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蜜环菌侵染天麻皮层过程中酸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研究



全 文 :真 菌 学 报 1 2 ( 2 ) : 1 5 2一 1 5 7 , 1 9 9 3
A
e t a M少 c o l o g i e a S i n i e a
蜜环菌侵染天麻皮层过程中酸性磷酸酶的
,细胞化学研究
王 贺 徐 锦 堂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 , 北京 10 。。 94 )
摘要 被蜜环菌 ( A r , i l l a r i a m e l l e a ) 侵染的天麻 ( G a s t r o d ` a e l。 ` a B l . ) 皮层中 , 由外至
内形成三种类型的染菌细胞 : 菌丝结细胞 、 空腔细胞和消化细胞 。 外部两类细胞中的酸性磷
酸酶定位显示 , 一些位于空腔细胞或衰老的菌丝结细胞中的菌丝内部逐渐产生大量酸性磷酸
酶 ,随后菌丝发生自溶 。 这两类细胞中未发现明显的释放水解酶消化菌丝的现象 。 当菌丝进
人消化细胞以后 ,情况与此不同 , 、 大量包含凌性磷酸酶的微小颗粒出现在菌丝周围 ,随后这些
酶颗粒相互融合 ,形成包围菌丝的 消化泡 ,菌丝被溶酶体水解酶所消化 。 最后消化泡变为包含
代谢废物的残体 。
关键词 天麻 ;蜜环菌 ;酸性磷酸酶 ; 细胞化学 ; 溶酶体
天麻 ( G 。 , or id a o la ,。 lB . ) 是一种异养性兰科植物 , 依靠消化侵人其球茎中的 蜜
环菌 ( A r , ilI 。 ; ia m 。 “ 。。 )获取营养 。 不少研究表明天麻皮层中由外至内依次分布着三
种形态不同的染菌细胞 (草野 , 1 9 1 1 ;张维经等 , 1 9 8 ;0 徐锦堂等 , 1 9 9。 ) 。尽管以前人们对天
麻与蜜环菌的关系做了一些报道 , 但关于这三种细胞在消化蜜环菌过程中的作用及消化
菌丝的方式 ,众说不一 。 草野 ( 19 1 1) 认为外部的染菌细胞是与真菌共生的细胞 , 中部的染
菌细胞是被蜜环菌冲毁的细胞 ,其中的菌丝由于退化而自溶 ,溶解物质被内部的染菌细胞
吸收 ;最近一些作者报道 ,外部和中部的染菌细胞均能以过敏性坏死的方式消化菌丝 (刘
成运 , 1 9 8 1 , 1 9 8 2 , 1 9 83 ) ; 另一些作者反对细胞发生过敏性坏死的观点 ,认为蜜环菌被外部
及中部染菌细胞内所产生的囊状体脱去细胞壁 ,然后被内部的染菌细胞进一步消化 (董兆
彬等 , 1 9 8 6 ;张维经 , 1 9 8 7 )。 众所周知 ,溶酶体是与细胞自溶和消化作用有关的细胞器 ,酸
性磷酸酶是其标志酶 ( M at il e , 1% 8 , 19 7 5 ) 。 为了搞清以上三种不同的染菌细胞在消
化蜜环菌过程中的作用 , 我们采用酸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定位方法对它们进行了比较研
究 。
材 料 和 方 法
(一 ) 实验材料
用人工培养的被蜜环菌侵染的天麻球茎为实验材料 ,将染菌的皮层横切为 0 . 3 m 。 厚的薄片 , 用于
以下的实验。
(二 ) 酸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定位
1 9 9 1
一 0 7一 2 3收稿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DOI : 10. 13346 /j . mycosystema . 1993. 02. 012
王 贺等 : 蜜环菌侵染天麻皮层过程中酸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研究
1
. 酸性磷酸酶的显微细胞化学定位
按照母锡金介绍的方法进行 (孙敬三等 , 1 9 8 7) 。 将材料在 , 0 0 m o l/ L 二甲肿酸钠缓冲液 (’v H 7 . 2 )
配制的 呼% 甲醛和 2 · ,% 戊二醛中固定 1 . 5小时 (室温 ) , 然后用 J B’ 一 G M A 塑料包埋 , 于一 10 ℃下低温
