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理肺散结丸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全 文 :【临床论著】
理肺散结丸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李创业 高立伟 张保伟
摘要:目的 观察理肺散结丸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0 例中晚期 NSCLC患者随机分成对
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理肺散结丸;两组均定期随访直至病情出现进展。结果
按照实体瘤疗效评定 (RECIST)标准和WHO标准,治疗组在实体瘤疗效、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
白 19 片段(CYFRA-211)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及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等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理肺散结丸可以显著改
善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增强化疗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关键词:理肺散结丸;非小细胞肺癌;实体瘤;化疗;中医药疗法
doi:10. 3969 / j. issn. 1003-8914. 2015. 02. 026 文章编号:1003-8914(2015)-02-0271-03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平顶山 467000)
近年来,肺癌在全球的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已
成为各种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 2011
年 9 月发布的最新资料表明,全球肺癌的发病率和病
死率高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在肺癌患者中,NSCLC
约占 80%,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治
疗的机会,能够手术切除和治愈的患者极为有限,化放
疗成为治疗 NSCLC 的重要方法,但总体效果不够理
想。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在 NSCLC 治疗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具有提高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抑制
肿瘤细胞扩散和转移、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逆转肿瘤细
胞多药耐药等作用,已作为化疗辅助治疗手段用于
NSCLC的治疗。从 2011 年 8 月起,本研究采用理肺散
结丸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 NSCLC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
果,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所选 60 例中晚期 NSCLC 均来自平
煤总医院 2011 年 8 月 ~ 2013 年 5 月住院患者。随机
分为对照组、治疗组 2 组。对照组 30 例,男 18 例,女
12 例;年龄 45 ~ 72 岁,平均(56. 3 ± 4. 5)岁;鳞癌 12
例,腺癌 15 例,鳞腺混合癌 3 例。治疗组 30 例,男 20
例,女 10 例;年龄 43 ~ 75 岁,平均(58. 4 ± 4. 2)岁;鳞
癌 14 例,腺癌 12 例,鳞腺混合癌 4 例。2 组患者在性
别、年龄、病理分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1. 2. 1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国抗癌协会 1999 年编
制的《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1]的诊断标准,全
部病例均经 CT 或(和)MRI 检查,并经病理或细胞学
诊断为 NSCLC。临床分期参照国际抗癌联盟(UICC)
的 TNM分期[2]标准。
1. 2. 2 中医气虚痰湿、瘀毒互结证诊断标准 参照
《中药新药治疗原发性支气管癌的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3]制定。主症:咳嗽,咯血,痰多,胸闷气憋,胸痛
如刺,神疲乏力,气短喘促。次症:食欲不振,纳呆便
溏,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腻,脉弦细滑。
1. 3 纳入标准 ①所选病例均符合以上中西医诊断
标准,临床分期为Ⅲ ~Ⅳ期;②有客观(可测量或可评
价的)观察指标;③年龄 18 ~ 75 岁;④造血功能及心、
肝、肾功能基本正常;⑤卡式评分(KPS)60 分以上;⑥
预计生存期 4 个月以上;⑦入组前 1 个月内未接受过
化疗等治疗。
1. 4 排除标准 ①患有严重心、肝、肾等系统功能异
常、心脑血管血管疾病或精神障碍疾病者;②中途脱治
或改换其它治疗方法者;③对本试验药物过敏者;④依
从性差,未按规定服药或服药不足 4 个疗程者。
1. 5 研究方法
1. 5. 1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采取联合化疗。一线常
用化疗方案:NP(长春瑞滨 +顺铂) ;GP(吉西他滨 +
顺铂) ;TP(紫杉醇 +顺铂)。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随
访,2 个疗程复查评估 1 次,直至出现病情进展。②治
疗组:在对照组用药治疗基础上,口服理肺散结丸,每
次 6 g,每日 2 次。两组均每 4 周为一个疗程,共 4 个
疗程。
1. 5. 2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①实体瘤疗效 检测治疗前后实体瘤的大小情况,于
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采用 CT 扫描比较。参照“WHO
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RECIST)[4]对瘤体进行客观
评价:以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
进展(PD)进行疗效评定。
有效率 =(CR + PR + SD)/(CR + PR + SD + PD)。
·172·光明中医 2015 年 2 月第 30 卷第 2 期 CJGMCM February 2015. Vol 30. 2
②主要症状缓解情况 观察治疗前后咳嗽、咳痰、咯
血、胸痛、乏力等 5 个主要症状缓解情况,参照《中药
