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板栗栗实低温保鲜贮藏技术研究初报



全 文 :收稿日期:2000-06-27
板栗栗实低温保鲜贮藏技术研究初报
闵祥宏 李 娟
(山东省临沂市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276001)    么佩富(山东省临沂农业学校)    姚子栋(山东省费县林业局)
摘要 板栗栗实营养丰富 ,富含糖 、
淀粉 、蛋白质 、脂肪等。但栗实贮藏
需要低温高湿 ,常温下极易霉烂和虫
蛀 ,失水变质 ,生根发芽 ,难以保鲜 。
临沂市现有栗园 6万 hm2 ,年产板栗
5 000万 kg ,栗实于集中采收期几乎
全部涌入市场 ,导致价格偏低 ,又销
售不畅 。每年因贮藏不当损失的板
栗达 10万 kg 以上。而市内及周边
的一些栗实加工厂却因不能周年有
鲜栗实加工而不得不长期停产 。针
对上述问题 ,我们对栗实的低温保鲜
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初步找到了栗
实保鲜贮藏的最佳温湿度及包装方
法 ,在环境温度-2 ~ -1℃,相对湿
度100%空间内 ,利用一层疏松塑料
编织袋外套一层湿麻袋 ,可贮存板栗
236 d ,霉烂率1.96%,发芽率 0 ,失水
6.61%,保鲜率达 91.9%,其内在品
质 、口感风味基本与采收时的鲜栗无
异。
关键词 板栗 栗实 贮藏技术 地
沟沙藏 低温保鲜
1 试材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栗实 来自临沂市板栗生产
区的莒南县 、费县。供试品种有实生
栗、郯 207 、石丰 、华丰 、华光 、东夹 1号
等。栗实采收后经30 ~ 45 d的混沙湿
藏 ,挑选无腐烂无虫蛀 ,无破损 、饱满
的栗实作试验材料。
1.1.2 包装材料 50 kg规格的麻袋
和疏松塑料编织袋。
1.1.3 冷库
(1)莒南县板栗加工厂板栗贮藏
冷库 ,冷容 20×7×7 m3。
(2)莒南县果品公司苹果冷藏库 ,
库容30×12×7 m3 。
1.1.4 江苏镇江农药厂50%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
1.2 试验方法
将采收或沙藏的栗实经过挑选
后 ,放到质量浓度 1%的 50%可湿性
多菌灵液中快浸 2 min ,控干后待处
理。
1.2.1 地沟沙藏 在莒南县林业局
院内和费县上冶镇林业站 ,各挖一深
宽长80 cm×80 cm×200 cm的长方形
沙藏沟。将处理的栗实按1∶2的比例
与清水湿沙混合存入沟内 ,混沙的含
水量以手握成团放手即开为准。其目
的是验证地沟沙藏的贮藏时期。供试
栗实为混合栗。
(1)低温贮藏试验
选择影响贮藏的主要因素栗实品
种 、温度 、包装方法 ,设计不同水平。
品种以东夹 1号 、郯 207、混合;温度设
计-5 ~ -4℃(甲)、-2 ~ -1℃(乙)、
0℃(丙);包装材料设计一层塑料编织
袋(A)、一层麻袋(B)、内层塑编袋外套
一层湿麻袋(C)。相对湿度保持 95%
以上。用正交法设计 ,可按 L9(34)安
排试验 ,每试验 50 kg重复 3次 ,以便
找出最佳组合 ,试验设计情况见表 2
(上述地沟沙藏试验及低温贮藏试验
均在 1997年 11月至 1998年 6 月进
行)。
(2)根据1997~ 1998年的试验 ,初
步得出栗实低温保鲜贮藏效果与品种
关系不大 ,与温度和包装材料关系较
密切 ,以-2 ~ -1℃一层塑编袋外套
一层湿麻袋效果最好。因此在 1998 ~
1999年的试验中又重复 3次进行观察
研究。
1.2.2 1997~ 1998年的贮藏试验期
间 ,分别于贮藏初期(1997年 11月 8
日),中期(1999年 4月 14 日),末期
(1999年 6月 21 日)以恒温库(-2
~ -1℃)取样 ,在临沂农校生化室分
期化验内在营养含量的变化情况 ,主
要测定含水量 、脂肪 、蛋白质 、淀
粉。   
1.2.3 供试样品的抽测
(1)地沟沙藏从贮藏后每 10 d抽
查1次 ,每处理样品3 000 g ,计算霉烂
率 、发芽率。
(2)低温贮藏从贮藏后每 20 d抽
测1次 ,每处理抽3 000 g ,计算平均发
芽率和霉烂率。
1.2.4 本试验中保鲜率用结束贮藏
时优质栗实重和入库贮藏时总栗实重
计算 ,霉烂率用结束贮藏时总霉烂栗
重和结束贮藏时样品栗重计算 ,发芽
率用结束贮藏时总发芽栗重和结束贮
藏时样品栗重计算。失水率用结束贮
藏时样品栗重和开始贮藏时样品栗重
计算。
2 结果及分析
2.1 地沟沙藏法
1997年 11月至 1998年 3月 8日 ,
对地沟沙藏的观测结果见表 1。  
Brief Report 科技简报
21 
  林业科技通讯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2  