聚合 ,用玻璃刀切成 1一 2 拌m 厚的薄切片 (徐是雄 , 1 9 8 。 ) 。 切片置于载玻片上 , 经室温干燥以后 ,滴加
酶反应液 , 在 3 7℃下培养 10 分钟 , 然后用蒸馏水洗净 , 以 1% 硫化按水溶液处理显色 , 干燥后用环氧树
脂封片。 结果切片中形成的黑色的酶反应最终产物表示酶活性存在的部位 。 反应液配 方 如 下 : 50
m m o l/ L 的醋酸钠缓冲液中 ( p H , . 0) 包含 s m m ol /L 的 户甘油磷酸钠和 2 . 4 m m ol / L 的硝酸铅 。 对
照处理设两个 : 自 )反应液中去掉底物 户甘油磷酸钠 ; ( 2 )反应液中加人 1。。 m o l/ L 氟化钠 。 结果两个
对照都呈负反应。
2
, 酸性磷酸酶的电镜细胞化学定位
采用简令成所述的方法 (孙敬兰等 , 1 9 8 7 )。 材料经固定和冲洗后 ,进入酶反应液中 , 室温下处理 2
小时 , 然后用 2肠 饿酸进行后固定 ,再经通常的步骤包埋于 E p o n 8 12 树脂中 ,制成超薄切片 ,用电子显
微镜观察并照像。
(三 ) 一般组织学观察
用于组织学观察的切片 ,一部分为 J B’ 一 G M A 塑料薄切片 , 甲苯胺蓝染色 (徐是雄 , 19 80 ) ; 另一部分
为普通石蜡切片 , 用 F A A 固定 ,番红一固绿双重染色 。
结 果
(一 ) 天麻皮层内三种染菌细胞的结构及其发生过程
从天麻染菌皮层的纵切面观察 , 可见由外至内分布着三种不同形态的染菌细胞 : 外
部 1一 2 层细胞包含着紧密缠绕的菌丝团 ,一般称之为菌丝结细胞 (徐锦堂等 , 1 9 9。 ) (图版
I一 l , H c) ; 在菌丝结细胞的内侧为一层被菌丝冲毁的细胞空腔 , 我们称之为空腔细胞 (图
版 I一 1 , C A ) ;最内一层细胞较上述两种细胞的形态大 , 排列紧密 ,很多研究者称之为消化
细胞 ( C a m p b e l l , 19 6 2 , 19 6 4 ;周弦 , 1 9 7 3 ;张维经等 , 19 8 0 ) (图版 I一 l , D C ) 。 从图版 I一 l
可以看出 ,三种染菌细胞在发生时有一定的顺序 ,蜜环菌首先以一束平行排列的菌丝沿着
一列细胞侵人皮层 ,初期这些细胞的核变大 ,原生质变浓 (图版 I一 l , 箭头 A ) , 后来其内
的原生质消失 , 只剩下细胞空腔及少量菌丝 (图版 卜 1 , 箭头 B ) , 这就是最初形成的空腔
细胞 。 空腔细胞形成以后 ,其内的菌丝大量增加 (图版 I一 1 ,箭头 c ) , 后来菌丝可能由于
自溶作用而明显减少 (草野 , 19 1 1 ) (图版 I一 1 ,箭头 D ) 。 在此之后 , 空腔细胞内的菌丝分
别向皮层的外部和内部侵染 , 形成了菌丝结细胞和消化细胞。 在消化细胞内 ,菌丝首先被
大量微小的颗粒包围 , 后来颗粒相互融合 ,形成小泡和消化泡 (图版 I一 2 , G 、 v 、 D v ) ,菌丝
在消化泡中被消化掉 。
(二 ) 三种染菌细胞内酸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定位
如图版 l 一 3 中所示 , 黑色的酸性磷酸酶反应产物在消化细胞的细胞壁及原生质中均
有分布 ,部分空腔细胞中也有酶反应产物 ,而菌丝结细胞中较少 (图版 I一 3 , H c 、 c A 、 D c ) 。
下面我们依照菌丝浸染的过程叙述三种染菌细胞内酸性磷酸酶的变化。
1
. 空腔细胞形成过程中酸性磷酸酶的变化
如前所述 ,当一列空腔细胞形成以后 , 菌丝在其中迅速增殖形成致密的菌丝束 (图版
l
一 1 ,箭头 c ) 。 酸性磷酸酶定位表明 ,此时在一些较粗大的菌丝内部出现了很多约 0 . 2产m
真 菌 、学 报 2 1卷
的颗粒状酶反应产物 (图版 卜4 , 箭头 ) 。 随着酶颗粒的增加 ,很多菌丝发生溃解 , 失去完
整的结构 , 此时酶反应产物呈扩散状分布于菌丝碎片之中 (图版 I一 , )。
由以 .七实验结果我们推测 , 空腔细胞内菌丝的溶解可能与自身细胞内水解酶的释放
有关。
2
. 菌丝结细胞内酸性磷酸酶的动态变化
由菌丝结细胞的形成过程可知 , 位于皮层最外部的菌丝结细胞是菌丝最新侵人所形
