 少数产在雌花柱头和嫩蓬刺间及叶背主分
脉夹角处 , 散产 , 每处产 1粒 , 每雌虫产卵量最多
10粒 , 最少 6粒 , 平均 7. 3粒。
卵期最长 12天 ,最短 9天 , 平均 10. 8天。初
产卵为白色透明 , 后逐渐变黄并出现小黑点。卵孵
化率 61. 5% ~ 70%。
栗花麦蛾初孵幼虫不活泼 ,爬行一段时间后取
食蛀入花蕾 , 多从雄花蕾的基部或花托萼片间蛀
食 , 雄花和蕾被串食后变为黄褐色干缩 , 蛀入孔外
可见到黄褐色颗粒状虫粪。 蛀食柱头和幼果的幼
虫 ,在果皮下串食 ,使柱头和幼果嫩蓬刺变为褐色 ,
极少数幼虫可蛀入果心串食种脐。被害的雌花或幼
果经 8天左右自然脱落。幼虫在雄花和雌花、 幼果
上为害约 13~ 15天即趋于老熟。1头幼虫只为害 1
个雌花 (套袋观察 ) ,无转果为害习性。在混合花序
上蛀食雄花的幼虫 , 有的也可转害雌花或幼果。幼
虫老熟后具有脱花脱果习性 , 幼虫经吐丝下垂随风
飘落到下部枝干上后 , 当天很活泼 , 迅速爬行选择
适宜的化蛹场所 , 于次日在贴近嫩皮处首先蛀一虫
穴 , 然后在穴内作薄茧化蛹 , 化蛹前期约 5~ 7天。
3 防治措施
( 1)根据此虫的越冬部位及特点 , 于秋季以后
进行刮树皮工作 , 刮下的栗树皮要清理出栗园 , 消
灭越冬虫源 , 减少成虫发生量。
(下转第 34页 )
26
中国果树 China Fruits 2002 ( 3) 2002年 5月
在挖条沟时 , 注意不要伤害杏树大根。
( 2) 中耕除草 疏于管理的杏园 , 杂草丛
生 , 病虫害严重 , 树干中下部枝条容易早衰和
枯死。 每年中耕除草 2~ 3次 , 铲除杏园杂草 ,
同时提高土壤透气性和渗水性 , 促进土壤微生
物活动 , 提高土壤肥力 , 改善杏园环境 , 促使
老树复壮。
( 3) 覆草保墒 麦收后树盘覆草 (厚度 15
~ 20 cm)是一项效果显著的保水措施 ,同时还
能调节地温 ,抑制杂草生长 ,保持土壤通透性 ,
经 1~ 2年腐烂后结合深翻土壤埋入地下 ,可明
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3. 2 合理修剪 , 恢复树势
杏树树形多采用自然圆头形 ,主枝较多 ,树
冠郁闭 , 内膛光照不良 , 小枝易枯死 , 树势普
遍衰弱 , 结果部位外移 , 产量低 , 果实品质差。
修剪时宜重短截主枝和侧枝的延长枝。疏除树
冠中下部极弱的短果枝和枯枝 ,短截长果枝 ;疏
除树冠中上部的过密枝、 交叉枝、 重叠枝 , 增
加树冠内光照。短截、 回缩下垂枝 , 培养成结
果枝组。树冠外围的下垂枝 , 回缩到向上的分
枝处 , 抬高角度。 对衰弱老树要复壮更新 , 去
掉老弱枝 , 促生新枝 , 更新培养结果枝组。通
过修剪大大改善了树冠通风透光条件 , 树体结
构合理 ,结果枝组健壮 ,果实产量连年攀升 ,果
实品质得到改善。
3. 3 加强花果管理 , 提高坐果率
( 1) 加强果园管理 杏树虽然较易形成花
芽 , 但是 , 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下不完全花比例
大。加强果园管理 ,增加树体贮藏营养水平 ,能
够有效地减少不完全花 , 如采果后及时增施基
肥 , 根外追肥 , 实行果园覆草 , 加强病虫害防
治 , 保护好叶片等。
( 2) 花期喷硼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花
期喷布 0. 2% ~ 0. 5%硼砂+ 300倍尿素混合
液、 100 mg /L赤霉素均能提高杏树坐果率。 5
月中下旬喷布 1 000 mg /L多效唑 , 可明显提
高完全花比率。
( 3) 环剥、 环割 盛花期后 4~ 5天 , 对 3
年生以上的主干或主枝进行环剥或环割 , 通过
环剥或环割来增加翌年完全花率。 环剥宽度一
般 0. 2 cm左右 ; 环割以割 2道为好 ,两道间相
距 5~ 10 cm。
( 4) 减轻晚霜为害 杏树开花早 , 易受晚
霜为害 , 生产上要做好晚霜预防工作 , 减少晚
霜为害。如花芽膨大期喷布 100~ 200 mg /L赤
霉素 ,早春树干涂白与灌水 ,早春树盘覆草 ,营
造防风林 , 晚霜来临时熏烟 , 花期喷水等均能
减轻晚霜为害。
3. 4 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杏园主要病虫害有流胶病、 杏疔病、 金龟
子、 介壳虫、 食心虫等。 主要防治措施是: 杏
树萌芽前喷 3~ 5波美度石硫合剂。新梢长 10
~ 20 cm时发现病梢及时疏除。 生长季节发现
食叶害虫可喷布 40%水胺硫磷乳油 1 500倍液
或 40%乙酰甲胺磷乳油 1 000倍液进行防治。
避免机械伤害 , 可有效地抑制流胶病。
(上接第 26页 )
( 2)根据栗花麦蛾成虫羽化后白天在树干
和距树干 1 m内地面静伏的特点 , 采用树干和
地面喷粘着剂 , 或喷布 24. 5%爱福丁乳油
1 500倍液或 20%菊杀乳油 1 500倍液 , 进行
捕杀。
( 3) 在栗花麦蛾卵孵化盛期的 6月上旬 ,
树上喷布 2. 5%溴氰菊酯乳油 3 000倍液 ,或喷
布 30%桃小灵乳油 1 500~ 2 000倍液 ,防治效
果均很好。
34
中国果树 China Fruits 2002 ( 3) 2002年 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