DOI :10.13456/j.cnki.lykt.2001.02.008
表 1 地沟贮存试验记录    (%)
地点
1997 年
11、8、 11、18、
发 霉 发 霉
1998年
1、18、 1、29、 2、8、 2 、18、 2、28、 3、8、
发 霉 发 霉 发 霉 发 霉 发 霉 发 霉
莒南
费县
0
0
0
0
0
0
0
0
0
0
3.61
3.57
2.5
1.8
5.2
4.35
4.6
4.2
6.32
6.29
5.2
4.8
10.15
9.03
6.5
5.8
23.25
22.21
7.8
7.3
84
80
8.5
8.6
注:1998、2、8 ,地温 6.5℃。
表 2 试验设计
试验号 品种 1 2 温度 3 包装 4 霉烂+发芽(%)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东 1)
1(东 1)
1(东 1)
2(郯 207)
2(郯 207)
2(郯 207)
3(混)
3(混)
3(混)
1
2
3
1
2
3
1
2
3
1(甲)
2(乙)
3(丙)
1(甲)
2(乙)
3(丙)
1(甲)
2(乙)
3(丙)
1(A)
2(B)
3(C)
3(C)
1(A)
2(B)
2(B)
3(C)
1(A)
0
4.54
9.18
3.35
10.39
0
8.24
0
6.24
结冰
结冰
结冰
T1
T2
T3
13.72
13.74
14.48
11.59
14.93
15.42
0
14.13
27.81
16.63
12.78
12.53
T=41.94
X(1)
X(2)
X(3)
4.57
4.58
4.83
0
4.71
9.27
5.54
4.26
4.18
  从表中看出地沟贮藏板栗 ,至 1
月29日 ,莒南试验点发芽率5.2%,霉
烂率 4.6%,二者之和为9.8%;费县点
发芽率 4.35%,霉烂率为 4.2%,二者
之和为 8.55%。至 2月 8日莒南点已
有6.32%的栗实发芽 ,霉烂达 5.2%,
二者之和为11.52%;
费县点 2月 8日发芽率为 6.29%,霉
烂率4.8%,二者之和为 10.09%,损失
率均超过 10%,已失去生食和加工价
值 ,而此时地温刚好为6.5℃。从 2月
8日起发芽率逐渐上升 ,至 2月 28日
后发芽率急剧上升 ,与此时地温变化
密切相关 ,这与
板栗种子在生理发芽期基本吻合。
2.2.1 对 1997至 1998年低温贮藏
板栗观测记录进行整理 ,至 1998年 6
月30日的数据结果见表 2。
表2中数字计算:
T=x1+x2+……+x9=41.94
品种 T1=0+4.54+9.18=13.
72
X(1)=13.72÷3=4.57
根据表 2中所得结果作图(略)。
从图中可以看出 ,对品种因素
而言差别不大 ,其发芽率和霉烂率之
和为 4.57%、4.58%、4.83%。对温度
而言以甲最好 ,但在-5 ~ -4℃温度
下栗实完全结冰 ,此时发芽率和霉烂
率之和为零 ,溶解后变褐失去生食 、
加工价值。而-2 ~ -1℃效果较好 ,
发芽率和霉烂率之和为 4.71%。对
包装材料而言 ,以C即一层塑编袋外
套一层湿麻袋效果最好。其发芽率
和霉烂率之和为 4.18%。因此得出 ,
试验以不区分品种 ,在-2 ~ -1℃
环境下 ,用一塑编袋外套一层湿麻
袋 ,相对湿度95%以上为最佳水平组
合。
将上述表 2所列内容作方差分
析列表(略),由方差分析可知 ,温度的
F 值为10.65大于 F0.10(9 ,0),因此贮
藏的温度在 0.10检验水平上为差异
显著;品种F 值为0.01 ,小于 F0.10(9 ,
0),因此品种和包装材料在 0.10检验
水平上表现为差异不显著 ,也就是说
保鲜贮藏的温度控制是关键因素。
但在包装材料中 ,一层塑编袋、一层
湿麻袋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余两种方
法。所以包装材料也作为考虑因素。
2.2.2 根据1997 ~ 1998年的贮藏试
验初步结果和正交试验要求以及方
差分析结果 ,我们选择混合品种栗
实 , -2~ -1℃温度 , 50 kg规格的一
层疏松塑编袋外套一层湿麻袋盛满
经挑选和多菌灵处理的供试栗 ,选择
相对湿度 95%以上 ,设计 3次重复 ,
试验贮藏效果 ,见表 3。
从表 3中看出每处理间差异不
大 ,因此正交试验可信。同时表明栗
实低温贮藏用-2 ~ -1℃用内塑编
袋外麻袋包装相对湿度 95%以上 ,保
存至次年 4 月 20 日时 , 保鲜率为
91%以上。
2.3 贮藏栗实营养成份的变化
1997年 11月 8日 ,1998年 4月
14日 ,1998年 6月 21日分别从冷库
(-2 ~ -1℃)抽取样品 ,在临沂农校
生化室进行检测 ,每样品检测3次 ,取
平均值 ,结果记录于表 5。
Brief Report 科技简报
22 
