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大蓟与鄂西大蓟生药鉴别



全 文 :收稿日期: 1999-11-15; 修订日期: 1999-12-15
作者简介:石世贵 ( 1953-) ,男 (汉族 ) ,湖北神农架人 ,神农架林区
药品检验所副主任药师 ,主要从事生药学研究 .
大蓟与鄂西大蓟生药鉴别
石世贵 , 龚山美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药品检验所  442400)
提要  对大蓟 Cirsium japonicum DC.的混淆品鄂西大蓟 Cir sium henryi ( Franch. ) Diels进行了生药鉴别。二者在
药材性状、组织结构、粉末特征方面均有一定差异。
关键词 大蓟 ; 鄂西大蓟 ; 生药鉴别
中图分类号: R282.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805( 2000) -0320-01
  大蓟为少常用中药。 《中国药典》规定其来源为菊科植物大蓟
Cir sium japonicum DC.的地上部分或根。具有凉血止血 ,祛瘀消肿
的功能。 用于衄血、尿血、便血、吐血、崩漏下血、痈肿疮毒等证 [1]。
多年来 ,我区使用的商品药材中 ,常见有以同属植物鄂西大蓟的地
上部分及根作大蓟药用 ,药材收购部门常有收购外销。大蓟的生药
性状、显微特征文献 [1, 2, 3]巳记载。 以下仅对鄂西大蓟地上部分及
根进行性状、显微鉴别和比较。
1 实验材料
药材样品采自神农架林区松柏镇 ,经作者鉴定为菊科植物鄂
西大蓟 Cirsium henryi ( Franch. ) Diels,标本现存湖北神农架林区
药品检验所标本室。
2 生药鉴定
2. 1 药材性状
2. 1. 1地上部分长约 1. 5 m。 茎呈圆柱形 ,上部有多数分枝 ,直径
0. 5~ 2 cm;表面浅黄色或绿褐色 ,有 8~ 12条纵棱 ,密生灰白色茸
毛 ;质松脆 ,断面黄白色 ,髓部白色 ,常中空。叶大 ,卵状披针形或长
圆形 ,深绿色或灰绿色 ,皱缩破碎 ,完整叶片边缘呈不规则分裂或
羽状深裂 ,先端有锐刺 ,基部抱茎 ,两面有稀疏灰棕色丝状毛。头状
花序顶生 ,圆球形或椭圆形 ,总苞枯灰色 ,苞片边缘具羽状针刺 , 5
~ 7层 ,表面淡褐色 ,管状花多脱落 ,冠毛羽状 ,灰黄色。 气微 ,味
淡。
2. 1. 2 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 ,多弯曲 ,长 10~ 30 cm,直径 1~ 5
c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 ,有不规则的深纵皱纹。质硬而韧 ,易折
断 ,断面不平坦 ,皮部厚 ,灰黄色或灰棕色 ,木质部绿褐色 ,呈角质
样 ,显颗粒状。 气微 ,味甜微咸 ,有微麻舌感。
2. 2 显微鉴别
2. 2. 1 茎 (直径 0. 6 cm )横切面: 表皮细胞微皱缩 ,并有稀疏的多
细胞非腺毛 ,在棱脊处的表皮下方有浅黄色棱形厚角组织 20余
列。皮层由 9~ 11列类圆形重叠的薄壁细胞组成。维管束外韧形 ,
韧皮部较窄 ,为一层淡黄色薄壁组织 ;形成层不明显 ,呈裂缝状间
断排列 ;木质部由多少、大小不等的螺纹导管组成 ,导管直径 27. 6
~ 138μm;木质部纤维群位于导管下方 ,淡黄色 ,由 20~ 25列排列
成三角状 ,髓部宽广 ,中央成空洞。
2. 2. 2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多角形 ;下表皮细胞类方形或不规