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进行症状分级及疗效
评定。
③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观察治疗前后 KPS 评分,按
Karnofsky体力状况计分标准评定:凡在疗程结束后较
治疗前评分增加 10 分者为提高,减少 10 分者为降低,
增加或减少不及 10 分者为稳定。
④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
(CYFRA-211)水平检测 观察治疗前后 CEA、
CYFRA-211 水平检测结果。
⑤不良反应 观察治疗药物对患者造血系统、肝、肾功
能、胃肠道反应、脱发及周围神经毒性等方面的影响。
参照 WHO 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
标准[6]。
⑥无进展生存期(PFS) 观察患者从治疗后病情得到
控制至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时间,参照 RECIST 实体瘤
疗效评价体系[7]。
1. 5.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5.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
验,以 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后实体瘤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实体瘤
有效率为 86. 67%,对照组有效率为 73. 33%,经 χ2 检
验,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 05) ,结果见
表 1。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后瘤体大小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CR PR SD PD 有效率
对照组 30 1 12 9 8 73. 33
治疗组 30 2 16 8 4 86. 67
2. 2 治疗后主要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
者在咳嗽、咯血、乏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在咳痰、胸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结果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证缓解情况比较 (例,%)
主要症状
对照组 治疗组
治疗前 缓解 缓解率 治疗前 缓解 缓解率
咳嗽 26 9 34. 61 27 18 66. 671)
咳痰 23 10 43. 48 23 12 52. 17
咯血 20 9 45. 00 19 15 78. 941)
胸痛 24 11 45. 83 25 13 52. 00
乏力 27 10 37. 04 28 19 67. 861)
注:与对照组比较,1)P < 0. 05。
2. 3 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比较 治疗后
治疗组卡式评分缓解率(提高 +稳定)为 76. 67%,对
照组为 46. 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结果见表 3。
表 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KPS评分)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提高 稳定 降低 缓解率
对照组 30 6 8 16 46. 67
治疗组 30 10 13 7 76. 671)
注:与对照组比较,1)P < 0. 05。
2. 4 治疗前后血清 CEA、CYFRA-211 的变化情况比
较 治疗后对照组血清 CEA 和 CYFRA-211 水平较
治疗前有所升高,治疗组较治疗前降低。经 t 检验,
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对
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结果
见表 4。
表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CEA、CYFRA-211 的变化情况
(例,珋x ± s)
组别 时间 例数 CEA CYFRA-211
对照组 治疗前 30 14. 70 ± 1. 25 11. 37 ± 0. 95
治疗后 30 15. 75 ± 1. 31 11. 41 ± 1. 15
治疗组 治疗前 30 17. 94 ± 1. 71 12. 07 ± 1. 41
治疗后 30 13. 97 ± 1. 471) 8. 74 ± 1. 081)
注:与治疗前比较,1)P < 0. 05;例 = 30。
2.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后治疗
组在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胃肠道反应、脱发及周
围神经毒性等方面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 0. 05)。在血红蛋白下降、肝肾功能损害
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结果见表 5。
表 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不良反应
对照组 治疗组
0 Ⅰ Ⅱ Ⅲ Ⅳ 0 Ⅰ Ⅱ Ⅲ Ⅳ
白细胞下降1) 8 12 8 2 0 14 12 3 1 0
血小板下降1) 9 11 6 4 0 13 12 3 2 0
血红蛋白下降 8 10 7 5 0 12 11 5 2 0
肝功能损害 8 10 7 5 0 13 10 5 2 0
肾功能损害 12 10 6 2 0 15 8 4 2 0
恶心呕吐1) 7 10 9 4 0 14 9 5 12 0
腹泻 15 10 3 2 0 21 7 2 0 0
脱发1) 13 9 6 2 0 20 8 2 0 0
周围神经毒2) 7 8 10 5 0 14 12 3 1 0
注:两组比较,1)P < 0. 05,2)P < 0. 01。
2. 6 两组患者 PFS 比较 治疗组 PFS 为(6. 61 ±
1. 29)个月,对照组 PFS为(4. 67 ± 0. 69)个月,两组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
·272· 光明中医 2015 年 2 月第 30 卷第 2 期 CJGMCM February 2015. Vol 30. 2
3 讨论
目前认为手术、化疗和放疗仍是 NSCLC 的主要
治疗手段,但诸多因素的影响(譬如病人错失早期诊
断、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及耐药性、放疗所致的放射
损伤等)使西医在 NSCLC 的治疗效果上不十分
乐观。
中医在 NSCLC的综合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
通过扶正祛邪、调畅气机、平衡阴阳及提高机体免疫