  林业科技通讯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2  
表 3 1998 ~ 1999 年冷藏试验结果   (单位:%)
重复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霉烂率 发芽率 失水率 保鲜率
1
2
3
1998.10.25
1998.10.25
1998.10.25
1999.4.20
1999.4.20
1999.4.20
1.87
1.79
2.01
0
0
0
7.01
6.53
6.28
91.12
91.48
91.71
表 4 栗实贮藏初 、中 、末期营养成份变化情况
品种 含水量
11.8 4.10 6.21
脂肪
11.8 4.10 6.21
蛋白质
11.8 4.10 6.21
淀粉
11.8 4.10 6.21
东 1 号
郯 207
混合
57.3
55.5
57.1
55.3
56.0
56.6
56.1
53.9
53.4
6.7
7.0
5.8
6.4
6.7
5.29
4.8
5.7
4.6
11.3
9.2
10.6
10.3
8.8
9.12
4.5
4.0
5.1
60.3
61.1
60.1
58.9
61.0
58.2
42.1
45.6
41.5
  从表中可以看出供试栗实不同
品种之间和每品种 3次检测数据均
有变化 ,但不十分明显。
3 试验小结与讨论
1.板栗栗实地沟沙藏在山东省
临沂市只能贮藏至 1月底。至 2月
中旬(18 日),发芽率和霉烂率之和
就达 15%以上 ,至 2月底达 30%以
上 ,失去生食和加工价值 ,同时地沟
沙藏藏量小用工用沙量大并且不易
看管。
2.试验表明选用-2 ~ -1℃和
相对湿度 95%以上的环境 , 用 50
kg 规格的一层疏松塑编袋外套一
层湿麻袋 ,可将栗实贮藏至翌年 6
月底 ,保鲜率 90%以上 ,并且适于
大量贮藏。
3.贮藏后的栗实外观略比入库
时暗淡 ,果肉保持琥珀色 ,炒食口感
良好 ,其含水率 、蛋白质 、脂肪 、淀粉
含量与入库前相经较有所变化 ,但
仍鲜食 、加工价值。
4.在低温贮藏试验中 ,在-5 ~
-4 ℃的环境下仍然发现有一种腐烂病
菌在活动 ,需要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
使用不同农药对香榧结果的影响
陈秀龙 孙蔡江
(浙江绍兴市林业局 312000)   
丁建林   
(嵊州市林业局)   
陈黄荣
(诸暨市林业局)
摘要 香榧幼果早期脱落已成为影
响产量的最大障碍 , 究其原因主要
是香榧细菌性褐腐病所造成。按照
田间设计原则 ,在香榧幼果期间浙
江省喷施菌毒清 、爱多收 、万果宝农
药和清水 ,其试验结果表明:喷施菌
毒清保果率为 7.77%,喷爱多收保
果率为 1.75%,喷万果宝保果率为
1.89%,喷清水保果率为 0。菌毒清
是一种高效 、低毒 、广谱 、内吸性无
公害的农用杀菌剂 , 可以大幅度提
高保果率;而爱多收 、万果宝是植物
生长调节剂类农药 ,对提高植物
座果率有帮助 ,但也能推迟榧果成
熟 ,导致“摘青”等弊端。同样喷药 ,
菌毒清明显优于爱多收 、万果宝。
关键词 香榧果 细菌性褐腐病 
病害防治 农药
收稿日期:2000-10-12
  参加本试验的还有斯仲礼 、斯仲木;论
文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
所研究员韩宁林修改定稿 ,一并致谢。
  在广泛推广人工授粉之后 ,幼
果早期脱落成了香榧连年丰产的最
大障碍。80 年代马正三 、曹若彬等
作了深入研究之后 , 发现这是由香
榧细菌性褐腐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当时未能找到适当的防治药剂 ,而
行之有效的套袋技术也无法在生产
上大规模推广 。
1996 年以来 ,诸暨市林业局等
试验用“爱多收” 、“万果宝”处理成
年香榧树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
1997年我们发现 ,对成年榧树喷施
“菌毒清” ,效果更好 。为了对这些
措施的使用效果作出认真比较 ,我
们在 1998年专门安排了“使用不同
农药对香榧树结果的影响”试验 ,历
经 2 a试验 ,取得了明显结果 ,现简
报如下。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诸暨市斯宅乡坑口
村前山。海拔高约 350 m 。试验林
是介于会生榧果和不会结果之间 ,
年年有幼果而榧果只有少许 ,一般
每年每株只收 1 ~ 2 kg 榧果 ,或根本
无收 。
该试验林为村所有 ,后为村香
榧课题组经营。试验地采用同样方
法管理 。1998 年 12 月 15日 ,施用
 
Brief Report 科技简报
23 
  林业科技通讯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