则形 ,垂周壁平直。 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 ,为椭圆形 ,直径约 27. 6
μm。多细胞非腺毛极长 ,多碎断 ,完整者由 18或更多的细胞组成 ,
基部细胞直径约 136μm,由 6~ 12或更多细胞组成 ,顶端细胞较
长 ,纵向平直 ,粗细不等 ,直径 13. 6~ 204μm。 叶肉细胞偶见草酸
钙簇晶及方晶 ,直径 6. 9~ 41. 4μm,无草酸钙针晶。
2. 2. 3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壁木栓化 ,不易脱落或微脱落。皮层由
10余列类圆形或略呈方形木栓细胞组成 ,内皮层较宽 ,内含纤维
束 ,偶见椭圆形分泌腔 ,直径 207μm,呈环状排列。韧皮部宽广 ,由
一连串间断的导管组成 ,排列成“ S”形 ,木质部射线宽广 ,导管靠外
层成片 ,靠髓部渐稀 ,数个成群呈径向排列 ,周围常伴有木纤维 ,射
线宽广 ,中央有髓。
2. 2. 4 根粉末: 灰黄棕色。菊糖较少。呈三角形或扇形的团块 ,表
面具放射状纹理。木栓细胞棕黄色。表面观呈长方形、类方形或多
角形 ,壁不均匀增厚。 导管较多 ,主为网纹、梯纹及具缘纹孔导管 ,
直径 41. 4~ 138μm。纤维少 ,多成束。常断裂呈帚状 ,直径 27. 6~
96. 6μm。分泌道少 ,淡黄色。直径约 138μm。草酸钙簇晶及方晶
散在 ,直径 6. 9~ 27. 6μm。
3 大蓟与鄂西大蓟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比较
见表 1,表 2,表 3。
表 1 大蓟草与鄂西大蓟草性状比较
比较项      大蓟 [2 ]    鄂西大蓟

圆柱形 ,长约 1 m。 上部分枝 ,直径 0. 5~ 1. 5 cm;表面褐色或绿褐色 ,有纵棱 ,密生灰白色毛 ;质松脆 ,断面黄白色 ,髓部白色 ,常中空
圆柱形 ,长约 1. 5 m。上部分枝 ,直径 0. 5~ 2 cm;表面浅黄色或绿褐色 ,有纵棱 ,密生灰白色毛 ;质松脆 ,断面黄白色 ,髓部白色 ,常中空
叶 绿褐色 ,皱缩破碎 ,边缘具黄白色针刺 ,两面有白色毛
深绿色或灰绿色 ,皱缩破碎 ,边缘不规则分裂或羽状深裂 ,先端有锐刺 ,两面有稀疏灰棕色丝状毛
头状花序
顶生 ,圆球形或椭圆形 ,总苞枯黄色 ,苞片披针形 , 4~ 6层 ,表面微带紫黑色 ,管状花多脱落 ,冠毛羽状 ,黄白色
顶生 ,圆球形或椭圆形 ,总苞枯灰色 ,苞片边缘具羽状针刺 , 5~ 7层 ,表面淡褐色 ,管状花多脱落 ,冠毛羽状 ,灰黄色
气味 气微 ,味淡 气微 ,味淡
表 2 大蓟根与鄂西大蓟根性状比较
比较项 大蓟 [1] 鄂西大蓟
性状 长纺锤形 ,稍弯曲 ,长 5~ 15
cm,直径约 0. 2~ 0. 6 cm 圆柱形或圆锥形 ,多弯曲 ,长10~ 30 cm,直径 1~ 5 cm
表面 暗褐色 ,有不规则的纵皱纹 灰棕色或灰褐色 ,有不规则的纵皱纹
质地 质硬脆 ,易折断 ,断面粗糙 ,皮部薄 ,灰白色 质硬而韧 ,易折断 ,断面不平坦 ,皮部厚 ,灰黄色或灰棕色
气味 气特异 ,味微苦涩 气微 ,味甜微咸而麻舌
320
时珍国医国药 2000年第 11卷第 4期 LISHIZHEN M EDICIN E AND MA TERIA M EDICA RESEARCH 2000 VO L. 11 NO. 4 
太子参及其常见伪品鉴别
张 琰 1 , 彭任辉2 , 帅允明 3 , 邓荣明 3
( 1.江西省上饶一村制药厂 ,江西 上饶  334000;  2.江西省上饶地区药品检验所  334000;