成的染菌细胞 ,位于内部的菌丝结细胞为比较衰老的染菌细胞 (图版 I一 l , H c ) 。 酸性磷
酸酶定位显示 ,菌丝侵人之前 ,皮层细胞内具中央大液泡 , 液泡内具酶活性产物 (图版 I一 6 ,
箭头 A ) 。 当菌丝侵人以后 ,大液泡分散为几个较小的液泡并被挤到细胞的边缘 , 菌丝纠
缠为一团 ,位于细胞的中央 ,此时只有液饱中具酶反应产物 (图版 I一 6 , 细胞 H c : , 箭头
B )
。 随着菌丝的进一步侵入 ,染菌细胞内的液泡消失 ,原生质更加稠密 , 此时植物细胞和
其内部的菌丝中均未出现扩散性酶反应产物 (图版 I一6 ,细胞 H c Z ) 。 这表明皮层细胞与
侵人的菌丝处于相互斗争的平衡阶段 ,双方谁也不能完全战胜对方 (草野 , 1 9 1 1 ) 。 在衰老
的菌丝结细胞中 , 菌丝 占据了整个皮层细胞 ,而皮层细胞的原生质逐渐减少或消失 (董兆
彬等 , 1 9 8 ;6 郭顺星等 , 1 9 9 0 ) (图版 I一 7 , 8 ) 。 酸性磷酸酶定位表明 , 此时的菌丝内出现一
些约 0 . 2产 m 的酶反应颗粒 (图版 I一 7 , 箭头 ) 。 随着酶颗粒的增加 , 一些菌丝内充满酶反
应产物 ,而包围菌丝的皮层细胞原生质中未见酶反应产物 (图版 卜 8 ,箭头 )。 后来所有菌
丝内部均被酶反应产物所充满 (图版 I一 9 ,箭头 ) ,最后菌丝溃解 , 酶反应产物呈扩散状分
布 (图版 I一 10 , 箭头 ) 。 通过酸性磷酸酶的超微结构定位 ,可更清楚地看到 , 黑色的酶反
应产物最初产生于菌丝的细胞质中及细胞壁的内侧 (图版 I卜 1 1 , 12 , 箭头 ) , 后来酶反应
产物呈扩散状分布于整个菌丝之 中(图版 11一 1 3 ) , 这表明菌丝发生了自溶。
根据以上观察结果 ,我们推测菌丝结细胞未直接参与对侵人的菌丝的消化 ,菌丝的溃
解可能是由于自身水解酶的释放所致 。
3
. 消化细胞中酸性磷酸酶的定位
酸性磷酸酶定位显示 ,菌丝侵人消化细胞以后 ,其先端被大量酶颗粒所包围 (图版 11-
1 4 , G )
。 后来酶颗粒相互融合 ,逐渐形成了包 围菌丝的小泡 (图版 11一 1 , , 16 , G 、 v ) , 小泡
之间进一步融合 ,则形成了包围菌丝先端的消化泡 (图版 11一 1 7 , 1 8 , V’. D v ) 。 以后酶颗粒
继续与消化泡融合 ,使之变得越来越大 , 将一段菌丝完全包围 (图版 11一 1 9 , G 、 H 、 D v )。
在消化泡中 ,菌丝由于水解酶的降解作用而变为不规则的缺刻状 (图版 11一 2 0 ,箭头 ) , 当菌
丝被完全 降解以后 , 消化泡中的酶活性很低 , 其中包含一些不能被天麻进一步利用的废
物 , 特称此时的消化泡为残体 (图版 11一 2 1 , R ) 。
用上述酶定位的方法所显示的消化细胞消化菌丝的过程与图版 I一 2 中所示 的 形 态
学观察的结果是一致的 , 同时也进一步肯定了我们前文所报道的消化细胞中溶酶体小泡
消化菌丝的作用 (王贺等 , 1 9 9 2 ) 。
讨 论
(一 ) 通过对三种染菌细胞内酸性磷酸酶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 ,可以看出 , 它们之间
在产生水解酶的能力上明显不同 菌丝结细胞与空腔细胞均无明显的释放水解酶的现象 ,
王 贺等 :蜜环菌侵染天麻皮层过程中酸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研究
其内菌丝的死亡可能是由菌丝 自身的水解酶的释放所致 , 而消化细胞能够产生大量包含
酸性磷酸酶的颗粒将菌丝消化 ,使菌丝不能定居下来。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菌丝结细胞是
一 种消化能力较弱的细胞 , 它在抵抗菌丝人侵的时候 , 可能是利用植物保卫素等抗菌成
分 ,而不是通过释放水解酶将菌丝置于死地 ;与之相反 , 消化细胞具较强的消化菌丝的能
力 , 它能通过释放水解酶将菌丝对天麻球茎内部的侵染完全阻挡住 ;空腔细胞是完全死亡
的细胞 ,其自身无消化菌丝的能力 , 它成为蜜环菌侵人天麻皮层的开放性通道 (徐锦堂等 ,
