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枇杷花茶抗氧化作用及其食品卫生指标检测



全 文 :姜帆,高慧颖,郑少泉,等.枇杷花茶抗氧化作用及其食品卫生指标检测 [J].福建农业学报,2015,30 (2):146-149.
JIANG F,GAO H-Y,ZHENG S-Q,et al.Antioxidant Effect of Loquat Flower Tea and Inspection in Food Microorganism [J].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5,30 (2):146-149.
枇杷花茶抗氧化作用及其食品卫生指标检测
姜 帆1,2,高慧颖1,3,郑少泉1,4*
(1.福建省龙眼枇杷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13;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13;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3;
4.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3)
收稿日期:2014-11-28初稿;2014-12-22修改稿
作者简介:姜帆 (1977-),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龙眼、枇杷种质资源、育种和品质生物技术研究(E-mail:jiangfan006@126.com)
*通讯作者:郑少泉(1964-),男,研究员,主要从事龙眼、枇杷种质资源、育种及品质生物技术研究(E-mail:ZSQ333555@163.com)
基金项目:农业部科研杰出人才计划及其创新团队;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 (14RZZY-015);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
项目 (2014QA-2)
摘 要:以贵妃枇杷花茶为原料,分析花茶水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并检测其微生物学卫生指标。结果表明:
贵妃枇杷花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总抗氧化能力达到1 126.4U·g-1,是茉莉花总抗氧化能力的2.18倍;清
除羟自由基的能力为6.04×105 U·g-1,与绿茶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相当。研究还发现不同贮藏条件下贵妃枇杷花
茶的抗氧化作用差异明显,其中低温条件下(4℃)60d内枇杷花茶维持较强的总抗氧化能力。贵妃枇杷花茶的菌
落总数为500cfu·g-1,未检出大肠菌群,两者均达到目前已发布的行业和地方标准对代用茶微生物指标的要求。
关键词:贵妃枇杷花茶;总抗氧化能力;清除羟自由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中图分类号:S 666.9 文献标识码:A
Antioxidant Effect of Loquat Flower Tea and Inspection in Food Microorganism
JIANG Fan1,2,GAO Hui-ying1,3,ZHENG Shao-quan1,4*
(1.Fujian Bree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Longan &Loquat,Fuzhou,Fujian
350013,China;2.Fruit Research Institute,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Fuzhou,Fujian
350013,China;3.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Fuzhou,Fujian 350003,China;
4.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Fuzhou,Fujian 350003,China)
Abstract:In vitro antioxidant effect and in food sanitation for loquat flower tea were studied based on its water
extract.The result showed that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the tea was up to 1 126.4U·g-1 and was 2.18times
of it in jasmine.Its ability in scavenging hydroxyl radicals was 6.04×105 U·g-1,equivalent to it of green tea.The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loquat tea changed with storage temperature and kept stably within 60days under 4℃.
The total bacterial colony number was 500CFU·g-1 and no Coli group detected,which met the food sanitation
requirements by trade standards and local standards for substitute tea.
Key words:guifei Loquat flower;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scavenging hydroxyl radical;total bacterial colony;
coli group
  枇杷花作为民间传统中药,用于伤风感冒、咳
嗽、痰血等的治疗[1-2]。普通枇杷一般在秋冬开
花,花具有花香浓郁、污染少、生物量大的原料优
势,是难得的食品新资源。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
