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猪苓的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特性及驯化研究



全 文 :猪苓的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特性
及 驯 化 研 究
陈德育 来航线 林雁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陵 712100)
摘 要 试验表明 ,猪苓菌丝在 5~ 35℃下均能生长 ,以 24℃生
长最快,在平板及斜面管上生长到一定时间为棕褐色。菌核在
15~ 25℃下控制相对湿度 80%,以 22℃形成最快。光照对菌丝
生长及菌核形成均不利 ,在菌丝培养及菌核形成阶段应避免光
照。菌丝在 pH3.5~ 8.5均可生长 ,但以 pH6.0生长最快。 试
验表明 ,猪苓可以脱离蜜环菌单独培养 ,这为猪苓室内人工袋料
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 但菌核的生长发育特征及栽培方法有待
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猪苓 菌核 驯化
文章编号 1000-8357(2004)06-0008-01
猪苓 ,别名枫树苓 , 野猪苓 、地乌桃。我国猪苓分布很广 ,
陕西 、山西 、四川 、云南为主要产地。猪苓含有麦角甾醇及多
种多糖类物质 ,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之一 , 其性平 、味甘 、利水
渗湿。具有利尿 、抗肿瘤等作用[ 1] 。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2002 年 11 月 25 日分离于野生鲜猪苓 , 当时
猪苓菌核表面黑色 ,水分含量较高 ,是采挖后的第 2 天 , 进行
菌核内部组织分离。
1.2 分离培养 采用菌核内部组织分离。 母种培养基为
PDA和 PDA 加富培养基。原种和栽培采用木屑培养基和木
屑棉皮混合培养基 , pH 自然[ 2 、3] 。
1.3 生物学特性观察 菌丝培养特征:温度对菌丝生长及菌
核形成的影响;光照对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的影响;酸碱度对
菌丝生长的影响[ 4] 。
2 结果分析
2.1 菌丝培养特征 在 PDA 培养基上菌丝萌动慢 , 生长较
差 ,表现为菌苔稀薄;在 PDA 加富培养基上菌丝萌动后生长
较快 , 菌丝在两种母种培养基上前期纯白后期转为棕褐色。
在菌苔表面易形成凸起的菌核组织。在木屑及棉皮木屑混合
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慢 , 但较浓白 、不转色。当培养室空气湿
度提高到 80%以上 , 温度控制在 15 ~ 25℃时 , 栽培袋口易形
成纯白色的菌核组织 , 组织生长较快。
2.2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采用 PDA 加富培养基 , 平板
培养 , 设 5℃、10℃、15℃、17℃、20℃、22℃、25℃、28℃、30℃、
35℃ 10 个温度段 , 每段 5 个重复 ,接种后分别在第 5 天和第
10 天测量菌落直径 1 次 , 求其生长速度。结果发现菌丝在 5
~ 35℃下均能生长 ,但生长速度有很大的差异(表 1)。
2.3 温度对菌核形成的影响 采用棉子壳木屑培养基 , 13cm
×20cm的聚丙烯塑料袋 , 每袋装干料100g , 湿重约23 0g 。接
表 1 猪苓菌丝在 5~ 35℃下生长速度
温  度(℃) 5 10 15 17 20 22 25 28 30 35
5天生长量(cm) 微量 0.97 1.58 1.87 2.15 2.27 2.42 2.29 2.26 微量
日均生长量(cm) - 0.194 0.316 0.374 0.430 0.454 0.484 0.458 0.452 -
种于 25℃下培养 ,当菌丝长过料袋 1/ 3 ,将栽培袋放在不同的
温度梯度 ,空气相对湿度 80%左右下培养菌核。观察发现在
15 ~ 25℃均可形成菌核 ,但以 20~ 22℃形成最快(表 2)。
表 2 猪苓菌核在不同温度下形成情况
温度(℃) 10 15 17 20 22 25 30
时间(d) - 21 14 10 8 11 -
2.4 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采用 PDA 加富培养基 , 设完
全黑暗和室内自然光两个试验对比组 ,室温 20℃左右 ,每个对