1 9 9 0 )
o
(二 ) 关于菌丝自溶的原因 ,草野 ( 19 9 1 )推测 ,菌丝 自溶是由退化所致 。 我们认为菌
丝自溶是天麻与真菌之间利用生物化学物质进行斗争的结果 , 自溶的诱发可能有两方面
的原因 , 第一 , 当菌丝结细胞未完全衰老时 , 部分菌丝的 自溶可能与天麻细胞释放植物保
卫素和抗真菌蛋白有关 。 胡忠等 ( 1 9 8 8 )用生化手段证明天麻球茎皮层中能产生一种抗菌
活性很强的蛋 白质 。 第二 , 当天麻皮层细胞内的原生质被菌丝完全吸收以后 ,一些菌丝可
能 由于营养缺乏而死亡。 据报道当培养基中葡萄糖减少后 , 青霉菌就会发生自溶 ( T r -
i n c i a n d R i g h e l a t o
, z夕7 0 ) 。
参 考 文 献
[ l ] e a m p b e l l E o ( 1 9 6 2 ) T h
e m y e o r r h i z a o f G ` s t r o d i a c u 月 ” i” g 几a o i i H . F . T r a , 5 R o y s o c N e ,
Z君 a l a ” d l : 21 8 9一 2 9 6
[ 2 ] e a m p b。 1一 E O ( 19 6 4 ) T h e f u n g a l a s s o e i a t i o n i n 0 c o l o n y o f G a s考 , o d i a , e , a , o i d e , R B r . T r a n
R o y S o c N e留 Z e a l a 月 d Z : 2 3 7一 2 4 6
「3 〕 董兆彬 ,张维经 ( 19 8 6 )蜜环菌侵染后天麻皮层细胞的结构性质的研究 。 植物学报 28 : 3 4 ,一 3 , 4
〔月 郭顺星 ,徐锦堂 ( 1 99 。 )天麻消化紫箕小菇及蜜环菌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真菌学报 9 ( 3 ) : 21 8一
2 25
「5 〕 胡忠 ,杨增明 , 王钧 ( 1 9 8 8 )天麻球茎中一种抗真菌蛋白的分离和部分特性 。 云南植物研究 1 0〔钓 : 3 73 一 38 0
[ 6 ] K u s a n o S (草野俊助 ) ( 1 9 1 1 )G a s t r o d i a e l a t a a n d i t s s y m b i o t i c a s S 0 c i a t i o n w i t h 才 r o i l l a r i a 。 , 11。 a
J o “ r C o l l A g , i c l , P U , ` , T o左夕0 4 ( 1 ) : 1一 6 6
[ 7 ]
[ 8 ]
[ 9 ]
刘成运 ( 1 9 8 1 )天麻食菌过程中细胞结构形态变化的研究。 植物学报幼 ( 2 ) : , 2一 95
刘成运 ( 19 8 2)天麻食菌过程中蜜环菌活力的变化及几种酶的组织化学定位。 植物学报 24 ( 4) : 30 7一 3 10
刘成运 , 张新生 ,徐维明 ( 1 9 8 3 )天麻消化蜜环菌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及酸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定位 。 植物学
报25 ( 4 ) : 3 0 1一 3 0 4
M a t i一e P , M o o r H ( 一9 6 5 ) v a e u o l a t i o n : o r i g i n a n d d e v e l o p o e o t o f t h e l y s o s o o a l a p p a r a t u s i n
r o o t一 t i P c e l l s
.
p l a , t a ( b
e r l ) 80
: 1 5 9一 1 75
M
a t i l e p ( 19 7 5 ) T h
e l y t i e e o m p a r t m e n t o f p l a n t e o l l
.
w i
e n , S p r i n g e r
,
p p
.