日益严峻,人们对润肺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枇杷
花以其润五脏、利肺气的功效特点被开发成枇杷花
茶、枇杷花蜜、枇杷花茶饮料[3]等,具有广阔的市
场潜力。近年来研究表明,枇杷花含有丰富的胡萝
卜素、类黄酮[4]、熊果酸、齐墩果酸[5]等生物活性
成分,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4,6-10]。但
是未见加工后枇杷花体外抗氧化能力研究报道。本
研究以课题组自主研发的袋泡型枇杷花茶为材料,
研究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并对其食品微生物指标进行
检测,为枇杷花茶的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福建农业学报30(2):146~149,2015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文章编号:1008-0384 (2015)02-146-0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枇杷花茶,以 ‘贵妃’枇杷花序为材
料,利用专利技术 (ZL 200910111385.8)生产的
袋泡型枇杷花茶。
1.2 仪器与设备
HH-B11 420型电热恒温培养箱 (上海跃进医
疗机械厂)、HWS12型电热恒温水浴锅 (上海一
恒科技有限公司)、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计 (上海美谱达仪器有限公司)、DL-SC05型旋涡
混合器 (北京东林昌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试验试剂
琼脂粉、胰蛋白胨、乳糖、磷酸二氢钾、磷酸
氢二钾、十二烷基硫酸钠、氯化钠、葡萄糖、冰乙
酸、氢氧化钠等为分析纯;酵母浸膏、结晶紫中性
红胆 盐 琼 脂 (VRBA)、煌 绿 乳 糖 胆 盐 肉 汤
(BGLB)等均为生化试剂。
A015总抗氧化能力 (T-AOC)检测试剂盒和
A018羟自由基测试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
究所生产。
1.4 培养基
平板计数琼脂 (PCA)培养基的制作参照食品
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的方法检测[11],月
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 (LST)肉汤、煌绿乳糖胆盐
(BGLB)肉汤、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 (VRBA)
参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计数法检测[12]
1.5 试验方法
1.5.1 枇杷花茶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 取5g枇
杷花茶放入已经煮沸的200mL的蒸馏水中,泡制
约7~8min后收集上清液,温度降至室温后测定
其总体积,即为2.5% (w/v)枇杷花茶溶液。选
取一定量的2.5% (w/v)枇杷花茶溶液应用A015
总抗氧化能力 (T-AOC)检测试剂盒进行总抗氧
化能力检测,用A018羟自由基测试试剂盒检测枇
杷花茶溶液的清除羟自由基能力。
1.5.2 枇杷花茶总抗氧化能力的检测 处理1:
把制备好的2.5% (w/v)枇杷花茶溶液放在4℃
冰箱中贮藏即为4℃枇杷花茶。
处理2:把制备好的2.5% (w/v)枇杷花茶
溶液按25mL·瓶-1进行分装,121℃高压蒸汽灭
菌15min后放置于常温25℃贮藏即为常温无菌枇
杷花茶。
处理3:把制备好的2.5% (w/v)枇杷花茶
溶液按25mL·瓶-1进行分装,121℃高压灭菌15
min后放置于4℃冰箱即为冷藏无菌枇杷花茶。
每隔10d分别测定3个处理的枇杷花茶的总
抗氧化能力,测定和计算方法参照A015总抗氧化
能力测定试剂盒。
1.5.3 菌落总数测定[11] 称取3.5g枇杷花茶放
入盛有31.5mL生理盐水的无菌三角瓶中,振荡5
min,制成10-1的样品匀液。用1mL无菌吸管吸
取10-1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入9mL生
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振摇试管使其混合均匀,制
成10-2的样品匀液。按照以上操作程序,制备出
10-1、10-2、10-3的稀释样品匀液,分别吸取以上
3个稀释度的样品匀液1mL于无菌平皿内,每个
稀释度做3个平皿。同时,分别吸取1mL空白稀
释液加入3个平皿内作空白对照。将15~20mL
冷至46℃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倾注平皿,使培
养基与样液充分混匀。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
转,(36±1)℃培养48h后进行菌落计数。
1.5.4 大肠菌群的计数[12] 选用食品安全国家标
准GB4789.3-2010中大肠菌群 MPN和平板计数法
2种方法测定枇杷花茶中大肠菌群的数量。
(1)大肠菌群 MPN计数法
按照上述菌落总数测定中的方法制备枇杷花茶
样品的稀释匀液后,选取3个连续稀释度10-1、
10-2、10-3,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装有9mL的
LST肉汤,每管接种1mL相应的枇杷花茶稀释
液。每个装有LST肉汤的试管都有一个倒扣的倒
管,用来判断是否有气泡生成。产气者进行复发酵
试验来判定是否为大肠杆菌阳性。倒管内无气泡产
生的则继续培养至 (48±2)h,产气者进行复发
酵试验,未产气者为大肠菌群阴性。
(2)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
按以上方法制备枇杷花茶的稀释匀液后,选取
3个 (10-1、10-2、10-3)连续稀释度,每个稀释
度接种2个无菌平皿,每皿1mL,用生理盐水作
为空白对照。及时将15~20mL冷至46℃的结晶
紫中性红胆盐琼脂 (VRBA)倾注于每个平皿中,
将培养基与样液充分混匀,待琼脂凝固后,再加
3~4mL VRBA覆盖平板表层。翻转平板,置于
(36±1)℃培养20h。观察平板是否长出紫红色菌
落,如出现则选取进行证实实验。如没有可判定为
