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浅议桑芽瘿蚊的生态控制



全 文 :广东蚕业 3 4 (3) 2《刀〕 :2 7一 3 0
浅宝沁桑芽澳匆丸的生态搜制 关
刘清神 胡智明
(华南农业大学蚕业服装 系) (广东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 )
桑芽瘦蚊属双翅 目 (D IP te l a) 、 长角亚
目 ( Sl l bo政r ne l l l a t《犯e 。 ) 、 瘦 蚊 科
(e Ci cd
on l y i i de a)
。 桑芽瘦蚊在我国主要有
桑橙瘦蚊 (助les is m ori Y ok oy 田 a 1 1) 、 桑 吸浆 虫 ( C on a tri n 么 sP .) 和 粤 北 桑 芽 瘦 蚊
(`如由卿南 sP .)三种 。 因桑芽瘦蚊 (也简
称桑瘦蚊 )在全国各地为害的范围大 , 程
度深 , 1992 年被列为我国桑树最主要的
害虫 。 近年来在广东各处桑园均发现为
害 , 在粤北地区尤为严重 。
对于桑芽瘦蚊的防治 , 近年来已有这
方面的研究 , 并形成以化学防治为主的一
系列防治措施 。 效果虽较显著 , 但存在问
题也不少 , 特别是农药中毒及残毒污染 ,
于人于蚕都有害 。 因此 , 顺应环境保护和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桑园害虫的生态
控制 (包括生物防治 )将是今后桑树病虫害
防治 (桑保 )的重点研究方向 。
生态控制的理论是庞雄飞院士 、 教授
等首先提出来的 , 且已成功地运用在防治
稻纵卷叶螟 、 褐稻虱和早稻三化螟上 , 但
目前还未见过有对桑园害虫进行生态控制
这方面的研究报道 。 本文在前人防治方法
的基础上 , 以粤北桑芽瘦蚊为例 , 对运用
生态控制的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
1
. 桑芽瘦蚊的发生 、 为害与防治回顾
1
.
1 发生与为害
粤北桑芽瘦蚊近年来在粤北地区为害
严重 , 发生期一般从 3月底 、 4 月初气温
适合时 , 越冬休眠体解除休眠开始 , 一直
为害到 10 月底老熟幼虫落地休眠为止 ,
以 5 一 8月为害最为严重 。 一般每年发生
8代 , 完成一个世代少则需要 3 个星期 ,
多则需要 4 个星期 。 成虫雌雄比例为 3 :
1左右 , 为单食性 , 目前为止发现仅为害
桑树 。 该虫迁飞性强 , 喜阴湿环境 , 多发
生于壤土或沙壤土桑园中 , 世代重叠 , 历
期短 , 繁殖能力强 , 是目前桑树害虫中最
难防治的一种 。
桑芽瘦蚊以幼虫寄生于桑芽幼叶间为
害 , 具有隐蔽性 。 以口器锉伤顶芽和幼叶
组织 , 吸食汁液 。 桑树受害后长势缓慢 ,
轻者造成顶芽弯曲成鱼钩状 , 重者造成顶
芽凋萎 、 变黑 、 枯死 、 脱落 、 封顶等 。 侧
芽萌发再生侧枝时 , 其顶芽组织又遭下一
代幼虫为害 。 连续为害后 , 使桑树侧枝丛
生呈扫帚状 , 枝条矮短 , 叶片小 , 致使桑
叶减产严重 , 并造成叶质下降 , 以此影响
到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 严重威胁着蚕桑生
产的发展 。
1
.