4一 13 5
孙敬三 ,钱迎倩 ( 1 9 8 7 )植物细胞学研究方法 。 科学出版社 。 北京 。 31 一 1 83 页
T r i n c i ^ P J
,
R i g五e l a t o R C ( 1 9 7 0 ) C h a n g e s i n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a n d u l t r a s t r u c t u r e o f h y p h a l c o m p a ·
, IJùJes, .
!
nU12
)2ù.二,人, .上,几r.LL.ù月ór
r t m e n t s
2 3 9一 2 4 9
d u r i n g a u t o l y s i s o f g l u c o s e
一 s t a r v e d P , . i c i“ i u 勿 c五r y : o考 , 俘 u m . J o “ r G e n M i e r o b i o l : 6 0
王贺 ,许京秋 , 徐锦堂 ( 1 9 9 2 )天麻大型细胞消化蜜环菌过程中溶酶体小泡的作用 。 植物学报 34 ( 6) :
徐锦堂 ,牟春 ( 1 99 。 )天麻原球茎生长发育与紫其小菇及蜜环菌的关系 。 植物学报3 2 ( l ) : 26 一 31
徐是雄 ( 1 9 8。 )塑料薄切片技术 。 细胞生物学杂志 2 ( 4) : 31 一 36
周弦 ( 1 9 7 3 )食菌植物 天麻栽培探索 。 中草药通讯 1 ( , ) : ” 一 80
张维经 ,李碧峰 ( 1 9 8 0 )天麻与蜜环菌的关系。 植物学报2 2 ( 1) : 57 一 61
张维经 ( 19 8 7 )天麻及其真菌营养。 西北植物学报7 ( 3 ) ; 2 1 5一 2 2 1
呼05一 4 0 94j5]旬刀8刘,且1` .J r二,1一.Lr卫`.L.
1 5 6 真 菌 学 报 1 2 卷
A C Y T O C H E M IC A L S T U D Y O F A C I D P H O S P H A T A S E
I N T H E C O R T IC A L C E L L S O F G A S T R O D I A E L A T A
I N F E C T E D B Y A R几叮 L L A R I A 俐嗯 L L E A
W A N G H E
(I
n了 :i一 :` 艺。 o f M ed i c矛, ; a l P l a , t D e o e l o P。 。 ,Z t
X u J I N
一 T A N e
C入i n e s o A e 。了e 优夕 o f M e d i c a l S c i e , c e : , B亡 i少萝。 9 10 0 0 9 4)
A B S T R A C T w h e n t址 e o r t e x of ` a了`r o岔i a o l a , a 15 i n f e e t e d b y A r m szza r s。 m e zze a , th r e e
k i n d s o f e e ll s a r e f o
r m e d f r o m t h e o u t e r t o i n n e r p a r t : ( l ) : h e o u t
e r Z一3 c e ll l a y e r s , t e r m e d
h y p h a e e o i le d e e l l s
, e o n t a i n e o i l e d h y P h a l Pe l o t o n s : ( 2 ) t h e m i d d l e l一2 e e l l l a y e r s a r e d e a d
e a v it a t e e e l l s
, t h
r
ou g h w h i e h m a n y p a r a l le l h y P h a e m a y i n v a d e th e ot h e r t w o k i n d s o f e e l l s :
( 3) t h e i n n e
r o n e , e o m p a r a t i v e l y la r g e e e l l l a y e r
,
15 d ig e s t i n g e e l lo
.
L o e a l i z a t io n o f a e id p h o s
-
P h a t a s e a e ti v i t y i n t h e o ut e r t w o k i n d s of e e l l s s h o w s t h a t t h e e n z ym e a e t i v i t y f i
r s t a P Pe a r s i n
s
om
e h y P h a e w h i e h g r o w i n t h e d e a d e e l l e a v i t i es o : i n rh e s e n e s c i n g e o i l e d h y p h a e
.
W i rh
t h e i n c r e a s e o f a e id P h o s p h a t a s e a e t i v it y i n t h e 坷 Ph a e e yt o p l a sm m a n y h y p h a e b e e o m e a ut o l犷
s e d
.
Whe n a h y Ph a e n t e r e d a d i g e s t i n g e e ll t h e s iut
a r i o n 15 d if f e r e n t f r o m t h o s e i n t h e o u t e r
t w o k i n d s o f
e e l l s
.
M a n y g
r a n u l e s w h i e h d e r i v
e f r o m th e d i g e s t i n g e e l l a P P e a r a r o u n d t h e h y
-
P h a
.