3.江西省玉山县药品检验所  334700)
  太子参 ,又名孩儿参 ,为常用中药。 《中国药典》 1995版Ⅰ 部规
定其来源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 Pseudostella ria hete rophylla
( Miq. ) Paxex Pax et Hoffm. 的干燥根。 性平 ,味甘 ,微苦。 有益
气、健脾、生津功效。李时珍说: “其似人形者 ,谓之孩儿参”。据报道
及市场调查 ,主要伪品为同科植物石生蝇子草 Silene tatarinow ii
Regel的干燥根和白花紫萼女娄菜 Melandrium tatarinow ii
( Regel) T sui v ar. albiflorum ( Franch. ) Z. cheng的干燥块根 ,百
合科植物宝铎草 Dispo rum sessile D. Don、禾本科植物淡竹叶
Lophatherumg racile Bronge 的块根以及爵床科植物菜头肾
Str abilanthes sa rco rrhiza Y. C. Tang et C. Ling的干燥根 ,近玉山、
广丰等县分别从安微亳州药材市场购进 “太子参” ,经鉴定为伪品 ,
且与上述报道的伪品不同 ,为一新伪品 (种名未定 ) ,现将太子参
正、伪品比较鉴别如下:
1 性状鉴别
1. 1 正品: 太子参呈细长纺锤形或长条形 ,稍弯曲 ,长 2~ 10 cm,
直径 0. 2~ 0. 6 cm。表面黄白色 ,微有纵皱纹 ,凹陷处有须根痕 ,顶
端有茎基及芽痕 ,质坚实而脆 ,易折断 ,断面平坦 ,类白色或黄白
色 ,粉性或角质样 ,气微 ,味微甘。
1. 2 伪品
1. 2. 1 石生蝇子草根:多单个或数个簇生 ,呈长圆柱形 ,多弯曲或
稍弯曲 ,有时具分枝 ,长 2~ 13 cm,直径 0. 2~ 0. 8 cm。顶端常具疣
状突起的茎残基或茎痕。 表面灰黄色 ,有纵皱纹 ,并有棕黑色横向
凹陷 ,其中有点状突起的须根痕 ,质硬而脆 ,易折断 ,断面白色。
1. 2. 2 白花紫萼女类菜块根:性状与太子参相似 ,主要区别为顶
端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芽痕 ,表面纵皱纹明显或有抽沟 ,有棕黑色横
向凹陷 ,其中有突起的细根痕 ,味微甘、苦。
1. 2. 3 宝铎草块根:根多为数个簇生 ,分散成单个者与太子参相
似 ,但顶端有疙瘩状茎基 ,表面灰黄色 ,有细密纵皱纹 ,断面有白色
细木心。
1. 2. 4 淡竹叶块根: 呈纺锤形或细长条形 ,略弯曲 ,两端细长 ,丝
状开裂。长 1. 5~ 5 cm,直径 0. 2~ 0. 5 cm。表面为黄色或黄白色 ,
有细密扭曲的纵皱纹和残留须根 ,质硬而脆 ,角质 ,断面黄白色或
黄褐色 ,有黄白色木心。气微 ,味微甘。
1. 2. 5 菜头肾根:呈细长纺锤形 ,多弯曲 ,长 5~ 12 cm ,直径 0. 8
~ 1 cm。 表面深黄褐色 ,具细纵皱纹 ,有时可见须状支根痕 ,质坚
脆 ,易折断 ,断面木质部黄色 ,气微 ,味淡、微甘。
1. 2. 6 伪太子参 (种名未定 ): 呈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 ,稍弯曲 ,长
5~ 14 cm,直径 0. 2~ 0. 7 cm。根头部膨大 ,呈珍珠盘状 ,表面灰黄
褐色或黄白色 ,有细纵纹 ,并有横向凹陷 ,皮层易与木质部剥离 ,质
柔软不易折断 ,断面皮层棕褐色 ,显油性 ,木部黄白色 ,中心时有空
洞 ,不呈粉性或角质样。气微 ,味甜。
2 显微鉴别