2 防治回顾
迄今为止 , 已形成一套桑芽瘦蚊综合
防治措施 , 即农业防治 、 物理机械防治 、
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 农业防治是利用
农业田间多种管理措施如冬耕 、 春耕和夏
锄等方法翻松晒土 , 消灭荒草 , 保持地面
干燥 , 杀灭休眠体 (虫体失水而死 ) ; 疏通
* 本文承蒙谭炳安老师审阅 , 深表谢意 。
广 东 蚕 业 第 34 卷
排水系统 , 做好开沟降渍工作 , 降低地下
水位 , 保持土壤干燥等措施 , 创造不处于
桑芽瘦蚊滋生的环境 ; 清除不合理间作及
桑园周围杂树 , 调整养蚕布局 , 及时采摘
桑树下部叶片以利于通风 , 以及适当摘芯
等等 。 物理机械防治被报道有地膜覆盖
法 , 即采用地膜覆盖桑园畦面阻隔地下桑
芽瘦蚊成虫飞出 、 树上 老熟幼虫弹跳人
土 ; 还有黑光灯诱杀法 、 人工摘顶杀虫法
等 。 化学防治则是通过使用农药 (杀虫剂 )
通过化学毒杀原理迅速杀灭害虫来达到治
理病虫害的目的 。 主要有地面撒施农药和
顶芽喷药两种化学方法防治桑芽瘦蚊 。 用
于地面撒施的农药有哇硫磷 、 甲敌粉 、 乙
敌粉 、 甲基异柳磷 、 16() 5 粉剂 、 大风雷
颗粒剂 。 而用于顶芽喷药的药剂有甲胺
磷 、 敌敌畏 、 乐果 、 速灭杀 、 辛硫磷 、 双
效磷 、 灭多威等 。 这些农药的防治效果都
比较理想 , 对桑瘦蚊的防治是起过主要 、
积极的作用的 。 但由于它们都属于化学防
治 , 容易杀死桑园的许多天敌 , 污染桑
叶 , 并带来严重的土壤残毒和环境污染问
题 , 有时甚至会造成家蚕或蚕农的农药中
毒 , 与当今保护环境的潮流极不相称 。 随
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 , 这些农药已大部
分被禁用了 。 绿宝 、 保卫德等新型环保农
药是否有效 , 还待试验 。
因此 , 桑保界人士正极力试图找到一
种有效而不造成环境污染的桑园病虫害防
治方法 , 但举步维艰 。 目前 , 尽管植保界
人士对昆虫的生态控制的理论已经开始了
解 、 掌握和运用 , 但尚未有系统运用生态
学知识和技术来进行桑园桑芽瘦蚊生态控
制 (包括生物防治 )的专门报道 , 因此很有
必要对此进行探讨 。
2
. 桑芽瘦蚊的生态控制是必由之路
2
.
1 理论基础
综观人类对害虫防治的活动历史 , 由
种植业形成以前 (无害虫 , 但其已客观存
在 ) , 到种植业初期 (有害虫 , 但被自然控
制住了 ) , 再到近代农业产业以后 (害虫增
多 、 失控 ) , 特别是 50 年代后石油农业和
化学农业的形成 , 片面追求直接的杀虫效
果 , 各种措施的作用评价主要采用校正死
亡率 , 突出了速效性措施的作用 , 忽视了
各项措施对种群控制的实际效果 , 也忽视
了各项措施对环境的影响 , 终于引发了至
今仍令植保界头痛的 “ 3R’ ’ 问题 。 几经
挫折和选择 , 最后害虫防治才形成了当代
的 “ 有害生物协调管理 ” (I PM ) 、 “ 综合防
治 ” 等植保观点 (强调 了生态平衡和环境
效益 , 本质上也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生态
控制 ) 。 可 以说 , 这是人类要保护生存环
境 、 进行可持续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 。
桑芽瘦蚊是双翅目的一种昆虫 , 只有
了解和掌握了这种昆虫的生态环境的规律
性的东西 (可称为 “ 桑芽瘦蚊生态学 ” ), 、
研究其与桑园里其他环境生物或气候因子
之间的相互关系 , 才是对其预测 、 预报以
至防治的前提 。 希望能运用有关昆虫生态
学的知识来了解 、 掌握桑芽瘦蚊与环境关
系普遍规律性的知识 , 取之于虫 , 用之于