T he g r a n u l e s s h o w v e r y h ig h a e i d p h o s P h缸a s e a e t i v i ty . L a t e r o n , t h e e n z ym e g r a n u l e s
f us e e a e h ot h
e r t o f o r m a d i g e s t i n g
v a e u o l e
,
w h i c h e n e l o s e s th e h y p ha a n d d i g e s t s i t by a c i d p h o s
-
Ph a t e s e t o g e t h e r w i t h ot h e r l y s o s o m a l h y d
r o l y t i e e n z y m e s
.
A t t h e e n d o f d i g e s t io n
, a e i d P h o s -
p h a t a s o a e t i v i t y d is a p Pe a r s i n t h e d i g e s t i n g v a e u o l e
,
w h i e h e h a n g e s i n t o a r e s id u a l b o d y e o n t a 一n -
i n g m e t a b o l i e w a s t e s
.
K E Y W O R D S
L ys o s o tn e
G a : t r o d i a e l a了a . A r胡 i l l a r i a 卿 e l l e a ,. A e i d Ph os P h a t a s e ; C y t o e h e n l i s r r y :
2期 王 贺等 :蜜环菌侵传天麻皮层过程中酸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研究 1 , 7
图 版 说 明
图版 卜 1 .蜜环菌菌丝束在皮层细胞内的侵染过程 , 示菌丝结细胞 ( H C ) 、 空腔细胞 ( C A ) 和消化细胞 ( D C ),
箭头 A示最新被侵染的细胞 ,箭头 B 示最初形成的空腔细胞 ,箭头 C 示空腔细胞内出现大量菌丝 , 箭头 D 示空腔细胞
内菌丝减少 。 又 1 2。 ; .2 示菌丝 ( H )侵人消化细胞以后 ,依次被大量溶酶体颗粒 ( G ) 、 小液饱 ( v ) 和单个的消化泡
( D V )包围的过程 , C W 示消化细胞的壁 。 X , 94 ; 3一 10 均为酸性磷酸酶定位切片 ; 3 .示酸性磷酸酶活性在消化细胞
( D C )
、 空腔细胞 ( C A ) 和菌丝结细胞 ( H C ) 中的分布 (箭头 )。 又 6。 ; ` 空腔细胞中的菌丝内部 出 现 少 量 酶
反应产物 (箭头 )。 x 5 9 4 ; , . 空腔细胞 ( C A )中酶反应物呈扩散状分布 ,菌丝结细胞 ( H C ) , 消化细胞 ( D C ) 。 丫 5 9七
6
.侵染早期菌丝结细胞中液泡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 箭头 A 示未被侵染的皮层细胞的中央液泡 , 当菌丝侵人细
胞 H C , 时 ,中央液泡分散为几个小液泡 ( V )移到细胞的边缘 , 细胞 H C : 中液泡及酶反应物消失 ,皮层细胞壁 ( C w o)
只 59 ;4 7 , 8 . 在衰老的菌丝结细胞中的菌丝内部出现少量酶反应产物 (箭头 ) , 空腔细胞 ( C A ) ,菌丝结细胞 ( H C ) 。 火
5 9 4 ; 9
. 菌丝内部充满酶反应产物 (箭头 ) 。 只 , 94 ; 10 . 菌丝结细胞中的菌丝自溶后酶呈扩散性反应 (箭头 ) 。 x 5 9 4。
图版 11: 1 1一 13 为菌丝结细胞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 1 .示酶反应产物出现于菌丝的原生质中 (箭头 )。 义 1 2。。。 ;
1 2
.示酶反应产物出现于菌丝细胞壁 ( H w )的内侧 (箭头 )。 又 3 0 0 ; 1 3 . 酶反应产物呈扩散状充满菌丝的内部 , 菌
丝细胞壁 ( H w ) 。 只 3。。 O。 ; 14 一 21 为光学显微镜下酸性磷酸酶定位的照片 ,示消化细胞中菌丝的消化过程 。 抖 .
菌丝被大量包含酸性磷酸酶的微小颗粒 ( G ) 包围 。 火 1 3 2 0 ; 巧 . 酶颗粒 ( G ) 聚集成几团包围着菌丝 (箭头 ) 。
X 1 32 叱 lb , 1 7 .酶颗粒融合成很多小泡 ( V ) 包围着菌丝 , 菌丝末端的小饱膨大为消 化抱 ( D V )。 X 13 2。 ; 1 8 .示
膨大的消化泡 ( D v ) 。 x 1 3 2;0 19 · 示一段菌丝 ( H ) 被膨大的消化泡 ( D V ) 包围 , 很多酶颗粒 G 与消化泡融 合
(箭头 ) 。 又 13 2。 ; 20 . 示菌丝被消化成缺刻状 (箭头 ) 。 x 13 2 0 ;2 1 .示包含代谢废物的残体 ( R ) 及酶颗拉 ( G )的放大
图 。 只 1 3 2 0
1
.