比组 8个重复。结果发现 , 光线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
用 ,在完全黑暗条件下 , 生长稍快(日均生长 0.425cm)在自然
光照下生长较慢(日均生长 0.311cm)。
2.5 光照对菌核形成的影响 采用长过料袋 1/ 3 的栽培袋 ,
设室内自然光照和黑暗 2 个处理 , 重复 5 次 ,控制室温 20℃左
右 ,观察 3 周 , 结果在有光条件下形成菌核组织 , 在完全黑暗
条件下菌核在袋口形成较快。结果证明光照不利菌核的形
成。
2.6 酸碱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采用 PDA 加富培养基平板
培养 ,设 pH 分别为 3.5、4.5 、5、5.5、6.0、6.5 、7.0 、7.5 、8.0 、
8.5共 10个处理 , 每组 5 个重复 、接种后放在 25℃培养 , 分别
在第 5 天和第 10天测量菌落直径 。结果见表 3。
表 3 不同 pH 值对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
pH 3.5 4.5 5 5.5 6.0 6.5 7.0 7.5 8.0 8.5
5天生长量(cm) 1.05 2.38 2.70 2.72 2.82 2.24 2.12 1.98 1.91 1.02
日均生长量(cm) 0.210 0.476 0.540 0.543 0.577 0.448 0.423 0.408 0.396 0.204
3 小 结 
试验表明 ,猪苓菌丝在 5 ~ 35℃下均能生长 , 25℃下生长
最快。菌丝在平板及斜面管上生长到一定时间为棕褐色。菌
核在 15 ~ 25℃下控制相对湿度 80%, 以 22℃形成最快。 光照
对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均不利 , 在菌丝培养及菌核形成阶段
应避免光照。猪苓菌丝喜欢偏酸性环境 , 但也能耐一定程度
的碱性环境 ,在 pH3.5 ~ 8.5均可生长 ,但以 pH6.0 生长最快。
试验表明 , 猪苓可以脱离蜜环菌单独培养 , 这为猪苓室内
人工袋料栽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但菌核的生长发育特
征及栽培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下转第 11 页)
—8—
食用菌                   EDIBLE FUNGI                   2004(6)
高温香菇品种 931与康氏木霉
的拮抗试验简报
乐 涛1 姬松山2
(1 河南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 464000;
2 河南淅川县种子管理站 , 474450)
文章编号 1000-8357(2004)06-0011-01
为了摸清高温香菇 931 的品种特性 , 近年来笔者进行了
该品种与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的拮抗试验 , 取得
了一些结果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供试菌株 香菇 931 品种及康氏木霉 , 均引自河南农业大
学生物工程学院。香菇菌种按常规三级种制作规程制备出栽
培种 ,康氏木霉转管后备用。
2 试验方法 按常规方法制作香菇栽培菌筒 , 培养料配方
为:木屑 74%, 麸皮 20%, 棉子皮 5%, 石膏 1%。共生产 10
袋 ,每袋等距离接入 4 穴菌种 , 其中相连的 3 穴接入香菇菌
种 ,另 1 穴接入木霉菌种。接完种后 , 置 26℃左右的暗光条件
下培养 ,观察记录:①香菇 、木霉各自的生长速度;②两菌相接
触后 ,各自的反应。
3 结果与分析
3.1 两菌各自的日生长速度 香菇 931 品种的菌丝生长速
度为 0.32cm , 康氏木霉的生长速度为 0.6cm。
3.2 两菌相互接触后各自的反应 两菌相互接触后 , 在 1 ~ 3
天内 , 香菇边缘有 1.5 ~ 2.0cm 的菌丝变得暗淡 , 之后在内圈
产生一条褐色的拮抗线 , 香菇菌丝的生长停止。木霉菌丝与
香菇菌丝相互接触后 ,木霉菌丝的生长速度突然增加 , 在沿着
香菇菌丝 1.5 ~ 2.0cm 的区域内 , 其日长速达到 1.9cm , 生长
速度提高到原来的3 倍 , 在4 ~ 5 天内 ,把 1 穴香菇菌丝全部包
围 ,而在此时期内木霉菌丝在没有香菇菌丝生长过的地方 , 其
日长速为 0.46cm , 生长速度则有所降低。
4 结论与讨论
4.1 从本试验看出 , 康氏木霉对香菇 931 品种表现出强烈的
寄生性 ,香菇 931 品种的抗木霉能力表现相对较弱。
4.2 在生产实践中 , 采用香菇 931 品种栽培香菇时 , 要尤其