大肠菌群阴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枇杷花茶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枇杷花茶上清液的浓度为2.5% (w/v),测定
741第2期 姜 帆等:枇杷花茶抗氧化作用及其食品卫生指标检测
结果表明该浓度下的总抗氧化能力为 (28.16±
0.31)U·mL-1,相当于枇杷花茶总抗氧化能力
为1 126.4U·g-1。
由于羟自由基测定试剂盒的灵敏度较高,最佳
稀释度样液的抑制率要求在45%~55%,经过对
1∶1、1∶4、1∶9、1∶19、1∶49、1∶99 (v/v)
等6个稀释度测定后最终确定枇杷花茶溶液按1∶
19 (v/v)稀释后对羟自由基的抑制率可以控制在
47.81%~50.83%,根据吸光值计算出枇杷花茶样
液清 除 羟 自 由 基 的 能 力 为 (754.71±19.02)
U·mL-1,相当于枇杷花茶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
为6.04×105 U·g-1。
2.2 枇杷花茶总抗氧化能力的稳定性
常温无菌、冷藏无菌、4℃枇杷花茶60d内总
抗氧化能力的稳定性见表1。结果显示:常温无菌
条件下枇杷花茶的总抗氧化能力在10d内极显著
下降 (P<0.01)至最低,为46.86U·mL-1,从
10~60d枇杷花茶总抗氧化能力呈波动性小幅上
升,但无极显著差异 (P<0.01)。冷藏无菌条件
下枇杷花茶的总抗氧化能力在0~60d的变化呈 W
波动上升,40d时总抗氧化能力最小,为51.47
U·mL-1,60d时总抗氧化能力最大,为56.73
U·mL-1,比第1d增加3.45%,但无显著差异
(P<0.05)。4℃枇杷花茶的总抗氧化能力为50.03
U·mL-1,10d时极显著下降 (P<0.01)为
47.32U·mL-1,20~50d时稳定在50.57~
51.43U·mL-1且无极显著差异 (P<0.01),60
d时达到最大值,为58.13U·mL-1,比第1d增
加了13.94%且具有极显著差异 (P<0.01)。
常温无菌枇杷花茶、冷藏无菌枇杷花茶、4℃
枇杷花茶不同时间的总抗氧化能力比较见表1。测
定制备好的枇杷花茶的总抗氧化能力为 (50.03±
1.30)U·mL-1,灭菌后升高到 (54.84±0.58)
U·mL-1。放置10d后,3种条件下枇杷花茶的
总抗氧化能力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冷藏无菌枇杷花
茶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 (P<0.05)常温无菌
和4℃枇杷花茶的,第20d时3种条件下枇杷花茶
的总抗氧化能力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P<0.05),
到30d时常温无菌枇杷花茶的总抗氧化能力极显
著 (P<0.01)低于冰箱中放置的,放置时间40~
50d3种条件下枇杷花茶的总抗氧化能力无极显著
差异 (P<0.01),到60d时冰箱中放置的枇杷花
茶的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高于室温条件下的 (P<
0.01)。综上可知,低温条件下枇杷花茶总抗氧化
能力略高于室温条件下枇杷花茶的总抗氧化能力,
保存效果更好。
表1 3种条件下不同时间枇杷花茶的总抗氧化能力比较
Table 1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loquat flower tea in
different time under the 3 conditions
天数
/d
总抗氧化能力/(U·ml-1)
常温无菌枇杷花茶 冷藏无菌枇杷花茶 4℃枇杷花茶
1  54.84±0.58aA  54.84±0.58aA  50.03±1.3bA
10  46.86±0.85bA  51.97±2.75aA  47.32±0.96bA
20  48.96±1.63cB  55.79±2.52aA  50.90±1.36bB
30  47.61±2.67bB  52.33±2.62aA  51.43±1.92aA
40  49.05±0.70aA  51.47±3.04aA  50.57±1.81aA
50  48.76±3.97aA  51.64±0.61aA  50.65±0.96aA
60  47.40±1.30bB  56.73±1.73aA  58.13±2.04aA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在
1%水平上差异显著。
2.3 枇杷花茶中菌落总数的计数
试验结果显示稀释度为10-1、10-2、10-3溶
液中的菌落数分别是50、10、0,空白对照为0。选
取菌落数为30~300cfu的适宜稀释浓度10-1,其对
应的菌落数为50,按照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
数测定 GB4789.2-2010》[11]7.1.1中的计算方法,即
枇杷花茶中的菌落总数为500cfu·g-1。
2.4 枇杷花茶中大肠菌群的计数
2.4.1 大肠菌群 MPN计数法  (36±1)℃培养
24h后发现3个连续稀释度的倒管内均无气泡产
生,继续培养至50h后仍无气泡产生,判定为大
肠菌群阴性。所以利用大肠菌群 MPN计数法测定
枇杷花茶中大肠菌群的结果是枇杷花茶中大肠菌群
最可能数 (MPN)<3.0·g-1。
2.4.2 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 试验结果显示 (36
±1)℃培养20h后空白对照和不同稀释浓度的平
板上均未见大肠菌群的菌落,为大肠菌群阴性,所
以判定利用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测定枇杷花茶中的
结果是未检出大肠杆菌。
3 讨 论
研究发现枇杷花中含有类胡萝卜、齐墩果酸、
熊果酸、苦杏仁甙、类黄酮和总酚等[4]多种具有清
除自由基的生物活性物质。本研究采用周期短、简
易、方便的体外抗氧化实验法检测了枇杷花茶的总
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枇杷花茶的总抗氧化能力为
1 126.4U·g-1,是茉莉花总抗氧化能力的2.18
倍,与栀子花(1 085.9U·g-1)和菊花(1 174.1
841 福建农业学报 第30卷
U·g-1)的总抗氧化能力相当,但低于金银花的