虫 , 应用于桑园害虫的防治 , 以求对桑园
害虫更科学的管理 , 力图能对桑树害虫进
行生态控制 , 对桑树的保护方法有质的突
破 , 以代替目前有着明显负面影响的 、 不
符合潮流的化学防治 。
作者认为 , 作为桑保的科研工作者 ,
在掌握了桑树病虫害防治学 、 昆虫生态学
以及昆虫生态学研究方法之后 , 通过以下
几个步骤的调查和研究 , 应可以有效对桑
园的各种病虫害进行生态控制 (本文以桑
芽瘦蚊为例 ) :
首先 , 把桑芽瘦蚊作为一个种群 , 弄
清其基本生物学特性 , 结合昆虫生态学知
识 , 调查其种群数量 、 虫 口密度 、 虫龄组
配 , 及其种群增长 , 建立数学模型 ; 应用
刘清神 : 浅议桑芽瘦蚊的生态控制
数理统计上的概率分布 (可用频次分布
法 、 扩散型系数 、 平均拥挤度 、 平均拥挤
度与平均密度回归关系来测定其种群分布
型 )来拟合空 间分布型 ; 弄清桑园桑芽瘦
蚊是随机分布 、 聚集分布 , 还是均匀分
布 , 或是兼而有之 ; 弄清楚本种群的基本
情况后 , 进一步调查其在桑园昆虫群落包
括某些非昆虫的蜘蛛 、 蜡类 、 蜗牛等中的
种群关系 。
其次 , 在对桑芽瘦蚊种群及相关环境
进行了解和掌握之后 , 建立作用因子如捕
食 、 寄生 、 抗性等组配的种群生命表 。 种
群生命表是种群动态研究的基础 , 应用种
群生命表记录和整理种群动态的数据 , 应
用种群各种模型对种群动态的数据进行分
析 , 将进一步研究种群动态 , 达到选择最
佳模型进行控制的方法 。
最后 , 利用建立出来的种群生命表 ,
运用适应于种群控制研究的状态空间分析
法进行分析 , 采取适当的手段进行控制 。
害虫种群系统属于多输人和多输出的复杂
系统 , 状态空间分析法将会在研究害虫种
群系统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 , 理论上任何害虫
都可以模拟出一个最佳的生态控制模型并
加以实施控制 。
2
.
2 生态控制模型
根据 “ 预防为主 、 综合防治 ” 植保方
针 , 将桑园的整个桑芽瘦蚊害虫整体作为
一个种群系统 , 调查桑芽瘦蚊的群体特征
如空间分布 、 密度 、 虫龄结构 、 生殖率 、
死亡率 、 迁出率 、 迁人率 、 内察 自然增长
率等 , 以及影响其种群动态的其他外部因
素如食料 、 气候 、 天敌等 , 建立各种处理
下的以作用因子组配的桑芽瘦蚊种群生命
表 , 并同自然条件下的生命表进行对照 ,
分别得到各自的种群趋指数 ( 工) , 再算出
各个处理下的种群控制指数 ( ICP , l p C 二
工` / 工) , 结合 、 权衡经济效益 、 生态效
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 , 在此基础下进
一步运用其他生态控制理论和技术 , 力求
组建桑芽瘦蚊生态控制的数学最佳模型 ,
并在该模型 的指导下组织实施控制措施
(桑芽瘦蚊的生命表可模拟为下图所示 ) 。
以作用因子组配的桑芽疽蚊种群生命表 (模拟 ) (广东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
虫期 起始虫数
( lx )
作用因子 与作用因子相对
应的存活率 ( iS )( if )
捕食
寄生
其他
捕食
19 8
一 1 9 9 9 年 )
各虫期存活率
( S
x
)
024678391成虫
种群趋势指数 ( 工 )
抗性及其他
捕食
奇生
抗性及其他
设定的标准卵量 ( )F
达标准卵量的概率 (P F )
雌虫比率 ( P早 )
迁移后的居留率 (R )
’ 艺几 ( S A。 ) K
I = 5
1
5
2
5
3… S : FP F P 早R艺氏 (S A。 ) K 二
I = 5
E
S
S
S
L
FP
F P早 P 卜艺几 ( S A , ) K =
5
1 = 0
.