注意防止杂菌感染 ,在培养菌袋时期 ,一方面要制作好健壮的
香菇菌种 , 另一方面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 同时在栽培袋内 ,
一旦发现木霉感染 ,则需及时处理。
4.3 香菇菌丝与木霉菌丝拮抗时的生理生化及受环境条件
的影响情况有待进一步观察。
(上接第 8 页)
参 考 文 献
1 卯晓岚.中国经济真菌[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8
2 杨新美.食用菌栽培学[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1996
3 程丽娟 , 薛泉宏.微生物实验技术[ M] .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 ,
2000
4 周 巍.野生紫孢侧耳生物学特性及驯化研究[ J] .中国食用菌 ,
2002 , 22(4):17~ 18
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与应用
张引芳
(上海浦东天厨菇业有限公司 , 201203)
文章编号 1000-8357(2004)06-0011-01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食用菌产品需求的增长 , 中国的食用
菌产业以年均 17%的速度增长。食用菌生产方式由传统的家
庭作坊式操作 、季节性生产的模式 , 逐渐向设施化 、工厂化 、周
年化 、规模化生产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带动了食用菌新技
术 、新工艺 、新设备的开发 。近年来 , 采用深层培养工艺制备
食用菌液体菌种用于生产成为研发热点 , 涌现出了许多液体
发酵设备生产厂家及诸多在香菇 、黑木耳 、金针菇 、平菇 、灰树
花生产中采用液体菌种的报道。液体菌种在食用菌工厂化 、
周年化 、规模化生产中推广应用 , 对于降低生产成本 , 提高产
质量具有显著效果。日本 、韩国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已普
遍采用液体菌种。上海浦东天厨菇业有限公司是我国内地首
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 , 通过研发 , 已成功地将液体菌种生
产工艺应用于金针菇工厂化生产 ,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液
体菌种生产工艺过程涉及到菌种筛选 、发酵设备的配置 、发酵
工艺参数控制及液体菌种应用众多环节 , 控制好主要生产环
节是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与应用成功的关键。
1 液体菌种的特点
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是通过人工控制生长条件 , 使菌丝
在培养液内快速繁殖。液体菌种在生产与应用效果上较固体
菌种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1 缩短发菌时间 由于液体菌种菌丝球或菌丝片段小 , 易
分散 ,接种后菌种与栽培料接触面广 , 萌发点多 ,萌发快 , 故菌
种发菌时间通常较采用固体菌种缩短 1/3 左右。
1.2 菌种质量提高 液体菌种定量 、均匀喷接于料面 , 菌种
萌发封面好 ,减少了杂菌污染率。同时 , 菌种量相等 , 菌瓶 、袋
之间菌龄均匀一致 ,加上菌种发满瓶 、袋快 , 菌种活力强 , 出菇
整齐 ,产品质量好。
1.3 菌种生产成本低 、效率高 以豆粕 、米糠 、蔗糖 、土豆 、玉
米粉 、麦麸 、花生饼粉等原料作为液体菌种培养基 , 价格低廉 ,
同时 ,液体菌种培养周期为 1 周左右 , 较固体菌种 20 ~ 30 天
大大缩短 ,生产效率高 , 况且易大量培养 , 适宜用于食用菌的
规模化 、周年化 、工厂化生产。
2 影响液体菌种质量的因素
根据目前国内的液体菌种发展现状 , 笔者认为影响液体
菌种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2.1 液体发酵设备 目前国内开发的食用菌专用液体发酵
罐不是工业微生物发酵用的具有精确控制系统的发酵罐 , 而
是简易的液体菌种培养器。虽然这些设备价格低廉 , 但不能
精确控制温度 、通气量 、pH 、溶氧等工艺参数 ,因此很难实现标
—11—
食用菌                   EDIBLE FUNGI                   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