力,使肿瘤生存的环境发生改变,使机体发挥抗肿瘤的
最大潜能,而且中医治疗肺癌的优势和精华在于具有
多靶点、全面性和个体化治疗的特点。
中医认为,肺癌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虚、毒、瘀”,
即正气亏虚、邪毒蕴肺、痰瘀胶结;本虚标实、虚实错
杂是肺癌最重要的病机特点。针对肺癌病机特点我
们研制出理肺散结丸治疗中晚期 NSCLC,疾病中晚
期阶段由于正邪抗争日久,多虚实互见,体虚益甚,
治疗以扶正为主,重用黄芪,益气补肺;此外中晚期
NSCLC 存在肺失宣降、气机不调等功能障碍,应用桑
白皮、杏仁、枳壳、桔梗等药物宣降肺气,调畅肺气,
恢复肺脏宣发肃降、调畅气机的功能;痰瘀胶结、邪
毒蕴肺在肺癌中晚期阶段表现也十分明显,故应用
选用露蜂房、浙贝母、炮山甲等药物以抗癌解毒、清
热化痰、散结消瘀。病至晚期,必伤胃气,故加入神
曲、鸡内金、炙甘草等补中消食,以护胃气。此方融
理肺行气、调畅气机、化痰散结与抗癌解毒为一体。
经临床观察显著改善中晚期 NSCLC 患者的病情,减
轻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强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
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芪
多糖对机体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诱导肿瘤细
胞凋亡,和其他化学合成药联合使用时可以降低其他
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增强其抗肿瘤作用[8]。张
坤等报道蜂房含有体外抗肿瘤的活性成分,对肺癌、肝
癌、胃癌等多种肿瘤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9];穿山甲
有明确的抗肿瘤疗效,可通过调整人体的神经、免疫功
能、内分泌功能而发挥作用,起到抗肿瘤和帮助抗肿瘤
的作用[10];金在久研究发现桔梗除具有祛痰镇咳作用
外,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桔梗水提物可显著刺激小鼠
腹腔巨噬细胞增生,抑制细胞增殖,剂量依赖性的促进
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产生,同
时对白介素(IL)-1β 和 IL-6 也有升高作用[11]。上述
益气扶正解毒散结等中药合用,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
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途径治疗肺癌,取得较好的
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理肺散结丸配合西医化
疗治疗中晚期 NSCLC,治疗组实体瘤有效率为
86. 67%,高于对照组的 73. 33%,提示理肺散结丸可
以提高化疗的临床疗效;在咳嗽、咯血、乏力等主要
症状缓解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方面,治疗
组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理肺散结丸有助于改善患者
临床症状,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血
清 CEA、CYFRA-211 水平的变化与疗效成正相关,下
降越明显,提示疗效越好,是近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
素,在肺癌的疗效及治疗检测中有重要意义[12]。本
研究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血清 CEA、CYFRA-211 与治
疗前相比下降较明显,对照组较治疗前略有升高,提
示理肺散结丸具有一定抗肿瘤作用。此外在患者
PFS比较上,治疗组为(6. 61 ± 1. 29)个月,明显优于
对照组 PFS(4. 67 ± 0. 69)个月,提示理肺散结丸可
控制患者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综上所述,应用理肺散结丸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
NSCLC,具有一定抗肿瘤作用,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
状、减轻不良反应,增强化疗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
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而且剂型适合长期服用,值得进一
步深入研讨。
参考文献
[1] 中国抗癌协会.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9.
[2] 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401.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S]. 北京:中国医
药科技出版社,2002:217-218.
[4] 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 第 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45-4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 3 辑)
[S]. 1997. 6-36.
[6] 冯继峰.肿瘤内科临床医嘱手册[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8:182-184.
[7] Therasse,P.,Arbuck,S. G. . New guidelines to evaluate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in solid tumors[J]. NatCancer Inst,2000,92
(3) :205-216.
[8] 田庆锷,李焕德. 黄芪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
报,2011,17(12) :87.
[9] 张坤,魏金荣,关一夫,等.蜂房提取物中抗肿瘤成分的活性研究
[J].中医杂志,2010,51(增刊 2) :246-248.
[10] 林云祥.抗肿瘤中药的临床应用[J].临床研究,2010,8(7) :52.
[11] 金在久.桔梗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
国药,2007,18(2) :507.
[12] 张丽娜,么建立,郝殿晋,等. CYFR211 和 CEA对局部晚期非小
细胞肺癌患者早期预后的意义[J]. 现代肿瘤医学,2013,21
(3) :32.
(本文校对:司瑞超 收稿日期:2014 - 03 - 25)
·372·光明中医 2015 年 2 月第 30 卷第 2 期 CJGMCM February 2015. Vol 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