表 1 太子参及其伪品显微特征鉴别比较
品名 结晶 淀粉粒
太子参 簇晶 淀粉粒
石生蝇子草 无 无
白花紫萼女娄菜 无 无
宝铎草 针晶 淀粉粒
淡竹叶 无 淀粉粒
收稿日期: 1999-10-29; 修订日期: 1999-12-09
表 3 大蓟根与鄂西大蓟根显微特征比较
比较项 大蓟 [2. 3] 鄂西大蓟
组织
表皮细胞壁木栓化 ,有时脱落。 皮层较宽 ,紧靠内皮层处有类圆形分泌道 ,直径 80~ 130μm,较密地排列成环 ;内皮层明显。 韧皮部较窄。形成层断续成环。木质部射线较宽 ;导管少数 ,放射状排列 ,周围常伴有木纤维束。有髓。薄壁细胞含菊糖
表皮细胞壁木栓化 ,不易脱落或微脱落。 皮层较宽 ,内皮层内含纤维束 ,偶见椭圆形分泌道 ,直径 207μm,呈环状排列。 韧皮部宽广 ,由一连串间断导管组成 ,排列成“ S”形。木质部射线宽广 ;导管靠外层成片 ,靠髓部渐稀 ,呈径向排列 ,周围常伴有木纤维。 有髓
菊糖 较多。 呈扇形或不规则形 ,表面观呈放射状线纹 较少。 呈三角形或扇形 ,表面具放射状纹理
粉 木栓
  细胞
黄色。表面观呈不规则方形或长方形 ,大小不一 ,壁稍厚
棕黄色。 表面观呈长方形 ,类方形或多角形 ,壁不均匀增厚
  导管 主为网纹和具缘纹孔导管 ,直径 20~ 76μm 主为网纹 ,梯纹和具缘纹孔导管 ,直径 41~ 138μm
末 纤维 单个散在或成束。 呈长梭形 ,末端倾斜或钝圆 ,直径
10~ 30μm
多成束。 常断列呈帚状 ,直径 27~ 96μm
 分泌道 完整者直径至 174μm 完整者直径至 207μm
草酸钙结晶      无 簇晶及方晶散在
4 小结与讨论
4. 1 鄂西大蓟主产于鄂西山区 ,为鄂西的特有种 ,分布广 ,蕴藏量
大 ,常与大蓟混生 ,且植物形态与大蓟类同 ,故混采、混收及混用情
况是屡见不鲜的事 ,一般不易被引起注意。
4. 2 大蓟与鄂西大蓟为同科同属植物 ,在性状及组织结构上有不
少共同特征 ,是由于近缘关系的缘故。但在性状的大小、质地、气味
及组织结构的大小 ,形态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且鄂西大蓟根的粉
末有草酸钙簇晶及方晶 ,这是大蓟根在组织结构上所不具备的 ,可
作鉴别依据 ,以示区别。
4. 3 鄂西大蓟与大蓟虽为同科同属植物 ,但无药用历史记载 ,只
是本区民间药用 ,故认为不宜混用 ,应注意鉴别。
参考文献: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 , 1995年版 1部 [M ]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95∶ 17
[2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
究所 ,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中国药科大学 ,等 .中药志 (第 4册 )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8, 1~ 3
[3 ] 徐国钧 .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6∶ 18
321
LIS HIZHEN M EDICINE AND M ATERIA M EDICA RESEARCH 2000 VO L. 11 N O. 4 时珍国医国药 2000年第 11卷第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