T h e i n f e c ri o n P r o e e s s of
t h e e or t e
x
b y a h了ph a e s t r a n d o f A r 仍 i l l a r宕a 蒯 l l e口 n o t e t h e
h y p h a
e c o i l e a e e l l s (H C )
,
d e a d e e l l e a vi t i e s ( c A ) a n d id g o s t in g e e l l s ( D c )
, a r r
ow ^
t o t h e n e w z , i o f e e t e d e e l l s
,
a r r o w B t o t h e e a r l丫 f o r m e d d e a d e e l l e a v i t y , a r r ow c t o m a n , 五即 h a e g r o w至n g i n d e a d c e l l e a v i t i e s , a r r o w D t o
r h 。 h y p h a e o f a u t ol y s i s in d e a d e el l e a v i t i e s ( x 1 2 0) ; 2
.
T h e p r oc e s s o f h y p h a l d i g e s t i o o i n a d ig e s t i n g e e l l
,
t h e h即 h a ( H ) s u r r ou n d e d f i r s t l萝 by a g r e a t n u o b e r of g r a n u les ( G ) , s e e o n d l y b y o a n y sm a l l v a e u o l e s (V ) a n d
t h e n b y a s i n g l e l a r g e d i g e s t in g v a c uo l e ( D V)
,
d ig e s t i n g e e l l w a l l ( C劝 ( x 5 9 4) ; 3一 10 s e e t ion s f o : a c id ph ,
s p h
a t a s e l o e a l i
z a ti on
, t h e bl a e k e n z ym
e r e a e t i o n p r od
u c t i n d i e a t in g t h e s i t e o f en z vm e a e t i v i t v
.
3
.
A e id p h o p五a t a s e
a e t i v i t y i n t h

d ig e s t i n g e e l l ( D c )
, t he d e a d e e l l c a v i t i e s (CA )
a n d t h e h y p b a e e o i l e d e e l l s (H )C (a r r o w s ) ( X 6 0 ) ;
4
.
I n d e a d e e l l e a v i t i e s
, a sm a l l a m o u n t of r a c t ion p
r
od
u c t i n s o m e h y户 a l c y t o p l a s m (a r r o w s ) ( x 5 9 4) : 5 . A f t e r
五y p h a l a u r o l y s i s i n d e a d e e l l c a v i t i e s (CA )
, a c i d p h o sp h a t a s
e a e t i v i t y s五ow n a d i f f u s e r e a e巧on, 五 y p h a e e o i l e d
e e l l s ( H )C
,
d ig e s t i n g c
e
l l s ( D c ) ( 火 5 94 ) ; 6 · T h e c h a n g e s of v a e u ol e S a n d a c i d p五os p h a t a s e d u r i n g e a r l y i n f e e t i o n
p e r i o d o f h y p h a e e o i l e d e e l l s
, a r r咖 A t o t h e e e n t r a l v a e u o l e in a n u n i n f e c t e d c e l l , t h e e e n t r a l v a e u o l e e h a n 罗 s
i n t o s e
v e r a l sm
a
l l o n e s s i t e d on
e e l l bo r d e r w h e n e e l l H c i 15 i n 7 a d e d
,
i n e e l l H伍 v a c u o l e s a n d t h e e n z y m e r e a -
e t ion p
r o d u c t d i s a p p e a
r
in g w i t h in e r e a s e of i n va d i n g h y p ha e
, c e l l w a l l o f c or
t i e a l c e l l ( C W ) ( X 5 9 4 ) ; 7一 8 , N ot e a
,
atn l l
a
mo
u n t o f r e a e t i o n p r o d uc t i n s o m e h y p五a e w h i e h l i v e in t h e s e en : e i n g h即b a e ico l司 e e l l s ( H c ) (a r r o w s )、
d e a d e e l l e a v i r y ( C A ) ( X 5 9 4 ) ; 9
·
T h e e n z脚 e r e a以io n p r od u c t f u l l of t h e h y ph a e w h i e h g r o w in g i n t h e s e n e s e -
i n g h仰h a e e o i l e d c o l l s ( a r r WO s ) ( X 多9 4 ) ; 10 . A f t e r h y p h a l a u t o l y s i s i” t h e s e n e s c i n g h丫帅a e c o又l e d e e l l s (H c ) ,
a c i d p h o s户 a t a s e s h o w n a d i f f u s e r e a e t i on ( a r r ow s ) , d e a d c e l l c a v i t y (CA ) ( X 59 4) .