总抗氧化能力 (2 205.2U·g-1)[13]。羟基自由基
是生物体内活性最强的自由基和最活跃、进攻性最
强的活性分子,几乎可以与所有的生物分子、有机
物或无机物发生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14],枇杷花
茶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为6.04×105 U·g-1,远远
强于12种常见食用花卉的清除羟自由基能力[13],
与绿茶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相当[15]。
目前仅见北京市[16]和广州市[17]出台有关代用
茶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公布的指标要求分别是菌
落总数≤100 000cfu·g-1和≤30 000cfu·g-1。
本试验结果显示枇杷花茶中的菌落总数是500
cfu·g-1,远远低于地方标准的规定。本试验还利
用2种方法检测枇杷花茶中大肠菌群指标[12]。其
中大肠菌群 MPN计数法的检测结果显示枇杷花茶
中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3.0cfu·g-1,大肠
菌群平板计数法的检测结果是未检出大肠菌群,这
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是一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
业绿色食品代用茶的行业标准[18]中规定大肠菌群
(MPN·g-1)≤3,北京[16]和广州[17]代用茶地方
标准的卫生指标分别是大肠菌群 (MPN·hg-1)
≤40和大肠菌群 (cfu·g-1)≤4,可以看出枇杷
花茶中大肠菌群的卫生指标符合或优于现行行业标
准和地方标准。
研究结果表明枇杷花茶具有较强的总抗氧化能
力和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产品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
群2个指标均达到已公布的代用茶微生物卫生要
求,为生产安全、卫生、符合标准的枇杷花茶提供
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江纪武,靳朝东.药用植物辞典 [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
出版社,2005:301.
[2]王静波,杨必坤,张宏,等.枇杷花提取物止咳作用研究
[J].中草药,2009,40 (7):1106-1109.
[3]闫永芳,孙钧,孟天真,等.枇杷花研究及开发进展 [J].食
品工业科技,2011,32 (12):544-551.
[4]周春华.枇杷花、果主要生物活性组分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D].浙江:浙江大学,2007.
[5]成丽,刘燕,陈凌亚,等.枇杷花三萜皂甙成分的研究 [J].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 (2):283-285.
[6]郑美瑜,陆胜民,陈剑兵,等.枇杷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J].食品与发酵科技,2009,45 (4):52-54.
[7]闫永芳,过尘杰,孙钧,等.宁海白枇杷花中酚类物质鉴定及
含量测定 [J].中国食品学报,2012,12 (4):202-207.
[8]李琪,杨必坤,张晓喻,等.枇杷花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
[J].广西植物,2009,29 (5):698-702.
[9]闫永芳.枇杷花茶主要营养成分、酚类物质及其干燥工艺研究
[D].浙江:浙江大学,2012.
[10]闫永芳,孙钧,孟天真,等.枇杷花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J].食品工业科技,2012,(1):122-124.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S].北京:中国标准出
版社出版,2010:1-8.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478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S].北京:中国标准出
版社出版,2010:1-5.
[13]苗苗.市售食用花卉生物活性成分含量测定及其水提物的抗
氧化活性研究 [D].江苏:东南大学,2010.
[14]肖怀秋,李玉珍.羟基自由基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J].
食品与药品,2010,12 (1):69-71.
[15]张竞竞,易建勇,王宝刚,等.绿豆汤抗氧化特性的研究
[OL].[2008-04-30]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16]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DB11/505-2007代用茶卫生要求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3-4.
[17]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DBJ440100/T36-2009代用茶卫生
要求 [S].2009:1-4.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T2140-2012绿色食品代用茶
[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12:1-3.
(责任编辑:黄爱萍)
941第2期 姜 帆等:枇杷花茶抗氧化作用及其食品卫生指标检测

  鄂ICP备06018747号 Copyright @ 2017
  植物通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23198511@qq.com
回顶部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