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沙枣叶化学成分的HPLC分析



全 文 :书沙枣叶化学成分的HPLC分析
 收稿日期:2012-03-16
 项目来源:榆林市科技局科研计划项目“榆林市优良绿化植物的引进、繁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Nygg200814)。
 作者简介:王晓荣(1968- ),女,陕西佳县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观赏植物及花卉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王晓荣1,魏朔南2,李薇薇3
(1.榆林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2.西北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3.第四军医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摘 要:通过对沙枣叶子 HPLC色谱条件的选择和优化,确定了沙枣叶 HPLC分析条件:流动相比例为
乙腈∶水(7∶93v/v);流速:0.3ml/min;检测波长240nm;柱温:35℃;进样量为10ul;分析时间为80min。
对主要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等色谱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相关指标符合 HPLC指纹图谱的评价
标准。为沙枣叶子的指纹图谱研究提供了参考,进一步为沙枣的种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该
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行性高。
关键词:沙枣叶片;HPLC;指纹图谱
  沙枣(Flaeagnus angustifoha L)是胡颓子
科胡颓子属的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4-15m,喜
光,叶和幼枝披银白色表皮毛,背面较密,叶矩圆
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先端尖或钝,基部宽楔
形[1],两面均有白色鳞片,下面较密成银白色,侧
脉不显著。叶柄长8-10cm,枝有棘刺。沙枣叶
片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据测定,叶片含蛋白质4.0%、脂肪2.4%、糖
15.7%,脂肪和糖的含量高于苜蓿[2]。而在其干
叶中含蛋白质15.7%,粗脂肪6.5%,无氮浸出物
17.4%,另外还含有黄酮成分。因此,沙枣叶子晒
干粉碎后常作为粗饲料喂猪,也可圈养羊、驼、兔
子等。由于小沙枣叶即使枯黄也不易脱落,牲畜
只能采食到树下部部分枝叶,而大部分叶子牲畜
无法采食。大沙枣叶枯黄即脱落于地,因落叶时
间过于集中,牲畜一时利用不完造成浪费。此外,
枯黄后自然脱落的沙枣叶,营养价值较青绿的大
为降低[4]。
近年来有关沙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养成分
和提取以及产品的开发利用方面,刘晔玮等人
(2006)对沙枣叶中黄酮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
究,刘清等人(2006)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沙
枣叶中矿物元素,得出:沙枣叶中铁、锌、锰、铜含
量在不同生长时期差异明显,其他几种元素含量
均丰富,并且微波消化的效果优于湿法消化[5]。
而有关沙枣叶 HPLC指纹图谱研究却未见报道。
本实验对沙枣的叶子的 HPLC分析条件参数进
行了选择优化,以期为沙枣的指纹图谱研究提供
参考;进一步为沙枣的种质资源评价提供理
论依据。
1 材料、仪器与试剂
1.1 试验材料
沙枣叶子采自榆林市。
1.2 仪器
日本岛津 LC-10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
SPD-10Avp检测器,Class- VP工作站,紫外
分光光度计(PERKINELMER),色谱柱Diamon-
sil C18(250×4.6mm,5μm)、SENCOR系列旋
转蒸发仪,SHB-Ⅲ循环水多用真空泵,KH-
200KDE型高功率数控超声波清洗器,TB-114
型电子分析天平,Milipore超纯水仪,ZN-02小
型高速粉碎机。
1.3 试剂
乙腈(色谱纯)、甲醇(色谱纯)均购于天津化
学试剂厂,水为超纯净水,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样品溶液的制备
精确称取粉碎好的沙枣叶样品40g,将其放
人干燥洁净的烧杯中,加人50%乙醇溶液100
ml,于常温(25℃)下浸泡30min;用超声波提取
30min;取出超声液离心,4 000r,10min;将离心
后的上清液过滤,加石油醚于滤液中(石油醚:滤
液1∶2,V/V)萃取1h,弃掉上层,取萃取液下层
于旋转蒸发仪60℃蒸干后用甲醇溶解后定容至
50ml容量瓶中,过 0.22um 的滤膜后进行
HPLC分析。流程图见图1。
·66· 陕 西 农 业 科 学 2013(1)
书图1 样品制作流程
2.2 色谱条件的建立
经分别对流动相体系、流动相体系比例、流
速、检测波长、柱温等进行选择和优化,确定色谱
条件为:流动相为乙腈∶水(5∶95v/v);流速:
0.3ml/min;检测波长240nm;柱温:35℃;进样
量为10ul。
2.3 空白试验
取“溶液的制备”项下所用甲醇为空白溶液,
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分析(结果见图2)。结果表
明:保留时间位于0-10min为空白溶剂峰。
图2 空白试验
2.4 方法学考察
2.4.1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在
0h、1h、2h、4h、8h、12h进行检测,考察色谱峰
相对保留时间的一致性,各主要色谱峰相对保留
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 RSD均小于3%,符合规
定,表明供试品稳定性良好。
2.4.2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连续进
样6次,各主要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
于1.5%,符合规定,表明供试品进样精密度
良好。
2.4.3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按“溶
液制备”制备5份供试品,平行测定,各色谱峰相
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3%,表明本法测定的
重现性良好。
2.5 叶子 HPLC分析
(1)按 “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
液,按2.2项下色谱条件进行 HPLC分析,结果
见图3。
  (2)指纹图谱参数考察。对主要色谱峰的保
留时间、峰面积等指纹图谱参数进行了分析(见表
1),结果表明,各相关指标符合指纹图谱评价
标准。
图3 色谱分析结果
3 讨论与结论
(1)刘晔玮等人研究了沙枣叶中总黄酮最佳
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固液比(g/ml)为
1∶40,提取两次,每次20min。平均回收率为
98.8%,RSD为1.34%[3]。实验表明,沙枣叶子
中水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50%乙醇、超声
60min、60℃旋转蒸发温度。
(2)中药是依靠其所含有的多种化学成分发
挥综合的医疗作用,这是与化学合成药最根本的
区别,现在已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因此凭借某
一种化学成分定性和定量的传统中药质量评价方
法的有效性和专属性逐渐受到质疑。因为任何单
·76·王晓荣等:沙枣叶化学成分的 HPLC分析
书一的活性成分或指标成分都难以有效的评价中药
的真伪优劣。如果所检测的指标成分(活性成分)
是多种中药的共性成分,则更降低了鉴别的准确
性和专属性。随着客观需要和现代认识论的影
响,人们逐渐考虑利用现代先进分析技术分析不
同药材的整体特征以提高鉴别的准确性,近年来
备受关注的指纹图谱的概念即植根于此。HPLC
指纹图谱是可量化的鉴别手段,是当前符合中药
特色的评价中药真实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的质量
控制模式之一。
表1 沙枣叶 HPLC色谱峰的主要参数
峰号