1 1一 23 e l e e t r o n i e m i e r o s c o P ic p h o t o g r a户 5 o f h了p h a e in h y户 a e 。 iO l ed 。 e l l . 11 . E n z帅 e
r e a e t i on p r o d u e t a p p e a r i n g i n h v p h a l e y t叩 l a s m (a r r o w s ) ( X 12 0 0 0) ; 12 . E n z” e r e a c t i o n p r od u e t l o ca l i z e d a r -
o u n a t五e i n n e r s i d e 班 h y户 a l w a l l ( a r r o的 , h y ph a l w a l l ( HW ) ( x 3 0 0 00 ) ; 13 . D i f f u : e d i s t r ib u t i o n o r e n z帅 e
r e a e t i o n p r o d u
c t i n h y p五a e e e l l , h y p h a l w a l l (H w ) ( 义 3 0 00 0) ; 14一2 1 t h in s e e t i o n s f or a e id p h o s p h a t a s e loc a l i -
z a t i on
u n d e r l i g h t m i e r os c o p
e , s h o w i n g t h e p
r
oc
e s s o f h y p h al d i g邢 t i o n 三n d ig e s t i n g e e l l . 14 . T h e i n v a d i n g h y p il a
s u r r
ou
n d e d b y a g
r e a t n二 be r o f g r a n u l e s ( G ) w h i e il c o n t a i n i n g m u e h a o i d p h o s ph a t a s e r e a e t i o n p r o d u c t ( x
一3 2 0 ) ; 15 . 孔。 e n z ym e g r a n u l es ( G ) f u s e w i t h e a e h o t he r t o f o rm s e v e r a l c l u m那 s u r r o u n d i鳍 t h e h y p h a (a r -
r o w ) ( x 13 2 0 ) ; 16
,
1 7
.
Sma l l
v a e u ol o s (哟 d e r i v e d f r o m e n : 犷m e g r a n u l e s e n e l o s i n g h y p五a e , a n d t h e h y p h a l r i p 15
c o m p l
e t e l y e n v e l o p e d by a s in g l e v a e即 l e , t e r o e d d主g e s t in g v a e u ol e ( D v ) ( x 1 3 20 ) ; 1 8 . E x孙 n d e d d i罗 s t i n g v a -
` u o l e s e n v e l叩 i n g 五y p五a l t i p s ( H ) ( X 1 3 2 0) : l , · A p a r t o f a l y p h a ( H ) e n e l os o d b萝 a n e n l a r罗 d d ig e s r -
i n g
v a c uo l e ( D v )
, a n d m a n y e n z y m e g r a n u l e s ( G ) f u s e w i , h d ig
e s t i n g v a c u o l e ( a r r ow ) ( X 13 2 0) : 2 0
. 孔 e o u t -
l i n
e : o f t h e r e s id u a l h y p h a e b e o o m e 山 n t e d d u e t o t il : d ig e s t i o n o f l外 o s om a l e n z ym s ( a r r ow s ) ( X 13 2 0 ) ; 2 1 . T h e
r e s id u a l b o d y ( R) w五i e h c o n t a in in g m u e h m e t a b o l i e w a s t。 , t h e l o w e r r ig h t p a r t : a l a r g e r m a , i f ica r i on P h ot 卜
g r a ph o f t h e e n
z帅 e g r a n u l e s ( G ) ( X 13 6 0) .
王贺等 : 蜜环菌侵染天麻皮层过程中酸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研究
W A N G H e e t a l
. : A C y t o c h e m i e a l S t u d y o f A e i d P h
o s
p h a t a s e i n
t h e C o r t i e a l C e l l s o f G a s : , 。 d i a e l a ; a I n f e e t e d b y A r m该l l a r i a m e l l e a
图版 I
P l a t e l
王贺等 : 蜜环菌侵染天麻皮层过程中酸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研究
W A N G H e e t a l
.
: A C y to e h e m i e a l S t u d y
o f A e i d P ho s p h a t a s e i n
t h e C o r t i e a l C
e l l s o f G a 了了r o d i a e l a多a I n f e e e t d b y A r m i l l a r i a m e l l e a
图版 H
P l a t e 11