56 1
5
2 = 0
.
94 9
5 3 = 0
.
9 5 1
5
4 = 0
.
4 11
S
, = 0
.
817
5
6 =
0
.
36 7
5
7 = 0
.
83 5
5
8 =
0
.
884
l
, 《XX )
0
.
2 46
0
.
7 2 8
0
.
3喇)
0
.
17 8
0
.
57
S
E = 0
.
506
S
, = 0
.
336
5 1 二 0 . 2 7 1
朋561320876254
x()一卵
0
.
5 7
注 二 R = [0 . (XX) 0 . 《拟 ) 0 . 《X刃 0 . X() 3 0 . 05 8 0 . l 4 9 0 . 20 2 0 . l 9 8 0 . l 6() 0 . l l 3 0 . 07 3 0 . 4 ]
( S

)
k = [0
.
8X() 0
. 麟0 0 . 5 12 O . 4 l 0 0 . 32 8 0 . 2 6 2 0 . 2 l 0 0 . l 6 8 0 . l 34 0 . l 07 0 . 086 0 . 67 9 ] k
注 : 生命表形式模拟 庞雄飞编著的 《害虫种群系统的控制》 ,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 95
厂东蚕业 3 4( 3) 2 ( XX) :30一 5 3
蚕业产业化模式分析与比较
魏剑波 魏乐平
(华南农业大学蚕业服装系 )
提 要 本文剖析和讨论了近几年比较成功的两种蚕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 :富安
模式和雷州模式 , 并根据广东蚕业生产的具体情况 , 提出三种可行的蚕业产业化 目
标模式的设计 。
关键词 蚕业 产业化 模式 设计
月lJ 青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 , 农业产业
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 。 为
顺应潮流 , 广东省茧丝绸行业各部门也积
极开展广东蚕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体制的改
革 , 并探索和实践蚕业产业化的具体可行
途径和方式 ,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全行
业在思想上已达到共识 : 蚕业产业化是广
东蚕业发展和复兴的必由之路 , 即以国内
国外市场为导向 ,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 从
当地实际情况出发 , 以蚕桑生产为龙头 ,
组建 、 农 、 工 、 贸一体化的经营管理体
制 , 把蚕桑生产 、 缥丝织绸等深加工和内
外销机制有机地统一起来 , 使整个产业运
作顺畅 , 促进产业的不断巩固和发展 。 蚕
业产业化的道路是大势所趋 , 已不可阻
挡 。 目前的关键是怎样不断完善和丰富这
种产业化模式 , 总结经验 , 借鉴发展 , 实
践当地行之有效的生产经营模式 , 快速推
进广东蚕业产业化模式 , 总结经验 , 借鉴
发展 , 实践当地行之有效的生产经营模
式 , 快速推进广东蚕业产业化进程 。 以
下 , 我们尝试从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蚕业
产业化发展之路 (即 “ 富安模式 ” )与我省
雷州半岛蚕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过程 (故
且命名为 “ 雷州模式 ” )的剖析与比较
中 , 探讨一些有益的启示 。
2
.
3 希望预期 目标
了解桑芽瘦蚊的整个生境及其发生规
律 , 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 通过实验得出来
的种群趋势指数 、 控制指数和最佳数字模
型 , 定出可行性方案 , 加以实施 , 希望能
达到以下 目标 :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 创造
不利于桑芽瘦蚊发生生长的环境 , 以对目
标害虫 的生态控制 (包括生物防治 )为重
点 , 协以科学用药保护 (万不得已时施用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环保农药 )和加强
抗性品种的培育 、 加强检疫等措施 , 把桑
芽瘦蚊控制在不足造成经济危害的最低水
平 , 并推广到对其他的桑园害虫也进行类
似的生态控制 , 从而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化
学污染 , 保护人类和蚕体健康 , 终达到控
制所有桑园害虫 , 使桑叶 、 蚕茧生产优质
高产高效的目的得以实现 。
参考文献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