(次)
相对保留时间
(min)
相对峰面积

平均相对保留时间
(min)
平均相对峰
面积积分值

1  8.906  398 901.7
2  8.910  398 902.0
3  8.921  398 901.8
8.9123  398 901.83

1  10.203  112 582.6
2  10.212  112 582.9
3  10.209  112 583.5
10.208  112 583.00

1  11.728  357 799.4
2  11.798  357 798.9
3  11.800  357 799.3
11.7753  357 799.20

1  16.630  22 556.2
2  16.658  22 555.7
3  16.719  22 556.0
16.669  22 555.97

1  17.958  21 842.7
2  17.910  21 843.6
3  17.899  21 843.0
17.589  21 843.10

1  23.510  172 381.9
2  23.401  172 380.2
3  23.911  172 380.8
23.6073  172 380.97

1  25.427  115 691.5
2  25.500  115 692.0
3  25.459  115 691.3
25.4620  115 691.60

1  62.791  187 647.4
2  62.807  187 646.8
3  62.754  187 647.9
62.756  187 647.33
  实验通过流动相及其比例、流速、检测波长等
实验的系统研究,所建立的沙枣叶子 HPLC研究
方法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实验的 RSD 均在
0.05%-0.37%,根据沙枣叶子 HPLC液相色谱
图及各色谱峰参数考察可见,该方法所得8个色
谱峰稳定性较好、吸收性较强、特征较明显,各参
数均符合指纹图谱评价标准,具有操作简单,准确
度、灵敏度高,精密度好,易于采用。为沙枣叶指
纹图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辛艳伟.沙枣的开发和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2):399-400;402.
[2] 于玮玮.阎国荣.沙枣的资源及研究现状[J].天津农
学院学报,2009,16(2):46-49.
[3] 刘晔玮.王勤.宋海等.沙枣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方法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6,20(1):
42-44.
[4] 聂小兰.沙枣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北方园艺,
2007,(4):67-69.
[5] 刘清.黄海涛.刘琼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沙枣叶
中矿物元素[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10):
1 163-1 200.
·86· 陕 西 农 业 科 学 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